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學期語文
期中達標測試卷(B卷)
試卷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一、積累與運用(25分)
1.下列各組間語中加粗字的注音無誤的一項是()(2分)
A.神龕(kan)焚(f6n)身犬吠(fu)溺(niao)炕
B.靜穆(mu)爭訟(song)磷(lin)火斡(hdn)旋
C.幽悄(qiao)鏘(qiang)然褪(tui)色可憫(mln)
D.點綴(zhui)燎(liao)原悵惘(wang)騾(piao)姚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
端午時節,珠三角各地都會.組織龍舟競賽,廣州市也會舉辦國際龍舟邀
請賽。邀請賽當日,競賽河段封航,起點處的龍舟成隊依次排列,等候比賽。一聲鑼
響,早已的龍舟如離弦之箭,向終點飛馳。河岸上鑼鼓喧天,人們
,好不熱鬧!
A.因地制宜迫在眉睫拍手稱快
B.因地制宜迫不及待歡聲雷動
C.因人而異迫在眉睫歡聲雷動
D.因人而異迫不及待拍手稱快
3.關于課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社戲》以飽含深情的筆觸,寫出了魯迅十一二歲時從平橋村夜航到趙莊看社戲的
一段生活經歷。作品刻畫了農家少年的形象,表現了勞動人民淳樸、善良、友愛、無
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農村自由天地中充滿了詩情畫意的生活畫卷,表達了作者對少
年時代生活的懷念。
B.《回延安》中詩人以赤子之心歌頌了養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從中可以感受到
詩人對“母親”延安的那份永不泯滅的真情。
C.《恐龍無處不有》中''位于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運用打
比方的說明方法,形象地說明了南極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極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D.《被壓扁的沙子》一文,作者通過“被壓扁的沙子”來探討恐龍滅絕的原因,再一
次證明了“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
域產生影響”。
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2分)
A.目前,國內幾大主流媒體對爆款手游《王者榮耀》中人物的設定罔顧歷史,過度創
新的行為,紛紛發文批評。
B.學校積極推進課程改革,開展“三進校園”等多項實踐活動,學生非常受歡迎。
C.是否選擇對社會對未來負責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現代人良好素質的重要標準。
D.針對最近發生在校園里的一些違法案件,教育部要求地方有關部門,對侵犯少年兒
童權益、損害少年兒童身心健康,要從嚴查處并依法打擊。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
實干型的人通常都會努力工作,以獲得他們想獲得的地位和別人贊賞的目光,
,,,°總
之,實干型的人會全心全意追求目標,而且有著不達目標決不罷休的勇氣。
①他們信奉努力比聰明更重要
②他們的成功不僅體現在事業上,也可能是成功的父母、成功的商人、成功的老師、
成功的玩伴等
③如果他們既努力又聰明,成功的概率是很高的
④生活中的那些成功人士,多是實干型
A.④①③②B.①③②④C.①②④③D.④③②①
6.按要求默寫。(12分)
(1)描寫桃花林美麗景色的語句是:,,
(2)描寫桃花源社會環境安定平和的語句是:,一
(3)《小石潭記》中寫游魚自由輕靈游動的句子是:
(4)《兼葭》中,",o,
”用露珠化作白霜來表現戀人之間的朦朧之美。
7.“低碳”成了人們耳熟能詳的詞匯,“低碳生活”正日益為更多人所接受。為了使
同學們加深對“低碳生活”的認識,選擇更加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校團委將要舉
辦一次展覽宣傳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面的任務。(3分)
(1)閱讀下列材料,從兩個方面概括出實行“低碳生活”的必要性。(2分)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深入、現代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的
大量排放,導致全球氣溫升高、氣候發生變化。全球氣候變暖使得南、北極冰川開始
加速融化,導致海平面升高,沿海城市和低海拔島國將被海水淹沒。據預測,按現在
