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課件_第1頁
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課件_第2頁
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課件_第3頁
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課件_第4頁
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醫院感染管理科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

醫院感染管理辦法

(2006年9月1日起施行)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

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第十三條

醫療機構應當制定具體措施,保證醫務人員的手衛生、診療環境條件、無菌操作技術和職業衛生防護工作符合規定要求,對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進行控制。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2024/6/254配套的技術性規范文件《內窺鏡消毒技術規范》《口腔科器械消毒技術規范》《醫療廢物處置》《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手衛生規范》《醫院感染監測指南》《醫療機構空氣消毒凈化技術指南》《醫療機構隔離技術規范》《消毒供應室(中心)管理規范》《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防護導則》

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標準預防標準預防定義:

------針對醫院所有患者和醫務人員采取的一組預防感染措施。(包括手衛生、使用防護用品、安全注射、規范處理污染物品與醫療器械等措施。)

標準預防:基于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膚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則。重點是預防血源性病原體感染。目的------在于盡最大可能來降低醫務人員與病人之間、病人與病人之間微生物傳播的危險性,起到了雙向防護的作用血源性病原體定義:------指存在于血液和某些體液中的能引起人體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例如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艾滋病病毒(HIV)等。

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標準預防原則:對所有病人的血液、體液及被血液、體液污染的物品均視為具有傳染性的病源物質雙向防護:正確的使用標準預防不僅保護了病人更保護了我們醫護人員自己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分級防護1、一級防護(基本防護)防護用品:工作服、工作褲、工作鞋、工作帽和醫用防護口罩。2、二級防護(加強防護)隔離服、醫用防護口罩、帽子、醫用手套或橡膠手套、必要時使用防護眼鏡或面罩、鞋套。3、三級防護(嚴密防護)在二級防護的基礎上,將口罩、防護眼鏡換全面型呼吸防護器(N95)。并加強局部通風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標準預防措施認真執行手衛生使用手套等防護物品安全處理銳利器具,預防銳器傷嚴格消毒污染的器具安全處置醫療廢物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1、手衛生《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2009-04-01發布2009-12-01實施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

手衛生的管理與基本要求:1、定并落實手衛生管理制度,配備有效、便捷的手衛生設施。2、定期開展手衛生的全員培訓,醫務人員應掌握

手衛生知識和正確的手衛生方法,保障洗手與手消毒的效果。3、加強對醫務人員指導與監督,提高手衛生的依從性

管理年要求:開展手衛生制度的全員性培訓及宣傳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做為一名醫務人員,

我們必須掌握的東西

洗手---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

手衛生

衛生手消毒---速干手消毒劑揉搓雙手,以減少手部暫居菌

外科手消毒---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劑清除或者殺滅手部暫居菌和減少常居菌要求掌握手衛生(洗手\衛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指征和正確的手衛生方法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清潔的醫療護理更安全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你知道嗎?

10月15日是“國際洗手日”2005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2008年正式設立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2009年世界洗手日主題:

“干凈的手能拯救生命”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呼吁:全世界重視洗手對于保障健康,特別是兒童健康的重要作用。

2002-10-15廣州市白云區學生在課間“集體洗手操

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無生命的環境是病原體的儲存庫!Devineetal.JournalofHospitalInfection.2001;43;72-75LemmenetalJournalofHospitalInfection.2004;56:191-197Tricketal.ArchPhyMedRehabilVol83,July2002Waltheretal.BiolReview,2004:849-869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健康在你手中請及時清洗你的雙手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Contaminationof

HandsandEnvironmentFirstcleaning,thendisinfection(ifappropriate)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某位護士的手印

培養24小時后你的手有這么干凈嗎?衛生嗎?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指征什么時候洗手??直接接觸每個患者前后,從同一患者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接觸患者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后,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等之后?穿脫隔離衣前后,摘手套后?進行無菌操作、處理清潔、無菌物品之前?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及物品后?處理藥物或配餐前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

