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課件23三個兒子3市公開課一等獎百校聯賽特等獎課件_第1頁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課件23三個兒子3市公開課一等獎百校聯賽特等獎課件_第2頁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課件23三個兒子3市公開課一等獎百校聯賽特等獎課件_第3頁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課件23三個兒子3市公開課一等獎百校聯賽特等獎課件_第4頁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課件23三個兒子3市公開課一等獎百校聯賽特等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個兒子北京市昌平區馬池口中心小學馮金華二年級(1)班第1頁教學過程設計教材分析及設計理念學情分析教學目標制訂教學策略實施課后小結教學資源準備教法學法預設第2頁一、教材分析及設計理念

《三個兒子》是一篇十分淺顯課文,不過淺顯文字中卻包含著樸素而深刻道理。當三個兒子看到自己媽媽拎著沉重水桶走來時,前兩個兒子只知道展示自己專長,只有第三個兒子接過媽媽手中沉甸甸水桶。本課以北師大何克抗教授《兒童思維發展新論》為指導思想,以語言利用為中心,在教學中,經過質疑抓住“明明有三個兒子,為何老爺爺只看見一個兒子?”這個問題,經過角色交換師生當媽媽,在教學中設置情境,換位思索,移情體驗,讓學生融入角色,體會情感,從而產生心靈共鳴。了解老爺爺話中包含深刻含義,升華主題,讓學生對孝順父母道理有更深入感悟。第3頁2、本班學生喜歡在課堂上受到關注,愿意得到表彰,有相互幫助愿望,自信心不停加強,含有初步合作學習能力。

1、小學二年級學生喜歡閱讀,思維活躍,大部分學生含有強烈求知欲和好奇心,喜歡朗誦、表示,有強烈表現欲望,喜歡朗誦,有一定朗誦速度,喜歡創編,想象力豐富。二、學情分析

3、課文和學生實際生活比較靠近,學生了解起來很輕易,但因為學生年紀小,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對文本深層面涵義挖掘不是很透徹,需要老師在課上及時關注表彰,給少部分害怕學生以勉勵,在學習方法上給予主動有效引導。第4頁知識技能:1、有感情地朗誦課文。2、經過結合重點詞句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品詞析句能力。3、教給學生方法,引導學生打寫自己為把父親媽媽做事情,培養學生語言表示能力。三、教學目標

第5頁過程與方法:1、經過品詞析句,讀準人物說話時語氣,了解老爺爺為何說只看見一個兒子,了解句子意思,體會到怎樣才能做到真正孝敬父母。2、經過大量閱讀,使文章主題得以深化,激發學生用實際行動孝敬父母愿望。3、經過情景創設,為學生搭建思維平臺,培養創編能力,激發學生語言表示熱情。第6頁情感態度價值觀:經過學習課文,了解老爺爺說話,知道我們要孝敬父母道理,而且把孝敬父母落實到行動上來。

第7頁教學重點:1、結合重點詞句了解課文內容。2、有感情地朗誦課文,琢磨人物說話時語氣,培養學生語感

教學難點:了解老爺爺話含義,升華情感,明白只有孝敬父母兒子才是真正兒子。第8頁四、教學策略1、以讀為主教學策略:堅持以“讀”為根本,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想象,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

2、讀寫結合策略:在學生閱讀過程中,引導學生想象,創編,讓學生在結合課文學習中去創造,去延伸,去書寫自己感受。

3、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策略:本節課充分利用網路資源,經過課件創設情景,激發學生情感,搭建思維平臺;經過閱讀大量資料,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學生情感體驗。第9頁1.換位琢磨讓學生走進文本,當當媽媽、當當老爺爺、當當兒子,與人物換位思索,經過不一樣角色體驗,與文本人物展開零距離對話。2.以讀為本本課教學將引導學生進行充分讀書實踐,經過各種層次、各種形式讀來培養學生語感。3、聯絡生活

“語文學習和生活外延相等。”新課標一語道出了生活是語文學習土壤。教學中,必須將課堂與生活進行有效地整合。《三個兒子》一文教學中,我主動引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從本身與父母關系說起,體會媽媽對自己關愛。五、教學方法第10頁六、教學資源1、情景創設資源:《三個兒子》ppt鏈接歌曲《燭光里媽媽》音樂《給媽媽信》2、供學生閱讀資源:網絡平臺資源第11頁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二、整體感知,提出問題三、品讀課文,體會情感。四、回歸整體,升華情感。五、拓展閱讀,內化情感。

六、自主創編,表示情感。第12頁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老師從學生生活談話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渴望參加到教學中來。】

你們父親媽媽愛你嗎?在父母關愛、勉勵之下我們已經上了二年級,他們為我們付出了不少心血,作為兒女我們應該為他們做些什么呢?第13頁二、整體感知,提出問題

我們上節課初讀了這篇課文,回想一下在讀課文過程中你有什么疑問?第14頁“三個兒子?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第15頁二、整體感知,提出問題

我們上節課初讀了這篇課文,回想一下在讀課文過程中你有什么疑問?【設計意圖:安排這一步驟目標是抓住學生主要問題即“為何老爺爺說只看到一個兒子”為線索展開分析,培養學生勇于質疑,能夠帶著問題讀書良好學習習慣。】第16頁三、品讀課文,體會情感。1、抓住三位媽媽對話,朗誦感悟2、體會媽媽提水語句,拓展練習3、體會三位兒子不一樣,比較品析4、品讀幫媽媽提水語句,悟理悟情第17頁