的速度,21世紀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遠遠超出此前的預期。水溫升高將導致藍
藻過度繁衍,從供水體系到天然湖泊都會受到污染,從而引發人體消化系統、神經系
統和皮膚的疾病。
(2)閱讀下列校團委對學生進行的“低碳生活方式了解程度”的調查表,說說在學生
二、閱讀(45分)
(一)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面小題。(6分)
萊葭
萊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澗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萊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澗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玳。
萊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漠。
溯澗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讓。
8.下列對詩歌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2分)
A.這首詩以重章疊句、反復詠唱的方式,表現出男主人公對伊人依戀之情逐步加深和
鍥而不舍的求索、追尋。
B.“兼葭蒼蒼,白露為霜”采用了《詩經》中常用的“賦”的手法,點明故事發生的
時間是在深秋,為詩歌創設了一個凄清蕭瑟的意境。
C.“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伊人”是虛寫,表現出伊人蹤跡難尋、可望而不可即。
D.《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與《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合稱
為“五經”,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9.詩中的“兼葭”這一意象有哪些作用?請結合詩歌內容進行簡要分析。(4分)
(二)閱讀下面語段,完成問題。(10分)
【甲】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
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
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
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乙】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
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
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選自《道德經》)
10.解釋加粗詞的意思。(4分)
①咸來問訊
②不足為外人道也_____
③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④樂其俗
11.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①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②雖有舟輿,無所乘之。
12.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
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13.【甲】【乙】中,兩文作者想象的“理想國”有哪些相似之處?(2分)
(三)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題。(10分)
誰偷了我們的wifi信號
陳博翰
①在這個信息時代,網速太差或者突然斷網,無疑讓人很沮喪。更令人氣惱的
是,wifi不好這種事,還每天都在發生。那么,究竟是什么影響了我們的網速呢?
②在許多盛大節日里,人們總愛在屋子里裝飾上彩燈,來增添節日的歡樂氣氛。
比如,圣誕節時,人們會在圣誕樹上懸掛一串串小彩燈。而在中國新年到來的時候,
許多人也習慣在家里布置上五顏六色的小燈。這個時候,家中wifi第一大盜就出現
了,它們就是彩燈。英國寬帶服務公司研究發現,彩燈會影響網速,而且這一影響還
高達25%。據估計,大約有600萬英國人被家里緩慢的網速折磨得痛苦不堪,而電子
設備的干擾,特別是來自節慶時彩燈的影響就是罪魁禍首。
③我們知道,任何用電的東西都會產生一個電磁場——這是一種看不見的電子顆
粒云。如果磁場足夠大,就會干擾wifi網絡中用到的無線電波。所以,電線或者電燈
