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廣州卷第16題 非選擇題(解析版)_第1頁
押廣州卷第16題 非選擇題(解析版)_第2頁
押廣州卷第16題 非選擇題(解析版)_第3頁
押廣州卷第16題 非選擇題(解析版)_第4頁
押廣州卷第16題 非選擇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押廣州卷非選擇題第16題金屬的化學性質,常見金屬的冶煉方法,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題號/年份2021202220232024年一模2024年考向預測T16考點探究酸堿的主要性質;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酸的化學性質;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物質的相互轉化和制備常見金屬的冶煉方法;金屬的物理性質及用途;合金與合金的性質;金屬的化學性質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常見能源的種類、能源的分類;氫氣的用途和氫能的優缺點;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的能量變化2024年廣州中考第16題考查中檔難度題,預測考查金屬的化學性質,常見金屬的冶煉方法,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考點1探究酸堿的主要性質1.(2021?廣州·16T)某校學生利用如圖所示兩個實驗探究酸的性質。(1)試管A中溶液變渾濁的反應是CO2+Ca(OH)2=CaCO3↓+H2O(寫化學方程式)。(2)試管B中鐵釘變得光亮且表面有氣泡生成,溶液呈黃色,將此時溶液中和液面上方存在的微觀粒子的種類在圖中補充完整(粒子數目不作要求:不考慮空氣、水)。(3)將所有學生完成上述兩個實驗產生的廢液收集并處理,向該廢液中加入適量Na2CO3,除去鈣、鐵元素和過量的酸,可觀察到:①有氣泡產生,②產生大量沉淀。靜置過濾得到無色溶液,經檢測pH約為7,取樣滴加碳酸鈉溶液,無明顯現象,鈣已除盡。(4)若處理廢液時共消耗Na2CO3212g,則實驗室為本次探究實驗至少準備了2000g鹽酸。(已知鹽酸的質量分數為7.3%)【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解析】(1)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書寫化學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沉淀符號,所以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故填:CO2+Ca(OH)2=CaCO3↓+H2O;(2)鐵釘表面變得光亮,溶液呈黃色,說明鐵釘生銹,鐵與氧化鐵與鹽酸反應,所以溶液中有鹽酸、氯化鐵,有氣泡產生,說明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因此還有氯化亞鐵,液面上方之一氫氣,因此溶液中還含有的離子為鐵離子和亞鐵離子,鹽酸具有揮發性,因此液面上方含有的是氫分子和氯化氫分子;故答案為:;(3)廢液中含有過量的酸,向其中加入碳酸鈉,碳酸鈉先與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故先看到有氣泡冒出,碳酸鈉中的碳酸根離子和鈣離子結合生成碳酸鈣沉淀,若鈣離子被除盡,則加入碳酸鈉溶液,無明顯現象,故填:有氣泡產生;碳酸鈉;(4)設需要的鹽酸質量為x用碳酸鈉處理廢液時,碳酸鈉全部反應生成氯化鈉,氯化鈉中氯元素全來自于鹽酸,三者之間的質量關系為:Na2CO3~2NaCl~2HCl10673212g7.3%×x=x=2000g故填:2000。考點2常見金屬的冶煉方法2.(2023?廣州·16T)我國古代科技璀璨奪目,金屬的冶煉與使用在當時已處于世界先進水平。(1)日常生活中,適合制作電纜的金屬是B(填標號)。A.金B.銅C.汞D.鎢(2)明代《天工開物》描述了錫的冶煉方法,如圖a。①原料錫砂中的SnO2和木炭反應得到錫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C+SnO2Sn+CO2↑。②煉錫時混入少許鉛形成合金,產物更易熔化流出,原因是合金的熔點比組分金屬熔點低。(3)圖b為古代煉鋅工藝原理示意圖。爐甘石成分是ZnCO3,高溫易分解生成ZnO。①泥罐外煤餅的主要作用是燃燒提供熱量,泥罐內煤粉的主要作用是作還原劑。②已知鋅的沸點為907℃,泥罐下部溫度可達1200℃,上部約為600℃,該工藝從反應混合物中收集液態鋅的方法屬于C(填標號)。A.結晶B.蒸發C.蒸餾D.升華③必須冷卻后才能取鋅,是為了防止發生反應:2Zn+O22ZnO(寫化學方程式)。(4)濕法冶金利用置換反應。向Cu(NO3)2、AgNO3混合液中加入Fe粉,充分反應后過濾。若濾渣中有兩種金屬,則濾液中一定不含的金屬陽離子是銀離子或Ag+。【答案】(1)B;(2)①C+SnO2Sn+CO2↑;②合金的熔點比組分金屬熔點低;(3)①作還原劑;②C;③2Zn+O22ZnO;(4)銀離子或Ag+。