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歷史與社會課題案例范文第一篇歷史與社會課題案例范文第一篇洋務運動教學設計
大慶四中范海燕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課選自人教版新編高一歷史新教材上冊第二章第二節。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
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探索的開始,對中國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從縱向的歷史發展來看,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培養了技術力量,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在客觀上為中華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所以本節課地位十分的重要。從思想教育內容而言,了解我國近代工業興起的艱難歷程,感受中國社會發生的深刻變化,形成振興祖國,自強自立的民族認同感,從而挖掘領悟本節課中深刻的思想內涵。
2、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分析:
(1)洋務運動的概況是本節的重點。教學中應主要抓住洋務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內容。其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創辦軍事工業;二是創辦民用工業;三是籌劃海防;四是培養人才。
(2)洋務運動的評價是本節的另一重點。洋務派主張學習西方,創辦近代工業,盡管其根本目的是維護清王朝的統治,但在客觀上為現代化的工業邁出了中國近代化的一步,開始了近代工業的大機器生產。但洋務運動具有明顯的保守性。洋務派主張“中體西用”,只是試圖用近代西方科學技術的“用”服務于中國封建統治的“體”,僅僅將西方現代科學技術嫁接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肌體上,不觸動封建制度。這是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道路的根本原因。
難點分析:
洋務運動中軍事企業和民用企業的性質,是本節教材的難點。軍事工業,以江南制造總局為例,生產的目的是為清政府服務,其產品由清政府分配給軍隊使用,內無資金積累,外無市場聯系,從生產關系來說,它是歷史上官辦封建工業的延續。民用企業的生產目的是為了獲取利潤,企業的管理中也出現了資本主義性質,因此這些民用企業基本上是以利潤、市場和價值規律為基礎的資本主義意味的企業。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或掌握洋務派和頑固派的出現與他們之間的主要分歧;洋務運動興起的時間、口號、主要內容,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的性質。
(2)通過比較洋務派和頑固派觀點的異同,培養學生抓住事物之間的“共性”和“個性”進行比較的能力。
(3)引導學生分析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客觀評價洋務運動。
歷史與社會課題案例范文第二篇《社會歷史的主體》教學設計
邢丹丹2014011071
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明白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基本內容;理解生產方式是社會存在的基礎;運用社會基本矛盾理論,分析說明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
2.能力目標:
通過對社會歷史的主體理論的學習,明確社會歷史首先是物質生產發展的歷史,形成自覺堅持用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看待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辯證思維的能力、比較分析的能力、判斷是非的能力、觀察和思考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定的創新能力和合作、探索精神。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堅持群眾立場,堅持群眾路線,自覺站在廣大人民群眾的立場
上,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培養尊重勞動、熱愛人民的情感。
二、過程與方法
情境(話題)導入(教師)→活動探究(師生)→自覺踐行(學生)
三、教學重、難點: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四、教學過程【活動探究一】老師:中國從古代社會發展到現在的社會主義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發生了許多變化,例如經濟更加發達,人民的消費指數每年呈現遞增的趨勢,中國生產出了許多新的電子科技產品等,這些在原始社會、奴隸社會等都是沒有出現的;政治制度更加完善,法律制度的制定、依法治國的基本國策等;社會秩序更加有序等;各種娛樂活動的舉辦、電影電視等精彩節目頻出,“那么這都是誰的功勞呢?”(是人民促使這些現象出現并發展的,整個社會歷史的發展是人民群眾作用的結果)老師從這些問題中引出“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板書】社會歷史的主體
(一)人民群眾
(1)人民群眾的含義:指一切對社會歷史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從質上說),既包括普通個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從量上說)是指社會人口中的絕大多數。勞動群眾是人民群眾的主體。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范疇。(2)人民群眾的范圍:在我國現階段,人民群眾包括: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臺灣統一后則減掉“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企圖搞xxx的人不屬于是人民群眾的范圍,但是只要具有中國國籍則屬于中國公民)(3)公民、人民群眾、勞動群眾的區別:
