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德州市平原中英文實驗高級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一模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山東省德州市平原中英文實驗高級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一模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山東省德州市平原中英文實驗高級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一??荚嚉v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山東省德州市平原中英文實驗高級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一??荚嚉v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山東省德州市平原中英文實驗高級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一??荚嚉v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德州市平原中英文實驗高級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一??荚嚉v史試題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定答題。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1906年《大公報》刊載廣告“本號聘請旁通泰西化學餅師,選買上等洋面,以西式餅之材料制造中秋月餅,用外國糖漿推凸,食之爽心,觀之悅目?!边@反映了當時上海A.開始成為通商口岸B.崇洋媚外成為主流C.飲食風尚發生變化D.社會習俗完全西化2.1949年之前,中華書局、世界書局等私營出版商都以出版教科書為主要盈利來源;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為中小學教科書專業出版機構,私營出版商退出了教科書市場。這一改變A.悖離了“百家爭鳴”方針 B.打擊了民族資本主義經濟C.有利于建立國民教育體系 D.意在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3.《放足歌》:“玉齡女子哭吞聲,哭向床前問慈母。母親愛兒自孩提,如何縛兒如縛雞。兒足骨折兒心碎,晝不能行夜不寐。鄰家有女已放足,走向學堂去讀書。”這種現象出現于()A.鴉片戰爭之后 B.洋務運動之后 C.戊戌變法之后 D.辛亥革命之后4.布爾什維克黨的一份文件中指出:“……還存在著現在這種小資產階級思想的殘余(有時甚至是復蘇)。……為了對抗資本主義的加強,加緊抵制小資產階級對工人階級的影響是十分必要的?!边@一文件應發布于哪一時期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時期B.新經濟政策時期C.工業化建設時期D.勃列日涅夫改革時期5.一直到1952年,河北定縣都沒有一臺大型農機具。1955年,定縣農民開始使用拖拉機耕地,1958年又開始使用柴油機和電動機灌溉農田。這一變化的原因是A.農業生產技術的進步 B.國家以農業為經濟建設中心C.農村生產關系的變革 D.社會主義工業化基本實現6.有學者惋惜:1840年至1860年使民族喪失了二十年的光陰。其意指是A.當時知識分子反抗西方侵略,人才大量犧牲B.滿清致力修補對外關系,無暇進行內部變革C.鴉片戰爭爆發中斷了魏源等籌劃的改革工作D.鴉片戰爭后滿清仍以天朝自居,延誤改革時機7.馬丁·路德主張每個基督教徒都可以通過《圣經》直接與上帝溝通。這在當時產生的最具重大影響的是()A.將人們從權威迷信中解放出來 B.動搖了教會在人們心中的權威C.動搖了上帝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D.動搖了西歐封建統治的基礎8.1916年2月,陳獨秀在《吾人最后之覺悟》中寫道:“然自今以往,共和國體,果能鞏固無虞乎!立憲政治,果能施行無阻乎?