都會干擾wifi。這其中,彩燈的影響更大。因為彩燈有很多的電線和電管,這些漂亮
的小彩燈們,被人們裝飾在門廊上,圣誕樹上,它們的電線就在房間里產生了一個很
大的磁場,而且不像其他的電子設備,由于人們一開彩燈就會開一整晚,這時,這個
磁場對網絡的影響會更持久。
④不僅是燈光,廚房里的家電也會擾亂我們的網速。wifi發出的電磁波遇到金屬
材料后,一部分會被反射回去,所以,在金屬后面的設備會接收到很弱的信號,如果
你將wifi設備放置在金屬材質覆蓋的環境中,wifi信號甚至會被屏蔽。所以,我們
家中的冰箱、烤爐、洗衣機等障礙物都會影響信號的傳輸。在廚房里,最大的干擾還
是來自微波爐傳出的無線電波。當你用微波爐時,你的網絡可能會被微波爐吸走去幫
助你加熱飯菜。不僅僅是微波爐,那些無線遙控玩具、高保真揚聲器、嬰兒監視器,
也通常和wifi用相同頻率的無線電波,它們同樣會對信號造成干擾。
⑤除了微波爐,在吸收無線電波方面,水也十分擅長。有經驗的人在布設wifi網
絡得時候,碰到一些大的水管都要繞開。所以,把你的魚缸放在wifi旁一定是很糟糕
的想法。不僅僅是水會阻攔wifi信號,任何的液體,包括我們的體液都會干擾到信
號。如果你站得太靠近路由器,也會影響大伙的網速喲。
⑥如果你的家又舊又大,承重墻又很厚,你就會發現wifi根本就進不了任何房
間。這是因為無線信號的頻率很高,當它們穿過磚、石灰墻、大理石或者金屬時,信
號會受到極大的衰減,這樣網速自然會受到影響。
⑦而且,在不同材質建造的房子里,wifi信號也會有所不同。例如,在中國,許
多房子都是框架結構。墻體沉降后會跟梁柱之間有裂縫,這樣,在承重梁、柱跟后期
磚砌起的墻體之間,會釘上鐵絲網,然后再抹水泥砂漿,這樣就不會有裂縫了。同
時,鋼筋混凝的土墻面,拆開模板后表面太光滑,掛不住水泥砂漿,粘上鐵絲網后再
抹水泥砂漿,也能起到牢固、不開裂的作用。但就是這樣的鐵絲網,也在無形中阻擋
了無線信號的傳播。在一些現代家庭的房子里,許多人用很薄的石膏板做墻面,這
時,網絡信號就會比較好。
(選自《大科技百科新說》,有刪改)
14.本文的說明對象是什么?(2分)
15.第②段中畫線句“家中wifi第一大盜就出現了,它們就是彩燈”運用了哪種說明
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6.第④段畫線句中加粗詞“可能”能否刪除,為什么?(2分)
你的網絡可能會被微波爐吸走去顰助你加熱飯菜。
17.隔壁黃阿姨家正在裝修房子,為了確保wifi信號良好,請你結合本文內容,給她
提三點建議。(3分)
(四)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題。(11分)
消失的年聲
肖復興
①如今,年的聲音,最大保留下來的是鞭炮。隨著都市霧霾天氣的日益加重,人
們呼吁過年減少甚至禁止燃放鞭炮,鞭炮之聲,越發岌岌可危,以致最后消失,也不
是不可能的事情。
②其實,年的聲音豐富得多,不止于鞭炮。只是歲月的流逝,時代的變遷,讓年
的聲音無可奈何地消失了很多,以至于我們遺忘了它們而不知不覺,甚至覺得理所當
然或勢在必然。
③有這樣兩種年聲的消失,最讓我遺憾。
④一是大年夜,老北京有這樣一項活動,把早早買好的干秫秸稈或芝麻軒,放到
院子里,呼喊街坊四鄰的孩子,跑到干秫秸稈或芝麻稈上面,盡情地踩。桿子踩得越
碎越好,越碎越古利:聲音踩得越響越好,越響越吉利。這項活動名曰“踩歲”,要
把過去一年的不如意和晦氣都踩掉,不把它們帶進就要到來的新的一年里。滿院子吱
吱作響歡快的“踩歲”的聲音,是馬上就要響起來的鞭炮聲音的前奏。
⑤這真的是我們祖輩一種既簡便又聰明的發明,不用幾個錢,不用高科技,和大
地親近,又帶有濃郁的民俗風味。可惜,這樣別致的“踩歲”的聲音,如今已經成為
絕響。隨著四合院和城周邊農田逐漸被高樓大廈所替代,秫秸稈或芝麻稈已經難找,
即便找到了,沒有了四合院,也缺少了一群小伙伴的呼應,“踩歲”簡單,卻成為一
種奢侈。
⑥另一種聲音,消失得也怪可惜的。大年初一,講究接神拜年,以前,這一天,
賣大小金魚兒的,會挑擔推車沿街串巷到處吹唱。在剛剛開春有些乍暖還寒的天氣
里,這種吆喝的聲音顯得清冽而清爽,充滿唱歌一般的韻律,在老北京的胡同里,是
和各家開門揖戶拜年的聲音此起彼伏的,似乎合成了一支新年交響樂。一般聽到這樣
的聲音,大人小孩都會走出院子,有錢的人家,買一些珍貴的龍晴魚,放進院子的大
魚缸里;沒錢的人家,也會買一條兩條小金魚兒,養在粗瓷大碗里。統統稱之為“吉
慶有余”,圖的是和“踩歲”一樣的吉利。在話劇《龍須溝》里,即使在龍須溝那樣
貧窮的地方,也還是有這樣賣小金魚兒的聲音回蕩。如今,在農貿市場里,小金魚兒
還有得賣,但沿街吆喝賣小金魚那唱歌一般一吟三嘆的聲音,只能在舞臺上聽到了。
⑦年的聲音,一花獨放,只剩下鞭炮,多少變得有些單調。
⑧過年,怎么可以沒有年的味道和聲音?仔細琢磨一下,如果說年的味道,無論
是團圓餃子,還是年夜飯所散發的味道,更多來自過年的“吃”上面;年的聲音,則
更多體現在過年的玩的方面。再仔細琢磨一下,會體味到,其實,通過過年這樣一個
形式,前者體現在農業時代人們對于物質的追求,后者體現人們對于精神的向往。年
味兒,如果是現實主義的,年聲,就是浪漫主義的。兩者的結合,才是年真正的含
義。不是嗎?
