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思想概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系列課件-2017版:馬克思主義_第1頁
《毛澤東思想概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系列課件-2017版:馬克思主義_第2頁
《毛澤東思想概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系列課件-2017版:馬克思主義_第3頁
《毛澤東思想概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系列課件-2017版:馬克思主義_第4頁
《毛澤東思想概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系列課件-2017版:馬克思主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緒論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本課結構一、馬克思、恩格斯生平二、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內涵三、馬克思主義最崇高的社會理想英國《焦點》月刊文章題:把世界一分為二的人1883年3月,倫敦海格特墓地一角。一小群人聚集在一座新墓前,其中一個人開始念悼詞。對于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環境,悼詞的用語顯得溢美。他說,下葬的這位男子“受到無數人的愛戴、尊敬和悼念”;他是一位天才,并且成為“那個時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誣蔑的人”。令人驚訝的是,100多年后,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仍然存在。許多人認為,那天葬在海格特墓地的那個人仍然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他試圖幫助無數受壓迫者獲得解放。對另一些人來說,只要一提起他的名字,恐懼和厭惡之情就油然而生。這個人就是卡爾·馬克思。不管你怎樣看待馬克思,有一個事實不容置疑:他是歷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他影響力最大的時候,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都生活在宣稱遵循馬克思主義的政權之下。這個人身上其實充滿了矛盾。他是一位杰出的經濟學家,卻債務纏身,大半生窮困潦倒;他出身于中產階級上層,卻熱情保衛工人的權益,但又沒干過一天體力活。他一生清苦,顛沛流離。從來沒有一個人像他那樣,活著的時候受到各國政府——無論是專制政府還是共和政府的驅逐。他忍受著一般人難以想象的貧困、疾病、喪子、亡妻、嫉恨、誹謗的折磨。盡管如此,馬克思一生義無反顧地追求真理。英國《焦點》月刊

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的馬克思主義雖然誕生于19世紀,但沒有停留于19世紀;它雖然產生于歐洲,卻跨越歐洲影響了全世界。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它的產生實現了人類認識史上劃時代的偉大變革,在人類思想史上樹起了前無古人的不朽豐碑。1995年~1998年,千人以上的馬克思主義國際學術研討會開過四次。其中召開過兩屆“國際馬克思大會”。2000年,法國“馬克思園地”協會在巴黎舉辦了規模盛大的“全球化與人類解放”的馬克思主義國際學術研討會;美國紐約舉行了二千四百多人參加的“世界社會主義者大會”;世界其他地區也舉辦了類似活動。法國《世界報》用“回歸馬克思”的題目來形容并點評這種熱潮。現在每年都在莫斯科舉行“國際社會主義研討會”。緒論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這些評選結果,發生在蘇聯東歐出現歷史巨變十年后。一種預言資本主義必將滅亡的學說,卻得到資本主義國家公眾的廣泛認可;一種被它的敵人攻擊、挖苦、甚至宣告滅亡的學說,卻能如此深刻、長久、生動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社會的開展進程!近年來,“馬克思熱”遍布全歐洲。這是為什么?上述答案引起的思考是:說明西方人對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說明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本質的揭露和批判是正確的;說明科學的理論是能夠征服人心的,馬克思主義并沒有過時,是永葆青春活力的!

