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節用微粒的觀點看物質
【學習任務】
1、認識各種物質都是由微粒構成的,構成物質的微粒處于永恒的運動狀態。
2、知道微粒與微粒之間是有間隔的。
3、學會運用物質的微觀知識進行想象和推理,能用微觀粒子的觀點解釋某些常見的現象
【學習準備】
1、把少量的食鹽和蔗糖加到一杯水中,食鹽和蔗糖逐漸溶解游朱,且食鹽水變咸了,蔗糖水變
甜了,由此說明物質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構成的。
2、打開酒瓶塞可以聞到酒的氣味,說明了構成酒的微粒在o
【課堂學習】
一、物質由微粒構成
[觀察思考]:探究物質的可分性(課本P59頁的實驗)
1、|W1鎰酸鉀的顏色、狀態:o
[思考]:高鋅酸鉀的顆粒是否可以再分?
2、用研缽研碎
[思考]:大顆粒的高鋅酸鉀被研成狀,它還可以再分嗎?
3、在試管中加入極少量高鋅酸鉀粉末,加入10ml的水,觀察固體,液體呈__________色。
[思考討論]:我國東周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莊子曾有下列論述:“一尺之植(小木棍),
日取其半,萬世不竭”。這句話說明。
[小結]:物質都是由構成的。
4、取少量試管中的液體倒入盛50ml水的燒杯中,觀察顏色___________。為什么燒杯中的全
部液體都呈淺紫紅色?
二、微粒是不斷運動的
1、[觀察思考]:(課本P60頁的實驗)
實驗操作1:向燒杯A中加入20mL蒸儲水,滴入2-3滴酚麟試劑,得到溶液甲。現
象是,現象解釋是.向燒杯A中慢慢滴加濃氨水現
象是,現象解釋是o
實驗操作2:向燒杯A中加入20mL蒸儲水,滴入2-3滴酚酥試劑,得到溶液甲,在燒
杯B中加入3mL-5mL濃氨水,用一只大燒杯把A、B兩燒杯罩在一起,觀察實驗現象。
現象是,現象解釋是o
[討論]:小明認為應該繼續完成實驗操作3:在燒杯B中以蒸儲水代替濃氨水,重復實驗2的
操作。你認為小明的目的是,有無必要,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2、試解釋下列現象:
(1)打開一瓶香水,立即聞到香味。
⑵為什么濕衣服晾在日光下容易干燥?
(3)盛酒精、汽油的瓶子為什么要塞緊瓶塞?
三、微粒之間有間隙
[活動與探究]:
1、將50mL的酒精與50mL的水混合后,總體積小于100mL,這是因為
2、取2支大小相同的醫用注射器,將栓塞往外拉,分別吸入等體積的空氣和水,用手指頂住注
射器末端的小孔,將栓塞慢慢推人。內裝的注射器容易被壓縮,其中的原因是(用微粒
的觀點解釋)o
[思考討論]:氧氣變成了液氧是由于構成氧氣的微粒()
A.組成發生了變化B.間隙發生了變化
C.性質發生了變化D.運動停止了
[發現規律上用微粒的觀點看,物質的三態變化實質上是發生了改
變,屬于變化。當構成物質的微粒種類發生變化時,發生的變化屬于變化。
3、物質的微粒性是指:
(1)所有物質都是由肉眼看不見的、極小的構成的;
(2)微粒是在的,并且溫度越高,;
(3)微粒之間存在,在固體、液體中,微粒之間的距離,在
氣體物質中,微粒之間的距離o
【課堂檢測】
1、我們能夠嗅到這處花香的事實,可以說明()
A.構成物質的微粒有質量。B.微粒與微粒之間有空隙。
C.構成物質的微粒在不斷地運動。D.微粒能保持物質的性質。
2、濕的衣服經過晾曬就會干燥,這種現象說明()
A.分子的體積發生了改變
B.分子由原子構成
C.分子在不斷運動
D.分子本身發生了改變
3、下列現象不能反映出構成物質的微粒所具有的性質的是()
A.酒精燈不蓋燈帽其中的酒精會減少
B.將糖放入水中糖不見了,水卻變甜
C.衣柜里衛生球消失了仍可聞到其氣味
D.敲擊玻璃,玻璃會變成碎片
4、已知NHs分子的運動速度比HC1分子的運動速度ABC
11
快。如圖所示的玻璃管兩端甲、乙處分別放沾有濃
氨水和濃鹽酸的棉花,若氨分子和濃鹽酸接觸時產11
生大量的白煙(NH3+HC1=NH4C1),白煙較多的位置應由:濃氨水:濃鹽酸
該是圖中的處。
5、請用你最熟悉的化學實例來說明“1+1不一定等于2”,并用微粒的觀點解釋:
6、請你將下列日常生活現象與其相應的原理用連線連接。
⑴熱脹冷縮a微粒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⑵花香四溢b物質是由肉眼看不見的微粒構成的
⑶食物腐敗C發生化學變化,微粒種類發生改變
⑷空氣看不見、摸不著d微粒之間存在間隙
【拓展延伸】
7、下列事實能說明微粒是不斷運動的是()
A.酒精和水混合后總體積變小B.氨粒子的擴散
C.酒精溫度計能指示溫度的高低D.水蒸氣冷凝成水
8、用微粒的觀點分析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一種物質的微粒運動到另一種物質的微粒中去了
B.微粒運動的速度變慢了
C.微粒改變了,由一種微粒變成了另一種微粒了
D.微粒間的間隔變大了
9、選擇左欄的“實驗現象”和中欄“解釋”之間相關的項填在右邊答案欄中。
實驗現象解釋答案
(l)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體積A.微粒很小
(1)()
小于100ml
(2)水通電分解B.微粒之間有間隙(2)()
