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T/CCGA50002—2019
食品級干冰生產技術規范
1范圍
本規范適用于以食品級液體二氧化碳為原料,經干冰制造設備將液態二氧化碳經節流減壓后的固態
二氧化碳擠壓所制得的食品級干冰。主要用于飛機、列車中飲料食品的冷卻,食品、便餐、冰激淋產品
在運輸期間的冷卻,以及通過干冰與產品之間相互接觸冷卻食品,直接加入食品(如原料肉食等)。
工業級干冰生產可參照本規范執行。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1886.228-2016食品添加劑二氧化碳
GB1488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
GB3164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生產通用衛生規范
EIGADoc125食品級氣體供應指南(Guidetothesupplyofgasesforuseinfoods)
EIGADoc150干冰的安全衛生處理指南(Guidelinesforsafeandhygienichandlingofdryice)
3產品特性
3.1物理特性
3.1.1氣態
在常溫(+15℃)和大氣壓力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是1.87kg/m3,是空氣的1.5倍,無色無味氣體(在
高濃度下有輕微的刺激性氣味),沿地面擴散,容易集中在地勢較低區域,例如坑洞和地下室。
二氧化碳屬于無毒、不可燃的氣體,當濃度高于1%時會影響呼吸,隨著濃度的增加這種影響越來越
嚴重。
3.1.2液態
在臨界溫度31℃以下和三相點(-56.6℃、0.518MPa)以上,二氧化碳可以作為液體存在。
在三相點(-56.6℃、0.518MPa)以下,二氧化碳只能以固體狀態和氣體狀態存在。
當液體二氧化碳降低到三相點壓力(0.518MPa)與大氣壓力之間時,轉變為干冰和氣體。當液體二
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時,會產生粉末狀固體顆粒和白色的蒸汽濃霧。二氧化碳的溫度壓力關系參見圖1。
3.1.3固態(干冰)
液體二氧化碳膨脹到大氣壓力可以產生-78.5℃的雪花狀二氧化碳。雪花狀二氧化碳可經模壓成為
塊狀、片狀或小球狀的干冰。
1
T/CCGA50002—2019
圖1二氧化碳的P-T圖
3.2危險特性
3.2.1窒息
二氧化碳在大氣中正常含量為0.038%,吸入濃度過高的二氧化碳會對人造成毒性和損害性的影響。
根據人的身體和大氣的溫度和濕度,不同個人的耐受能力差別很大,作為一般的指導原則,吸入不
同濃度的二氧化碳的影響效果參見表1。
表1吸入不同濃度的二氧化碳對人的影響
濃度影響效果
1~1.5%在暴露幾小時后對新陳代謝有輕微影響。
3%這種濃度的二氧化碳氣體是微弱的鎮靜劑,促進深呼吸,聽力下降,頭痛,血壓和脈搏增加。
4~5%形成對呼吸中樞的刺激,提高呼吸強度和速度,在30分鐘后,陶醉的征兆將很明顯。
5~10%呼吸變得更加吃力,附帶頭痛和判斷力下降。
當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到10%以上,將在不到一分鐘內失去知覺,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動,繼續暴露于
10~100%
這個高濃度中將導致死亡。
建議的二氧化碳暴露極限是0.5%(v/v),按照8小時空氣中的加權平均濃度計算。
依據各個國家的規定,二氧化碳在空氣中許可濃度的最高值為3%,暴露的持續時間為10分鐘到
1小時。
3.2.2低溫特性
干冰的溫度為-78.5℃,身體直接接觸會造成凍傷。如果干冰顆粒接觸到眼睛,會引起嚴重的眼睛
傷害。
直接接觸含有液體二氧化碳的管道和接頭會引起凍傷。
4干冰生產原料要求
2
T/CCGA50002—2019
以酒精發酵、碳酸鹽煅燒、合成氨、乙烯催化氧化及煤氣化工藝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為原料,經
提純、凈化、干燥、冷卻、加壓等工序而制得食品添加劑二氧化碳。
干冰生產原料應符合GB1886.228-2016的要求。
