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全國版天一大聯考新高考語文一模試卷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考員收回。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相對于西方文化重邏輯理性的言說,中國文化更偏重于詩性言說,但同時我們也應看到,中國文化也有思辨性的一面。春秋戰國時期就是中國文化史上思辨之風最為濃厚的時期,百家爭鳴,思想激蕩,辯士云涌。諸子的思辨成為中國文化的理性基因,也深遠地影響著中國古代文論的處世態度和擔當精神。諸子的思辨藝術成為后世說理性文字的源頭活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中國古代文論的言說方式和文體風格。戰國時期,天下大亂,群雄并起,身處其中的有識之士對治國平天下各有構想,也各有說辭。不少人常常游說于諸侯之間,成為一群專門靠思想與口才吃飯的游說之士。他們沒有權力和地位,卻能影響君王的決策,甚至影響時局的走向。有的人佩印封侯,成為一國棟梁;有的人雖不為時人所重,其思想卻成為中華文化的根源性基因,持續地影響著后人。諸子思辨求真求理的精神成為中國文化的理性基因,深遠地影響著中國士人特別是古代文論家們的處世態度和擔當精神。中國古代的文人士子們歷來把文學當作經國之大業,有天下大事舍我其誰的自信心和責任感,立德、立功、立言是他們的人生目標。謙謙君子,遇人當禮讓三分,原本是不好與人爭辯,但人生短暫,世道紛雜,為了建功立業,又不得不辯。劉勰說:“辯立有斷辭之義。”思辨性的語言思路清晰、思想明確,給人一種決斷之美。諸子論辯講究邏輯推理和論辯方法,注重邏輯的力量,就有這種斷辭之美。劉熙載指出:“戰國說士之言……如善攻者使人不能守,善守者使人不能攻也。”嚴密的邏輯推理,迫使對手甘拜下風,維護了自己的思想立場,就呈現出一種“斷辭之美”。諸子的論辯藝術對后世文章影響很大,比如孟子的文章對唐宋說理文章就影響很大,劉熙載就曾指出:“韓文出于《孟子》。”諸子對后世文論的思辨藝術也影響很大,如劉勰主張“剖情析采”,“剖析”就是一種理性思辨。章學誠稱劉勰《文心雕龍》“體大思精”,就點出了《文心雕龍》思辨性的“斷辭之美”。古代文論中,大量的詩話、詞話、曲話,雖然以松散隨性為主,但還是有一些思辨性言說。比如清代查為仁說:“詩之厚,在意不在辭;詩之雄,在氣不在直;詩之靈,在空不在巧;詩之淡,在脫不在易;須辨毫發于疑似之間。”辨析在毫發疑似之間,可見仔細揣摩、精心把玩之用心,這是否也是一種思辨呢?(摘編自吳中勝《斷辭之美》)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中國文化與重邏輯理性的西方文化相比較,更偏重于富有詩意的表達,但是同時也有理性基因,有思辨性的一面。B.戰國時期諸子中有識之士的有關治國平天下的思想雖各不相同,卻能影響君王的決策,甚至影響時局的走向。C.諸子論辯思想明確,語言思路清晰,給人一種決斷之美,他們以嚴密的邏輯推理使對手折服,維護自己的思想立場。D.諸子對后世文論的思辨藝術影響很大,比如唐宋說理文章就受到孟子文章的很大影響,韓愈是受《孟子》影響的代表者。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先總說諸子的思辨藝術對后世的影響,然后分述其對中國文化及中國士人的影響。B.文章運用對比論證,通過剖析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在思辨性方面的不同,論證了觀點。C.文章引用劉勰、劉熙載、章學誠等人的事例,充分說明諸子的思辨對中國士人的影響。D.文章從源頭及承襲角度闡述諸子的思辨對后世的深遠影響,證明中國文化不乏思辨性。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后世說理性文字的源頭活水是諸子的思辨藝術,這也使得諸子的思辨性對后世文論言說方式起到決定性作用。B.我國古代文人士子們寧可舍棄禮讓三分的君子之風也要與人論辯,是因為他們心系國家,志在建功立業。C.諸子論辯注重邏輯的力量,講究論辯方法,就會呈現出一種“斷辭之美”,可見寫思辨性文章并不需注重辭藻。D.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注重詩性言說,對詩詞曲賦進行仔細揣摩、精心把玩,此類著作是不具備思辨性的。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馱馬施蟄存我第一次看見馱馬隊是在貴州,但熟悉馱馬的生活則在云南。那據說是所謂“果下馬”的矮小的馬,成為一長行列地逶迤于山谷里,就是西南諸省在公路出現以前唯一的交通和運輸工具了。當我乘著汽車,從貴州公路上行過,第一次看見這些馱馬隊在一個山谷里行進的時候,我想,公路網的完成,將使這古老的運輸隊不久就消滅了罷。但是,在抗戰三年后的今日,因為液體燃料供應不足,這古老的運輸工具還得建立它的最后功業,這是料想不到的。西北有二萬匹駱駝,西南有十萬匹馱馬,我們試設想,我們的抗戰乃是用這樣古舊的牲口運輸法去抵抗人家的飛機汽車快艇,然而還能支持到今日的局面,這場面能說不是偉大的嗎?因此,當我們看見一隊馱馬,負著他們的重荷,在一個峻坡上翻過山嶺去的時候,不能不沉默地有所感動了。一隊馱馬,通常是八匹十匹或十二匹。每一隊的第一匹馬,是一個領袖。它是比較高大的一匹。它額上有一個特別的裝飾,常常是一面反射陽光的小圓鏡子和一叢紅綠色的流蘇,項頸下掛著一串大馬鈴。當它昂然地在前面帶路的時候,鈴聲咚嚨咚嚨地響著,頭上的流蘇跟著它的頭部一起一落地聳動著,后邊的馬便跟著它行進了。或是看著它頭頂上的標幟,或是聽著它的鈴聲,因為后面的馬隊中,常常混雜著聾的或盲的。倘若馬數多了,則走在太后面的馬就不容易望到它們的領袖。你知道,馱馬的行進,差不多永遠是排列著單行的。管理馬隊的人叫做馬哥頭,他常常管理著四五個小隊的馱馬。這所謂管理,實在不很費事。他老是抽著一根煙桿,在馬隊旁邊,或前或后地行進著。他們用簡單的,一兩個字——或者還不如說是一兩個聲音的吆喝指揮著那匹領隊的馬。與其說他的責任是管理著馬隊,還不如說是管理著那些領隊的馬。馬哥頭也有女的。倘若是女的,則當這一長列辛苦的馱馬行過一個美麗的高原的時候,應和著那些馬鈴聲,她的憂郁的山歌,雖然你不會懂得他們的意義——因為那些馬哥頭常常是夷人——會使你覺得何等感動啊!