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脂基復合材料_第1頁
樹脂基復合材料_第2頁
樹脂基復合材料_第3頁
樹脂基復合材料_第4頁
樹脂基復合材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樹脂基復合材料resin-basedcompositematerials

樹脂基復合材料(resin-basedcompositematerials)是以可聚合樹脂為基體,以無機填料或纖維為增強材料的一類復合材料。包括復合樹脂、聚酸改性復合樹脂、纖維增強樹脂復合材料。有相同或相似的組成和固化機制,性能上有一定的共性。用于牙齒缺損、缺失的直接或間接修復。第一節組成及固化反應

一、組成(一)樹脂基質樹脂基質是復合樹脂的主體成分,主要作用是將復合樹脂的各組成粘附結合在一起,賦予可塑性、固化特性和強度。樹脂基質由含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官能團的單體構成。

樹脂基質----雙酚A雙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BIS-GMA)

-----氨基甲酸酯雙甲基丙烯酸酯(UDMA)

-----單體粘度大,不能混入足夠量的無機填料,加入部分低粘度稀釋單體共同組成樹脂基質。稀釋單體----雙甲基丙烯酸二縮三乙二醇酯(TEGDMA或3G)

樹脂基質將無機填料等組分結合起來形成可塑型的糊劑,進一步通過交聯反應由糊狀物變成不溶(不熔)的堅硬固體。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在固化時所發生的聚合收縮是復合樹脂的一大缺陷。近年來,以環氧基為反應性端基的樹脂被用作樹脂基質。環氧基在固化過程中經歷開環聚合,聚合收縮明顯小于甲基丙烯酸酯類樹脂,有利于提高修復體的邊緣密合性。(二)增強材料顯著提高材料的力學性能減少樹脂的聚合收縮降低熱脹系數遮色和X射線阻射的作用1、顆粒狀無機填料

石英粉(quartz)鋇玻璃粉玻璃纖維粉鍶玻璃粉含鋇、鍶有射線阻射性,便于X線觀察。粒度越小,拋光性能越好;圓形填料的拋光性能優于不規則外形的填料;圓形填料強度優于具有尖銳棱角的填料;填料含量越多,材料壓縮強度越大,聚合收縮越小。大多數微米級的無機填料為不規則形狀,納米級無機填料多為球形。搭配使用不同粒度的無機填料可以顯著提高填料的添加量,因為小填料可以充填大填料間的間隙。2、無機填料外形、粒度及添加量3、增強材料與樹脂基質間的結合有機硅烷處理無機增強材料可以顯著提高增強材料與樹脂間的結合。有機硅烷使無機填料與樹脂間形成化學結合。(三)固化引發體系1、氧化還原引發體系引發劑(氧化劑)和促進劑(還原劑)構成常用的引發劑是過氧化苯甲酰(BPO),常用的促進劑有芳香叔胺(tertiaryamine)。化學固化樹脂基復合修復材料分為雙組分,其中一組分含有引發劑,另一組分含有促進劑,兩組分混合后,氧化劑與促進劑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產生活性自由基,引發樹脂基質和稀釋劑聚合固化。2、光固化引發體系

由光敏劑和促進劑組成常用的光敏劑是樟腦醌(camphoroquinone,CQ),促進劑有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樟腦醌在促進劑存在下,受到波長為440-500nm光線照射時,分解產生活性自由基,引發樹脂基質和稀釋劑聚合固化。3、熱引發體系

常用的熱引劑為過氧化苯甲酰。加熱過氧化苯甲酰至60~80℃時,就會分解出自由基,引發單體及樹脂聚合固化。(四)其他成分1、阻聚劑

為防止復合樹脂在生產、運輸、貯存過程中的聚合而獲得足夠的有效貯存期。常用的阻聚劑是一些酚類化合物,如對苯二酚。2、顏料

為獲得復合樹脂與天然牙顏色相匹配二、固化反應以甲基丙烯酸酯類為樹脂基質的復合材料的固化反應是活性自由基引發的聚合反應;自凝復合樹脂的聚合是引發劑和促進劑的氧化還原反應產生的自由基引發的聚合反應;光固化復合樹脂通過可見藍光引發聚合;雙重固化復合樹脂用氧化還原反應引發和光引發相結合來實施聚合。第二節復合樹脂

