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工程設計防火規范》 GB50565-2010_第1頁
《紡織工程設計防火規范》 GB50565-2010_第2頁
《紡織工程設計防火規范》 GB50565-2010_第3頁
《紡織工程設計防火規范》 GB50565-2010_第4頁
《紡織工程設計防火規范》 GB50565-2010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3火災危險性分類 4總體規劃和工廠總平面布置 4.1總體規劃 4.2工廠總平面布置 5生產和儲存設施 5.1一般規定 5.2生產設施 5.3儲存設施 5.4管道布置 6.1一般規定 6.2耐火等級 6.3防火分區 6.4防爆 6.5安企疏散 6.6建筑構造 7消防給水排水和滅火設施 7.1一般規定 7.2室外消火栓 7.3室內消火栓 7.4固定滅火設施 】375污水用水 9.1采暖 9.2通風,空氣調節 10.I消防用電設備的供配電 10.2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10.3防雷與防靜電接地 本規范用詞說明 3Classificationof 4Gencralplanningand 6.1Gencralrequtire 6.4Explosionprrventi 9Heating,vcntilatingand AppcndixAExamplesoffirehazardsclassificationintcxtilc matcrialsintextileindu AppendixCStart-stoppo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 Listofquotcdstandards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 3232.0.1紡織工程textilccnginccringofrawmaterialforchemicalfib2.0.6鋪助生產設施atrxiliaryproductionfacil廢渣、廢氣處理與排放的設施。如軟化水站、循環冷卻水變配電站、熱力站、空分站、空壓站、制冷站、污水處理站僅有局部敞開,敞開部分長度小于建筑外圍周長1/3的生產性建筑2.0.9敞開式廠房open-typcfactorybuilding2.0.10半敞開式廠房semi-cnclos2.0.12燒毛singcing4總體規劃和工廠總平面布置穿越廠區.G紡織工程中的防火間距(m)公用工程站(建露天裝置)甲、乙類(總儲量(總儲量甲、乙(甲、乙類倉庫除外)1.廠外民用建筑注1注1油量一101,<501)1.5倍桿(塔)高度1.2倍桿(塔)高度1.5信桿(塔)逆(管道中心)10.地區埋地數設輸油(氣)管道(管道中心)注:1標明“注1”欄中的防火間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8產特點、火災危險性.結合廠址地形、風向等條件,按功能分區布置。的堆場)宜布置在明火或散發火花地點的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下風側。述場所的臺階上時,應采取防止火災蔓延和可燃液體流散的4.2.6可燃液體汽車裝卸站、大宗原材料庫宜布置在廠區的表4.2.9可燃材料堆場(含有棚的堆場)與其他設施的防火序號防火間即(m)甲類房庫庫明火點筑廠內廠內可燃材料:原棉、525續表4.2.9序號個總儲印防火間距(m)甲類庫房庫明火點一內筑廠內廠內廠內35455煤868585注:1可燃材料址場(含有棚的堆場)與甲、乙、丙類可燃液體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X(iB50016的有關規定:2表中建筑物的酮火等級不低于二級。