人民群眾
勞動群眾
(4)唯心史觀:認為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抹煞人民群眾的歷史作用,宣揚少數英雄人物創造歷史,因此稱為“英雄史觀”。
(簡單理解三個方面的原因:1.認識根源;停留在歷史現象的表面,把活動在歷史舞臺前面的少數英雄人物的作用尤其是他們的意識作用加以夸大并絕對化,而把默默無聞的廣大人民群眾及其歷史活動置于視野之外;2.社會歷史根源:英雄史觀的產生同社會生產力水平較低,大多數人從事物質資料的生產活動,少數人從事政治統治、壟斷精神文化生活有關;3.階級根源:剝削階級思想家為了維護本階級的利益,出于階級偏見,不敢承認廣大人民群眾的歷史作用。)課堂練習:下面對人民群眾認識,正確的是(C)①人民群眾指廣大勞動群眾②人民群眾指一切對社會歷史起推動作用的人們③人民群眾在不同的國家范圍不同④人民群眾在同一國家不同歷史時期范圍不同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活動探究二】讓學生閱讀教材P92的案例。老師:(1)沒有身后的眾多士兵和民眾,拿破侖能夠成就舉世矚目的業績嗎?(2)究竟誰是歷史的創造者?師:(1)不能。個人離不開社會,脫離社會的個人活動是不存在的。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拿破侖是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領導者、指揮者,發揮領導核心的作用,但是廣大平民大眾是社會變革的主力軍。資產階級的輝煌成就是廣大人民爭得的。老師:從以上知識的學習中,我們知道了人是社會的主體。【板書】
二、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1.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1)實踐角度:社會歷史是由人的實踐活動構成的,每個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參與了歷史的創造,但人們在歷史發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質和大小是不同的。(2)唯物史觀:唯物史觀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生產方式決定社會發展的基本觀點出發,強調社會歷史首先是物質生產發展的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歷史。【活動探究三】老師:人民群眾創造歷史體現在哪些方面呢?【板書】2.具體體現。請看這個案例:P93“看人間,哪寸土地不是人民開,??”老師引導學生:土地、莊稼、房屋、機器等這些物質是從哪個方面表現人民創造歷史的?(同學答:物質方面)老師板書:(1)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
物質生活資料
人民群眾對生產工具的改進
通過圖示首先分析了勞動群眾的物質生產的重要性,進而得出從事物質資料生產、推動物質生產發展的人民群眾的重要性。通過這兩層充分論證了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
歷史與社會課題案例范文第三篇初中歷史教案模板
【篇1:初中歷史教學設計模板】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模板
學校:
【篇2:2014初中歷史教學設計模版】
我的高效課堂教學設計
【篇3:初中歷史集體備課教案模板】
江夏區初中歷史學科課時集體備課教案江夏區初中歷史學科課時集體備課教案
備課思路:
第11課《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第四單元“步入近代”中很重要的一課,在世界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
2、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原因和歷史意義。從原因上來看,應該從當時英國社會現象和社會矛盾的分析,概括出英國的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蘇格蘭人民起義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導火線,也就是直接原因。
3、本課的教學難點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曲折性。教學中,教師應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過程的講解,幫助學生認識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歷經多次的反復,最終才取得革命的成功。4、教學方法采用區教研室歷史導-預-議-講-練五步教學法。首先對文藝復興和新航路開辟相關知識點的復習,從文藝復興和新航路開辟對資本主義制度的產生的影響導入本課的學習。通過預習讓學生對本課所講知識有個初步的了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掌握好的學習方法。教師講解應根據課標要求和學生預習情況有重點的講解,體現有針對性,不能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面面俱到。師生共同探究是歷史導-預-議-講-練五步教學法中的重點,也是課堂教學的精彩環節,教師應巧設問題,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概括總結歷史結論的能力。5、練習是對學生所學知識掌握情況的一個檢查,練習的設計應抓住重點,不能面面俱到,求多求全。教師要根據課標要求和學生實際精心選編,力求事半功倍。
歷史與社會課題案例范文第四篇導入新課
音樂導入——多媒播放《國際歌》并出示歌詞:從來就沒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是誰創造了人類世界?是我們勞動群眾。提問:這首歌詞表達了一個什么極其深刻的真理?