(選自《新民晚報》,有改動)
18.文章敘述了哪兩種消失的年聲?為什么這兩種年聲的消失最讓作者感到遺憾?(3
分)
19.第⑥段面線句寫出了吆喝聲的什么特點?有什么表達效果?(3分)
20.下列對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2分)
A.文章結構上運用了前后呼應的手法。使文章結構嚴謹,也更好地表達了作者的情
感。
B.文章主要敘述了兩種消失的年聲,因為這種聲音的消失,讓作者感到最遺憾,也對
過年減少甚至禁止燃放鞭炮流露出不滿之情。
C.文章第三段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引出了下文關于消失的兩種年聲的敘述。
D.在作者看來鞭炮聲、“踩歲”聲和大年初一賣金魚的吆喝聲都屬于浪漫主義的,也
是年的內涵之一。
E.文章表達出作者對傳統習俗的懷念,對消失的傳統習俗的遺憾和惋惜。相較當前的
過年文化,作者更喜歡那些逝去的日子。
21.結尾處作者認為“兩者的結合,才是年真正的含義”,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3分)
(五)閱讀名著選段,完成練習。(8分)
詩的源頭是歌謠。上古時候,沒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謠,沒有寫的詩。一個人高
興或悲哀的時候,常愿意將自己的心情訴說出來。日常的言語不夠勁兒,便用歌來
唱;一唱三嘆得回腸蕩氣。唱嘆再不夠的話,手就舞起來了,腳也蹈起來了,反正要
將勁兒使到了家。碰到節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樂,唱歌的機會更多。或一唱眾
和,或彼此競勝。傳說葛天氏的樂八章,三個人唱,拿著牛尾,踏著腳,似乎就是描
寫這種光景的。歌謠越唱越多,雖沒有書,卻存在人的記憶里。有了現成的歌兒,就
可借他人的酒杯,澆自己塊壘;隨時揀一支合適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悶。若沒有完
全合適的,盡可刪一些改一些,到稱意為止。流行的歌謠中往往不同的詞句并行不
悖,就是為此。可也有經過眾人修飾,成為定本的。歌謠真可說是“一人的機鋒,多
人的智慧”了。
歌謠可分為徒歌和樂歌。徒歌是隨口唱。徒歌新有節奏,手舞腳蹈便是幫助節奏
的;可是樂歌的節奏更規律化些。到了《詩經》時代,有了琴瑟鐘鼓,已是洋洋大觀
了。歌謠的節奏最主要的靠重疊或叫復沓;本來歌謠以表情為主,只要翻來覆去將情
感表達到家就成,用不著說多余的話。重疊可以說是原始歌謠的生命,節奏也使建立
在這上頭。字數的均齊、韻腳的協調,是后來有了文字才發展出來的。有了這些,重
疊才在詩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將那些歌謠記錄下來,便是最
初的寫的詩了。
(選自朱自清《經典常談》,有刪改)
22.材料中,原始歌謠有哪些主要用途?(3分)
23.如何理解歌謠是“一人的機鋒,多人的智慧”?(3分)
24.請結合材料,概括歌謠與最初的詩的不同之處。(2分)
三、作文(50分)
25.請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龍涎香是世界上香味最為持久的香料,它是抹香鯨的一種分泌物,形成過程極其
漫長,且必須在海水中漂浮浸泡幾十年。也正因為如此,它才會獲得如此高貴的身
份。
請根據上述材料,自主立意,選擇一個合適的角度,聯系你的經歷和體驗,寫一
篇作文。
【提示和要求】
(1)自擬標題,文體不限(詩歌除外)。(2)文中不要透露你個人的身份信
息。(3)抄襲是不良行為,請不要照搬別人的文章。(4)不少于600字。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犬吠---fei;B.斡旋----wo;C.幽悄---qiao;故選D。
2.答案:B
解析:此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詞語能力。解答此題,首先要弄清詞語的意義,再弄清
詞語的感情色彩,還要注意具體的語境,如有關聯詞還要掌握關聯詞的固定搭配等。
“因地制宜”的意思是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宜的措施;“因人而異”的意思
是因人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所以第一個空應填寫“因地制宜”,故排除C、D兩項。
“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十分緊急,已到眼前,而“迫不及待”是急迫得不能等待,形
容心情急切。結合句意可知第二個空應填寫表示比賽前的心情的詞語,所以應填寫
“迫不及待”,故排除A。根據以上分析可知應選B。
3.答案:A
