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綜合練習_第1頁
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綜合練習_第2頁
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綜合練習_第3頁
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綜合練習_第4頁
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綜合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選擇性必修1綜合練習一、單選題1.“古之人民皆食禽獸肉。至于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于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謂之‘神農氏’”。我們能從中得到的合理的歷史信息是:A.古代的人主要是吃肉的 B.“神農氏”是被神化了的一個人

C.古代的人口增長得很快 D.農業的出現適應了社會的需求2.《南方周末》曾這樣評價張之洞:位列晚清四大名臣的張之洞在武漢創制了中國第一個兼及工業、教育、軍事、交通的全方位區域近代化模式,極大地推動了中國歷史進程……下列成就不屬于張之洞推進中國近代化舉措的是(

)A.修建漢陽鐵廠 B.創建三江師范學堂 C.奏請立停科舉 D.發表《盛世危言》3.海牙和平宮是國際法院所在地,全稱是聯合國國際審判法院,是聯合國六大主要機構之一和最主要的司法機關,也是主權國家政府間的民事司法裁判機構,根據《聯合國憲章》于1945年6月成立。該機構的成立()A.發展了國際司法制度 B.清除了世界納粹勢力

C.維護了世界司法公正 D.推動了聯合國的成立4.1905年,粱啟超在《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一文中指出:“中華民族是我國境內所有民族從千百年歷史演變中形成的、大融合的結果。漢滿蒙回藏等融為一家,是多元混合的統一大民族。……中華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實由多民族混合而成”。梁啟超提出的“中華民族”這一概念()A.進一步推動了戊戌變法的發展 B.是傳統“華夷”觀念的延續

C.適應了當時“排滿”的反清革命 D.豐富了“民族主義”的內涵5.費正清《中國與美國》:“共產黨政府遠比舊國民黨政府深入到下層,在鄉、縣、省三級設立代表大會,每年集會一次……這種結構給人民大眾提供了參加‘民主集中制’的活動場所。”建國初期形成的“這種結構”是指A.政治協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村民“海選”制度6.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起,中國就致力于在新的基礎上,開創與各國交往的新型外交關系。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外交探索中,最具開創性的是()A.大規模援助亞非新興民族國家 B.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C.以聯合國為中心開展多邊外交 D.確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7.有同學在學習公元前6世紀一公元前5世紀的中西方法律時,做了如下對比,其中正確的是(

)材料一

公元前450年左右,為了緩和平民和貴族的矛盾,羅馬元老院接受公民大會決議,整理羅馬法律,刻在銅板上,公諸社會,是為《十二銅表法》。《十二銅表法》明文公示,按律量刑,限制了貴族濫用權力,規范了社會契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

材料二

公元前536年,國小民寡的鄭國在齊、秦、晉、楚等大國的夾縫中求生存。子產為保護平民,以維系國家勞動力,決定把刑法澆鑄在金屬器皿上,公布于民,以保障其權益。A.均懷抱實踐正義的理想 B.皆因平民的抗爭而起

C.悉使貴族喪失政治實力 D.都出現了成文法8.某書以“崩潰與重建”為題,闡述中國古代思想學術發展變化,結合下面書影分析,這里的“崩潰”是指()

A.孔孟儒學 B.漢代經學 C.程朱理學 D.陸王心學9.《唐律疏議》規定:“(官員)受財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絞。受財而不枉法者,一尺杖九十,二匹加一等,三十匹加役流。無祿者,各減一等”。這說明當時()A.嚴厲處罰官吏職務犯罪 B.注重維護人民群眾利益

C.官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強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10.《海與帝國:明清時代》在描述中國古代賦役制度的變遷時繪制了如下示意圖。“一條鞭法”施行后,居民不再通過里甲,而是把折算成白銀的稅糧、徭役直接交給縣衙門。上述變化()

A.說明中國被卷入資本主義貨幣體系 B.凸顯明朝中央集權制度已走向頂峰

C.提高了明朝地方治理改革的有效性 D.改變了傳統中國社會的土地所有制11.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陽宮舉行大規模的祝酒會。會上關于采用分封制還是郡縣制,官員們出現分歧。秦始皇下令群臣廷議,最后采用郡縣制。據此可知,秦朝()A.統一使國家治理卓有成效 B.廷議制度避免了決策失誤

C.官員們離心離德各自為政 D.君主決策包含了集體智慧12.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后,在其頒布的《中華民國約法》中規定:“中華民國的主權由全體國民組織之。”這反映出()A.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B.袁世凱著力維護民主共和

C.國民成為中華民國的主人 D.三民主義得到真正的落實13.世界法律一般劃分為五大法系:大陸法系、英美法系、阿拉伯法系、印度法系和中華法系。根據你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背景的了解,指出傳統中華法系的特征是()A.重私法和法典權威,明確立法與司法分工 B.以禮入法,禮法結合,國家確認家族法規

C.以判例法為主要表現形式,宗教教規入法 D.效法英美,中西結合,救亡圖存色彩強烈14.他生前是著名地球物理學家,為建設祖國毅然放棄國外優越條件,回國帶領科研團隊刻苦鉆研、勇于創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補了多項國內技術空白,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范代表。他是()A.錢學森 B.楊善洲 C.黃大年 D.楊振寧15.“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首北朝民歌。下列與之同時代的歷史現象有(