在荒野的山林里終日前進的馱馬隊,決不是單獨趕路的。它們常常可能集合到一二百匹馬,七八個或十幾個馬哥頭,結伴同行。在交通方便的大路上,它們每天走六十里,總可以獲得一個歇站。那作為馬隊的歇站的地方,總有人經營著馬店。每到日落時分,馬店里的伙計便到城外或寨門外的大路口去迎候趕站的馬隊,這是西南一帶山城里的每天的最后一陣喧嘩。馬店常常是一所兩層的大屋子。底下是馬廄,樓上是馬哥頭的宿處。但是那所謂樓是非常低矮的。沒有窗戶,沒有家具,實在只是一個閣樓罷了。馬店里的伙計們幫同那些馬哥頭抬下了馬背上的馱鞍,洗刷了馬,喂了馬料,他們的職務就完了。馬哥頭也正如一切的西南夷人一樣,雖然趕了一天路,很少有人需要洗臉洗腳甚至沐浴的。他們的晚飯也不由馬店里供給,他們都隨身帶著一個布袋,袋里裝著包谷粉,歇了店,侍候好了馬匹,他們便自己去拿一副碗筷,斟上一點開水,把那些包谷粉吃了。這就是他們的晚餐。至于那些高興到小飯店里去吃一杯升酒,叫幾個炒菜下飯的,便是非常殷實的闊老了。行走于迤西一帶原始山林中的馬隊,常常有必須趕四五百里路才能到達一個小村子的情況。于是,他們不得不在森林里露宿了。用他們的名詞說起來,這叫做“開夜”。要開夜的馬隊,規模比較的大,而且要隨帶著炊具。差不多在日落的時候,他們就得在森林中尋找一塊平坦的草地。在那里卸下了馱鞍,把馬拴在樹上,打成一圍。于是馬哥頭們安鍋煮飯燒水。天色黑了,山里常常有虎豹或象群,所以他們必須撿拾許多枯枝,燒起火來,做成一個火圈,使野獸不敢近前。然而即使如此警戒,有時還會有猛獸在半夜里忽然襲來,咬死幾匹馬,等那些馬哥頭聽見馬的驚嘶聲而醒起開槍的時候,它早已不知去向了。所以,有的馬隊還得帶一只猴子,在臨要睡覺的時候,把猴子拴縛在一株高樹上。猴子最為敏感,到半夜里,倘若它看見或聞到遠處有猛獸在行近來,它便會尖銳地啼起來,同時那些馬也會得跟著驚嘶,于是睡熟的人也都醒了。在云南的西北,販茶葉的古宗人的馱馬隊是最為雄壯的。在寒冷的天氣,在積雪的山峰中間的平原上,高大的古宗人腰里捎著刀和小銅佛,騎著他們的披著美麗的古宗氍鞍的馬,尤其是當他們開夜的時候,張起來的那個帳幕,使人會對于這些游牧民族的生活發生許多幻想。二萬匹運鹽運米運茶葉的馱馬,現在都在西南三省的崎嶇的山路上,辛苦地走上一個坡,翻下一個坡,又走上一個坡,在那無窮盡的山坡上,運輸著比鹽米茶更重要的國防材物,我們看著那些矮小而矯健的馬身上的熱汗,和它們口中噴出來的白沫,心里會感到怎樣沉重啊!一九三九年六月(文章有刪節)1.本文作者曾寫過五律《馱馬》,首聯是“巴滇果下馬,款段耐登山”,“款段”形容馬行動遲緩,從本文中找出依據加以說明。2.賞析文章第二段畫線的句子,說說作者是怎樣抒發心中的“感動”之情的。3.試分析文中馬哥頭的形象。4.“馱馬”在文中有多重意蘊,試作簡要分析。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踏莎行寇俊杰暮春,陰雨。開封通往陜州的官道更加泥濘,兩輛驢車在濕滑的道路上艱難前行。突然,前面的驢車陷進了泥坑,車夫揮鞭抽打毛驢,可任憑毛驢怎樣使勁兒,木輪車像是被泥水吸住一樣,就是出不了泥坑。寇準挑起轎簾說,寇安,別打了,還是我下來推吧!寇安沒法,只好也下來和寇準以及后面車上的兩個隨從一起推車。無奈還是車重人少,力量不夠,使足了勁兒也沒能把車子推出泥坑。寇準說,不行就先把車上的書卸下。寇安說,大人,那是你的心頭肉啊!怎么舍得弄臟?大家正在一籌莫展之際,路過的幾個村民走過來,有人施禮問,是宰相寇準寇大人嗎?正是,但我現在已不是宰相了。我們聽說大人沒有因為澶淵之盟受到封賞,反而被貶陜州,此是必經之地,故有此一問。他對其他村民說,我們幫幫寇大人吧!然后大家一起重新用力,終于把寇準的驢車推出了泥坑。寇準再三相謝。村民說,寇大人澶淵之功,讓中原百姓免受戰亂之苦,我們老百姓還不知怎樣感謝寇大人呢。寇準重新上車的時候,已是滿身的泥水。車內的宋夫人用毛巾給寇準擦著臉上的汗水和雨水,心疼地說,原來在京師哪有這樣的路?看你現在頭發都開始白了,還要出來遭受這樣的罪,你要是能把自己的性子收斂一些,何來被貶呢?寇準說,社稷為重,君為輕。我的所作所為只要對得起天下百姓就行了。宋夫人說,可你分不清君子和小人,把小人得罪了,他們就會為私怨而報復。我聽女婿王曙說,這次就是王欽若在皇上面前說你是拿皇上的性命做賭注,澶淵一仗勝是僥幸,如若敗了,他的命就沒了,皇上這才把你貶出京師的。寇準微微一笑說,王曙是怎么知道的?他和皇上的內侍周懷政關系很好,是周懷政親耳聽到王欽若對皇上說的,還說你居功自傲,到處宣揚說沒有你寇準,就沒有大宋的江山──他這是誣告啊!再泥濘的路,太陽一出來就曬干了,寇準說,你看剛才村民為我推車,多好啊!若是奸臣,他們會這樣做嗎?不過你也別鋒芒太露,出頭的檁條先爛,想當年,你和太宗意見不合,太宗說不過你,生氣地要拂袖而去,你竟然當著滿朝文武的面拽住他的衣服不讓走,直到把他說服才罷休!俗話說,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你這是往死路上走哇!得虧太宗英明,不但沒殺你,還把你比作魏征!寇準只是得意地嘿嘿笑著,并不說話。宋夫人又說,不過,終歸是伴君如伴虎。你這是第三次被貶了吧?皇上是個好皇帝,就怨你太耿直,連皇上的面子也不給。特別是上次被貶,有人揭發你酒后說了太宗的壞話,太宗不信,找你問一下。按說太宗也沒當真,你隨便找個理由太宗就能原諒。可你就是不辯解,不知道趁坡下驢,太宗給你梯子你也不要。人家是皇帝,你“將”人家的軍,結果被貶到了鄧州。你這不是自己找麻煩嗎?寇準說,我喝完酒后可能真說了太宗的壞話,但那是太宗有不對的地方。大丈夫做事就要敢作敢當!我不后悔!唉!宋夫人嘆了一口氣,今上能當皇帝,你本是立了大功的;澶淵之盟,你也是立了大功的,可皇上就怕功高震主,你本該急流勇退,但你非但沒有,還不知收斂鋒芒,皇上這才免了你的宰相之職,把你貶往陜州。不過這樣也好,朝中是非太多,你當個地方官,陜州離我們老家又近,我們還能過個安心日子呢。再不必像以前一樣……踏莎行。寇準的腦海里忽然閃出這樣一個詞牌名。他叫寇安停車,從箱子里拿出筆墨紙硯,然后鋪紙磨墨。他略一沉思,筆走龍蛇,寫下了一首《踏莎行》的詞:“春色將闌,鶯聲漸老,紅英落盡青梅小。畫堂人靜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裊。密約沉沉,離情杳杳,菱花塵滿慵將照。倚樓無語欲銷魂,長空黯淡連芳草。”