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北京市西城13中學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北京市西城13中學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北京市西城13中學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北京市西城13中學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北京市西城13中學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北京市西城13中學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美國學者特林考斯在其著作《意大利人文主義思想中的人性與神性》中,對早期意大利人文主義者思想中的宗教取向做了細致而全面的分析,得出重要結論:“意大利的人文主義是一種基本在尋求將基督教義與世俗思想做出更緊密相連之神學綜合的思想運動?!痹撚^點主要A.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仍是宗教信仰虔誠的時代B.反映了基督教義與人文主義精神具有融合共同性C.表明意大利的人文主義源于宗教改革運動的推動D.表明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比中世紀思想更為“人性”2.下列有關近代中國交通的現象,體現出社會進步的是()A.“男女雜處,不以為嫌”B.“如果華人馬車從后面趕超洋人馬車,即以違法處理”C.“拉人力車的討厭馬車、汽車,趕馬車的又討厭汽車”D.“華人之坐馬車,大率無事之人居多,故馬車若專為游觀而發”3.在當前的全球化進程中,存在著全球市場的震蕩、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能源危機、糧食問題;在人類生產中也出現了生態問題、氣候問題、環境問題和過度開發帶來的各種問題等許多全球性問題。這表明()A.人類需要全球治理 B.世界多極化趨勢加強C.世界形勢動蕩不安 D.經濟全球化進程緩慢4.20世紀80年代初期,流行音樂在中國異軍突起,風靡一時。歌曲生產和消費各個環節的資源,如寫作、出版、演出等,都大量集中到了流行音樂領域。這一現象A.導致了文藝方針的調整 B.得益于市場經濟體制的推動C.反映了思想解放的成效 D.推動了浪漫主義音樂的普及5.西方國家的“三權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東西,它和中國兒童游戲中的“錘子、剪子、布”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對此種說法你認為。A.正確,講出了三權分立的實質B.貼切,道出了三種權力之間的關系C.不妥,三種權力的關系不是簡單的單向制約D.不妥,三種權力的關系應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6.1977年我國恢復高考制度。標志著:()A.結束文革動亂 B.開始改革開放C.重建社會公正 D.完成撥亂反正7.《禮記》載:“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車,而封黃帝之后于薊?!痹撌妨纤d事件可能發生在A.公元前2070年 B.公元前1600年C.公元前1046年 D.公元前770年8.1919年,列寧認為在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后,俄國可以不經過一定的過渡時期而直接向社會主義過渡。其實踐A.加速了俄國向社會主義過渡 B.調動了人民大眾的生產熱情C.進一步鞏固了工農革命聯盟 D.最終激化了俄國的社會矛盾9.1949年之前,中華書局、世界書局等私營出版商都以出版教科書為主要盈利來源;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為中小學教科書專業出版機構,私營出版商退出了教科書市場。這一改變A.悖離了“百家爭鳴”方針 B.打擊了民族資本主義經濟C.有利于建立國民教育體系 D.意在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10.1988年,斯坦福大學經過一翻激烈的爭論后,決定把西方文明這門課程改成包括黑人、拉丁美洲、亞洲等在內的一種世界文明概述。1990年,英國的一些歷史學家進行了類似的爭論。這表明在20世紀末期歐美A.社會精神危機影響文明史研究B.開始重視亞非拉文明的研究C.多元文化觀念的影響逐漸增強D.歷史學率先突破西方中心論11.