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醫《針灸學》教學大綱(90學時)_第1頁
南中醫《針灸學》教學大綱(90學時)_第2頁
南中醫《針灸學》教學大綱(90學時)_第3頁
南中醫《針灸學》教學大綱(90學時)_第4頁
南中醫《針灸學》教學大綱(90學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南京中醫藥大學

《針灸學》課程教學大綱

(供中醫學及中西醫臨床五年制/七年制、康復治療學專業用)

課程名稱:_________針灸學_____________英文名稱:subiectofacuDunctureand

moxibustion

課程類別:_________必修課_____________課程類型:理論課(含實訓)

課程編碼:_______050210_______________課程學分: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

課程總學時:90學時______________實驗(實訓)學時:30學時

開課單位:第二臨床醫學院教研室:針灸學臨床教研家

課程負責人:甘君學

一、一般情況

《針灸學》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醫、中西醫結合等本科專業學生的必修課

程,其主要內容為經絡、腌穴、刺灸法與治療四個方面。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在學

習鞏固本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掌握有關針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達到能夠

運用針灸方法防治一些常見病、多發病的目的。

本課程的教學范圍以教材為主,加強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教學方法以課堂講授為主,

并根據章節內容,分別以實物、模型、圖表,以及CAI課件、錄象、幻燈等教具和設備輔

助進行,以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增強教學效果。由于本門課不僅是一門理論課,也是一

門涉及臨床多學科的實踐課,在學習基本理論知識的同時,必須十分注重實踐操作和臨床見

習、實習,將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熟練掌握針灸基本技能。

二、教學內容與方法

緒之

【目的】

掌握針灸學的定義,明確掌握此學科的重要意義。了解本課程的主要學習內容、目的、

要求和學習方法。熟悉針灸發展簡史。

【要求】

1、掌握針灸學的定義

2、熟悉針灸學的主要內容,學習目的要求和方法

3、熟悉針灸的起源、發展及歷代重要針灸史實

4、了解當代國內外針灸發展概況

【教學方法】

講授法、直觀演示法、發現法。

1.上篇經絡臉穴

1.1第一章經絡總論

【目的】

掌握經絡與經絡學說的定義和經絡系統的組成,熟悉經絡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掌握

經絡學說在臨床上的應用。了解經絡分部的理論及意義。

【要求】

1、掌握經絡與經絡學說的定義

2、掌握經絡系統的組成;掌握十二經脈的循行、分布銜接規律和十二經脈流注概況;熟悉

奇經八脈的分布、作用及特點,了解十五絡脈、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的分布特點、

作用及意義

3、熟悉經絡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以及經絡學說在祖國醫學理論和臨床實踐中的地位和

作用

4、掌握經絡學說在臨床上的應用,重點在診斷疾病和治療疾病方面

5、了解經絡的標本、根結、氣街和四海

6、了解經絡的現代研究概況

【教學方法】

講授法、直觀演示法、討論法。

1.2第二章腌穴總論

【目的】

熟悉腌穴的定義、發展概況及分類方法;、掌握腌穴的定位方法、腌穴的主要治療作用

和主治規律;熟悉各類特定穴的意義和內容。

【要求】

1、熟悉腌穴的定義、腌穴的發展,以及穴位標準化方案的特點

2、熟悉腌穴的分類及分類的原則

3、熟悉腌穴的命名及命名原則

4、掌握腌穴的定位方法,重點骨度分寸法和體表解剖標志取穴法

5、掌握腌穴的作用與主治規律

6、熟悉特定穴的定義與內容

7、了解腌穴的現代研究概況

【教學方法】

講授法、直觀演示法、討論法。

1.3第三章經絡腌穴各論

【目的】

掌握十四經脈的循行,及其臟腑屬絡關系和與組織器官的聯系;熟悉十四經脈的病候和

主治概要;全面了解十四經腌穴,并重點掌握其中190個左右常用的經穴、奇穴的定位方法、

主治特點和操作要求。

【要求】

1、掌握十四經脈的循行

2、熟悉十四經的主要病候和主治概要

3、掌握十四經穴和常用經外奇穴,劃*者)的定位、主治和操作

手太陰肺經(H穴):中府*、云門、天府、俠白、尺澤*、孔最*、列缺*、經渠、太淵*、

魚際*、少商*

手陽明大腸經(20穴):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溪*、偏歷*、溫溜、下廉、上廉、

