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車馬碧水庫工程環評_第1頁
云南省曲靖市車馬碧水庫工程環評_第2頁
云南省曲靖市車馬碧水庫工程環評_第3頁
云南省曲靖市車馬碧水庫工程環評_第4頁
云南省曲靖市車馬碧水庫工程環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前言

馬龍河為牛欄江右岸一級支流,發源于馬龍縣月望鄉青草坪山南簏,發源地海

拔約2400m。由北向南流經馬龍縣和尋甸縣,在尋甸縣七星鄉附近匯入牛欄江。河

流全長103km,平均比降2.4‰,流域面積1005km2,多年平均徑流量3.74億m3。

車馬碧水庫壩址以上河長75.8km,流域面積595km2,多年平均流量為6.87m3/s,多

年平均徑流量為2.17億m3。

根據2008年3月編制完成的《牛欄江流域(云南省部分)水資源綜合利用規劃

修編報告》以及同年4月編制完成的《牛欄江流域(云南省部分)水資源綜合利用

規劃修編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研究并提出了規劃區的重點水源工程規劃方案,

方案包括調水工程規劃和水源工程規劃2部分,其中調水工程規劃提出建設德澤調

水工程、車馬碧調水工程等項目;2008年12月,云南省環境保護局對《牛欄江流域

(云南省部分)水資源綜合利用規劃修編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了審查,并以“云

環字[2008]318號”文提出了審查意見;2008年5月,云南省人民政府以“云政復

[2008]33號”文對《牛欄江流域(云南省部分)水資源綜合利用規劃修編報告》進

行了批復,批復意見認為:牛欄江流域水資源綜合利用規劃修編與相關規劃基本符

合,開發時序合理,規劃方案的實施可有效改善滇池流域水環境,解決規劃區域生

產生活用水需求,有利于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車馬碧調水工程等工程選址不涉及

環境敏感區,選址具有合理性。

2013年6月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對該《云南省曲靖車馬碧水庫工程項

目建議書》進行了審查,并于2014年3月以“水規計[2014]1號”文提出了審查意

見;2015年7月國家發改委以“發改農經[2015]1644號”文批復了該項目建議書。

車馬碧水庫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馬龍縣境內車馬碧村上游0.6km處,工程的開發

任務是工業供水和農業灌溉供水,并為改善受水區河道內水環境創造條件。車馬碧

水庫工程內容包括車馬碧水庫樞紐和輸水工程兩部分,水源區為馬龍河上擬建的車

馬碧水庫,受水區為水庫下游的舊縣、馬過河工業園區和南盤江流域曲靖灌區的麒

麟區、沾益縣和陸良縣,輸水隧洞長29.56km,為自流供水。

車馬碧水庫正常蓄水位1938.5m,死水位1915.3m;總庫容1.24億m3,正常蓄

水位以下庫容1.03億m3,興利庫容8981萬m3。車馬碧水庫樞紐工程由主壩、溢洪

道、導流泄洪放空隧洞等建筑物組成;溢洪道布置在大壩左岸岸坡,導流泄洪放空

隧洞布置在大壩左岸山體內。大壩為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最大壩高52m,壩軸線長

214.0m。車馬碧水庫建設項目總征地面積941.59hm2,其中永久征地859.01hm2(含

I

移民安置區面積27.98hm2)、臨時征地82.68hm2。工程規劃設計水平年生產安置人

口2353人、搬遷安置人口1977人。工程總工期54個月,總投資21.51億元。

2030年,車馬碧水庫多年平均供水量7644萬m3,其中供本區舊縣、馬過河工

業園供水量169萬m3,外調供曲靖市西城工業園區工業用水3570萬m3,供曲靖市

農田灌溉用水3905萬m(3置換原西河水庫、瀟湘水庫和蓮花田水庫農業灌溉供水量)。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國家環境保護部令第33號)等的相關規

定要求,車馬碧水庫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須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2015年8月,曲

靖市車馬碧水庫工程建設管理局委托中國電建集團北京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北京院”)承擔車馬碧水庫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編制工作。北京院

隨后開展了報告書編制的相關工作,對工程區域進行了現場查勘,調查收集了工程

區域社會經濟和自然環境資料,組織協作單位開展了生態環境現狀調查和環境現狀

監測,并進行了專題環境影響研究和評價。在以上工作基礎上,環評單位對工程區

域環境現狀進行了全面分析與評價,結合工程可研設計等內容,進行了全面深入的

工程分析與環境影響評價,并對環境風險進行識別與分析,提出了各項環境保護及

風險對策措施,制定了環境監測與管理計劃,估算了環保投資并進行經濟損益分析,

2015年12月編制完成《云南省曲靖車馬碧水庫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水利部水利

水電規劃設計總院于2015年12月21~22日在北京主持召開了本報告書的預審會,

提出了補充完善意見,會后我院根據意見對報告書進行了修改完善,2016年5月完

成本報告。

在本報告的編制過程中,根據評價工作的需要,委托昆明邦恒環境監測有限公

示開展了工程影響區的水環境、聲環境、環境空氣的現狀監測,委托云南大學開展

了陸生和水生生態調查與評價工作,委托云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開展了污染源調查

工作,委托云南地質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開展了地下水影響研究。本報告的編制工

作同時得到了馬龍縣水利局、馬龍縣環保局、云南省院等單位的大力協助。在此向

以上單位及有關人員一并致謝!

