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土與混凝土自鎖錨固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巖土與混凝土自鎖錨固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巖土與混凝土自鎖錨固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巖土與混凝土自鎖錨固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巖土與混凝土自鎖錨固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總則1.0.1為使巖石與混凝土擴孔自鎖錨桿的設計、施工做到安全適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環(huán)保節(jié)能和確保質量,制定本規(guī)程。1.0.2本規(guī)程適用于以巖石或混凝土為基材的擴孔自鎖錨桿的設計、施工、質量檢驗及驗收。1.0.3擴孔自鎖錨桿的設計、施工、質量檢驗及驗收除應遵守本規(guī)程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

2術語和符號2.1術語2.1.1自鎖錨固self-lockinganchor利用自鎖錨頭與基材擴孔壁之間所形成的機械咬合作用的錨固方式。2.1.2擴孔自鎖錨桿broachingself-lockinganchor通過自鎖錨固來提供錨固力的錨桿。本規(guī)程中的“錨桿”,均指“擴孔自鎖錨桿”。對基材為巖石的擴孔自鎖錨桿,簡稱“巖石錨桿”;對基材為混凝土的擴孔自鎖錨桿,簡稱“混凝土錨桿”。2.1.3基材substrate承載錨桿的錨固材料,本規(guī)程指巖石或混凝土。2.1.4擴孔broaching利用專用擴孔鉆頭將直孔底部或孔內某一部位擴大的施工工藝。2.1.5擴孔鉆頭broachingdrillbit在直孔內能通過旋轉加壓使鉆頭刀片張開磨削或切割而形成局部擴大孔的鉆頭。2.1.6自鎖錨頭self-lockinganchorhead安裝在擴大孔內,與基材孔壁咬合提供機械錨固力的部件。本規(guī)程自鎖錨頭也稱為內錨頭。2.1.7楔縫式內錨頭slotandwedgeinsideanchorhead錨桿端部沿軸向切槽分成多瓣,插入楔塊使錨桿端部張開形成鎖鍵的錨頭。2.1.8套筒式內錨頭sleeveinsideanchorhead錨桿端部為正錐體,外套端部沿軸向切縫的套筒,套筒向端部擠壓張開形成鎖鍵的錨頭。2.1.9楔塊式內錨頭wedgeinsideanchorhead由楔塊座、楔塊和張開裝置組成,張開裝置使楔塊向外張開形成鎖鍵的錨頭。2.1.10淺孔擴孔自鎖錨桿shallowholeself-lockinganchor埋植深度小于等于40d的自鎖錨桿(d為桿體直徑)。2.1.11深孔擴孔自鎖錨桿deepholeself-lockinganchor埋植深度大于40d的自鎖錨桿(d為桿體直徑)。2.1.12多層擴孔自鎖錨桿multilayerself-lockinganchor安裝在多層擴孔內,由多層鎖鍵錨固的自鎖錨桿。多層擴孔自鎖錨桿一般屬于深孔擴孔自鎖錨桿。2.1.13預應力自鎖錨桿prestressedself-lockinganchor對桿體施加預應力的自鎖錨桿,由自鎖錨頭(內錨頭)局部灌漿形成的錨固體、自由段和外錨頭組成。2.1.14掛件式自鎖錨桿suspendedself-lockinganchor用于各類管道支架、吊架、托架或設備的安裝固定所用的一種自鎖錨桿。2.2符號2.2.1材料性能Es—錨桿桿體材料彈性模量;frk—巖石飽和單軸抗壓強度;frt—巖石的單軸抗拉強度;fck—混凝土抗壓強度標準值;fc—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fvk—混凝土抗剪強度標準值;fv—混凝土抗剪強度設計值;fyk、fpyk—普通鋼筋、預應力鋼筋屈服強度標準值;fy、fpy—普通鋼筋、預應力鋼筋強度設計值;fmrk—注漿料與巖石或土層的粘結強度標準值;fmsk—注漿料與錨桿桿體的粘結強度標準值;fms—注漿料與錨桿桿體的粘結強度設計值;fmck—注漿料與混凝土的粘結強度標準值;fmc—注漿料與混凝土的粘結強度設計值。2.2.2幾何參數As—錨桿桿體有效截面面積;H—錨桿的基本錨固深度;h—混凝土基材厚度;La—錨固體中的直孔段注漿體長度;Aln—巖石或混凝土基材局部受壓垂直投影面積;D—錨桿直孔孔徑;d—錨桿桿體直徑;Du—最大擴孔直徑;n—錨桿桿體的根數;m—內錨頭個數;li—錨桿第i個楔塊座與第i+1個楔塊座的組裝間距;bi—擴孔鉆頭由孔底開始的第i層擴孔與第i+1層擴孔間距;i—由孔底開始的內錨頭編號。2.2.3作用及效應Ntk—錨桿承受的軸向拉力標準值;Nt—錨桿承受的軸向拉力設計值;Ns—混凝土錨桿錨固體抗拉承載力設計值;Nus—錨桿桿體抗拉承載力設計值;Nu—混凝土錨桿承載力設計值;Nuc—混凝土基材承載力設計值;Nuak—巖石錨桿錨固體抗拉承載力標準值;Pt—錨桿預應力張拉值;Rt—錨桿受外荷載標準組合下拉力值;NcRm—受檢驗錨桿極限抗拔力實測平均值;NcRmin—受檢驗錨桿極限抗拔力實測最小值;Nt1k—錨桿錨固體中直孔段注漿體的粘結錨固承載力標準值;Nt2k—錨桿錨固體中內錨頭的自鎖錨固承載力標準值。Nt1—錨桿錨固體中直孔段注漿體的粘結錨固承載力設計值;Nt2—錨桿錨固體中內錨頭的自鎖錨固承載力設計值。2.2.4計算系數及其它Kr—巖石錨桿錨固體計算安全系數;Kr1—錨固體錐體破壞安全系數;αl—巖石錨桿圍壓放大系數;αc1—混凝土棱柱體抗壓強度與立方體抗壓強度之比值;αc2—C40以上混凝土考慮脆性的強度折減系數;l—基體內部局部抗壓強度提高系數;βc—混凝土強度影響系數;s—錨桿桿體工作條件系數;Ψ—錨固長度對粘結強度的影響系數;γ0—錨桿重要性系數。

3基本規(guī)定3.1一般規(guī)定3.1.1擴孔自鎖錨桿設計時,宜控制為桿體破壞。當桿體強度不起控制作用時,應充分考慮安全性。3.1.2擴孔自鎖錨桿孔內應灌注注漿材料。3.1.3錨桿體的使用年限應根據結構物的使用年限、錨固型式等確定。3.2設計原則3.2.1本規(guī)程采用以理論分析、試驗研究和工程經驗為依據,巖石錨桿錨固體采用安全系數為表達形式的極限狀態(tài)設計法,巖石錨桿桿體采用以概率理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tài)設計方法,混凝土錨桿采用概率理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tài)設計方法。3.2.2錨固對象和基材組成的錨固結構系統(tǒng)應能滿足整體穩(wěn)定性。3.2.3根據破壞后的危害程度,擴孔自鎖錨桿劃分為三個安全等級。設計時應按表3.2.3的規(guī)定,采用相應的安全等級,但不應低于被錨固工程的安全等級。表3.2.3擴孔自鎖錨桿的安全等級安全等級破壞后的危害程度錨桿重要性一級危害大,會構成公共安全問題重要的錨桿二級危害較大,但不致出現公共安全問題一般的錨桿三級危害較輕,不構成公共安全問題次要的錨桿3.2.4巖石錨桿錨固體承載力應按下式進行驗算:KrNtk≤Nuak(3.2.4)式中:Kr—巖石錨桿錨固體承載力計算安全系數。Ntk—錨桿承受的軸向拉力標準值,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和《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的規(guī)定進行計算;當擴孔自鎖錨桿用于抗浮工程時,Ntk為浮力標準值;Nuak—錨桿錨固體抗拉承載力標準值。3.2.5巖石錨桿桿體承載力應按下式進行驗算:Nt≤Nus(3.2.5)式中:Nt—錨桿承受的軸向拉力設計值,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計算;Nus—錨桿桿體抗拉承載力設計值。3.2.6混凝土錨桿承載力應按下式進行驗算:γ0Nt≤Nu(3.2.6)式中:Nt—錨桿承受的軸向拉力設計值,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計算;Nu—混凝土錨桿承載力設計值。對錨桿桿體為Nus,對基材為Nuc;γ0—重要性系數。安全等級為一、二、三級錨桿的重要性系數分別為1.1、1.0、0.9。3.2.7擴孔自鎖錨桿的極限抗拔承載力,除應滿足本規(guī)程的相關計算規(guī)定外,還應經過現場抗拔試驗驗證。3.2.8錨桿設計除應滿足承載力要求外,尚應保證變形不影響結構的正常使用。3.2.9特殊使用環(huán)境下的錨桿,應根據工程的設計使用年限,采取專門的防護措施。3.2.10擴孔自鎖錨桿用于預應力自鎖錨固時,錨桿的錨固體、自由段、外錨頭以及各種連接部件,應按等強度的原則進行設計。單根預應力錨桿的設計張拉力,應根據下列因素確定:1被錨固結構物安全運行需要的總錨固力;2錨固介質和膠結材料力學指標;3錨桿材料力學性能;4錨夾具的類型、張拉設備出力和施工場地條件。3.2.11擴孔自鎖錨桿用于掛件式自鎖錨桿時,掛件式錨桿中的錨固體、自由段、外錨頭以及各種連接部件,應按等強度的原則進行設計,且內錨頭所提供的自鎖錨固力,應大于錨桿承載力的60%。掛件式自鎖錨桿的設計承載力,應考慮下列因素:1錨固介質和膠結材料力學指標;2桿體材料力學性能;3錨桿所處使用環(huán)境;4對于存在振動荷載時,應適當加大錨固深度。3.3錨桿選型3.3.1選用擴孔自鎖錨桿的類型時,應根據工程要求、基材性質、錨桿承載力、錨桿長度、現場條件、施工方法等因素確定。常用自鎖錨桿的設計可參考附錄A選用,常規(guī)擴孔鉆頭性能可參考附錄B選取,常規(guī)自鎖錨桿連接型式可參考附錄C。3.3.2淺孔自鎖錨桿適用于混凝土錨桿;當采用自鎖錨桿替代化學植筋錨固和掛件錨桿時,宜采用淺孔自鎖錨桿。3.3.3深孔自鎖錨桿適用于巖石錨桿;當采用自鎖錨桿進行地下室抗浮設計時,宜采用深孔自鎖錨桿。3.2.4對于大體積混凝土錨固工程,一般采用深孔自鎖錨桿;對于超大噸位混凝土錨固工程,宜采用多層自鎖錨桿。3.4基材3.4.1擴孔自鎖錨桿用于混凝土工程時,設計前應確定混凝土強度等級,進行包括錨桿錨入深度影響范圍內混凝土是否有孔洞、疏松、破損、裂縫等缺陷以及鋼筋的配置等方面的調查或檢測。3.4.2嚴重裂損混凝土、不密實混凝土、結構抹灰層、裝飾層等,均不應作為錨固基材。3.4.3混凝土基材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15,其指標及取值應根據現場實測結果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確定。當自鎖錨桿作為后置式自鎖錨桿使用時,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0。3.4.4擴孔自鎖錨桿用于巖石工程時,除應查明巖層的工程地質條件和水文地質條件外,還應包括以下內容:1巖石的飽和單軸抗壓強度、重力密度、抗剪強度等;2地下水分布情況和孔隙水壓力;3巖石層的地質構造和裂隙;4巖石層和地下水對錨桿材料的腐蝕性。

