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裁判規則_第1頁
排球裁判規則_第2頁
排球裁判規則_第3頁
排球裁判規則_第4頁
排球裁判規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排球裁判規則一、排球規則裁判法

⒈比賽方法

每場排球比賽開始時,雙方上場隊員各6名,按照場上區域站位,站在靠近網前的2、3、4號位為前排,站在后面的1、6、5號位為后排。比賽開始先由發球隊的1號位隊員站在發球區進行發球,如果發球直接落在對方場區內,得一分,繼續發球,如果發球失誤失去發球權,對方得一分由對方2號位球員發球,去按全體隊員依次按順時針方向輪轉一個位。

在比賽過程中,球不能落地,每隊最多允許3次擊球(攔網除外)將球擊到對方場地,同時每個隊員不能連續觸球一次以上(攔網除外)。每場正式比賽為五局三勝制,也可以采用三局兩勝制。每局某隊先滿25分為勝一局。若雙方均得分24分時,比賽繼續進行至一方先領先2分為止。另外,規則規定第五局比賽采用15分,一隊先得15分同時領先對手2分為勝。決勝局必須重新選擇場地或發球權。在決勝局中,任何一方先得8分時,兩隊應立即交換場地,在交換場地時,雙方隊員按原位置站好、交換場地后,仍由發球一方繼續發球。采用每球得分制。

替換隊員,每一局每隊最多可替換六人次。可以同時替換一人或多人。每局開始上場陣容的隊員在同一局中可以退出比賽和再上場一次,而且只能回到原陣容的位置上。替補隊員每局只能上場比賽一次,替補開始上場陣容的隊員。而且他只能由被他替換下場的隊員來替換。

某一隊員受傷不能繼續比賽時,必須進行合法的替換。如果不可能進行合法的替換時,可采取特殊替換。

⒉排球比賽行為

.比賽開始

裁判員鳴哨允許發球,發球隊員擊球時比賽開始。

.比賽中斷

裁判員鳴哨中止比賽,但如果裁判員是由于比賽中出現犯規而鳴哨的,則比賽的中斷實際上是由犯規的一刻開始的。

.界內球

球觸及比賽場區的地面包括界線為界內球。

.界外球

下列情況為界外球:

球接觸地面的部分完全在界線以外;

球觸及場外物體、天花板或非比賽成員等;

球觸及標志桿、網繩、網柱或球網標志桿以外部分;

球的整體或部分從過網區以外過網,包括發球時或進入對方場區時。

.球隊的擊球

每隊最多擊球三次(攔網除外)將球從網上擊回對方,超過規定次數的擊球,判為“四次擊球犯規”。無論是

主動擊球或被球觸及,均作為該隊擊球一次。

.擊球的性質

球可以接觸身體的任何部分。球必須擊出,不可接住或拋出,球可以向任何方向彈出。球可以觸及身體不同部位,但必須是同時。

下列情況例外:在攔網動作中,同一隊員或同一攔網中的不同隊員可以連續觸球。但不許發生在單一動作中。在

第一次擊球時,允許身體不同部位在同一擊球動作中連續觸球。

.擊球時的犯規

①“四次擊球”:一個隊連續觸球四次。②“借助擊球”:隊員在比賽場地以內借助同伴或任何物體的支持進行擊球。③“持球”:沒有將球擊出,造成接住或拋出。④“連擊”:一名隊員連續擊球兩次或球連續觸及他身體的不同部位。

.“球通過球網”

球必須通過球網上空的過網區進入對方場區。過網區是垂直平面部分,其范圍:下至球網上沿;兩側至標志桿及其延長線;上至天花板。球的整體部分從過網區以外進入對方無障礙區,可以在下列情況下將球擊回:隊員不得進入對方場區;球必須由同側過網區以外擊回,對方隊員不得阻礙此擊球。球的整體越過球網以下垂直平面為“界外球”。

.網下穿越

在不妨礙對方比賽的情況下,允許隊員在網下穿越進入對方空間。隊員的一只(兩只)腳或一只(兩只)手越過中線觸及對方場區的同時,其余部分還接觸中線或置于中線上空是允許的,不判為犯規。隊員身體的任何其他部分都不允許接觸對方場區。比賽中斷后隊員可以進入對方場地。在不影響對方比賽的情況下,隊員可以穿越而進入對方無障礙區。