解析:《社戲》中的“我”是虛構的人物,并非魯迅本人。
4.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學生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從內
容角度分析詞義的不同理解病因,可從語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見類型
及辨識病句的方法,還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語感能力。B項有誤,應該把“學生非常
受歡迎”改為“非常受學生歡迎”;C項應該刪去“是否”;D項應該在“身心健康”
補充上“的行為”。故選A。
5.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句子的銜接與排序。作答本題可采用排除法。分析供排句,①②③句
中的“他們”都指“生活中的那些成功人士”,因此④句應排在最前面,排除B、C兩
項。①句緊承④句闡釋實干型的成功人士的特點,應排在第二句,由此排除D項。故
答案選A。
6.答案:(1)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3)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4)兼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7.答案:(1)減緩海平面升高淹沒陸地的速度,抑制水體污染引發的疾病。
(2)多數人對“低碳生活方式”了解不夠,開展宣傳活動意義重大。
解析:(1)認真閱讀材料一,可以看出材料一是分兩個方面說明的,前三句話是一個
方面,第四句話是另一個方面。第一個方面說明的是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最終會導致
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和低海拔島國將被海水淹沒。第二個方面說明的是溫室氣體的
大量排放最終會污染水體,引發疾病。據此可以從兩個方面概括出實行“低碳生活”
的必要性是:減緩海平面升高淹沒陸地的速度,抑制水體污染引發的疾病。
(2)認真觀察“低碳生活方式了解程度”的調查表,可以看出非常了解和比較了解低
碳生活方式的分別占比為7.9%和24.2%,兩者加到一起只要30%多一點,而對低碳
生活方式不太了解和不了解的分別占比為59.2%和8.79%,兩者加到一起竟達將近
70%。由此可見大多數人對“低碳生活方式”了解不夠,很有必要開展宣傳活動。
8.答案:B
解析:B.有誤,”兼葭蒼蒼,白露為霜”是使用的比興手法,點明故事發生的季節在
深秋,為詩歌創設了一個蕭瑟的意境。
9.答案:托物起興,引出對“伊人”的描寫和追尋;通過描寫兼葭營造蕭索迷離的氛
圍,為詩歌奠定哀婉凄清的基調,烘托了男主人公惆悵傷感的心情。
解析:本題考查對“兼葭”意象作用的分析理解。“兼葭”是荻葦、蘆葦的合稱,皆
水邊所生。首二句以蒸葭起興,展現一幅河上秋色圖,對詩中所抒寫的執著追求、可
望難即的愛情,起到了很好的氣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詩人為追求伊人的如癡如
醉,與蒼蒼的兼葭,煙霧迷離的景色交融為一體。仿佛這迷茫的煙水晨霧就是此時詩
人的夢幻化而成,情景交融,難分難解。通過秋天的白露,由“為霜”到“未唏”再
到“未已”的變化過程,表現了詩人長時間的上下求索、徘徊追索的生命軌跡,也表
現了詩人尋求伊人的不易。
10.答案:都;值得;結構助詞,的;以……為樂
解析:句意為:都來打聽消息。咸:都。句意為:不值得對外界的人說啊。足:值
得。句意這:即使有效率高達十倍百倍的機械也不使用。之:結構助詞,的。句意
為:以他們的風俗為快樂。樂:以……為樂。
11.答案:①這個漁人一一的給(桃花源中的人)詳細地訴說他知道的事情,(他們)
聽了都很驚嘆惋惜。
②雖然有船和車,卻沒有地方要乘坐它。
解析:參考譯文:
【甲】(桃花源的人)一見漁人,竟然大為驚奇,問他是從哪里兒來的。(漁
人)細致詳盡地回答了他們,人們就把漁人請到自己家里,擺酒殺雞做飯款待他。村
里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客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
避秦時的戰亂,率領妻子兒女和同鄉人來到這個與外界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
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絕了。他們問(漁人)現在是什么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漢