4材料4.1一般規(guī)定4.1.1錨桿和部件采用的材料應滿足設計要求。其質量除本規(guī)程提出的專門要求外,尚應滿足國家現行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4.1.2錨桿桿體鋼筋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普通鋼筋的力學性能指標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筋混凝土用鋼》GB1499和《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GB13014的規(guī)定;預應力螺紋鋼筋的力學性能指標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預應力混凝土用螺紋鋼筋》GB/T20065的規(guī)定。2鋼絞線的力學性能指標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GB/T5224的規(guī)定。3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的力學性能指標應符合現行行業(yè)標準《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JG161和《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92的規(guī)定;4錨桿桿體鋼筋的強度指標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規(guī)定采用。5鋼筋的連接部位應能承受桿體的極限抗拔承載力。4.1.3錨頭可采用鑄鋼或鑄鐵,材質應符合對應牌號的國家標準。4.1.4預應力自鎖錨桿材料可根據錨固工程的性質、錨固部位、工程規(guī)模,選擇高強度、低松弛的預應力鋼絞線、無粘結預應力筋、精軋螺紋鋼筋或普通預應力鋼筋。4.2錨桿及錨頭材料4.2.1桿體材料的選擇應考慮錨桿的工作條件和特性。4.2.2楔縫式內錨頭的錨桿桿體宜采用HRB400級及以上強度等級普通鋼筋、精軋螺紋鋼筋,也可采用碳素鋼及合金鋼;楔塊宜采用鑄鋼ZG200~ZG400,也可采用鑄鐵HT250~HT350。4.2.3套筒式內錨頭的錨桿桿體宜采用高強度預應力鋼筋,也可采用HRB500或HRB400級鋼筋;套筒宜采用Q355級鋼;錨桿膨脹錐頭可采用Q355級鋼或鑄鋼ZG300~400。4.2.4楔塊式內錨頭的錨桿桿體宜采用高強度預應力螺紋鋼筋,也可采用HRB500或HRB400級鋼筋以及碳素鋼及合金鋼;楔塊宜采用鑄鋼ZG200~ZG400,也可采用鑄鐵HT250~HT350;楔塊座可采用Q355級鋼或鑄鋼ZG300~ZG400。4.2.5當自鎖錨桿用作后置式自鎖錨桿時,桿體材料可按以下規(guī)定選用:1非設備自帶錨桿材料宜按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或《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1591的有關規(guī)定選用,其等級不應低于Q355;2非設備自帶的錨桿錨固段宜有全螺紋或刻槽;3錨桿螺紋的應力截面積應按現行國家標準《螺紋緊固件應力截面積和承載面積》GB/T16823.1的有關規(guī)定采用。4.2.6當自鎖錨桿用作掛件式自鎖錨桿時,桿體材料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1桿體采用具有適應開裂混凝土性能的金屬錨桿,擴孔型錨桿具有抗沖擊性能和耐火性,并提供相應的測試報告;2錨桿鋼材材質宜為不銹鋼A4或熱浸鍍鋅8.8級鋼,錨桿應有抗腐蝕性能,熱鍍鋅鍍層厚度不小于45μm;3錨桿120分鐘耐火極限下的承載力應不低于錨桿承載力設計值的20%;4單個支、吊架及錨桿系統(tǒng)應能在有振動狀態(tài)下提供錨桿設計承載力的50%以上。4.3錨桿孔注漿材料4.3.1巖石錨桿的注漿材料應采用水泥基注漿材料,混凝土錨桿的注漿材料可采用水泥基或改性環(huán)氧樹脂基注漿材料。4.3.2水泥基注漿材料應采用可灌注性能好、不泌水、微膨脹、早強、高強特性的定型材料產品,其技術指標應符合表4.3.2的要求。表4.3.2水泥基灌漿材料的技術性能要求項目技術指標檢驗方法骨料最大粒徑/mm≤2.36JC/T986流動度初始值/mm≥300GB/T5044830min保留值/mm≥270泌水率/%0GB/T50080豎向膨脹率3h/%0.1~2GB/T501191d/%0.2~228d/%0.2~2抗壓強度1d/MPa≥20GB/T504483d/MPa≥4028d/MPa≥60氯離子含量≤0.1%GB/T8077與鋼筋粘結強度光圓鋼筋,28d/MPa≥6.5DL/T5150螺紋鋼筋,28d/MPa≥13.04.3.3水泥基注漿材料拌和,加水量應按隨貨提供的產品合格證上的推薦用水量,水質應符合現行行業(yè)標準《混凝土拌合用水標準》JGJ63的規(guī)定,且pH值不低于6.5。4.3.4水泥基注漿材料在現場配制時,其性能應滿足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應符合表4.3.2的規(guī)定。4.3.5改性環(huán)氧樹脂基注漿材料的安全性能指標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工程結構加固材料安全性鑒定技術規(guī)范》GB50728的規(guī)定。

