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河南省部分重點高中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5月月考歷史試卷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請按題號順序在答題卡上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3.選擇題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答案〗的標號涂黑;非選擇題用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上作答;字體工整,筆跡清楚。4.考試結束后,請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文景時期,文人多集中在諸侯身邊,故而作賦亦在諸侯,此時強勢的諸侯多好奢貪樂,因此賦的內容包括頌贊和婉勸。武帝、宣帝時期,賦逐步脫離了與諸侯相關的元素,而單獨為皇帝一人服務,內容多為頌贊式。這一過程反映出()A.士人缺乏社會責任 B.專制皇權的加強 C.漢賦成為官方文學 D.社會階層的流動〖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漢朝(中國)。根據材料可知,文景時期的文人多集中于地方諸侯,賦的內容多與諸侯有關,而到武帝、宣帝時期,賦脫離了與諸侯有關的元素,單獨為皇帝服務,成為歌功頌德的工具,結合所學可知,漢武帝時期通過推恩令等措施,極大地削弱了地方諸侯的勢力,而賦作為一種文學體裁,也會受到社會現實的影響,因此其內容發生轉變,B項正確;材料只是說賦受到皇權政治的影響發生變化,不涉及士人的社會責任,排除A項;材料主要涉及漢朝的政治發展,“漢賦成為官方文學”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項;材料主旨“專制皇權的加強”,而“社會階層的流動”與主旨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2.在黃宗羲看來,“臣”最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做官是為了天下萬民而不是為一姓之君。從中可以看出黃宗羲()A.濃厚的民本觀念 B.主張擴大地方的權力C.樸素的辯證思維 D.具有強烈的功利心理〖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依據材料時間信心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末清初(中國)。依據材料概況可知:由題干中的信息“做官是為了天下萬民”可知,黃宗羲強調“天下為公”,是為民眾做官的,反映了濃厚的民本觀念,A項正確;題干體現不出主張擴大地方權力,排除B項;題干中未提及“辯證法”,排除C項;題干體現的是民本觀念并不是為了利益,沒有“功利心理”,排除D項。故選A項。3.東晉南朝時期,北方游牧民族開始了農耕定居生活,五谷雜糧與菜蔬進入他們的生活,并吸收了漢族精細的加工方法;漢族的傳統飲食結構也得以改變,肉類食物的比重大大增加,加工方法也更多樣。這一現象反映出當時中國()A.百姓生活的富足安康 B.各民族之間的矛盾消弭C.城市商品經濟的繁榮 D.各民族社會生活的豐富〖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本質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東晉南朝時期(中國)。依據材料概括可知:該時期,民族融合的趨勢加強,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礎上促進了本民族文化的發展,豐富了社會生活,題干中“游牧民族開始了農耕定居生活”“漢族的傳統飲食結構……改變”等信息皆為其具體體現,D項正確;東晉南朝時期,國家長期分裂,百姓流離失所,“富足安康”,不符合史實,排除A項;東晉南朝時期,國家長期分裂,百姓流離失所,故“矛盾消弭”的表述錯誤,排除B項;題干中未提及“城市商品經濟的發展概況”,排除C項。故選D項。4.20世紀,考古學者在德國的一座公元前6世紀的克爾特人首領墓葬中發現了絲綢織物殘片,在公元前1000年代中葉至公元前3世紀的阿爾泰巴澤雷克古墓中發現了保存完好的中國鳳凰刺繡和山字紋銅鏡。這反映出()A.中國文化受外來因素的影響 B.絲綢之路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發展C.古代中國的手工業技術高超 D.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歷史悠久〖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本質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公元前6世紀后的世界。依據材料概況可知:由題干中“發現了絲綢織物殘片”"發現了保存完好的中國鳳凰刺繡和山字紋銅鏡”等信息可知,早在公元前1000年代,東西方之間即已出現經濟文化交流,D項正確;題干中未提及中國文化受外來因素的影響,排除A項;“絲綢之路”開通于公元前2世紀末,晚于題干中的時間段“公元前1000年代中葉至公元前3世紀”,排除B項;材料的主旨并不是“古代中國的手工業技術高超”,排除C項。