宋夫人本想寇準寫的是反思過去,從此要淡出朝廷視野,遠離政治旋渦的意思,沒想到看了寇準的《踏莎行》,寫的卻是難離難別、情深意切的“情詩”。她的眼淚一下子涌了出來,她知道,要想讓寇準拋棄自己的信念真是太難了。如果皇帝用他,再危險他還是要回去的,可他又不會曲意逢迎,個性又那么張揚,雖然皇帝信任,但他由著自己性子來的做法,就是有一副好牌,也會叫他打得稀里嘩啦甚至是性命不保!宋夫人含著淚看著寇準,寇準拉住夫人的手,堅定地點了點頭。夫人知道,今后擺在他們面前的,將會是一條更加艱險的道路!編者注:《踏莎行(春色將闌)》實際寫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當時寇準被太宗貶為青州知府,赴職之際,寫下了這首詞。《宋史·列傳四十》中記載“(寇)準與知院張遜數爭事上前,且互斥其短。帝(太宗)怒,謫遜,準亦罷知青州……準既行,帝念之,常不樂”。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開頭的環境描寫,為后面情節發展作鋪墊。寇安的話“大人,那是你的心頭肉啊!”側面表現出寇準喜愛讀書。B.小說虛構了村民幫助寇準推驢車的情節,表達了百姓對寇準的感恩;百姓的行為也使得寇準更堅定自己的政治信念。C.冠準寫成的《踏莎行》被夫人稱為“情詩”,夫人流淚,被丈夫詩中那難以割舍、相愛終老的愛妻之情深深打動了。D.小說中寇準因澶淵之盟被貶至離老家很近的陜州做地方官,可是他并未因此心生退意,仍寄意朝廷,哪怕前路艱險。2.“宋夫人”這一形象在小說中的作用是什么?請簡要分析。3.歷史小說是小說的一種,它依據歷史事實,進行想象、改編,請結合本篇小說內容具體分析這一特征。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小題。美成負一代詞名,所作之詞,渾厚和雅,善于融化詞句,而于音譜,且間有未諧,可見其難矣。作詞者多效其體制,失之軟媚,而無所取。此惟美成為然,不能學也。所可仿效之詞,豈一美成而已。舊有刊本六十家詞,可歌可誦者,指不多屈。中間如秦少游、高竹屋、姜白石、史邦卿、吳夢窗。此數家格調不侔句法挺異俱能特立清新之意刪削靡曼之詞自成一家各名于世。(節選自張炎《詞源》)1.用斜線“/”給上面文言文中的畫線部分斷句。2.秦少游與、、并稱“蘇門四學士”。3.在張炎看來,作詞者應如何模仿學習他人?5、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小題。冶城①劉克莊②斷鏃遺槍不可求,西風古意滿原頭。孫劉數子如春夢,王謝千年有舊游。高塔不知何代作,暮笳似說昔人愁。神州只在闌干北,度度來時怕上樓。【注】①冶城:在今天江蘇南京市內朝天宮一帶,這里是春秋時代冶鑄刀槍劍戟的中心。②劉克莊:南宋末年豪放派詩人。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A.曾是鑄造兵器之地,而今尋斷鏃遺槍都不可得,首句把人帶入沉重孤絕的歷史感中。B.西風蕭瑟,古意悲涼,“滿原頭”凸顯出一片蒼茫之境,使抽象的思想活動變得形象化了。C.作者追慕和冶城有關的孫劉、王謝等歷史人物的英雄業績,表達為國效力的愿望。D.第三聯回到現實,詩人借所見“高塔”、所聞“暮笳”,來抒發自己的感慨愁情。E.作者登臨冶城,思接千載,懷古傷今,總結興亡教訓,意在為南宋統治者提供借鑒。2.詩人為什么“度度來時怕上樓”?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6、按要求填空。(1)故木受繩則直,______。(荀子《勸學》)(2)傷心秦漢經行處,________。(張養浩《____·潼關懷古》)(3)杜甫《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兩句設想將來夫妻重聚的感人情景。7、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不僅主要人物形象鮮明,就是次要人物也生動豐滿。請從《吶喊》《邊城》《紅巖》《老人與海》四部經典中任選一個次要人物,結合書中的相關內容,寫一段抒情文字。不超過150字。8、當代著名畫家吳冠中說:“今天中國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美”是一個見仁見智的概念。請以《紅樓夢》為例,從飲食、建筑、詩詞文化等方面,任選一個角度,談談它帶給你的審美感受。不超過150字。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有人說,這是一個不再羞于談論夢想的時代,它支撐起無數大國工匠向星辰大海出發,也讓這片土地上無數平凡人的夢想落地開花。邁入新時代的我們,擁有更多實現夢想的可能,擁有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擁有對明天的渴盼和信心。用力活著,才有分量;向前奔跑,才能抵達。為了更好的中國,為了更美好的自己,新時代,我們一起出發!請結合材料內容,面向本校同學寫一篇演講稿,倡議大家“為了美好的新時代,我們一起追夢”,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并努力踐行你的追求。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要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于800字。