.觸網

觸網為犯規,但隊員未試圖進行擊球的情況偶爾觸網除外。隊員擊球后可以觸及網柱、全網長以外的網繩或其他任何物體,但不影響比賽。由于球被擊入球網而造成球網觸及隊員,不算犯規。

.發球的允許

第一裁判員檢查發球隊員已握球在手并且雙方隊員已做好比賽準備時,則鳴哨允許發球。

.發球的執行

球被拋起或持球手撤離后,必須在球落地前,用一只手或手臂的任何部分將球擊出;發球隊員在擊球時或擊球跳時,不得踏及場區(包括端線)或發球區以外地面。擊球后,可以踏及或落在場區內或發球區以外、發球隊員必須在第一裁判員鳴哨后5秒鐘內將球擊出;裁判員鳴哨前的發球無效,重新發球。

.發球試圖

如果球被拋起火持球手撤離后,未觸及發球隊員而落地,被認做發球試圖。在發球試圖之后第一裁判應及時鳴哨允許再發球。發球隊員必須在再次鳴哨后的3秒鐘內將球發出;每次發球僅允許有一次發球試圖。

.發球掩護

發球隊的隊員不得利用

掩護阻擋對方觀察發球隊員和球的飛行路線。在發球時,發球隊某一隊員揮臂、跳躍或左右移動等,并且發出的球從他的上空飛過,則構成個人掩護。發球隊有兩名或更多隊員密集站立遮擋發球隊員,而且發出的球從他們的上空飛過則構成集體掩護。

.自由人(后排自由防守隊員)

規則規定每隊有一名著

不同顏色賽服為后排自由防守隊員。可以不經過裁判替換后排任何一名隊員。不得在前場區傳球組織進攻、不得發球、攔網、進攻。

.場地概念:排球場地長18米,寬9米。男子網高2.43米,女子網高2.24米。

.三米線:場內距中線三米的線為三米線(進攻線),線內為前場區,后排隊員不得將高于球網上空的球直接擊入對方場區。接發球隊員不能在前場區內對高于球網上沿的對方發球直接擊入對方場區(進攻型擊球)

二、排球基本技術

準備姿勢和移動也稱作無球技術,是排球各項技術的基礎。有球基本技術有:發球、墊球、傳球、扣球、攔網。

1、排球準備姿勢

準備姿勢是排球技術的基礎,它是為了迅速移動、及時起跳、倒地、便于完成各種動作。

動作要領:兩腳左右開立,略寬于肩,一腳稍前,兩腳尖適當內收,腳跟稍提起,膝關節保持一定彎曲度,上體前傾,重心靠前,膝部的垂直線應在腳尖前面。兩臂放松,自然彎曲,雙手置于腹前。目視來球,兩腳保持移動待發狀態。

2、移動

排球技術中,移動步伐是最基礎的技術之一,在現代排球中,移動是完成其它技術動作的基礎。正確的移動,可以保持人與球的合理位置,便于擊球,迅速占據場上有利位置。排球比賽中移動多數是短距離的,兩三步的移動比較多。從技術動作來說,主要是啟動和制動兩個環節,距離稍長的,還包括途中步伐和頻率。

.滑步:滑步用于距離較近、弧度較高的來球。向左方移動時,左腳先向左邁一步,右腳迅速跟上,保持好準備姿勢。滑步在傳球、墊球、攔網時采用較多。

.交叉步:交叉步用于來球較近的情況.向左方移動時,右腳從左腳前向左邁出一步,左腳迅速向左跨出落在右腳前面,側移時上體稍向前轉向,結束時上體再回轉,移動完后上體轉回,保持擊球前的準備姿勢。交叉步在防守、一傳、攔網時采用較多。

.跑步:跑步在離球遠時采用,跑步就是平時的跑步技術動作。

.跨步:跨步動作用于來球較低的情況,向移動方向跨出一大步,深屈膝,上體前傾。跨步可向前、側、側前各方向,也可以過渡到倒地動作。

無論采用哪種技術動作,都要快起、快停,擊球前手臂穩定對準球,保持有利擊球位置

3、發球

排球發球技術分為下手發球、上手大力發球、上手飄球、側面下手發球、勾手大力發球、勾手飄球、高吊球、跳發球等。無論哪種發球技術,動作都包括準備姿勢、拋球、揮臂、擊球這4個環節。

