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部編版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期末測試卷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下列關于反思的觀點正確的是(
)。A.成年人具有反思能力,但小學生還小,所以沒有反思能力B.我們只需要反思做錯的事情C.反思不能改變已經發生的事情,反思沒有意義D.掌握反思的方法,可以讓我們更好的進行反思2.以下哪個是真正寬容的人?(
)A.嘴上說著沒關系但心里其實很介意B.沖突解決了就不會再放在心上C.別人做什么他都不在乎、不介意3.下列(
)項是不尊重別人。A.醫生耐給病人看病心B.同桌認真的講解難題C.踢翻清潔工的塑料瓶袋子D.她們周末幫助孤寡老人打掃衛生4.在尼羅河沿岸有大大小小的金字塔遺存近(
)處。A.十B.百C.千5.下列不屬于人為原因造成的環境問題的是(
)。A.海洋上人為造成的大面積的石油泄漏B.無節制放牧導致土地沙漠化C.熱帶雨林遭受亂砍濫伐D.火山噴發導致的森林火災6.中國有句古話:“敬人者,人恒敬之。”其含義是(
)。A.尊重他人的人,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B.不尊重他人的人,也能贏得他人的尊重C.尊重他人的人不一定能贏得他人的尊重D.尊重他人的人應該持久地保持這種尊重二.填空題(共6題,共28分)1.破壞森林,使森林無法涵養水源,易造成(
)。破壞森林,使森林無法保持水土,易引發(
)。2.重大自然災害發生后,全國人民發揚“(
)、(
)”的精神共同應對災難。3.人類居住的地球,約(
)的面積被海洋覆蓋。陸地僅占地球表面積的(
)。4.在全球化時代,世界各國間的接觸與交往(
)。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們有時會因為(
)對方的文化而出現尷尬,甚至出現(
)和(
)
。5.當我們思考過去的事情,并從中得到(
)或教訓時,就是在反思(
)。
6.人與自然是(
)共同體。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
),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三.判斷題(共6題,共12分)1.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是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和法國。(
)2.有的人一輩子都沒有反思過自己。(
)
3.當我們犯錯時,需要反思,平時不需要反思。(
)
4.尊重他人只表現在話語上就足夠了,是否落實在行動上無所謂。(
)
5.世界貿易組織被稱為“經濟聯合國”。(
)6.每個人都有可愛之處,關鍵在于發現。(
)四.連線題(共1題,共6分)1.連線題。第二次鴉片戰爭
廣島
美國投放原子彈
薩哈羅夫
前蘇聯氫彈之父
1856年
世界和平使者
蔡倫袁隆平
藍盔造紙術
雜交水稻之父五.簡答題(共4題,共27分)1.列舉你知道的見面禮儀。
2.具體說一說我們應該如何進行反思。3.生活中,你發現了哪些環境問題?你的分析是什么?請提出你的改善建議。4.破壞森林可能會引發哪些自然災害?為什么?六.材料題(共1題,共15分)1.材料:《中國的減災行動》白皮書稱,汶川地震發生后,深入災區的國內外志愿者超過300萬人,而在后方參與抗震救災的志愿者超過1000萬人。鏡頭一:在災情最重的北川縣,一名受災者從廢墟中爬出來。他強忍著在地震中失去15個親人的悲痛,到處救人,用雙手從廢墟中刨出10名幸存者。鏡頭二:一天中午,一名頭發花白的拾荒老人,用顫抖的手從口袋里掏出5元錢,放進了募捐箱。下午,老人再一次出現,又捐出了100元。原來,他中午到銀行把零錢兌換了整錢。“災區的人比我更困難!”問:①請列舉你身邊類似的示例,這些事例體現了怎樣的抗災精神?②自然災害發生時,我們應該怎么辦?七.綜合題(共1題,共10分)1.我國是地震災害多發的國家。(1)當地震發生時,可能誘發哪些自然災害?(2)當地震發生時,如果你正好在室內,應采取怎樣的自救措施?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D2.B3.C
4.B5.D6.A二.填空題1.洪澇災害;山體滑坡2.一方有難;八方支援3.71%;29%4.日益頻繁;不了解;矛盾;沖突5.經驗;自己
6.命運;人類自身三.判斷題1.√2.×
3.×
4.×
5.√6.√四.連線題1.如下:五.簡答題1.握手;貼面禮;擁抱禮;雙手合十做祈禱的姿勢,頭向前傾。
2.①選擇自己經歷的事件,回憶經過。②回憶在事件中自己做對的方面,肯定為經驗。③回憶事件中做錯的方面,總結為教訓。④這件事如果可以重來一次,或者以后再遇到類似事情,能否做得更好。3.我發現的問題:周末,我和小伙伴經常一起到森林公園去玩。公園里可真熱鬧,許多人在公園里搭帳篷、放風箏。我們發現,有很多大人把吊床系在還未完全長大的小樹上。隨著吊床上人的晃動,小樹也晃來晃去。我們走近仔細察看,有些小樹的樹皮都被勒破了。我的分析:樹皮的作用很大,除了保護樹干免受創傷、病蟲害外,還負責輸送一些營養物質。我的建議:①公園添加醒目的警示牌。提醒大家不要攀折花木、踐踏草坪,讓吊床遠離小樹。②增設一些簡易的木樁,方便游人綁吊床。③公園要加強巡視的力度,隨時提醒違規的游人。4.破壞森林,使森林無法涵養水源,易造成洪澇災害。破壞森林,使森林無法保持水土,易引發山體滑坡。六.材料題1.①我身邊的事例:三年級時我用積攢的零花錢為災區捐款10元。以上事例體現的精神是對災害,我們要有不屈不撓的精神,堅強面對災害,不能被災害打倒;面對災難,我們要有團結互助的精神,“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面對災難,我們應該有尊重生命,永不放棄的精神。②自然災害發生時,我們首先應該學會自救、自護,降低災害的危害。在災害面前,我們要盡最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鹽城管道清淤合同協議
- 電路線路改造合同協議
- 電廠高硫煤采購合同協議
- 獨棟酒吧出售合同協議
- 生鮮水餃售賣合同協議
- 環衛人工勞務合同協議
- 電子門鎖維保合同協議
- 電梯主板買賣合同協議
- 生活驛站轉讓合同協議
- 電子寵物領養合同協議
- 《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第二版)》 課件 11.第十一章 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 2024版編劇網絡劇保密及收益分配協議3篇
- 2025年道德與法治二輪專題復習課件: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
- 2024年全國“紀檢監察”業務相關知識考試題庫(附含答案)
- 湖南長沙長郡中學2025屆高考英語二模試卷含解析
- 科技改變生活英文課件
- DB22JT 143-2015 住宅工程質量常見問題防控技術規程
- DB41T 1709-2018 額定電壓300-500V風電傳感器用耐扭曲軟電纜
- 第3節 人類的起源與進化課件
- 更換窗戶施工方案
- 建筑施工項目職業病危害防治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