①淝水之戰爆發

②賈思勰著述《齊民要術》

③孝文帝遷都洛陽④經濟重心南移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16.百年戰爭前,法王的實際控制范圍僅限于法蘭西島,1337年至1453年百年戰爭中,法國各大貴族的勢力被削弱。隨后,法王路易十一和查理八世陸續消滅了勃艮第公國、普羅旺斯伯國、魯西永伯國等封建割據勢力,法國很快就成為西歐強國。可見,該時期法國強大的主要原因是()A.民主思想的傳播 B.國家版圖的奠定 C.資本主義的發展 D.國王權力的強化17.下表為學者對漢朝“察舉制”演變的歸納。據此可知,察舉制時間內容出處西漢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其有意稱明德者,必身勸,為之駕,遣詣相國府,署行、義、年。有而弗言,覺,免《漢書》西漢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不舉孝,不奉詔,當以不敬論。不察廉,不勝任也,當免《漢書》東漢順帝陽嘉元年(公元132年)限年四十以上,儒者試經學,文吏試章奏。……如有顏回、子奇之類,不拘年齒《后漢書》東漢末年(袁術)少以俠氣聞,數與諸公子飛鷹走狗……以游閑公子名聞遐邇,然其家名門望族,三世三公,而被“舉孝廉,遷至河南尹”《后漢書》A.在漢高帝時已經得到了確立 B.注重出身與品行的結合

C.日益重視官員的品德和才干 D.已有了考試選官的萌芽18.如圖《禮賓圖》是出土于陜西唐章懷太子(655—684年)墓中的壁畫,所繪的是唐朝鴻臚寺官員接待外來賓客的場景。該作品體現了()

A.吐蕃風情與中原文化的交匯 B.史料價值與傳統文化的統一

C.舉國體制與因俗而治的結合 D.經濟發展與藝術繁榮的關系二、材料題19.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度,蘊含著十分豐富的治國理政的歷史經驗。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商君教秦孝公以連什伍,設告坐之過,燔詩書而明法令,塞私門之請而遂公家之勞,禁游宦之民而顯耕戰之士。——《韓非子·和氏》明主之國,無書簡之文,以法為教;無先王之語,以吏為師。——《韓非子·五蠹》材料二

由于隋朝的嚴刑峻法和繁重的苛捐雜稅所導致的嚴重后果,使唐朝統治者認識到:通過施行“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這樣的治國理論,才能達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的“三代之治”……在處理道德與法律的關系問題上,唐朝統治者認識到,道德在治國理政中比嚴刑律法更為基礎、更為有效、更能反映人民意志、更能反映客觀規律的社會規范,唐朝統治者在律法中全面貫徹儒家的德禮思想來維護社會穩定和階級秩序。——摘自齊棟《<唐律疏議>中體現的儒家法律思想探析》材料三

隨著保甲制度的不斷發展,清王朝有關保甲制度的立法也更加完善。按清制規定:“凡編保甲,戶給以門牌,書其家長之名與其丁男之數,而歲更之。十家為牌,牌有頭;十牌為甲,甲有長;十甲為保,保有正,稽其犯令作匿前愿者而報焉。城、市、鄉、屯、灶、廠、寺觀、店、埠、棚、察、邊微,皆編之。凡海船,亦令編甲焉。”由此,保甲制度不管原籍何在,屬于何種人口,只要居住在此,即要被編入當地相應類型的保甲戶籍,打破明朝“人戶以籍為定”原則。——整編自卞利《清代戶籍法的調整與農村基層社會的穩定》(1)根據材料一,概括商鞅和韓非子關于“禮法”的共同主張,并結合所學,簡析上述主張對秦朝的統治產生的直接影響。(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指出以《唐律疏議》為代表的唐律的基本特征,并概述該特征形成的原因。(3)根據材料三,概括清代保甲制的主要職能,并結合所學,分析該制度“打破明朝‘人戶以籍為定'原則”的政策條件。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專制王權下的法國,國王曾自視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聲稱“朕即國家”“朕即民族”。啟蒙思想家主張人民主權,抨擊君主專制,闡述了與之相適應的民族思想:一個民族可以沒有國王而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相反,一個國王若無國民則不存在,更不必說治理國家了,甚至表示“專制之下無祖國”。在法國大革命中,人們認為法蘭西民族的成員不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語言,而且相互之間是平等的,全體法國人組成法蘭西民族,一般認為,法國大革命是法蘭西民族誕生和民族主義形成的標志。

——摘編自李宏圖《西歐近代民族主義思潮研究》

材料二

蓋民族主義,對于任何階級,其意義皆不外免除帝國主義之侵略。其在實業界,茍無民族主義,則列強之經濟的壓迫,致自國生產永無發展之可能。其在勞動界,茍無民族主義,則依附帝國主義而生存之軍閥及國內外之資本家,足以蝕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爭,對于多數之民眾,其目標皆不外反帝國主義而已。

——《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1924年)(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法國大革命對近代民族主義形成的促進作用。(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國民黨“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義與近代法國民族主義內涵的相同之處,并說明不同之處及其產生的原因。

答案DDADBDDBACDABCBDDB19.(1)共同主張:廢棄禮義,實行法治。

影響:建立了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推動了律的編撰(或嚴刑峻法);下令“焚書坑儒”。(2)特征:禮法結合(或德主刑輔)。

原因:吸取隋朝統治的經驗教訓;儒家思想逐步融入法典(或律令儒家化);繼承漢魏以來法律制定和闡釋的經驗。(3)職能:戶籍管理;維護治安。

???????條件:康熙帝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