【解析】(1)適合制作電纜的金屬應該具有良好的導電性,且價格還應該便宜,A、金具有導電性,但是價格昂貴,不符合題意;B、銅具有良好的導電性,且價格低廉,符合題意;C、汞在常溫下是液態,不符合題意;D、鎢的熔點高,不適合制作電纜,不符合題意;故選B;(2)①原料錫砂中的SnO2和木炭高溫下反應得到錫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SnO2Sn+CO2↑;②合金的熔點低于其組成中純金屬的熔點,煉錫時混入少許鉛形成合金,產物更易熔化流出;(3)①煤粉的主要成分是碳,在高溫的條件下,碳酸鋅分解為氧化鋅和二氧化碳,在罐中,碳與氧化鋅在高溫的條件下反應生成鋅和二氧化碳,碳能奪取氧化鋅中的氧將其還原為鋅,所以泥罐內煤粉的主要作用是做還原劑;②由于鋅的沸點為907℃,泥罐下部溫度可達1200℃,上部約為600℃,此時鋅由氣態轉化為液態;A、結晶是物質由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不符合題意;B、蒸發是指將溶液中的溶劑通過加熱使其除去水分,剩下溶質固體,蒸發的目的是將溶液中的溶質分離出來,不符合題意;C、蒸餾是將液體先通過加熱使其氣化,再通過冷凝使其液化的過程,蒸餾是根據混合物的沸點不同進行分離,鋅的沸點為907℃,泥罐下部溫度可達1200℃,上部約為600℃,在冷凝區,鋅由氣態轉化為液態,故工藝從反應混合物中收集液態鋅的方法屬于蒸餾,符合題意;D、升華是指固態物質不經液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不符合題意;故選C;③必須冷卻后才能取鋅,是為了防止生成的鋅在較高溫度下又被氧化成氧化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Zn+O22ZnO;(4)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鐵>氫>銅>銀,向Cu(NO3)2、AgNO3混合液中加入Fe粉,鐵會先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銀,待硝酸銀反應完全,鐵有剩余,鐵會與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銅,充分反應后過濾。若濾渣中有兩種金屬,則為銀和銅,可確定硝酸銀中的銀一定被全部置換出來,無法判斷硝酸銅是否有剩余,則濾液中一定不含的金屬陽離子是銀離子(Ag+)。故答案為:(1)B;(2)①C+SnO2Sn+CO2↑;②合金的熔點比組分金屬熔點低;(3)①作還原劑;②C;③2Zn+O22ZnO;(4)銀離子或Ag+。考點3物質的相互轉化和制備3.(2022?廣州·16T)陶瓷是火與土的結晶,是中華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1)下列中學實驗室常見用品中,材質為陶瓷的是C(填標號)。A.燒杯B.集氣瓶C.蒸發皿D.坩堝鉗(2)燒制陶瓷的原料為黏土,某黏土的成分如表,所列出的四種氧化物中屬于非金屬氧化物的是SiO2(寫化學式)。成分二氧化硅氧化鋁氧化鐵氧化鎂其它質量分數/%69.5114.152.551.3112.48(3)“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描述的是著名的青瓷。①手工制作陶瓷的過程如圖1,陶瓷豐富的色彩與燒制過程中的還原反應有關。燃料(以木炭為例)在窯體內燃燒。通過兩步反應生成CO,化學方程式為C+O2CO2、CO2+C2CO。②青瓷的“翠色”來源十分復雜,涉及窯體內的CO和瓷器表面釉料中的氧化鐵在高溫下反應生成氧化亞鐵,化學方程式為Fe2O3+CO2FeO+CO2。(4)古代窯爐(如圖2)構造不斷變遷。為了提高窯體內CO的體積分數,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有哪些?AD(填標號)A.相對增加燃料用量B.相對增加空氣鼓入C.增加排氣口數量D.減少排氣口數量【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解析】(1)蒸發皿的材質為陶瓷。故答案為:C。(2)如表所列出的四種氧化物中屬于非金屬氧化物的是SiO2。故答案為:SiO2。(3)①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高溫條件下二氧化碳和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C+O2CO2、CO2+C2CO。故答案為:C+O2CO2、CO2+C2CO。②氧化鐵在高溫下和一氧化碳反應生成氧化亞鐵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Fe2O3+CO2FeO+CO2。故答案為:Fe2O3+CO2FeO+CO2。(4)為了提高窯體內CO的體積分數,可以相對增加燃料用量(促進不完全燃燒,得到更多的一氧化碳)、減少排氣口數量(促進碳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故答案為:AD。考點4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4.(2024?廣州一模·16T)人類社會發展離不開能源。能源發展歷史上經歷了柴草時期、煤炭時期、石油和天然氣時期,逐漸進入新能源時期。(1)科學技術的發展,為人類社會對能源的開發利用開辟了新天地。