一、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板書)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并思考問題:
1、如何理解哲學上所講的“人民群眾”?
2、從哪些角度理解社會歷史的主體是人民群眾?(找出關鍵詞)講授新課
人民群眾的含義及其地位(板書)
人民群眾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其主體部分是勞動群眾。唯物史觀強調社會歷史首先是物質生產發展的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歷史。特別強調
(1)質的規定:對社會發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們
(2)這是一個歷史范疇,在不同國家和各個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的內涵。視頻回放
2、人民群眾社會歷史的創造者(板書)(1)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細化理解
①人民群眾的生產活動,創造了衣、食、住、行等人類生存所需要的一切物質生活資料。勞動群眾的生產活動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②一切物質財富歸根到底是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的共同產物,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的作用都十分重要。知識經濟時代,腦力勞動者在創造物質成果中的作用會越來越突出,知識分子的作用越來越大。
請您欣賞——《西游記》第10集、《贛南采茶戲》片段
歷史與社會課題案例范文第五篇篇1: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案例
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案例——三國鼎立
一、主體分析與設計
本節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級歷史(上冊)
篇5:歷史與社會七年級教案集
第一單元我們生活的世界
第一課從地圖看世界
【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目標:
(1)世界地圖發展變化的幾個過程及每個階段有代表性的人物和地圖名稱。
(2)常見的地圖種類和形式。
(3)地圖與人類生活的實際聯系。
(4)地圖的基本三要素。
(5)地圖的作用。
2.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通過對世界地圖發展過程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我國古代在這一領域為世
界的進步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過對地圖與人類生活實際聯系的學習,培養學生使用地圖的情感,使學
生認識到地圖的重要性。
(3)通過介紹歷史上一些偉人的事跡,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向前人學習的意
3.能力目標:
(1)通過對地圖三要素的學習,培養學生正確使用地圖的能力和方法。
(2)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學會利用地圖服務于社會、服務于生活的基本能
(3)通過比例尺公式的學習,使學生會正確地進行三者之間的換算并運用于實
際生活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世界地圖的歷史發展過程
地圖的種類
地圖在人類活動中的作用
地圖三要素
難點:地圖三要素的換算和實際運用
地圖與人類活動【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設計】
1.結合書上的“讀與思”,讓學生進行初步的地圖分析以得出一定的結論。2.結合書上的“活動區”,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
3.穿插一些歷史小故事,增強課堂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餓學習積極性。4.結合書上的地圖資料和地圖冊上的資源,培養學生對地圖的一種情感。
5.結合練習,把理論知識與實際的操作能力結合起來,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主要單詞】
公元前bc電子地圖electronicmap比例尺scale方向direction【板書設計】1世界地圖的變化
一、歷史發展
遙遠的古代
(古希臘人)
(中國)(托勒密)
帛地圖
經緯線
現代)
二、地圖類別
1、紙制地圖
2、立體地圖
3、影像地圖
4、電子地圖
【教學過程】
(導入提問)上學期,我們最后一課的內容是什么?
——我是中國人。
這學期,我們將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去年,在自然地理中已經學過有關地圖和地球的知識
點,今天我們的第一堂課的內容就是——從地圖看世界。
(新課教授)有哪個同學還記得用一個什么詞語來形容我國古代人們心目中的地球形狀?
-------“天圓地方”
而古代的西亞人則認為世界是浮在海洋上的半球。當然,我們今天都清楚地知道地球的形狀,對世界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事實上,人類對世界的了解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階段,尤其是我們中國,到了清政府后期,由于閉關鎖國,英國人的xxx和大炮奔向中國的時候,高高在上的皇帝連人家在世界的哪個角落都不知道。同學們想一想,這是為什么?當時的清朝皇帝缺少什么東西,使得他對世界一無所知?
