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錫山日記》首度全公開其為政、處事有何過人之處_第1頁
《閻錫山日記》首度全公開其為政、處事有何過人之處_第2頁
《閻錫山日記》首度全公開其為政、處事有何過人之處_第3頁
《閻錫山日記》首度全公開其為政、處事有何過人之處_第4頁
《閻錫山日記》首度全公開其為政、處事有何過人之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手提桿秤,一手拿算盤,閻錫山為何能執掌山西長達38載?被蔣介石兩度譽為“模范省長”,其為政、處事有何過人之處?政壇“不倒翁”的智慧格言,何以讓賈樟柯、馮侖傾服不已?”人稱“山西王”的閻錫山軍政之余,勤于著述,這本1931—1950年間的日記,多由閻本人于每日晨起洗漱時口述、秘書筆錄而成。”歷盡曲折,閻錫山的日記終于出版了。從1952年它浮出水面,歲月已翻過將近一個甲子。閻錫山作為民國時期重要的軍政人物,主政山西38年。他一生講究“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立德表現為他堅守了中國儒家的傳統道德;立功表現為積極建設山西省,努力造福鄉里;立言表現為勤于思考,勤于著書,可以說是一個有思想的軍閥。1930年5月19日,美國《時代》雜志發現了閻錫山的價值:“作為山西省的‘模范督軍’,閻錫山處在軍閥的包圍之中。盡管目前晉西南地區還存在糧食短缺,但他為1100萬人帶來了繁榮。閻錫山的嗜好不是女人、酒、鴉片,甚至也不是金錢,而是優質的道路、紡織技術、防御部隊……”閻記日記,形式特別,用他自己的話說,是“不記事,只記理”,大多是隨想,有的更像格言。別人的日記論“篇”,他的論“段”,每日可記數段,也可只記一段,甚至數月只記一段。據閻身邊的工作人員回憶,當年太原綏靖公署機要科有一科員叫劉石生,精書善畫,是五臺縣河邊村人,跟閻同鄉,深得閻的信任。閻常把劉石生叫進去,閻說一句,劉就記一句,然后回去再把記下的“理”工工整整謄抄在固定的日記本上。同時在另一個日記本上還要將重要的來往電報錄下,一同作日記保存。電報是保密的,但閻所說的“理”并不保密,于是不幾日就會有閻的格言傳出。一月十二日哄小孩吃藥,當用甜藥引之。糾常人錯誤,當以婉言喻之。從這段話可以大致猜出,閻錫山是個體恤員工的好領導。一月二十日國際間抑強扶弱的假面具,現在被日本一腳踢破了,強者存,弱者亡,眼看就是世界的大混戰。中國要急起自強,還能存在,否則必遭滅亡。中國茍欲自強,簡單一句話,就是無論男女老幼,統統向造產路上走,做的向造產路上做,學的向造產路上學。美國人的生產能力平均美金四百元,合我國幣一千六百元,而中國人的造產能力平均二十五元,僅得美國人六十分之一,這樣薄弱的造產能力,如何能強國呢?凡是阻礙造產的一切勢力,無論是人,無論是機關,無論是習慣,無論是學術,都應該合力消除之。回看當年,唏噓不已。再看今天,已經進入中國制造和中國創造并舉的時代。感慨還是有的,真慶幸有那么多革命前輩的努力。二月十七日事每有不誤于糊涂而誤于精明者,禍每有不闖于膽大而闖于膽小者,罪每有不成于反抗而成于服從者,此皆知淺不知深,知近不知遠,知利不知害之所致也。說的很在理,也很高深。當政者最應該明了。四月二十二日為政最壞是唱高調,高調愚者易為所惑,智者亦難補救。為政謹防善毒,惡毒人人知攻之,善毒智者亦難補救。