一、分類

(一)按無機填料大小分類1、超微填料復合樹脂

2、混合填料復合樹脂3、納米填料復合樹脂

1、超微填料復合樹脂

超微填料(microfiller)的初級粒子平均直徑為0.04μm,但相互黏附、聚集使粒徑為0.4-0.7μm。超微粒子表面積大,增稠作用大,填料的添加量一般不超過38%,由于填料含量小,其強度不高,彈性模量低,聚合收縮大,吸水率大,也不具有射線阻射性。透光性、拋光性能、及保持表面光滑的性能極佳,且耐磨耗性能較好。為了提高填料添加量,事先在工廠中通過機械強力混合向樹脂基質中加入較多的超微填料,后用機械方式粉碎成預聚合填料。將預聚合填料與超微填料添加到樹脂基質,制出含有預聚合填料的復合樹脂。可將無機填料含量提高到50%,可提高力學性能,降低聚合收縮和吸水率。2、混合填料(hybridfiller)型

大顆粒填料(0.1~10μm)和少量超微填料混合組成。粒子的表面積小,增稠作用小。無機填料含量大,力學性能好,聚合收縮小。根據填料粒度大小可分為:細混合填料復合樹脂(10μm)超細混合填料復合樹脂(5.0μm)微混合填料復合樹脂(不超3.0μm)粒度越小,拋光性能越好。前兩者具有良好力學性能和拋光性能,稱為通用型復合樹脂。3、納米填料復合樹脂由單分散納米粒子(5~75nm)和納米粒子團簇(0.6~1.4μm)構成。通過優化配比,有效減少填料間的空隙,填料含量可達79%。聚合收縮較小,力學性能與混合填料型相當。優異的拋光性能和表面光滑性能,在臨床上作為通用型復合樹脂使用。(二)按操作性能分類1.流動性(flowable)復合樹脂較大的流動性,注射到牙齒的微小窩洞內。無機填料含量少,彈性模量低。固化深度可達4mm大體積充填復合樹脂。2.可壓實復合樹脂

無機填料含量高(70%~80%),充填時材料不易從周圍擠出,易壓實,特別是容易形成良好的后牙鄰面接觸點。該材料主要用于后牙較大缺損的修復。(三)按應用部位分類1.前牙(anterior)復合樹脂

具有優良的色澤、半透明性和拋光性能。超微填料復合樹脂就是一種前牙復合樹脂。2.后牙(posterior)復合樹脂通常含有大量填料(可達90%),填料粒度分布范圍廣(0.1~10μm),固化后具有較高抗壓強度、硬度,耐磨耗,能較好地承受咀嚼力??蓧簩崗秃蠘渲褪且环N后牙復合樹脂。3.通用型(universal)復合樹脂

大多數為混合填料型復合樹脂,特別是微混合填料型復合樹脂,有較好的的力學性能和拋光性能,能兼顧前牙和后牙修復,但用于后牙時只能用于中小缺損。4.冠核(core)復合樹脂含大量無機填料,具有較高強度以滿足樁冠修復要求。通常為化學固化或雙重固化。5.臨時性冠橋(temporarycrown&bridge)復合樹脂用于制作臨時性冠、橋、嵌體等,通常為雙組分化學固化。(四)根據臨床修復過程1.直接修復復合樹脂

用于直接充填修復,目前的大多數復合樹脂。2.間接修復復合樹脂固化過程在體外,力學性能更好。(五)根據固化方式1.化學固化復合樹脂(chemicalcure)又稱自凝復合樹脂,一組分含引發劑,另一組分含促進劑,混合后室溫2~5分鐘固化。2.光固化(lightcure)復合樹脂為單一糊劑,不需混合,光固化燈照射,目前臨床上大多數為此型。3.雙重固化(dualcuring)復合樹脂

雙糊劑,含氧化還原引發體系,混合兩組分,成型后可用光固化即可進行固化,內部繼續進行氧化還原反應自凝固化。主要用于需要一次固化體積較大的修復體。二、性能(一)固化特性1.化學固化復合樹脂的固化時間不大于5min,不小于90s氣溫高固化快氣溫低固化慢