“我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我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好嗓子。”“有什么可說,他沒有什么尤其地方。”1、抓住三位媽媽對話,朗誦感悟【設計意圖:采取各種形式讀,以讀為主,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讀中思索,調動學生充分發揮想象,聯絡實際,指導重點句朗誦。而且師生互動、動口、動腦、動情地學習朗誦,發展語感,同時在思想和情感方面接收潛移默化熏陶。】第18頁

“我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我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好嗓子。”“有什么可說,他沒有什么尤其地方。”“你怎么不說說你兒子呀?”一個媽媽自豪地說:又一個媽媽驕傲地說:那兩個媽媽問她:這個媽媽平靜地說:另一個媽媽什么也沒說。第19頁第20頁2、體會媽媽提水語句,拓展練習第21頁第22頁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蕩,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第23頁

一桶水可重啦!媽媽累得。【設計意圖:經過展開想象,拓展練習說話,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語言表示能力,為深化文章內容作鋪墊。】第24頁

一個孩子翻著跟頭,像車輪在轉,真好看!一個孩子唱著歌,歌聲真好聽。

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里沉甸甸水桶,提著走了。3、比較三位兒子不一樣,悟情悟理【設計意圖:經過對比引讀,激發學生比較,從而更準確了解文本,體會到第三個兒子是一個孝敬父母孩子。】第25頁第26頁

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里沉甸甸水桶,提著走了。

4、品讀幫媽媽提水語句,悟理悟情第27頁

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里沉甸甸水桶,提著走了。

【設計意圖:經過讀,找動詞,換詞比較,體會到文中用詞準確,教給學生品詞析句方法,并培養學生潛詞造句習慣。】第28頁四、回歸整體,升華情感。第29頁“三個兒子?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這就是三個兒子表現,回到我們最初提問題,老爺爺為何說只看見一個兒子?老爺爺看到是怎樣兒子呢?第30頁他們一起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里沉甸甸水桶,提著走了。

【設計意圖:經過引導學生解疑,點題,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語言表示能力,深化文章主題。】假如那兩個兒子看見第三個兒子表現,又聽了老爺爺話會做些什么?第31頁

媽媽笑了

愛象小船

黃香扇枕溫席

我幫媽媽洗頭

四、拓展閱讀,內化情感。

【設計意圖:拓展閱讀,積累語言,深入升華感情,加深情感體驗,把孝敬父母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第32頁六、自主創編,表示情感。第33頁孝敬父母就是提一桶水這么簡單。第34頁孝敬父母就是媽媽下班回到家里時候,……第35頁孝敬父母就是酷熱夏天里媽媽看書時候,……第36頁孝敬父母就是媽媽坐在沙發上休息時候,……第37頁

孝敬父母就是媽媽辛勞了一天時候,晚上……第38頁

孝敬父母就是在媽媽節日里,……第39頁孝敬父母就是在媽媽做飯時候,……第40頁孝敬父母就是在吃過晚飯后,……第41頁

孝敬父母就是在媽媽生病時候,……孝敬父母就是在父親滿頭大汗時候……孝敬父母就是當媽媽買回你愛吃水果時候……孝敬父母更是在媽媽熟睡時候……【設計意圖:經過出示圖片,為學生搭建思維平臺,讓學生腦中有一個總體形象,拓寬學生思維面,學生有可寫。】第42頁自主創編

1、想一想我們為父母做過些什么,把你做事寫出來,如果能向文中這么用上一些動詞就更好了。2、我們可認為父母做事情很多很多,你能用詩歌形式把它寫下來嗎?[設計意圖:巧妙地以課文變式設計兩個打寫題目,第一個題目是為思維較慢學生能夠很快集中羅列所舉例項,很快打些寫出來。第二個題目是為思維活躍同學利用所舉例項打內容通順,描寫詳細一篇小短文。經過為學生創造性地搭建實踐創造語言平臺,精心構建言語實踐情境,落實語言利用步驟。融語言訓練、思維發展、情感體驗于一體。]第43頁第44頁我為爸爸媽媽做......自主創編第45頁三個兒子

一個兒子

孝敬父母

真正兒子板書設計【設計意圖:利用簡練幾個詞語勾勒出文章主要內容,幫助學生疏通整個情感根本,更加好地把握課文主題。】第46頁一、以讀促思以讀悟情

課文中有多處人物對話,不一樣語言語氣不一樣,表示出意思也不一樣,說話者心情也不一樣,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我重視了學生情感體驗,此步驟以讀為主,充分表示了“以讀為本”教學標準。經過自己嘗試讀,指名讀,同桌相互讀,分角色讀,引讀等各種形式朗誦,掀起了本節課一個小高潮。落實了語言訓練,培養了學生語感。課后小結第47頁二、品詞析句滲透學法

在學生讀第十一自然段課文中引導學生找出這段文字中動詞,順勢強調“跑、接、提、走”這幾個動詞。然后品詞析句,經過對比法即把動詞“跑”換成“走”是否適當?讓學生品味動詞“跑”含義,由此琢磨第三個兒子心理。體會到文中用詞準確,體會出第三個兒子急迫地想幫助媽媽心情,并培養學生潛詞造句習慣。課后小結第48頁三、多維互動合理拓展

課上我引導學生觀察插圖,體會文字,展開想象,各種感官參加課堂,尤其是以補充句子形式,訓練學生想象能力,以敘述圖片形式搭建思維平臺,從而完成說話、寫話訓練。課后小結第49頁謝謝!

第50頁THANKSTHANKSTHANKSTHANKSTHANKSTHANKSTHANKSTHANKSTHANKSTHANKSTHANKSTHANKST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