①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都屬于不可再生(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②結合圖1信息判斷,圖中相等質量的五種物質充分燃燒時放出熱量最多的是氫氣。(2)開發和利用清潔高效的新能源,是21世紀人類面臨的重要課題。氫能是未來最理想的能源之一。①氫能源公交車使用的氫氧燃料電池是一種將氫和氧的化學能轉化成電能的裝置。②寫出氫能源的優點(一點即可):燃燒產物只有水,對環境無污染(合理即可)。(3)氫能源被廣泛應用的關鍵之一是要有大規模制氫的途徑。①現有工業制氫方式中,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氫是一種重要工藝。在加熱條件下,甲烷和二氧化碳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和氫氣,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H4+CO22CO+2H2。②理想的氫能源循環體系(如圖2)是利用合適的光分解催化劑,使水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分解產生氫氣。若要制取9kg氫氣,理論上至少需要分解水81kg。【答案】(1)①不可再生;②氫氣;(2)①電;②燃燒產物只有水,對環境無污染(合理即可);(3)①CH4+CO22CO+2H2;②81。【解析】(1)①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都是經過億萬年緩慢形成的,在短期內得不到補充,都屬于不可再生能源;故答案為:不可再生;②結合圖1信息判斷,圖中相等質量的五種物質充分燃燒時放出熱量最多的是氫氣;故答案為:氫氣;(2)①氫能源公交車使用的氫氧燃料電池是一種將氫和氧的化學能轉化成電能的裝置;故答案為:電;②氫能源的優點是熱值高,制備原料來源廣,燃燒產物只有水,對環境無污染;故答案為:燃燒產物只有水,對環境無污染(合理即可);(3)①在加熱條件下,甲烷和二氧化碳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和氫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4+CO22CO+2H2;故答案為:CH4+CO22CO+2H2;②設需要水的質量為x,則:2H2O2H2↑+O2↑364x9kgx=81kg故答案為:81。知識必備一、金屬的化學性質1、大多數金屬可與氧氣的反應金屬在空氣中在氧氣中鎂常溫下逐漸變暗,表面形成氧化膜。點燃,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體。點燃,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體2Mg+O2點燃2MgO鋁常溫下表面變暗,生成一種致密的氧化膜點燃,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體4Al+3O2點燃2Al2O3鐵持續加熱變紅點燃,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體3Fe+2O2點燃Fe3O4銅加熱,生成黑色物質;在潮濕的空氣中,生成銅綠而被腐蝕紫紅色的銅絲加熱后變黑2Cu+O2加熱2CuO銀、金即使在高溫時也不與氧氣發生反應2、金屬+酸→鹽+H2↑(置換反應)反應條件:金屬活動性排在H前注意:實驗前用砂紙打磨金屬,除去鎂、鐵等金屬表面的氧化膜,便于金屬與酸接觸反應。稀鹽酸/稀硫酸鎂鋅鐵現象固體逐漸溶解,產生大量氣泡固體逐漸溶解,產生較多氣泡固體逐漸溶解,無色溶液變為淺綠色,產生少量氣泡方程式Mg+2HCl=MgCl2+H2↑Zn+2HCl=ZnCl2+H2↑Fe+2HCl=FeCl2+H2↑Mg+H2SO4=MgSO4+H2↑Zn+H2SO4=ZnSO4+H2↑Fe+H2SO4=FeSO4+H2↑鐵與稀鹽酸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的鐵的化合物中,鐵化合價為+2價。有Fe2+的溶液為淺綠色3、金屬與金屬化合物的反應:金屬+鹽→新鹽+新金屬(置換反應)實驗鐵釘+硫酸銅溶液鋁絲+硫酸銅溶液銅絲+硝酸銀溶液現象鐵表面有紅色固體產生,溶液由藍色逐漸變為淺綠色。鋁表面有紅色固體產生,溶液由藍色逐漸變為無色。銅表面有銀白色固體產生,溶液由無色逐漸變為藍色。化學方程式Fe+CuSO4=Cu+FeSO42Al+3CuSO4=Al2(SO4)3+3CuCu+2AgNO3=2Ag+Cu(NO3)2活動性比較鐵>銅鋁>銅銅>銀(1)反應條件:參加反應的金屬活動性必須強于鹽中金屬的活動性(K、Ca、Na除外),且鹽必須可溶。(2)現象的描述重點:金屬表面生成固體的顏色,溶液顏色的變化。(3)*通過金屬與金屬化合物溶液是否反應判斷金屬的活動性。總結:比較金屬活動性的方法:4、常見金屬在溶液中的活動性順序:(巧記:嫁給那美女;身體細纖輕;總共一百斤)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1)表明了金屬活動性強弱順序(前強后弱),即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失去電子變成離子,其活動性就越強;金屬的位置越靠后,其陽離子在水溶液中就比較容易獲得電子變成原子,其活動性就越弱。