2.光固化材料的固化深度(curingdepth)照射20s,固化深度應不小于1.5mm。較深的窩洞需要分層充填,每層不超過2mm,大體積充填復合樹脂可一次充填固化4mm??諝庵醒鯇秃蠘渲凶杈圩饔茫砻嫘纬梢粚游垂袒瘜樱Q之為厭氧層。影響固化深度的因素材料的透明度照射波源有效波長的光強度照射時間和光源離材料表面的距離。透明度差,固化深度??;透明度低,照射時間長;光源離材料表面的距離為1~2mm。3.聚合程度未聚合的單體稱殘留單體(residualmonomer)。復合樹脂的雙鍵轉化率通常為55%~70%,間接修復復合樹脂可達80%。殘留單體對復合樹脂的機械性能和生物安全性有直接的影響,殘留單體量越大,復合樹脂的機械強度越低,對牙髓的刺激性越大。4.聚合收縮

現有復合樹脂均存在一定的聚合體積收縮(volumetricshrinkage),以甲基丙烯酸酯為基質的復合樹脂的聚合收縮率一般為1.5~4.0%。復合樹脂的體積收縮率取決于單位體積材料中發生聚合反應的官能團的數量,數量越多,收縮率越大。使用大分子量的樹脂基質和添加無機填料有效減少單位體積材料內官能團的數量,進而減少體積收縮率。研究表明,無論是化學固化還是光固化復合樹脂,固化體積收縮均趨向修復體中心,但應用酸蝕技術和良好粘結后,收縮方向則趨向洞壁。

(二)熱膨脹系數現有復合樹脂的線脹系數均大于天然牙,與樹脂基質和無機填料的種類以及含量有關,在樹脂基質相同的情況下,填料含量越多,線脹系數越小。在口腔溫度急劇變化時,復合樹脂與牙體組織線脹系數的不匹配將產生較大的熱應力并形成邊緣裂縫。(三)邊緣密合性邊緣密合性(marginalsealing)是指牙齒修復體與牙齒結合界面的密封性能。結合破壞后,材料與牙齒硬組織間出現微小縫隙,口腔中食物殘渣、色素、細菌及其代謝產物能進入縫隙內,形成微滲漏(microleakage),導致修復體邊緣變色、術后敏感(post-operativesensitivity)等。復合樹脂充填物固化前期表面流動凹陷補償收縮的量與洞形因素值密切相關。洞形因素值越小,邊緣密合性越好。(四)力學性能牙齒修復材料的力學性能特別是彈性模量,應當盡量與牙齒硬組織的相同或相近。復合樹脂具有較高的機械強度,能承受一定的咀嚼力,質韌而不易脆裂折斷。壓縮強度和彎曲強度是表征材料抵抗咀嚼壓力的重要指標。復合樹脂的力學性能受到其無機填料含量、填料與樹脂基質的結合強度、填料顆粒粒度及其分布的影響。填料越多,力學性能越高。(五)耐磨耗性能由于基質樹脂與無機填料的彈性模量相差較大,應力主要通過彈性模量較低的樹脂間傳遞,造成低強度樹脂被磨耗,填料逐漸暴露、脫落。而超微型復合樹脂則是基質樹脂與填料同時被磨耗。磨耗與樹脂基質的性能(韌性、固化程度)、填料的性能(硬度、大小)及填料與樹脂基質間的結合強度密切相關。(六)吸水性和溶出性

是反映復合樹脂耐水解的重要指標。復合樹脂的7天吸水值應不大于40μg/mm3,溶解值應不大于7.5μg/mm3。吸水降低材料的強度和耐磨性能。(七)粘結性能復合樹脂對牙齒的粘結性能較差,需要與粘結劑配合使用。(八)色澤和拋光性復合樹脂在固化后都有近似于天然牙的色澤和半透明度。化學固化型復合樹脂在兩組分調和時易夾裹空氣形成微小氣泡,使表面變得粗糙,易粘附色素,使修復體變色。光固化復合樹脂不易粘附色素,因此不易變色。通常填料粒度越小,磨改拋光效果越好,表面光潔度和審美性能佳。之前......之后Prof.Dr.JürgenManhart,Munich,Germany納米陶瓷修復材料(九)射線阻射性

