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急危重癥的診斷
與鑒別診斷一、診查方法二、疾病診斷原則三、證候診斷原則急診學強調疾病的診斷與鑒別。急診患者病情緊急危重,常因疾病的傳變影響多個臟腑,致使不同病因、不同臟腑疾患以相同癥狀起病。如神昏,可能是腦病(如中風)的表現,可能是肺系疾病(如喘脫)、心系疾病(如猝死)、腎系疾病(如關格)、肝系疾病(如厥證)的表現,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如膿毒癥、中毒)的表現。因此,應重視疾病的鑒別診斷,尤其是不同臟腑疾病間的鑒別。若短時間內無法明確診斷,可先行“歸類診斷”“排除診斷”,待診查完善再行“確定診斷”。一、診查方法急危重癥診查要四診合參,強調望診和切診,并結合應用現代醫學診療技術。中醫診斷要求四診并重、諸法參用,但急診患者由于病勢危急或配合困難使得四診無法全面展開。望診和切診耗時短,對患者要求低,在急危重癥診查中應用廣泛。望診不僅可以了解患者的整體情況,而且可作為分析氣血、臟腑等生理病理狀況的依據之一。望診為四診之首,在急診診查中占有重要地位。望診時要重視望神,因為神的產生與人體精氣和臟腑功能的關系十分密切,只有當先后天之精充足,而精所化生的氣血津液充盛,臟腑組織功能才能正常,人體才能表現出有神。望神可對患者的病情、病勢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失神、假神、神亂往往預示病情危重。此外,望診時應甄別預示病情危急的表現,面色發白可見于急性失血,面目一身俱黃者為黃疸,但坐不得臥可見于心衰,口唇青紫多見于心衰、暴喘等病,口唇櫻桃紅色多見于煤氣中毒,全身斑疹隱隱可見于脫證。切診包括脈診和按診。脈診不受患者主觀感受的影響,且常反映疾病本質,在診查中占有重要地位。脈診時應注意提示病情危重的脈象。無脈見于心跳驟停,芤脈多見于急性大失血,伏脈常見于邪閉、厥證,遲脈可見于緩慢性心律失常,微脈常見于脫證。按診是切診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確定病位。右下腹局限性壓痛可見于腸癰,肌緊張可見于腹膜炎,腹脹大拒按、痛無定處可見于腸結,按之得骨擦感見于骨折,按肌膚寒熱可輔助判定脫證證候。聞診應注重有特殊提示意義的表現,如喉間哮鳴提示上氣道梗阻、心音消失提示猝死、血腥味提示失血、蒜臭味提示有機磷中毒等;問診應注重特殊病史,如藥物毒物接觸、外傷過程、遺傳性疾病等。注重結合現代診療技術。現代診療技術的應用為中醫急診診療提供了新的視野和方法,可作為四診的延伸,如嘔血患者在藥物治療無效時可應用胃鏡檢查發現出血部位并在內鏡下止血;現代診療技術還可提供早期、客觀、動態的指標協助診療,如連續乳酸監測有助于發現血壓正常的休克并反映休克糾正情況,心電監護可實時反映患者心律變化。二、疾病診斷原則急危重癥診斷應遵循降階梯原則、先癥狀后病因原則、動態診斷原則、診治結合原則、探病原則。1.降階梯原則急診患者發病急促,病情進展迅速,可在短時間內出現多種病證,診斷時應分清主次先后,緊急的、危及生命的、須立即干預的病證在先,徐緩的、可擇期處理的病證在后,理清診斷先后有助于明確不同疾病的輕重緩急和當前的治療方向。如既往有消渴、胃脘痛的患者,突發嘔血并出現脫證,應將脫證、嘔血診斷在先,胃脘痛次之,消渴再次之,提示當前治則為益氣固脫攝血,待脫證、嘔血穩定再行胃脘痛治療。2.先癥狀后病因原則若無法在短時間內明確病因,當先行癥狀診斷,以確定當前存在的病證和提示引起該癥狀的常見疾病范疇,癥狀診斷還有助于對癥處理的實施。如患者氣促發紺可見于喘證、真心痛、中毒等多種疾病,若無法明確病因可暫診為“氣促發紺原因待查”,提示須緊急行氧療等救治,同時提示須進一步病因診查。3.動態診斷原則急診患者病情變化迅速,可在短時間內好轉或惡化,亦可變生他病,診斷時應根據病情及時做出調整,以突出當前首要矛盾,指導診療。如患者表現為腹脹如鼓、大便不通、排氣停止,診為“腸結”,后突發疼痛劇烈,迅速蔓延全腹,面色蒼白,肢冷汗出,應調整診斷為急性腹痛(消化道穿孔),并立即行手術診療。4.診治結合原則輕癥患者當先診斷后治療,重癥患者當診斷與治療同時進行,不可因診斷延誤治療,對于暫無法明確診斷又須緊急救治的患者,可根據臨床判斷行診斷性治療。5.探病原則當“病在疑似之間,補瀉之意未定”之時,可應用探病法診斷。“探病”與現代醫學診斷性治療相似。探病方法不拘一格,有以藥探病、以飲食探病、以喜惡探病、以外治法探病等。急診患者多應用以藥探病,如膿毒癥、脫證(膿毒性休克)患者可由于失血失液、氣隨津脫引起,可由邪毒過盛、正氣衰亡所致,抑或二者兼夾,為探明具體病因可行補液治療,若補液后脫證好轉(神志轉清、血壓上升、脈象由微弱變為有力、尿量增加)則為失血失液所致,反之則為邪毒過盛、正氣衰亡所致。部分急診患者以外治法探病,如破腹探查。三、證候診斷原則急危重癥的核心病機是“正氣虛于一時,邪氣暴盛而突發”,因此虛、實、虛實互存的三綱辨證可簡化急危重癥的辨證體系。辨證中要注重疾病發展過程中的虛實轉化和虛實真假。在急危重癥中,陰陽、表里、寒熱不能全面概括疾病的證候轉化,而虛實兩綱的變化可以涵蓋其他六綱的內容。虛、實、虛實互存的三綱辨證可進一步簡化急危重癥的辨證體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