(3)一滴水中含有1.67X1()21的微粒C.微粒本身發生了變化(3)()
(4)氧氣和液氧都能支持可燃物燃燒D.微粒能保持物質的化
(4)()
學性質
10、如圖所示,把充滿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和無色氫氣的集氣瓶中間的玻璃片抽走,使兩瓶口
密合在一起(不要振蕩),可觀察到A中兩瓶氣體的顏色很快就趨于一致(兩種氣體不發生反應),
而B中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后才能達到相同的效果。觀察、對比實驗現象,你能得出的結論有: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節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第1課時)
課型:新授主備:李婷審核:黎建新2009-10姓名
【學習任務】
1、知道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有原子、離子和分子;
2、感受分子的真實存在,認識分子的特點;
3、知道在電解水的過程中分子和原子的變化情況;
4、從微觀的角度認識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
【學習準備】
1、物質是由_______、、等微粒構成的。請列舉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常見物質
名稱,由原子構成的物質有:、等等。由分子構成的物質有:、、
、、等等。由離子構成的物質有:等等。
2、氧氣是由大量的聚集而成,氫氣是由大量的.聚集而成,水是
由大量的聚集而成的。
3、每個水分子是由一個氧原子和個氫原子構成的,每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_____個氧原
子和個碳原子構成的。
【課堂學習】
一、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微粒
[觀察思考]:(通過課本P64圖3-7、3-8、3-10觀察、思考、回答下列問題)
1、氧氣、氫氣、水分別由什么微粒構成的?
2、請你列舉出氧氣、氫氣、水的主要化學性質各一條
氧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氫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什么這三種物質的性質不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種物質間能否相互轉化?發生了什么反應?
[小結]:
1、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常見該微粒構成的物質有;
2、不同物質(由分子構成的)具有的性質,這是由于構成的不同。所以說:分子
是保持物質的一種微粒,同種物質的分子具有相同的;
3、分子具有微粒的基本性質:分子極其微小、分子在不停、分子間有。
二、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觀察思考]:(通過課本P65圖觀察、思考、回答下列問題)
1、道爾頓在著作中說:“二切物廈都是由數量巨大的、極微小的微粒(原子)構成的,這些微粒
間通過引力互相結合,我們不能創造原子,不能分裂原子,我們能實現的變化,無非把原先結
合在一起的原子分開,或原先分開的原子結合起來。”有人對其觀點作如下修正,你認為正確的
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切物質”應改為“有的物質”;
②“變化”只能指“化學變化”而不能指其他任何變化;
③不能“創造”或“分裂”原子應指明不能用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的方法“創造”或“分
裂”原子。
2、以下是水電解時水分子的分解過程,請仔細觀察后用“分子”和“原子”填空:
水分子
(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區別:在化學變化中可分,而卻不可再分。分子和原子的
聯系:是由構成的。
(2)化學反應的實質是由反應物的化分成,然后由_________進行重新組合,形
成了新的=在化學反應前后的種類沒變,的數目沒有增減,
的質量也沒有改變。所以說,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小結]:
1、是構成物質的又一種微粒,常見該微粒構成的物質有;
2、原子可以構成;還可以直接構成;
3、原子具有微粒的基本性質。(1)(2)(3)o
三、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中的分子
[討論]:電解水產生氣體和加熱水產生氣體的過程中水分子的變化情況
電解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熱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論]:(化學變化)?