瑪奇(牧師)著有《量子神學》一書,力圖用20世紀最重要的科學發現之一——“量子力學”來闡釋神學。他們常引用愛因斯坦的話:“沒有宗教的科學是跛子,沒有科學的宗教是瞎子?!睂ι鲜霾牧侠斫獠徽_的是()A.在西方,科學和宗教已經融為一體B.某些宗教觀念影響到了科學領域C.科學觀點也被引入到宗教領域D.宗教面臨著來自科學的威脅12.唐詩內容豐富,風格多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因此蘊含著不少歷史信息。下列詩句能反映中外交往的是A.停杯共說遠行期,入蜀經蠻遠別離B.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C.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D.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人文主義在不同時代,有著永恒不變的內涵和不斷發展的外延。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他們認為,世界的本原是貫穿萬物的永存不朽的“宇宙理性”,認為自然界的一切發展和變化都是有規律的,因此也是符合理性的,人類及其社會也是自然的產物,因此也是有規律的?!麄冊谏鐣松矫嫘麚P克己修身、恬淡寡欲,認為人生真正的幸福就是服從命運的安排,順應自然地生活,反對追求快樂,主張克制一切欲望,甚至可以放棄自己的生命,唯一的善就是德行材料二:《創世紀》局部——吳曉群《希臘思想與文化》材料三:緊隨休謨之后,盧梭繼續發起了對自然法及科學理性的攻擊……在盧梭看來,人類理智教育和法律之下的文明社會,破壞了人在自然狀態下那種自然同自由或精神的直接統一與和諧,使人的自然本性與精神和道德相分離。康德主張……個人作為自我意識的理性精神主體,他自在地擁有內在的主觀自由領城,既只有根據自己的理性意志、主觀認識來自主地判斷和決定自己的行為及其責任,個人才是真正自由的?!_朝慧著《自由與權利的必然性和現實性從黑格爾的政治哲學出發》(1)指出材料一的觀點屬于古希臘的哪一思想學派,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這一學派在哲學和社會人生方面的基本觀點。(2)指出上圖作品的作者及繪畫地點,并簡述作者通過這一作品所表達的時代精神。(3)結合材料三及所學知識,簡述盧梭與康德對于“理性”思想發展的理論貢獻,并指出兩人的貢獻對于啟蒙運動思想發展的意義。14.(20分)材料1938年,奧地利被納粹德國吞并,后作為德國的組成部分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奧地利作為戰敗國被蘇、美、英、法四國分別駐軍占領。此后,蘇聯一直企圖將奧地利納入社會主義陣營,這威脅到美國在歐洲的利益。斯大林逝世后,赫魯曉夫采取了對西方國家較為緩和的外交措施,釋放出了愿意就奧地利問題進行協商的信號。而自二戰以來,奧地利本國的政黨體系并未崩潰,奧地利的政治家們一直試圖避免國家像德國那樣被分裂,因而力爭美蘇雙方通過談判解決奧地利問題。最終,奧政府與蘇、美、英、法四國的外交代表于1955年簽署了《重建獨立和民主的奧地利國家條約》,條約規定,奧地利恢復領土與主權完整,必須成為永久中立國,既不能加入北約,也不能加入華約?!幾苑竭B慶、王炳元主編《國際關系史(戰后卷)》(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說明奧地利獲得獨立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奧地利獲得獨立對世界和平的意義。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由材料“意大利的人文主義是一種基本在尋求將基督教義與世俗思想做出更緊密相連之神學綜合的思想運動“可知,早期人文主義依附于基督教,兩者有許多融合的共性,故選B。文藝復興批判宗教神權,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要求將人從宗教束縛中解放出來,排除A;宗教改革運動開始于16世紀,意大利的人文主義要早于這個時間,排除C;材料強調的是基督教義與人文主義的共通性,而非差異性,排除D。2、A【解析】試題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近代以來交通工具的變遷相關知識的把握。根據題干材料可知A正確,它說明了人們開始改變了傳統的觀念,男女混雜,同乘一車。而B說明了列強在華的特權,與題無關。C說明的是人們對新事物的排斥,不正確。D說明的是中國仍多數人乘坐馬車,可排除。綜上,本題選A.考點:近代中國社會生活的變遷·近代以來交通工具的進步·公路與汽車3、A【解析】