參考答案1、1.D2.D3.B【解析】1.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命題的手段為改變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內容,此題主要從概念的內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內容較難,答題時首先閱讀題干,在文中找到題干對應的區位,然后仔細分析。D項,“諸子對后世文論的思辨藝術影響很大”錯誤。從原文來看,“唐宋說理文章”、韓愈文章不屬于“后世文論”,是“后世文章”,是證明“諸子的論辯藝術對后世文章影響很大”的。故選D。2.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第一步,逐項審查每一個選項有幾個分句,分句與分句之間是什么關系,一般的有因果、條件、假設、目的等關系。第二步,比對每一分句的意義在原文是否有依據,分句與分句之間的邏輯關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據。A項,“先總說諸子的思辨藝術對后世的影響,然后分述其對中國文化及中國士人的影響”錯誤。第一段總說的是“諸子的思辨”和“諸子的思辨藝術”兩者對后世的影響,后文分述諸子的思辨對中國士人、中國文化的影響和諸子的思辨藝術對后世文章、文論的影響。B項,沒有對比論證,文章并沒有剖析,只是點出而已。C項,“充分說明諸子的思辨對中國士人的影響”錯誤。文章引用劉勰、劉熙載、章學誠等人的觀點或評價,是為了闡釋“斷辭之美”的內涵。故選D。3.本題考查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解答時,分析概括作者的觀點態度,題型多種多樣,有直接要求用自己的語言做分析概括的;有列出文中的一些語句要求做是非判斷的;也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據作者的觀點作判斷的;還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據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推斷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一要注意著眼于全文,從整體上把握。作者直接表述的觀點,可從字面上看出來;分散在文中各個部分的觀點,就需要綜合與概括;二要注意把握關鍵句子、顯性內容,如各段的起始句、結束句,文章的標題、論點或分論點、結論性句子等。三是綜合分析,比較鑒別。A項,兩者之間沒有因果關系。原文為“諸子的思辨成為中國文化的理性基因,也深遠地影響著中國古代文論的處世態度和擔當精神。諸子的思辨藝術成為后世說理性文字的源頭活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中國古代文論的言說方式和文體風格”。C項,“并不注重辭藻”屬于無中生有。結合文本倒數兩節內容分析,并不能推斷出“并不注重辭藻”。D項,“此類著作是不具備思辨性的”錯誤。從原文來看,應該也是一種思辨。故選B。2、1.(1)文章開頭和結尾兩次提到果下馬“矮小”,可見此種馱馬屬于個小類型,負重前行,自然行動緩慢。(2)文中多次寫到馱馬行走的山路,“逶迤”“荒野”“原始”“崎嶇”“無窮盡”等,基本處于翻山越嶺之中,惡劣的自然條件決定了其前行肯定遲緩。(3)最后一句寫到馬“身上的熱汗”和“它口中噴出來的白沫”,細節凸顯馬所運的是“重荷”和“重載”,可見行動十分艱難緩慢。2.(1)列出具體數字,用“二萬”“十萬”突出駱駝和馱馬數量之多,表達了作者對邊境人民大力支援抗戰運輸的感動。(2)使用長句,將我們古舊的牲口運輸法與敵人的先進運輸工具進行對比,突出了馱馬運輸的艱難和不易,表達了心中“沉默”的難以言說的感動。(3)使用了“乃”“這樣”“然而”“不能不”等詞加強語氣,表達對馱馬的肯定、贊美和心中的感動。(4)使用反問句,加強了對馱馬運輸形成現在偉大局面的贊美之情。(5)抒情主體由第一段的“我”轉化為“我們”,由個人情感上升為群體共同情感,強烈地表達了對馱馬的肯定。3.(1)馬哥頭是我國西南邊境管理馱馬隊伍、運輸物資的一類群體,吃苦耐勞、勇敢、團結,有著豐富的野行經驗。(2)他們熱愛生活,會打扮領頭的馱馬,會和著鈴聲唱著憂郁的山歌,有些還會在住宿時犒勞自己一份豐盛的晚餐。(3)他們是抗戰時期西南邊境普通人的代表。馬哥頭主要是中年男子,其中也不乏女人和“豪闊”者,代表了中國西南邊境的少數民族群體,更是西南邊境熱愛祖國、愿意為抗戰貢獻力量的普通老百姓寫照。4.①是西南諸省在公路出現以前唯一的交通和運輸工具。②顯示了一種醇厚古樸、野蠻落后,同時又洋溢著自然寧靜的原始之美。③展示了艱難困苦中的默默奉獻、負重前行的精神。④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堅韌執著的民族精神與抗戰力量的象征。【解析】
1.本題實質是考查理解散文內容的能力,要求學生能夠對文本進行分析,根據文章的寫作脈絡和材料進行解答。解答此題,要首先明確作者的看法,然后根據自己的理解,結合著文本的具體內容進行歸納即可。本題中,要找出“款段”的依據,首先要勾畫出有關果下馬的描寫文字。根據文章開頭“那據說是所謂‘果下馬’的矮小的馬”及結尾“那些矮小而矯健的馬”可知,文中兩次提到了果下馬“矮小”,可見此種馱馬屬于矮小類型,負重前行,行動自然緩慢。根據“成為一長行列地逶迤于山谷里”“荒野的山林里”“原始山林中”“崎嶇的山路上”等,可見果下馬基本上行走于崎嶇偏遠險要的山路上,處于翻山越嶺之中,惡劣的自然條件決定了其前行速度肯定是緩慢的。根據文章中最后一句“我們看著那些矮小而矯健的馬身上的熱汗,和它們口中噴出來的白沫”,通過對“熱汗”“噴出來的白沫”這一細節描寫,能看出馱馬運送物品沉重,可見其行動十分艱難緩慢。2.本題考查鑒賞散文表達技巧的能力。鑒賞散文作品的表達技巧,主要是指:一是作家在表達方式上的技巧和文體知識運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辭手法的運用技巧和其他與寫作方面相關的技巧。本題中,要依次去考慮文中是否使用了某種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表達方式和行文技巧,明確它們各自在文中起到的作用,再來分析作者是如何抒發心中的“感動”之情。畫線句采用了列數字的手法,“二萬匹駱駝”“十萬匹馱馬”突顯數量之多,表達了作者對邊境人民大力支持抗戰運輸的感動。其次,使用長句,“我們的抗戰乃是用這樣古舊的牲口運輸法去抵抗人家的飛機汽車快艇”等,將我們古舊的牲口運輸方式與敵人的先進運輸工具進行對比,突出了馱馬運輸艱難和不易,表達了心中難以言說的感動。再次,畫線句使用了“乃”“這樣”“然而”“能說不是”等詞語來加強語氣,表達作者對馱馬的肯定、贊美和心中的感動。最后,還使用了反問手法:“……這場面能說不是偉大的嗎?”加強了對馱馬運輸形成響在偉大局面的贊美之情。