液體二氧化碳以合適的壓力被注入雪花塔或者雪花室然后膨脹到大約0.1MPag。大約生成50%二氧化
碳雪花和50%二氧化碳氣體(-78.5℃)。二氧化碳雪花被壓制成塊狀、薄片狀或球形。特別尺寸的薄片用
干冰塊鋸成。派送、包裹、拆包在特殊的隔熱容器中。
在小型的干冰生產裝置中通常不需要二氧化碳氣體返流,但大型的干冰生產裝置是需要的,冷氣體
被壓縮機壓縮,凝結在二氧化碳液化器,然后返回干冰生產流程,通過冷卻氣在閉路制冷系統中進行必
要的制冷。
5生產人員及環境要求
5.1對生產人員的要求
5.1.1生產操作人員應身心健康,并取得健康證。如果傷口和疤痕不能被覆蓋,生產操作人員應離開
生產區域。
5.1.2工作服應保持清潔,定期清洗;工作服(罩衣)應是食品行業式的,外面無口袋。禁止佩戴首
飾,頭發和指甲的長度和樣式應符合相應規定。
5.1.3生產區域嚴禁煙火,嚴禁進食。
5.1.4生產操作人員應熟知干冰生產操作原理。
5.1.5生產操作人員應熟練干冰制造設備的操作。
5.1.6生產操作人員應熟悉作業現場職業病的防治措施,按要求佩戴安全防護用品。
5.1.7生產操作人員應熟悉有關安全生產的法規、技術標準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安全操作規程,了
解所裝運危險貨物的性質、危害特性、包裝物或者容器的使用要求和發生意外事故時的處置措施,不
得違章作業。
5.1.8作業過程中應防止異物掉入干冰。
5.2生產作業現場的環境要求
5.2.1生產現場應符合GB14881、GB31647的要求。生產場所的地板、墻壁和天花板在設計上應避
免所有污染并便于清洗。進行干冰生產、鋸切/成型、以及其他包裝處理的房間應與其他工廠和儲存區
域分開。
5.2.2生產區域不應有木材。
5.2.3處于打開的容器和其他未覆蓋的生產設備之上的照明設備應加以保護,防止玻璃破碎和顆粒物
灑落。一般情況下,生產區域不應有玻璃,否則應加以保護,防止落入容器中。
5.2.4廁所區域應是清潔的,并遠離生產區域。門應是自動關閉的。應安裝足夠的洗滌盆,配備清洗
劑,熱/冷供水,以及衛生的干手器。應有清楚明顯的標識標志鼓勵員工洗手。
5.2.5應有防止灰塵、氣味和昆蟲小動物進入的預防措施。
5.2.6生產和包裝操作應在衛生條件下進行。宜使用一次性包裝,包括散裝干冰容器使用一次性塑料
內襯。
5.2.7應配備有害小動物的防護系統,應對防護系統進行定期檢查并記錄。
5.2.8干冰生產現場環境濕度過高,干冰設備電氣應做好電氣安全防范措施。
3
T/CCGA50002—2019
5.2.9干冰生產車間設備多數結霜過多,導致生產車間地面冷凝水過多,生產車間應有良好的密閉排
水系統。
5.2.10干冰生產時產生的尾氣二氧化碳,應排放至收集容器內,防止生產車間內二氧化碳氣體濃度
的超標。
5.2.11不應把干冰倒在垃圾容器或垃圾滑道里,和公眾容易接近的區域。應把廢棄的干冰放在通風
良好的區域,使二氧化碳氣體無法積累,并設立明顯的警告牌。
5.2.12干冰生產車間應設置通風設備,并安裝二氧化碳報警器及氧含量報警器。
5.2.13干冰成品應置于陰涼、通風干燥處,不應與有害有毒物品混放。
6生產設備要求
6.1液體二氧化碳的儲存容器
6.1.1容器材料應符合干冰生產流程的要求,不應有引入污染而出現食品安全的風險。
6.1.2當從一個儲存容器轉到另一個時或新儲罐安裝時應配備有效的系統保證產品質量。
6.1.3在第一次充裝之前,儲罐和輸送管道系統應用二氧化碳吹掃直至產品質量合格。
6.2回收設備
二氧化碳回收系統不應有引入污染而出現食品安全的風險。
6.3生產、操作和包裝設備
6.3.1干冰生產所使用的擠壓機和工藝設備應定期檢查,確保沒有來自設備的污染或油的污染。
6.3.2在潤滑劑可能與產品接觸的地方應使用“食品級”潤滑劑。
6.3.3槽道、傳送帶、稱重系統和包裝設備應定期檢查和清洗。
6.3.4應使用食品用的清潔劑和去離子水對設備進行清潔。
6.3.5設備的結構材料應使用易于清洗的、耐腐蝕、無毒性的材料,并能夠承受與干冰接觸的溫度
(-78.5℃)。
6.3.6設備表面應平滑,不應存在坑洼、裂縫、缺口或碎片,每次使用前應進行清洗。
6.3.7在包裝及裝卸區域應使用專用叉車。
6.3.8生產線應使用潔凈空氣,廠房內部應保持微正壓,避免空氣傳播的污染
7包裝
7.1干冰包裝應符合相關要求。
7.2干冰包裝物材料應與食品兼容。
7.3干冰包裝箱(滿的或空的)應保持封閉。