以予觀之,此等政治根本解決問題,猶待吾人最后之覺信。”這表明陳獨秀A.反思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 B.批判封建禮教束縛了人們的思想C.倡導文化平民化 D.認識到思想革命的必要性9.“人是萬物的尺度”這一觀點體現了普羅塔哥拉鮮明的反傳統傾向,它既否定了傳統的神本主義,也破除了絕對權威主義。下列與普氏觀點最接近的說法是:()A.“格物致知” B.“知識即感覺”C.“因信稱義” D.“知識即美德”10.明內閣與以往的三省和中書省不同,內閣大學士只對皇帝負責,只同皇帝發生工作關系。而不與六部、督察院等其他行政權力機關直接溝通和聯絡。這說明明朝A.剝奪了六部與督察院的權力 B.強化了皇權為中心的專制體系C.提升了內閣官員地位與權威 D.使內閣成為全國行政運作的中樞11.凌青詩作:“粵海銷煙揚我威,但悲港島易英徽。前仇舊恨今盡雪,只緣華夏已騰飛?!痹娭猩婕暗臍v史事件有()①虎門銷煙②簽訂《南京條約》③簽訂《馬關條約》④香港回歸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12.五四運動期間,一理發店門前貼出布告:“國事如此,無心整容,請諸君不必光顧?!边@說明A.五四運動的先鋒是市民階層B.五四運動群眾基礎比較廣泛C.五四運動的主力是資產階級D.五四運動的主力是無產階級13.1902年,梁啟超在日本橫濱主辦了《新小說雜志》,并在上面刊行了自己創作的科幻小說《新中國未來記》。他在書中描繪了半個世紀之后的中國迎來太平盛世,成為舉世矚目的超級大國?!缎轮袊磥碛洝返膭撟鰽.體現了明顯的空想色彩 B.折射了救亡圖存的時代主題C.諷刺了清朝政府的無能 D.凸顯了維新派漸進改革主張14.法國學者萊芒?羅歇曾說,“他的天才是一種破壞,而非其他。然而,破壞的天才是否定性的東西……拿破侖正是以這種天才的力量,把他所接觸的東西都毀壞了。”這里被拿破侖“毀壞”的“東西”主要是指A.歐洲各國的君主專制政體 B.歐洲傳統的封建統治秩序C.歐洲各國人民的民族意識 D.多次打垮犯法聯盟的軍隊15.下圖分別為中國古代漢、唐、明清時期的商業中心分布圖。圖中商業中心分布的變化體現了A.商業中心與政治中心的變化同步 B.跨區域間長途販運興盛C.黃河流域的商業比長江流域發達 D.經濟重心由北向南轉移16.在美國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眾特別是失業工人斗爭十分激烈。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議制度似乎無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領導。有些人以羨慕眼光看著莫斯科,有些人看著柏林和羅馬?!比藗兊摹跋M薄傲w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指A.改變資本主義代議制度 B.借鑒蘇聯管理經濟模式C.建立國民經濟軍事化體制 D.渴望擴大政府職能17.1830年,力主啤酒商自主經營的《啤酒法》頒行,該法加劇了當時社會的酗酒問題并遭到禁酒協會的強烈反對,但英國議會仍然堅持推行,僅在1834年進行了微小的修改以加強社會治安。這反映了當對的英國A.社會治安問題突出 B.議會背叛了選民的利益C.社會道德日益淪喪 D.自由主義成為發展趨勢18.宋元至明清,孫悟空的藝術形象變化如下表。這突出反映了時期宋元明清形象特點神通廣大,追求個人享樂,愛憎不鮮明從任性妄為到誠心向佛A.佛教融入中國,影響藝術形象塑造B.商品經濟發展,社會重視物質享受C.市民階層擴大,個性解放要求增強D.儒家思想發展,封建倫理綱常加強19.1921年,北京大學預科招生文言譯白話的題目取材《世說新語》,白話譯文言題目取材《儒林外史》,標點文章題則選了《稼軒詞》,這些選材都是一些難入“正統”序列的稗官野史和筆記小說。這說明當時的北京大學A.具有勇于挑戰正統觀念的精神 B.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陣地C.西式的教育理念占據主導地位 D.揭開了反思新文化的序幕20.下表摘編自《清代外債史論》,據該表可知借款次數總額經建借款額及占總額百分比鐵路借款額及占經建借款額百分比晚清政府2082.1億兩(白銀)3.7億兩;1.2%2.8億兩;76%北京政府64615.7億元(銀元)4.5億元;1.6%3.2億元;71%南京政府10845.0億元(銀元)6.0億元;2.3%2.2億元;37%A.