5巖石自鎖錨桿設計5.1一般規(guī)定5.1.1巖石錨桿的自鎖錨頭所在巖層應為完整或較完整的微風化巖或中風化巖,巖石承載力特征值不宜小于800kPa,當巖石承載力特征值低于800kPa時,應通過試驗來確定內錨頭的自鎖錨固力。5.1.2錨固區(qū)域環(huán)境對錨桿體的腐蝕程度可劃分為微腐蝕、弱腐蝕、中等腐蝕、強腐蝕,腐蝕程度依據現行國家標準《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或其他行業(yè)標準確定。5.1.3巖石基材在承受施工荷載和使用荷載作用時的安全系數Kr,應根據錨桿的安全等級按表5.1.3采用。表5.1.3巖石自鎖錨桿錨固體計算安全系數Kr安全等級安全系數Kr一2.2二、三2.05.1.4灌注水泥基注漿材料時,注漿料與錨桿桿體粘結強度標準值fmsk可按表5.1.4確定。表5.1.4水泥基注漿材料與鋼筋的粘結強度標準值fmsk粘結材料粘結強度標準值(MPa)水泥砂漿或水泥結石體與鋼絞線3.0~4.0水泥砂漿或水泥結石體與螺紋鋼筋2.0~3.0水泥基注漿材料(定型產品)與螺紋鋼筋6.0~8.0注:水泥砂漿或水泥結石體強度等級宜為M25~M40,M25取表中下限值,M40取表中上限值,中間可內插。5.1.5灌注水泥基注漿材料時,注漿料與巖石的粘結強度標準值fmrk可按表5.1.5確定。表5.1.5水泥基注漿料與巖石的粘結強度標準值fmrk巖石類別巖石單軸飽和抗壓強度值(MPa)普通砂漿、水泥漿結石體與巖石粘結強度標準值(MPa)水泥基灌漿材料(定型產品)與巖石粘結強度標準值(MPa)極軟巖<50.2~0.30.3~0.5軟巖5~150.3~0.80.4~1.0較軟巖15~300.8~1.21.0~1.5較硬巖30~601.2~1.61.5~2.0硬巖>601.6~3.02.0~3.5注:1普通砂漿、水泥漿體的強度等級不應小于M30;2在巖體結構面發(fā)育時,粘結強度取表中下限值。5.1.6灌注水泥基注漿材料時,注漿料與土層的粘結強度標準值fmrk可按表5.1.6確定。表5.1.6水泥基注漿料與土層的粘結強度標準值fmrk土的種類土的狀態(tài)普通砂漿、水泥漿結石體與土層粘結強度標準值(kPa)水泥基灌漿材料與土層粘結強度標準值(kPa)粘性土軟塑30~5035~60可塑50~6565~80硬塑65~8075~95堅硬80~10095~115粉土中密70~12580~140砂性土松散75~15085~175稍密125~200140~220中密150~250170~280密實250~300280~330碎石土稍密150~250170~280中密250~300280~330密實300~350330~380注:本表適用于一次注漿;當采用二次高壓劈裂注漿(壓力>3.5MPa)加固錨固體周邊地層時,表中粘結強度可提高30%。5.1.7巖石錨桿錨固設計時,除錨桿抗拉承載力應滿足設計要求外,還應驗算錨桿所錨固的結構物、錨桿和巖層基材組成的錨固結構體系的整體穩(wěn)定性。5.2自鎖錨桿承載力計算5.2.1錨桿桿體抗拉承載力應按下式計算:Nt≤Nus(5.2.1-1)Nus=Asfys(5.2.1-2)式中:Nt—荷載效應基本組合下錨桿拉力設計值(N),其中Nt=1.35Rt;Nus—錨桿桿體抗拉承載力設計值;Rt—錨桿受外荷載標準組合下拉力標準值(N);fy—錨桿桿體材料抗拉強度設計值(N/mm2);As—錨桿桿體有效截面面積(mm2);s—錨桿桿體工作條件系數,按安全等級,一級取0.6,二級取0.69,三級取0.75。5.2.2錨桿桿體基本錨固深度按下列公式計算:在均質巖石中,單根錨桿所需的基本錨固深度H(圖5.2.2)可下式計算:(5.2.2)式中:H—錨桿單元的基本錨固深度(mm);frk—飽和單軸抗壓強度標準值(MPa);Ntk—錨桿承受的軸向拉力標準值(N);Kr1—錨固體錐體破壞安全系數,可取3.0~5.0。圖5.2.2均質巖層中單根錨桿形成的錨固單元的壓應力傳遞形式5.2.3擴孔自鎖錨桿的錨固體抗拔承載力應通過基本試驗確定,初步設計時應按下式計算:KrNtk≤Nuak(5.2.3-1)Nuak≤Nt1k+Nt2k(5.2.3-2)式中:Kr—巖石自鎖錨桿錨固體承載力計算安全系數;Ntk—錨桿承受的軸向拉力標準值(N),其中,Ntk=1.0Rt;Nuak—巖石錨桿錨固體的抗拉承載力標準值(N);Nt1k—錨桿錨固體中直孔段注漿體的粘結錨固承載力標準值(N);Nt2k—錨桿錨固體中內錨頭的自鎖錨固承載力標準值(N)。錨桿錨固體中直孔段注漿提的粘結錨固力標準值按下式計算:Nt1k=πDfmrkΨLa(5.2.3-3)錨桿錨固體中內錨頭的自鎖錨固力標準值按下式計算:Nt2k=αlβlπfrkAln(5.2.3-4)式中,D—錨桿鉆孔直徑(mm);fmrk—錨固體中注漿體與巖石間的粘結強度標準值(MPa);Ψ—錨固長度對粘結強度的影響系數,對于巖石錨桿,按5.2.4條規(guī)定取值;La—錨固體中的直孔段注漿體長度(mm);αl—巖石錨桿圍壓放大系數,取2.6;Aln—巖石局部凈受壓垂直投影面積(mm2),Aln=πDu2/4-πD2/4,Du為擴孔最大直徑(mm);βl—局部受壓時的強度提高系數,取3;frk—飽和單軸抗壓強度標準值(MPa)。5.2.4錨固長度對粘結強度的影響系數Ψ應由試驗確定,無試驗資料時,Ψ值可按表5.2.4取值。表5.2.4錨固長度對粘結強度的影響系數Ψ建議值錨固地層土層軟巖或極軟巖錨固體長度(m)13~1610~131010~66~39~126~966~44~2Ψ取值0.8~0.61.0~0.81.01.0~1.31.3~1.60.8~0.61.0~0.81.01.0~1.31.3~按第5.2.3條計算的巖石錨桿抗拔承載力應通過抗拔錨桿基本試驗確定,試驗數量不應少于一組,每組不少于3根。5.3構造規(guī)定5.3.1巖石錨桿的自鎖錨頭進入巖層深度不宜低于1.5m,并應考慮巖石的分類、錨桿承載力大小等因素分級區(qū)別對待,自鎖錨頭進入巖層的深度還應通過基本試驗確定。5.3.2巖石錨桿的間距不宜小于1.5m,不應發(fā)生三角錐重疊。5.3.3巖石錨桿的鉆孔直徑與桿體直徑的差值,穿過巖層時不宜小于12mm,穿過土層時不宜小于60mm。5.3.4深孔錨桿桿體直徑大于32mm時,桿體應居中布置。5.3.5錨桿需要接長時,HRB400級或HRB500級鋼筋錨桿應采用焊接或套筒連接,螺紋鋼筋錨桿應采用機械式套筒連接。連接強度不得低于錨桿抗拉強度。5.3.6預應力螺紋鋼筋錨桿的外錨頭與被連接件可采用螺栓連接或機械式套筒連接,HRB400級及以上強度等級普通鋼筋非預應力錨桿與焊接性能較好的被連接件可采用焊接連接、套筒連接或螺栓連接。連接強度不得低于錨桿抗拉強度。5.3.7對于有防水要求的地下結構工程,錨桿與主體結構連接部位應參考《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guī)范》GB50108的規(guī)定和要求采取防水構造措施。5.4防護設計5.4.1在一般環(huán)境下,錨桿的防護可不進行設計。5.4.2在特殊環(huán)境下,錨桿的防護應根據其腐蝕程度進行設計,并宜按表5.4.2的規(guī)定執(zhí)行。錨桿體各部件的防護材料應在組裝和安裝過程中不發(fā)生損壞。表5.4.2錨桿的防護措施腐蝕程度防護措施微腐蝕或弱腐蝕錨桿與巖石之間灌注水泥。中等腐蝕錨桿桿體與巖石之間灌注水泥基注漿料,桿體注漿材料保護層厚度不宜小于20mm。強腐蝕錨桿桿體和錨頭表面涂以防腐材料;錨桿與巖石之間灌注水泥基注漿料,根據腐蝕的介質情況,添加相應的外加劑;桿體注漿材料保護層厚度不宜小于35mm。

