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歷史檢測試卷(含答案)_第1頁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歷史檢測試卷(含答案)_第2頁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歷史檢測試卷(含答案)_第3頁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歷史檢測試卷(含答案)_第4頁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歷史檢測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歷史檢測試卷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意的??婆e制最大的合理性在于“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機會均等”機制。這表明科舉制A.選官看中門第 B.消除藩鎮割據的局面C.隋煬帝時創立 D.擴大官員選拔的范圍“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北惶铺谟鳛橐幻骁R子的著名諫臣是A.魏征 B.房玄齡 C.姚崇 D.杜如晦'2024年春晚陜西西安分會場的節目名為《山河詩長安》。該節目通過詩仙的視角,帶領觀眾進入長安城,展現了西安的盛唐之韻和中華文化的浪漫風采?!霸娤伞笔茿.李清照 B.李白 C.,白居易 D.蘇軾據學者研究,我國唐代的女子不僅和男子一樣進行打球、騎馬、射箭、弈棋等體育活動,而且還創造出一些自己的專門運動項目。這說明唐代A.實現了男女的平等 B.政府獎勵和大力提倡體育運動C.社會風氣比較開放 D.體育運動趨于普及化、大眾化唐朝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史實中,可以作為依據的是A,遣唐使來華 B.文成公主入藏C.冊封班禪額爾德尼 D. 土爾扈特部回歸杜甫詩云: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原俱豐實?!锻ǖ?食貨典》也載:天寶八年官倉存糧相當于國家4年的糧食收入。可見當時唐朝處于繁盛時期。這一案例表明,歷史研究A.無需依據文獻記載 B.必須摒棄文學作品C.完全憑借考古發掘 D.應該重視史料互證唐朝的歷史就像一道拋物線,使其從拋物線的頂點急劇下滑的事件是A.鑒真東渡? B.開通大運河C.安史之亂 D.農民大起義,五代十國是國家分裂的時期,下列描述中,比較全面地反映這一歷史時期的社會發展特點的是A.國家分裂中孕育著統一的趨勢 B.南方戰亂不斷,政局動蕩不安C.生產發展,人民生活相對安定 D.北方社會相對穩定,經濟發展宋代地方官一般由文人擔任,軍中也任命一些文人做監軍。這反映了宋代政治的特點是A.崇尚武力 B.重文輕武C.重視文藝 D.重視人才熙寧五年,王安石下令“全國清丈土地,核實土地所有者,并將土地按土質的好壞分為五等,作為征收田賦的依據?!鄙鲜霾牧戏从车淖兎ù胧┦?、A.保甲法 B.方田均稅法C.募役法 D.農田水利法北宋建立后,針對“方鎮太重,君弱臣強”的狀況,在地方上為“制其錢谷”采取的措施是A.設立“三司” B.設置轉運使C.設立御史大夫 D.設立節度使某校七年級(1)班學生在進行“遼、西夏與北宋的戰與和”項目化學習時,繪制出了如下四幅政權并立示意圖,你認為正確的是“大宋皇帝謹誓書于大契丹皇帝闕下:共遵誠信,虔守歡盟,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每歲以絹二十萬匹、銀一十萬兩。更不差使臣專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辈牧戏从车氖穼嵤茿.漕淵之盟 B.岳飛抗金C.杯酒釋兵權 D.清軍入關貨幣是商品交換的產物,最早出現的是實物貨幣,現今又有了網絡貨幣。紙幣最早出現在我國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明朝(明朝)方孝孺認為:“在宋之時,見胡服、聞胡語者猶以為怪……至于元,百年之間,四海之內,起居、飲食、聲音、器用,皆化而同之?!痹瘯r我國開始形成的一個新民族是A.蒙古族 B.藏族C.女真族 D.回族北宋王安石在《元日》里寫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痹娭屑让枋隽斯澣?,又隱含著一種科技發明,它們是A.元宵節、冶鐵 B.春節、火藥C.元宵節、指南針 D.春節、印刷術自古以來,我國就是一個多民族共存、共同發展的國家,歷朝歷代都采取了各種措施推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以下屬于治理西南邊疆的是A.兩次雅克薩之戰 B.設置伊犁將軍C.設置澎湖巡檢司 D.設置駐藏大臣明代有詩云:“萬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與義兮氣沖斗牛。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殺盡倭奴兮覓個封侯。”該詩的作者應為A,寇準 B.戚繼光C.鄭成功 D.文天祥中國古代科技一度走在世界前列,歷朝歷代都有很多優秀的科技發明成果。下列科技成果屬于明朝時期的是A.曹雪芹撰寫《紅樓夢》 B.吳承恩寫出《西游記》C.徐光啟編寫《農政全書》 D.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明朝末年,陜北連年大旱,農民紛紛舉行起義。李自成在崇禎二年(1629年)率領農民起義并且提出“均田免賦”的口號,獲得廣大農民的熱烈擁護。該口號的提出主要針對的是A.土地兼并,賦稅沉重 B.宦官專權,藩鎮割據C.連年大旱,農民暴動 D.政治腐敗,貪污成風明清時期,商人、工匠、市井游民、普通婦女經常成為小說戲曲主人公,如《雷峰塔》中精通商道、向往世俗婚姻的白娘子。這一現象源于當時A.商品經濟發展. B.女性地位提高C.作者個人喜好 D.君主專制衰落北宋皇城四周是繁華的商業圈,熱鬧非凡。明清時期皇城則坐落在北京城中軸線的中央,是百姓不可接近的禁地。這種變化凸顯了明清時期的A.階級分化 B.政策開放C.皇權尊嚴 D.