政治民主運動推動經濟獨立發展B.近代中國政府比較重視鐵路建設C.經濟建設是政府借款的主要目的D.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不斷加深21.“敵我之間和人民內部這兩類矛盾的性質不同,解決的方法也不同。簡單地說起來,前者是分清敵我的問題,后者是分清是非的問題?!睂τ谏鲜雒珴蓶|著作中“兩類矛盾”學說理解正確的是A.分清敵我與是非問題是中國建設道路的核心內容B.該學說對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起了指導作用C.該學說為新中國的成立作了政治理論準備D.該學說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是有益的22.下圖是中世紀興起的牛津大學,其最初興起的主要原因是A.為傳播宗教的需要 B.為宣傳無神論需要C.擺脫教會對教育控制 D.歐洲城市復興的推動23.《瓦爾登湖》是美國作家梭羅(1817—1862年)創作的散文集,記錄了梭羅獨居瓦爾登湖畔的生活,描繪了他兩年多時間里的所見、所聞和所思。該書崇尚簡樸生活,熱愛大自然的風光,內容豐厚,意義深遠,語言生動。由此可見,梭羅的《瓦爾登湖》A.真實地揭露了現實的黑暗 B.強調理性分析的重要性C.提倡反叛怪誕的行為 D.抒發作者浪漫的情懷24.在清朝前期的司法實踐中,“既有定例,則用例不用律”。因時所需,皇帝的諭旨、內外的奏準均可定為條例。依照規定,定期修例,舊例不斷刪改,新例不斷增加。這反映出當時A.法律具有至高權威 B.律例體系缺乏實用性C.皇權專制色彩濃厚 D.封建律例具有隨意性25.1982年,全國農村已有90%以上的生產隊建立了農業生產責任制。1985年,全國農村人民公社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的工作全部結束,許多鄉鎮還建立了集體經濟組織。這些舉措A.改變了農村的土地性質 B.調整了農村的產業結構C.推動農村改革深入發展 D.實現了農村村民的自治26.據史料記載,徐光啟在西學東漸之前即運用數學語言和擅長實證研究;顧炎武開始區分天下與國家的概念;王夫之闡明了物質不滅論、能量守恒論、進化史觀、文化中心多元論等唯物主義思想;黃宗羲開辟了民主主義政治理念的先路。這說明,明清時期A.王朝權力漸趨衰落B.傳統科技停滯不前C.近代化傾向已出現D.農耕經濟高度繁榮27.如圖為中國電影局檔案記載的新中國成立前后上海市上映影片變化情況。據此可知A.歐美電影在中國已喪失了市場B.國家意識形態影響影視藝術發展C.新中國初期文化氛圍相對寬松D.國產電影制作技術得到迅猛發展28.15世紀中期,德國人古滕貝格發明了一種可以成批澆鑄字模的手工澆鑄機,用活字與機械來印制書籍,并建立了印刷廠。他的發明很快得到推廣,到1500年德國約有60多個城市有印刷廠,歐洲已有上千家印刷廠。這反映出當時A.畢昇活字印刷術傳入歐洲B.科學技術轉化成為生產力C.宗教改革推動了信息傳播D.社會需求與商業發展結合29.《夢粱錄》載:“汴京熟食店,張掛名畫,所以勾引觀者,留連食客,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掛四時名畫,裝點店面……向紹興年間,賣梅花酒之肆,以古樂吹《梅花引》曲破賣之。”這表明宋代A.商業經營注重宣傳效應 B.賞畫品樂成為社會時尚C.娛樂活動豐富市民生活 D.商業發展突破時空限制30.梁啟超說:“(西方)繼哥倫布以后,有無數之哥倫布,繼達·伽馬之后,有無數之達·伽馬。(中國)則鄭和之后,竟無第二之鄭和?!绷簡⒊庠贏.呼吁國民學習西方人文主義 B.否定明清遠洋開拓的滯后性C.反思中西方易位的社會原因 D.肯定西方地理大發現的成就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梁漱溟,近代著名思想家,有“中國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稱。他對中西文化的比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改造與重建等做出了突出貢獻。1921年中西文化論戰正酣之時,他出版了《東西文化及其哲學》,發出了在西洋文化強大的沖擊之下,中國文化出路何在的呼聲。