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期末測試卷匯編_第1頁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期末測試卷匯編_第2頁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期末測試卷匯編_第3頁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期末測試卷匯編_第4頁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期末測試卷匯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期末測試卷一.選擇題(共10題,共20分)1.水有三種狀態:固態、液態、氣態,水是(

)。A.固態的B.液態的C.氣態的2.放冰塊會使培養皿的溫度更低,這樣可以使水蒸氣凝結成小水珠的速度(

)。A.更慢B.更快C.不變3.三棱鏡能夠把太陽光分解成七種顏色的光,這七種顏色按順序依次是(

)。A.紅橙黃綠藍靛紫B.紅橙黃綠靛藍紫C.黃橙紅綠藍靛紫4.在天氣晴朗的夜晚,當溫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水蒸氣(

)會在草木或其他物體上凝結成小水滴,這就是露。A.遇冷B.遇熱C.遇到風5.下列關于熱輻射現象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熱輻射是從溫度低的地方傳向溫度高的地方B.熱輻射必須借助一定的物質進行傳播C.熱輻射可以在真空中進行傳播6.要使聚集在高空的水再回到地面,所依靠的途徑是(

)。A.降雨B.降雪C.降水7.一般在10月23日或24日,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這個節氣是(

)。A.白露B.霜降C.立冬8.杯子里的水受熱部分會上升,比較冷的部分會下降,于是不斷循環,流動的水就把熱帶到了各部分,使整杯水熱起來,這種傳熱方式叫(

)。A.熱輻射B.對流C.熱傳導9.在下列光源中,不屬于人造光源的是(

)。A.手電筒光B.閃電C.蠟燭光D.篝火10.雪花的形狀極多,有星狀、柱狀、片狀等,但基本形狀都是(

)。A.五角形B.六角形C.八角形二.填空題(共10題,共66分)1.(

)和(

)都是地球上極具破壞力的自然災害。2.液體或氣體受熱(

),遇冷(

),循環流動,使冷、熱液體或氣體相互混合,這種傳熱方式叫作熱對流。3.水滴直接落下或冰晶在下落過程中融化,就成了(

)。冰晶在下落過程中沒有融化,就成了(

)。4.電燈可以自己發光,像這樣的物體我們稱之為(

);像這樣的物體還有(

)、(

)等。5.我們在運動時要注意(

)。例如,不要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做下腰動作,在劇烈運動前要做充分的準備活動。6.像銅、鋁、鋼那樣容易傳熱的物體叫作熱的(