當建筑物的謝火等級為三級時,與可燃材料堆場之間的防火間器按本表現定增加30%.當廠外建筑物耐火等級為四級時。與可燃材料堆場之間的防火間附按木表規定增加60%,“明火或散發火花地點“一欄除外::當一座建筑物內存在不同火災危險性的防火分區同,應依據其中火災危險性最大防火分區的類別確定該建筑物與可燃材料非場的防火間嗣:4i·個堆場的總儲最大于表中規定的最大堆場儲量時.宜分設堆場:6表中防火間齡:按本規范附錄C所規定的起正點計算,4.2.10工廠總平面布置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表4.2.10的規定。廠內二廠內(中心三甲、乙類液體卸設施、兩m同兩年牢乙類士只甲類甲類(睹量n高陰火0n川騙士完C下2士二二=空=二m完二二二乙類三三?甲類甲類乙類明火及散發火花地點(甲類倉庫除外)、明火點甲類倉庫(儲景乙類甲、乙類液體廠內鐵路(中心線)廠內區站罐站三級甲類乙類地上可燃液體備罐乙類固定V≤50N0n2或臥式罐內浮(閃點固定V≤<500m2或臥式罐85生產和儲存設施備第3部分:存在或可能存在可燃性粉塵的場所分類》GB乙類可燃物質和閃點小于120℃丙類可燃液體的蒸氣逸出的設立式儲罐防火堤的高度應為計算高度加0.2m.其總高度應為5.3.3當汽車槽車卸料時.甲類可燃液體不宜采用軟管直接卸小于5m。5.3.4甲、乙類物品的倉庫不應布置在生產廠房或露天裝置穿門陶火臨時.應不用不燃制質的管道.Ií應采國火時堵材料物沒冒國r當穿履防火搞的管道周圍有可燃物時,在瑞體兩間6.1.2生產中散發可燃氣體、可燃蒸氣的廠房-當生產要求及氣候條件允許時.宜采用敞開或半敞開式廠房,半敞開式廠房的敞染聚酯用第三單體制備的中類生產部位可設置在高層廠房內.并應符合本規范第6.4節的有關規定。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丁3.00h的不燃燒實體墻隔開。2凸出部分的面積不超過該部分所在屋面而積的25%,IL不大于300m2:5m3的閃點在45℃~60℃之間的乙類可燃液體設備及丙類可燃·20·單層廠房不應大于12000m2.多層廠房不應大于6000m”.高層廠于2.50h的不燃燒墻體分隔,當墻上需開門時,應采用甲級防于2.50h的不燃燒體隔墻,當墻上必須開門時,應采用甲級防火門。層部分的樓層建筑面積占該防火分區建筑而積的比例小于5%GB50016中有關多層房安全疏散的規定。防火分區建筑而積的比例小下5%時.該防火分區可按單層房的比值(m2m2)不小于0.07確定。當粘膠纖維廠的原液車間中應設泄壓設施的區域.其體積超過1000m?.A.采用上述比值有困難叫.可適當降低.但不應小丁0.05.算值的30%。范圍內的屋面板采取防火保護措施使其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3耐火等級為三級且建筑體積大于或等于3000m3的丁類4占地面積大于1500m2或總建筑面積大于3000m2的服裝其制品倉庫8合成纖維廠中建筑面積大于3000m2的丙類原料倉庫和7.4.2下列化纖廠中的高層丙類廠房可不設置自動噴水滅火1消防電梯井底應設置專用排水井,有效容積不應小于的雨水管道系統的下列部位應設置水封,且水封高度不得小于250mm。8防煙和排煙9采暖通風和空氣調節不應超過130℃一個送風機房內時.甲、乙類廠房送風設備的出口處應設置止10.1.7存放可燃物品庫房,其照明設備的防護等級應滿足IP4X。