6混凝土自鎖錨桿設計6.1一般規(guī)定6.1.1抗震驗算時,混凝土錨桿承載力設計值應除以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0.8。6.1.2灌注水泥基或合成樹脂基注漿料,錨桿在錨固段的粘結強度標準值fmck可按表6.1.2-1確定,錨桿在錨固段的粘結強度設計值fmc可按表6.1.2-2確定:表6.1.2-1注漿料與混凝土的粘結強度標準值fmck基體混凝土強度等級C15C20C25C30C35C40C45C50普通水泥砂漿或水泥漿體(MPa)2.852.852.852.852.85水泥基注漿材料定型產品(MPa)2.853.203.503.503.50環(huán)氧樹脂基注漿材料(MPa)2.853.203.503.803.90注:1表中普通水泥砂漿或水泥漿體強度等級不應低于M30;環(huán)氧樹脂基注漿料抗壓強度為70MPa。2當注漿料的粘結強度大于混凝土抗剪強度時,混凝土破壞,粘結強度標準值取混凝土抗剪強度標準值。表6.1.2-2注漿料與混凝土的粘結強度標準值fmc基體混凝土強度等級C15C20C25C30C35C40C45C50普通水泥砂漿或水泥漿體(MPa)0.851.051.251.431.431.431.431.43水泥基注漿材料定型產品(MPa)0.851.051.251.431.601.751.751.75環(huán)氧樹脂基注漿材料(MPa)0.851.051.251.431.601.751.901.95注:當注漿料的粘結強度大于混凝土抗剪強度時,混凝土破壞,粘結強度設計值取混凝土抗剪強度設計值。6.1.3灌注水泥基注漿材料時,注漿料與錨桿粘結強度標準值fmsk可按表6.1.3-1確定,注漿料與錨桿粘結強度設計值fms可按表6.1.3-2確定。表6.1.3-1水泥基注漿材料與鋼筋的粘結強度標準值fmsk粘結材料粘結強度標準值(MPa)普通水泥砂漿或水泥結石體與鋼絞線3.0~4.0普通水泥砂漿或水泥結石體與螺紋鋼筋2.0~3.0水泥基注漿材料(定型產品)與螺紋鋼筋6.0~8.0注:水泥砂漿或水泥結石體強度等級為M30~M40,M30取表中下限值,M40取表中上限值,中間可內插。表6.1.3-2水泥基注漿材料與鋼筋的粘結強度設計值fms粘結材料粘結強度設計值(MPa)普通水泥砂漿或水泥結石體與鋼絞線1.5~2.0普通水泥砂漿或水泥結石體與螺紋鋼筋1.0~1.5水泥基注漿材料(定型產品)與螺紋鋼筋3.0~4.06.1.4混凝土的抗剪強度標準值fvk可按表6.1.4-1確定,混凝土的抗剪強度設計值fv可按表6.1.4-2確定:表6.1.4-1混凝土的抗剪強度標準值fvk混凝土強度等級C15C20C25C30C35C40C45C50抗剪強度標準值(MPa)1.702.102.502.853.203.503.803.90表6.1.4-2混凝土的抗剪強度設計值fv混凝土強度等級C15C20C25C30C35C40C45C50抗剪強度設計值(MPa)1.261.761.802.102.362.602.802.906.2自鎖錨桿承載力計算6.2.1錨桿桿體抗拉承載力應按下式計算:γ0Nt≤Ns(6.2.1-1)Ns=Asfy(6.2.1-2)式中Nt—荷載效應基本組合下錨桿拉力設計值(N);Ns—錨桿抗拉承載力設計值(N);fy—錨桿桿體材料抗拉強度設計值(N/mm2),As—錨桿桿體有效截面面積(mm2);γ0—重要性系數。安全等級為一、二、三級錨桿的重要性系數分別為1.1、1.0、0.9。6.2.2錨桿桿體基本錨固深度按下列公式計算:混凝土錨桿的基本錨固深度H為:(6.2.2)式中:H—錨桿單元的基本錨固深度(mm);αc1—混凝土棱柱體抗壓強度與立方體抗壓強度之比值:對于C50及以下普通混凝土取0.76,對高強混凝土C80取0.82,中間線性插值;αc2—C40以上混凝土考慮脆性的強度折減系數:對于C40取1.00,對高強混凝土C80取0.87,中間線性插值;Ns—錨桿抗拉承載力設計值(N);fc—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MPa),當fc>32MPa時,應乘以降低系數0.95。6.2.3擴孔自鎖錨桿的錨固體抗拉承載力應按下式計算:Ns≤Nt1+Nt2(6.2.3-1)式中:Ns—錨桿抗拉承載力設計值(N);Nt1—錨固體中直孔段注漿料的粘結錨固承載力設計值(N);Nt2—錨固體中內錨頭的自鎖錨固承載力設計值(N)。錨固體中直孔段注漿料的粘結錨固力設計值為公式(6.2.3-2)和公式(6.2.3-3)中的較小值:(6.2.3-2)(6.2.3-3)錨固體中內錨頭的自鎖錨固承載力設計值為:(6.2.3-4)式中:d—錨桿桿體直徑(mm);D—錨桿鉆孔直徑(mm);n—錨桿桿體的根數;fmc—錨固體中注漿體與混凝土的粘結強度設計值(MPa);fms—注漿料與錨桿桿體的粘結強度設計值(MPa);Ψ—錨固長度對粘結強度的影響系數,對于混凝土錨桿,Ψ值可取1;La—錨固體中的直孔段注漿體長度(mm);Aln—混凝土局部凈受壓垂直投影面積(mm2),Aln=πDu2/4-πD2/4,Du為擴孔最大直徑(mm);βl—局部受壓時的強度提高系數,取3;βc—混凝土錨桿強度影響系數,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超過C30時,取1.0;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60時,取0.6;其間采用線性內插法確定;fck—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標準值(N/mm2)。6.2.4混凝土自鎖錨桿群錨時,應將群錨范圍內錨桿的總面積等效為單支錨桿的有效面積,再按照6.2.2及6.2.3條公式計算基本錨固深度及錨固力大小,也可以參考現行行業(yè)標準《混凝土結構后錨固技術規(guī)程》JGJ145進行計算。6.2.5混凝土淺孔擴孔自鎖錨桿受剪承載力,可參照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后錨固技術規(guī)程》JGJ145進行計算。6.2.6對預應力多層擴孔自鎖錨桿,要求由各層內錨頭均攤錨桿錨固力時,相鄰楔塊式內錨頭的間距l(xiāng)i由下式確定:(6.2.6-1)(6.2.6-2)式中l(wèi)i—錨桿第i個楔塊座與第i+1個楔塊座的組裝間距,i=1~m-1;i—由孔底開始的內錨頭編號,i=1~m;m—內錨頭個數,Pt/Nt2小數部分向上圓整到整數;Pt—錨桿預應力張拉值(N);Nt2—單層內錨頭錨固力設計值(N),由試驗確定或由(6.2.3-4)式確定;bi—擴孔鉆頭由孔底開始的第i層擴孔與第i+1層擴孔間距,i=1~m-1;n—錨桿桿體根數;Es—錨桿桿體彈性模量(N/mm2);As—錨桿桿體有效截面面積(mm2)。6.3構造規(guī)定6.3.1混凝土自鎖錨桿的基材厚度h宜滿足h≥1.5H且h≥300mm。6.3.2鋼筋混凝土基材上的群錨錨桿最小間距值不宜小于6d,錨桿離混凝土基材邊緣的最小邊距值不宜小于50mm。錨桿位置應在受力主筋以內。6.3.3自鎖錨桿用作后置式自鎖錨桿時,錨頭底部距基底的距離不應小于100mm,錨桿中心距混凝土基材邊緣的距離不應小于6d且不應小于200mm,群錨中心間距不宜小于6d。6.3.4自鎖錨桿用作深孔預應力錨桿時,應進行專項設計。

7施工7.1一般規(guī)定7.1.1自鎖錨桿的類別、原材料規(guī)格、型號和材質以及錨桿各部件質量和性能指標等應符合設計要求,施工設備和機具技術性能等應符合施工要求,并根據產品使用說明書和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驗收和組織施工。7.1.2基材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7.1.3鉆孔前,應根據設計要求和基材表面情況,定出孔位,做出記號;鉆孔、擴孔完成后,應將孔內碎渣、粉屑清理干凈。錨桿布置形式及孔位、孔徑、孔深應符合設計或第7.1.4條要求7.1.4巖石錨桿成孔質量應滿足設計要求。當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表7.1.4-1和表7.1.4-2的要求。表7.1.4-1巖石錨桿成孔質量要求深度允許偏差(mm)垂直度允許偏差(°)+505表7.1.4-2巖石錨桿擴孔直徑允許偏差(mm)擴孔最大直徑72~120125~200成孔直徑偏差≤+5.0≤+8.07.1.5混凝土錨桿成孔質量應滿足設計要求。當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表7.1.5-1和表7.1.5-2的要求。表7.1.5-1混凝土錨桿成孔質量要求錨桿種類深度允許偏差(mm)垂直度允許偏差(°)混凝土淺孔錨桿+105混凝土深孔錨桿+505表7.1.5-2混凝土錨桿擴孔直徑允許偏差(mm)擴孔最大直徑10~3032~7072~120125~200成孔直徑偏差≤+2.0≤+3.0≤+5.0≤+8.07.2巖石自鎖錨桿安裝7.2.1鉆孔:鉆孔定位,鉆直孔至設計深度。成孔過程中注意校準鉆孔角度;7.2.2清孔與擴孔:用清孔設備清孔后,根據設計要求進行擴孔,使擴孔鉆頭行程滿足規(guī)定要求。擴孔后再清孔;7.2.3錨桿組裝:將錨桿桿體與錨頭連接,并綁扎注漿管;7.2.4安裝:將表面處理干凈的錨桿插入孔底。在錨桿頂做好標記,在錨桿外露端錘擊加壓,使錨桿行程到達要求;7.2.5注漿:通過注漿管注漿;7.2.6養(yǎng)護。7.3混凝土自鎖錨桿安裝7.3.1淺孔自鎖錨桿的安裝工藝:1鉆直孔:混凝土表面處理,鉆孔定位。根據孔徑的不同,選用電錘、風鎬或水鉆鉆直孔至設計深度;2清孔與擴孔:用清孔設備清孔后,根據設計要求進行擴孔,使擴孔鉆頭行程滿足規(guī)定要求。擴孔后再清孔;3檢測:用測孔儀器測量擴孔直徑并記錄。若不滿足要求繼續(xù)擴孔;4注漿:灌注注漿料至約三分之二孔深;5安裝:盡快將表面處理干凈的錨桿插入孔底,做好標記,在錨桿外露端錘擊加壓,使錨桿行程到達要求;6養(yǎng)護。7.3.2深孔自鎖錨桿的安裝工藝:1鉆孔:鉆孔定位,鉆直孔至設計深度。成孔過程中注意校準鉆孔角度;2清孔與擴孔:用清孔設備清孔后,根據設計要求進行擴孔,使擴孔鉆頭行程滿足規(guī)定要求。擴孔后再清孔;3錨桿組裝:將錨桿桿體與錨頭連接。根據錨桿安裝孔仰角、傾角的不同分別綁扎排氣管或注漿管;4安裝:將表面處理干凈的錨桿插入孔底。在錨桿頂做好標記,在錨桿外露端錘擊加壓,使錨桿行程到達要求;5注漿:若錨孔上仰,孔口埋入灌漿嘴并封閉孔口后注漿;若錨孔下傾,直接由注漿管注漿;6養(yǎng)護。7.3.3多層擴孔自鎖錨桿的安裝工藝:1鉆直孔:鉆直孔至設計深度。成孔過程中應注意校準鉆孔角度;2組裝鉆頭:根據設計的直孔直徑、錨頭數量、間距,組裝相應的倒錐形擴孔鉆頭;3清孔與擴孔:用清孔設備清孔后,在直孔內錨固段擴出多層倒錐孔,擴孔鉆頭行程應滿足規(guī)定要求;擴孔完畢后再清孔;4錨桿組裝:根據設計要求組裝配套的多層楔塊式內錨頭錨桿,錨頭間距應以擴孔后的鉆頭間距為基準,根據錨桿安裝孔仰角、傾角的不同分別安裝排氣管或注漿管;5安裝:先插入裝有多層錨頭的錨桿,接長錨桿至錨桿插入到孔底;6施加預應力:若單孔內有多根桿體,宜在組裝錨桿時在每根桿體上貼應變片,錨桿安裝后做初步張拉,測量各桿體的應變,若各桿體受力不同步,需分別調整螺母,直至各桿體同步受力,然后連續(xù)張拉至設計預拉力值;7錨固:擰緊錨固螺母;8注漿與養(yǎng)護:錨孔內注漿,養(yǎng)護。7.4成品保護7.4.1錨桿安裝后,注漿材料達到設計強度前,桿體不得受到擾動。7.4.2自鎖錨桿安裝完成后應根據使用環(huán)境、錨桿的具體類型、灌注材料的特性和其他特定要求作適當輔助保護措施。正常使用后即可與錨固體采用同樣的維護措施,以保證其使用安全。

