《婺源綠茶 有機茶質量要求》_第1頁
《婺源綠茶 有機茶質量要求》_第2頁
《婺源綠茶 有機茶質量要求》_第3頁
《婺源綠茶 有機茶質量要求》_第4頁
《婺源綠茶 有機茶質量要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點擊此處添加ICS號

點擊此處添加中國標準文獻分類號

DB36

江西省地方標準

DB36/TXXXX—XXXX

婺源綠茶有機茶質量要求

點擊此處添加標準英文譯名

點擊此處添加與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的標識

(送審稿)

(本稿完成日期:2018/3/16)

XXXX-XX-XX發布XXXX-XX-XX實施

江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

DBXX/XXXXX—XXXX

前??言

本標準根據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代替DB/T494-2006《有機食品婺源綠茶質量要求》。

本標準,與DB/T494-2006相比,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修改了標準名稱;

——增加了“前言”;

——修改了規范性引用文件;

——修改了“范圍”,對產品范圍進一步明確僅限于通過有機茶產品認證并獲得有機認證證書的婺

源綠茶有機茶產品;

——增加了“定義”,將原2006版中3.1、3.2和3.3移至“定義”部分,并修改為婺源茗眉有機

茶、級內有機茶和精制茶有機茶的定義;

——修改了“品種和等級”,將精制茶的4個品種由原來的“二十一個等級”修改為“十八個等級”,

其中珍眉由“八級”合并為“七級”,貢熙由“六級”合并為“五級”,雨茶由“三級”合并

為“二級”;級內茶級內不再分等;

——修改了“要求”,刪除4.1“基本要求”原有的表述,按照GB/T14456.1、GB/T14456.2、GB/T

14456.3執行;

——修改了表1“婺源茗眉感官品質特征”的格式,并對其外形和內質的感官特征進行了修改(具

體見表2);將珍眉分為特珍特級、特珍一級、特珍二級、珍眉一級、珍眉二級、珍眉三級、

珍眉四級等7個級別,并對外形和內質的感官特征進行了修改(具體見表3);將雨茶分為一

級和二級,刪除06版雨茶三級的指標特征(見表4);將貢熙分為特貢一級、特貢二級、貢

熙一級、貢熙二級、貢熙三級等5個級別,將原06版貢熙一至五級的感官指標稍作了調整(具

體見表5);

——修改了“理化指標”條例,調整了水分、灰分、粉末、水浸出物等理化指標的限定值,部分指

標與國家標準等同,增加了茶多酚指標,將婺源茗眉、珍眉和雨茶水浸出物的最小限定值由

36%提高到38%;

——修改了“衛生指標”條例,規定了污染物限量和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指標應符合的要求,刪除了

“衛生指標要求”(見06版的表8);

——修改了“凈含量”條例,修改為“單價定量包裝茶葉的凈含量應符合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

局令【2005】第75號規定”,刪除了原有的規定要求;

——修改了“試驗方法”,增加感官品質(見6.1)、理化指標(見6.2)的試驗方法,重新規定

了衛生指標(6.3)和凈含量(見6.4)的執行要求;

——修改了“檢驗規則”部分內容;

——嚴格了標志、標簽要求,“標志”部分增添了“應符合GB/T19630.3和DB36/T496”的條例

規定(見8.1.1)和運輸包裝的規定要求(見8.1.2),增加了“婺源綠茶”證明商標的相關

要求(見8.1.4);“標簽”要求執行國家強制性規定,由GB7718、GB/T19630.3和國家質

量監督檢驗檢疫令【2009】第123號規定代替原來的GB7718-2004;

——修改了包裝、運輸、貯存要求,簡略了原06版中8.1“包裝”規定的條款,增補了涉及包裝

容器、包裝材料和包裝填充劑等的相關規定(見9.1);在“運輸”中刪除了原06版中8.3.2

I

DBXX/XXXXX—XXXX

運裝前質檢的相關規定,增加了有機茶運輸和裝卸過程中相關措施要求(見9.2.1、9.2.2、

9.2.3和9.2.5),增加了有機茶單獨存放(9.3.5)、定期檢查貯存情況的執行要求(見9.3.7)

和規定了保質期的規定要求(9.3.8)。

本標準由上饒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提出。

本標準起草單位:江西省蠶桑茶葉研究所、婺源縣茶業協會、婺源縣茶業局、婺源縣市場和質量監

督管理局。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楊普香、李文金、汪學群、裘金印、朱永健、余新祖、程根明、程國新、蔡海

蘭、李琛、李延升、陳麗珍、江建國,王文鳳。

本標準所替代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DB/T494-2006

II

DBXX/XXXXX—XXXX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婺源綠茶有機茶的定義、品種和等級、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標簽、包