他不贊同國粹派頑固守舊的文化觀,也不贊同全盤西化派一概否定傳統文化及全盤照搬西方文化的主張,也不贊同中西文化相互調和的論調,認為并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他提出首先要以民主和科學為核心,實現西化(短期目標),然后再重新拿出中國文化(中長期目標)。該書出版引發新一輪中西文化論爭。梁漱溟曾醉心于西方政治制度在中國的實現,先贊成“君主立憲”,后加入過中國同盟會,最終轉入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求改造舊中國,建設新中國的“路向”,不贊成用暴力革命解決中國社會問題。他認為中國是“倫理本位,職業分途”的特殊社會形態,必須從鄉村入手,以教育為手段來改造社會,并積極從事鄉村建設的實踐。梁漱溟認定,盡管目前東方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迫,幾有斷絕之虞,但這卻是暫時的,中國文化不僅僅不應該斷絕、也不會斷絕;不僅僅會在中國復興,更是會走向世界——正如古希臘文化在近代西方的命運一般?!幾詫O凱《梁漱溟思想研究》等(1)根據材料,概括指出梁漱溟的主要思想觀點,并指出其對中西方文化的態度。(2)中國思想界“中西文化論爭”時,產生“梁漱溟之問”的歷史背景。32.材料2019年9月17日,簽署主席令,授予8人“共和國勛章”。其中一位就是30年末回國的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20世紀五十年代,美國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下水試航。1958年,作為國家最高機密的中國核潛艇工程正式立項。當時34歲的黃旭華成為“核潛艇總體設計組”重要成員,科研人員沒有見過核潛艇長什么樣,中國的核潛艇事業從零開始,他們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1970年12月26日,我國第一艘魚雷攻擊核潛艇“401”艇神秘下水。1974年八一建軍節這天,“401”艇正式交付海軍,編入人民海軍的戰斗序列。這是世界核潛艇史上罕見的速度:上馬三年后開工,開工兩年后下水,下水四年后正式入列。中國成為繼美、蘇、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1988年初,64歲的黃旭華親自參加核潛艇極限深潛航試驗,他是全世界第一位參與深潛試驗的核潛艇總設計師。最終,“404”艇抵達水下極限深度,成功完成預定的深潛試驗。(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中國核潛艇研制的背景。(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黃旭華的主要貢獻。33.時尚,它是一種社會文化和社會心理現象。不同時期的不同國家都有著各自不同的時尚元素。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日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摘自(《詩經.秦風.無衣》(1)指出材料一中秦國的社會風尚。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在公元前4世紀中晚期盛行的原因。材料二魏晉風度是魏晉時期獨特的審美特征,……它使人回歸到了本真與自然。魏晉士人以放曠、恣意的人生態度……把作為丈人知識分子對正義的理性思辨和堅守以藝術的、哲學的、人性的方式傳達于世,達到了真善美融為一體的極致之境。——居珞《風流蘊藉:魏晉風度的文化內涵》(2)指出材料二中“魏晉風度”的主要特點,并說明其在書法、繪畫、思想領域的突出表現。材料三外在自由、政治自由和內心自由,這些貴族精神的傳統,在英國貴族那里通過與國王的抗爭,保存了下來?!S紀霖《平民時代的貴族精神》(3)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從民主法制發展的角度,簡述十七、十八世紀英國貴族為了追求自由同國王進行了怎樣的抗爭?綜上,談談你對時尚的認識。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材料內容是西餅店的廣告,推薦西餅的制作方法和材料,表明西式餐飲影響上海,表明飲食風尚發生變化,故選C;1842年上海就成為通商口岸,A錯誤;材料沒有體現崇洋媚外成為主流,B錯誤;“完全西化”過于絕對化,D錯誤。2、C【解析】