7.4干冰包裝箱應在每次使用前進行檢查和清潔,并且清潔時應使用食品用的清潔劑和合格質量的水。
7.5清潔區域應與生產區域分開。
7.6不清潔的干冰包裝箱應與清潔的干冰包裝箱的分區存放。
4
T/CCGA50002—2019
7.7回收的干冰不得再用于食品級應用。
8安全職業衛生防護要求
8.1窒息防護
干冰生產場所應有良好通風,避免二氧化碳在較低的區域或者封閉的空間聚集(如放置有正在升華
的干冰的汽車或者房間中),防止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引起中毒。
8.2噪聲防護
8.2.1采用無聲或低聲設備代替發出強噪音的機械設備。
8.2.2采用隔音材料做成隔音墻,防止噪音向處擴散。
8.2.3作業人員應佩戴耳塞、耳罩等防護用品。
8.2.4作業人員應進行崗前健康體檢,定期進行崗中體檢。
8.3凍傷防護
8.3.1作業人員應穿戴勞保用品(帽子、護目鏡、防凍鞋、防凍手套、工作服等),避免肢體和皮膚裸
露,防止干冰飛濺時落到皮膚上。
8.3.2進行低溫設備檢修作業時,應先將設備加熱至常溫,對未加熱的設備進行檢修作業時,作業人
員應采取必要的防凍措施,防止發生凍傷事故。
8.3.3低溫容器設備或管道應有良好的保溫防護措施,不應裸露。
8.3.4如發生凍傷,應將阻礙凍傷部位血液循環的衣服脫掉,及時將患者送醫院救治。
9企業要求
9.1企業資質要求
9.1.1食品級干冰生產廠家應取得國家或行業的認證。
9.1.2食品級干冰生產廠家應取得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9.2企業分析設備要求
食品級干冰生產廠家應配備GB1886.228-2016中固體二氧化碳(干冰)指標所要求的分析檢驗儀器。
9.3檢驗記錄要求
9.3.1食品級干冰生產廠家應對生產原料按GB1886.228-2016對相關指標進行檢驗,并保留原始檢驗
記錄不少于2年。
9.3.2所售出的食品級干冰應保留出廠檢驗記錄,且保留時間不少于2年。
9.4二氧化碳回收要求
干冰生產企業應配備二氧化碳回收裝置,避免液體二氧化碳制造干冰過程中產生的原料損耗對環境
造成污染,回收的二氧化碳不得用于食品級干冰的生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ICS67.220.20
X09
團體標準
T/CCGA50002—2019
食品級干冰生產技術規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productionoffoodgradedryice
(征求意見稿)
2019-xx-xx發布2019-xx-xx實施
中國工業氣體工業協會發布
T/CCGA50002—2019
食品級干冰生產技術規范
1范圍
本規范適用于以食品級液體二氧化碳為原料,經干冰制造設備將液態二氧化碳經節流減壓后的固態
二氧化碳擠壓所制得的食品級干冰。主要用于飛機、列車中飲料食品的冷卻,食品、便餐、冰激淋產品
在運輸期間的冷卻,以及通過干冰與產品之間相互接觸冷卻食品,直接加入食品(如原料肉食等)。
工業級干冰生產可參照本規范執行。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1886.228-2016食品添加劑二氧化碳
GB1488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
GB3164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生產通用衛生規范
EIGADoc125食品級氣體供應指南(Guidetothesupplyofgasesforuseinfoods)
EIGADoc150干冰的安全衛生處理指南(Guidelinesforsafeandhygienichandlingofdryice)
3產品特性
3.1物理特性
3.1.1氣態
在常溫(+15℃)和大氣壓力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是1.87kg/m3,是空氣的1.5倍,無色無味氣體(在
高濃度下有輕微的刺激性氣味),沿地面擴散,容易集中在地勢較低區域,例如坑洞和地下室。
二氧化碳屬于無毒、不可燃的氣體,當濃度高于1%時會影響呼吸,隨著濃度的增加這種影響越來越
嚴重。
3.1.2液態