故選D項。5.1866年,清政府與英、法分別簽訂《續定招工章程》,其中規定:“工作日期時刻,定準七日之內必得休息一日,一日之內作工不過四時六刻(即外國九點零二刻)。期滿如欲回國,彼處必將合同所注之水腳路費若干,按數備全交付,便船送回中華。”這些規定意在()A.維護華工的合法權益 B.緩和國內的人地矛盾C.廢除列強的治外法權 D.推動國家間平等交往〖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目的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晚清(中國)。據材料可知,《續定招工章程》內容包括了華工的工作時間以及期滿想要回國等事項,一定程度上維護了華工的合法權益,A項正確;華工出國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國內的人地矛盾,但與材料無關,排除B項;材料說的是華工問題,未涉及列強在我國的治外法權,排除C項;清廷維護華工合法權益的措施與國與國之間的關系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6.朱德曾談及,1927年之后,黨內干部“只有北伐戰爭的經驗,沒有游擊戰爭的經驗,不知道分散出去爭取群眾,武裝群眾??沒有在江西、湖南就地深入農村去組織發動工農群眾,卻忙著南下打廣東,爭海口,進行大規模正規戰”。其意在強調()A.蘇俄革命模式可行性 B.革命統一戰線的重要性C.民主革命任務的艱巨性 D.工農武裝割據的必要性〖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目的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27年的中國。據材料可知,朱德認為大革命失敗后黨內干部不知道“爭取群眾,武裝群眾”,沒有“深入農村組織發動工農群眾”,而是忙著攻打大城市,說明朱德不認同這種城市中心路線,主張深入農村發動工農群眾,這是在強調工農武裝割據的必要性,D項正確;蘇俄革命是城市中心論,與朱德觀點不符,排除A項;此時國民革命已經失敗,革命統一戰線已經破裂,排除B項;民主革命任務的艱巨性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7.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的服飾設計師不但繼承了傳統服裝造型的簡潔流暢、寬松飄逸等特點,而且汲取了西方服飾立體曲線剪裁的特點。當時,中山裝成為中國學生最喜歡的標準服裝,而旗袍則被公認為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國婦女服裝。這()A.營造了追求西方時尚的社會風氣 B.彰顯了社會生活中西合璧的特征C.體現了民眾的思想得到徹底解放 D.表明服裝樣式變遷成為社會共識〖答案〗B〖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和所學可知,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的服飾設計師在繼承傳統服裝特點的同時,也汲取了西方服飾的剪裁特點,中山裝作為當時學生最喜歡的標準服裝,旗袍作為最具代表性的中國婦女服裝,都體現了中西合璧的特征,B項正確;雖然材料也提到了西方時尚,但其強調的重點是中西合璧,而非單純追求西方時尚,排除A項;材料中并未提及民眾思想解放的情況,無法得出“體現了民眾的思想得到徹底解放”的結論,且“徹底”表達過于絕對,排除C項;材料僅體現了“中山裝”被學生喜歡,“旗袍”被一部分婦女接受,不能說明其“成為社會共識”,排除D項。故選B項。8.1950年婚姻法從起草到結稿的一年半中,歷經41次修改,每章每條都是字斟句酌。據曾參與起草工作的人員回憶:“討論問題時,大家開誠布公,暢所欲言。因為這是為新中國和五萬萬同胞起草的婚姻法,大家都意識到它的分量。”據此可知,1950年婚姻法的制定()A.開始了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歷程 B.發揮了人大代表的作用C.體現了立法的嚴謹性和民主性 D.提高了婦女的社會地位〖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50年的中國。依據材料概況可知:由題干中“歷經41次修改,每章每條都是字斟句酌,大家開誠布公,暢所欲言,為新中國和五萬萬同胞起草”等信息可知,1950年婚姻法的制定體現了“規范性”“嚴謹性”“民主性”等特征,C項正確;1954年憲法開始了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歷程,排除A項;“人大制度”確立于1954年,晚于題干中的時間“1950年”,排除B項;題干中未提及“婦女社會地位的變化”,排除D項。故選C項。9.20世紀60年代,毛澤東指示要把“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在農村”,各級衛生行政部門也作了具體規劃,在農村中著重培養三種衛生員,即不脫產、半脫產的衛生員和專職醫生,并在農村普遍推行“合作醫療”和“赤腳醫生”制度。這有助于()A.緩解農村醫療資源匱乏的狀況 B.滿足合作社農民的醫療需求C.