II

1總則

1.1任務由來

受曲靖市車馬碧水庫工程建設管理局的委托,北京院承擔車馬碧水庫工程環境影響

報告書的編制工作。委托函見附件1。

1.2編制目的

根據車馬碧水庫工程特性、區域和流域環境特點以及國家和云南省有關法律法規要

求,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目的在于:

(1)調查分析工程涉及區域的自然環境、生態環境、社會環境和環境質量狀況,

敏感保護對象及其環境問題,明確當地的環境功能、環境質量現狀及其發展趨勢。

(2)預測、評價工程施工、運行、移民安置、專項設施復建等工程活動對周邊環

境造成的影響。分析工程建設與周邊敏感區域的區位關系,判別工程建設的相關符合性。

(3)針對工程建設給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制定技術經濟可行的對策和減免措施,

充分發揮工程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促進工程區生態環境的良性和可持續

性發展。

(4)從環境保護角度論證工程建設的可行性,從而為工程的方案論證、環境管理

和項目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1.3編制依據

1.3.1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4年4月24日修訂);

(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02年10月28日);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25日修訂);

(4)《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02年8月29日修訂);

(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修訂);

(6)《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15年8月29日修訂);

(7)《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13年6月29日修訂);

3

(8)《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

(9)《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修改);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2013年6月29日修訂);

(11)《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09年8月27日修正);

(12)《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2013年12月28日修改);

(13)《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2011年1月8日修訂);

(14)《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1998年11月29日國務院令第253號);

(15)《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1996年9月30日);

(16)《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2011年1月8日修訂);

(17)《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2013年12月7日);

(18)《基本農田保護條例》(1998年12月27日國務院令第257號);

(19)《云南省環境保護條例》(2004年9月17日修訂);

(20)《云南省陸生野生動物保護條例》(1996年11月19日);

(21)《云南省牛欄江保護條例》(2012年9月28日)。

1.3.2部門規章

(1)《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2000年11月26日);

(2)《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國發[2010]46號,2010年12月21日);

(3)《全國生態功能區劃(修編)》(2015年11月13日);

(4)《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環境保護部令第33號,2015年4月

9日);

(5)《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2006年2月14日);

(6)《環境保護公眾參與辦法》(2015年7月13日);

(7)《關于加強資源開發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工作的意見》(環發[2004]24號);

(8)《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修正)(國家發改委令第21號,

2013.5.1);

(9)《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1999年8月);

(10)《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修正)(農業部、國家林業局

令第53號,2001年8月4日);

(11)《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1989年1月);

(12)《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調整)(國家林業局令第7號,2003年2月

21日);

4

(13)關于印發《水電水利建設項目河道生態用水、低溫水和過魚設施環境影響評

價技術指南(試行)》的函(環評函[2006]4號);

(14)《云南省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規定》(云南省政府令第105號)(2002

年1月1日);

(15)《云南省第一批省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1989年);

(16)《云南省珍稀瀕危植物保護管理暫行規定》(1995年6月5日);

(17)《云南省珍稀保護動物名錄》(1989年10月20日);

(18)《云南省地表水水環境功能區劃(2010-2020)》(云環發[2014]34號文);

(19)《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劃分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的公告》(云政發[2007]165

號);

(20)《全國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劃》(2011-2030年);

(21)《云南省水功能區劃(第二版)》(2013年);

(22)《云南省主體功能區規劃》(2014年);

(23)《云南省生態功能區劃》(2009年)。

1.3.3技術規范

(1)《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總綱》(HJ2.1-2011);

(2)《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面水環境》(HJ/T2.3-93);

(3)《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生態影響》(HJ19-2011);

(4)《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HJ2.4-2009);

(5)《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08);

(6)《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601-2011);

(7)《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水利水電工程》(HJ/T88-2003);

(8)《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T169-2004);

(9)《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技術規范》(GB50433-2008);

(10)《開發建設項目水土流失防治標準》(GB50434-2008);

(11)《土壤侵蝕分類分級標準》(SL190-2007);

(12)《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HJ/T91-2002);

(13)《地下水監測技術規范》(HJ/T164-2004);

(14)《水土保持監測技術規程》(SL277-2002)。

5

1.3.4技術文件與報告

(1)車馬碧水庫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編制委托函(附件1);