——地圖
對,而且應該是一張精確的地圖。當然,要達到這一目的,人類經過了幾千年、幾代人的奮斗和努力。
(學生活動)下面,請大家來找一找,人類對世界、對地圖的漫長探索過程。(按時間順序進行排列)
1、公元前550年前后,古希臘地理學家繪制的世界地圖
(1)把世界想象為一個扁平的圓盤。
(2)對地中海四周海陸輪廓的描繪大體上是正確的。
2、公元前168年,中國的帛地圖
3、西晉地圖學家裴秀創立了“制圖六體”
4、公元2世紀,古希臘地理學家托勒密
——首次展示大地不是一個平面,并且使用了經緯線。
5、12世紀,西亞學者伊德里斯繪制的世界地圖
(學生思考)結合書上的“讀與思”展開。
6、15世紀,中國的鄭和7次下西洋
7、16世紀,麥哲倫的環球航行,最終證明人類腳下的大地是一個“地球”。
8、現代科技的發展,地圖的種類也越來越多。
(提問)到目前為止,地圖有哪些種類呢?你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1、紙制地圖
2、立體地圖
3、影像地圖
4、電子地圖
(生答)略。
(學生活動)結合“大家談”展開。
(穿插小故事)1519年9月,麥哲倫率領5艘海船,從西班牙的塞維利亞碼頭出發,橫渡大西洋,到達南美洲,然后沿著巴西東海岸南下,開進南美洲南端的“麥哲倫海峽”。天公不作美,船隊在這里碰上了壞天氣,被暴風雪圍困整整達5個星期之久。
暴風雪過去了,太陽重新露面,船隊繼續前進。海峽越來越寬廣,船隊航行到被巴爾波稱為“大南海”的大洋里。這里碧波浩淼,風平浪靜,同前一階段的航程相比,簡直是到了另一個世界。于是麥哲倫給這片海洋起了個吉祥的名字太平洋。
同自然界作斗爭是要付出代價的,何況這次是跟浩瀚的大洋打交道。船隊在太平洋里繼續航行98天還沒有見到陸地。干渴、饑餓、疾病同時向航海者進攻,船上的老鼠和皮革都成了他們渴望的食品。
離開塞維利亞碼頭2年6個月以后,麥哲倫的船隊終于來到了太平洋上的第一片陸地,這就是菲律賓群島。麥哲倫在同當地居民的一次惡戰中死去了,隨從他的幸存者們,駕駛著剩下的唯一的一艘船只,繼續西行,循著葡萄牙人已經開辟的航路,越過印度洋,繞過好望角,最后回到了西班牙。這時候,已經是他們出航的第三個年頭了。他們出發時是5只船,265名水手,回來時,只剩下1條船、18名幸存者。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征服自然界,需要有大無畏的斗爭精神。盡管哥倫布、麥哲倫等人是由于利欲的驅使,進行了冒險的航行。然而,人們正是經歷了這些實踐,才真正認識了大地原來是圓球,天并無“涯”,海也無“角”。麥哲倫的繼承者們得到了一件表彰他們的禮物地球儀。
鄭和下西洋
提起明代杰出航海家鄭和,大家就會想到他帶領船隊七下西洋的航海壯舉。鄭和本來姓“馬”而不姓“鄭”,“鄭”姓是他入宮后明成祖朱棣所賜,小名三寶,人稱“三保太監”。鄭和祖籍云南昆明市晉寧縣,回族。他受父輩的熏陶,小時就知道一些外洋的情況,《鄭和家譜》稱他“才負經緯,文通虔誠的孔孟”,具有豐富的地理知識,辦事謹密,有謀略,懂兵法。鄭和是個虔誠的xxxxxx,這為他七下西洋打下了基礎。
公元1405年,鄭和受命第一次出使西洋。當時所謂的西洋指的是現在文萊以西的東南亞和印度洋沿岸一帶。首航西洋,他一共率領萬人,分乘坐200多艘大小船只,從江蘇太倉劉家港出發,浩浩蕩蕩南下,先后到達越南南部、爪哇、蘇門答臘、馬六甲、印度西南海岸、斯里蘭卡等國家和地區。于1407年10月返回。之后,一直到1433年的28年時間里,鄭和先后七次下西洋,經歷了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第五次下西洋即1417年5月到1419年8月,到達的地方最遠。從劉家港出發,經東海、南海,抵達越南南部、印度尼西亞,穿過馬六甲海峽,到達孟加拉灣、印度西南海岸、波斯灣、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往返行程近萬千米。鄭和船隊所到之處大都受到熱烈歡迎,各國使者競相訪問中國。鄭和的遠航,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經濟交流和友誼,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
鄭和航海比歐洲航海家的遠航要早半個多世紀。不必說鄭和1405年第一次下西洋,僅從1433年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下西洋返航而言,就比1492年哥倫布到達美洲早59年,比1498年達·伽馬繞好望角早65年,比1519年麥哲倫環球航行早86年。就航海規模來說也是歐洲遠航規模無法比擬的。它不僅船數多(每次大小船只均在200多艘以上)、人數多(每次~萬人)、設備先進(有航海圖、羅盤針)、次數多(前后七次)到達范圍廣(30多個亞非國家和地區),而且船只排水量大,其中最大的船只總長130米,寬50米,排水量為萬噸。