為政最壞是唱高調,這是到今天都不過時的話。四月二十五日不負責之官吏,誤事甚于貪劣,貪劣人人得而攻之,不負責易于避免。如今,中紀委在全國范圍內大打“老虎”和“蒼蠅”,這群害蟲幾乎全是貪劣。為官不作為也應該作為嚴打對象。五月五日雪亮之明易傷人之情,為政當戒之。能如海量以納言,人自樂言。五月二十六日物質過乏則朽志,物質過量則放志。六月四日得意路上易出險。六月九日雪亮聰明的人不足以擔大任,一偏聰明的人不足以任全事。七月二日此次出來進言者中,使人最動心之言有二:一為公末次戰爭失利,客軍晉鈔人民損失不少,此后注意勿做得罪人民事。一為公此次離晉后,人民追念公之紀念固亦有之,但為數甚少,此后當注意多為人民做留紀念事。以上兩段話,每一憶及,情感無量。七月二日權與富雙有,為今世界之所不許,因權得富,禍害尤深。一萬年都適用的真理!七月二十八日財產是身外物,易于失靠。技能是身上物,身在即有。人生當重技能。八月十日余夏日負病歸鄉,伏頭灑雨,村人甚急,恐應此間淋伏頭、旱伏尾之俗語。有沁縣人云:該縣亦有不破伏頭、曬破石頭之說。果入伏七八日無雨,村人某云,抬頭望雨,將燕窩毛磨去,余遂有“伏頭灑雨情斯急,燕窩無毛眼若穿”二語以紀之,寫鄉間急雨情況也。山西十年九旱,全憑天雨,社會人心政治建設均難穩定,應力謀人力補救之法。九月十二日陷在爛泥灘中,拔不出,不算健者。陷在貪嗔癡中,突不出,不算豪杰。九月十四日用有陰謀的人完成一事,每到中途必生變。九月十六日事有絕對不能者。男人不能生孩是顯而易見,欲求男人生孩,非特徒勞無功,又必害之。凡事時不至、情不適而強求之,其害亦有如此者。今之政治上,以為民之心行害民之政,以救國之志行誤國之實者,比比皆是,皆因時不至、情不適而強為之故也。九月二十八日與險詐人共事,要如瞎子登階,步步小心,免受其欺。十月九日托人辦事,自己意思當說之在先,不可怨之在后。十月十九日老不能自養,少不能自長,孤老之啼饑號寒,為人群之所最難堪,亦為為政之所當急務者。市村均設孤老院,市村中之孤老不能自生者使入院公養之。這也許是閻錫山的“共產主義思想”。十一月二十日凡規勸進策獻能者,均須當面承受,默為取舍,不可當面指駁,又不可顯為取舍。十一月二十五日人之一生,應忙兩事,一為仁慈地施為,一為經濟地工作。十二月一日處事最忌作偽。十二月十四日亂世之人志弱心浮,難于圖功。十二月二十日人心不測,險詐難防。古人說,年年防旱,夜夜防賊,可再加一句,時時防人。但防人不可低看人,是自己不與人漏空子。這是閻錫山一生信奉的準則。閻錫山說:“記事是為自己留痕跡,記理是對人類作貢獻,我不愿為自己留痕跡,愿對人類有所貢獻。”他的日記多為做人、處事、為學、為教、為政的心得感想。編后語歷史人物是復雜的,他們留下的言行和固化在舊物上的思想遺跡,不但應驗了他們的真實存在性,也應驗了這些人物當年對未來的判斷。歷史人物也正因為其復雜性而注定了后世對其重新審視的必然發生。閻錫山就是這樣的歷史人物,雖已免去了“戰犯”的身份,但“軍閥”一說仍帶有深重的歷史烙印,但就其言其行,《日記》中的閻本人,則更像一位舊時文官,隨時記錄自己處世行政的得失,或以自警,或以為家訓留傳而準備。從上個世紀二十年代起,山西一度成為全國的模范省和政令試點成功的典范。當年訪晉的國民政府官員說,三民主義的真精神可以說是在山西,別的地方說的多做的太少,山西知而即行……整個民國時代的山西,在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