(2)《云南省曲靖市車馬碧水庫工程項目建議書》及其批復文件(附件2);

(3)《云南省曲靖市車馬碧水庫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2016年3月);

(4)《云南省曲靖市車馬碧水庫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規劃大綱》(2015年11

月);

(5)《云南省曲靖市車馬碧水庫工程水資源論證報告書》(2016年4月);

(6)云南省環境保護廳:“關于確認云南省曲靖市車馬碧水庫工程環境影響評價

執行標準的復函”(附件3);

(7)《云南省曲靖市車馬碧水庫工程建設用地壓覆礦產資源評估報告》(2015年

12月);

(8)《云南省曲靖市車馬碧水庫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2016年4月);

(9)《云南省曲靖市車馬碧水庫工程淹沒處理與移民安置規劃設計報告》(2016

年4月);

(10)《云南省曲靖市車馬碧水庫工程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2015年10月);

(11)《云南省曲靖市車馬碧水庫工程文物調查報告》(2015年10月);

(12)《牛欄江流域(云南省部分)水資源綜合利用規劃修編報告》及其批復文件

(附件4);

(13)《牛欄江流域(云南省部分)水資源綜合利用規劃修編環境影響報告書》及

其審查意見(附件5)。

1.4評價原則

本工程環境影響評價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產業政策及相關規劃符合性原則:環境影響評價應論述工程建設是否符合國

家產業發展政策的相關要求,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流域規劃等是否協調一致。

(2)生態優先原則:在工程占地處理、移民安置、環境保護措施中認真貫徹生態

優先原則,做到源頭和過程控制,強化后期恢復,將生態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

(3)符合環境功能區劃原則:工程運行期基本不產生和排放污染物,但工程施工

期較長,施工期―三廢一噪‖的污染問題也不容忽視,施工期―三廢一噪‖排放應符合環境

功能區劃要求。

(4)客觀性原則:對工程建設和影響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的預測和評價應客觀、

6

公平、公正。

(5)可持續發展原則:對工程環境影響的評價,其出發點是工程建設能否促進區

域經濟的協調、健康、可持續發展。

(6)建設與保護并重原則:工程建設應在落實切實可行的環境保護措施的條件下

進行,并在工程建設時盡量降低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將環境保護放在與工程同等重

要的地位。

1.5評價標準

根據對工程區域環境現狀的初步調查、環境功能區劃,并分析工程建設和運行的環

境影響特征,結合國家現行的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經征求云南省環境保護廳意見(附

件3),確定本工程環境現狀與影響評價執行以下標準:

1.5.1環境質量標準

(1)水環境

1)地表水

根據《云南省地表水水環境功能區劃(2010-2020)》,調出區馬龍河流域干支流、

馬龍河匯口附近的牛欄江干流段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III類水

標準;受水區涉及的剪彩河、白石江、南盤江江段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

(GB3838-2002)IV類水標準。

2)地下水

地下水執行《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III類標準。

(2)環境空氣

工程區環境空氣質量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的二級標準。

(3)聲環境

工程區聲環境質量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1類標準,交通干線

道路路沿外兩側45m以內區域執行4a類標準。

各環境質量標準采用的主要指標及標準限值見

7

表1.5-1。

8

表1.5-1環境質量標準和主要標準限值

環境要素標準指標單位標準限值備注

pH6~9

DOmg/l5/3

高錳酸鹽指數mg/l6/10

CODmg/l20/30

BOD5mg/l4/6

地主要

Ⅲ類/IV氨氮mg/l1.0/1.5

表0.2/0.3、相關

類總磷mg/l

水0.05(湖、庫)/0.1(湖、庫)項目

總氮(湖、庫)mg/l1.0/1.5

揮發酚mg/l0.005/0.01

石油類mg/l0.05/0.5

水糞大腸菌群個/l10000/20000

環pH6.5~8.5

境總硬度mg/l450

溶解性總固體mg/l1000

硫酸鹽mg/l250

氯化物mg/l250

地揮發酚mg/l0.002主要

下Ⅲ類高錳酸鹽指數mg/l3.0相關

水硝酸鹽mg/l20項目

亞硝酸鹽mg/l0.02

氨氮mg/l0.2

氟化物mg/l1.0

總大腸菌群個/l3.0

細菌總數個/ml100

3

SO2μg/m150

3

NO2μg/m80

環境空氣二級COmg/m3424h平均

3

PM10μg/m150

3

PM2.5μg/m75

1類LeqdB(A)55/45

聲環境晝間/夜間

4a類LeqdB(A)70/55

1.5.2污染物排放標準

(1)水污染物排放

根據云南省環保廳的復函,施工期和運營期項目產生的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經處理

后回用,禁止外排。

(2)大氣污染物排放

施工期大氣污染物排放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

中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

(3)噪聲排放

施工期建筑施工噪聲排放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12523-2011);運行期廠界噪聲排放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9