“甚至在我們自己的黨內〔盡管程度要低得多〕有一種反對思想自由的傾向。在這種情況下,我不覺得馬克思主義與社會主義持續地聯系在一起應受到某種程度上的譴責。我曾不厭其煩地閱讀馬克思的著作,我發現這讓我在許多方面茅塞頓開,尤其使我對人和他們所生活的社會之間關系的認識發生了不可逆轉的改變。”——布萊爾〔英國前首相〕2002年12月21日,英國《經濟學家》周刊發表一篇題為《共產主義后的馬克思》。文章認為馬克思以下四個方面的思想至關重要:第一,馬克思認為社會將遵循某些既簡單又包羅萬象的運動定律,因而可以對其開展方向做長期的預言。第二,他認為這些規律無一例外都是經濟性質的規律;塑造社會的唯一力量就是“物質生產的力量”。第三,他認為這些規律的表現形式始終是階級斗爭,直到歷史的終結。第四,他認為在歷史終結時,階級和國家必將消亡,地球上將出現一個人間天堂。文章還說:馬克思極具獨創性地預見到資本主義制度驚人的生產能力。他預言,資本主義將把創造創新推動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但是,“資本主義的巨大生產力將迫使其跨掉。關于資本主義的前景,你可以說,馬克思錯在時間的把握上;當資本主義走到盡頭時,事實將證明他是對的。按照這種說法,馬克思的許多觀點都無法駁倒。他的許多假設、分析特點和思維習慣在西方學術界甚至更大領域都廣為流傳。”馬克思主義是當今唯一不可超越的思想資源.-----薩特(法國)薩特是20世紀法國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和政治評論家,法國無神論存在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同時也是優秀的文學家、戲劇家、和社會活動家。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因參軍作戰被德軍俘獲。曾來北京參加過世界和平理事會;蘇共二十大和匈牙利事件后退黨。1964年拒絕接受瑞典皇家科學院授予的諾貝爾文學獎。2016年美國大選值得注意的是所謂的“桑德斯現象”。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桑德斯公開打出“社會主義”的旗號,得到了大批青年選民的熱烈擁護,使“社會主義”這個詞重返美國政治的主流。這是一個歷史轉折點。長期以來,“社會主義”在西方〔尤其在美國〕是個貶義詞。其聯想詞語在人民方面是“大鍋飯”“養懶漢”“無人權、自由和民主”“受壓迫”等;在統治者方面那么是“專制專制”“特權階層”“腐敗”“反民主”“抑制人性”等。自由派學者海耶克的一個著名的論斷是,社會主義是“通向奴役之路”。。但是,“桑德斯現象”揭示了在高技術、全球化、金融資本主義條件下的新政治現實:99%的人民群眾已經越來越無法容忍經濟開展的成果,長期被1%的少數精英攫取;深刻的制度變遷不可防止。可以肯定,未來制度的一個重要來源就是社會主義。作為社會主義大國的中國,在新的千年更應該堅持馬克思主義、開展馬克思主義、理直氣壯地宣傳馬克思主義,而不應該疑心馬克思主義。不應該疑心馬克思主義,并不是說馬克思主義不要隨著時代的開展而開展。馬克思主義要與時俱進,要根據時代的開展腳步而不斷地開展、豐富自己。一、馬克思、恩格斯生平馬克思的故土——十九世紀三十年代摩塞爾河畔的德國古城特里爾,位于當時德國政治、經濟最興旺的萊茵省馬克思的故土——德國摩塞爾河畔的特利爾市緒論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卡爾·馬克思

1818,5,5——1883,3,14

德國人民的偉大兒子,科學社會主義的創始人特里爾市布呂肯巷664號1818年5月5日馬克思在此誕生馬克思的父親亨利希·馬克思,猶太人,律師。母親罕麗達·普雷斯堡,荷蘭人,家庭婦女。馬克思共有兄弟姊妹九人,圖為馬克思正在給姊妹們講故事1830年10月至1835年9月,就讀于特利爾中學。由于家庭和環境的影響,馬克思從小受到法國啟蒙思想的教育,中學畢業作文題為《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顯示了他的卓越分析才能和為人類幸福而獻身的高尚情操我立志選擇最能為人類謀福利的職業,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

《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如果人只是為了自已而勞動,他也許能成為有名的學者,絕頂的聰明人,出色的詩人,但他決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完人和偉人,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我們就不會為它的重負所壓倒,因為這是為全人類所作的犧牲,那時我們感到的將不是一點點自私而可憐的快樂,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萬人。我們的事業并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馬克思〔17歲中學畢業作文〕波恩大學