除此之外,還要注意到抒情主體上的轉化,抒情主體由第一段的“我”轉化為第二段的“我們”,個人情感升華為群體共同情感,強烈地表達了對馱馬的肯定。3.本題考查理解分析散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主要考查考生對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準確理解、評價和感悟能力。解答此類題型,一是從作品實際出發,即作品中人物形象自身所具有的“東西”(人物的言行及作品對其所作的種種描寫和評述)出發;二是對人物性格要有簡要的分析,即聯系作品內容作簡要分析。本題中,分析馬哥頭的形象,首先要從他們的勞動內容入手:馬哥頭是我國西南邊境管理馱馬隊伍、運輸物資的一類群體,他們具有的共同品質是團結、勇敢、能吃苦、經驗豐富。其次,可以從他們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入手:他們熱愛生活,會唱山歌,有些還會犒勞自己。再次,可以從馬哥頭象征的那個群體的特點去總結他們的共有形象:代表了中國西南邊境的少數民族群體,更是西南邊境熱愛祖國、愿意為抗戰貢獻力量的普通老百姓寫照。4.本題考查分析散文中物象的意蘊的能力,物象的意蘊很多,有實指義、指代義、雙關義、象征義、主題義。要準確概括多重意蘊,首先,看文中有無揭示意蘊的提示性詞語、句子。如果有,找出來既準又快;更多的情況下是沒有,更多的要靠考生品讀、感悟。可以循著以下思路思考、概括:①由外到內:由物象的外在特征到其內在的精神氣質;②由實及虛:由物象的自身意思到附著在其身的虛指意思,如象征義、比喻義、情感義;③由表入里:先由該物象最表層的意思入手再到其語境義,尤其是深層含義。本題中,首先可以概括“馱馬”在文中最淺顯易懂的表層含義,就是西南諸省在公路出現以前唯一的交通和運輸工具。再次,可以從“馱馬”的野行過程——“在荒野的山林里終日前進”“行走于迤西一帶原始山林中”“尋找一塊平坦的草地。在那里卸下了馱鞍,把馬拴在樹上,打成一圍”等,總結出“馱馬”所代表的那種依靠人力和馬力來進行交通運輸的內涵,也就是那種野行生活的簡單、原始、落后和醇厚。最后,可以從“馱馬”所象征的人類精神和將我們古舊的“馱馬”運輸方式與敵人的先進運輸工具進行對比的內容中去分析。根據文中“我們的抗戰乃是用這樣古舊的牲口運輸法去抵抗人家的飛機汽車快艇,然而還能支持到今日的局面,這場面能說不是偉大的嗎”,可知“馱馬”還象征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堅韌執著的精神。【點睛】鑒賞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應重點把握以下幾點:一、思想性。包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人物形象的社會意義兩個方面。要注意它所揭示的作品的主題和它所體現的現實意義。二、人物形象內涵。①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勤勞、善良、淳樸、忠厚、內向、靦腆、懶惰等;②人物形象的精神風貌:樂觀、悲觀,活潑、向上,積極、消極,樂于助人等;③人物形象的思想特征:愛國、守舊、反動、愚昧、自私、貪婪等;④人物形象的社會或時代意義:人物身份、社會地位、意義代表等。3、1.C2.①從情節發展看,借宋夫人的話,使故事情節得以展開,使讀者了解了寇準被貶陜州的前因后果。②從人物塑造來看,側面表現寇準忠誠、耿直、豁達、堅定的性格特點。③從主題表現來看,宋夫人對丈夫的責備、抱怨,對比突出了寇準的人格操守。3.①真實:澶淵之盟立功、三次被貶等重要事件,寇準忠君愛國的人物形象均有據可考,是真實的。②虛構:夫妻對話、雨中趕路、赴陜州時寫《踏莎行》等情節或細節是虛構的。③現實意義:小說通過寫寇準被貶途中的經歷、對話、言行,表現人物在被猜疑、被誣陷、被貶的困境中,依然堅守正道,忠君愛國,使人心生敬意,對現代人具有啟迪意義。【解析】1.本題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內容要點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要先通讀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內容和主旨,在此基礎上,聯系上下文,結合文本內容對文章某一內容要點進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題,可將各選項文字同文本相關內容進行比較,以確定正誤。C項,“夫人流淚,被丈夫詩中那難以割舍、相愛終老的愛妻之情深深打動了”錯誤。由原文及編者注可知,《踏莎行》是寇準赴職之際,為表達自己仕途坎坷以及對政壇、對君上難以割舍的情懷和自家的失落之情寫下的詩,是以閨怨比君臣。故選C。2.本題主要考查分析作品中人物形象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類試題,小說中次要人物的作用,主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從側面襯托(反襯)出主要人物的性格(形象);引出主要人物,推動情節的發展;貫穿全文,作為線索;暗示(揭示)小說的主旨;次要人物如果是“我”,能增強故事情節的真實感。結合文本中宋夫人的話,如“宋夫人說,可你分不清君子和小人,把小人得罪了,他們就會為私怨而報復。我聽女婿王曙說,這次就是王欽若在皇上面前說你是拿皇上的性命做賭注,澶淵一仗勝是僥幸,如若敗了,他的命就沒了,皇上這才把你貶出京師的”“他和皇上的內侍周懷政關系很好,是周懷政親耳聽到王欽若對皇上說的,還說你居功自傲,到處宣揚說沒有你寇準,就沒有大宋的江山──他這是誣告啊”“宋夫人又說,不過,終歸是伴君如伴虎。你這是第三次被貶了吧……結果被貶到了鄧州。你這不是自己找麻煩嗎”“宋夫人嘆了一口氣,今上能當皇帝,你本是立了大功的;澶淵之盟,你也是立了大功的,可皇上就怕功高震主,你本該急流勇退……再不必像以前一樣……”等分析,借宋夫人的話,使故事情節得以展開,使讀者了解了寇準被貶陜州的前因后果。結合“寇準說,社稷為重,君為輕。我的所作所為只要對得起天下百姓就行了”“寇準說,你看剛才村民為我推車,多好啊!若是奸臣,他們會這樣做嗎”“我喝完酒后可能真說了太宗的壞話,但那是太宗有不對的地方。