經濟蕭條順治皇帝規定:“無主荒田,州縣官給以印信執照,開墾耕種,永準為業”。這表明清政府A.大力推行墾荒政策 B.重視手工業的發展C.建立全國性商業網 D.加強西北軍事管理道光皇帝曾稱贊山西“日升昌”票號匯通天下。“日升昌”票號業績輝煌,分號遍及全國30多個城市,客戶能實現“一票通兌”,領取現銀。材料說明清朝前期A.大城市商業非常繁榮 B.形成資本雄厚的商幫C.出現較多商業化城鎮 D.人地的矛盾逐漸突出洪昇的《長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作為昆曲的傳世之作,內容感人,情節跌宕,詞曲雅致,深受觀眾喜愛。而清朝統治者卻認為這兩部戲有懷念故國之嫌,予以禁演。這反映出A.昆曲深受平民百姓喜愛 B.清朝注重思想文化控制C.昆曲創作變得因循守舊 D.昆曲是清代藝術的頂峰二、非選擇題(第26題18分,第27題14分,第28題18分,共50分。)(18分)經濟發展是一個國家的命脈。因此,發展經濟是每個朝代的重要舉措。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更令開導,名通濟渠。西通河洛,南達江淮。煬帝巡幸,每泛舟而往江都焉。其交、廣、荊、益、揚、越等州,運漕商旅,往來不絕?!庞印锻ǖ渲菘さ洹罚?) 依據所學知識回答,材料一中“運漕商旅,往來不絕”得益于哪一著名水利工程?這一工程產生了怎樣的積極影響?(4分)材料二自貞觀以后,太宗勵精為理。至(貞觀)八年、九年,頻至豐染,米斗四五錢,馬牛布野,外戶動輒數月不閉。至(貞觀)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錢。——杜佑《通典》卷七(2) 依據所學知識,列舉唐朝發明的農業生產工具一例,并寫出唐太宗在經濟上采取的措施。(4分)材料三兩宋時期對外貿易活躍,著名的對外貿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的對外貿易海港有……政府在這里設有專門機構進行管理。(3) 依據所學知識,列舉兩宋時期的“主要的對外貿易海港”一例,并寫出材料三中的“專門機構”的名稱。(4分)材料四朝廷在故都(以前的都城)時,實伸(依賴)東南財賦。——(南宋)陸游(4) 依據所學知識,指出“故都”是指北宋哪座城市?材料四反映了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呈現出怎樣的變化趨勢?這種趨勢最終在什么時候實現?(6分)27.(14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唐代,每年都有大批外國客人來到長安。唐朝設有專門機構負責接待外賓,設置翻譯人員,提供各種便利?!瞥延蛲馕幕瘞胩仆粒职汛筇莆幕瘋鞑ニ姆?,促進了中外文化大交流。材料二這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的陸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羅斯等國家,使東西方的使臣、商人往來非常方便。海上絲綢之路進入鼎盛時期,使中外經濟、文化和科技的交流進一步發展起來。材料三明代我國與世界各國特別是周邊國家接觸比較頻繁,對外交往空前活躍,中國對世界各國的了解進一步加深,一位航海家曾率領船隊七次下西洋,規模之大,在世界歷史上前所未有。(1) 請列舉材料一中“把域外文化帶入唐土”和“把大唐文化傳播四方"的史實各一例。(4分)(2) 材料二中“大一統王朝”指哪個朝代?它的建立者是誰?(4分)(3) 材料三中的公航海家”指的是誰?他首次出使西洋發生在哪位皇帝在位期間?(4分)_(4)你認為三則材料中體現的外交有何共同點?(2分)28.(18分)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政策(制度)調整事關國家長治久安。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 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負責全國軍事、監察事務的分別是圖中的什么機構?(4分)材料二“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論道的說法……到宋朝便不然了。從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無坐處,一坐群站……到明代,不但不許坐,站著都不行,得跪著說話了?!?吳啥《朱元璋傳》(2) 材料二中大臣“從坐到站再到跪”的變化與明代的哪一措施有關?(2分)材料三軍機處之所以創立,部分是由于①帝需要一個聯系緊密的助手小班子幫助他起草敕令;部分則由于它是一種避開權勢顯赫的親王,從而進一步鞏固皇權和提高效率的手段。軍機大臣與皇上并肩商討國是,并就一些皇上還未批閱的奏折提出對策建議,以及盡力記下皇上的旨意,然后回去起草諭旨?!幾孕熘屑s《中國近代史:1600-2000中國的奮斗》(3) 請寫出材料三空缺處①的人物。根據材料三,概括軍機處設立的原因并簡述其職能。(10分)(4) 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概括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發展趨勢。(2分)歷史答案和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2345678910111213DABCBDCABBBDA141516171819202122232425CDBDBCAACABB二、非選擇題:第26題18分,第27題14分,第28題18分,共50分。26.(18分)(1)工程:隋朝大運河。(2分)影響:加強了南北政治、經濟、文化交流。(2分)(2)工具:曲轅犁、筒車。(2分,任意一個即可)措施: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鼓勵發展農業生產。(2分)(3)港口:廣州、泉州。(2分,任意一個即可)機構:市舶司。(2分)(4)故都:開封(東京)。(2分)趨勢:逐漸南移。(2分)實現:南宋。(2分)27.(14分)(1)玄奘西行天竺;(2分)鑒真東渡日本。(2分)(2)元朝;(2分)忽必烈。(2分)(3)鄭和;(2分)明成祖。(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