將農村居民納入公費醫療系統 D.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體制〖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空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世紀60年代(中國)。據材料“培養三種衛生員""推行‘合作醫療'和‘赤腳醫生3制度”等信息可知,此舉有助于緩解當時中國農村“求醫難”的狀況,A項正確;20世紀60年代,中國農村正值人民公社化運動時期,滿足合作社農民的醫療需求中“合作社”的表述錯誤,排除B項;將農村居民納入公費醫療系統和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體制均發生于改革開放新時期,晚于題干中的時間“20世紀60年代”,排除CD兩項。故選A項。10.1982年春節,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在新年致辭中號召全體新加坡公民遵守新“八德”,即忠、孝、仁、愛、禮、義、廉、恥。這一舉措客觀上()A.改善了與中國的外交關系 B.確立了儒學的正統地位C.推動了國家政治統一進程 D.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字體。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82年的新加坡。依據材料概括可知:由題干中“新‘八德’”的具體內涵可知,新加坡此舉有助于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促進社會公共道德建設,D項正確;1990年,新加坡與中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晚于題干中的時間“1982年”,排除A項;新加坡屬于多元文化城市國家,排除B項;新加坡獨立于1965年,早于題干中的時間“1982年”,排除C項。故選D項。11.截至2023年6月底,中國與80多個共建國家簽署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ANSO)成員單位達58家。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的背景下,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主動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將為破解諸多發展問題提供更多助力。據此可知,“一帶一路”()A.遏制了逆全球化思潮的泛濫 B.建立了國際經濟新秩序C.是當今最大的區域經濟組織 D.為全球發展增添新活力〖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中國。根據材料和所學可知,“一帶一路”倡議在科技合作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展,不僅與80多個共建國家簽署了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還促使“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的成員單位達到了58家。這種廣泛的科技合作表明,“一帶一路”在推動全球科技創新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全球發展增添新活力,D項正確;共建“一帶一路”,順應了全球化,但不能遏制了逆全球化思潮的泛濫,排除A項;國際經濟新秩序仍在建立的過程中,排除B項;“一帶一路”是合作發展的理念與倡議,而非區域經濟組織,排除C項。故選D項。12.在古埃及著名的那爾邁調色板上,兩面的頂端,分別雕刻了兩個代表哈托女神的母牛頭,表示那爾邁的王權得到女神護佑。牛頭中間是書寫著那爾邁之名的王宮圖標,圖標上立著上埃及的保護神荷魯斯神,意味著那爾邁的權力來自荷魯斯神。這反映了古埃及()A.王權神化色彩 B.階級分化明顯 C.宗教信仰多元 D.農耕文明發達〖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本質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埃及。依據材料概況可知:材料體現了古埃及君權神授和王權神佑的特征,即王權具有神化色彩,A項正確;材料體現不出“階級分化明顯”,未涉及不同階級的表述,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宗教信仰多元樣性,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農耕文明發達的表現,排除D項。故選A項。13.如表是《十二銅表法》內容節選。這主要體現了《十二銅表法》()第一表第三條如果被告因病或年邁而行動不便,要求他出庭者須為他準備車馬;如果被告不提出要求,車上可不必鋪備褥墊第四表第二條如果一個父親三度出售己子,其子可脫離父子關系第四表第四條尚在娘胎的小孩可享有合法繼承權。小孩如在父親逝世10個月以后出世,不得享有合法繼承權A.抑強扶弱原則 B.法律至上觀念 C.人文關懷意識 D.