8工程質量檢驗與驗收8.1一般規(guī)定8.1.1巖石錨桿工程竣工后,應按設計要求和質量合格條件驗收。8.1.2巖石錨桿工程應進行質量檢驗和驗收試驗。8.1.3混凝土錨桿產品進場時,應按照合同核對其型號、規(guī)格、數量等。8.1.4混凝土錨桿及注漿料的類別和規(guī)格應符合設計要求。8.1.5混凝土錨桿和注漿料應有產品制造商提供的產品合格證書、使用說明書、檢測報告或認證報告。8.2工程質量檢驗8.2.1錨桿原材料的質量檢驗應包括下列內容:1原材料出廠合格證;2材料現場抽檢試驗報告和代用材料試驗報告;3錨桿注漿材料強度等級檢驗報告等;4錨桿、注漿料的類別、規(guī)格、材質;5錨桿的位置;6成孔質量和數量;7錨固施工質量。8.2.2巖石錨桿抗拔力檢驗應按本規(guī)程附錄D驗收試驗的規(guī)定進行。8.2.3巖石錨桿工程質量檢驗應符合表8.2.3的規(guī)定。表8.2.3巖石錨桿工程質量檢驗標準序號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查方法1錨桿桿體長度(mm)+100-30用鋼尺測量2錨桿拉力設計值設計要求現場抗拔試驗3錨桿布置(mm)±100用鋼尺測量4鉆孔傾斜度±5測斜儀等5漿體強度設計要求試驗送檢6注漿量大于理論設計注漿量檢查計量數據7桿體插入長度全長粘接型錨桿不小于設計長度的95%用鋼尺測量預應力錨桿不小于設計長度的95%注:取樣數量和方法按附錄D進行。8.2.4混凝土錨桿抗拔力檢驗應按本規(guī)程附錄E驗收試驗的規(guī)定進行。8.2.5混凝土錨桿工程質量檢驗應符合表8.2.5的規(guī)定。表8.2.5混凝土錨桿工程質量檢驗標準序號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查方法1錨孔深度(mm)100用鋼尺或探針測量2錨孔直徑(mm)±2用游標卡尺測量3擴孔直徑(mm)50用測孔儀測量4漿體強度設計要求試驗送檢5注漿量大于理論設計注漿量檢查計量數據6錨桿拉力設計值設計要求現場抗拔試驗注:取樣數量按和方法按附錄E進行。8.3工程質量驗收8.3.1巖石錨桿工程驗收應提供下列文件:1原材料出廠合格證,材料現場抽檢試驗報告,代用材料試驗報告,水泥漿(砂漿)試塊抗壓強度等級試驗報告;2錨桿工程施工記錄;3錨桿驗收實驗報告;4隱蔽工程檢查驗收記錄;5設計變更報告;6竣工圖。8.3.2巖石錨桿工程驗收時,尚應提供下列監(jiān)測資料:1實際測點布置圖;2錨桿拉力測量原始記錄和拉力-時間曲線;3變形測量時態(tài)曲線。8.3.3混凝土錨桿工程驗收應提供下列文件:1設計文件;2錨桿和注漿料的產品質量證明書或出廠合格證、產品說明書及檢測報告或認證報告,產品的進場見證復驗報告;3錨桿安裝工程施工記錄;4錨固工程質量檢查記錄表;5錨固承載力現場檢驗報告;6錨固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7工程重大問題處理記錄;8竣工圖及其他有關文件記錄。8.3.4混凝土錨桿錨固工程質量不合格時,應由施工單位制定補救措施,經設計單位確認后實施,并重新檢查、驗收。

附錄A常用自鎖錨桿性能指標A.0.1桿體鋼材5.8級擴孔自鎖錨桿性能參數見表A.0.1。表A.0.1淺孔自鎖錨桿(5.8級)性能參數錨桿外徑(mm)標準埋深(mm)錨桿長度(mm)抗拉力kN抗剪力kN標準值設計值標準值設計值1624028862.8048.3125.1219.321827032476.8059.0830.7223.632030036098.0075.3839.2030.1525375450141.20108.6256.4843.45A.0.2桿體鋼材8.8級擴孔自鎖錨桿性能參數見表A.0.2。表A.0.2淺孔自鎖錨桿(8.8級)性能參數錨桿外徑(mm)標準埋深(mm)錨桿長度(mm)抗拉力kN抗剪力kN標準值設計值標準值設計值16288336100.4877.2940.1930.9218324378122.8894.5249.1537.8120360420156.8120.6262.7248.2525450504225.92173.7890.3769.51A.0.3桿體精軋螺紋鋼(PSB930級)套筒式內錨頭錨桿性能參數見表A.0.3。表A.0.3套筒式內錨頭錨桿精軋螺紋鋼(PSB930級)性能參數錨桿外徑(mm)孔直徑(mm)埋深(m)錨固段長度(m)錨桿極限拉拔力(kN)施加預應力(kN)安裝后的預應力損失%3276140.9108080015~18注:該性能通過試驗總結得出。

附錄B擴孔鉆頭性能參數B.0.1淺孔自鎖錨桿配套擴孔鉆頭性能參數見表B.0.1。表B.0.1淺孔自鎖錨桿擴孔鉆頭性能參數錨桿外徑(mm)擴張前鉆頭外徑(mm)擴張后鉆頭最大外徑(mm)充分擴展所需行程(mm)1214.522714162681618.530121820.534132020.538132224421425264816283054173232622236387023注:1適用于混凝土錨桿;2其他規(guī)格可根據設計要求進行定向開發(fā)。B.0.2深孔自鎖錨桿配套擴孔鉆頭性能參數見表B.0.2。表B.0.2深孔自鎖錨桿配套擴孔鉆頭性能參數擴張前鉆頭外徑(mm)擴張后鉆頭外徑(mm)適用鉆孔深度(m)充分擴展所需行程(mm)70110>24495150>252160290>260注:1適用于巖石和混凝土;2可根據需要組裝成多層擴孔鉆頭。