含有鋇、鍶、鋯元素的無機填料賦予復合樹脂射線阻射性。(十)釋氟性能一般不具有(十一)生物學性能未固化的復合樹脂對人體有致敏性,固化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安全的用于牙齒修復。修復后的敏感癥狀多數學者認為并非材料本身刺激牙髓的結果,而是復合樹脂修復體邊緣微滲漏所致。三、應用(一)適用范圍1、超微型復合樹脂(1)較?、?、Ⅴ類洞修復(2)直接貼面修復(3)瓷及復合樹脂修復體小缺損的修補(4)Ⅰ、Ⅱ、Ⅳ類洞修復時,用于充填物表層(1mm)覆蓋(去缺損主體用混合填料復合樹脂或可壓實復合樹脂修復)(5)制作牙周夾板2、混合填料復合樹脂可用于前牙及后牙的大多數缺損的修復,用于Ⅰ、Ⅱ類洞修復時只能用于中小缺損,不能涉及牙尖。3、后牙復合樹脂用于后牙中等至較大的Ⅰ、Ⅱ類洞缺損,特別是近牙合遠中洞。4、可壓實復合樹脂特別適用于后牙Ⅱ類洞及近牙合遠中洞5、流動性復合樹脂(1)微?、?、Ⅲ、Ⅳ類洞和淺的Ⅴ類洞的修復(2)Ⅰ、Ⅱ類洞充填修復的洞襯墊底(厚度不超過1mm),能降低粘結界面的應力集中,提高邊緣密合性。(3)充填窩洞倒凹(4)美容性間接修復體(復合樹脂、瓷修復體)小缺損的修補(5)窩溝點隙封閉(6)乳牙缺損修復(二)注意事項充填修復深窩洞時,洞底應用氫氧化鈣水門汀或玻璃離子水門汀等墊底護髓,后流動復合樹脂襯洞,再充填復合樹脂。不可用氧化鋅丁香油水門汀直接在樹脂下墊底,影響聚合。可壓實復合樹脂應當充分填壓,提高邊緣密合性。雙組分自凝及雙重固化復合樹脂混合時應當用塑料調拌棒,不用金屬。醫護人員不要用裸手接觸未固化的材料,避免出現接觸性皮膚過敏。復合樹脂充填后需進行打磨、拋光。之前......之后CourtesyDr.PascalZyman,Paris,France納米陶瓷修復材料之前......之后Prof.Dr.JürgenManhart,Munich,Germany納米陶瓷修復材料之前......之后CourtesyDr.PascalZyman,Paris,France納米陶瓷修復材料第三節聚酸改性復合樹脂聚酸改性復合樹脂(polyacid-modifiedcompositeresin)又名復合體,是一種復合樹脂和玻璃離子水門汀的雜化材料,性能介于兩者之間。

一、組成及固化反應1、組成與復合樹脂相似,樹脂基質、無機填料、引發體系2、固化反應分兩個階段,首先進行光固化,光固化后材料吸水釋放Ca2+、Al3+、F-等離子,與樹脂中交聯分子發生離子交聯固化。二、性能1、釋氟性能具有長期釋放氟離子的性能,但釋氟量小于玻璃離子水門汀。在酸性唾液中能釋放更多氟離子。2、力學性能:介于復合樹脂與玻璃離子水門汀之間3、粘結性能:對牙齒的粘結性能低于玻璃離子水門汀,常需配合粘結劑。4、吸水性:有較多親水基團,吸水性大,在口腔內6個月能吸收大約自身體積3%的水,吸水后體積輕微膨脹,抵消聚合收縮,所以邊緣密合性優于復合樹脂。三、應用