.下手發球:下手發球球速慢、威脅小,比賽中很少使用,但比較簡單。下手發球分為正面下手

發球和側面下手發球。正面下手發球最為簡單,一只手將球向上拋起,另一只手擺臂向上將球擊出。側面下手發球相對較復雜些,球向側面拋出,轉體擊球。

由于下手發球威脅較小,簡單易學,但是上手飄球、勾手飄球和上手發球相對難度較大。

.上手發球:這種球發球準確性大、易于控制落點,能充分利用轉體、收腹動作,帶動手臂加速擺動。運用手腕推壓作用,使發出的球呈上旋,不易出界,故適于大力發球。身高臂部力量好的隊員,適合這種發球方式。

上手發球動作要領:面對球網,兩腳自然開立,左腳在前,左手托球于身前。用抬臂和手掌的平托上送,將球平穩地垂直拋向右肩的前上方,高度適中。在左手拋球同時,右臂抬起,屈肘后引與肩平,上體稍向右側轉動。在右肩前上方伸直手臂最高點,用整個手掌擊球后中下部。擊球時,手指自然張開與球吻合,手腕迅速做出推壓動作,使球呈上旋飛行。擊球后,隨著重心前移,迅速回到場內。

.上手飄球:上手飄球易于控制方向,準確性高。發球時兩腳自然開立,左腳向前(如果左手發球則方向相反),左手托球于體右前方。用抬臂和手掌的平托上送動作,將球平緩地垂直拋向右肩上側,高度在頭上方半米以內。在左手拋球同時,右臂屈肘后引,肘高于肩,上體稍向右轉,挺胸、展腹。擊球時利用蹬地、向左旋轉和收腹的力量,帶動手臂向前直線加速揮動,身體重心隨之從右腳過渡到左腳。揮臂至頭前上方時用手掌擊球中后部,擊球時手掌、手腕保持緊張,五指并攏,不要用手指擊球。擊球主要靠揮臂力量,用力突然短促,擊球應通過球重心,使球不旋轉。擊球后手臂有突停動作,然后隨球前移,迅速進場。

.勾手飄球:勾手飄球比上手飄球省力,但動作較復雜。左肩對球網,左手持球于體前。左手將球平穩向上托起在左肩前上方約一臂高度。在拋球同時,上體順勢向右轉動,重心向右移,右臂向右側擺動。揮臂擊球時,右腳蹬地,上體向左轉動從腰部開始發力,身體重心向右腳移動,帶動伸直的手臂向上方揮動,觸球前直線加速。在頭前上方用掌跟擊球中后部。擊球短促、突然,并通過球重心,使球不旋轉而可能飄動。擊球后手臂有突停動作,上體迅速

前移,迅速進場。

4、墊球

墊球技術分為正面墊球、側面墊球、背墊、擋球、滾翻墊球、前撲墊球、側倒墊球、魚躍墊球等。當來球距離身體遠而來不及雙手墊球時,可用單臂墊球,單臂墊球準確性差。

.正面雙手墊球是墊球的基礎技術動作,調整位置迎接來球,一只腿向前自然跨出,成半蹲狀,雙臂合

攏,雙手重疊置于前方,雙掌自然放松,用臂部擊球,擊球動作應采用抬臂、提腰、蹬地全身協調動作,使身體重心向上方移動。擊球中肩關節要放松,防止挺腹動作。要給球以緩沖的力量。初學者要從力量較輕的來球開始練習。墊力量大的來球時,要采用含胸動作,手隨球屈肘后適當放松,以緩沖球的力量。

.側面雙手墊球一般用于身體來不及移動到最佳位置時使用,在接追胸球時,也可用側面雙手墊球。側面墊球擴大了防守面積,但不利于控制方向。當球向右側飛來時,左腳蹬地,跨右腳,重心右移,兩臂夾緊向右伸出,利用向左轉腰、提右肩和左肩向下傾斜的動作,配合兩臂自右后方,向前截住球飛行的路線,用兩臂墊球的后下部。接追胸球應先做后撤步,再做其它動作。

.背墊用于遠距離救球。移動到落點時,背對擊球方向,兩臂靠攏伸直,擊球點高于肩部。擊球時要抬頭挺胸,展腹后仰,直臂向后上方抬起。

正面墊球是一切墊球動作的基礎,所以應首先學習,并打好基礎,然后練習側面墊球、變方向墊球等技術動作。接發球和接扣球對基本墊球動作依賴性較強,只有在基本動作掌握后再進行接發球和接扣球練習。