柏林大學★1835年進波恩大學,次年10月轉入柏林大學。他學的是法學,但主要精力放在學習歷史和哲學上。★1837年4月至5月,在柏林郊區施特拉勞休養期間,他通讀了黑格爾的著作,并結識博士俱樂部的成員,開始轉向黑格爾參加青年黑格爾運動。1841年3月,畢業于柏林大學;同年4月寫了題為《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和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的差異》的博士論文,獲耶拿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根本觀點屬于黑格爾的唯心主義,顯露了初步的革命民主主義思想和無神論思想,含有唯物主義思想萌芽。1841年夏接受費爾巴哈唯物主義哲學。1842年4月,馬克思為《萊茵報》撰稿,同年10月任該報主編,〔24歲〕著文抨擊普魯士專制政府,開始接觸社會經濟問題。1843年3月退出《萊茵報》編輯部,10月移居巴黎,參加工人運動,廣泛研究歷史、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社會主義理論。在與盧格合辦的《德法年鑒》上發表了《論猶太人問題》和《<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等文章,說明他開始從唯心主義向唯物主義、從革命民主主義向科學共產主義的轉變。而當他實現由激進的民主主義者向共產主義者的思想轉變,就自覺地站在工人階級的立場上,就對“勞動生產了宮殿,但是給工人生產了棚舍”的現狀作了有力的鞭撻,對“把我們文明社會的這些‘野蠻人’變成人類解放的實踐因素”充滿了信心。人類愛情史上一段美麗的佳話1842年結婚1843年共往巴黎1881年去世童年馬克思和燕妮緒論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馬克思逝世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3月14日下午兩點三刻,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這個人的逝世,對于歐美戰斗的無產階級,對于歷史科學,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會使人感覺到。倫敦海格特公墓

馬克思墓碑上的銘文

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您認為男人最好的品德?堅強。您認為女人最好的品德?溫柔。您的特點?對目標始終如一。您對幸福的理解?斗爭。您對不幸的理解?屈服。您喜歡的做的事?啃書本。您喜愛的顏色?紅色。您喜愛的座右銘?疑心一切。《馬克思的自白》1.馬克思所以能為人類作出巨大的奉獻,首先是他在青年時代其就立志“為人類工作”,并且具有“目標始終如一”的頑強意志。2.馬克思不迷信權威、“疑心一切”的思維品質,表達了他偉大的創新精神3、馬克思重視實踐并認為一切科學理論都必須根據社會生活實踐的變化而開展的求實精神。從馬克思的心靈獨白和坎坷的一生中我們獲得哪些感悟?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誼

馬克思與恩格斯這兩位革命巨人之間的友誼,是世界上的任何友誼都沒法比的。馬克思對恩格斯的才能十分敬佩,說自己總是踏著恩格斯的腳印走。而恩格斯總是認為馬克思的才能要超過自己,在他們的共同事業中,馬克思是第一提琴手而自己是第二提琴手。《資本論》這部經典著作的寫作及出版,就是他們偉大友誼的結晶。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出生于德國萊茵省巴門市〔今烏培塔爾市〕一個紡織廠主家庭。少年時就學于巴門市立學校,1834年轉入愛北斐特理科中學。1837年其父堅持要他輟學經商。1年后到不來梅一家商行供職。當時恩格斯被民主主義的政治思想所吸引,同青年德意志運動發生聯系。1839年春,在該派機關刊物《德意志電訊》發表《烏培河谷來信》,揭露封建專制制度和宗教虔誠主義的黑暗,傾注了對勞動人民的同情。由于恩格斯刻苦學習,到了20歲,他已經掌握了英、法、意、西班牙、希臘、拉丁等十幾種外語。1841年在步兵炮團服兵役,同時在柏林大學聽哲學課,參加了青年黑格爾派小組。1842年9月到英國曼徹斯特其父與人合營的歐門-恩格斯棉紡廠當職員,接觸到真正的產業無產階級并同憲章運動領袖建立聯系。1844年在《德法年鑒》上發表《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英國狀況》兩篇文章,標志著恩格斯兩個轉變的完成。1844年在巴黎與馬克思相見,并于當年合著《神圣家族》。1845年出版《英國工人階級狀況》,同年春遷居布魯塞爾,與馬克思合著《德意志意識形態》,1848年2月又共同發表《共產黨宣言》。1848年德國革命爆發,曾親自參加武裝起義。1850年11月重返英國經商,在經濟上支持和幫助馬克思。參加創立和領導第一國際的工作。1877-1878年寫成《反杜林論》;1885年整理出版了《資本論》第二卷;1894年出版了第三卷。1889年領導建立第二國際。1895年8月5日在倫敦病逝。列寧對于恩格斯的評價:“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一人繼續擔負著歐洲社會主義者的參謀和領導者的重任。”恩格斯于1895年8月5日逝世。列寧指出:“俄國革命者失去了他們最好的朋友二、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內涵〔一〕、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理論奉獻(三〕、馬克思平生兩大發現〔二〕、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內涵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狀況》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恩格斯《共產主義原理》馬克思和恩格斯《共產黨宣言》馬克思《資本論》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恩格斯《反杜林論》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恩格斯《費爾巴哈論》〔一〕、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理論奉獻為什么以馬克思的名字命名馬克思主義?1884年,恩格斯不無感慨地說:“我一生所作的是被我指定的事,就是拉第二小提琴,而且我想我做的還不錯。我快樂我有像馬克思這樣出色的第一小提琴手。當現在突然要我在理論問題上代替馬克思的地位并且去拉第一小提琴時,就不免要出漏洞,這一點沒有人比我自己更強烈地感覺到。”1886年,恩格斯指出:“我不能否認,我和馬克思共同工作40年,在這以前和這個期間,我在一定程度上獨立地參加了這一理論的創立,特別是對這一理論的闡發。但是,絕大局部根本指導思想(特別是在經濟和歷史領域內),尤其是對這些指導思想的最后的明確的表述,都是屬于馬克思的。我所提供的,馬克思沒有我也能夠做到,至多有幾個專門的領域除外。