控制醫院感染

最簡單,最有效,最方便,最經濟方法——

洗手嚴格實施正確的洗手規則,可減少醫院感染20~30%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第一步掌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摩擦

第二步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搓擦

第三步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摩擦

第四步雙手指交鎖,指背在對側掌心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轉搓擦,交換進行

第六步指尖在對側掌心前后擦洗六步洗手法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肥皂含菌濃度:3×103-4個/g肥皂含菌濃度:1×104-5個/g肥皂含菌濃度:1×106-7個/g在病區和診室,請立即停用固體肥皂!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肥皂應保持清潔與干燥建議使用肥皂液,出液器為非手觸式.皂液容器宜一次性使用,重復使用每周清潔與消毒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

錯誤的手消毒方法消毒液浸泡: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洗手步驟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患者的預后與恰當的手部衛生有關IgnazPhilippSemmelweis(1818-65)漂白粉洗手消毒12StepstoPreventAntimicrobialResistance:HospitalizedAdultsStep12:Containyourcontagion1847年塞米爾維斯(Semmelweis)的研究發現產褥熱發病率高的原因與醫師手的污染有關,采用石炭酸洗手后,產婦因產褥熱而死亡的病死率由22%降到3%。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指甲

指甲是手“工作平臺”的一部分------長度不超過指尖人造指甲被證明容易造成細菌定植并引發感染長指甲和人造指甲容易造成手套的破損

甲油??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戒指戒指下的皮膚更容易發生嚴重的細菌定植HoffmanPNBMJ1985一項研究發現戒指是攜帶GNB的危險因素

HayesRAAbst1333,41stICAAC,2001但是還沒有研究證明戒指與感染有關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手消毒效果監測標準:

a)衛生手消毒:細菌菌落總數應≤10cfu/cm2。

b)外科手消毒:細菌菌落總數應≤5cfu/cm2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2、個人防護用具

防護帽防護服口罩/N-95口罩手套護目鏡/面罩鞋套/防水鞋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PPE——手套乳膠,腈類&乙烯類等材料手套不能重復使用,更換要及時。如果手套的防護效果沒有改變可以消毒后重復使用需要有一定彈性,必須蓋住袖口雙層手套不要在公共場所戴手套摘除手套后必須要洗手手套不能代替洗手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步驟1翻轉抓住手套外層的袖根部,向下拉,直到手套完全脫掉將摘掉的手套放在尚戴著手套的手中步驟2將已摘掉手套的那只手的手指插入手套的袖根內層,向下拉,直到手套完全脫掉手套應該是里朝外翻一團,且將先脫下的手套包在里面步驟3脫掉手套后立即洗手

脫手套正確方法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PPE——口罩1.將口罩戴上,金屬軟條應該向上。2.頭帶分別綁于頭頂后及頸后。你會正確佩戴口罩嗎?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3.將金屬軟條向內按壓至該部份壓成鼻梁形狀。4.完成時,口罩必須覆蓋鼻至下巴,緊貼面部。外科口罩:有正反面嗎?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N95口罩佩戴方法1.按面型選擇普通/細碼型號,拉松頭帶。金屬軟條向上,將手穿過頭帶。2.戴上口罩,頭帶分別置於頭頂後及頸後。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N95口罩佩戴方法3.將雙手的食指及中指由中央頂部向兩旁同時按壓金屬軟條。4.檢查妥當正確檢查:以雙手輕按口罩,然後刻意呼吸,空氣應該不會從口罩邊緣泄漏。負壓檢查:以雙手輕按口罩,然後刻意呼吸,口罩中央會稍凹陷。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口罩的種類1紗布口罩