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這個漁人一一的給(桃花源中的人)詳細地訴說他知道
的事情,(他們)聽了都很驚嘆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請漁人到他們家里,都拿出
酒菜飯食來款待他。漁人居住了幾天,告辭離開。這里面的人告訴他說:“(這里的
情況)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
【乙】國家要小,人民要少。即使有效率高達十倍百倍的機械也不使用;使人民
愛惜生命,不向遠方遷徙。雖然有船和車,卻沒有地方要乘坐它;雖然有武器裝備,
卻沒有地方去陳列它。使人民再用結繩的方法來記事。使人民對他們的吃食感到香
甜,對他們的穿戴感到漂亮,對他們的住宅感到安適,以他們的風俗為快樂。鄰近的
國家互相望得見,鳴鳴狗叫的聲音互相聽得見,而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往來。
12.答案: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解析:本題考查給文言語句斷句。答題時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據句意來分析
判斷。本句的意思是:雞鳴狗叫的聲音互相聽得見,而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往來。所
以可斷句為: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13.答案:兩者都是一個沒有壓迫與剝削,自給自足,民風淳樸的社會。
解析:本題考查比較閱讀的能力。細讀兩文可知,甲文中描繪的是一個沒有戰亂,生
活安定,民風淳樸的理解社會;乙文描繪的是兩人描繪的是一個沒有戰爭、和平安
寧,國小民少,風俗淳樸的社會。因此兩者都是一個沒有壓迫與剝削,自給自足,民
風淳樸的社會。
14.答案:wifi信號或網絡信號。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說明對象的判斷能力,答題技法:其一,要看懂題目,不少說
明文題目本身就表示說明對象,如《中國石拱橋》、《蘇州園林》等;其二,抓住首
括句和中心句。說明文往往需要運用首括句和中心句來提示說明重點,包括說明事物
的特征,反之,如果需要為說明文的語段加一個標題,也可以用說明對象作為標題。
本文說明對象是wifi信號。
15.答案:打比方。把“彩燈”比作“第一大盜”,生動形象地說明彩燈對wifi信號
影響之大,使說明的內容更形象易懂。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說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時要知道說明方法的種
類:分類別,下定義、舉例子、作比較、列數字、打比方。要知道每種說明方法的標
志,做題時首先要了解說明文的常用說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據文字信息來判斷,根
據文段內容看說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說明什么問題方面來表達其作用。這句話將“彩
燈”比作“大盜”,是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生動地說明彩燈對網速的影響很大。
16.答案:不能。“可能”表猜測,在文中準確說明微波爐也許會吸收網絡信號,但不
確定。如刪除,意思就變成了微波爐一定會吸收網絡信號,與事實不符。體現了說明
文語言的準確性。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說明文語言準確性的分析能力。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體現在修
飾、限制性詞語的選用上。主要是表示時間、空間、數量、范圍、程度、特征、性質
等方面的修飾限制性副詞和數量詞等詞語。答題方法:正面闡釋一反面說明一綜合闡
述,即先從正面說明詞語的含義和作用,再說刪去后的影響,最后加上“這體現了說
明的準確性”這句話作為總結。“可能”一詞,表示推測,意思是說網絡信號有可能
會被微波爐吸去,但也有可能沒有被吸去,如果刪去,就變成了一定被微波爐吸去,
與事實不符。體現了說明語言的準確性與嚴密性。
17.答案:①少裝彩燈;②wifi設備應盡量遠離電線、電燈;③wifi設備不要安裝在
家電旁邊;④wifi設備不要裝在金屬材料旁邊;⑤wifi設備應盡量遠離揚聲器;
⑥wifi設備應盡量避開水管、魚缸等帶水容器;⑦建議用很薄的石膏做內墻面。
解析:本題考查小說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的能力。仔細閱讀文章,