至于馬克思所做到的,我卻做不到。馬克思比我們大家都站得高些,看得遠些,觀察得多些和快些。馬克思是天才,我們至多是能手。沒有馬克思,我們的理論遠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所以,這個理論用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當然的。”

1848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了《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書是哪一本?口號: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建立共產主義制度英特耐雄納爾一定要實現!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共產黨宣言》,是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第一個綱領性文獻,馬克思主義誕生的重要標志。由馬克思執筆寫成。1848年2月21日在倫敦第一次以單行本問世。2月24日,《共產黨宣言》正式出版。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統地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指出共產主義運動將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2015年11月,被評為最具影響力的20本學術書。

《共產黨宣言》是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文獻。在上個世紀和本世紀都具有震撼力。今天重讀《宣言》,會發現關于經濟國際化的論斷仍具有現實意義。在“全球化”這個概念下討論的都是《宣言》中所寫的問題。就對資本和資本主義的分析來說,幾乎沒有一本著作比《宣言》寫得更精彩、更容易理解的了。馬克思的許多思想,尤其是他的方法貼近現實,我們今天仍然可以借鑒。英國劍橋大學教授加里斯特·瓊斯感慨地說:“〔《共產黨宣言》〕雖然出版于1848年,但我們現在經常談到的全球化、裁員、跨國公司、世界經濟朝這個或那個方向開展,所有這些內容在書中都能找到,它有令人驚訝的現實意義,任何其他文獻都沒有這個力量。”《共產黨宣言》摘錄

資產階級在它已經取得了統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詩般的關系都破壞了。它無情地斬斷了把人們束縛于天然尊長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羈絆,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系,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系了。它把宗教虔誠、騎士熱忱、小市民傷感這些情感的神圣發作,淹沒在利己主義打算的冰水之中。《共產黨宣言》摘錄資產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系上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系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系。資產階級抹去了一切向來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職業的神圣光環。它把醫生、律師、教士、詩人和學者變成了它出錢招雇的雇傭勞動者。《共產黨宣言》摘錄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物質的生產是如此,精神的生產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產品成了公共的財產。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為不可能,于是由許多種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學形成了一種世界的文學。《共產黨宣言》摘錄資產階級使農村屈服于城市的統治。它創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農村人口大大增加起來,因而使很大一局部居民脫離了農村生活的愚昧狀態。正象它使農村附屬于城市一樣,它使未開化和半開化的國家附屬于文明的國家,使農民的民族附屬于資產階級的民族,使東方附屬于西方。緒論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二〕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內涵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政黨的世界觀。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