(復習舊課)略。
(導入)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世界地圖的發展過程和地圖的種類,那么地圖對人類的生活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解決的問題。
(新課教授)講到地圖,我們先來復習一下有關平面圖的知識點。
(學生練習)讓學生做填充圖冊p2的題目。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方向:八個
一張正規的平面圖必須具備三個條件:比例尺、圖例和指向標。當然,這也是地圖的三要素。請同學們看地圖冊。
(練一練)結合書后的“活動區”展開。
歷史與社會課題案例范文第六篇第2課抗美援朝
一、目標二、重難點重點:難點:
三、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二)自學指導
通讀課文【共6分鐘】
熟悉課文“”子目(3分鐘);“”子目(3分鐘)學習課前自主預習課件請認真學習老師布置的“【課前課件】第2課抗美援朝預習材料”,結合學習材料分析問題自主探究問題,解決學習目標問題三、先學
1、學生緊張自學,教師巡視2、檢測(1)提問1、思考下列問題:AB2、戰斗英雄黃繼光和邱少云AB(2)書面練習四、后教1、糾錯
(1)公布答案
(2)準備糾錯:統計做錯學生,指導全班學生認真看書,背誦本節知識點。(3)討論糾錯:指明讓做錯學生回答錯在哪里?為什么錯?應該怎么辦?2、教師點撥:
強調易錯點,方法指導五、當堂檢測:練習
歷史與社會課題案例范文第七篇社會歷史的主體教案
【教學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認識社會的物質性,樹立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積極投身實踐與群眾實踐相結合。
【教學重難點】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教學方法】情景討論法、小組探究法、分析講授法、活動啟發法。
【教學設計】
一、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
為了改變因缺水造成的窮困,河南林縣人民從1960年開始修建紅旗渠。在嚴重自然災害時期,修渠民工每人每天只有半公斤糧。民工們奮戰于太行山懸崖絕壁上,逢山鑿洞、遇溝架橋。人們形容紅旗渠是“劈開太行山”,建成了“人工天河”。民工們在艱苦的條件下建成了“人工天河”的壯舉,被世人稱頌為紅旗渠精神。紅旗渠精神是一種什么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精神。)這條人工天河之所以能夠成功開鑿主要取決于什么因素?(民工的偉大創造力量。人民群眾通過實踐創造了歷史,社會歷史是由人民群眾創造的。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
人民群眾創造歷史是否意味著歷史是由所有人創造的?(不是。每個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參與了歷史的創造,但人們在歷史發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質和大小是不同的。人民群眾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起推動作用的人們,既包括普通個人,也包括杰出人物。人們除了包括人民群眾,還包括對社會歷史起阻礙作用的人們,即反動階級和反動人物。)
人民群眾是一個群體概念,而不是指某一個具體的人。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范疇,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人民群眾具有不同的內涵。人民群眾的主體和穩定的部分是勞動群眾,包括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
2、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人民群眾為什么能夠成為歷史的創造者?