在臨界溫度31℃以下和三相點(-56.6℃、0.518MPa)以上,二氧化碳可以作為液體存在。
在三相點(-56.6℃、0.518MPa)以下,二氧化碳只能以固體狀態和氣體狀態存在。
當液體二氧化碳降低到三相點壓力(0.518MPa)與大氣壓力之間時,轉變為干冰和氣體。當液體二
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時,會產生粉末狀固體顆粒和白色的蒸汽濃霧。二氧化碳的溫度壓力關系參見圖1。
3.1.3固態(干冰)
液體二氧化碳膨脹到大氣壓力可以產生-78.5℃的雪花狀二氧化碳。雪花狀二氧化碳可經模壓成為
塊狀、片狀或小球狀的干冰。
1
T/CCGA50002—2019
圖1二氧化碳的P-T圖
3.2危險特性
3.2.1窒息
二氧化碳在大氣中正常含量為0.038%,吸入濃度過高的二氧化碳會對人造成毒性和損害性的影響。
根據人的身體和大氣的溫度和濕度,不同個人的耐受能力差別很大,作為一般的指導原則,吸入不
同濃度的二氧化碳的影響效果參見表1。
表1吸入不同濃度的二氧化碳對人的影響
濃度影響效果
1~1.5%在暴露幾小時后對新陳代謝有輕微影響。
3%這種濃度的二氧化碳氣體是微弱的鎮靜劑,促進深呼吸,聽力下降,頭痛,血壓和脈搏增加。
4~5%形成對呼吸中樞的刺激,提高呼吸強度和速度,在30分鐘后,陶醉的征兆將很明顯。
5~10%呼吸變得更加吃力,附帶頭痛和判斷力下降。
當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到10%以上,將在不到一分鐘內失去知覺,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動,繼續暴露于
10~100%
這個高濃度中將導致死亡。
建議的二氧化碳暴露極限是0.5%(v/v),按照8小時空氣中的加權平均濃度計算。
依據各個國家的規定,二氧化碳在空氣中許可濃度的最高值為3%,暴露的持續時間為10分鐘到
1小時。
3.2.2低溫特性
干冰的溫度為-78.5℃,身體直接接觸會造成凍傷。如果干冰顆粒接觸到眼睛,會引起嚴重的眼睛
傷害。
直接接觸含有液體二氧化碳的管道和接頭會引起凍傷。
4干冰生產原料要求
2
T/CCGA50002—2019
以酒精發酵、碳酸鹽煅燒、合成氨、乙烯催化氧化及煤氣化工藝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為原料,經
提純、凈化、干燥、冷卻、加壓等工序而制得食品添加劑二氧化碳。
干冰生產原料應符合GB1886.228-2016的要求。
液體二氧化碳以合適的壓力被注入雪花塔或者雪花室然后膨脹到大約0.1MPag。大約生成50%二氧化
碳雪花和50%二氧化碳氣體(-78.5℃)。二氧化碳雪花被壓制成塊狀、薄片狀或球形。特別尺寸的薄片用
干冰塊鋸成。派送、包裹、拆包在特殊的隔熱容器中。
在小型的干冰生產裝置中通常不需要二氧化碳氣體返流,但大型的干冰生產裝置是需要的,冷氣體
被壓縮機壓縮,凝結在二氧化碳液化器,然后返回干冰生產流程,通過冷卻氣在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項目管理關鍵指標設計的考點試題及答案
- 玻璃制品安全生產與應急預案考核試卷
- 生物農藥在病蟲害防治中的綜合評價考核試卷
- 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心理準備試題及答案
- 磷肥工藝優化與節能減排考核試卷
- 2025年【金屬非金屬礦山支柱】模擬考試題及答案
- 機械加工中的智能供應鏈管理考核試卷
- 油田投球機安裝施工方案
- 復述上面已經提到的主題以下是新的個主題名稱考核試卷
- 園藝師參與科研項目的必要性試題及答案
- 《調相機運行規程》
- 施工現場一級動火作業審批表
- 污水管網巡查及養護投標方案(技術標)
- 腫瘤患者延續護理
-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展開圖》-課件
- 數字圖像處理在航空航天中的應用
- 中水回用機房設備安裝
- (新版)制絲操作工(二級)理論考試復習題庫-上(單選題匯總)
- 手術室實踐指南術中輸血操作護理課件
- 食品投訴處理培訓課件
- 郵政快遞員工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