需要注意的是:金屬的活動性就越強參加反應時,現象就越明顯、越劇烈。

(2)可用來判斷金屬與酸能否發生置換反應(氫前置換氫),只有排在氫前面的金屬,才能置換出酸中的氫,而排在氫后面的金屬不能置換出酸中的氫。

(3)可用來判斷金屬與金屬化合物溶液(即鹽溶液)能否發生置換反應(前置后,鹽可溶,K、Ca、Na不能夠),排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前面的金屬一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里置換出來。

(4)利用金屬與酸或鹽溶液之間的置換反應是否發生,通過具體的實驗及其現象的分析,反過來可以反推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①利用金屬與酸能否發生置換反應,來反推金屬的活動性順序,例如,把鐵和銅分別放在稀鹽酸中時,鐵的表面上有氣泡冒出,這說明鐵位居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氫的前面;而銅的表面無明顯的現象,這說明銅位居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氫的后面;由此可推得鐵活潑性比銅的要強;

②利用金屬與鹽溶液能否發生置換反應,來反推金屬的活動性順序。例如,把鐵釘放在硫酸銅溶液中,過一會兒,發現鐵釘表面上出現了一層紅色物質(即銅);由此可推得鐵活潑性比銅的要強。【解題技巧】解答這類題目時,首先,要熟記和理解金屬的性質及用途、常見金屬的特性及其應用、合金與合金的性質、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等相關知識;然后,根據所給的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結合所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以及從生活、電視、網絡中了解到的有關金屬及合金的信息,細致地閱讀、分析題意等,聯系著生活實際,細心地進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題目的要求,認真地進行選擇或解答即可。二、常見金屬的冶煉方法1、電解法,主要使用于金屬活動順序表中鈉至鋁之間的金屬的冶煉;例如,鈉的冶煉:2NaCl(熔融)2Na+Cl2↑;鎂的冶煉:MgCl2(熔融)Mg+Cl2↑;鋁的冶煉:2Al2O3(熔融)4Al+3O2↑;