大丈夫做事就要敢作敢當!我不后悔”等分析,側面表現寇準忠誠、耿直、豁達、堅定的性格特點。結合“可你分不清君子和小人,把小人得罪了,他們就會為私怨而報復”“你這是往死路上走哇!得虧太宗英明,不但沒殺你,還把你比作魏征”“可你就是不辯解,不知道趁坡下驢,太宗給你梯子你也不要”“你本該急流勇退,但你非但沒有,還不知收斂鋒芒,皇上這才免了你的宰相之職,把你貶往陜州”等分析,宋夫人對丈夫的責備、抱怨,對比突出了寇準的人格操守。3.本題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的體裁特征的能力。解答此類試題,需要審清題干要求,如本題“歷史小說是小說的一種,它依據歷史事實,進行想象、改編,請結合本篇小說內容具體分析這一特征”,需要結合文本內容分析概括文本真實和虛構的內容。如分析歷史事實特征及出想象、改編的內容等。結合“你這是第三次被貶了吧”“澶淵之盟,你也是立了大功的”“寇準說,社稷為重,君為輕。我的所作所為只要對得起天下百姓就行了”等分析,澶淵之盟立功、三次被貶等重要事件,寇準忠君愛國的人物形象均有據可考,是真實的。結合“暮春,陰雨。開封通往陜州的官道更加泥濘,兩輛驢車在濕滑的道路上艱難前行”“大家正在一籌莫展之際,路過的幾個村民走過來,有人施禮問,是宰相寇準寇大人嗎?正是,但我現在已不是宰相了。我們聽說大人沒有因為澶淵之盟受到封賞,反而被貶陜州,此是必經之地,故有此一問”“寇準微微一笑說,王曙是怎么知道的”“他和皇上的內侍周懷政關系很好,是周懷政親耳聽到王欽若對皇上說的,還說你居功自傲,到處宣揚說沒有你寇準,就沒有大宋的江山──他這是誣告啊”“寇準的腦海里忽然閃出這樣一個詞牌名。他叫寇安停車,從箱子里拿出筆墨紙硯,然后鋪紙磨墨。他略一沉思,筆走龍蛇,寫下了一首《踏莎行》的詞”等分析,夫妻對話、雨中趕路、赴陜州時寫《踏莎行》等情節或細節是虛構的。結合文本“你看剛才村民為我推車,多好啊”“按說太宗也沒當真,你隨便找個理由太宗就能原諒。可你就是不辯解,不知道趁坡下驢,太宗給你梯子你也不要”“大丈夫做事就要敢作敢當!我不后悔”“沒想到看了寇準的《踏莎行》,寫的卻是難離難別、情深意切的‘情詩’”等分析,小說通過寫寇準被貶途中的經歷、對話、言行,表現人物在困境中,依然堅守初心,忠君愛國,對現代人具有啟迪意義。【點睛】這道題綜合性比較強,既涉及到了對文中字詞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對文章主旨的探究,還涉及到了對文章結構、手法的把握。解答這類題的方法是:(1)快速通讀全篇,抓住中心句關鍵句理清全文結構。(2)認真品讀重要段落,抓住關鍵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詠精讀主體段落,抓住表現形式鑒賞評價語言與情旨。(4)細致咀嚼重要語句,抓住關鍵詞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內蘊。(5)對照選項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4、1.此數家格調不侔/句法挺異/俱能特立清新之意/刪削靡曼之詞/自成一家/各名于世。2.黃庭堅;晁補之;張耒3.①不應只效仿體制,應多層面學習;②不要只向一人學習,應向多人學習(博取眾長)。【解析】
1.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解答此題,首先要仔細閱讀文段,可根據句意,從整體上將能斷開的先斷開,然后再根據句子中的主謂語或動賓關系,名詞作主語或賓語以及文言虛詞等標志性詞語斷句。題中,“格調不侔”“句法挺異”“自成一家”是主謂結構,可在其后斷開,“俱能特立清新之意”“刪削靡曼之詞”是動賓結構,可在其后斷開。句意:這幾家格調不同,句法突出特別,都能獨立地提出清美新穎的意旨,刪除華美的詞語,自成體系,每家都在世上聞名。2.本題考查識記理解古代文化文學常識的能力。文化文學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劃、一些避諱的說法、作者名(字、號)、稱謂、生活時代、作品名、體裁、書中人物、主要情節、作品主題及風格、流派等等。題中考查“蘇門四學士”,已給出“秦少游”,余下三人應填“黃庭堅,晁補之,張耒”,“蘇門四學士”,亦稱“蘇門四友”“蘇門四子”,他們都出自蘇軾門下,最先將此四人并稱加以宣傳即蘇軾本人。他說:“如黃庭堅魯直、晁補之無咎、秦觀太虛、張耒文潛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軾獨先知。”3.本題考查理解文本內容及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做此類題時,回歸原文,按照題干要求,鎖定答題區域,結合文本內容,從不同的方面進行歸納,語言要簡潔準確。原文“作詞者多效其體制,失之軟媚,而無所取”,意思是“寫詞的人大多仿效他的體制,缺少嬌柔嫵媚,沒有什么可采用的”,可概括出“不應只效仿體制,應多層面學習”;原文“所可仿效之詞,豈一美成而已”“中間如秦少游、高竹屋、姜白石、史邦卿、吳夢窗”,意思是“可以仿效的詞,哪里只有一個周邦彥呢”“這之間像秦觀、高觀國、姜夔、史達祖、吳文英(可以學習)”,可概括出“不要只向一人學習,應向多人學習(博取眾長)”。【點睛】解答斷句題,考生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文言閱讀的語感和斷句技巧,而且還應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文言斷句有很多的標志,比如:四字短語、排偶句式、頂真修辭等等。還可以利用名詞代詞在句中擔當的成分來斷。參考譯文:周邦彥享有一代詞名,所創作的詞,樸實雄厚溫和文雅,善于融化前人詩句,而對于音譜,中間有不符合格律的,可見這是很難的。寫詞的人大多仿效他的體制,缺少嬌柔嫵媚,沒有什么可采用的。這是因只有周邦彥寫成這樣,不能學習。可以仿效的詞,哪里只有一個周邦彥呢。過去有六十家刊印的版本,可以歌吟誦讀的,為數不多。這之間像秦觀、高觀國、姜夔、史達祖、吳文英(可以學習)。這幾家格調不同,句法突出特別,都能獨立地提出清美新穎的意趣,刪除華美的詞語,自成體系,每家都在世上聞名。