什么是馬克思主義從不同的角度,我們可以對什么是馬克思主義作出不同的答復從它的創造者、繼承者的認識成果講從它的階級屬性講從它的研究對象和主要內容講馬克思主義是由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而由其后各個時代、各個民族的馬克思主義者不斷豐富和開展的觀點和學說的體系。從創造者、繼承者的認識成果講緒論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狹義的馬克思主義指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根本理論、根本觀點和學說的體系。緒論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從廣義上說,馬克思主義不僅指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根本理論、根本觀點和學說的體系,也包括繼承者對它的開展,即在實踐中不斷開展著的馬克思主義。緒論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

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爭取自身解放和整個人類解放的科學理論,是關于無產階級斗爭的性質、目的和解放條件的學說。從階級屬性講中國革命十月革命

緒論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開展的普遍規律的學說,是關于資本主義開展和轉變為社會主義以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開展的普遍規律的學說。從研究對象和主要內容講緒論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學者高放的定義: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關于無產階級和全人類解放的科學。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人的解放的科學。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內涵什么是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不可分割的三個主要組成局部。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三個主要組成局部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結構中的地位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主要內容核心、綱領理論根底緒論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三〕馬克思一生中兩個最偉大的發現1、唯物史觀唯物史觀正確解決了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認為:馬克思說,“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生產中發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系,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開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系。這些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社會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筑豎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根底。。”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唯心史觀社會存在社會意識唯物史觀決定決定歷史觀的根本問題: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是歷史觀的根本問題。根據對這個問題的不同答復,形成兩種對立的歷史觀: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它在人類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確解決了社會歷史觀的根本問題。依據這一原理,將一切社會關系歸結于生產關系,將生產關系歸結于由生產力決定并反作用于生產力的高度,從而將社會形態的開展看作自然歷史過程,破天荒地破解了“歷史之謎”,從而揭示了人類社會開展的規律。個人:普通個人和歷史人物。歷史人物:杰出的歷史人物和反動的歷史人物。歷史人物特別是杰出的歷史人物在社會開展中起著特殊的作用:加速或延緩歷史開展進程。個人在社會歷史中的作用到底誰比阿爾卑斯〔Alps〕山高?拿破侖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他憑借出色的政治智慧和軍事才能,頻頻取得輝煌的戰績,成為西方文人墨客津津頌譽的英雄。黑格爾稱頌他“馳騁全世界,主宰全世界”。魯迅卻說:“有一回拿破侖過Alps山,說‘我比Alps山還要高’。這何等英偉,然而,不要忘記他后面跟著許多士兵。”英雄人物的出現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時勢造英雄,時代呼喚英雄,時代鍛煉英雄。討論題:評“時勢造英雄”與“英雄造時勢”。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唐朝的第一個盛世。他強調以民為本,常說:“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創造歷史的不是領袖圣賢,而是人民群眾;決定歷史的不是偉人,而是稻田里辛勤勞作的老農,是官道上來往的商賈,是朝堂上進言的官員,是孤燈下苦讀的學子,是掃馬路的、路邊賣冰棍的、修自行車的、擦皮鞋的……。正是這些普通人創造和支配著歷史,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注定默默無聞,都無法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但他們也是偉大的,他們用自己勤奮的工作不斷推動著歷史的前進,他們才是歷史真正的主人。2、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馬克思發現勞動力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它一天創造的價值同它每天的消耗全然不同。雇傭工人每天除了補償自身勞動力價值以外,還必須額外工作假設干小時,馬克思稱之為剩余勞動時間,剩余勞動時間創造的價值稱之為剩余價值。一句話:勞動者創造的價值〔財富〕,資本家無償地拿走一份〔否那么是慈善家〕。馬克思的剩余價值學說揭示資本家剝削的秘密,成為馬克思經濟理論的基石。三、馬克思主義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