一般用于低應力承受區域缺損的修復,如恒牙Ⅲ類洞、Ⅴ類洞、牙頸部缺損及根面齲修復,乳牙Ⅰ類洞及Ⅱ類洞修復。

特別適用于具有中等齲發生危險以上的患者。第四節纖維增強樹脂復合材料

纖維增強(fiber-reinforced)樹脂復合材料是一種由可聚合的樹脂和增強纖維組成的復合材料,在工業上稱為玻璃鋼。一組成由可聚合的樹脂基質和增強纖維兩部分組成,為光固化或自凝固化。常用的增強纖維有玻璃纖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及芳綸纖維,玻璃纖維應用最廣泛。玻璃纖維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其單絲拉伸強度和拉伸模量高,且密度小、透明性好。但單絲表面光滑,不利于和樹脂緊密結合。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單絲密度非常小,結構致密,比強度和比模量很高,且具有非常好的化學惰性.芳綸纖維芳香族聚酰胺纖維,超高強度、高模量、重量輕、抗老化性能好。纖維應用形式應用形式有單向纖維單絲集束和單絲束交叉編織的纖維網格布或帶。單絲平行集束的特點是在長軸方向上有非常高的拉伸強度和剛性,伸長率低,大幅提高彎曲強度和堅韌性,適用于前后牙的橋體主梁,牙周夾板,表面固位體、高嵌體或混合型橋體,但不易貼合牙冠輪廓外形。纖維網格布由單絲束交叉編織而成,較薄,能在經緯方向上顯著增強材料的強度,適用于制作牙冠、增強義齒基托等。纖維的表面預處理為了提高增強纖維與樹脂間的結合。一般用硅烷偶聯劑處理玻璃纖維表面。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與樹脂間黏合強度較低,必須經過特殊處理,一般采用低溫等離子體處理。有些經過樹脂預浸處理,就是在纖維表面包裹一層可聚合的樹脂。二性能彎曲強度與樹脂基質及增強纖維的種類、纖維的含量、樹脂與纖維的結合、纖維在修復體中所處位置相關。在一定范圍內,隨著增強纖維體積分數的增加,其彎曲彈性模量和彎曲強度也增加,但并不是纖維含量越大越好,過量會造成起粘合作用的樹脂減少,強度反而下降。具有比強度高、比模量大、抗疲勞性好等優點,但存在著力學性能各向異性,即順纖維長軸方向有較大的強度,與長軸垂直方向強度低。經緯交叉的纖維布增強復合樹脂材料具有力學性能各向同性。彎曲強度和沖擊強度顯著高于復合樹脂,甚至金屬烤瓷材料,但其彎曲模量較低。因此,用纖維增強復合樹脂材料制作較長的橋修復體,可能會對基牙產生扭力。制作的冠、橋修復體透明性好,有優良的美觀性能。三應用可用于制作臨時冠橋、半永久性冠橋、牙合導板、冠核、粘結橋等。也可用于修補義齒基托、松動牙固定。最好在模型上制作,最后粘結到牙齒上。應用時,應該用干凈的鑷子拿取纖維增強物,而不要用手拿取(戴乳膠手套也不行),以免污染其表面,影響纖維與樹脂的結合。剪裁纖維增強物時,最好用陶瓷剪刀,就位及成形時用專用的塑料棒或玻璃棒進行。

鹵光燈(halogens)

一般輸出光線峰值波長在450~490nm左右,光強(功率密度)為400~850mW/cm2,鹵光燈因品牌不同而有較大差異,產熱較低,價格低,對各種復合樹脂均能固化,固化速度較低。

特點:①高亮度,光強可達800mW/cm2;②波長分布窄,與樟腦醌的吸收波長吻合性高;③固化深度深,大于一般鹵光燈及速效鹵光燈;④發熱小,對口腔軟硬組織的熱刺激小;⑤體積小,無電源線,攜帶方便;⑥風扇功率小,因此產生的燥音小;⑦壽命長;⑧不需外接電源,充電一次可照射43分鐘。發光二極管光固化燈(lightemittingdiode,LED)粘接及粘接材料