庫房內不應設置鹵鎢燈等高溫照明器,燈泡不應大于燈具的散熱面積等措施確保燈的表面溫度不可能引燃附近1任一層建筑面積超過1500m2或總建筑面積大于3000m24選毛廠房物的庫房7丙類廠房中的變配電室、電動機控制中心、中央控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的規定控制器宜設在生產裝置的中央控制室、生產房間或場所GB50116的要求.釙對可燃物的初期燃燒特性、空間高度和設備遮擋等環境條件選擇點型感煙探測器、紅外精對苯二印酸倉庫等粉塵爆炸環境設置探測災探測器有困難的部位及濕紡腈綸、粘膠纖維、印染等濕加工車10.2.6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設計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火災表A紡織工業生產的火災危險性分類舉例聚酯乙二醇、氯化三聯苯、聯苯丙聚酯熔體和切片丙陽離子可染聚酯第三單體甲醇中印醇中 丙注1固相聚合丙固相聚合的氧氣瓶放置甲綸內烯晴、酷酸乙烯、丙烯酸甲酯甲-乙一硫饑酸鈉為溶劑的原液、T一J丁二甲基乙酰胺為溶劑的原丙續表A腈綸丁二甲基乙酰胺為溶劑的后內丙甲丙二甲基甲酰胺為溶劑的原乙內丙乙內滌綸聚酯切片丙內內內丙丙內內甲能兩甲醋丙甲醛溶液儲存甲醛內11站膠纖維內|一內丙內內丁乙甲甲錦綸已內酰胺、尼龍6G鹽的開內注1己內酰胺聚合丙丙錦綸切片丙丙丙條內內中醛4甲醛丙甲醛溶液儲存甲能內己內酰胺回收己內酰胺內注1續表A續表A氨綸4.4米基甲烷二異氰酸內內甲基乙酰胺為溶劑的濕內|內甲基乙酰胺丙內綸聚丙希切片內內丙維綸丙注1T紡絲、濕熱拉伸丁丙甲解丙內戊甲醛丙T戊印染丙J麻紡織丙注1除塵室乙內汽油甲液化石油氣綱瓶間甲絲納丙J針織內T非織造布內丙內綸、滌綸切片丙丙丙丙注2輔助生產設施丙內醇內丙纖維樣品內內下限的25%:其爆炸下限的10%。印染丙一中苯、二甲基甲酰銨|甲苯,二甲基甲酰銨|一丙印花調漿糊料(海藻酸鈉)丙汽油甲成丙乙紡織紡紗(清梳聯到成紗)、加T(絡簡到成包)、織布(絡筒到包裝)丙丙注1丙—-丁丙注1汽油甲甲丙丙內一1聚酯聚酯切片內乙二醇儲罐乙二醇內燃料油丙丙注1論纖維成品庫丙 內烯腈罐甲甲基乙酰胺罐丙:甲基甲酰胺乙甲胺罐T甲:氧化硫乙內烯酸甲需罐乙丁 乙丁T滌綸內聚酯切片內甲醛溶液庫甲醛內江間苯二酚內丙粘膠纖維纖維成品庫、漿粕庫粘膠纖維、漿拍內戊戊乙乙中戊錦綸己內酰胺庫己內酰胺丙注1內注1錦綸切片內內甲醛溶液庫甲醛丙內燃料油內綸丙原料庫1.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內乙胺|內綸內綸纖維丙聚內烯切片庫聚丙烯切片內綸原料庫內注1丙罐乙乙戊燃料油內戊印染內一丙汽油中乙—甲乙巾苯甲乙丙棉紡織原棉庫原棉丙 丙內讓1聚內烯酸酯內麻紡織麻丙麻粉少內注1內 嚇紡織丙汽油乙乙乙毛紡織丙丙汽油甲乙內乙非織造布內丙一內注:表中注1:粉塵在釋放源周圍爆炸危險區域范圍內空氣中的下限的25%:表中注2:相應危險物在釋放源周圍爆炸危險風域范圍內空氣中的濃度應小丁其爆炸下限的10%設備設備外緣:道路一路邊:碼頭—-輸油臂中心及泊位:儲罐或罐區一罐外壁:有棚的堆場一最外柱外側結構面(當外側有柱時);《爆炸性氣體環境用電氣設備第14部分:危險場所分設部2010年5月31日以第615號公告批準發布。 3火災危險性分類 總休規劃和工“總平面布置 1.1總休現劃 4.3廠內消防車道 5生產和儲存設施 5.1一般規定 5.3儲存設施 5.1管道布置 6.2耐火等級 6.3防火分區 6.3安企疏散 6.6建筑構造 7消防給水排水和滅火設施 7.1般規定 7.2室外消火栓 7.3室內消火憐 9.1采暖 9.2通風、空氣調節 10.1消防用電設備的供配電 10.2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10.3防雷與防靜電接地 1.0.2本條規定了本規范的適用范圍。