遵守契約精神〖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羅馬)。據圖表“被告因病或年邁而行動不便,……須為他準備車馬”"父親三度出售己子,其子可脫離父子關系”尚在娘胎的小孩可享有合法繼承權”等信息可知,《十二銅表法》體現了人性化色彩,C項正確;“抑強”的表述與圖表中“第一表第三條”和“第四表第四條”的內容不符,排除A項;圖表未講述“法律至上”及“遵守契約”,排除BD兩項。故選C項。14.有學者指出:葡萄牙和西班牙在羅馬教皇的袒護下,通過對美洲和亞洲的巧取豪奪獲得大量財富,使得歐洲一些國家垂涎欲滴。因此,推動了這些國家擺脫羅馬教廷控制的政治訴求,他們強烈要求改革羅馬教皇為了自身利益而賦予南歐國家對全球資源的壟斷秩序。該學者意在強調()A.宗教改革推動了民族國家誕生 B.早期殖民擴張帶有宗教動因C.經濟利益刺激宗教改革的爆發 D.歐洲傳統政治秩序亟需變革〖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世界)。該學者指出,隨著新航路的開辟,西、葡兩國在教皇的袒護下獲得了巨大財富,而歐洲一些國家卻深受教皇控制不能參與,所以這些國家要求擺脫羅馬教皇控制而獨立,打破西、葡兩國對全球資源的壟斷,可見該學者強調經濟因素對宗教改革的推動作用,C項正確。材料強調新航路開辟對宗教改革的影響,宗教改革推動了民族國家誕生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項;西、葡兩國的殖民擴張是在教皇支持下進行的,確實帶有宗教因素,但這不是學者強調的重點,排除B項;歐洲傳統政治秩序亟需變革強調資產階級革命的背景,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15.如圖為當前拉丁美洲種族構成示意圖。這可用以說明()A.西歐的資本原始積累充滿血腥 B.近代殖民活動帶來深遠影響C.歐洲文化成為拉美文化的主流 D.拉美國家移民政策相對寬松〖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拉丁美洲)。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后,西歐國家向美洲的殖民掠奪,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歐洲白人和非洲黑人數量激增,由于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沒有禁止不同族群之間的通婚,混血人種逐漸成為拉丁美洲的最大族群,圖表中相關數據即為其產物,B項正確;“資本原始積累充滿血腥”體現為奴隸貿易,殖民侵略等,與材料信息“種族構成”不符,排除A項;歐洲文化是拉美文化的組成部分,不是其主流文化,排除C項;材料主旨“近代殖民活動的歷史影響”,而“拉美國家移民政策”與主旨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16.1812年,俄國取得反拿破侖戰爭的勝利。部分貴族青年軍官和知識分子親身感受到法國革命給法國所帶來的社會進步,并最終于1825年發動了旨在反對沙皇專制制度和農奴制度的武裝起義。這表明拿破侖戰爭()A.摧毀了歐洲的封建專制制度 B.激發了歐洲各國的民族意識C.促進了歐洲啟蒙思想產生 D.推動了歐洲政治文化的重構〖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歐洲)。由題干中的信息“發動了旨在反對沙皇專制制度和農奴制度的武裝起義”可知,拿破侖戰爭激發了俄國部分青年軍官和知識分子的民主意識,主張重構俄國的政治文化,D項正確;拿破侖戰爭以失敗而告終,沒有摧毀了歐洲的封建專制制度,排除A項;材料主旨“歐洲政治文化的重構”,而“歐洲各國的民族意識”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項;“歐洲啟蒙運動”興起于17世紀的英國,早于題干中“拿破侖戰爭”發生的時間“18世紀末19世紀初”,排除C項。故選D項。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辛棄疾(1140-1207年)自幼目擊戰亂劫難之悲,親歷民族壓迫之苦,在祖父辛贊愛國思想的熏陶和悉心教導下,從小就樹立了以武立身做將軍的夢想和恢復中原失地的雄心壯志。22歲時,揭竿而起,聚眾兩千,起義抗金,并奉表南歸,直至67歲去世,在南宋生活了45年。在此期間,辛棄疾不失時機地緊抓住每次被朝廷任用的平臺和機遇,施展才能,建功立業,堪稱是“上馬擊賊,下馬草檄”的治世能臣。——摘編自鄒衛平《家國情懷壯稼軒》材料二南宋時,廣大人民反民族壓迫的愛國感情和斗爭精神,使辛棄疾受到了鼓舞,投進了反對侵略反對投降的斗爭。他認為“天下離合之勢常系于民心”,抗戰御敵,須得民心,惜民力,主張朝廷“寬民力”。辛棄疾不能投身抗金斗爭,是主降派左右了南宋政局的結果。因此,辛棄疾對這伙民族敗類極度不滿,投以無情的蔑視。但辛棄疾有著階級根源的正統觀念,例如,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受命鎮壓茶商軍。淳熙六年,會稽郡人王佐血腥地鎮壓了湖南農民起義,辛棄疾寫了首《滿江紅》表示祝賀。——摘編自洪耀輝《辛棄疾詞愛國思想的進步性和局限性》(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辛棄疾家國情懷產生的時代背景。