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小麥病害防治技術指南小麥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在生長過程中會受到各種病害的侵害,嚴重影響小麥的產量和品質。為了幫助農民朋友們更好地防治小麥病害,提高小麥的產量和品質,本文將詳細介紹小麥病害的防治技術。一、小麥病害種類及癥狀1.小麥葉銹病癥狀: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黃色小斑點,逐漸擴大成橙黃色橢圓形病斑,病斑表面有鐵銹色粉狀物。嚴重時,葉片變黃枯死。2.小麥白粉病癥狀: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白色粉末狀霉層,逐漸擴大連片,嚴重時葉片變黃枯死。3.小麥紋枯病癥狀: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水漬狀病斑,逐漸擴大成橢圓形或長條形,病斑中央灰白色,邊緣褐色,濕度大時病斑表面產生白色霉層。4.小麥赤霉病癥狀:發病初期,穗部出現褐色水漬狀病斑,逐漸擴展至整個穗軸,濕度大時病斑表面產生紅色霉層。嚴重時,穗部枯死,籽粒干癟。5.小麥全蝕病癥狀:發病初期,葉片出現黃色斑點,逐漸擴大成不規則病斑,葉片邊緣向上卷曲。嚴重時,葉片枯死,整株植物死亡。二、小麥病害防治方法1.農業防治(1)選用抗病品種:根據當地病害發生情況,選擇抗病性強的小麥品種。(2)合理輪作:與豆科、蔬菜等作物輪作,減少病原菌在土壤中的積累。(3)加強栽培管理:適時播種,合理密植,保持田間通風透光,降低濕度,減少病害發生。(4)施肥灌水: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避免過量施氮,以免引起植株徒長,增加病害發生。合理灌水,保持土壤濕潤,減少病害傳播。2.化學防治(1)種子處理:播種前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或用2.5%咯菌腈懸浮劑浸種,殺死種子表面的病原菌。(2)發病初期防治:小麥病害發病初期,及時噴灑農藥進行防治。可選用以下藥劑:葉銹病: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白粉病: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25%腈菌唑乳油3000倍液。紋枯病: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0%井岡霉素水劑500倍液。赤霉病: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40%戊唑醇懸浮劑2000倍液。全蝕病:20%硅唑·咪鮮胺水乳劑1000倍液,或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3)交替用藥:為防止病原菌產生抗藥性,應交替使用不同類型的農藥。三、注意事項1.農藥使用要嚴格按照說明書推薦的劑量和防治時期進行,避免過量使用。2.噴藥時要均勻,特別是葉片背面和穗部,確保藥劑能充分接觸到病原菌。3.噴藥期間要注意安全,佩戴防護用品,避免農藥中毒。4.噴藥后要清洗噴霧器,避免與其他作物農藥混合使用,造成藥害。5.加強病情監測,發現病情及時防治,避免病害蔓延。通過以上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減少小麥病害的發生和危害,提高小麥的產量和品質。希望農民朋友們在實際生產中,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靈活運用這些防治技術,為小麥豐收保駕護航。小麥病害防治技術指南小麥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在生長過程中會受到各種病害的侵害,嚴重影響小麥的產量和品質。為了幫助農民朋友們更好地防治小麥病害,提高小麥的產量和品質,本文將詳細介紹小麥病害的防治技術。一、小麥病害種類及癥狀1.小麥葉銹病癥狀: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黃色小斑點,逐漸擴大成橙黃色橢圓形病斑,病斑表面有鐵銹色粉狀物。嚴重時,葉片變黃枯死。2.小麥白粉病癥狀: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白色粉末狀霉層,逐漸擴大連片,嚴重時葉片變黃枯死。3.小麥紋枯病癥狀: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水漬狀病斑,逐漸擴大成橢圓形或長條形,病斑中央灰白色,邊緣褐色,濕度大時病斑表面產生白色霉層。4.小麥赤霉病癥狀:發病初期,穗部出現褐色水漬狀病斑,逐漸擴展至整個穗軸,濕度大時病斑表面產生紅色霉層。嚴重時,穗部枯死,籽粒干癟。5.小麥全蝕病癥狀:發病初期,葉片出現黃色斑點,逐漸擴大成不規則病斑,葉片邊緣向上卷曲。嚴重時,葉片枯死,整株植物死亡。二、小麥病害防治方法1.農業防治(1)選用抗病品種:根據當地病害發生情況,選擇抗病性強的小麥品種。(2)合理輪作:與豆科、蔬菜等作物輪作,減少病原菌在土壤中的積累。(3)加強栽培管理:適時播種,合理密植,保持田間通風透光,降低濕度,減少病害發生。(4)施肥灌水: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避免過量施氮,以免引起植株徒長,增加病害發生。合理灌水,保持土壤濕潤,減少病害傳播。2.化學防治(1)種子處理:播種前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或用2.5%咯菌腈懸浮劑浸種,殺死種子表面的病原菌。