你知道古今中外有哪些生產工具的發明帶來了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嗎?(英國紡織工哈格里沃斯夫婦發明了“珍妮紡紗機”,提高了紡紗的效率,使大規模的織布廠得以建立;瓦特改進的蒸汽機廣泛應用于輪船、火車,大大便利了世界各地的交往。這些發明者大多都是普通的勞動群眾。)這些“利器”還要人來操作,那么是誰來操作這些機器?(勞動群眾操作機器,他們以自己的體力和智力投入到機器操作的生產過程中去。沒有勞動群眾發明和改進勞動工具,沒有勞動群眾進行勞動生產,就不會有社會物質財富的積累,人民群眾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我們可以看出誰是社會物質生產的主體?(廣大勞動群眾作為物質生產的承擔者和社會生產力的體現者,創造了人們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資料。)人民群眾的生產活動對社會存在和發展起什么作用?(他們的生產活動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
歷史與社會課題案例范文第八篇《社會歷史的主體》教案
新鄭一中
高二政治組
王金五
教學目標:理解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全面把握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基本內容、要求和意義等。重點: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難點: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積極投身實踐,堅定群眾立場,堅持群眾路線,自覺站在廣大人民群眾的立場上,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熱愛勞動、熱愛人民。
教學方法:教師引領和自主學習相結合,學生互動與師生互動相結合并以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方法教學過程:
一、時政要聞回放,以所學的知識進行分析時政熱點,做到學以致用。時間不超過十分鐘
二、復習鞏固上節所學內容
(1)社會存在___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具有_____性。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落后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的發展起___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可以正確地預見社會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對社會發展起___的___作用。
(2)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___的,馬克思主義的______是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基本觀點。
(3)______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生產方式決定著社會的性質和面貌,決定著社會形態的變革和更替。
(4)在生產方式中,____是最革命、最活躍的因素。生產力的狀況___生產關系的性質,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____。
(5)經濟基礎___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____。當上層建筑為先進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它就____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社會___;當它為落后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則____生產力的發展,___社會前進。
(6)___________的矛盾,_____________的矛盾,是貫穿人類社會始終的基本矛盾。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規律,__________________的規律,是在任何社會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規律。
(7)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是___的、___的,發展的過程是____的。
(8)在階級社會里,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主要是通過_____實現的,_____是推動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9)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仍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的解決,只有通過社會主義的_____、_____加以解決。___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____________的發展,使______________的發展。____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方面工作的強大動力。
二、社會歷史的主體
(一)、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的地位和作用
課堂探究:(1)沒有身后的眾多士兵和民眾,拿破侖能夠成就舉世矚目的業績嗎?
(2)究竟誰是歷史的創造者?
探究提示:
1(1)不能。個人離不開社會,脫離社會的個人活動是不存在的。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拿破侖是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領導者、指揮者,發揮領導核心的作用,但是廣大的平民大眾是社會變革的主力軍。資產階級的輝煌成就是廣大人民爭得的。
(2)人類歷史首先是物質生產發展的歷史,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和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是人民群眾創造了歷史。那種認為社會發展是由少數英雄人物決定的觀點,實質是歷史唯心主義,是不科學的。
1、正確認識人民群眾這一概念。(1)人民群眾的地位與作用。
①社會歷史是由人的實踐活動構成的,每個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參與了歷史的創造,但人們在歷史發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質和大小是不同的。
②唯物史觀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生產方式決定社會發展的基本觀點出發,強調社會歷史首先是物質生產發展的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歷史。(2)正確認識人民群眾的含義。
①人民群眾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起推動作用的人們,既包括普通個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②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范疇,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人民群眾具有不同的內涵,但不論怎樣變化,勞動群眾都是人民群眾的主體部分。
③我國現階段人民群眾的范圍。在我國現階段,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都屬于人民群眾的范圍。
教材中的“專家點評”概述了人民群眾的含義、范圍以及我國現階段的人民群眾的范圍。
課堂練習:下面對人民群眾認識,正確的是()①人民群眾指廣大勞動群眾②人民群眾指一切對社會歷史起推動作用的人們③人民群眾在不同的國家范圍不同
④人民群眾在同一國家不同歷史時期范圍不同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考查對人民群眾的正確認識。①錯誤,應是人民群眾中的主體部分是勞動群眾,該觀點縮小了人民群眾的外延。②③④都正確,體現人民群眾的含義和歷史范疇的特征,故選c項。
2.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
課堂探究:(1)誰是社會物質生產的主體?