(物理變化),
【課堂檢測】
1、根據水電解的反應填空:
(1)水是由水構成的,通電后被分解為氧和氫,每兩個氧構成一個
氧,每兩個氫構成一個氫,大量的氧聚集成為氧氣,大量的氫
聚集為氫氣。(以上各空均填“分子”或“原子”)
(2)該反應中發生變化的微粒是,不能再分的微粒是,由此說明
原子是最小微粒。
2、下列現象或操作與分子對應的特征不:爭的選項()
選項現象或操作分子的特性
A籃球充氣分子間有間隔
B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總體積小于200mL分子是有質量的
C在花園中可聞到花的香味分子是運動的
D加熱氧化汞可得到金屬汞和氧氣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3、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觀過程,某同學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應的微觀粒子。其中表示水
分解過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4、下列事實能證明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的事實的是(
A.蒸發氯化鈉溶液后,有氯化鈉晶體出現
B.水通電后可以得到氫氣和氧氣
C.水蒸氣冷凝后變成水
D.固體碘升華
5、科學研究發現:氮氣不活潑,在3000℃時僅有0.1%的分子分裂。在常壓條件下,向密
閉容器M中充人一定量氮氣,而后升高溫度(不超過300℃,壓強不變),若該密閉容器的體積
增大了一倍,則M內分子變化的示意圖合理的是()
溫度升高⑦000000
6、分子與原子的主要區別是(
A.分子大,原子小分子能直接構成物質,原子不能
C.在化學變化中,分子能分,原子不能分D.分子之間有間隔,原子之間沒有間隔
【拓展延伸】
7、生活就是一本化學教科書,只要你留心觀察,用心思考,便可發現化學無處不在,探究其樂
無窮。空氣是一種混合物,請用分子的觀點解釋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區別。
?獨存在時?
鰥純凈物
8、比較分子、原子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分子原子
區別在化學變化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同點
第二節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第2課時)
課型:新授主備:李婷審核:黎建新2009-10姓名
【學習任務】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
2、知道原子本身及內部各種微粒的帶電情況和質量關系;
3、知道原子可以結合成分子,初步了解核外電子排布的基本知識。
【學習準備】
1、將分子、原子、原子核、質子、中子或電子,分別填入下列有關空格里:
氧化汞是保持氧化汞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在化學反應中,氧化汞分解為氧
和汞,汞_____直接構成金屬汞,而兩個氧構成一個氧。氧原子的
內部中心有1個,是由帶8個單位正電荷的和8個不帶電的構成;核外
有8個作高速運動。實驗證明:原子中質子和中子的質量近似相等,但1個帶1
個單位正電荷,不帶電。1個帶1個單位負電荷。整個氧原子不顯電性。
【課堂學習】
[討論]:有人認為“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原子就是最小
的微粒,不能再分下去”。你同意這種觀點嗎?
一、原子的結構
1、[科學探究]:(自學拓展視野)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口.,夕?
構成。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體積很小,其半徑約為原子:J
半徑的十萬分之一,因此,引對而言,原子中有很大的空----------
間。a粒子是帶兩個單位正電荷的氮原子核。1911年,-
科學家用一束平行高速運動的a粒子轟擊金泊時(金原子
的核電荷數為79,相對原子質量為197),發現三種實驗—/___________________.
