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30180-2024 煤制烯烴、煤制天然氣和煤制油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_第1頁
GB 30180-2024 煤制烯烴、煤制天然氣和煤制油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_第2頁
GB 30180-2024 煤制烯烴、煤制天然氣和煤制油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_第3頁
GB 30180-2024 煤制烯烴、煤制天然氣和煤制油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_第4頁
GB 30180-2024 煤制烯烴、煤制天然氣和煤制油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GB30180—2024代替GB30178—2013,GB30179—2013,GB30180—2013能源消耗限額Normofenergyconsumptionperunitproductionofcoaltoolefins,coalto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I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能耗限額等級 14.1煤制烯烴 14.2煤制天然氣 24.3煤直接液化制油 24.4煤間接液化制油 2 25.1煤制烯烴 25.2煤制天然氣 35.3煤直接液化制油 35.4煤間接液化制油 36統計范圍和計算方法 36.1統計范圍 36.2計算方法 4附錄A(規范性)不扣除原料用能的煤制烯烴單位產品能耗限額等級 6附錄B(資料性)各種能源折標準煤系數(參考值) 8附錄C(資料性)主要耗能工質折標準煤系數(按能源等價值計)(參考值) 附錄D(規范性)企業生產非能源用途產品的原料用能計算方法 ⅢGB30180—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然氣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和GB30180—2013《煤制烯烴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與GB30178—a)更改了范圍(見第1章,GB30178—2013的第1章、GB30179—2013的第1章和GB30180—2013的第1章);制油產量、煤直接液化制油綜合能耗的定義(見GB30180—2013的3.1和3.2、GB30179—2013的3.1和3.2、GB30178—2013的3.1和3.2);c)更改了煤制烯烴、煤制天然氣、煤直接液化制油單位產品能源消耗的定義(見3.1~3.3,GB30180—2013的3.3、GB30179—2013的3.3和GB30178—2013的3.3);能耗限額等級1級、2級和3級(見4.1~4.3,GB30180—2013的4.1~4.3、GB30179—2013的4.1~4.3和GB30178—2013的4.1~4.3);e)更改了能耗統計范圍(見6.1,GB30178—2013的5.1、GB30179—2013的5.1和GB30180—2013的5.1);g)刪除了綜合能耗的計算公式(見GB30178—2013的5.2.1、GB30179—2013的5.2.1和GB30180—2013的5.2.1);5.2.2和GB30180—2013的5.2.2);i)刪除了節能管理與措施(見GB30178—2013的第6章、GB30179—2013的第6章和GB30180—2013的第6章);j)增加了不扣除原料用能的煤制烯烴單位產品能耗限額等級、統計范圍和計算方法(見附錄A);k)增加了企業生產非能源用途產品的原料用能計算方法(見附錄D)。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提出并歸口。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本次為第一次整合修訂。1GB30180—2024能源消耗限額1范圍本文件適用于煤(經甲醇)制烯烴、煤制天然氣、煤直接液化制油、煤間接液化制油生產企業的能耗本文件不適用于以焦爐煤氣或多元原料生產烯烴的企業,也不適用于外購甲醇生產烯烴的企業。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3484企業能量平衡通則GB/T12723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編制通則GB17167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GB/T33445煤制合成天然氣3術語和定義GB/T12723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統計報告期內,按規定的方法計算出的煤制烯烴能耗總量與產品產量的比值。