(2)發病初期防治:小麥病害發病初期,及時噴灑農藥進行防治。可選用以下藥劑:葉銹病: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白粉病: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25%腈菌唑乳油3000倍液。紋枯病: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0%井岡霉素水劑500倍液。赤霉病: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40%戊唑醇懸浮劑2000倍液。全蝕病:20%硅唑·咪鮮胺水乳劑1000倍液,或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3)交替用藥:為防止病原菌產生抗藥性,應交替使用不同類型的農藥。三、注意事項1.農藥使用要嚴格按照說明書推薦的劑量和防治時期進行,避免過量使用。2.噴藥時要均勻,特別是葉片背面和穗部,確保藥劑能充分接觸到病原菌。3.噴藥期間要注意安全,佩戴防護用品,避免農藥中毒。4.噴藥后要清洗噴霧器,避免與其他作物農藥混合使用,造成藥害。5.加強病情監測,發現病情及時防治,避免病害蔓延。通過以上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減少小麥病害的發生和危害,提高小麥的產量和品質。希望農民朋友們在實際生產中,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靈活運用這些防治技術,為小麥豐收保駕護航。在小麥病害防治技術中,有一個細節是需要重點關注的,那就是化學防治中的藥劑選擇和合理使用。這個環節對于防治效果至關重要,同時也是最容易出問題的環節。以下是對這個重點細節的詳細補充和說明:化學防治藥劑的合理選擇和使用1.藥劑的選用原則針對性:針對不同的病害選擇相應的藥劑。例如,對于小麥葉銹病,可選用三唑酮、烯唑醇等具有內吸治療作用的殺菌劑;對于小麥白粉病,則可選用腈菌唑、三唑酮等對白粉病有特效的藥劑。高效性:選擇高效低毒的農藥,既能有效防治病害,又能減少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危害。交替使用:為了避免病原菌產生抗藥性,應交替使用不同類型的農藥。例如,可以在一個生長季節內交替使用三唑類和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2.藥劑的使用方法種子處理:在播種前,使用殺菌劑進行種子處理,可以有效防止種子帶菌,減少苗期病害的發生。常用的種子處理劑有多菌靈、咯菌腈等。噴霧防治:在病害發生初期,及時進行噴霧防治。噴霧時要均勻,特別是葉片背面和穗部,這些地方是病原菌容易藏匿的地方。噴霧時還要注意藥劑的使用濃度和劑量,避免過量或不足。3.安全使用農藥個人防護:在配藥和噴藥過程中,操作人員應穿戴防護服、口罩、手套等,避免農藥直接接觸皮膚和呼吸道。環境保護:合理處置農藥包裝廢棄物,避免農藥污染水源和土壤。遵守安全間隔期:在小麥收獲前,要嚴格遵守藥劑的安全間隔期,確保小麥中的農藥殘留量不超過國家標準。4.藥劑防治的時機病害監測:定期對小麥田進行病害監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二十五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 數學試題(含解析)
- 急救藥品相關知識考核試題
- 遼寧師范大學《平面廣告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自貢市曙光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第二次段考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 山東省郯城縣重點名校2025年第二學期初三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棗莊市滕州市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開學摸底考試化學試題含解析
- 遼寧建筑職業學院《廣播電視敘事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曲阜遠東職業技術學院《特殊兒童早期干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工程大學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微分幾何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豫東名校2025年第二學期高三期末考試歷史試題試卷含解析
- 2025年山東省春季高考模擬考試英語試卷試題(含答案詳解)
- 高考英語3500詞高頻單詞詞塊默寫
- 子宮脫垂護理
- CHT 8023-2011 機載激光雷達數據處理技術規范
-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物理試題
- 2024屆高中語文高考作文資料及素材系列
- 醫院各科室物品采購清單
- 中國镥-177(Lu-177)市場發展現狀和未來五年前景分析
- 【中學生數學學習習慣和學習狀況調研探析報告9900字(論文)】
- 舞蹈就業能力展示
- 2024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校園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