2、熱還原法,主要使用于金屬活動順序表中鋅至銅之間的金屬的冶煉;(1)用H2作還原劑(優點:得到的金屬較純,污染小,但價格較貴),如H2+CuO?Cu+H2O;(2)用C(焦炭、木炭)、CO作還原劑(火法冶金;缺點:易混入雜質,污染空氣),如C+2CuO2Cu+CO2↑、CO+CuO?Cu+CO2,C+ZnOZn+CO↑(我國是世界上冶煉鋅最早的國家,明朝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一書中有記載),3C+2Fe2O34Fe+3CO2↑、3CO+Fe2O32Fe+3CO2;(3)用Al作還原劑(鋁熱劑)冶煉難熔的金屬,如2Al+Fe2O32Fe+Al2O3;(4)用Na、Mg等活潑金屬作還原劑冶煉Ti等現代的有色金屬,即4Na+TiCl4(熔融)Ti+4NaCl、2Mg+TiCl4(熔融)Ti+2MgCl2(鈦和鈦合金被認為是21世紀的重要金屬材料);

3、加熱法(即用加熱其氧化物或鍛燒其硫化物的方法),主要使用于Hg、Ag等不活潑金屬的冶煉;如:2HgO?Hg+O2↑、HgS+O2?Hg+SO2↑、2Ag2O?4Ag+O2↑;

4、置換法(濕法冶金),即根據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表的應用,利用排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前面的金屬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里置換出來;例如,Fe+CuSO4=FeSO4+Cu;2Al+3CuSO4=Al2(SO4)3+3Cu;

5、物理提取法,主要使用于提取Pt、Au等極不活潑的金屬,由于它們在自然界中以單質形式存在,且密度很大,用多次淘洗法去掉礦粒、泥沙等雜質,便可得到。【解題技巧】解答這類題目時,首先,要熟記和理解鈉、鎂、鋁、銅、鋅、鐵、鈦、汞、銀、鉑和金等常見金屬的冶煉方法及其原理等相關知識;然后,根據所給的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結合所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特別是有關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意義、常用的還原劑、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等,細致地閱讀、分析題意,聯系著生活實際,細心地進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題目的要求,認真地進行選擇或解答即可。三、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1、金屬銹蝕的條件是金屬要與水、空氣中氧氣或二氧化碳等接觸;初中階段主要是指金屬鐵的銹蝕條件,即鐵與氧氣、水同時接觸就會生銹;2、防止鐵制品生銹(即鐵銹蝕的防護)的常用措施主要有如下:

(1)用完鐵制品后及時擦洗干凈,置于干燥的環境,保持其表面的潔凈、干燥;

(2)在鐵制品表面涂上一層保護膜;例如,機械零件等表面涂油,家用電器、自行車車架、鋼窗等表面刷漆,等等;

(3)在鐵制品表面進行烤藍、煮黑等處理(使其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四氧化三鐵薄膜);例如,鋸條、鏈條等;

(4)在鐵制品表面鍍上一層其他金屬;例如,自行車車把、鋼圈以及門把手和水龍頭等表面上,經常鍍鋅、錫或鉻等;