手三里*、曲池*、肘髏、手五里、臂席*、肩鶻*、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髏、迎香*

足陽明胃經(45穴):承泣*、四白*、巨修、地倉*、大迎、頰車*、下關*、頭維*、人迎

*、水突、氣舍、缺盆、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滿、梁門*、關門、

太乙、滑肉門、天樞*、外陵、大巨、水道*、歸來*、氣沖、髀關、伏兔*、陰市、梁丘*、

犢鼻、足三里*、上巨虛*、條口*、下巨虛*、豐隆*、解溪*、沖陽、陷谷、內庭*、厲兌*

足太陰脾經(21穴):隱白*、大都、太白*、公孫*、商丘、三陰交*、漏谷、地機*、陰

陵泉*、血海*、箕門、沖門、府舍、腹結、大橫*、腹哀、食竇、天溪、胸鄉、周榮、大包*

手少陰心經(9穴):極泉*、青靈、少海*、靈道、通里*、陰鄭*、神門*、少府*、少沖*

手太陽小腸經(19穴):少澤*、前谷、后溪*、腕骨*、陽谷、養老*、支正*、小海、肩

貞*、膈俞、天宗*、秉風、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額髏*、聽宮*

足太陽膀胱經(67穴):睛明*、攢竹*、眉沖、曲差、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

天柱*、大杼*、風門*、肺俞*、厥陰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膽俞*、脾俞*、胃

俞*、三焦俞*、腎俞*、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小腸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環俞、

上修、次髏*、中含、下修、會陰、承扶*、殷門、浮鄭、委陽*、委中*、附分、魄戶、膏肓

*、神堂、ItBI、膈關、魂門、陽綱、意舍、胃倉、肓門、志室*、胞肓、秩邊*、合陽、承

筋、承山*、飛揚*、附陽、昆侖*、仆參、申脈*、金門、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陰*

足少陰腎經(27穴):涌泉*、然谷*、太溪*、大鐘*、水泉、照海*、復溜*、交信、筑賓,

陰谷*、橫骨、大赫、氣穴、四滿、中注、肓俞*、商曲、石關、陰都、腹通谷、幽門、步廊、

神封、靈墟、神戴、或中、俞府

手厥陰心包經(9穴):天池*、天泉、曲澤*、鄭門*、間使*、內關*、大陵*、勞宮*、中

沖*

手少陽三焦經(23穴):關沖*、液門、中渚*、陽池*、外關*、支溝*、會宗、三陽絡、

四瀆、天井、清冷淵、消涿、席會、肩修*、天修、天牖、翳風*、痣脈、顱息、角孫*、耳

門、和修、絲竹空

足少陽膽經(44穴):瞳子髏*、聽會*、上關、頜厭、懸顱、懸厘、曲鬢、率谷*、天沖、

浮白、頭竅陰、完骨"*、本神、陽白*、頭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風池*、肩井*、

淵腋、輒筋、日月*、京門、帶脈*、五樞、維道、居髏、環跳*、風市*、中瀆、膝陽關、陽

陵泉*、陽交、外丘、光明*、陽輔、懸鐘*、丘墟*、足臨泣*、地五會、俠溪*、足竅陰*

足厥陰肝經(14穴):大敦*、行間*、太沖*、中封、蠡溝*、中都、膝關、曲泉*、陰包、

足五里、陰廉、急脈、章門*、期門*

督脈(28穴):長強*、腰俞、腰陽關*、命門*、懸樞、脊中、中樞、筋縮、至陽*、靈臺、

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啞門*、風府*、腦戶、強間、后頂、百會*、前頂、囪會、上

星*、神庭、素髏*、水溝*、兌端、齦交

任脈(24穴):會陰、曲骨、中極*、關元*、石門、氣海*、陰交、神闕*、水分、下皖*、

建里*、中皖*、上脫*、巨闕、鳩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宮、華蓋、璇磯、天突*、廉