5、傳球

二傳技術是供扣球等進攻戰術使用的傳球,主要特點是來球與傳球的方向不同。二傳是所有傳球技術動作練習的目的。二傳的動作要領與基本的傳球動作相同,但在傳球前身體不要正對來球,而應盡力正對傳球的方向;在戰術運用中,身體可能不正對傳球方向,而采用背傳等方式迷惑對方。二傳應傳出各種高低、速度、遠近的球,供戰術需要。二傳是以由守轉攻的開始,傳球對于進攻的質量非常重要。

手型是傳球的重要技術環節,也是傳球訓練的難點,首先要練習好手型。在掌握了基本的傳球技術后,進行三角傳球練習是非常重要的訓練方法。

.正面雙手傳球:正面雙手傳球是排球中最基本的傳球技術,初學者應花時間反復練習正面雙手傳球技術,以打好基礎。動作要領:兩腳左右開立,約與肩同寬,一腳稍前,后腳跟略提起,兩膝微屈,重心落于兩腳之間略偏前腳。上體微向前傾,兩臂放松,抬頭注視來球方向。兩臂屈肘抬起,手在頭部前方。兩肘自然下垂,手腕稍

向后仰,以稍大于半球形的手形去迎球。要用手指(而不是手掌)觸球,擊球時,依靠全腳蹬地、手腕的力量及手指彈撥將球送出。擊球后,手腕由于用力后的慣性而向前隨球前屈。

.背傳:背傳是將球向自己的后方傳出。背傳具有隱蔽性強的特點,同時對于傳場外球也用得到。背傳時擊球點應保持在額上方。手觸

球時,手腕適當后仰,掌心向上,擊球的下部。背傳時拇指應托住球底,身體直立,利用展腹、抬臂、向后翻腕以及手指彈撥的力量將球傳出。

.側傳:側傳時雙手擊球高度不同,用力不同,一般用作接來不及正面傳球的球,及戰術運用的傳球,難度較大,初學者在掌握正面雙手傳球技術后可進行練習。

6、扣球

.正面扣球:正面扣球是最基本的扣球技術。正面扣球時,面對球網,便于觀察,能根據對方攔網的情況,隨時改變扣球的路線。正面扣球揮臂動作靈活協調、準確性高、便于控制落點、力量大。所以正面扣球是最有效的進攻技術之一,也是各種扣球技術的基礎。

正面扣球的準備姿勢:一般站在距離球網3m左右處,兩臂自然下垂,稍蹲,腳步不要站死,眼睛注視來球,做好助跑起跳準備。

正面扣球技術要領

助跑:球傳出后開始助跑動作,助跑的最后一步正好趕上扣球的位置起跳。常用的起跳方法有并步法和跳步法。

起跳:當踏跳腳著地瞬間,擺臂至身體側后方并開始向前擺動,當兩腿彎曲到最深時,手臂擺至體側,而后隨蹬直兩腿劃弧線上擺,兩腳迅速扒地,雙膝猛伸,向上跳起。

擊球:起跳后,挺胸展腹,上體稍向右轉(左手扣球方向相反,下同),右臂向上方抬起,身體成背弓形。揮臂時,以迅速轉體、收腹動作發力,依次連帶肩、肘、腕各關節成鞭甩動作向前上方弧形揮動,用全手掌在最高點將球擊出。

落地:身體自然下落,落地時前腳掌先著地,屈膝緩沖下降身體重心,避免觸網、過線。

.快球:快球具有時間短、速度快、突然性強,與正面扣球配合使用,可以互相起到牽制作用。打快球時,扣球隊員在二傳傳球同時(或稍提前)開始助跑起跳,助跑距離短、節奏快,一般與球網成45度,采用2步助跑比較多。上體和引臂動作較小,主要利用前臂和手腕加速甩動擊球。在球向上傳出時就開始揮臂,球出球網到適當高度時正好揮臂擊球。傳球的高度視扣球隊員的高度而定,一般應充分發揮扣球手的高度為好。傳出的球離二傳近的是近體快球,繞到二傳背后,通過背傳進行快球進攻的叫背快球,而中國女排發明的背后單腳起跳快球,為背飛。