裝、運輸和貯存。

本部分適用于在婺源縣行政區域內生產、加工的通過有機產品認證并獲得有機認證證書的婺源綠茶

有機茶產品。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19630.1有機產品第1部分:生產

GB/T19630.2有機產品第2部分:加工

GB/T19630.3有機產品第3部分:標識與銷售

GB/T19630.4有機產品第4部分:管理體系

GB276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

GB4806.8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用紙和紙板材料及制品

GB7718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

GB5009.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水分的測定

GB5009.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灰分的測定

GB9683復合食品包裝袋衛生標準

GB/T191包裝儲運圖示標志

GB/T30375茶葉貯存

GB/T8302茶取樣

GB/T8305茶水浸出物測定

GB/T8311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測定

GB/T8313茶葉中茶多酚和兒茶素類含量的檢測方法

GB/T23776茶葉感官審評方法

GB/T14456.1綠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

GB/T14456.3綠茶第3部分:中小葉種綠茶

GB/T14456.5綠茶第5部分:眉茶

NY/T5196有機茶

DB36/T497婺源綠茶有機茶生產技術規程

DB36/T498婺源綠茶有機茶加工技術規程

JJF1070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規則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2005】第75號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2009】第123號關于修改“食品標識管理規定”的決定

3定義

3.1婺源茗眉有機茶

1

DBXX/XXXXX—XXXX

采摘婺源縣境內及周邊區域按GB/T19630.1和DB36/T497規定種植管理茶園的細嫩芽葉為原料,按

GB/T19630.2和DB36/T498的規定加工而成且通過有機產品認證并獲得認證證書的綠茶。

3.2級內茶有機茶

采摘婺源縣境內及周邊區域按GB/T19630.1和DB36/T497規定種植管理茶園的芽葉為原料,按

GB/T19630.2和DB36/T498規定加工而成且通過有機產品認證并獲得認證證書的初制綠毛茶。

3.3精制茶有機茶

利用本標準3.2規定的級內茶為原料,按DB36/T498規定精制加工拼配而成且通過有機產品認證并獲

得認證證書的成品綠茶。

4品種和等級

婺源綠茶分為名優茶(以婺源茗眉為代表)、級內茶、精制茶。

4.1婺源茗眉分一級(貢品)、二級(珍品)、三級(精品)、四級(特級)四個級。

4.2級內茶分一級至六級。

4.3精制茶分為珍眉、雨茶、貢熙、秀眉等四個品種共十八個級別,其中珍眉分七級、貢熙分五級,

雨茶分二級,秀眉分四級。

5要求

5.1基本要求

應符合GB/T14456.1、GB/T14456.3、GB/T14456.5的要求。

5.2感官要求

5.2.1婺源茗眉感官品質特征見表1。

5.2.2級內茶感官品質特征見表2。

5.2.3精制茶各級珍眉、雨茶、貢熙、秀眉感官品質特征見表3-6。

表1婺源茗眉感官品質特征

內質

級別外形

香氣滋味湯色葉底

條索緊結,綠潤隱

一級(貢品)清香持久鮮爽回甘嫩綠明亮嫩綠勻整鮮活

二級(珍品)緊結,翠綠潤隱毫香高持久鮮爽醇厚嫩綠明亮嫩綠勻整尚活

三級(精品)緊結,綠尚潤香高持久鮮爽醇厚嫩綠明亮嫩綠完整尚活

四級(特級)緊結,翠綠清香尚持久鮮爽濃厚嫩綠明亮嫩綠完整柔軟

表2級內茶感官品質特征

外形內質

級別

條索色澤整碎凈度香氣滋味湯色葉底

2

DBXX/XXXXX—XXXX

緊結重實嫩勻肥厚

一級綠潤勻整無梗片嫩香持久鮮醇甘爽嫩綠清澈

顯鋒苗明亮

緊結鋒苗綠微黃明尚嫩勻黃

二級尚綠潤勻整稍有嫩莖香氣較高鮮醇

尚顯亮綠明亮

尚勻整黃

三級緊實稍綠潤尚勻整有嫩莖尚高醇厚黃綠尚亮

綠尚明

四級尚壯實黃綠尚勻整有嫩梗片純正醇和黃綠尚明黃綠尚勻