);像木頭、塑料等不容易傳熱的物體叫作熱的(

)。7.(

)是人體的“司令部”。它對人體的管理是一種交叉的關系。即左腦支配(

)側身體的運動,右腦支配(

)側身體的運動。8.彩虹的顏色按照從內圈至外圈依次是:(

)、(

)、(

)、(

)、(

)、(

)、(

)。9.人的神經系統包括腦、脊髓、周圍神經三部分組成,其中(

)負責存儲和加工信息,是人體的“司令部”。10.不同物體的傳熱(

)不一樣。容易傳熱的物體叫(

),一般是(

)材料制成的,如(

)、(

)、(

)等;不容易傳熱的物體叫(

),如(

)、(

)、(

)等。三.判斷題(共10題,共20分)1.神經系統由腦、脊髓以及與其相連并遍布全身的周圍神經系統所組成。(

)2.只有大腦下達命令人體才能對刺激做出反應。(

)3.熨斗熨衣服時,噴出來的“白氣”是水蒸氣。(

)4.睡眠對大腦的休息很重要。(

)5.只有陸地上才有火山。(

)6.自然界中的水是循環往復的,所以不需要節約用水。(

)7.從冰箱里拿出來的冰棍會結成一層“霜”,這與自然界中“霜”的形成原理是一樣的。(

)8.溫度、風、水等對地表形態的改變比較緩慢。(

)9.大腦在處理視覺信號時是準確無誤的。(

)10.太陽能熱水器主要是利用了熱對流的方式來加熱水的。(

)四.連線題(共1題,共6分)1.巧手妙連。放大鏡

凸透鏡三棱鏡反射近視眼鏡折射汽車反光鏡凹透鏡林奈日心說哥白尼花鐘五.簡答題(共6題,共24分)1.假如正在教室上課時,突然發生了地震。作為一名五年級的小學生,正確的做法是什么?2.簡要說說大自然中的雨、雪是怎樣形成的?3.火山噴發是什么原因造成的?4.舉例說一說,生活中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5.地震來臨,我們應該怎樣做?(寫三條)6.時不時的雨總會從天而至,那天上的水有沒有降完的時候,為什么?六.綜合題(共3題,共32分)1.請把下列“模擬雨的形成實驗”記錄補充完整:用酒精燈加熱燒杯里的水時,一部分液態水會變成_____________,當遇到冷的培養皿時,會在底部凝結成____________。在培養皿中加冰塊,是為了使溫度___________,這樣培養皿底部的___________會逐漸_________,一旦大到上升氣流托不住時就會掉下來。這是模擬_________的形成。那么,冷的培養皿模擬的是天空中_______________。水滴掉下來模擬的是___________。2.如圖所示是模擬雨的形成的實驗裝置圖。請回答相關問題。(1)點燃酒精燈給燒杯中的水加熱,當水沸騰時,用一個培養皿蓋住燒杯,一段時間后,觀察到培養皿的底部出現_________,這是由水沸騰后產生的水蒸氣_________(填“遇冷”或“受熱”)發生了_________而形成的。(2)若要使實驗效果更加明顯,可以在培養皿內盛放適量的_________(填“冰塊”或“熱水”)。(3)由此可推斷,雨的形成原因是:地面上的水蒸發變成_________升到天上,遇冷又變成_________降到地面,形成雨水。3.人造霧實驗過程:①往量筒內倒入適量溫水,放入點燃的線香。②移走線香,用冰袋完全封住量筒口,觀察量筒內的現象。③用冷水代替溫水,重復,再觀察量筒內的現象。(1)放入線香的目的:_________。(2)在量筒中倒入溫水的目的:_________。(3)用冰袋的目的:_________。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B2.B3.A4.A5.C6.C7.B8.B9.B10.B二.填空題1.火山噴發;地震2.上升;下降3.雨;雪4.光源;螢火蟲;太陽5.自身安全6.良導體;不良導體7.大腦;右;左8.紫;靛;藍;綠;黃;橙;紅9.腦10.能力;熱的良導體;金屬;銅;鐵;鋁;熱的不良導體;塑料;木頭;陶瓷三.判斷題1.√2.×3.×4.√5.×6.×7.√8.√9.×10.×四.連線題1.五.簡答題1.①在老師的統一指揮下,護頭、擦墻邊有秩序地迅速撤離教室。到開闊的地帶避震,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危險物。②鎮定、不擁擠、不喊叫,有秩序撤離③迅速躲到課桌下面,雙手保護頭部,聽教師指揮,可以到空間小的房間暫避。2.地面、海洋的水蒸發變成水蒸氣,水蒸氣上升到高空遇冷凝結成小水滴,小水滴和空氣中的微塵小顆粒結合到一起形成云,云的濃度達到一定的時候就形成降雨,溫度在0℃以下就形成降雪。3.地殼越往深處溫度越高,壓力越大。巖漿像燒熔了的玻璃似的通過巖石空隙或裂縫向上運動。地殼運動破壞地下的平衡時,巖漿不斷上升過程中,遇到薄弱的地殼時,就會噴出地表,形成火山。4.自然光源:螢火蟲、太陽,極光;人造光源:手電筒、蠟燭、燈泡,電燈,激光。5.地震發生時,應立即切斷電源、可燃氣源,打開逃生出口。來不及逃出時,應該選擇到重心低、結實堅固的家具下躲避,在沒有堅固家具可以藏身時,可用坐墊等物品保護好頭部。6.沒有;江河湖海、地面上的水,被太陽曬熱,不斷地蒸發,變成水蒸氣飛散到空氣中,水蒸氣在空中受冷變成云,云變成雨、雪等落到地面;地面上的雨水和融化了的雪水有的滲入地下,地下水又會匯集流出地面形成泉水流入江、河、湖、海,于是,水在海洋、天空、陸地之間永不停息地循環。自然界中的水都在不停的循環當中,降水僅僅是整個水循環中的一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