材料核心信息是全球化弊端和人類生產全球性問題凸顯,這說明人類需要全球治理,故A項正確;B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材料主要強調經濟領域的全球問題,C項強調政治領域問題,排除;材料主旨強調經濟全球化的諸多問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當今全球化發展迅速,D項排除。故選A。4、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80年代初受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思想解放的影響,流行音樂在中國異軍突起,C項正確;文藝方針的調整是流行音樂發展的原因而非結果,A項錯誤;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是在1992年才提出的,B項錯誤;1980年代中國流行音樂的發展與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浪漫主義音樂普及無關,D項錯誤。5、C【解析】試題分析:中國的體現的關系是單向制約,一物降一物,但是美國的三權分立則是雙向制約,是相互制衡的關系。因此材料說法是不妥的。故選C。AB明顯錯誤;三權是分立的,不是相互包容的。D錯誤??键c:美國三權分立體制點評:美國三權分立是借鑒了孟德斯鳩的分權理論,三權相互制衡,從而保障民主,反對專制。與此相關的知識點如英國、美國、德國確立的政體類型和法律文獻與特點也需要掌握。6、C【解析】

1977年我國恢復高考制度,標志著社會公正的重建,故選C;1976年文革結束,1978年開始改革開放,1978年開始拔亂反正,排除ABD。7、C【解析】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紂,C時間符合題意,故選C;公元前2070是夏朝建立的時間,公元前1600年是商湯滅夏建立商的時間,公元前770年是西周末年,排除ABD?!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武王克殷反商”,結合所學西周建立的歷史分析解答。8、D【解析】

1919年到1921年蘇俄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最大的特征就是試圖直接向社會主義過渡,最終引發了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D正確;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不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A排除;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中的余糧收集制措施嚴重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B排除;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引發了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C排除。故選D。9、C【解析】

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統一出版中小學教材,有利于形成統一的教材版本,在當時有利于建立國民教育體系,故C選項正確;百家爭鳴的方針是1956年才提出來的,故A選項錯誤;材料內容未體現不允許私人商業出版社繼續經營,故B選項錯誤;材料措施不是鞏固新生人民政權的措施,故D選項錯誤。10、C【解析】

材料體現了20世紀八、九十年代英美對“西方文明”外延的概述及爭論,反映了多元文化觀念的影響逐漸增強,C正確;ABD與材料無關。11、A【解析】試題分析:愛因斯坦出生于德國一個猶太裔家庭里,自稱幼年時虔誠信仰深受宗教影響。根據“量子力學來闡釋神學”“沒有科學的宗教是瞎子”可知科學觀點也被引入到宗教領域;“沒有宗教的科學是跛子”可知某些宗教觀念影響到了科學領域,故BCD說法正確。題干不能說明科學和宗教已經融為一體,故選A。考點:現代科學技術?相對論和量子論?科學與宗教的關系12、D【解析】

據所學知識可知,“日本晃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是李白悼念阿倍仲麻呂的詩,阿倍仲麻呂,日本奈良人,日本遣唐留學生,為中日友好事業做出杰出貢獻,故D選項正確;“停杯共說遠行期,入蜀經蠻遠別離”反映的是唐代商貿情況,故A選項錯誤;“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是李白送故人孟浩然寫的詩,故B選項錯誤;“劍外忽傳收薊北”反映的是安史之亂的時代背景,故C選項錯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斯多亞學派。哲學:邏各斯是貫穿萬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世界和人從邏各斯中產生,且攜帶理性。社會人生:順應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人生而平等。(2)米開朗琪羅、西斯廷小教堂。在《創世紀》中,作者創作了一系列理想中的英雄。他們強健的體魄和突起的筋肉向世人表明,這是一個人類能夠創造世界的時代。(3)貢獻:盧梭認為理性有它的用處,但崇拜理性、把理性視為人類行為和真理的向導是不可靠的。生活中的很多問題,依靠情感、聽任本能和情緒辦事更可靠、更經常。康德提出了思想自由的觀念,強調“必須永遠有公開運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帶來人類的啟蒙”。意義:盧梭的思想震動了整個歐洲思想界,形成了一種浪漫主義思潮,豐富了啟蒙運動時期人文主義的內涵;康德對理性做了哲學的探討,確立了人類的主體地位,道出了啟蒙的真諦。【解析】

(1)根據“世界的本原是貫穿萬物的永存不朽的‘宇宙理性’”可知是斯多亞學派。哲學:根據“認為自然界的一切發展和變化都是有規律的,因此也是符合理性的”得出邏各斯(規律)是貫穿萬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根據“人類及其社會也是自然的產物,因此也是有規律的”得出世界和人從邏各斯(規律)中產生,且攜帶理性。社會人生:根據“認為人生真正的幸福就是服從命運的安排,順應自然地生活”得出順應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根據所學可知,斯多亞學派主張人生而平等。(2)結合所學可知,《創世紀》是米開朗琪羅在西斯廷小教堂的作品。根據圖片和所學可知,在《創世紀》中,作者通過強健的體魄和突起的筋肉表明人類能夠創造世界,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3)貢獻:根據“在盧梭看來,人類理智教育和法律之下的文明社會,破壞了人在自然狀態下那種自然同自由或精神的直接統一與和諧,使人的自然本性與精神和道德相分離”概括得出。根據“個人作為自我意識的理性精神主體,他自在地擁有內在的主觀自由領城”概括得出。意義:聯系所學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