12348-2008)2類標準。

污染物排放標準的主要采用指標和標準限值見表1.5-2。

表1.5-2污染排放標準和主要標準限值

環境

標準指標單位標準限值備注

要素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周界外

廢氣顆粒物mg/m31

16297-1996)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最高點

《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

LeqdB(A)70/55晝/夜(施工期)

(GB12523-2011)

噪聲

《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LeqdB(A)60/50晝/夜(運行期)

12348-2008)1類

1.5.3水土流失防治標準

根據項目所在地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劃,并按照《開發建設項目水土流失防治標準

(GB50434-2008)》,車馬碧水庫工程執行建設類項目水土流失防治一級標準。

1.6評價等級及重點

1.6.1評價等級

(1)生態環境

車馬碧水庫工程建設征地范圍包括水庫淹沒影響區、工程占地區,建設征地面積

9.42km2,在2~20km2之間;水庫建成后庫區馬龍河干流回水長度20.95km、馬龍河支流

白塔河回水長度6.19km、馬龍河支流車章河回水長度8.35km,工程占地范圍內水域長

度小于50km;建設征地范圍不涉及自然保護區、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地等特殊生態敏

感區,也不涉及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重要濕地、原始天然林等重要生態

敏感區,建設征地范圍內未發現有野生保護植物和古樹名木分布,也沒有野生保護動物

的棲息地,工程建設不會造成珍稀瀕危物種消失;工程運行使庫區及壩下河道水文情勢

改變明顯,將對庫區及壩下的馬龍河河段水生生境產生一定的影響。根據《環境影響評

價技術導則生態影響》(HJ19-2011)的相關規定,確定生態影響評價工作等級為二級。

(2)水環境

①地表水

工程產生廢污水主要集中在施工期,產生的廢污水主要為工程施工生產廢水和施工

人員生活污水。其中生產廢水主要來自砂石骨料沖洗、混凝土拌和系統沖洗等,主要污

染物為SS;施工人員生活污水主要來自施工人員日常生活,主要污染物為BOD5和

3

CODCr。估算的施工期廢污水高峰產生量在1000~5000m/d之間,但廢污水擬處理后回

10

用和綜合利用,不向河道排放;廢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為非持久污染物,復雜程度屬簡單;

水庫壩址處馬龍河多年平均流量為6.87m3/s,屬小河;地表水水質要求為Ⅲ類。根據《環

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面水環境》(HJ/T2.3-93)評價工作等級確定的有關規定,地表