粘接(bonding/adhesion)是指兩個同種或異種的固體物質,通過介于兩者表面的另一種物質的作用而產生牢固結合的現象。能夠將一種或數種固體物質粘接起來的材料,稱為粘接劑(bondingagents/adhesives)第一節粘接的基本知識(一)粘接力形成的機制粘接劑與被粘物表面之間通過界面的分子間相互吸引力、微機械鎖結等機制將兩個固體牢固結合在一起,當粘接劑將兩個被粘物結合起來時,粘接部位形成粘接接頭(joint)??谇徽辰有迯偷恼辰咏宇^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直接充填修復的粘接接頭,另一種是固定修復體與牙齒的粘接接頭,都有兩個粘接界面,而窩溝封閉劑與牙釉質只有一個粘接界面。一粘接的基本原理1、化學吸附(chemisorption)理論與粘接有關的力包括共價鍵和離子健,存在于原子或離子之間?;瘜W鍵有很高的鍵能,但并不是粘接劑與被粘物的每一個接觸點都能形成化學鍵,提高化學鍵結合可以使粘接更有效。2、分子間作用力理論包括范德瓦爾斯力、氫鍵和酸堿的相互作用。只要兩個物理表面廣泛緊密接觸,靠吸附力就能產生很高的黏附強度。3、微機械嵌合(micro-mechanicalinterlocking)理論當粘接劑滲入并充滿被粘物表面微孔或凹凸部位,固化后可在界面產生機械鎖合作用力(interlocking),其本質是一種摩擦力。4、靜電吸引力(electrostaticforce)理論具有電子供給體和電子接受體的兩種物質接觸時,電子會發生遷移,使界面兩側產生接觸電勢,形成雙電層而產生靜電吸引力。5、擴散(diffusion)理論

要想產生牢固結合,光靠互相接觸是不夠的,必須發生成分的互相擴散,互相擴散實質上就是在界面上發生互溶,形成一個過度區域,形成良好結合。

對某一個具體粘接來說,上述各種粘接機制的貢獻大小不同,有的甚至不存在。對一般的粘接來說,分子間作用力和微機械嵌合是普遍存在的。粘接力的構成化學鍵力機械作用力分子間作用力靜電吸引力(二)粘接力形成的必要條件各種粘接機制的前提是粘接劑與被粘物表面的原子或分子形成廣泛的緊密接觸。粘接力形成的必要條件是粘結劑能夠充分潤濕(wetting)被粘物表面。潤濕程度用接觸角表示。

(三)口腔粘接劑應具備的條件

1、常溫下3-5分鐘內能夠快速固化,固化過程中體積收縮小,固化后粘接劑本身具有較高的強度。

2、對人體無毒、無刺激,對牙髓無刺激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3、化學穩定性好,在口腔環境中不溶解,不變色,不降解。

4、吸水率低,與牙齒熱膨脹系數一致,粘接劑層非常薄,即無粘接劑黑線,亦非熱、電導體。

5、對牙釉質、牙本質、牙骨質和塑料、陶瓷以及牙科合金具有高強度、持久的粘接力。

6、臨床使用方便,技術敏感性低。

二牙粘接的特殊性(一)牙體組織

1、釉質主要含約97%質量分數的無機礦物質,另外含有約2%質量分數的水和0.4%~0.8%質量分數的蛋白質。這些分子形成結構緊密和排列有序的釉柱和柱間質。釉質表面通常被釉護膜所覆蓋,呈現非極性,表面能較低,不利于粘接。

2、牙本質

主要由69%質量分數的無機物、18%的膠原蛋白、10%的水和1.5%其他有機質組成。牙本質小管貫通整個牙本質,其中不斷有體液因小管的毛細作用而循環流動。牙本質中的蛋白質主要是膠原纖維。牙體預備時,車針的高速切割和擠壓,牙本質表面形成厚1~5μm玷污層(smearlayer),由無機物碎屑和凝固的膠原纖維碎屑組成。玷污層能降低牙本質通透性,不利于牙本質的粘接。

(二)口腔環境1、濕度大量唾液,濕度大,不利于粘結。2、溫度變化大4-60℃3、應力是一種復雜的綜合性應力,粘接劑容易發生應力疲勞而破壞。4、微生物和酶細菌及其代謝產物使粘接界面的膠原和粘接劑降解。5、化學反應口腔臨床要求粘接劑應在37℃、2-7min內固化。6、臨床操作粘接修復有很強的技術依賴性三、被粘物的表面預處理

(一)釉質的表面預處理磷酸水溶液預處理牙釉質的酸蝕(acidetching)技術1、酸蝕釉質表面的作用

1)釉質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蜂窩狀結構,增加粘接面積并使粘接劑與釉質形成微機械嵌合。2)酸蝕后表面能增大,有利于粘接劑的潤濕。2、釉質酸蝕劑的組成