本規范所稱“紡織工程”,是“大紡織”的概念,涵蓋各類紡織及印染工程、化學纖維及部分化學纖維原料制造工程、紡織服裝制造工程等。即現行國家標準《國民經濟及印染加工,毛紡織和染整加工,麻紡織,絲絹紡織及精加工,紡織制成品制造中的非織造布制造、簾子布制造,釙織品、編織品制造等).第正在開發、研制和試生產的高新技術纖維工程,詳見圖1。紡織業(包括:棉、化纖紡織及印染加工,毛紡織和紡織業(包括:棉、化纖紡織及印染加工,毛紡織和染整加工.麻紡織,絲組紡織及精加T.紡織制成品制錦綸纖維制造滌綸纖維制造其他合成纖維制造化學纖維制造業醋酯纖維制造門纖維制造合成纖維制造1.0.3不條提出了木觀范的要求設計中必須遵循國家有關基究生產1藝特點.控制火源,防止和減少火災發生、并應正確處理火規范是專業性較強的技術規范.紡織工程的防火設計應執行本活設施貼鄰生產房建造.IⅡ劃為獨立的防火分區時.其防火設計應天裝置和設在廠房內的裝置防火要求有所不同.為了分別閘明兩的長度小于建筑外圍周長的1/3.在每層敞開處設實體窗檻墻或纏花等原因而產生火花時.火花會點燃周圍的紡織纖維形成新的會自動停止風機和相關設備的運行,同時火防火規范》GB50016中第3.1.1條的規定完全一致。值得注或產生可燃物質的數量對確定其生產的火災危險性起關鍵的判據,是依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中第表A和表B中還有部分場所,雖有少量甲、乙類可燃氣體或蒸氣散發,但符合注2規定的條件時,可劃為丙類火災危險“在釋放源周圍爆炸危險區域范國內空氣中的濃度”是指在釋放源周圍所劃定的爆炸危險區域范圍內的濃度。把可燃性氣體或蒸氣在空氣中的濃度不超過“其爆炸下限的10%“作為該部分場所劃分為丙類的判據.是依據《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可能出現的最高濃度不超過爆炸下限的10%,可劃為非爆炸染。例如2005年11月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故發生后.導致哈爾變壓器總油量按101,≤501考慮。當總油量為其他數值時.該 鄰建造時.則應按表4.1.7注2的要求,執行本規范表4.2.10的的出入進入。當受條件限制.廠區僅有一個方向面向廠區外道入的間距不宜小于50m。4.3.2單車道的路而較窄.為便于錯車,規定路面邊緣與管架支柱等的距離不應小于1.0m。條文中照明電桿、行道樹、標志桿等以桿中心為起止點計算間距。4.3.3條文中建筑物的總寬度指連接各翼之間的建筑物的總尺寸。如果建筑物的總長度和總寬度均超過150m.當建筑物中部發生火災時,消防車在建筑物的外側進行撲救較困難,因此應在兩翼之間設置貫通的消防車道。在“E”形建筑物兩翼之間設置1條貫通的消防車道后,如該車道與建筑物外側消防車道的間距不大于1.50m.該建筑物的另外兩翼之間可不再設置消防車道。條文中“貫通的消防車道“指該消防車道的兩端均能與建筑物外[圍的消防車道相連接.即在“C”形或“E”形有建筑物封閉的一端,需設穿過建筑物的消防車道4.3.4消防車道的寬度、路面上方的凈空高度及路面內側轉彎半徑的大小,與消防車的外形尺寸、行車速度、撲救火災時消防車的數量等密切相關。條文中的規定是根據我國目前常用消防車的性能和外形尺寸作出.車道凈寬和路面上方凈高不應小于4m、路面內側轉彎半徑宜為9m(有困難的地段可適當減小,但不應小于6m)的消防車道.適用于一般消防車。火災時火勢猛、燃燒快、輻射熱強,動用的消防車車型大、數量多的工廠.應采用車道寬度不小于6m,路面上方凈高不小于5m.