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為三級。考慮到車馬碧水庫工程所在馬龍河流域屬于牛欄江流

域上游保護區中的重點污染控制區,實際評價時地表水環境影響按二級進行評價。

②地下水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610-2016),本工程為編制報告

書的水庫工程,為Ⅲ類項目;不涉及飲用水源地及其他《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

理名錄》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環境敏感區,敏感程度為“不敏感”。本工程地下水

環境影響評價等級為三級。

(3)大氣環境

工程運行期間無大氣污染物產生,因此,運行期大氣環境影響不做評價。

工程施工期主要大氣污染物為TSP,但其排放量及排放濃度均具有不穩定性,且影

響范圍主要在施工場界內,因此,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08),

確定大氣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為三級。

(4)聲環境

工程運行期無噪聲源,對聲環境無影響,因此,運行期聲環境不作評價。

工程區聲環境功能區為GB3098-2008的1類地區,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

環境》(HJ2.4-2009)評價工作等級劃分原則,確定施工期聲環境評價工作等級為二級。

1.6.2評價重點

根據工程所處的地理位置、環境特點及工程施工和運行特點,確定環境影響評價的

重點為生態環境和水環境。

1.7評價范圍

根據環境要素的評價等級和對環境的影響特征確定評價范圍。

(1)生態環境

陸生生態評價范圍:面積約297.91km2,從車馬碧壩址下游1km到水庫干支流回水

終點之間現狀水面線以上至兩岸面山(第一重山)山脊線的區域以及輸水線路兩邊各500

m區域,以及施工占地區和移民安置區中不包含在上述范圍內的區域,評價總面積約

297.91km2。其中重點評價范圍為水庫淹沒區、施工占地區、移民安置區。

水生生態評價范圍:調出區車馬碧水庫回水末端至馬龍河匯牛欄江匯入口長

11

53.77km的馬龍河干流河段、其間支流和鳳龍灣水庫、馬龍河匯口附近的牛欄江干流河

段;受水區剪彩河、白石江至其匯南盤江匯入口河段、白石江匯口附近的南盤江干流河

段。

水土保持評價范圍:包括工程建設區和直接影響區,即施工征地范圍內有可能造成

新增水土流失的區域,如地表植被被破壞的地面、渣場、施工公路兩側及施工臨建拆除

區等范圍,以及移民安置區。

(2)水環境

地表水:調出區車馬碧水庫回水末端至馬龍河匯牛欄江匯入口長53.77km的馬龍河

干流河段、其間支流和鳳龍灣水庫、馬龍河匯口附近的牛欄江干流河段;受水區剪彩河、

白石江至其匯南盤江匯入口河段、白石江匯口附近的南盤江干流河段。

地下水:地下水環境評價區包括了受水庫淹沒、工程開挖影響的水文地質單元及壩

址下游影響范圍,面積約為450km2。

(3)大氣環境

評價范圍為工程建設征地邊界外200m范圍,施工公路兩側各200m范圍,移民安

置點和專項設施復建區外200m范圍內,對于周邊的村莊等敏感點適當擴大評價范圍,

村莊包括車馬碧村、大羅貴村、川洞村、上羅貴村、土官寨村、王大屯村等。

(4)聲環境

評價范圍為工程建設征地邊界外200m范圍,施工公路中心線兩側各200m范圍,

移民安置點和專項設施復建區外200m范圍內,對于周邊的村莊等敏感點適當擴大評價

范圍,村莊包括車馬碧村、大羅貴村、川洞村、上羅貴村、土官寨村、王大屯村等。

(5)人群健康

評價范圍為施工人員及施工區附近居民。

(6)社會經濟

評價范圍包括工程涉及的馬龍縣,重點為包括工程建設征地所涉及的馬龍縣舊縣、

馬過河、萬家莊、通泉四個鄉鎮(街道辦),以及麒麟區的西城街道辦等;受水區馬龍

縣馬過河、舊縣工業園區,曲靖灌區(含西城工業園區)。

1.8環境保護目標

1.8.1環境保護對象

根據調查,本工程環境影響評價范圍內不涉及自然保護區、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地、

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等環境敏感區,也無文物保護單位、已探明的礦產資源等分布。