.吊球:吊球是一項實用的技術,主要是用手指

對球進行點撥擊球,給球力量小,擊球時間短,一般用于隱蔽性強的突然進攻,需要觀察對方的站位不利的情況,以直線吊、斜線吊等方式吊入對方不能防守到的區域。

7、攔網

攔網技術是排球基本的防守技術之一,攔網的作用是減緩對方扣球的速度、封住對方扣球的角度,為本方隊員救球贏得角度和時間。

.單人攔網

準備姿勢:面對球網,注視對方動向,兩腳平行開立,約與肩同寬,兩膝微屈,兩手自然彎曲置于胸前,據中線20-30cm。

移動:并步移動、左右滑步移動、交叉步移動、跑步移動、轉身與網平行跨步等技術都可能運用。移動到位后,根據對手起跳時間,擇機側身起跳,在空中轉身面對球網。

起跳:原體起跳:兩腳用力蹬地,兩臂在體側滑小弧度用力上擺,帶動身體向上垂直起跳。

移動起跳:注意移動后的制動,使身體正對球網或在空中轉身面對球網。

空中擊球:起跳同時,兩手從額前貼近并平行于球網向上方伸出,兩臂伸直,兩肩盡量上提,兩手自然張開成勺狀,當手觸球時,用力蓋球的前上方。

落地:如球被攔回,可面向對方落地,屈膝緩沖;如未攔回,落地后要立即轉身向著球移動的方向,準備接應救球。

集體攔網

兩人或三人的協同攔網稱為集體攔網,目的在于擴大攔網面積,多數為雙人攔網。

攔4號位或2號位扣球時,2號位或4號位先取位,攔直線或中斜線,3號位并過來攔中斜線或小斜線。攔3號位扣球時,3號位先取位,2號位或4號位并過來一人,兩人平分欄主線和轉體線。集體攔網隊員間的距離、兩人相鄰手距要保持好,應盡量組成統一屏障。

攔網訓練時,重點是攔網的判斷,包括位置選擇及起跳時間,集體攔網時的配合,以及手型的掌握。單人攔網時攔網技術的基礎,應首先練習。

三、基本戰術與陣形

排球戰術是指隊員在排球比賽中,隊員根據規則和排球運動的規律,采用合理戰術,相互間進行有意識的配合。制定排球比賽戰術時,應根據本方隊員特點、配合熟練程度以及對手特點來考慮。排球戰術包括進攻戰術和防守戰術,包括接發球一攻戰術、攔網接吊扣球戰術、防反戰術、傳接戰術等。

1、排球比賽中的基本陣容配備:

.“四二”配備:即場上兩個而傳手、四個攻手(其中兩個主攻手,兩個付攻手),安排在對角的位置上。保證了每一輪次前排都有一個二傳和兩個攻手,便于組成基本的進攻戰術。中等水平的隊可以采用。

.“五一”配備:即場上一個二傳隊員、五個攻手(其中與二傳對角為接應二傳)適于高水平隊采用。

.“三三”配備:即三個攻手和三個二傳間隔站位。可以每

一輪次都有傳有扣,便于初級水平的隊采用。

2、排球進攻陣形與戰術

.進攻陣形

①.“中二傳”進攻陣形:3號位隊員做二傳,將球傳給4、2、號位或后排隊員進攻的陣形其優點是接球至3號位較容易,易組織進攻,二傳向2、4號位傳球較近,容易到位,但戰術變化較少。

②.“邊二

傳”進攻陣形:2號位隊員做二傳,可以組織3、4號位隊員進攻或后排進攻。其優點是右手扣球者比較順手,戰術變化多。缺點是對接發球到位要求較高。

進攻戰術

①.強攻:強攻就是在沒有快球掩護的情況下,二傳所傳的集中、拉開、圍繞、調整的高球進攻。

②.快攻:快攻戰術是各種近體快、遠網快、后排快、單腳起跳快以及快球掩護組織的二點球進攻。快攻戰術隱蔽性強,變化多,分散對方的防守,但是需要全隊協調統一,以及高水平的二傳。

3、接發球的站位陣形

接發球的陣型,要利于接球,也有利于本方進攻戰術,同時要注意對方發球特點來布陣。

.“邊二傳”接發球陣形:2號位隊員在網前做二傳場上其他五人負責接發球,將球墊向2號位,由2號位隊員做二傳,將球傳給3號位或4號位,3號位或4號位的隊員將傳給自己位置的球扣到對方場區。這種方式便于隊員分布,缺點是對接發球到位要求較高。