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統一出版中小學教材,有利于形成統一的教材版本,在當時有利于建立國民教育體系,故C選項正確;百家爭鳴的方針是1956年才提出來的,故A選項錯誤;材料內容未體現不允許私人商業出版社繼續經營,故B選項錯誤;材料措施不是鞏固新生人民政權的措施,故D選項錯誤。3、D【解析】

材料“鄰家有女已放足”反映的就是放足,辛亥革命后民國政府曾頒布廢止纏足的法令,故D正確。鴉片戰爭之后和洋務運動之后尚未沒有提及放足事宜,故A項和B項錯誤。戊戌變法之后是提出,并沒有強制執行,故C項錯誤。4、B【解析】

材料中的兩個信息對解題至關重要,一是小資產階級思想的復蘇,二是資本主義加強,布爾什維克黨的政策不是遏制資本主義加強,而是要求抵制資產階級思想的影響,在四個時期中,只有新經濟政策時期是允許資本主義存在的,B項正確;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時期、工業化建設時期、勃列日涅夫改革時期都不允許資本主義存在,不符合題意,排除ACD項。5、C【解析】

據材料“一直到1952年,河北定縣都沒有一臺大型農機具。1955年,定縣農民開始使用拖拉機耕地,1958年又開始使用柴油機和電動機灌溉農田?!闭f明由1952年到1955年、1958年河北定縣開始出現了拖拉機、柴油機、電動機等大型農機具,結合所學可知,這是由于農業合作化、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開展,由土地私有到土地公有制的變化,因此大型農機具開始出現,C正確;農業生產技術的進步是大型農機具使用的表現,材料強調的是使用的原因,A錯誤;據所學可知,此時處于一五計劃前后,工業化應該是經濟建設中心,B錯誤;據所學可知,1957年一五計劃超額完成,初步奠定了我國工業化的基礎,D說法錯誤?!军c睛】1950---1952年土地改革;1953年—1956年農業合作化;1958年人民公社化運動。6、D【解析】

據材料“1840年至1860年使民族喪失了二十年的光陰”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后,清政府并未認清世界形勢,仍然固步自封,沒有積極變法強國,故D正確;1840年至1860年并沒有大量知識分子反抗西方侵略而犧牲,故A排除;當時滿清政府仍然以天朝上國自居,而不是致力修補對外關系,故B排除;魏源等人并沒有主張改革變法,故C排除。7、B【解析】

每個基督教徒都可以通過《圣經》直接與上帝溝通,弱化了教會的地位,動搖了教會在人們心中的權威,B正確;馬丁·路德的主張依然提倡宗教信仰,A排除;馬丁·路德認為上帝是最高的權威,排除C;西歐封建統治的基礎是經濟因素,而非信仰因素,排除D。8、D【解析】

根據“此等政治根本解決問題,猶待吾人最后之覺信”可得知,陳獨秀強調要實現真正的民主,必須要先促進人們思想上的解放,思想的自覺,故D項正確;材料“共和國體,果能鞏固無虞乎”說明他并不認為辛亥革命是失敗的,而是已經建立了民主政體,只是在思考如何鞏固民主共和的問題,故排除A項;材料中沒有批判傳統思想,排除B項;材料與文化的民平化無關,排除C項。9、B【解析】試題分析:該題屬于比較型選擇題,旨在考查學生對不同歷史內容的共性進行歸納的能力。題中對“人是萬物的尺度”認識的角度是主觀唯心主義,選項中B項“知識即感覺”與之相符。其它三項與題意不符??键c:古代希臘、羅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學派【名師點睛】智者學派和蘇格拉觀點的異同:相同