12

工程評價范圍內的主要環境保護對象主要情況及與工程的關系見表1.8-1。

表1.8-1工程評價范圍內主要環境保護對象一覽表

保護級別主要影響

環境類別環境保護對象主要情況及與本工程的關系

或性質時段

6種國家Ⅱ級保護

鳥類,即蒼鷹、雀國家Ⅱ級保護施工期、運

陸生生態評價區有分布

鷹、普通鵟、白尾鳥類行期

鷂、鵲鷂、紅隼。

滇池金線鲃為

生態環境

國家Ⅱ級保護水庫蓄水后,支流白塔河回水6.71km,對白

滇池金線鲃等工

魚類;其它受塔河內分布的滇池金線鲃有一定影響;庫區

程河段受影響魚運行期

影響魚類為急水文情勢改變會對河段原有流水性的魚類生

流性或流水性存產生不利影響

魚類

地表水評價范圍地表水Ⅲ/Ⅳ

內水體水質類水體施工期、運

水環境

地下水評價范圍地下水Ⅲ類區行期

內地下水環境域

車馬碧村位于樞紐區生活區西側,直線距離約102m

位于2#棄渣場及大羅貴土料場以東,直線距

大羅貴村

離約60m

王大屯村隧洞出口生產區北側,直線距離約220m

聲環境、環聲環境1類、大位于樞紐區右岸主干道以南,直線距離約

川洞村施工期

境空氣氣環境二級30m

1#施工支洞及隧洞進口大石洞渣場新建公路

上羅貴村

以北,直線距離約40m

3#支洞梨樹壩渣場新建公路以南,直線距離

土官寨村

約20m

馬龍縣的舊縣、馬規劃水平年共需搬遷安置1977人、生產安置

過河、萬家莊、通移民生活水2353人。選擇了8個移民安置點,其中組內后

移民

泉四個鄉鎮(街道平、安置點環靠集中安置點5個、本居委會內跨組集中安置

安置

辦),以及麒麟區境點3個,共安置1711人,其余266人采取組內

社會環境

的西城街道辦后靠分散安置。

曲靖灌區,西城工工程供本區舊縣、馬過河工業園水量169萬

業園區,舊縣、馬受水區m3,外調供曲靖市西城工業園區工業用水運行期

過河工業園區3570萬m3,供曲靖市農田灌溉用水3905萬m3

1.8.2環境保護要求

(1)生態環境

保護工程評價范圍內陸生生態系統完整性;采取必要的手段保護工程占地范圍內的

重點保護動物,盡量降低工程施工和運行對陸生動物的影響;施工結束后,盡量恢復植

被以降低對陸生植物的影響。保護馬龍河魚類的水生生境,維護馬龍河水生生物的多樣

性。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治理工程新增水土流失,使工程區治理后的水土

保持水平達到或超過工程建設前的水平。棄渣防護程度達95%以上,施工區水土流失治

13

理程度達97%以上,植被恢復系數達97%以上,林草植被覆蓋率高于施工前水平。

(2)水環境

①地表水

施工期,保護評價范圍內的水體水質,使其相應滿足水功能區劃要求的《地表水環

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Ⅳ類水標準,施工各類廢污水經處理后全部回用和

綜合利用,不外排。

運行期,加強車馬碧水庫上游區域的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控制,保證車馬碧水庫庫

區及水庫下游河道水質不因工程建設而惡化;車馬碧水庫合理調度運行,滿足水庫壩下

游河道生態、環境、社會等各項用水需求;工程受水區退水要滿足退水區污染物總量控

制要求。

②地下水

施工期和運行期,庫區及工程線路區地下水質不因工程建設和運行而降低,地下水

質滿足《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Ⅲ類標準;不因工程建設運行產生環境

水文地質問題,減少工程對庫區泉水的影響,不因地下水位變化影響居民用水。

(3)環境空氣

加強施工管理,對施工期大氣污染源進行防治,大氣污染物排放滿足《大氣污染物

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中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要求,使評價范圍

內環境空氣質量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中二級標準。

(4)聲環境

降低交通噪聲和施工噪聲對工程區域聲環境質量的影響,使評價范圍內村莊的聲環

境質量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1類標準。

(5)社會環境

移民安置貫徹國家開發性移民的方針,即采取―前期補償、補助與后期扶持‖相結合

的辦法,使工程建設征地移民的生產生活達到或超過原有水平。采取各項環境保護措施,

減少移民安置和專業項目復建產生的環境影響。

1.9評價水平年

現狀評價水平年為2013~2015年。施工期預測評價水平年為施工高峰年;運行期預

測評價水平年為水庫運行期前3年、工程設計水平年2030年。

1.10環境影響評價程序

14

按照《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和《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的要求,本工程

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分為準備、正式工作、報告書編制三個階段,各階段主要工作任務如

下:

(1)準備階段

根據與環評相關的最新法規及技術規范要求進行環境現狀調查及工程分析,明確工

程建設特性和主要環境影響,遵照國家和地方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擬定本工程

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計劃、工作內容和工作方法,確定各環境要素的評價工作等級、主要