(5)改變鐵制品的內部結構,將其制成不銹鋼等合金。【解題技巧】解答這類題目時,首先,要熟記和理解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措施等相關知識;然后,根據所給的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結合所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特別是有關鐵生銹的條件及其防護措施等,細致地閱讀、分析題意,聯系著生活實際,細心地進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題目的要求,認真地進行選擇或解答即可;另外,對于銅生銹的探究,除了聯系比較熟悉的鐵的生銹條件之外,還可以根據銅銹(又名銅綠或孔雀石等)的化學式Cu2(OH)2CO3,結合著質量守恒定律來分析、探究,就不難反推出銅生銹的條件了考點1金屬的化學性質1.(2024?天河區一模)古今很多金屬制品造型優美、應用廣泛。Ⅰ.西漢青銅雁魚燈的造型和工作原理如圖。燈里面是空的,燈罩可自由開合,腹部的清水用于吸收燃燒產生的廢氣。(1)《考工記》記載了青銅成分:“六分其金(‘金’指銅),而錫居其一”,則青銅屬于金屬(填“金屬”或“合成”)材料。(2)出土時燈表面存在綠色銹蝕[主要成分為堿式碳酸銅,化學式為Cux(OH)2CO3],x=2。(3)燈采用淆水(石油,含C、H、S等元素)為燃料,當看到有大量黑煙產生時,應該擴大(填“擴大”或“減小”)進風口。燃料完全燃燒產生的氣體中有污染性的是二氧化硫,此時若取出少量腹部的溶液,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紅色。Ⅱ.金屬蝕刻畫是利用化學反應在金屬表面形成凹凸圖案。(4)將鋁板表面打磨并貼上保護膜后刻畫出圖案,再滴加蝕刻液發生反應,蝕刻出一朵紅色玫瑰花如圖。打磨的目的是除去表面的氧化物。蝕刻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Al+3CuSO4═Al2(SO4)3+3Cu。(5)工業上,金屬鎳(Ni)蝕刻可用于生產半導體器件。已知金屬活動性:Zn>Ni>Pb,據此判斷下列能蝕刻鎳單質的有AD(填標號)。A.稀鹽酸B.NaOH溶液C.MgCl2溶液D.AgNO3溶液【答案】(1)金屬。(2)2。(3)擴大;二氧化硫;紅色。(4)除去表面的氧化物;2Al+3CuSO4═Al2(SO4)3+3Cu。(5)AD。【解析】(1)青銅屬于金屬材料。故答案為:金屬。(2)Cux(OH)2CO3]中銅元素化合價是+2,氫氧根化合價是﹣1,碳酸根化合價是﹣2,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知,x=2。故答案為:2。(3)燈采用淆水(石油,含C、H、S等元素)為燃料,當看到有大量黑煙產生時,應該擴大進風口。燃料完全燃燒產生的氣體中有污染性的是二氧化硫,此時若取出少量腹部的溶液,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紅色。故答案為:擴大;二氧化硫;紅色。(4)打磨的目的是除去表面的氧化物。蝕刻時鋁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鋁和銅,銅是紅色固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Al+3CuSO4═Al2(SO4)3+3Cu。故答案為:除去表面的氧化物;2Al+3CuSO4═Al2(SO4)3+3Cu。(5)工業上,金屬鎳(Ni)蝕刻可用于生產半導體器件。已知金屬活動性:Zn>Ni>Pb,據此判斷下列能蝕刻鎳單質的有稀鹽酸、AgNO3溶液,是因為鎳能和稀鹽酸、硝酸銀反應。故答案為:AD。2.(2024?越秀區校級一模)青花瓷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國瓷器。繪制青花瓷紋飾的原料中主要含有氧化鈷。鈷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第Ⅷ族,其化學性質與鐵相似。元素周期表(部分)ⅦBⅧⅠB425Mn錳54.9426Fe鐵55.8527Co鈷58.9328Ni鎳58.9629Cu銅63.55(1)鈷的原子序數是27。(2)鈷的化合物鈷酸鋰(化學式LiCoO2,鋰元素化合價為+1)常用作手機電池的正極材料,其中鈷元素的化合價為LiO2。(3)在化學反應中,金屬鈷和鐵一樣,也能與稀硫酸發生反應放出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H2SO4=CoSO4+H2↑。(4)在空氣中煅燒草酸亞鈷(CoC2O4)生成鈷的一種氧化物和CO2氣體。取一定草酸亞鈷充分煅燒后,測得固體質量為4.82g,生成CO2的質量為5.28g。則產物中氧化物的化學式是Co3O4。【答案】(1)27;(2)LiO2;(3)Co+H2SO4=CoSO4+H2↑;(4)Co3O4。【解析】(1)由元素周期表一格可知,左上角數字表示原子序數,所以鉆的原子序數為27,故A正確;(2)LiCoO2中鋰元素化合價是+1,氧元素化合價是﹣2,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知,鈷元素的化合價為:LiO2;(3)鈷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CoSO4和氫氣,方程式為:Co+H2SO4=CoSO4+H2↑;(4)5.28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質量為:5.28g×=1.44g,草酸亞鈷質量為:1.44g÷=8.82g,鈷的氧化物中鈷元素質量為:8.82g×=3.54g,氧元素質量為:4.82g﹣3.54g=1.28g,鈷的氧化物中鈷原子和氧原子個數比為:=3:4,因此鈷的氧化物的化學式是Co3O4;3.