都體現了理性精神和人文主義

不同

哲學研究重點不同

智者學派

社會

蘇格拉底

認識人自己

對知識的看法不同

智者學派

知識是為了適應民主政治需要

蘇格拉底

知識即美德,認為道德行為必須以知識為基礎,最高的知識就是對“善”“美德”的認識。

對真理的看法不同

智者學派

“人是萬物的尺度”,世間沒有客觀的評判標準和永恒的真理

蘇格拉底

認為“善”“美德”就是真理

亞里士多德

提出真理高于一切

對政治的看法不同

智者學派

基本上適應民主政治的發展

蘇格拉底

反對過激的、泛濫的民主政治

背景不同

智者學派

民主政治繁榮時期

蘇格拉底

民主政治出現危機、民主制度弊端暴露時期

10、B【解析】

本題以明朝內閣制度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明代內閣“只對皇帝負責,只同皇帝發生工作關系”,是皇帝的秘書班子,參預機務,“不與六部、都察院等其他行政權力機關直接溝通和聯絡”,說明內閣大學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執政大臣,沒有行政實權,這是明初君權強化的產物,B項正確;“不與六部、都察院等其他行政權力機關直接溝通”目的是限制內閣的權力,而不是提升其地位,也不是剝奪六部與都察院的權力,A、C兩項錯誤;從材料看內閣不是上傳下達的權力中樞,D項錯誤。11、A【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粵海銷煙……港島易英徽……前仇舊恨今盡雪”分別是指虎門銷煙,簽訂《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和香港回歸,③《馬關條約》與香港問題無關,所以正確答案選①②④,選A項??键c:中國近代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點評:中國近代史以來的重大歷史事件是高考中的??键c,但難度較小,考查角度多涉及對重大歷史事件的識記能力,但近年來創設新情境,挖掘新史料或從新史觀的角度看待傳統重大歷史事件的情形以越來越明顯,希引起注意?!驹斀狻空堅诖溯斎朐斀?!12、B【解析】五四運動期間,連理發店門前都貼出布告“國事如此,無心整容,請諸君不必光顧?!闭f明五四運動群眾基礎比較廣泛,故B項符合題意;A項錯誤,五四運動的先鋒是青年學生;C項錯誤,五四運動的主力是無產階級;D項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13、B【解析】

據材料“中國迎來太平盛世,成為舉世矚目的超級大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梁啟超為救亡圖存而進行維新變法,因此其小說內容折射了救亡圖存的時代主題,故B選項正確;梁啟超小說內容折射出了當時救亡圖存的主題,而不是體現空想色彩,故A選項錯誤;材料與清朝政府的無能無關,故C選項錯誤;材料信息未體現漸進改革的主張,故D選項錯誤。14、B【解析】試題分析:聯系所學知識可知,拿破侖通過征服戰爭,將民法典的精神帶到各國,沉重打擊了歐洲各國的封建勢力,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障礙。被拿破侖“毀壞”的“東西”主要是指歐洲傳統的封建統治秩序。故此題應選B項。考點:拿破侖點評:正確的評價拿破侖。1、功:對內:采取措施維護資產階級革命成果,例:《民法典》。對外:前期作戰——打擊封建復辟勢力,捍衛革命成果,使革命思想在歐洲大陸廣泛傳播,動搖了歐洲封建統治,促進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變。2、過:對內:專制獨裁,取消民主,鎮壓人民。對外:后期侵略戰爭,爭奪霸權——導致其政權最終失敗。總體:法國資產階級階段杰出的資產階級軍事家、政治家。15、D【解析】

漢代商業中心在黃河流域,唐代商業中心南北趨于平衡,明清南方商業中心較多,這體現了商業中心轉移和經濟重心轉移是一致的,D正確;明清政治中心在北方,商業中心在南方,排除A;商業中心和跨區域長途販運無關,排除B;長江流域商業在明清時期較為發達,排除C。16、D【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在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中,美國遭受的打擊最為嚴重。面對嚴重的危機,胡佛一度堅持自由放任的傳統經濟政策,等待經濟形勢的好轉,致使危機更加嚴重。人民的不滿情緒高漲,越來越多的人希望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采取有力的政策,迅速改善經濟狀況。而當時意大利、德國建立了法西斯集權統治,政府權力集中,以應對經濟危機。故D項符合題意。A項,材料未體現人們想改變民主代議制度,故排除。B項,蘇聯為斯大林模式,美國沒有借鑒斯大林模式,故排除。C項,國民經濟軍事化體制為法西斯體制,為侵略擴張作準備,并非失業工人所期盼的,故排除。17、D【解析】