最常用的是37%質量分數的磷酸水溶液,許多酸蝕劑加入增稠劑制成酸蝕凝膠,還加入品紅等染料。(二)牙本質的表面預處理

去除不利粘接的玷污層。用20%~37%的磷酸酸蝕劑或自酸蝕粘接劑中酸性單體(三)常用口腔修復材料的表面預處理1、金屬修復體

打磨、噴砂、化學蝕刻、電解蝕刻——粗化表面。

此外,貴金屬表面可通過摩擦化學的方法附著一層二氧化硅涂料,再用硅烷偶聯劑。

2、陶瓷修復體

1)表面粗糙化打磨、噴砂、氫氟酸蝕刻,后者對硅酸鹽類陶瓷有效,對氧化鋁和氧化鋯為主要成分的陶瓷效果不佳,4%~5%的氫氟酸蝕刻4~5分鐘或9%蝕刻1分鐘。

2)表面改性硅酸鹽類陶瓷可用硅烷偶聯劑,氧化鋁和氧化鋯類不能直接用硅烷偶聯劑,可用摩擦化學的方法在表面黏附一層二氧化硅層后再用。3、塑料修復體

機械打磨和溶劑溶脹法第二節牙充填修復用粘接材料

一、概述據用途:釉質粘接劑牙本質粘接劑據固化方式:化學固化(自凝)粘接劑光固化粘接劑雙重固化粘接劑

二、釉質粘結劑(一)組成樹脂基質、稀釋劑、粘接性單體、光敏劑、促進劑、阻聚劑,與酸蝕劑配套使用,性質是疏水的。粘接性單體是一類分子結構上能與牙齒硬組織形成化學鍵或較強分子間作用力的基團,同時又能與樹脂聚合的單體,常用的有:MDP、4-META、Phenyl-p。(二)釉質粘接機制經酸蝕處理的釉質表面呈蜂窩狀,粘接劑滲入其中,固化后形成大量樹脂突(resintag),形成強大的微機械鎖結結合力。粘接單體能與釉質中Ca2+形成較強的分子間作用力甚至化學鍵,提高粘接強度。(三)性能1、固化性能化學固化粘接劑的固化時間1.5~5分鐘。高氣溫、催化劑比例大可加速固化。固化后表面與復合樹脂一樣也有一層厭氧層,但可以繼續聚合,因此不要擦除。2、粘接強度

較牙本質粘接強度大,可達20~35MPa,疏水性、耐水解,所以耐久性較好。粘接強度受酸蝕劑種類、濃度、酸蝕時間、釉質的耐酸蝕性等因素的影響。通常37%的磷酸酸蝕15~30秒,乳牙釉質和氟斑牙釉質應延長酸蝕時間(1~2分鐘)。酸蝕完后用流水徹底沖洗15秒后吹干。3、釋氟性有些粘接劑含有氟化物,可緩慢釋放氟,有防齲作用。(四)應用1、適用范圍主要用于釉質的粘接或粘接面80%~90%是釉質的粘接,如釉質樹脂貼面修復、釉質缺損修復。2、注意事項