附錄C自鎖錨桿連接型式C.0.1自鎖錨桿用于粘鋼、包鋼加固中錨固鋼板或型鋼的連接型式一(適用于普通情況下)下見圖C.0.1。圖C.0.1自鎖錨桿用于粘鋼、包鋼加固中錨固鋼板或型鋼的連接型式一1—六角螺母;2—鋼墊塊(圓形或方形);3—自鎖錨桿;4—鋼板或型鋼;5—混凝土構件;6—點焊固定C.0.2自鎖錨桿用于粘鋼、包鋼加固中錨固鋼板或型鋼的連接型式二(適用于對加固后構件外表面平整度要求高的情況下)見圖C.0.2。圖C.0.2自鎖錨桿用于粘鋼、包鋼加固中錨固鋼板或型鋼的連接型式二1—自鎖錨桿;2—鋼板或型鋼;3—塞焊;4—混凝土構件C.0.3自鎖錨桿用于粘鋼、包鋼加固中錨固鋼板或型鋼的連接型式三(適用于錨固力高或錨桿受拉的拉力較大的情況下)見圖C.0.3。圖C.0.3自鎖錨桿用于粘鋼、包鋼加固中錨固鋼板或型鋼的連接型式三1—六角螺母和鋼墊板合二為一的異形絲扣錨頭;2—自鎖錨桿;3—鋼板或型鋼;4—混凝土構件;5—點焊固定C.0.4自鎖錨桿或鋼筋接長的連接型式見圖C.0.4。(a)鋼套筒連接(b)焊接(單面焊10d,雙面焊5d)圖C.0.4自鎖錨桿或鋼筋接長的連接型式1—接頭車絲后的自鎖錨桿或鋼筋;2—截面外形為正六邊形帶絲扣的連接鋼套筒

附錄D巖石錨桿抗拔承載力現場檢驗方法D.1一般規(guī)定D.1.1巖石錨桿的最大試驗荷載不宜超過錨桿桿體極限承載力的0.8倍。D.1.2試驗用的計量儀表(壓力表、測力計、位移計)應滿足測試要求的精度。D.1.3試驗用的加荷裝置(千斤頂、油泵)的額定壓力必須大于試驗壓力。D.1.4荷載分散型錨桿的試驗宜采用等荷載法;也可以根據具體工程情況制定相應的試驗規(guī)則和驗收標準。可參考《巖土(索)技術規(guī)程》(CECS:22)。D.2試樣選取D.2.1錨桿抗拔承載力基本試驗按試驗要求執(zhí)行,驗收試驗可采用隨機抽樣辦法取樣。D.2.2基本試驗時,巖石錨桿極限抗拔試驗采用的地層條件、桿體材料、錨桿參數和施工工藝必須與工程錨桿相同,且試驗數量不應少于3根。D.2.3驗收試驗時,同規(guī)格、同型號、基本相同部位的錨桿組成一個檢驗批。每個檢驗批抽取數量不得少于一組,每組不少于3根。對于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可按設計要求增加驗收錨桿的數量。D.3儀器設備要求D.3.1現場檢驗用的儀器、設備,如拉拔儀、x-y記錄儀、電子荷載位移測量儀等,應在標定有效期內。D.3.2加荷設備應能按規(guī)定的速度加荷,測力系統(tǒng)整機誤差不應超過全量程的±2%。D.3.3加荷設備應能保證所施加的拉伸荷載始終與錨桿的軸線一致。D.3.4位移測量記錄儀宜能連續(xù)記錄。當不能連續(xù)記錄荷載位移曲線時,可分階段記錄,在到達荷載峰值前,記錄點應在10點以上。位移測量誤差不應超過0.05mm。D.3.5位移儀應保證能夠測量出錨桿相對于巖石表面的垂直位移,直至錨固破壞。D.4基本試驗D.4.1巖石錨桿施工前應進行抗拔承載力的基本試驗。巖石錨桿極限抗拔試驗應采用分級循環(huán)加載,加荷等級和位移觀測時間應符合表D.4.1的規(guī)定。表D.4.1巖石錨桿極限抗拔試驗的加荷等級和觀測時間加荷增量Asfptk(%)初始荷載———10———第一次循環(huán)10——30——10第二次循環(huán)1030403010第三次循環(huán)10304050403010第四次循環(huán)10305060503010第五次循環(huán)10306070603010第六次循環(huán)10306080603010觀測時間5555555注:1第五循環(huán)前加載速率為100kN/min,第六循環(huán)的加載速率為50kN/min;2在每級加荷等級觀測時間內,測讀位移不應少于3次;3在每級加荷等級觀測時間內,錨頭位移增量小于0.1mm時,可施加下一級荷載,否則應延長觀測時間,直至錨頭位移增量在2h內小于2.0mm,方可施加下一級荷載。D.4.2巖石錨桿極限抗拔試驗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可判定錨桿破壞:1后一級荷載產生的錨頭位移增量達到或超過前一級荷載產生位移增量的2倍;2錨頭位移持續(xù)增長;3錨桿桿體破壞。D.4.3巖石錨桿極限抗拔試驗結果宜按荷載與對應的錨頭位移列表整理,并繪制錨桿荷載-位移(P-S)曲線、錨桿荷載-彈性位移(P-Se)曲線和錨桿荷載-塑性位移(P-Sp),具體可參考《巖土(索)技術規(guī)程》(CECS:22)。D.4.4巖石錨桿極限承載力應取破壞荷載的前一級荷載。在最大試驗荷載下未達到第D.4.2條規(guī)定的破壞標準時,錨桿的極限承載力應取最大試驗荷載。D.4.5對于巖石錨桿,當每組試驗錨桿極限承載力的最大差值不大于30%時,應取最小值作為錨桿的極限承載力。當最大差值大于30%時,應增加試驗錨桿的數量,且按95%保證概率計算錨桿的極限承載力。D.5驗收試驗D.5.1對于巖石錨桿驗收試驗,當受檢錨桿滿足基材無裂縫、錨桿無滑移等宏觀裂損現象,荷載大于1.5倍的錨桿承載力設計取值并持荷2min期間荷載降低不大于5%且變形不超過10mm,可判為合格。當出現不合格錨桿時,應增加錨桿的抽檢量。增加的抽檢量應為不合格錨桿的3倍。D.5.2巖石錨桿驗收試驗應分級加載,初始荷載宜取錨桿承載力設計取值的0.1倍,分級加荷值宜取錨桿承載力設計取值的0.50、0.75、1.00、1.20、1.33、1.50倍。D.5.3巖石錨桿驗收試驗中,每級荷載均應穩(wěn)定5min~10min,并記錄位移增量。最后一級試驗荷載應維持10min。如果在1min~10min內錨頭位移增量超過1.0mm,則該級荷載應再維持50min,并在15min、20min、25min、30min、45min和60min時記錄錨頭位移增量。D.5.4巖石錨桿驗收試驗中,每級荷載均應穩(wěn)定5min~10min,并記錄位移增量。最后一級試驗荷載應維持10min。如果在1min~10min內錨頭位移增量超過1.0mm,則該級荷載應再維持50min,并在15min、20min、25min、30min、45min和60min時記錄錨頭位移增量。D.5.5當試驗結果不滿足D.5.1條相應規(guī)定時,應會同有關部門依據試驗結果,研究采取專門措施處理。