5、1.CE2.因為不忍登樓遠望,害怕看到淪陷的神州。表達了昔盛今衰的感慨,山河破碎、恢復無望的痛心,對南宋王朝命運的擔憂,深摯的愛國之情。【解析】1.試題分析:該題是對詩歌的綜合考查,涉及煉詞煉句,內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斷等多個層面。解答該種題型時,首先通讀全詩,整體理解把握詩中寫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發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結合選項涉及的具體詩句逐一進行分析判斷。C項,“孫劉數子如春夢,王謝千年有舊游”兩句的意思是,孫權、劉備,他們不都是當的英雄豪杰嗎?最終還不是歸為一場春夢!王謝風流,盛極一時,如今也只剩下昔人“舊游”之地罷了。并無追慕其英雄業績的意思,此處也并非表達為國效力的愿望。E項,“總結興亡教訓,意在為南宋統治者提供借鑒”說法有誤,屬于無中生有,詩中并不有提及這方面。2.試題分析:該題考查學生對詩歌情感主旨的理解能力。答題前先通讀全詩,整體理解詩歌的內容。結合詩歌和背景理解,詩人之所以“怕上樓”,并不是個人原因,而是“神州只在闌干北”。北方淪陷已久,詩人擔心登臨遠望,徒增山河破碎的傷感罷了。詩人到冶城來,原本就是要北望河山的;可到了,卻言“怕”;“怕上樓”而終于上樓,詩人的內心,是何等的矛盾、曲折、深婉!原來,劉克莊也和同時的戴復古一樣,“最苦無山遮望眼,淮南極目盡神州”,都是為金甌破碎,恢復無望而痛苦不已,都曲折巧妙地抒發了深摯而強烈的愛國之情。6、金就礪則利宮闕萬間都做了土山坡羊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平時要重視理解積累,需要學生不僅要準確、熟練掌握名句名篇內容,還要對課文內容有一定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背誦,默寫時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書寫復雜的字的書寫,特別要注意同音異形字的書寫,根據音義確定字形,不丟字加字。注意以下關鍵字的寫法:“礪”“闕”“坡”“倚”“痕”等。【點睛】名句默寫分為兩大類,一是給出語境的理解性默寫,而是給出上句寫下句的直接默寫。默寫要注意字形,注意易錯字、生僻字及語氣詞的寫法,字形和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別字形,不僅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又要立足于“寫”,不要背下來了卻因為書寫錯誤而得不到該得的分數。7、《邊城》:翠翠身世可憐,但她卻樂觀向上.其父母因為不是正經夫婦,所以注定了以悲劇了此一生.翠翠的父親為了維護軍人的尊嚴而自刎,其母也因“愿得一心人,自首不相離”的誓言而殉情,留下了稚幼的翠翠和“白發人送黑發人”的老船夫,祖孫倆從此相依為命,守著青山綠水與一葉扁舟、一條黃狗愉快度日.貧困卻也悠游自在,渡人過河卻不收取一分錢財,有時也會獻上自己的茶水和草藥,當真是安貧樂道,活的如神仙般自在.翠翠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只小獸物.人又那么乖,和山頭黃麋一樣,從不想到殘忍的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微寫作的能力,也是考查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解答微寫作,關鍵在于如下幾點:一是注意審題,有幾問,有無修辭、句式、字數、表達方式等方面的要求;二是注意語言要簡潔,觀點要明確,注意直接入題,不必鋪陳;三是力求結構完整,運用如下的結構方式,如前后照應式、篇末點題式、總分總式等;四是注意表達方式的運用,受文體的限制,一篇文章總以某種表達方式為主,同時兼用其他表達方式;五是注意時空的局限性,不能任意發揮和聯想;六是主題要觀點成熟健康,即不偏激不牢騷,符合主流思想意識;七是寫作要有創新意識,體現個性特點。就本題而言,考生需要對《吶喊》《邊城》《紅巖》《老人與海》四部經典有所了解,如書中的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如這些人物的人生經歷,人物在生活中的表現;然后選出自己最熟悉的一個次要人物,思考與之相關的情節,分析這一情節中展現出的人物特點,最后對此做出評價。如《邊城》里的主要人物是翠翠,次要人物有翠翠的媽媽和爸爸,如船總順順,如《老人與海》中主要人物是老人,次要人物有孩子,明確了人物之后還要思考相關的情節,如老人捕捉馬林魚,與鯊魚搏斗,如翠翠與祖父相依為命,等等;明確人物,分析情節之后,還要思考人物的表現,彰顯出的精神或者生活態度,并且做出恰當的評價。8、《紅樓夢》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文化的詩詞寶庫,歷來研究紅樓夢詩詞的人也很多。首先紅樓中的很多詩詞直接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等各種情況:其次這些詩詞的藝術水準都極高,基本達到了對詩詞的基本要求。再者,里面的回文詩直接揭示了人物的變化,情節的發展。就拿林黛玉來說,我覺得當今社會正是缺少她這樣的讓人,以前讀的時候很不理解她,覺得她很小氣,甚至有點過敏。但隨著社會經歷和專業的積淀,覺得他才是那種思想單純,善良的女子,小小年紀何必都想薛寶釵那樣。當然也不是說每個人都像她那樣,但最起碼我們還需要一點自己的本色和單純。【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微寫作的能力,也是考查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解答微寫作,關鍵在于如下幾點:一是注意審題,有幾問,有無修辭、句式、字數、表達方式等方面的要求;二是注意語言要簡潔,觀點要明確,注意直接入題,不必鋪陳;三是力求結構完整,運用如下的結構方式,如前后照應式、篇末點題式、總分總式等;四是注意表達方式的運用,受文體的限制,一篇文章總以某種表達方式為主,同時兼用其他表達方式;五是注意時空的局限性,不能任意發揮和聯想;六是主題要觀點成熟健康,即不偏激不牢騷,符合主流思想意識;七是寫作要有創新意識,體現個性特點。