由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隨著工業革命的推進,自由主義成為當時英國經濟發展的政策取向,英國議會推行的法案不過是順應了這一時代趨勢而已,故D正確;材料沒有提及社會治安問題突出,故A不正確;材料僅僅提到禁酒協會反對該法案,沒有涉及議會背叛選民的問題,故B不正確;材料沒有涉及社會道德淪喪的問題,故C不正確。18、D【解析】

宋元時期,商品經濟發展,市民階層興起,物質享受逐步受到個人重視;話本、雜劇的興起給民眾的精神生活帶來了更多選擇;佛教的本土化趨勢也影響到孫悟空藝術形象的塑造。明清時期,商品經濟進一步發展,市民階層擴大,要求個性解放;封建倫理綱常中對個人欲望的束縛和對“良知”的追求影響藝術形象的塑造;小說、戲曲的多種表現手法使孫悟空的藝術形象進一步完善。故答案為D項。AB項,兩項所述都是宋元時期孫悟空“神通廣大,追求個人享受,愛憎不鮮明”藝術形象形成的原因,排除;C項,該項所述是明清時期孫悟空“從任性妄為到誠心向佛”藝術形象形成的原因,排除。19、A【解析】

北京大學在招生考試中的選材選是一些難入‘正統’序列的稗官野史和筆記小說的做法體現了“挑戰正統觀念的精神”,A正確;B不是材料主旨;C、D與材料無關。【點睛】材料的關鍵詞是“難入‘正統’序列的稗官野史和筆記小說”,考查的是學生對材料的理解和讀取能力。20、B【解析】從表格反映的鐵路借款額及占經建借款額百分比在不同歷史時期數額均較大可以看出,近代中國政府比較重視鐵路建設,對外借款有較大部分用于鐵路建設。故答案為B項?!罢蚊裰鬟\動”和“經濟獨立”材料均不能反映,排除A項;從表格數據看,不能反映經濟建設是政府借款的主要目的,排除C項;《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中國半殖民地化過程已經完成,排除D項。點睛:本題的解答主要是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從鐵路借款額及占經建借款額百分比在不同歷史時期數額均較大這一關鍵信息來確定答案。21、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結合所學知識,給予歷史事物正確認知的能力。根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段材料應該出自毛澤東《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正確分析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是有益的,D項符合史實和題意。A、B、C三項均不符合材料的描述,排除。故正確答案選D。考點: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概況及認識22、D【解析】

大學產生于12世紀,行會制度的發展,城市的復興為大學的產生創造了重要條件,故D正確;大學的產生最初不是傳播宗教的需要,排除A;大學產生的原因也不是為了宣傳無神論,排除B;擺脫教會對教育控制不是大學產生的主要原因,排除C。故選D。23、D【解析】

依據材料“1817—1862年”“崇尚簡樸生活,熱愛大自然的風光,內容豐厚,意義深遠,語言生動”并結合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來看,該散文抒發了作者浪漫的情懷。D正確;該散文屬于浪漫主義,而真實地揭露了現實的黑暗屬于現實主義,A排除;強調理性分析的重要性是批判現實主義,B排除;提倡反叛怪誕的行為的是現代主義,C排除。故選D。24、C【解析】