附錄E混凝土錨桿抗拔承載力現場檢驗方法E.1一般規(guī)定E.1.1試驗用的計量儀表(壓力表、測力計、位移計)應滿足測試要求的精度。E.1.2試驗用的加荷裝置(千斤頂、油泵)的額定壓力必須大于試驗壓力。E.1.3混凝土錨桿應進行抗拔承載力現場非破損檢驗,滿足下列條件之一時,還應進行破壞性檢驗:1安全等級為一級的混凝土后錨固構件;2懸挑結構和構件;3對后錨固設計參數有疑問;4對該工程錨固質量有懷疑。E.1.4受現場條件限制無法進行原位破壞性檢驗時,可在工程施工的同時,現場澆筑同條件的混凝土塊體作為基材安裝錨固件,并應按規(guī)定的時間進行破壞性檢驗,且應事先征得設計和監(jiān)理單位的書面同意,并在現場見證試驗。E.2試樣選取E.2.1錨固質量現場檢驗抽樣時,應以同品種、同規(guī)格、同強度等級的錨桿安裝于錨固部位基本相同的同類構件為一檢驗批,并應從每一檢驗批所含的錨桿中進行抽樣。E.2.2現場破壞性檢驗宜選擇錨固區(qū)以外的同條件位置,應取每一檢驗批錨桿總數的0.1%且不少于5件進行檢驗。錨桿數量不超過100件時,可取3件進行檢驗。E.2.3現場非破損檢驗的抽樣數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對重要結構構件及生命線工程的非結構構件,應取每一檢驗批錨桿總數的3%且不少于5件進行檢驗;2對一般結構構件,應取每一檢驗批錨桿總數的1%且不少于3件進行檢驗;E.2.4膠粘的錨桿錨固件,其檢驗宜在錨固膠達到其產品說明書標示的固化時間的當天進行。若因故需推遲抽樣與檢驗日期,除應征得監(jiān)理單位同意外,推遲不應超過3d。E.3儀器設備要求E.3.1現場檢測用的加荷設備,可采用專門的拉拔儀,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設備的加荷能力應比預計的檢驗荷載值至少大20%,且不大于檢驗荷載的2.5倍,應能連續(xù)、平穩(wěn)、速度可控的運行;2加載設備應能夠按照規(guī)定的速度加載,測力系統(tǒng)整機允許偏差為全量程的±2%;3設備的液壓加荷系統(tǒng)持荷時間不超過5min時,其降荷值不應大于5%;4加載設備應能夠保證所施加的拉伸荷載始終與后錨固構件的軸線一致;5加載設備支撐環(huán)內徑或反力梁間距不應小于4H。E.3.2當委托方要求檢測重要結構錨固件連接的荷載-位移曲線時,現場測量位移的裝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儀表的量程不應小于50mm;其測量的允許偏差應為±0.02mm;2測量位移裝置應能與測力系統(tǒng)同步工作,連續(xù)記錄,測出錨固件相對于混凝土表面的垂直位移,并繪制荷載-位移的全程曲線。E.3.3現場檢驗用的儀器設備應定期由法定計量檢定機構進行檢定。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時,還應重新檢定:1讀數出現異常;2拆卸檢查或更換零部件后。E.4加載方式E.4.1檢驗錨桿拉拔承載力的加載方式可為連續(xù)加載或分級加載,可根據實際條件選用。E.4.2進行非破損檢驗時,施加荷載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連續(xù)加載時,應以均勻速率在2min~3min時間內加載至設定的檢驗荷載,并持荷2min;2分級加載時,應將設定的檢驗荷載均分為10級,每級持荷1min,直至設定的檢驗荷載,并持荷2min;3荷載檢驗值應取0.9?ykAs。E.4.3進行破壞性檢驗時,施加荷載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連續(xù)加載時,應以均勻速率在2min~3min時間內加荷至錨固破壞;2分級加載時,前8級,每級荷載增量應取為0.1Nu,且每級持荷1min~1.5min;自第9級起,每級荷載增量應取為0.05Nu,且每級持荷30s,直至錨固破壞。Nu為計算的破壞荷載值。E.5檢驗結果評定E.5.1非破損檢驗的評定,應按下列規(guī)定進行;1試樣在持荷期間,錨固件無滑移、基材混凝土無裂紋或其他局部損壞跡象出現,且加載裝置的荷載示值在2min內無下降或下降幅度不超過5%的檢驗荷載時,應評定為合格;2一個檢驗批所抽取的試樣全部合格時,該檢驗批應評定為合格檢驗批;3一個檢驗批中不合格的試樣不超過5%時,應另抽3根試樣進行破壞性檢驗,若檢驗結果全部合格,該檢驗批仍可評定為合格檢驗批;4一個檢驗批中不合格的試樣超過5%時,該檢驗批應評定為不合格,且不應重做檢驗。E.5.2錨桿破壞性檢驗結果滿足下列要求時,其錨固質量應評定為合格:NcRm≥1.45?yAsNcRmin≥1.25?yAs式中:NcRm—受檢驗錨桿極限抗拔力實測平均值(N);NcRmin—受檢驗錨桿極限抗拔力實測最小值(N);?y—錨桿的抗拉強度設計值(N/mm2);As—錨桿有效截面面積(mm2)。E.5.3當檢驗結果不滿足第E.5.1條及第E.5.2條的規(guī)定時,應判定該檢驗批后錨固連接不合格,并應會同有關部門根據檢驗結果,研究采取專門措施處理。

本規(guī)程用詞說明1為了便于在執(zhí)行本規(guī)程條文時區(qū)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正面詞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正面詞采用“應”;反面詞采用“不應”或“不得”;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這樣做的:正面詞采用“宜”;反面詞采用“不宜”;4)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采用“可”。2規(guī)程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執(zhí)行時的寫法為:“應符合……的規(guī)定”或“應按……執(zhí)行”。

引用標準名錄《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巖土錨桿與噴射混凝土支護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086《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330《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guī)范》GB50367《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碳素結構鋼》GB/T700《結構用無縫鋼管》GB/T8162《鋼結構焊接規(guī)范》GB50661《預應力混凝土用螺紋鋼筋》GB/T20065《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GB/T5224《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1591《螺紋緊固件應力截面積和承載面積》GB/T16823.1《一般工程用鑄造碳鋼件》GB11352《混凝土結構后錨固技術規(guī)程》JGJ145《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鋼結構高強螺栓連接技術規(guī)程》JGJ82《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guī)程》JGJ107《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92《水工混凝土試驗規(guī)程》DL/T5150《巖土錨桿(索)技術規(guī)程》CECS22《巖石與混凝土自鎖錨固技術規(guī)程》DB42/T1488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xié)會標準巖土與混凝土自鎖錨固技術規(guī)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broachingself-lockinganchorofrockandconcreteCECS***∶2020條文說明

目次TOC\o"1-2"\h\u1總則 442術語、符號 452.1術語 452.2符號 513基本規(guī)定 513.1一般規(guī)定 513.2設計原則 523.3錨桿選型 533.4基材 554材料 564.1一般規(guī)定 564.2錨桿及錨頭材料 564.3錨桿孔注漿材料 565巖石自鎖錨桿設計 585.1一般規(guī)定 585.2自鎖錨桿承載力計算 595.3構造規(guī)定 606混凝土自鎖錨桿設計 616.1一般規(guī)定 616.2自鎖錨桿承載力計算 616.3構造規(guī)定 627施工 647.1一般規(guī)定 647.2巖石自鎖錨桿安裝 647.3混凝土自鎖錨桿安裝 657.4成品保護 658工程質量檢驗與驗收 668.1一般規(guī)定 668.2工程質量檢驗 668.3工程質量驗收 66附錄A 67附錄B 68附錄C 68附錄D 68附錄E 70

1總則1.0.1自鎖錨固技術的核心部分是擴孔自鎖錨桿。擴孔自鎖錨桿的施工工藝和錨固原理是:將基材(巖石或混凝土)上所鉆的直孔底部,用特制的擴孔鉆頭擴成倒錐面或正錐面,然后將一端安裝有未張開錨頭的錨桿插入孔底,軸向加壓使錨頭張開與孔底錐面貼緊,利用錨頭與孔壁的機械咬合力(即“自鎖”)和錨桿錨固段注漿后的沿程摩阻力來提供錨固力。采用擴孔自鎖錨桿,使被錨固體與基材連為整體,能充分發(fā)揮錨固力大的優(yōu)勢,減小錨固段長度,且錨固可靠。自鎖錨固技術開發(fā)十多年來,在地下工程抗浮、橋臺錨固、鐵軌錨固、水工結構、風電基礎等很多領域得到應用。對于增加建(構)筑物安全,縮短工期,救災搶險,節(jié)省投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作為全國首部涉及擴孔自鎖錨桿技術的工程建設協(xié)會規(guī)程,本規(guī)程旨在為設計人員提供根據工程要求、混凝土或巖石材料性質、錨桿長度及承載力大小、現場條件和施工方法等因素選擇錨桿類型的原則,給出計算擴孔自鎖錨桿承載力的相關參數和計算公式;為施工人員給出操作性強的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要求;為檢測人員提供質量檢查和驗收的項目內容、方法、合格標準等,使設計、施工、質量檢驗和驗收各環(huán)節(jié)都在本規(guī)程的指導下進行,確保自鎖錨桿工程質量。為配合規(guī)程的編制,主編和參編單位在進行充分的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在混凝土基材和巖層承載力特征值800kPa、1000kPa、1500kPa、4000kPa的不同工程現場作自鎖錨桿抗拔試驗,所得到的抗拔力均達到設計值的1.5倍~3倍,試驗結果均滿足設計要求。1.0.2、1.0.3自2000年擴孔自鎖錨固技術問世以來,擴孔自鎖錨桿在巖石與混凝土的錨固工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適合于擴孔自鎖錨桿設計和施工的規(guī)范規(guī)程,設計、施工人員無章可循,給該項技術的推廣應用帶來不便。編制組歷經十多年的試驗研究,掌握了擴孔自鎖錨桿材料、型式、制造、安裝等一整套技術資料和試驗數據,為本規(guī)程的編制和擴孔自鎖錨固技術的推廣應用創(chuàng)造了條件。擴孔自鎖錨桿應針對工程問題,選擇合適類型的錨桿,綜合考慮自鎖錨桿的使用環(huán)境、荷載類型、工程的安全等級及現場的施工條件等因素。