就本題來說,題干要求“以《紅樓夢》為例,從飲食、建筑、詩詞文化等方面,任選一個角度,談談它帶給你的審美感受。不超過150字”,考生可以從“飲食、建筑、詩詞文化”等方面選擇一個角度,結合《紅樓夢》中的內容分析這些給人帶來的“美”的感受。如“飲食”,以《林黛玉進賈府》為例,賈母地位至高無上。賈府的晨昏定省、人情往來、大宴小宴、飲酒賞花、看戲打牌,都得圍繞著這位“老祖宗”進行,林黛玉這一頓飯,吃出了宗法家庭的規矩;如“建筑”,《紅樓夢》中的建筑與封建社會的秩序如出一轍:君臣、父子、夫妻涇渭分明,相互之間絕對不能逾越,例如林黛玉是史太君的外孫女,是老祖宗的心頭肉,但是她初次進賈府,也不能走正門,只能從西角門而進;王熙鳳到賈母房里去看黛玉,也只能是從后房進來。“角門”“后房”這些建筑稱謂不同,象征的意義也各異,門的名稱、方向,房子的位置,這些都是封建時代等級秩序的象征,可以說展現出秩序之美。考生可以從中選取一個角度分析。9、【例文】唱響"中國夢”同學們:你們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唱響“中國夢”》。一個人可以一無所有,但是不能沒有夢想。這句話,我一直記得。是的,正是因為有夢想,我們才經歷坎坷依然前行,正是因為有夢想,我們才歷經滄桑信心不改一個人可以一無所有,但是不能沒有夢想。這句話,我一直記得。是的,正是因為有夢想,我們才經歷坎坷依然前行,正是因為有夢想,我們才歷經滄桑信心不改。當鴉片戰爭擊破天朝上國迷夢,當西方文明劇烈沖擊天不變,道亦不變的心理,當中華民族面臨千年未有之變局、面對千年未有之強敵,中華兒女就有一個夢想,一個民族復興的夢想。70多年來,無數中華兒女就執著于這個夢,為民族復興上下求索。而今,在實現這個夢想的新的歷史征程上,總書記深情地闡述“中國夢”,他引用了三句詩“雄關漫道真如鐵”、“人間正道是滄桑”、“長風破浪會有時”,將中華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熔鑄于百余年中國滄桑巨變的歷史圖景,展現于幾代人為民族復興奮斗的艱辛歷程,令人感慨、催人奮進。姚明在退役發布會上感言:感謝這個偉大進步的時代,使我有機會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和價值。今天,我們每個人未必像姚明那樣盡情綻放了夢想,但我們都有自己的夢,也都或多或少地實現著自己的夢。盡管我們的夢想實現未必盡如人意,有的人還在埋怨,收入還不夠高,房子還不夠大,工作還不夠好,看病還不夠方便,但與自己的過去相比,夢想的旅程都早已離開原點,夢想的花朵已然開始綻放。也許,執著于自己的夢想久了,我們可能忘了夢想生長的土壤。也許,有的人認為,自己夢想的實現,得益于自己的奮斗,這個時代、我們國家并沒有直接為自己做過什么。然而,百余年前的中國人不敢有夢,百余年后的中國人都有自己的夢,其間的差別就在于中國夢。當中國夢沒有綻放,個人的夢又如何開花?從根本上說,我們每個人夢想生長的土壤,都深深植根于中國夢。我們每個人夢想的成長,都有中國夢的成長相伴。有了中國夢的茁壯,我們才有了做自己的夢的自由。170多年來,正是無數先賢秘書工作把自己的夢融入中國夢,正是一代代人執著堅韌地接續中國夢,中國夢才有今日之榮光。這30多年來,我們能夠改變自己的生活甚至命運,能夠讓自己的夢想次第開放,億萬農民工能夠在神州大地上自由流動,市場的生機活力在最貧窮的地方也能夠嶄露頭角。我們也不能忘記,這一切根本得益于中國夢的追逐,得益于黨帶領人民在追逐中國夢的進程中,創造了發展傳奇。中國夢與個人夢唇齒相依。我們追逐自己的夢,本身構成了中國夢的一塊塊基石。中國夢的建構,又為我們放飛自己的夢想提供了平臺和土壤。歷史的接力棒已經交到我們手中,我們要大聲宣言:勿忘昨天的苦難與輝煌,無愧今天的責任與使命,不負明天的夢想與追求。我的演講到此,謝謝同學們。【解析】
命題方式:任務驅動型作文審題要點:本題屬于任務驅動型作文,任務驅動型作文的寫作要求關鍵在于識別并完成任務,在任務的驅動下發表對材料的看法。寫作考場作文的第一步是審題,即審讀題干要求和審讀材料內容。本題題干要求考生結合材料內容,面向本校同學寫一篇演講稿,倡議大家“為了美好的新時代,我們一起追夢”,體現自己的認識與思考,并努力踐行自己的追求。看寫作要求,確定寫作重點:以“新時代再出發”或“新時代,我們一起出發”。具體過程:先分析所給的寫作材料,粗略對材料加以分析:前兩句是說進入新時代,我們有了更多實現夢想的機會;第三句是說只有努力奔跑才能抵達目標;第四句是說出發的目的是為了更美好的中國和更美好的自己,所以我們要一起出發。本次作文所給的材料結合現實,寫作前首先要認真研讀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英語教師學期工作總結模版
- 放學后班級管理
- 軟件培訓課件制作規范
- 湖北省恩施州鶴峰縣2025屆七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5屆湖北省武漢市新觀察八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監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生涯發展展示
- 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生涯發展展示
- 動態護理查房
- 小兒常見急癥護理
- 公司培訓系統構建與實施
- 2025年中考語文常考作文押題《10個主題+15篇范文》
- 電力市場交易模式
- 婦科門診護理質量控制管理考核標準
- 第四課《單色版畫》 課件
- 秋收起義-完整版課件
- 朝陽區編制外崗位應聘人員報名表
-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質量驗收項目缺陷判定記錄
- 人教版一年級起點小學二年級英語下冊全套教案
- T-CCIAT 0043-2022 建筑工程滲漏治理技術規程
- 供貨、安裝、調試、驗收方案
- 電氣設備-開篇緒論匯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