了解說明對象特點和說明內容,在此基礎上,針對文中提出的影響網速的幾大問題,
提出對策即可。如家里少裝彩燈;wifi設備不要安裝在家電旁邊等。
18.答案:大年夜燃燒鞭炮前的“踩歲”聲,大年初一賣金魚的吆喝聲。因為這兩種聲
音都帶有濃郁的民族風味,寄托著人們圖吉利等精神方面的向往(或美好愿望),寓
意豐富。
解析:本題考查內容分析。(1)結合“一是大年夜,老北京有這樣一項活動,把早早
買好的干秫秸稈或芝麻軒,放到院子里,呼喊街坊四鄰的孩子,跑到干秫秸稈或芝麻
稈上面,盡情地踩。稈子踩得越碎越好,越碎越古利;聲音踩得越響越好,越響越吉
利”可知第一種聲音是:大年夜燃燒鞭炮前的“踩歲”聲。(2)結合“另一種聲音,
消失得也怪可惜的。大年初一,講究接神拜年,以前,這一天,賣大小金魚兒的,會
挑擔推車沿街串巷到處吹唱”可知第二種聲音是:大年初一賣金魚的吆喝聲。(3)結
合“這項活動名曰'踩歲’,要把過去一年的不如意和晦氣都踩掉”“統統稱之為
'吉慶有余’,圖的是和‘踩歲’一樣的吉利”可知,這兩種聲音都取諧音,有民族
特點,都是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寓意豐富。結合“后者體現人們對于精神
的向往。年味兒,如果是現實主義的,年聲,就是浪漫主義的”可知,年聲具有浪漫
主義的特點,體現人們精神生活。因此年聲帶有濃郁的民族風味,寄托著人們圖吉利
等精神方面的向往(或美好愿望),寓意豐富。
19.答案:聲音清冽清爽,音律優美動人。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過年習俗的地方特色;營
造了濃濃的節日氣氛;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
解析:本題考查內容分析和句子賞析。(1)結合“這種吆喝的聲音顯得清冽而清爽,
充滿唱歌一般的韻律”可知,吆喝聲的特點:聲音清冽清爽,音律優美動人。(2)劃
線句子具體的描繪了吆喝聲和老北京胡同里各家開門、拜年的聲音,運用比喻修辭,
把這些聲音比成了交響樂,一方面寫出了那個年代的過年習俗的特色,通過聲音的描
繪營造了過年時熱鬧的氛圍;另一方面畫面感特別強,如在眼前,給讀者身臨其境之
感。
20.答案:BE
解析:本題考查內容分析。B.結合“年的聲音,一花獨放,只剩下鞭地,多少變得有
些單調”“隨著都市霧霾天氣的日益加重,人們呼吁過年減少甚至禁止燃放鞭炮,鞭
炮之聲,越發岌岌可危,以致最后消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等句子可知,作者對
年的聲音消失是有遺憾,但是沒有對過年減少甚至禁止燃放鞭炮流露出不滿之情。故
B錯誤。E.本文并沒有談及當前過年文化,文章表達了對傳統習俗的懷念,對消失的
傳統習俗的遺憾和惋惜。但是并沒有表達對把過去和現在的日子作比較,沒有表達對
哪種日子更喜歡的內容,故E錯誤。故選BE。
21.答案:過年,既要有年味,又要有年聲;不僅要有(富足的)物質生活,更要有
(積極健康的)精神生活;做到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
解析:本題考查句子理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防汛應急搶險培訓
- 天津仁愛學院《古代文學4》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建筑工程公司目標成本預算承包合同
- 景德鎮藝術職業大學《多文體閱讀(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的企業勞動合同
- 2025商場宣傳承包合同示范文本
- 濟南護理職業學院《園林植物栽培學實踐(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水北調大工程施工方案
- 逆做擋墻施工方案
- 2025年茶葉包裝設計作品版權轉讓合同書
- 藥品集采培訓課件
- 山西煤矸石綜合開發利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建筑施工項目職業病危害防治方案
- 2024年小學五六年級紅色文化《炮聲隆隆黃洋界》教案
- 2024年中國工商銀行校園招聘《綜合知識》應知應會考試題庫500題(含答案)
- 人教版八年級道法上冊 專題05 做守法的公民(高頻考題40題)
- 2024年電梯安全總監安全員考試題參考
- 福建省福州市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上學期英語期中試卷(含答案)
- 工業機器人控制系統課件
- 幼兒園大班安全《湯灑了怎么辦》課件
- 化學檢驗員(二級技師)技能鑒定備考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