2術語、符號2.1術語2.1.1、2.1.2本規(guī)程所指的擴孔自鎖錨桿,要求內錨頭的鎖鍵與巖石或混凝土擴孔壁實現真正的咬合,以機械咬合作用來提供錨固力。相應的擴孔自鎖錨桿的破壞模式只有錨桿拔斷和基材破壞,不存在其它的錨固方法中還有錨桿從基材中被拔出的破壞方式。與同樣的基材、同樣的錨固深度、孔內灌注相同注漿料的直孔型錨桿相比,本規(guī)程的擴孔自鎖錨桿的可靠性明顯要高于直孔內的化學植筋。特別是遇到高溫、高濕的環(huán)境,化學植筋因植筋膠的使用環(huán)境要求而不再適用。如果采用擴孔自鎖錨桿錨固并在孔內灌注水泥基注漿料,既能適應特殊環(huán)境條件,又能達到化學植筋的強度要求。將擴孔自鎖錨固與注漿粘結錨固相結合,可形成一種適應性強、錨固強度高、錨固性能可靠的錨固體系。《混凝土結構后錨固技術規(guī)程》JGJ145中也提到了一種擴孔型錨栓,拉拔破壞類型分為錨栓鋼材破壞、基材混凝土破壞或錨栓拔出破壞。該規(guī)程中的擴孔型錨栓也分為預擴孔和自擴孔兩種,從自擴孔錨栓的構造、安裝方式和試驗結果看,錨固力主要還是由摩擦阻力提供。為了使擴孔自鎖錨桿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又不被工程界混用留下隱患,有必要特別強調擴孔自鎖錨固與所謂的擴孔錨固機理是不同的。如前面所述擴孔自鎖錨固要求內錨頭的鎖鍵與基材擴孔壁實現真正的咬合,實現以機械咬合力來提供錨固力。不難理解,當錨桿埋植足夠深度確保基材不發(fā)生錐體拔出破壞時,這種真正實現了機械咬合作用的擴孔自鎖錨固是非常可靠的。因此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guī)范》GB50367中規(guī)定,在地震區(qū)承重結構中應采用加長型后擴底錨栓。本規(guī)程為簡單起見,將錨固在巖石中的擴孔自鎖錨桿簡稱為“巖石錨桿”;將錨固在混凝土中的擴孔自鎖錨桿簡稱為“混凝土錨桿”。2.1.3~2.1.6利用專用擴孔鉆頭擴孔,安裝自鎖錨頭以實現機械錨固是擴孔自鎖錨桿與傳統(tǒng)直錨桿的根本區(qū)別,也是該產品錨固性能可靠的關鍵所在。擴孔鉆頭的端部裝有可自由收縮的活動刀片,刀片收起時可自由出入普通鉆頭鉆好的直孔,當擴孔鉆頭進入到直孔底部后,略加壓旋轉,刀片即可慢慢張開,將直孔底部擴大成一個錐型的空間見圖1。根據需要,擴孔鉆頭可在直孔內生成底端大的正錐孔、頂端大的倒錐孔,見圖2(a)、(b)。也可在直孔內沿深度方向一次生成多個擴孔(稱多層擴孔),見圖2(c)。多層擴孔也可為正錐孔或倒錐孔。自鎖錨頭也稱為內錨頭(見圖3),安裝在錨桿的擴大孔內,提供“自鎖”錨固力。自鎖錨頭分為楔縫式內錨頭、套筒式內錨頭和楔塊式內錨頭。錨桿、擴孔鉆頭與自鎖錨頭應配套使用。部分錨桿及相應的擴孔鉆頭見表1及附錄D。圖1典型擴孔鉆頭圖2擴孔示意圖圖3典型自鎖錨頭表1部分錨桿性能表(桿體精軋螺紋鋼PSB930級)錨桿公稱直徑(mm)軸向錨固力(kN)鉆孔直徑d(mm)擴孔鉆頭型號擴孔鉆頭示意圖極限值特征值2545022576/110JCZ-120/JCZ-1502553026576/110JCZ-120/JCZ-1503266033076/110JCZ-120/JCZ-1503275037576/110JCZ-120/JCZ-1503287043576/110JCZ-120/JCZ-15040110055076/110JCZ-120/JCZ-1502.1.7~2.1.9楔縫式內錨頭、套筒式內錨頭和楔塊式內錨頭的構造如圖4(a)、(b)、(c)所示。圖中d表示錨桿桿體直徑。圖4內錨頭構造(a)楔縫式內錨頭:楔縫式內錨頭由端部沿軸向切槽的錨桿桿端和用來撐開桿端切槽的楔頭組成。錨桿桿體采用圓鋼棒材;楔頭為金屬構件,楔頭外形有橫截面是一字形或十字形的尖錐體。楔縫式內錨頭對應的直孔徑一般比錨桿切槽端直徑大2~8mm,孔徑大取大值,孔徑小取小值,在不影響錨桿安裝的前提下直徑相差越小錨固效果越好。選用的擴孔鉆頭外徑與內錨頭直徑基本相同。錨桿安裝時,將楔頭裝在桿體切槽端與錨桿一同插入擴孔內至孔底,在錨桿外露端沿軸向加壓,使錨桿內錨頭的鎖鍵壓入擴孔內。楔縫式內錨頭的安裝質量通過行程控制。(b)套筒式內錨頭:套筒式內錨頭由端部墩粗或端部裝有圓形錐臺的錨桿桿端和切縫套筒組成。錨桿桿體采用圓鋼棒材或其它棒材;圓形錐臺為金屬構件,與錨桿端可以焊接連接或機加工連接;切縫套筒采用一小節(jié)鋼管,鋼管內徑略大于桿體直徑,沿鋼管軸向切縫,切縫后的鋼管留有一段完整圓管。套筒式內錨頭對應的直孔徑一般比套筒直徑大3~12mm,孔徑大取大值,孔徑小取小值,在不影響錨桿安裝的前提下直徑相差越小錨固效果越好。選用的擴孔鉆頭外徑與套筒外直徑基本相同。錨桿安裝時,將切縫套筒套在錨桿上隨錨桿一同插入擴孔內至孔底,再往錨桿孔內插入加壓套管與切縫套筒頂緊,在加壓套管外露端沿軸向加壓,使錨桿內錨頭的切縫套筒鎖鍵壓入擴孔內,最后抽出加壓套管。套筒式內錨頭的錨桿在孔內不能用連接器來加長桿體,否則難以用加壓套管安裝內錨頭。另外一種套筒式內錨頭的構造見圖4(d),錨桿端頭的圓錐臺與錨桿斷開,而外套筒直接與錨桿桿體相連。錨桿桿體可采用棒材或管材,該種套筒式內錨頭的錨桿安裝工藝同圖4(a)楔縫式內錨頭的錨桿安裝工藝,比圖4(b)套筒式內錨頭錨桿的安裝工藝簡單。(c)楔塊式內錨頭:楔塊式內錨頭由楔塊座、楔塊和張開裝置組成。錨桿桿體采用圓鋼棒材或其它棒材;楔塊座為一圓形金屬塊件,楔塊座與桿體采用焊接連接或機加工連接;楔塊也為金屬塊件,布置在桿體周邊與楔塊座鉸接;張開裝置為彈簧或其它形式的構造,使楔塊不受約束時能自動張開。楔塊式內錨頭對應的直孔徑一般比錨頭楔塊座直徑大3~16mm,孔徑大取大值,孔徑小取小值,在不影響錨桿安裝的前提下直徑相差越小錨固效果越好。錨桿桿體可以是一根鋼筋,也可以是多根鋼筋;可以帶一個內錨頭,也可以分段帶多個內錨頭。錨桿安裝時,將裝有一層錨頭(多層錨頭)的錨桿插入一層擴孔(多層擴孔)內,當錨頭遇到擴孔時,在錨頭張開裝置作用下楔塊會自動張開,使楔塊鎖鍵裝入擴孔內,一層錨頭的錨桿即安裝完畢;若是多層錨頭的錨桿,錨桿還需要繼續(xù)往里插入,剛裝入擴孔內的錨頭楔塊被孔壁收攏,故錨桿可以繼續(xù)插入,直到各層錨頭楔塊鎖鍵均裝入相應擴孔內,錨桿才算安裝完畢。楔塊式內錨頭適用于倒錐形擴孔,錨桿在孔內可以用連接器加長桿體,對安裝施工無影響。2.1.10、2.1.11將擴孔錨桿按錨桿埋深進行淺孔、深孔劃分是相對而言的。一般來說用來安裝設備或構件起錨固作用,或者對新、老結構交接面起連接加強作用的錨桿稱為淺孔錨桿。用來加固巖體及洞室周邊、邊坡支護的錨桿,或用于大體積混凝土加固、結構基礎與基材拉結抗浮的錨桿稱為深孔錨桿。淺孔錨桿的安裝和注漿相對深孔錨桿容易一些。2.1.12當基材強度低而單層內錨頭難以滿足錨固強度要求時,或在重要的錨固工程中需要提高錨桿的可靠性時,可以考慮采用多層擴孔錨桿。多層擴孔錨桿采用楔塊式內錨頭。多層擴孔錨桿是在直孔內用多層擴孔鉆頭生成多層擴孔后,將與之配套組裝的多層內錨頭錨桿插入擴孔內,使各層錨頭均鎖入擴孔內,利用多層錨頭與多層擴孔之間的機械咬合力來提供錨固力。為了在各個錨頭間能均攤錨固力,需對多層擴孔鉆頭與多層錨頭進行匹配設計,且多層擴孔錨桿必須是預應力錨桿,通過錨桿張拉使內錨頭先后鎖入擴孔中來分攤錨固力。錨桿張拉后可以再注漿,提高錨桿的可靠性和耐久性。2.1.13預應力錨桿是施加預應力時具有一定長度自由段,通過自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