(部分醫院已經停止使用!)?保護呼吸道免受有害粉塵、氣溶膠、微生物及灰塵傷害的防護用品。2外科口罩?能阻止血液、體液和飛濺物傳播的,醫護人員在有創操作過程中佩帶的口罩。3醫用防護口罩?能阻止經空氣傳播的(直徑<5μm感染因子或近距離<1m)接觸經飛沫傳播的疾病而發生感染的口罩。醫用防護口罩的使用包括密合性測試、培訓、型號的選擇、醫學處理和維護。濾過率僅達20%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佩戴口罩前后都必須清潔雙手要讓口罩緊貼面部口罩有顏色的一面向外系緊固定口罩的繩子,或把口罩的橡筋繞在耳朵上,使口罩緊貼面部口罩應完全覆蓋口鼻和下巴把口罩上的金屬片沿鼻梁兩側按緊,使口罩緊貼面部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項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嚴防死守,共拒非典

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PPE——護目鏡/面罩護目鏡,安全的玻璃來防護眼睛面罩需要保護整個面部皮膚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防護面罩一次性面罩

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可能發生噴濺的醫療過程中必須使用防護鏡、面部防護罩、口罩使用取決于個人對操作過程的認識和判斷,看潛在事故可能性的大小動脈穿刺要戴面部防護罩,因血液濺入眼中發生率較高防護鏡、面罩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您知道防護服、隔離衣與手術衣的差別嗎?防水,否則應在外面加穿防水圍裙。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穿脫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反裝的水龍頭代替手術室\產房\供應室\檢驗科\口腔科等科室應安裝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基于傳播途徑的預防接觸傳播:標準預防---病原體通過手、媒介物直接或間接接觸導致的傳播,如多重耐藥菌株等。

飛沫傳播:標準預防+額外預防

---帶有病原微生物的飛沫核(>5μm),在空氣中短距離(lm內)移動到易感人群的口、鼻教膜或眼結膜等導致的傳播,如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空氣傳播:標準預防+額外預防

---帶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μm)通過空氣流動導致的疾病傳播,如肺結核、水癥、SARS等。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標準預防是成功的、有效的、經濟的醫院感染控制的主要策略。預防是最節省成本的健康投資。

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醫務人員職業危害風險因素銳器損傷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銳器傷對醫務人員健康的威脅醫療銳器如注射器針頭、縫針、各種穿刺針、手術刀、剪刀等造成的皮膚損傷

------醫務人員發生血源性感染最重要的傳播途徑我國數據,工作3年以內的醫院新職工(醫生和護士)銳器傷發生率高達95.66%,而銳器傷后報告者僅占7.67%。健康的醫務人員患傳染病80—90%是由針刺傷所致,被刺傷的醫務人員中護士占80%。我過去年已有護士HIV職業暴露后感染HIV的報告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美國護士發生針刺傷80-100萬次/年我國有報道估計至少有150萬次/年護士針刺傷的發生率五項護士針刺傷發生率調查結果

廣州87.5%武漢88.0%湖南81.8%北京80.6%南寧82.9%平均84.2%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我國醫務人員面臨的職業風險HIV感染/AIDS:約70萬,每年新感染5萬,91%感染未被診斷

HBV感染:六億人感染過,約l.2億攜帶病毒結核病:4億人感染過,開放性結核200萬人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談艾色變?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溫總理在新華網與網友交流”中,涉及到醫務人員職業安全的問題2010年2月27日,溫家寶總理在新華網與網友2個小時的交流中:[溫家寶]其實,我也受到醫生們的醫療作風的感染,我認識的醫生不是很多,但是我有一個很好的朋友,我非常想在在線訪談上宣傳一下他。他是武漢大學附屬醫院的桂希恩教授,是防治艾滋病的專家。他為了調查艾滋病的情況,走遍了祖國的各地,甚至因為一些誤解而受委屈。但就是這樣一位醫生,許多艾滋病病人把他當成朋友。[02-2716:55][溫家寶]我到他家去過,艾滋病病人到他家里吃飯,他們同桌吃飯,在他家里留宿,他們夫妻兩個人睡在地上,而把床讓艾滋病病人睡。[02-2716:55][溫家寶]有一件事情我尤為感動,他有一次帶一個護士去給一個村的居民進行血液抽血化驗,護士不小心把自己的皮膚刮破了,他心里十分不安,很快就讓醫院給這位護士檢查,當發現沒有問題的時候他放心了,但從此以后,成千上萬的抽血實驗都是他自己來做,我們需要這樣的醫生,需要這樣的醫德。我們不僅要搞好制度建設,而且要推崇高尚的醫德風尚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美國