路面內側轉彎半徑為12m(有困難的地段可適當減小.但不應小于9m)的消防車道。防火設計中應了解當地消防設施配備情況.合理設計消防車道。5.1.2絕大多數紡織工程屬于丙類火災危險.但是在不少紡織工程中.也有屬于甲、乙類火災危險的生產、如腈綸廠二甲基乙酰胺的制備、二甲基甲酰胺的回收,粘膠纖維廠的污水和廢氣的處理聚酯廠陽離子可染聚酯用第三單體的制備、印染廠的氨回收等。把上述生產設施布置在生產廠房中,將使生產的火災危險性增大,所以條件許可時首先應把如上述具有甲、乙類火災危險性生產部位的設備露天布置或布置在敞開式廠房中。腈綸廠的丙烯腈聚合和聚丙烯腈的干燥和輸送、粘膠纖維廠的黃化·是具有甲、乙類火災危險的生產部位·但受生產工藝條件限制.日前上述生產部位一般布置在廠房內。5.1.3具有甲、乙類火災危險性的生產部位存在發生爆炸的可能性.把它們設置在單獨房問內IL靠外墻或頂層布置.如果發生爆炸,可降低爆炸帶來的損失和危害,本條為強制性條文5.1.4木條為強制性條文。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塵環境的危險區域內”.“辦公室、休息室房內”。本條規定的原則與上述規定是一致的。5.1.5木條為強制性條文。本條規定是落實本規范第3.0.2條相關規定所必須采取的措施之一。通風即空氣的流動.它可以促進可燃氣體的逸散.能避免爆炸性氣體環境的持久存在。通風形式包括白然通風和機械通風,在有可能利用自然通風的場所.應首先采取自然通風方式,如果白然通風條件不能滿足相應要求,應設置機械通風。條文中的“有效的通風措施“指的是應達到現行國家2007的附錄B中有相應說明。5.3儲存設施生產工藝條件限制.輸送紡絲熔體的夾套管和為紡絲箱體供熱的熱媒管道必須穿過聚合廠房和紡絲廠房之間的防火墻。在出現如6建筑和結構麻原料儲存不應設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場所。并列為強制性條文,6.1.3條文中所述情況屬于高層工業廠房內布置有甲類生產的規定,上述甲類生產部位應按本規范第G.4節的規定設置泄壓設鋼瓶間可獨立設置在廠房附近,當鋼瓶間與廠規定的防火間距時.與鋼瓶間相鄰的廠房外墻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3.00h的不燃燒實體尚;如鋼瓶間需貼鄰廠房外墻設置.為了避免或減少鋼瓶發生事故時對廠房內人員及生產設施的影響.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3.00h的不燃燒實體墻將鋼瓶間與廠房隔開,鋼瓶間采用敞開或半敞開式建筑是為了有良好的自然通風6.1.5條文中“房的層數應根據生產工藝要求確定“是指廠房的生產部分,即按生產流程完成各道生產工序所必需的層6.1.7以往紡織工程廠房設計中,對主體結構的防火性能很重6.2.1紡織工程中.生產房及倉庫耐火等級的劃分按照現行國救也較困難。所以上述廠房和倉庫應有較高的耐火等級,本規范6.2.2本條為強制性條文。本條規定了生產廠房中支承哪些設無耐火保護層的鋼結構,其耐火極限僅為0.25h左右。如支為使上述鋼結構在火災中一定時間內保持必須的強度.故作此設在廠房的梁上時耐火極限為2.00h,獨立設在地面上時耐火極限為3.00h。這樣在火災情況下就不會發生由于設備先坍塌而對個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可按本表的規定增加0.5而積的規定源于1987年前,當時國內已有麻紡廠的火災危險性較大。1987年3月15日哈爾濱亞麻”可再增加1倍。墻和窗檻墻的幕墻.應在每層樓板外沿設置耐火極限不低于類,而它們所在的生產部位(原液)為丙類廠房;又如聚酯第6.6.1條。