(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評價辛棄疾的家國情懷。〖答案〗(1)背景:南宋與金長期對峙,戰亂不斷;南宋偏安南方,統治日益腐朽;民眾抗金斗爭高漲;理學思想的影響;家庭教育受到重視。(答出四點即可)(2)評價:弘揚了愛國主義精神;強化了社會責任感;以“忠君”為核心,極力維護封建統治秩序。〖解析〗【小問1】本題是背景類材料題。時空是:宋(中國)。根據材料一“辛棄疾(11401207年)自幼目擊戰亂劫難之悲,親歷民族壓迫之苦,在祖父辛贊愛國思想的熏陶和悉心教導下”,可得出南宋與金長期對峙,戰亂不斷;根據材料二“南宋時,廣大人民反民族壓迫的愛國感情和斗爭精神,使辛棄疾受到了鼓舞,投進了反對侵略反對投降的斗爭"并結合所學可得出,南宋偏安南方,統治日益腐朽;根據材料“22歲時,揭竿而起,聚眾兩千,起義抗金,并奉表南歸”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民眾抗金斗爭高漲;根據材料“在此期間,辛棄疾不失時機地緊抓住每次被朝廷任用的平臺和機遇,施展才能,建功立業”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理學思想的影響;根據材料“在祖父辛贊愛國思想的熏陶和悉心教導下”,可得出家庭教育受到重視。小問2】本題是影響類材料題。時空是:宋(中國)。根據材料一“辛棄疾不失時機地緊抓住每次被朝廷任用的平臺和機遇,……堪稱是‘上馬擊賊,下馬草檄'的治世能臣”,可得出以“忠君”為核心,極力維護封建統治秩序;根據材料二“辛棄疾對這伙民族敗類極度不滿,投以無情的蔑視”可得出,弘揚了愛國主義精神;根據材料“他認為‘天下離合之勢常系于民心’,抗戰御敵,須得民心,惜民力,主張朝廷‘寬民力’”,可得出強化了社會責任感。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王朝建立伊始,對于如何治理南方少數民族,朝廷有不同意見。朱元璋認為“溪峒蠻僚雜處,其人不知禮義,順之則服,逆之則變,未可輕動”。這種“順而治之”的原則,成了朱元璋在南方少數民族地區大力推行土司制度的指導思想。土司一經任命,朝廷即賜予誥敕、印章及冠帶等信物,作為朝廷命官的憑證。明代允許土司世代相襲,但為了有效地對土司進行控制,明王朝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比元代更為嚴密的承襲法,如凡土官承襲,必須赴京受命,以示朝廷威柄;土官襲職后,先要學習禮儀三個月,然后方準“回任管事”。——摘編自許力坤《明代土司制度述略》材料二明至清初,朝廷以“土司無用流官之例”,不許土司參加科舉考試。雍正朝大規模改土歸流,大量土司被廢除,土司制度日趨衰落。保留下來的土司,其權力受到嚴格限制,此外,土司制度下,土司、土目、土舍、土民階層固化,土司社會缺乏生機與活力。在此背景下,土司請求參加科舉考試。雍正十三年,土司獲準參加科舉少數民族首領的土司參加科舉考試,推動了科舉制度在西南少數民族社會的發展,對西南少數民族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摘編自郗玉松《土司參加科舉與科舉制度對西南少數民族社會影響研究》(1)根據材料一、概括明代土司治理的特點。(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清代土司參加科舉對少數民族地區的影響。〖答案〗(1)特點:因俗而治;土司世襲;受中央嚴格管控。(2)影響:推動了科舉制在當地的傳播發展;促進了當地社會階層流動;推動了當地文化教育的發展;有利于多民族統一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解析〗【小問1】本題是特點類材料題。時空是:明(中國)。根據材料一“這種‘順而治之’的原則,成了朱元璋在南方少數民族地區大力推行土司制度的指導思想”可得出特點為因俗而治;根據材料“土司一經任命,朝廷即賜予誥敕、印章及冠帶等信物,作為朝廷命官的憑證,明代允許土司世代相襲”,可得出土司世襲;根據材料“但為了有效地對土司進行控制,明王朝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比元代更為嚴密的承襲法,如凡土官承襲,必須赴京受命,以示朝廷威柄;土官襲職后,先要學習禮儀三個月,然后方準‘回任管事’”,可得出受中央嚴格管控。【小問2】本題是影響類材料題。時空是:清(中國)。根據材料二“雍正十三年,土司獲準參加科舉少數民族首領的土司參加科舉考試”并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影響為推動了科舉制在當地的傳播發展;根據材料“推動了科舉制度在西南少數民族社會的發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促進了當地社會階層流動和推動了當地文化教育的發展;根據材料“雍正朝大規模改土歸流,大量土司被廢除,土司制度日趨衰落”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有利于多民族統一國家的鞏固和發展。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世紀20年代前半期,革命似滾滾洪流席卷中國大地,但此時的各種革命力量遠不如統治著中國的帝國主義勢力和封建勢力強大。