泉*、承漿*

常用經外奇穴(總36穴):四神聰*、印堂*、魚腰、上明、太陽*、球后*、鼻通、金津*、

玉液*、夾承漿*、牽正*、翳明、安眠*、三角灸*、提托、子宮穴*、定喘穴*、夾脊*、胃脫

下俞*、腰眼*、十宣*、四縫*、中魁、八邪*、落枕穴*、腰痛點*、臂中、肩內陵*、二白*、

肘尖、環中、百蟲窩*、鶴頂*、膝眼*、膽囊穴*、闌尾穴*、八風*

(戈勝者為重點穴位,其余為一般穴位)

【實訓項目】

號學

實訓項目名稱內容提要

任督、手三陰點6[實訓目的]掌握任督脈、手三陰體表循行、常用腌穴的定位。熟悉

穴位的針刺方法及注意事項。

1

[實訓內容]常用骨度分寸及任督脈、手三陰經穴定位

[實訓方法]老師操作示范,學生動手練習。

手三陽點穴3[實訓目的]掌握手三陽體表循行、常用腌穴的定位。熟悉穴位的針

刺方法及注意事項。

2

[實訓內容]手三陽經穴定位

[實訓方法]老師操作示范,學生動手練習。

足三陽點穴6[實訓目的]掌握足三陽體表循行、常用腌穴的定位。熟悉穴位的針

3刺方法及注意事項。

[實訓內容]足三陽經穴定位

[實訓方法]老師操作示范,學生動手練習。

足三陰、奇穴點3[實訓目的]掌握足三陰體表循行、足三陰、奇穴常用腌穴的定位。

熟悉穴位的針刺方法及注意事項。

4

[實訓內容]足三陰經穴、常用奇穴定位,歸納總結

[實訓方法]老師操作示范,學生動手練習。

【教學方法】

講授法、直觀演示法、練習法、討論法。

2中篇刺灸法

2.4第四章刺灸法總論

【目的】

掌握刺法、灸法的定義;熟悉刺灸法的作用及意義;了解刺灸法的起源與發展、刺灸法

的現代研究概況。

【要求】

1、掌握刺法、灸法的定義

2、熟悉刺灸法的特點、作用及意義

3、了解刺灸法的起源與發展

4、了解九針的名稱、形狀和用途

5、了解刺灸法的現代研究概況

【教學方法】

講授法、直觀演示法、討論法。

2.5第五章刺灸法各論

【目的】

熟悉毫針的基本知識,掌握毫針刺法的操作方法及技術;熟悉針刺異常情況的預防和處

理。掌握灸法的種類、操作、適應證和注意事項。掌握拔罐的操作方法、適應范圍和注意事

項。熟悉耳穴的定位、主治及耳針的操作方法。熟悉標準頭穴線的定位、操作方法、適應范

圍和注意事項。熟悉三棱針、皮膚針、皮內針、電針、穴位注射的操作方法,適應范圍和注

意事項。

【要求】

1、熟悉毫針刺法的基本知識

2、掌握亳針的進針、留針、行針、出針等操作過程,針刺得氣與行針手法、補瀉手法

3、熟悉針刺異常情況的預防及處理

4、熟悉灸法的意義、種類和作用;掌握灸法的操作方法,適應范圍和注意事項

5、掌握拔罐的操作方法,適應范圍和注意事項

6、熟悉耳穴的定位、主治配穴原則及耳針的臨床應用與注意事項

7、熟悉標準頭穴線的定位和主治作用,頭針的操作方法,適應范圍和注意事項

8、熟悉三棱針、皮膚針、皮內針、電針、穴位注射的操作方法、適應范圍和注意事項

【實訓項目】

號學

實訓項目名稱內容提要

[實訓目的]

1.了解毫針的基本知識,掌握毫針刺法的全部操作,并重點掌握捻

轉、提插、疾徐等補瀉手法。

2.了解得氣的意義,掌握候氣、催氣、行針等操作方法。

3.掌握針刺異常情況的預防和處理。

4.掌握灸法的種類、操作、適應證和注意事項。

5.掌握拔罐的操作方法、適應范圍和注意事項。

毫針刺法、灸[實訓內容]

16

法、拔罐1.毫針刺法的基本知識。

2.毫針的進針、留針、行針、出針等操作過程,針刺得氣與行針手

法、補瀉手法。

3.針刺異常情況的預防及處理。

4.灸法的意義、種類和作用;灸法的操作方法,適應范圍和注意事

項。

5.拔罐操作方法,適應范圍和注意事項。

[實訓方法]觀看示范、實體練習。

[實訓目的]