(2)人民群眾的生產活動對社會的存在和發展起著什么作用?
探究提示:
(1)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生產的主體。
(2)人民群眾的生產活動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從事物質資料生產、推動物質生產發展的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
(1)勞動群眾生產實踐的重要性。
廣大勞動群眾作為物質生產的承擔者和社會生產力的體現者,創造了人們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資料。他們的生產活動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2)從事物質資料生產、推動物質生產發展的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
課堂練習:下面對勞動群眾的認識,正確的有()
①是物質生產的承擔者②是社會生產力的體現者③是人民群眾中的主體部分④勞動群眾就是指體力勞動者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考查對勞動群眾的全面認識。④顯然錯誤。根據人民群眾含義中的知識和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的知識,即可作出正確選擇。
3.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
課堂探究:(1)這部長篇史詩所反映的內容是從哪里來的?
(2)《格薩爾王傳》的創作和流傳說明了什么哲學道理?
探究提示:(1)其內容來源于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實踐。
(2)說明了實踐決定認識,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實踐是一切精神財富形成和發展的源泉。
教材插圖說明了我國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都來源于我國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實踐,都是人民群眾勤勞、智
2慧和艱苦奮斗的結晶。
課堂練習:蒲松齡在創作《聊齋志異》時,設立茶館,通過群眾講故事來搜集素材。這說明了()
①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
②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實踐是一切精神財富形成和發展的源泉③人民群眾的實踐為精神財富的創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④人民群眾還直接創造了豐碩的社會精神財富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根據題意,我們可以看出《聊齋志異》的創作來源于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實踐,故②③正確。蒲松齡作為普通群眾中的一員,創作了此名著,說明了人民群眾直接創造了精神財富,故④正確。①與題干不符。故選D項。
4、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課堂探究:(1)以上論述說明了什么道理?
(2)聯系我國改革的具體實例,說明人民群眾在推進改革中的作用。
探究提示:(1)說明了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得到人民群眾的充分信任和愛戴也是必然的。
(2)我們要樹立群眾觀點,認識到人民群眾的地位和作用。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我們要做到:相信群眾,服務群眾,與群眾實踐相結合。中學生應積極投身社會實踐,特別是與工農群眾的實踐相結合.深入提升自己的知識結構、認知水平,更好地鍛煉自己,從而更好地、健康全面地發展,為將來參加工作,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奠定良好的基礎。
(1)人民群眾在社會變革中的作用: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人民群眾在任何時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委托前期物業管理服務協議
- 承包經營合作協議書
- 2025四年級下冊英語期末復習計劃
- 兼職老師聘用協議書
- 農業項目設施質量回訪與管理措施
- 湘美版小學美術三年級上冊互動教學計劃
- 四年級下冊科學家訪談活動計劃
- 土地承包租賃合同
- 湘少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學生反饋計劃
- 2025租賃潛水艇及潛水員服務合同
- 2024-2025學年蘇教版七年級生物下冊知識點復習提綱
- DB32-T 5082-2025 建筑工程消防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 室速的觀察及護理
- 餐飲公司績效考核辦法
- 2025年03月春季河北邯鄲市叢臺區博碩人才引進50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考點剖析附解題思路及答案詳解
- 供應商的準入管理
- 2025年新高考歷史模擬試卷2(含答案解析)
- 新媒體技術應用 課件 5.1.1易企秀如何制作H5
- 如何正確佩戴安全帽
- 【高考真題】2022年新高考物理真題試卷-河北卷(含答案)
- 社保系統保密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