現象:—’:
(1)有一小部分a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路徑。原因是圖1-2盧瑟福”粒子散射實驗示意圖
a粒子途經金原子核附近時,受到斥力而稍微改變了運動方向。
(2)大多數a粒子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
(3)極少數a粒子被彈了回來。原因是。
2、[我的認識(1)19世紀初英國科學家道爾頓提出了近代原子學說,他認為:①物質都是由
原子構成的;②這些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實心球體;③同種原子的性質和質量應該相同。
用你所學知識來分析:錯誤的是,理由是
(2)已知每個電子的質量約為每個質子(或中子)質量的1/18360見下表:
原子種類質子數中子數核外電子數相對原子質量
氫1011
碳66612
氧88816
鈉11121123
鐵26302656
通過此表,可總結出“在原子里質子數不一定等于中子數。”還能總結出:
(1)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僅是數值關系)
(2)_
(3)_
(4)
[小結]:1、原子的(內部)構成:
原子
2、(原子中存在的)數量關系:數=數=數
3、電性:質子帶—電、電子帶—電、中子電,且質子和電子所帶電荷電量_____
電性,所以整個原子電。
二、核外電子排布
[拓展視野]:(P70頁“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及“原子結構示意圖”)
(4)通常當原子最外電子層上電子排滿時,達到穩定結構。
2、變化規律:
元素原子分類最外層電子數結構的穩定性化學活動性
金屬元素原子較少(一般1?3個)不穩定結構易______最外層電子
非金屬元素原子較多(一般4?7個)易______電子
稀有氣體元素原子8個電子(氮為2個)____________一般不參加化學反應
由此可見,原子的決定了元素的化學性質。
【課堂檢測】
1、在加壓和降溫的條件下,氧氣由無色氣態轉變為淡藍色液體,原因是()
A.氧分子發生了變化B.氧分子的大小發生了變化
C.氧分子間的間隔變小了,而本身沒有變化D.氧分子本身和分子間的間隔都沒有變化
2、下列關于原子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原子中質子數一定等于中子數
C.原子一定是由質子、中子、電子三種微粒構成
D.原子核帶正電荷,電子帶負電荷,因此原子是顯電性的
3、我國“嫦娥工程”探月計劃的一個重要目標是開發月球新能源一一“氫一3”,10噸氫一3
就能滿足我國一年所有的能源需求,月球土壤中含有較豐富的質子數為2、中子數為1的氫原
子。則氫原子中的電子數為()
A.1B.2C.3D.4
4、1999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艾哈邁德?澤維爾開創了化學研究新領域,他運用了激光光譜
技術來觀測化學反應時分子中的原子運動成為可能,你認為該技術不能觀察到的是()
A.原子中原子核的內部結構B.化學反應中原子的運動方向
C.化學變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D.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分子的分解
5、盧瑟福在測定原子構成時做了如下實驗:取一極薄的金箔(金原子的核電荷數為79,相對原
子質量為197),用一高速運動的氫核(即帶正電荷的a粒子)的射擊。發現大多數氫核通了金箔,
極少數氫核發生偏轉或被彈回。根據上述現象得出以下結論,其中不正確的是()
A.金原子內部有相對很大的空間B.金原子核體積小、質量大
C.金原子核帶正電荷D.金原子質量與氫核質量相當
6、在使用體溫計測量體溫時,若不慎將體溫計打破,撒落出來的汞產生的汞蒸氣會對人體有危
害。此時可以用些硫粉撒在上面,使硫與汞發生化合反應生成固體硫化汞(HgS)。
(1)寫出硫與汞發生化學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2)用分子、原子的觀點解釋體溫計測量體溫時汞柱上升現象。
7、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1)原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
(2)因為二氧化碳里含有氧分子,所以二氧化碳也具有氧氣的化學性質。()
(3)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
(4)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質子和中子上。()
(5)原子中質子和中子所帶電量相等,電性相反,所以整個原子不顯電性。()
(6)分子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而原子卻不能。()
【拓展延伸】
核外電子分層排布示意圖
混
核外電子的運動有自己的特點,它不像行星繞太陽旋轉有固定的軌
k道,但卻有經常出現的區域。科學家把這些區域稱為電子層。核外電子
I是在不同的電子層內運動的,人們又把這種現象叫做核外電子的分層排
布,現在發現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最少的有1層,最多的有7層。最外層
電子數最多不超過8個(只有1層的不超過2個)。
鈉與氯氣反應形成氯化鈉(圖)
在化學反應中,金屬元素
原子失去最外層電子,非金屬
元素原子得到電子,從而使參
加反應的原子帶上電荷,帶電
荷的原子叫做離子。帶正電荷
的原子叫做陽離子,帶負電荷
的原子叫做陰離子。陰、陽離子由于靜電作用而形成不帶電性的化合物。例如,鈉與氯氣反應,
每個鈉原子失去1個電子形成鈉離子,每個氯原子得到1個電子形成氯離子。鈉離子與氯離子
由于靜電作用而結合成化合物氯化鈉NaCl。像氯化鈉這樣由陰、陽離子結合成的化合物還有很
多。
第二節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第3課時)
課型:新授主備:李婷審核:黎建新2009-10姓名