為防止金屬配件或工具等與地面碰撞時產生火膠纖維廠的原液車間中應設泄壓設施的區域,其體積超過1000m3,Ⅱ采用上述比值有困難時,可適當降低。但不應小面積排水明溝不能密閉,故規定其溝深不應大于0.4m。其原厚。按此原則在第4款中對輕骨料混凝土強度等級和墻厚作了不小丁10mm.間距不大丁200mm.也不宜小于100mm。 7.1一般規定成功撲滅火災的案例中.有93%的火場消防給水條件較好.而撲·88·消防給水系統的建筑物可以不設置消防水箱。7.2消防給水系統的建筑物可以不設置消防水箱。7.2室外消火栓7.2.2本條對生產裝置區室外消火栓的設置作出規定,室外消火栓應優先采用地上式消火栓。室外消火栓的口徑應結合當地消防車輛配備情況選用。7.3室內消火栓7.3.1本條為強制性條文,對室內消火栓的設置作出規定(存有與水接觸能引起燃燒爆炸物品的部位除外)。紡織工程建筑物室內消火栓的設置應根據生產和儲存物品的火災危險性、建筑物耐火等級、建筑高度和建筑體積等因素綜合考慮確定。室內消火栓是紡織工程建筑物內的主要滅火設施之一。消火栓設置合理與否.直接影響滅火效果。根據紡織工程生產和儲存物品的火災危險性有甲類、乙類,多數為丙類,火災危險性較大的設置室內消火栓。為能及時撲救初期火災特規定在棉紡廠的開包、清花車間及麻紡廠的分級、梳麻車間,服裝加工廠、釙織服裝工廠的生產車間紡織、針織、服裝類工廠屬勞動密集型產業,生產和儲存物品的火災危險性屬于丙類,可燃物數量較多,火災危險性較大,是火災易發、多發場所。如棉紡廠開清棉聯合機和梳棉機內,因棉花中夾雜鐵等金屬物品撞擊機器設備產生火花而引燃棉花著火:梳棉機因棉纖維纏輥發熱起火:粗紗或細紗錠帶和電纜托盤等覆蓋的棉花絨因靜電著火以及回風地溝積存的棉花絨遇火花而著火等。系統投加的水質穩定劑品種多樣、成分復雜,是否會對泡沫滅火系統所用的泡沫滅火劑發泡率有影響,日前尚無定論。另外,循環冷卻水系統在主裝置大檢修時也需放空清洗維修,保證消防川水很困難。因此,紡織工程的循環冷卻水不應用作消防水源。7.1.4紡織工程的消防川水和生產用水量一般都較大.分建水池此消防用水宜與生產用水合建水池。合建水池可以采取下列技術措施之一防止消防川水被挪用:1生產用水的水泵吸水管置于合建水池的消防最高設計水位之上。2生產用水水泵吸水管采用虹吸管形式,在消防最高設計水位管段處留有進氣孔或設置真空破壞管。3在水池中設置溢流墻·溢流墻頂為消防最高設計水位。防用水不應與生活飲用水合建水池。7.1.5根據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的規定:“設置臨時高壓給水系統的建筑物應設置高位消防水箱。”由于消防水箱經常儲存規定容量的消防用水量,并借助重力流保證初期火災時的消防用水,因面供水是安全可靠的。化纖生產工廠當設置高位消防水箱有困難時,可按現行國家標準《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50160規定,設置穩高壓消防給水系統。穩高壓消防給水系統主要山消防水泵、穩壓裝置(穩壓水泵、氣壓罐)、管網和配套的電氣和白控設備組成。穩高壓消防給水系統的特點是必須借助穩壓設施,使消防給水系統平時處在準工作狀態.一旦發生火災,借助壓力聯動裝置快速啟動消防水泵供水。山于穩高壓消防給水系統啟動及時.消防供水是安全可靠的。參照美國、德國等國規范要求及我國陸續引進國外成套技術和設備建成的石油化工、化纖生產企業近30年的實際運行經驗,采用穩高壓2001年8月.某棉紡廠經軸機皮帶摩擦發熱起火,火沿回風溝竄至織布機·燒毀織布機4臺。麻紡廠梳麻機因麻纖維火雜鐵等金屬物品撞擊機器設備產生火花而著火,或夾麻器掉落在明敷電線上打火引燃麻纖維著火:前紡并條機麻纖維纏輥摩擦發熱起火也時有發生。