誕生不久的,如果不去團結一切同盟軍,結成最廣泛的統一戰線,就不會在社會上產生大的影響,更不能把革命引向勝利。——摘編自中共中央宣傳部《宣傳工作簡史》材料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以日本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為革命對象,在長期的反侵略斗爭中建立和發展起來的。“九·一八”事變,日本帝國主義開始了滅我中華毀我民族變中國為其殖民地的階段。除極少數親日派、大漢奸外,從農民到地主,以工人階級到英美派的買辦資產階級,從到國民黨,無不包括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之中。國民黨擁有全國性政權及數百萬軍隊,過去曾有過三十萬軍隊及數百萬人的政權,但由于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尤其是經過艱難困苦的長征,力量已大大削弱。國共兩黨之間存在著巨大的階級差別,力量又不平衡,決定了統一戰線在對外進行民族斗爭的同時,內部又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尖銳的階級斗爭。——摘編自袁永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特點》(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是如何解決當時“革命力量薄弱”問題的,并分析其產生的影響。(2)根據材料二、概括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特點。〖答案〗(1)解決措施:國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聯合工人農民,開展工農運動。影響:掀起了國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統治。(2)特點:以解決民族矛盾為目標;廣泛的民族性;復雜的階級矛盾;國共兩個政權,兩個軍隊的合作〖解析〗【小問1】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的中國。第一小問措施,根據材料―“誕生不久的,如果不去團結一切同盟軍,結成最廣泛的統一戰線,就不會在社會上產生大的影響,更不能把革命引向勝利”并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國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聯合工人農民,開展工農運動。第二小問影響,根據材料一“誕生不久的,如果不去團結一切同盟軍,結成最廣泛的統一戰線,就不會在社會上產生大的影響,更不能把革命引向勝利。”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掀起了國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小問2】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的中國。根據材料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以日本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為革命對象”可知,以解決民族矛盾為目標;根據材料二“除極少數親日派、大漢好外,從農民到地主,……無不包括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之中。”可知,廣泛的民族性;根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酒店業績跟蹤與分析試題及答案
- 智慧交通在產業升級中的作用試題及答案
- 紡織機械操作證書考試全面覆蓋試題及答案
- 精準把握2024年酒店經營管理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二零二五土地證抵押借款合同書范例
- 智慧交通系統的多維評估與分析試題及答案
- 中介房產代理銷售合同二零二五年
- 餐廳承包合同書模板二零二五年
- 苗圃技術員職業合同
- 電氣工程師資格證書考試資料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4年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 2025-2030膠原酶產業發展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 血站安全與衛生培訓課件
-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期中期中測試卷(提優卷)(含答案)
- 藝考生協議合同
- 高考前的“加速度”高三下學期期中家長會
- 畢業設計(論文)-板材碼垛機器人機械結構設計
- 各國貨幣知識
- T-CAS 947-2024 類器官在化學品毒性測試中的應用規范
- 清理泥石流堆積體施工方案
- 2025年住建部建筑工程合同范文與指導性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