【學習任務】
1、了解離子的形成過程,知道最外層電子數與元素化學性質的關系;
2、知道離子與原子之間是通過得失電子相互轉化的,并注意電荷數與得失電子數的關系,能認
識并書寫簡單的離子符號。
【學習準備】
1、復習1一18號元素原子結構示意圖;
2、畫出10、11、17、18號元素原子結構示意圖:
【課堂學習】
一、離子的形成:
認識1~18元素的原子結構的有關知識(下表)
電子層數
HHe
1
2LiBeBCNOFNe
3NaMgAlSiPsClAr
最外層電子數12345678
元素分類金屬兀素--------非金屬兀素稀有氣體元素
結構特證最外層電子數一般<4--------最外層電子數一般N4(He例外)
得失電子情況
易失電子---------------------------易得電子穩定結構
(化學性質)
形成微粒易形成陽離子-------------------易形成陰離子
二、離子與原子的關系
原子陽離子陰離子
核電荷數一核外電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
區別
(—帶電)(帶—電)(帶—電)
1.同種元素原子、陽離子、陰離子都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它們同屬一種元素
()()
聯系
2.相互轉化:陽離子---------原子x--------------陰離子
()()
舉例
三、原子和離子的表示方法
1、[討論]:
①氯化鈉是由氯離子與鈉離子構成的;②氯化鈉是由氯化鈉離子構成的;
你認為正確的是;
根據討論你的認識有?
2、離子用來表示。
[例1]:(1)陽離子鈉離子Na+鎂離子鋁離子鉀離子
(2)陰離子氯離子.cr硫離子一氧離子一
[小結]:陽離子所帶正電荷數=原子失去電子數=質子數一核外電子數
陰離子所帶負電荷數=原子得到電子數=核外電子數一質子數
3、原子用來表示。
[例2]:鈉原子Na鎂原子鋁原子鉀原子
氯原子硫原子氧原子氫原子
【課堂檢測】
1、月球土壤含有大量氫3原子,它可能成為未來核能的重要原料。氨3原子核內有2個質子和
1個中子。氫3原子結構示意圖是()
AO)B.0))CO)^0)
2、下列粒子結構示意圖中表示陽宮干的是()
3、某元素帶一個單位負電荷的陰離子結構示意圖為則x、y的值分別為()
A.17和8B.18和8C.19和8D.14和4
4、與元素化學性質關系非常密切的是()
A.原子的核外電子層數B.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C.原子的核內中子數D.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5、在H、O、H+、玲、OH}
A.028B.028C.028D,令沙六種微粒中,保持氫氣化學性質的
,,微粒是;電解水時變化的最
小微粒是,水變成水蒸氣時沒有變化,帶電的微粒是,質子數多于核外
電子數的微粒是。
6、在分子、原子、質子、中子、電子、原子核、陰離子、陽離子中,按照要求填寫下列空格:
(1)能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微粒是;
(2)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3)能直接構成物質的微粒是;
(4)構成原子核的微粒是;
(5)帶正電荷的微粒是;
(6)帶負電荷的微粒是;
(7)不帶電荷的微粒是o
7、物質的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已知氫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為1。試分析:H+是結構最簡單的
一種陽離子,H+中含有的質子數為,電子數為o
【拓展延伸】
8、原子、離子的比較:
離子
原子
陽離子陰離子
區粒子結構質子數______電子數質子數—_電子數質子數——電子數
帶電情況
別符號
聯系陽離子X----------m原子二_、陰離子
第二節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第4課時)
課型:新授主備:李婷審核:黎建新2009-10姓名
【學習任務】
1、學會描述物質、分子的構成;
2、知道原子、分子的相對質量的由來,能根據相對原子質量求算相對分子質量;
3、能根據相對原子質量的定義式求算常見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學習準備】
1、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有、、o銅是由構成的,鐵是由
___________構成的,金剛石是由—_________構成的,石墨是由一____________構成的,水銀是由
__________構成的;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_____構成的,水是由._____________構成的,氧氣是由
______________構成的,氮氣是由一__________構成的;氯化鈉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構成的,
氯化鈣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構成的。(物質由____________________構成)
2、分子是由_______結合而成的。如每個水分子是由2個___—__原子和1個_____原子構成的;
每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____________原子和__________________一原子構成的;每個氧分子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構成的;每個氨氣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構成的;
每個氯化氫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構成的。(分子由構成)
【課堂學習】
[思考]:原子、分子很小,有質量嗎?