艾滋病毒(HIV):

1985~2002年,57名醫務人員通過醫源性途徑被感染上HIV。其中25例發展成艾滋病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57例醫務人員感染HIV原因分析:針頭/刀刺傷48例84.2%皮膚或粘膜接觸5例8.8%皮膚和粘膜接觸2例3.5%原因不明2例3.5%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職業暴露感染經血液傳播的疾病的特點1、需要的血量非常少:如感染乙肝只需0.4毫微升2、感染經血液傳播的疾病的途徑:皮膚刺傷、皮膚接觸、粘膜接觸3、發生暴露后感染的幾率:

HBV6-30%,HCV3-10%,HIV0.2-0.5%4、國外研究證實:

HBV感染率高于HIV感染率55倍,高于HCV38倍醫務人員感染HBV是普通老百姓的5-6倍

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

職業暴露感染

經血液傳播性疾病的特點需要的血量非常少,如感染乙肝只需0.4毫微升;每毫升感染乙肝病毒(HBV)的血液中含有1億個乙肝病毒微粒。每毫升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血液中含有成千上萬的HIV病毒微粒。HBV在干燥環境中可存活1周HIV僅存活十分鐘。主要是感染經血液傳播的疾病: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病毒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職業暴露的類型銳器傷:注射器針頭、頭皮針、套管針、縫合針、血糖針、手術刀……粘膜暴露:眼睛、傷口、粘膜……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刺傷相關因素刺傷深度深度刺傷引起感染幾率大于淺度刺傷不同器械和被污染液體的量中空針頭沾染的血量大引起感染幾率大于縫針和刀接觸路徑針刺感染大于粘膜接觸時間長短被與病人剛接觸后的銳器刺傷引起的感染幾率大于放置數小時后銳器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健康狀態

醫務人員健康狀態決定接觸后造成感染的幾率接觸的頻率

接觸頻率高的人感染幾率大安全措施

采用安全措施和正確方式自我保護

接觸感染后的快速自我保護措施實施醫務人員相關因素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醫療技術操作銳器傷構成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預防銳器傷的原則丟棄的損傷性廢物無論使用與否均按損傷性廢棄物處理;禁止手持針、刀片等銳利器具隨意走動;禁止將縫合針、刀片、針頭等銳利器具徒手傳遞;禁止將針頭等銳利器具回套蓋帽;使用者必須將用后的縫合針、刀片、針頭等銳利器具直接投入專用銳器盒中。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將輸液導管與無針系統連接醫務人員避免意外事故方法整個過程中應從容不迫使用真空采血系統如患者抵抗或慌張,可尋求幫助洗手、帶手套在手術室中,使用消毒盤傳遞器械-不要直接傳遞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禁止將針頭放置在床邊、小車頂部醫務人員避免意外事故方法使用后,應立即丟入尖銳物收集箱應用重新蓋帽裝置尖銳物收集箱應放在使用處禁止雙手重新蓋帽禁止用手移去注射器針頭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醫務人員接觸病源物質時,應當采取的防護措施:(一)有可能接觸病人血液、體液-----必須戴手套,脫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時手消毒(二)有可能發生血液、體液飛濺到面部

------戴手套、防滲透性能的口罩、防護眼鏡;有可能發生血液、體液大面積飛濺或者有可能污染身體------防滲隔離衣或者圍裙。(三)手部皮膚破損,有可能接觸病人血液、體液------必須戴雙層手套。摘自:《醫務人員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防護工作指導原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