根據材料內容可知清朝的司法實踐中對于皇帝下的旨意,皇帝批準大臣的奏折都可以作為一種定例與法律同樣起作用,并且是優先使用,從而說明皇權可以超越法律,即皇權專制色彩濃厚,故選C;A與材料內容不符,排除;材料所示律例體系實用性較高,B錯誤;材料體現的案例如有定例要先使用定例為審案依據,沒有定例才適用法律,不能說律例具有隨意性,D錯誤。25、C【解析】

材料反映了全國多數地區建立了農業生產責任制,全國農村人民公社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有利于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故C正確;農業生產責任制沒有改變農村土地的公有制性質,A錯誤;材料沒有體現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的信息,排除B;1998年《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實現了農村村民的自治,D時間不符合題意,排除。【點睛】抓住關鍵信息“1982年,全國農村已有90%以上的生產隊建立了農業生產責任制”,聯系所學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史實分析解答。26、C【解析】

根據材料“數學語言和擅長實證研究”、“顧炎武開始區分天下與國家的概念”“黃宗羲開辟了民主主義政治理念的先路”可知明清時期處于社會變革的前夜,近代化的傾向已經出現,C選項符合題意。明清君主專制空前加強,A選項排除。材料與科技停滯無關,B選項排除。顧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產物,D選項排除。27、B【解析】

舊中國的電影帶有半殖民地色彩,表現為英美電影排片比重大,新中國民族獨立,電影排片受到國家形態的影響,國產電影和蘇聯電影逐漸成為主流,B正確;材料表明歐美電影在中國仍有一定市場,排除A;受嚴峻的國際國內環境的影響,新中國初期文化氛圍并不寬松,排除C;材料沒有涉及電影技術問題,排除D。28、D【解析】

根據材料“到1500年德國約有60多個城市有印刷廠,歐洲已有上千家印刷廠”,說明當時社會需求與商業發展推動了印刷術的普及,故D正確;材料反映手工澆鑄機的發明和影響,A材料信息無法體現,排除;手工澆鑄機不屬于科學,排除B;材料與宗教改革無關,排除C。29、A【解析】

材料信息“汴京熟食店,張掛名畫,所以勾引觀者,留連食客,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掛四時名畫……賣梅花酒之肆,以古樂吹《梅花引》曲破賣之”這表明宋代的餐飲業非常注重宣傳,故A正確;材料體現不出賞畫品樂成為社會時尚,故B錯誤;材料主旨是餐飲業通過宣傳吸引食客,因此豐富市民生活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錯誤;材料沒有體現出突破時空限制,故D錯誤。30、C【解析】

梁啟超將中西方偉大航海家進行對比,認為西方有后繼者,而中國沒有,意在反思中西方易位的社會原因,選項C正確;材料與人文主義無關,排除A;梁啟超將中西航海家及其后續發展情況對比,意在反思中西方社會差異,而非批評明清的遠洋開拓,排除B;選項D與題無關,排除。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政治思想:醉心西方民主政治,實行改良主義;教育思想:從鄉村教育入手,以教育為手段來改造社會。文化思想:中國文化會延綿不絕,走向世界。態度:先全盤西化,再重建中國文化。(2)背景:近代西方思想文化的傳播及影響;五四新文化運動動搖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解放思想;民國初年新舊更替,文化氛圍相對寬松;一戰使人們對西方文化產生懷疑,引發思想界反思;知識分子對救亡圖存的思考?!窘馕觥?/p>

(1)政治思想:據材料“梁漱溟曾醉心于西方政治制度在中國的實現,先贊成‘君主立憲’……”醉心西方民主政治,實行改良主義;教育思想:據材料“必須從鄉村入手,以教育為手段來改造社會,并積極從事鄉村建設的實踐”可知,從鄉村教育入手,以教育為手段來改造社會。文化思想:據材料“盡管目前東方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迫,幾有斷絕之虞,但這卻是暫時的,中國文化不僅僅不應該斷絕、也不會斷絕;更是會走向世界——正如古希臘文化在近代西方的命運一般?!笨芍?,中國文化會延綿不絕,走向世界。態度:據材料“梁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