請分別查找下列各原子的質量:1個碳-12原子的質量的是L997X10-26Kg;1個鈉原子的質量
為Kg;一個氟原子的質量為Kg;1個鋁原子的質
量為Kg;1個氫原子的質量為Kg。
通過你的查找,你發現這些數據書寫、記憶、計算方便嗎?
一、相對原子質量
1、相對原子質量(Ar煤原子)):以作為基準,其他原子的
質量與這一基準的比;單位為,符號為(忽略不寫)。
2、寫出它的定義式:相對原子質量(Ar保原子))==
[說明]:在相對原子質量計算中,所選用的一種碳原子是碳T2,是含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碳
原子,它的質量的1/12約等于1.66X10說kg。
3、計算:求鈉原子和氟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比較討論]:鈉原子和氟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大小和鈉原子和氟原子的實際原子質量大小
你得到什么規律嗎?
4、原子實際質量==
[觀察與思考]:
原子原子核相對原子質量
質子數中子數
氫101
氧8816
碳6612
硫161632
鈉1112
鐵26______56
[發現規律]:數值關系:相對原子質量=數+數
原子種類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電子數核電荷數
氧原子168
鈉原子2311
二、相對分子質量
[問題]:分子是由什么構成的?分子的質量與構成它的微粒的質量關系如何?
1、相對分子質量(Mr):等于構成分子的的總和。
[活動與探究]:
根據P73頁表3-4相對原子質量的數據,計算氧氣、水、二氧化碳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是多少。
2、計算下列物質或微粒的相對分子質量
(1)高鎰酸鉀(KMnO4)
(2)硫酸鏤KNHRSCU]
(3)堿式碳酸銅[Cu2(OH)2co3]
(4)2個水分子(2H2O)
【課堂檢測】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實心球體B.原子中一定含有質子、中子和電子
C.原子的只要質量集中在原子核上D.原子內各微粒都不帶電,所以原子不帶電
2、等質量的下列金屬含有原子數目最多的是()
A.鋁B.鎂C.鐵D.鋅
3、已知碳原子的質量為mg,某原子的質量為ng,則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A.ngB.n/mgC.12n/mgD.12n/m
4、已知作為相對原子質量基準的一種碳原子的質量為1.993xl(y26kg
(1)若一個鋁原子的質量為4.482xl(?26kg,則鋁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約為。
(2)若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則一個氧原子的質量為kgo
5、填寫下表中的空白處:
碳原子66
硫原子1616
6、碳和鎂的相對原子質量分別是12和24,則碳和鎂原子質量之比是()
A.12/1B.2/1C.2/12D.1/2
【拓展延伸】
7、已知一個SO2分子質量為n千克,一個SC)3分子質量為m千克,若以硫原子質量的1/32作
為基準,則SO2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精要點撥]:解此題可根據求算相對原子質量的方法類推。以硫原子質量的1/32作為基準,
須先求出每個硫原子的質量,后用一個S02分子的質量與這個基準比較,即得S02的相對分子
質量,設硫原子的質量為x,氧原子的質量為y。
第三節組成物質的化學元素(第1課時)
課型:新授主備:李婷審核:黎建新2009-10姓名
【學習任務】
1、記住一些常見元素的名稱和符號;
2、知道元素的簡單分類,能根據原子序數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3、知道元素與原子的關系,記住元素、單質、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
【學習準備】
1、寫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號:
(1)氫碳氮氧氟硅磷硫氯碘
(2)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銅汞銀鉗
金鎰領
⑶氫MM
2、單質是如、、都是單質。
化合物是如、、都是化合物。
氧化物是如、、都是氧化物。
【課堂學習】
一、元素與元素符號
[思考]:我們知道原子、分子、離子通過化學反應形成了數以千計的物質。這些物質的基本成
分都是元素。什么叫元素?常見的元素有哪些?如何表示呢?