評價內容、評價重點和評價參數。

(2)正式工作階段

結合工程可研設計成果,進一步完善工程分析,對工程環境影響評價范圍內的水環

境、環境空氣、聲環境、陸生生態、水生生態、水資源利用等進行詳細的現狀調查和監

測,并對工程涉及區域的社會環境現狀做詳細收資與調查。委托相關單位進行評價區陸

生生態、水生生態、環境監測、地表水影響、地下水影響等專題調查、研究和監測工作。

在此基礎上進行工程地區環境現狀評價和環境影響預測評價,最后完成公眾參與調查工

作。

(3)報告書編制階段

在上述工作基礎上,制定相應的環境保護對策措施和環境監測、環境監理及環境管

理等計劃,進行環保投資估算和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編制《云南省曲靖市車馬碧水

庫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評價程序見圖1.9-1。

15

任務委托

環境概況調查及資料收集

確認環確定評價等確定環明確技擬定工

境功能級及范圍保目標術要求作計劃

環境現狀調查、監測

工污染源環境水生陸生環境敏感其他環社會移民安

區及敏感

作調查現狀生態生態境要素環境置區環

點調查

階監測調查調查調查調查境調查

工程分析環境現狀評價公

環境影響預測評價

環境保護環境監測環保投資及環境

環境管理

對策措施計劃經濟損益分析

編綜合評價

段編制《云南省車馬碧水庫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

審查意見反饋

總結、歸檔

圖1.9-1環境影響評價程序圖

16

2工程概況

2.1流域規劃概況

2.1.1流域規劃概況

馬龍河為牛欄江上游右岸一級支流,發源于馬龍縣月望鄉核桃大山南簏,發源地海

拔約2400m。主流大致由南向北流經水箐村、越州屯、竹園、下營等村寨后進入龍泉水

庫,出庫后主河由南向北經大龍井、馬龍縣城,在大灣河村附近進入河谷并轉向西流向,

再經土官寨、黃壩、馬保地、下羅貴等村寨后,于三家村轉向西北流向,納入車章河、

白塔河到達車馬碧村,后穿過馬過河鎮,在莫浪河交匯口下游流經鳳龍灣水庫,過楊梅

沖、臘味等村,于尋甸縣七星橋附近匯入牛欄江。河流全長103km,集水面積1005km2,

多年平均徑流量3.66億m3,平均比降2.4‰,其中車馬碧水庫壩址集水面積595km2,

占馬龍河集水面積的59.2%。流域行政區劃屬曲靖市的馬龍縣和昆明市的尋甸縣,其中

在馬龍縣境內的徑流面積863km2,多年平均徑流量2.97億m3,河長80km。

流域內水系較為發育,右岸較左岸發育,右岸較大支流有桃園河、永發河、車章河

和莫浪河等,左岸為白塔河及紅橋河。在車馬碧水庫興建后,桃園河、永發河、車章河

和白塔河位于車馬碧水庫壩址上游河段支流,車章河和白塔河兩支流直接入庫。

流域內供水以蓄水工程為主,提引水量為輔(約占6%)。總的蓄水工程總數達338

件,總庫容6420萬m3,興利庫容5340萬m3。流域內有中型水庫工程1座(鳳龍灣水

庫);現有小(一)型水庫14座,興利庫容3103萬m3;小(二)型水庫83座,興利

庫容1445萬m3;小塘壩241件,興利庫容795萬m3。馬龍河流域馬龍縣境內水資源量

2.97億m3,人均水資源量1977m3,據統計,2013年總用水量為5565萬m3,其中地表

水總供水量為5435萬m3,地表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為18.7%。

馬龍河屬牛欄江流域上游支流,位于滇中地區,其周邊分布著云南省兩大城市——

昆明市及曲靖市,兩城市均處分水嶺地帶,水資源較為貧乏,隨著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

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用需水矛盾日益增大,因而考慮從外流域調水解決城市用水短

缺問題,重點研究從牛欄江調水。受云南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和省水利廳委托,2005

年6月,云南省院完成了《牛欄江流域(云南省部分)水資源綜合利用規劃報告》。

規劃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水資源保護規劃、重點水源工程規劃和牛欄江干流梯

級水電站規劃。其中水資源保護規劃,主要根據牛欄江流域的水功能區劃和水資源分區

17

對水質的要求,提出污染物控制方案和水質保護措施;重點水源工程規劃,主要對牛欄

江上游段以及昆明壩區、曲靖灌區和宣威壩區等水資源貧乏地區的需水要求、供水能力

以及水資源配置情況等進行分析預測,規劃建設蘇斗河、阿浪、羊過水、下河沿等中型

水庫工程,并在考慮已有的掌鳩河引水、滇中調水等工程的基礎上,對上述地區的車馬

碧、黑灘河、西澤河、德澤等主要調水工程進行總體規劃,以保證規劃區域在規劃水平

年內達到水資源供需平衡;牛欄江干流梯級水電站規劃,主要對水能資源豐富的牛欄江

下游河段進行水電開發,經規劃推薦采用兩庫十級布置方案,即黃梨樹、象鼻嶺水庫,

以及黃梨樹、大巖洞、象鼻嶺、小巖頭、羅家坪、洪石巖、天花板、涼風臺、陡灘口、

黃角樹等十級電站,同時規劃建設下官山、罩子河等中型水庫。

2006年4月2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以云政復[2006]41號文對規劃報告進行了批復,

原則同意該規劃報告。

2007年6月,云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云南省院編制完成《牛欄江流域(云南省部

分)水資源綜合利用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2007年9月30日,云南省環保局以云環字

[2007]142號文“云南省環保局關于提交牛欄江流域(云南省部發)水資源綜合利用

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審查意見的報告”提出了審查意見。

由于滇池流域水資源緊缺,水資源重復利用率高,水質惡化不斷加劇,成為國家重

點治理的“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之一。2007年6月,國家總理溫家寶提出治理

“三湖”,積極實施滇池引水工程后,為解決滇池流域水資源短缺制約滇池水環境改善

的問題,云南省省委、省政府確定滇池補水即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性工程。2007年9

月,云南省省委、省政府在聽取、研究南盤江引水方案、牛欄江引水方案及烏東德引水

方案等滇池引水方案的匯報及有關專家的意見后,要求進一步開展引水滇池方案的研究。

2008年1月,云南省省委、省政府再次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對牛欄江引水方案進行研究

并征求意見,初步確定以牛欄江引水方案為滇池補水方案。

根據《規劃報告》,牛欄江調水工程車馬碧、黑灘河、西澤河、德澤的供水對象均

為曲靖市,而滇池補水又十分迫切,需要從牛欄江調水,牛欄江補水滇池后,勢必對曲

靖市用水產生影響,需要研究采取相應的對策措施。為此,2008年2月26日,云南省

水利廳以云水規計[2008]29號文―云南省水利廳關于抓緊完成牛欄江流域規劃修編和滇

池補水——牛欄江引水工程規劃的通知‖,提出對《規劃報告》進行修編。

2008年3月,云南省院編制完成《牛欄江流域(云南省部分)水資源綜合利用規劃

修編報告》(以下稱“規劃修編”),并通過了云南省水利廳組織有關單位和專家對該報

告的審查。《規劃修編》重點研究并提出了規劃區的重點水源工程規劃方案,方案包括

18

調水工程規劃和水源工程規劃2部分,其中調水工程規劃提出建設德澤調水工程、車馬

碧調水工程等6件項目,水源工程規劃新建11座中型水庫。規劃的現狀基準年為2005

年,近期水平年2020年,遠期水平年為2030年。2008年5月,云南省人民政府以云政

復[2008]33號文對《牛欄江流域(云南省部分)水資源綜合利用規劃修編報告》進行了

批復,批復原則同意《牛欄江流域(云南省部分)水資源綜合利用規劃修編報告》,并

提出“請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管理工作,統籌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節約保護,促進牛