亞麻廠櫛梳車間空氣中含有大量亞麻粉塵,是粉塵爆炸危險場所。1987年3月1511,哈爾濱亞麻廠不慎引起除塵室爆炸,并引燃車間地溝積塵,火焰竄至生產車間引發二次爆炸,造成人員傷亡,并損毀設備189臺(套),毀壞廠房1.3萬m2的特大7.3.2條文中規定.耐火等級為一、二級的丁、戊類單層、多層廠房(倉庫):耐火等級為三級H.建筑體積小于3000m3的丁類廠房、倉庫和建筑體積小于5000m1的戊類廠房、倉庫可不設置室內消火栓。耐火等級為四級的建筑物屬臨建性質,本規范不涵蓋。紡織工程下列丁類建筑物一般符合上述規定,可不設置室內膠纖維廠酸站。下列戊類建筑物一般符合上述規定.可不設置室內消火栓:如化纖漿粕蒸煮工段.堿回收站·冷凍站·空壓站.制氮站,熱力站.機、電、儀維修站·機車庫,電瓶車庫,給水泵房(站),污水泵房(站)。雨水泵房(站).閥門間,消防水泵房(站).泡沫消防站·消防站.給水處理廠(站).冷卻塔及水泵房(站).軟化除鹽水站.污水處理(站).中水回收站,門衛傳達室。7.3.3消防軟管卷盤或輕便消防水龍是用于輔助滅火、及時有效撲滅初期火災的室內固定消防裝置。具有結構簡單、價格便宜、操作方便,未經專門訓練的非專業消防人員也能操作等優點,近年來在工業和民川建筑中的應用受到好評。本規范規定在棉紡廠的開包、清花車間及麻紡廠的分級、梳麻車間等除設置消火栓及箱內配軟管卷盤外,在室內消火栓間距較大的部位應增設消防軟管卷盤或輕便消防水龍,以便及時有效撲滅初期火災。消防軟管卷盤或輕便消防水龍只供車間操作工等非專業消防人員使用,其用水量較少.因此在計算消防川水量時可不計入消防用水總量。平屋頂建筑若沒有通屋面的樓梯間,設了試驗消火栓時,使用起來會很不方便.所以沒有通屋面的樓梯間的建筑可不設試驗用單閥雙口消火栓難以保證兩支水槍同時有效使用,因此紡織工程不得采用單閥雙口消火栓。紡織工程有較多精密設備和儀表,合成纖維工藝裝置有較多冷,極易造成設備破裂泄漏或者損毀。因此宜采用可調的直流-噴霧兩用水槍.既可滅火,又可通過噴霧對設備和建筑物降溫。消防人員可根據火場具體情況,選擇噴射直流或者噴霧狀水流,既有利于滅火控火,也有利于保護消防人員的人身安全。當消防給水系統需減壓時,管道系統減壓應采用減壓閥,消火栓減壓宜采用減壓式消火栓。7.3.4木條依據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B350016的有關規定,結合紡織工程防火實踐經驗。對室內消防給水管道的布置提出具體要求山是當同時關閉相鄰的兩條豎管時,會造成消火栓保護不到的空白區在發生火災時難以保證有效的撲救。紡織工程生產和儲存物品的火災危險性多數屬丁丙類,有些屬于甲、乙類.生產和儲存的可燃物數量較多,火場上實際使用的消防用水量較大.為確保消防安全供水,木規范提出上述規定。嚴寒和寒冷地區非采暖廠房和倉庫內的消防管道只做保溫層還是有結冰的可能·主要是山于消防水不流動,沒有熱量補充,所1026年由英國人開辦的工海E紡廠(原上海第十七毛紡廠)危險性為丙類。該儲罐區設置6000m?乙二醇罐4座.1000m3燃料油罐4座.150m2污乙二醇罐1座。其中立式乙二醇罐單罐直1975年某化學纖維工含汕廢水管道.因設備焊接電焊渣掉落檢水系統分段隔開.防止火災蔓延,并規定水封高度不得小于250mm。煙設施的場所。此外.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消防電梯間前室1設置排煙設施的主要口的是確保建筑物內人員順利疏散原料廠的連續聚合是白動化生產線.山生產人員在中控室對生產進行監控.操作人員每隔一定時間(一般為每兩個小時一次)到現后加工指長絲后加1、短纖維后加1和工.業長絲后加工。長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