五級稍粗松綠黃尚勻整有梗樸片尚純尚醇正綠黃尚明稍老欠勻

六級粗松綠黃稍枯尚勻整樸片稍多稍粗氣稍粗淡綠黃稍暗粗老不勻

表3珍眉感官品質特征

外形內質

級別

條索色澤整碎凈度香氣滋味湯色葉底

細緊顯鋒嫩綠明亮

特珍特級綠潤起霜勻整潔凈嫩香持久鮮濃醇厚綠明亮

苗含芽

細緊有鋒

特珍一級綠潤起霜勻齊凈高香味鮮濃綠艷明亮細嫩嫩綠

特珍二級緊細綠潤勻整尚凈香濃嫩味鮮濃鮮艷綠亮嫩勻

珍眉一級緊實尚綠潤勻整尚凈香濃濃厚綠亮綠尚嫩勻

綠勻厚實

珍眉二級尚緊實青綠勻整稍有嫩莖清高濃厚黃綠尚亮

柔軟

黃綠尚柔

珍眉三級粗實青綠尚勻整帶細梗純正醇和黃綠

珍眉四級粗松綠黃尚勻整帶梗樸平正平和綠黃黃稍暗薄

表4雨茶感官品質特征

外形內質

級別

條索色澤整碎凈度香氣滋味湯色葉底

一級短而緊實烏潤勻整凈嫩香濃鮮濃黃亮柔軟

黃暗單薄

二級細而輕松露黃尚勻整露筋純和醇和深黃

尚軟

表5貢熙感官品質特征

外形內質

級別

條索色澤整碎凈度香氣滋味湯色葉底

特貢一級圓結重實灰綠潤勻整凈鮮嫩濃醇綠黃綠勻柔軟

特貢二級圓結尚綠潤勻整稍有黃頭濃純醇厚淺黃黃綠亮嫩

黃綠尚嫩

貢熙一級尚圓結綠露黃尚勻整有黃頭純正醇和橙黃

欠勻

貢熙二級尚圓實綠黃尚勻整黃樸顯露平正平和暗黃粗顯老

貢熙三級尚圓松扁黃稍枯欠勻整有樸片帶粗氣粗澀黃暗黃暗粗老

表6秀眉感官品質特征

外形內質

級別

條索色澤整碎凈度香氣滋味湯色葉底

特級細黃綠勻整凈純正醇和綠黃黃綠柔軟

尚黃綠柔

一級片條形黃勻整尚凈純正平和橙黃

3

DBXX/XXXXX—XXXX

二級(綠

片形黃暗尚勻整稍雜粗淡粗鈍暗黃暗黃碎薄

片)

輕片形帶

三級灰黃欠勻較雜粗老鈍濁暗黃枯黃薄硬

5.3理化指標

理化指標應符合表7的規定。

表7理化指標

水分(%)水浸出物

產品灰分(%)茶多酚(%)粉末(%)

出廠銷售(%)

婺源茗眉≥14

≤6.5≤1.0≥38.0

珍眉、雨茶≥13

級內茶、貢熙、≤7.0≤7.5

≤1.5

秀眉(特級、一級)≤7.0≥12≥34.0

秀眉(二級、三級)≤2.5

5.4衛生指標

5.4.1污染物限量

應符合GB/T19630.1-4和GB2762的規定。

5.4.2農藥最大殘留限量

應符合GB/T19630.1-4和GB2763的規定,且應低于GB2763規定的農藥種類和檢測方法的檢出限。

5.5凈含量

單件定量包裝茶葉的凈含量應符合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2005】第75號規定。

6試驗方法

6.1感官品質

按GB/T23776規定執行。

6.2理化指標

6.2.1水分

按GB5009.3規定執行。

6.2.2灰分

按GB5009.4規定執行。

6.2.3茶多酚

按GB/T8313規定執行。

4

DBXX/XXXXX—XXXX

6.2.4水浸出物

按GB/T8305規定執行。

6.2.5粉末

按GB/T8311規定執行。

6.3衛生指標

6.3.1污染物限量

按GB2762規定執行。

6.3.2農藥最大殘留限量

按GB2763規定執行。

6.4凈含量

按JJF1070規定執行。

7檢驗規則

7.1批次

在生產和加工過程中形成的獨立數量的產品為一批(嘜),同批(嘜)產品的品質和規格應一致。

7.2取樣

按GB/T8302規定執行。

7.3出廠檢驗

每批(嘜)產品出廠應對感官指標、水分、碎末茶、凈含量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并附產品質量檢驗

合格證方能出廠。

7.4型式檢驗

7.4.1型式檢驗為全項目檢驗。

7.4.2型式檢驗在下列情況之一下進行:

a)申請有機認證標志或有機認證年度檢驗時;

b)國家質量監督機構或主管部門提出型式檢驗要求時;

c)前后兩次抽樣檢驗結果差異較大時;

d)原料、工藝、機具有較大改變,可能影響產品質量時。

7.5判定規則

a)凡有劣變、有污染、有異味或衛生指標有一項不合格的產品,均判為不合格產品。

b)理化指標有一項不合格或感官指標不符合判定級別的,應在原批產品中加倍抽取樣本復檢,復

檢仍不合格的,該批產品判為不合格產品

5

DBXX/XXXXX—XXXX

c)對檢驗結果有爭議的,應對留存樣進行復檢,或在同批(嘜)產品中重新按GB/T8302規定加

倍抽樣,重新抽樣應由爭議雙方會同進行,對有爭議項目復檢,以復檢結果為準。

7.6跟蹤檢查

建立從種植開始至貿易全過程各個環節的文檔資料及質量跟蹤記錄系統,供發現質量問題時進行跟

蹤檢查。

8標志、標簽

8.1標志

8.1.1標志要醒目、整齊、規范、清晰、持久。應符合GB/T1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