1)釉質酸蝕后應當充分沖洗,沖洗后吹干酸蝕面,酸蝕后的釉質一般為無光澤的白堊色。2)涂布粘接劑后應當用氣槍吹均勻3)若酸蝕面被唾液污染,需重新酸蝕10秒。

既可用于本質的粘接又可用于釉質的粘接,又稱牙齒粘接劑(dentaladhesives)(一)分類和組成兩大類:酸蝕-沖洗類、自酸蝕類。前者需要單獨酸蝕牙本質,后者不需要。絕大多數為光固化。三牙本質粘接劑1、酸蝕-沖洗類粘接劑分“三步法(three-step)”和“兩步法(two-step)”(1)“三步法”粘接劑由酸蝕劑、底涂劑、和粘接樹脂三瓶組成酸蝕劑:37%的磷酸溶液底涂劑:親水性功能性單體、交聯劑、固化引發劑、揮發性溶劑(丙酮或乙醇),具有親水性及與水混溶性粘接樹脂:Bis-GMA、稀釋劑(TEGDMA)、固化引發劑等,具有疏水性(2)“兩步法”粘接劑將底涂劑和粘接樹脂合并為一瓶2、自酸蝕粘接劑分“兩步法(two-step)”和“一步法(one-step)”1、“兩步法”自酸蝕粘接劑由底涂劑和粘接樹脂組成底涂劑:酸性粘接性單體(如MDP、4-META或二甲基丙烯酸磷酸甘油酯)、水、揮發性溶劑、光敏引發劑,呈酸性(pH0.8~2.7),具有親水性.粘接樹脂:與釉質粘接劑類似,Bis-GMA、稀釋劑(TEGDMA)、固化引發劑等,具有疏水性.2、“一步法”自酸蝕粘接劑將兩步法自酸蝕粘接劑中的底涂劑和粘接樹脂合并成一瓶,成分是:酸性粘接性單體、可聚合單體(Bis-GMA、TEGDMA、HEMA等)、水、揮發性溶劑、光敏引發劑,呈酸性,具親水性

自酸蝕粘接劑根據酸性程度可分為強酸性自酸蝕粘結劑(pH≤1)、中等酸性自酸蝕粘接劑(pH1~2)、弱酸性自酸蝕粘接劑(pH≥2)酸蝕后牙釉質表面呈蜂窩狀結構粘接劑滲入酸蝕后牙釉質表面,固化后形成許多樹脂突(tag)(一)粘接機制

牙本質富含水分,其粘接難度遠高于牙釉質。牙本質粘接機制建立在混合層和樹脂突結構基礎上?;旌蠈樱菏钦辰觿┡c牙本質間的雜化結構,其內有牙本質的膠原纖維網狀結構及滲入膠原纖維網中的粘接劑成分,其作用實質是界面互相滲透和微機械鎖結。1、酸蝕-沖洗類粘接劑形成混合層機制酸蝕牙本質去除玷污層并使其下的牙本質表層脫礦,膠原纖維網暴露,沖洗后未吹干水分時膠原纖維網呈膨松狀態,吹干則膠原纖維網塌陷,粘接劑很難滲入其中,因此酸蝕沖洗后牙本質表面應當保留一些水分。表面涂布親水性底涂劑(三步法)或粘接劑(兩步法),混溶于膠原纖維網中的水分,充分吹干,底涂劑或粘接劑中的揮發性溶劑攜帶水分揮發,膠原纖維網中充滿底涂劑或粘接劑中的單體或其他成分,與膠原纖維網下的未脫礦牙本質形成粘接。對于三步法粘接劑,其后涂粘接性膠液,疏水性粘接性膠液滲入底涂劑潤濕的膠原纖維網中,形成混合層和樹脂突。此混合層有牙本質膠原纖維網、粘接劑。由于此過程要求牙本質表面保持濕潤,因此又稱為濕粘接(wettingbonding)

無玷污層的牙本質表面SEM×2500被玷污層覆蓋的牙本質表面SEM×2500牙本質中的膠原纖維SEM×100,000酸蝕、沖洗、吹干后的牙本質表面SEM照片(可見管間牙本質表面的膠原纖維層表面致密光滑)2、自酸蝕類粘接劑形成混合層機制自酸蝕底涂劑(兩步法)或粘接劑(一步法)含有酸性單體和水分,呈現一定的酸性,可以溶解或部分溶解玷污層,并使玷污層下方的牙本質表層脫礦,底涂劑或粘接劑滲入脫礦的膠原纖維網中,形成混合層和樹脂突。此混合層有牙本質膠原纖維網、玷污層殘余顆粒和溶解的礦物質鹽、粘接劑。3牙本質粘接劑粘接釉質的機制酸蝕-沖洗類與釉質粘接劑相同,通過酸蝕劑使釉質表面脫礦,最終形成微機械鎖結結合力和分子間作用力。自酸蝕類主要通過酸性單體使釉質表面脫礦,最終形成微機械鎖結結合力和分子間作用力。(一)性能1、粘接強度大多數粘接劑對釉質和牙本質的剪切粘接強度為13~30MPa。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