1.掌握耳穴的定位、主治及耳針的操作方法。

2.掌握標準頭穴線的定位、操作方法、適應范圍和注意事項。

3.熟悉三棱針、皮膚針、皮內針、電針、穴位注射的操作方法,適

應范圍和注意事項。

2其他針法6[實訓內容]

1.耳穴的定位、主治配穴原則及耳針的臨床應用與注意事項。

2.頭針刺激區的部位和主治作用,頭針的操作方法,適應范圍和注

意事項。

3.三棱針、皮膚針、皮內針、電針、穴位注射的操作方法,適應范

圍和注意事項。

[實訓方法]觀看示范、實體練習。

【教學方法】

講授法、直觀演示法、練習法。

3下篇針灸治療

3.6第六章治療總論

【目的】

熟悉八綱、臟腑、經絡辨證在針灸臨床上的運用;掌握針灸治療原則、治療作用和配穴

處方;熟悉各類特定穴的臨床應用。

【要求】

1、熟悉八綱、臟腑、經絡辨證在針灸臨床上的運用

2、掌握針灸的治療原則和治療作用

3、掌握針灸配穴處方

4、熟悉特定穴的應用

5、了解影響針灸治療效果的因素

6、了解針灸治療作用的現代研究概況

【教學方法】

講授法、直觀演示法、討論法、探究法。

3.7第七章治療各論

【目的】

熟悉重點病證的概念、病因病機,掌握其辨證分型、針灸治療原則、處方、配穴及方義;

了解?般病證的概念,病因病機、辨證分型及熟悉其針灸治療。

【要求】

掌握各科重點病證的概念、病因病機、辨證分型及針灸治法、處方配穴及方義

內科病證:中風*、眩暈(附高血壓)*、頭痛(附三叉神經痛)*、面癱*、腰痛*、脅痛*、

痹癥(附頸椎病、肩周炎、坐骨神經痛)*、小兒麻痹后遺癥、痿證*、癇證*、癲狂、不寐*、

臟躁、驚悸怔仲*、感冒、咳嗽、哮喘*、肺瘞、瘧疾、嘔吐*、胃痛*、腹痛*、黃疽、泄瀉*、

痢疾*、便秘、脫肛、癖閉、水腫、遺精(附陽萎)*。

婦兒科病證: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崩漏、帶下*、胎位不正*、滯產、缺乳、陰挺、

小兒驚風*、遺尿*、疳積*、小兒腦癱*、食積。

皮外科病證:風疹*、疔瘡、昨腮*、乳癰*、乳癖、腸癰、痔瘡、疝氣、扭傷*(附:落

枕)、肘勞、腱鞘囊腫、丹毒、蛇丹*、扁平疣、神經性皮炎、瘞瘡、斑禿。

五官科病證:目赤腫痛*、麥粒腫、耳聾耳鳴*、鼻淵*、牙痛*、咽喉腫痛*、口瘡、近

視*。

急癥:暈厥*、虛脫*、高熱*、抽搐*、急痛*、出血。

其他:減肥、美容、戒煙、延緩衰老

(戈U*者為重點病證,其余為一般病證)

【教學方法】

講授法、直觀演示法、討論法、探究法。

三、學時分配

序號章節教學內容學時數授課方式備注

1—?緒言2理論課

2二上篇經絡總論6理論課

3三腌穴總論4理論課

4四經絡腌穴各論32理論課、

實訓課

5五中篇刺灸法22理論課、

實訓課

6八下篇治療總論6理論課

7七治療各論12理論課

8八指導性自學6理論課

合計//90//

四、考核評價

【考核方法】

本課程采用平時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終結性考試相結合的方式。

考試是對教與學的全面驗收,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考試題FI要符合大綱要求,既要做

到全面驗收,又要體現重點,難度適中,題量適度。

【成績構成】

平時形成性考核占總分30%,期末終結性考試占總分70隊考核總分滿分為100分,總

成績60分為及格。

平時考核成績滿分為30分。平時成績考核內容包括:(1)獨立完成教師要求的文字教

材中的相關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