煤制天然氣單位產品能耗energyconsumptionperunitproductionofcoaltosyntheticnaturalgas統計報告期內,按規定的方法計算出的煤制天然氣能耗總量與產品產量的比值。統計報告期內,按規定的方法計算出的煤直接液化制油能耗總量與產品產量的比值。統計報告期內,按規定的方法計算出的煤間接液化制油能耗總量與產品產量的比值。4能耗限額等級4.1煤制烯烴煤制烯烴單位產品能耗限額等級(原料用能不納入能耗)見表1,其中1級能耗最低。不扣除原料2GB30180—2024用能的煤制烯烴單位產品能耗限額等級按附錄A。表1煤制烯烴單位產品能耗限額等級(原料用能不納入能耗)指標名稱生產工藝能耗限額等級1級3級煤制烯烴單位產品能耗/(kgce/t)甲醇制丙烯(MTP)4.2煤制天然氣煤制天然氣單位產品能耗限額等級見表2,其中1級能耗最低。表2煤制天然氣單位產品能耗限額等級指標名稱能耗限額等級煤制天然氣單位產品能耗/(kgce/m3)1級2級3級4.3煤直接液化制油煤直接液化制油單位產品能耗限額等級見表3,其中1級能耗最低。表3煤直接液化制油單位產品能耗限額等級指標名稱能耗限額等級煤直接液化制油單位產品能耗/(kgce/toe)1級2級3級4.4煤間接液化制油煤間接液化制油單位產品能耗限額等級見表4,其中1級能耗最低。表4煤間接液化制油單位產品能耗限額等級指標名稱能耗限額等級煤間接液化制油單位產品能耗/(kgce/toe)1級2級3級5技術要求5.1煤制烯烴現有煤制烯烴企業的單位產品能耗限定值應符合表1中能耗限額等級3級的要求。新建或改、擴建煤制烯烴企業的單位產品能耗準入值應符合表1中能耗限額等級2級的要求。3GB30180—20245.2煤制天然氣現有煤制天然氣企業的單位產品能耗限定值應符合表2中能耗限額等級3級的要求。新建或改、擴建煤制天然氣企業的單位產品能耗準入值應符合表2中能耗限額等級2級的要求。5.3煤直接液化制油現有煤直接液化制油企業的單位產品能耗限定值應符合表3中能耗限額等級3級的要求。新建或改、擴建煤直接液化制油企業的單位產品能耗準入值應符合表3中能耗限額等級2級的要求。5.4煤間接液化制油現有煤間接液化制油企業的單位產品能耗限定值應符合表4中能耗限額等級3級的要求。新建或改、擴建煤間接液化制油企業的單位產品能耗準入值應符合表4中能耗限額等級2級的要求。6統計范圍和計算方法6.1統計范圍6.1.1企業應按照GB17167合理配備能源計量器具,并按GB/T3484科學、有效地組織能源統計工作。6.1.2能耗統計范圍包括主要生產系統、輔助生產系統和附屬生產系統消耗的各種一次能源量、二次能源量和生產使用的耗能工質所消耗的能源量,不包括用于生產非能源用途產品的原料用能,不包括建設及改造過程用能和生活用能。其中:a)主要生產系統液化。b)輔助生產系統c)附屬生產系統6.1.3輸出能源是指系統向外輸出的供其他產品或裝置使用的能源。系統產生的廢氣、廢液、廢渣中未回收使用的、無計量的、沒有實測熱值以及不作為能源利用的(如直接用于修路、蓋房等),均不應計入輸出能源。6.1.4煤制烯烴、煤制天然氣和煤制油企業用于生產非能源用途產品(如烯烴、液體蠟等)的原料用能不計入輸入能源,原料用能產出的能源不計入輸出能源。6.1.5回收利用的能量用于本系統時,由原料用能產出的應計入輸入能量,由非原料用能產出的不計4GB30180—2024入輸入能量。回收利用的能量向系統外輸出時,由原料用能產出的不計入輸出能量,由非原料用能產出的應按實際回收利用的能量計入輸出能量。6.2計算方法6.2.1產品產量計算方法煤制烯烴產品產量是指統計報告期內生產的乙烯和丙烯兩項產品的合計量。煤制天然氣產品產量是指統計報告期內生產的符合GB/T33445或合同要求的實物量折符合GB/T33445的合格品量。瀝青六項產品以其收到基低位發熱量為計算基礎折算成標準油的合計量。含氧化合物六項產品以其收到基低位發熱量為計算基礎折算成標準油的合計量。6.2.2單位產品能耗計算方法單位產品能耗按式(1)計算:式中:…………e——煤制烯烴、煤制天然氣、煤直接液化制油、煤間接液化制油單位產品能耗,單位為千克標準煤每噸(kgce/t)、千克標準煤每噸標準油(kgce/toe)或千克標準煤每立方米(kgce/m3);n———輸入的非原料用能的能源及耗能工質種類數量;k;——輸入的第i種能源及耗能工質的折標準煤系數,單位為千克標準煤每噸(kgce/t)或千克標準煤每千瓦時[kgce/(kW·h)]或千克標準煤每立方米(kgce/m3);E;——生產過程中輸入的第i種非原料用能的能源及耗能工質實物量,單位為噸(t)或千瓦時(kW·h)或立方米(m3);m——輸出的非原料用能產生的能源種類數量;k;——輸出的第j種能源的折標準煤系數,單位為千克標準煤每噸(kgce/t)或千克標準煤每千瓦時[kgce/(kW·h)]或千克標準煤每立方米(kgce/m3);E;——生產過程中輸出的非原料用能產生的第j種能源實物量,單位為噸(t)或千瓦時(kW·h)或立方米(m3);Q——由非原料用能產生并向系統外輸出的實際回收利用的能量折標準煤總量,單位為千克標準煤(kgce);M——報告期內煤制烯烴、煤制天然氣、煤直接液化制油、煤間接液化制油產品產量,單位為噸(t)、噸標準油(toe)或立方米(m3)。