欄江流域和相鄰地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對規劃推薦的近期工程,要抓緊開展項目前期

工作,力爭早日建成發揮效益。要高度重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確保水資源的持續

利用”。

2008年4月,云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編制完成《牛欄江流域(云南省部分)

水資源綜合利用規劃修編環境影響補充報告》,并進行了審查,經修改完善后于2008年

12月完成《牛欄江流域(云南省部分)水資源綜合利用規劃修編環境影響補充報告(報

批稿)》,并通過云南省環保局的審查。云南省環保局通過函審的方式征求了有關該報告

的審查意見。審查意見從規劃修編緣由及規劃修編方案、規劃方案(修編)實施產生的

主要環境影響及對策措施、評價結論和規劃實施中應注意的環境問題四個方面對該報告

提出了意見、要求和評價,認為在落實原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和規劃修編環評中提出的

環境保護減緩措施及建議、優化穿越環境敏感區輸水線路方案等調整意見和充分考慮引

水區水資源利用要求的前提下,牛欄江流域水資源綜合利用規劃(修編)與環境保護是

相協調的。

2.1.2相關規劃對項目環評的要求

2008年3月,云南省院編制完成了《牛欄江流域(云南省部分)水資源綜合利用規

劃修編報告》,同年4月編制完成了《牛欄江流域(云南省部分)水資源綜合利用規劃

修編環境影響報告書》;2008年12月,云南省環境保護局對《牛欄江流域(云南省部分)

水資源綜合利用規劃修編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了審查,并以“云環字[2008]318號”

文提出了審查意見;2008年5月,云南省人民政府以“云政復[2008]33號”文對《牛欄

江流域(云南省部分)水資源綜合利用規劃修編報告》進行了批復。

《水資源綜合利用規劃修編報告》結論及對項目環評的要求

2008年3月,云南省院完成了《牛欄江流域(云南省部分)水資源綜合利用規劃修

編報告》,主要規劃成果和結論如下:

(1)滇池流域、曲靖灌區,水資源極度匱乏,人均水資源量均小于1000m3,目前

19

開發利用程度已高,滇池流域已無開發潛力,曲靖灌區進一步開發的難度也很艱巨,本

區水資源無法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和環境保護要求,外流域補水勢在必行。

(2)牛欄江在滿足本區需水要求后,余水可向與之鄰近的缺水城市--昆明市和曲靖

市調水,牛欄江外調水工程有:車馬碧水庫、黑灘河水庫、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德

澤水庫)、窯上海子、西澤河調水工程,近期外調水量8.36億m3,遠期外調水量7.57

億m3,為牛欄江和相關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水資源保障。

(3)―引牛濟曲‖方案是解決曲靖灌區近遠期缺水問題的最優方案。經對曲陸壩北

邊的北盤江、南邊的南盤江、西邊的牛欄江、東邊的塊抉河,從水資源量、提水揚程、

引水線路等作技術經濟比較后,推薦從牛欄江調水方案為最優方案,―引牛濟曲‖工程水

源有車馬碧水庫、黑灘河水庫、德澤水庫三個調水工程。

(4)車馬碧水庫是―引牛濟曲‖調水工程的近期實施項目,其開發任務是解決南海

子工業園區和曲靖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城工業園區)的工業用水,水庫總庫容2.37億

m3,為大㈡型水庫。

(5)曲靖灌區水資源配置結論:通過水資源二次平衡表明,當地水資源供需水潛

力已得到充分挖潛,但仍存在較大缺口,必須實施跨流域調水。近期實施車馬碧、黑灘

河調水后,缺水形勢得到了一定緩解,但未能根本解決缺水矛盾,還需進一步實施調水

工程。遠期實施德澤水庫調水工程后,水資源供需才基本達到平衡,曲靖市委市政府制

定的今后三十年的曲靖城市和工業園區的發展目標才不會受到水資源條件的限制。

(6)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德澤水庫)不同水平年向昆明和曲靖的水資源分

配方案。2020水平年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向滇池補水6.27億m3,曲陸壩區供需平

衡,對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德澤水庫)無供水要求,德澤水庫壩高145m,總庫

容4.53億m3。2030水平年德澤水庫在總庫容4.53億m3規模下,向曲靖灌區城市生活

和工業供水3.1億m3,向滇池補水1.38億m3,與滇中引水工程聯合向滇池補水,改善

滇池水環境,達到昆明、曲靖協調發展的要求。

(7)牛欄江上游段水資源開發利用提高和德澤水庫提前實施,在2020年之前對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