.四人接發球:二傳和上快球隊員站在網前不接發球,后場四人一字或弧線站立。這種方式便于二傳傳球和進攻跑動,但容易造成空心,對接發球判斷和移動要求高。一般用來針對發球較差對手采用。

4、防守戰術與陣形

不攔網的防守陣型:在沒有攔網必要時,二傳在網前,既可接網前球,又可以組織進攻,前排隊員后撤,準備防守和進攻。

單人攔網防守陣型:該陣型用于對方進攻力量較弱,扣球以中線為主、吊球較多的情況。單人攔網應以中線為主,阻止球吊入中場,前排不攔網隊員后撤防前區。

接攔回球的保護陣型:攔回球的保護,一般應掌握在后排留一個人準備接反彈較遠的球,其他隊員盡量多參加前排保護。在只有一點進攻時,應采用四人保護。在有戰術變化時,進攻隊員跑動或跳起后,如未扣球應爭取保護,但二傳和后排隊員應盡量組成2至3人的保護陣型。

排球專項實踐課理論教材

第一講打防練習

在學生學過墊球、扣球技術的基礎上如何過渡到排球場上進行比賽,即把傳、墊、扣、防幾項技術進行銜接,進行一打一防練習是十分必要的。第一可以解決練習者在打的過程中手臂合理動作和手腕包住球、控制球的能力,第二可以解決防守人準備姿勢、判斷、移動取位

及手臂合理擊球的防守墊球技術。

技術要求:

擊打球時先將球拋起在自己的右肩前上方,按照扣球手臂動作做出展腹、展胸、拉臂至肘關節高于肩的位置,全手張開,利用收腹、收胸動作向前上方擊球,全掌包住球,做推打動作,擊球的后中上部,使球前轉,落于前方6米防守人的位置。

接球方為防守人,

采取防守墊球準備姿勢,屈蹲90度,身體前傾,重心放在前腳掌,膝關節與地面的投影線超過腳尖,肩關節與地面的投影線過超膝關節。眼睛注視擊球人的動作,根據來球方向,立即判斷來球落點,快速起步移動,通過跨步移動到球下。盡量對正球。手臂在接球時保持一定緊張度,將球墊回給扣球人。以適合扣球人再扣球為好球。

以上練習為兩人相距6米的一打一防,在反復練習中盡量多調整,互相打防,逐步提高擊球的連續次數。達到扣、防兩項技術的鞏固和提高。在此基礎上安排結合場地的兩打三防練習,目的為扣球進一步提高手腕控制球的能力,要求打出直線、斜線球。防守人解決人和場地的位置關系,及與同伴的互補關系。

第二講網上球練習

在學生學會墊球、傳球、扣球基本技術的基礎上,由于學生技術水平有限,在比賽和練習中,二傳給到攻手位置的球到位能扣的比例很小,多數出現球到網上不能扣,學生失誤較多。因此學會網上球技術是提高學生排球比賽中應變能力的重要手段。

網上球技術定義:當球高于球網上沿球速快、弧度較低,前排人來不及做扣球動作時所采用的輕打、吊球、捅球的技術動作。

技術特點:

身體姿勢:人隨球動快速移動卡位到球下制動身體,身體側對球網,如果腳移動不到位,則觸球后身體向前沖力會造成觸網犯規。

手法:手臂上舉高于頭

輕打要點:時間允許時盡量高跳手在高點,全掌觸球,手腕快速擊打,手腕不有下壓動作。

吊球要點:時間允許時盡量高跳手在高點,手張開,掌心空出,手指手腕保持一定的緊張度將球吊入對方場區。

捅球要點:身體側對球網,將手舉高握拳,利用拳面將球捅向對方場區。本手法適合女生。

練習方法;

采取給練習者傳網上較低球方法,進行快速上步、取位并應用以上手法進行練習。

達到基本掌握后,采取網前三對三對抗、攻防練習加以鞏固和提高。

在熟練掌握網上球技術的基礎上,攻手和二傳在比賽中達到靈活運用可以變被動為主動,減少失誤還能收到出奇制勝的效果。提高比賽質量。

第三講網前球練習

當人在網前,來球較低,落在前排位置。看似無規律的亂球初學排球者往往無所適從。因此,失誤較多。通過

有目的、有真對性的練習可以使練習者明確應當怎樣移動、取位、接球,變被動為主動提高自信心和接球能力。

解決方法:

首先明確每個人所負責的區域范圍,基本為三米,網前應隨球而動,球在本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