[討論]:
1、元素是()一類原子的總稱,其中的“一類原子”是什么意思?
[解析]:這里的一類原子是指具有相同核電荷數或質子數的同一類原子。如碳和二氧化碳中的
碳原子核電荷數都是6,這里的碳都稱為碳元素。同一類原子中的中子數或電子數可以不同,
如碳元素可包含如下幾種碳原子:66C、67C、68C(左上角代表質子數,左下角代表中子數),
雖然這幾種碳原子的中子數不同,但質子數相同,所以這幾種碳原子都總稱為碳元素。
2、試討論元素與原子的區別與聯系。
[解析]:
(1)任何一種物質都是由一定的元素組成的。元素通常用于表示物質的宏觀組成,如:氧氣由氧
元素組成,二氧化碳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組成。
(2)通常說某物質含鈣、鐵、鋅等多數指的是某物質含有什么元素。
(3)元素是一類原子的總稱,(宏觀概念)只講種類,不講個數。原子、分子、離子是很小的微粒,
(微觀概念)既講種類,也講個數,通常用于表達物質的微觀構成。如氧氣由氧分子構成,氧分
子由氧原子構成,鐵由鐵原子構成等。
(4)同種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
3、元素符號除了表示以外,還能表示這種元素的,如C1表示了
或o(元素符號的涵義)
書寫元素符號時,第一個字母應寫,第二個字母應寫,如鎂和鎰的元素符號為
和;如果利用元素符號表示離子時,離子的和標注在元素符號
的右上方。如帶2個正電荷的銅離子的離子符號為,帶1個負電荷的氯離子的離子符號
為。
4、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艱辛的努力,終于提出了現代元素周期
表的雛形。下表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示意圖,表中數字為各元素原子的質子數,利用下表回答
相關問題:
LiBeBcNOFNe
345678910
NaMgAlSiPSClAr
1112131415161718
@②③
(1)你知道表中哪些元素是金屬元素?哪些元素是非金屬元素?
(2)研究表中各元素原子的質子數,請預測質子數為20的元素在表/V/G'RA
中的位置_____(填①、②、③)。該元素離子的結構示意圖是______o八
(填“甲”或“乙”)甲乙/
(3)鎂原子和鎂離子的數相同,屬于同一種元素,所以數決定元素種類;鎂
原子和鎂離子的數不同,化學性質也不同,所以數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
二、單質、化合物和氧化物
1、100余種元素組成了數千萬種的物質,這些物質可簡單分成下列幾類,請完成下表:
宏觀組成微觀構成(由分子構成的物質)舉例
純凈物
混合物
單質
化合物
氧化物
2、[討論]:說明混合物、純凈物、單質、化合物、氧化物的含義,找出各概念間的從屬關系,
填寫在下面的框圖內。
食鹽,用有關物質的序號填寫下列空格,上述物質中:
屬于混合物的是屬于純凈物的是
屬于單質的是屬于化合物的是
屬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堂檢測】
1、著名科學家居里夫人首先發現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動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
一種元素的原子經過放射變成了另一種元素的原子,據此推斷放射出的粒子一定是()
A.電子B.中子C.質子D.原子核
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不同元素的根本區別在于其相對原子質量的不同
B.元素化學性質與其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目關系非常密切
C.一種元素只能組成一種單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范文參考)
- 2024年農業植保員能力素質測評試題及答案
- 一步一步準備體育經紀人考試的試題及答案
- 農作物種子繁育員技術標準試題及答案
- 風能資源開發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4年籃球裁判員考試備考策略試題及答案
- 城鎮供水一體化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范文參考)
- 快速理解農業植保員資格試題及答案
- 體育經紀人與運動表演藝術的銜接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農藝植保員測試題目試題及答案
- JTG F80-1-2004 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第一冊 土建工程
- 《1984》讀書分享課件
- 肺動脈高壓的傳統治療
- 園林植物識別-草本花卉的識別
- 班組長怎樣抓好生產管理
- 【湘少版】(三起)三年級英語下冊(全冊)配套練習
- 裝修施工投標書模板
- 技術創新與專利申請情況匯報
- 《民航概論》全套課件演示課件
- DB34-T 4105-2022 毛竹“一竹三筍”經營模式技術規程
- 公立醫院內控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