56.2.3能源和耗能工質折算為標準煤系數取值原則各種能源應以其收到基低位發熱量為計算依據折算為標準煤量。能源的低位發熱量和耗能工質耗能量,應按實測值或供應單位提供的數據折標準煤。無法獲得實測值的,其折標準煤系數可參照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或參考附錄B和附錄C。低位發熱量等于29307.6千焦(kJ)的燃料,稱為1千克標準煤(1kgce)。低位發熱量等于41868兆焦6.2.4企業生產非能源用途產品的原料用能計算方法企業生產非能源用途產品的原料用能按附錄D的方法計算。6GB30180—2024(規范性)不扣除原料用能的煤制烯烴單位產品能耗限額等級A.1不扣除原料用能的煤制烯烴單位產品能耗限額等級不扣除原料用能的煤制烯烴單位產品能耗限額等級見表A.1,其中1級能耗最低。表A.1不扣除原料用能的煤制烯烴單位產品能耗限額等級指標名稱生產工藝能耗限額等級1級2級3級煤制烯烴單位產品能耗/(kgce/t)甲醇制烯烴(MTO)甲醇制丙烯(MTP)A.2能耗統計范圍不扣除原料用能的煤制烯烴能耗統計范圍包括主要生產系統、輔助生產系統和附屬生產系統消耗的各種一次能源量、二次能源量和生產使用的耗能工質所消耗的能源量,不包括建設及改造過程用能和離等,不包括烯烴聚合。A.3計算方法A.3.1煤制烯烴產品產量煤制烯烴產品產量是指統計報告期內生產的乙烯和丙烯兩項產品的合計量。A.3.2不扣除原料用能的煤制烯烴單位產品能耗不扣除原料用能的煤制烯烴單位產品能耗按式(A.1)計算:…(A.1)式中:e′——不扣除原料用能的煤制烯烴單位產品能耗,單位為千克標準煤每噸(kgce/t);h——輸入的能源及耗能工質種類數量;kj——輸入的第f種能源及耗能工質的折標準煤系數,單位為千克標準煤每噸(kgce/t)或千克標準煤每千瓦時[kgce/(kW·h)]或千克標準煤每立方米(kgce/m3);E,——生產過程中輸入的第f種能源及耗能工質實物量,單位為噸(t)或千瓦時(kW·h)或立方米(m3);l———輸出的能源種類數量;kg——輸出的第g種產品的折標準煤系數,單位為千克標準煤每噸(kgce/t)或千克標準煤每千瓦時[kgce/(kW·h)]或千克標準煤每立方米(kgce/m3);7Eg——生產過程中輸出的第g種產品實物量,包括乙烯、丙烯和其他能源產品,單位為噸(t)或千瓦時(kW·h)或立方米(m3);Q′——系統向外輸出的實際回收利用的能量折標準煤總量,單位為千克標準煤(kgce);M——報告期內煤制烯烴產品產量,單位為噸(t)。8GB30180—2024(資料性)各種能源折標準煤系數(參考值)各種能源折標準煤系數(參考值)系數見表B.1和表B.2。表B.1各種能源折標準煤系數(參考值)能源名稱平均低位發熱量折標準煤系數原煤洗精煤洗中煤煤泥8374kJ/kg~12560kJ/kg0.2857kgce/kg~0.4286kgce/kg煤矸石(用作能源)焦炭(干全焦)煤焦油原油41868kJ/kg(10000kca燃料油41868kJ/kg(10000kca汽油43124kJ/kg(10300kca煤油43124kJ/kg(10300kca柴油42705kJ/kg(10200kca天然氣32238kJ/m3~38979kJ/m3(7700kcal/m3~9310kcal/m3)1.1000kgce/m3~1.3300kgce/m3液化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煉廠干氣46055kJ/kg(11000kca焦爐煤氣16747kJ/m3~18003kJ/m3(4000kcal/m3~4300kcal/m3)0.5714kgce/m3~0.6143kgce/m3高爐煤氣發生爐煤氣重油催化裂解煤氣重油熱裂解煤氣焦炭制氣壓力氣化煤氣水煤氣粗苯41868kJ/kg(10000kca甲醇(用作燃料)氫氣(用作燃料,密度為9GB30180—2024能源名稱折標準煤系數電力(當量值)熱力(當量值)GB30180—2024(資料性)主要耗能工質折標準煤系數(按能源等價值計)(參考值)主要耗能工質折標準煤系數(按能源等價值計)(參考值)見表C.1。表C.1主要耗能工質折標準煤系數(按能源等價值計)(參考值)品種單位耗能工質耗能量折標準煤系數新水7.54MJ/t(1800kcal/t)0.2571kgce/t軟化水14.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