(2024?濮陽一模)將一定量的Zn加入含有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得到如圖所示的溶液的質量與加入Zn的質量的關系圖。(1)請寫出b點對應的溶液中溶質的化學式Zn(NO3)2和Cu(NO3)2。(2)請寫出a~b段(不包括端點)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Zn+2AgNO3═Zn(NO3)2+2Ag。【答案】(1)Zn(NO3)2和Cu(NO3)2;(2)Zn+2AgNO3═Zn(NO3)2+2Ag。【解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將一定量的Zn加入含有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鋅先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銀,反應后溶液質量減小,后與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銅,反應后溶液質量增大。(1)由以上分析可知,圖示中a~b段是Zn先與AgNO3反應,b~c段是Zn與Cu(NO3)2反應,c點反應結束,d點Zn過量,b點是硝酸銀恰好被反應完,溶液中有硝酸銅和生成的硝酸鋅,因此溶液中溶質成分只有生成的Zn(NO3)2;(2)由上面分析可知,a~b段是Zn先與AgNO3反應,化學方程式為:Zn+2AgNO3═Zn(NO3)2+2Ag。故答案為:(1)Zn(NO3)2和Cu(NO3)2;(2)Zn+2AgNO3═Zn(NO3)2+2Ag。4.(2024?中原區模擬)向一定質量的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鋅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無色濾液,所得無色濾液與原混合溶液的質量相等。(1)濾液中一定沒有(填“一定有”“一定沒有”或“可能有”)AgNO3。(2)請分析反應前后溶液質量保持不變的原因鋅與硝酸銀溶液反應,溶液的質量減小;鋅與硝酸亞鐵溶液反應,溶液的質量增大;當減小與增大的質量相等時,溶液的質量保持不變。(3)向濾渣中滴加稀硫酸有氣泡產生,寫出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Fe+H2SO4═FeSO4+H2↑。(寫出一個即可)【答案】(1)一定沒有。(2)鋅與硝酸銀溶液反應,溶液的質量減小;鋅與硝酸亞鐵溶液反應,溶液的質量增大;當減小與增大的質量相等時,溶液的質量保持不變。(3)Fe+H2SO4═FeSO4+H2↑。【解析】向一定質量的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鋅粉,鋅先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銀,反應后溶液質量減小,后和硝酸亞鐵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鐵,反應后溶液質量增大,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無色濾液,說明硝酸銀和硝酸亞鐵完全反應,所得無色濾液與原混合溶液的質量相等。(1)濾液中一定沒有AgNO3。(2)反應前后溶液質量保持不變的原因是鋅與硝酸銀溶液反應,溶液的質量減小;鋅與硝酸亞鐵溶液反應,溶液的質量增大;當減小與增大的質量相等時,溶液的質量保持不變。(3)向濾渣中滴加稀硫酸有氣泡產生,是因為濾渣中的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Fe+H2SO4═FeSO4+H2↑。5.(2024?德州一模)金屬材料在日常生活、工農業生產和科學研究中有著廣泛的用途。(1)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降落火星,實現了中國航天史無前例的突破。在探測器運行系統中使用了銅絲作電線,是因為銅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和延展性。(2)第24屆冬奧會紀念幣的材質為黃銅(銅鋅合金),強度高,耐腐蝕。若將少量黃銅投入到足量稀鹽酸中,有(填“有”或“沒有”)固體剩余。(3)數字化實驗利用傳感器能準確地測定實驗過程的相關數據。如圖是某同學將少量鋅粒放入盛有過量稀硫酸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用壓強傳感器測得容器內氣體壓強與反應時間的變化曲線。據圖回答下列問題:①AB段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H2SO4═ZnSO4+H2↑。②BC段曲線下降的原因是完全反應后不再放熱,溫度降低,氣壓減小。③C點表示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有H2SO4、ZnSO4(填化學式)。【答案】(1)導電。(2)有。(3)①Zn+H2SO4═ZnSO4+H2↑。②完全反應后不再放熱,溫度降低,氣壓減小。③H2SO4、ZnSO4。【解析】(1)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降落火星,實現了中國航天史無前例的突破。在探測器運行系統中使用了銅絲作電線,是因為銅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和延展性。故答案為:導電。(2)第24屆冬奧會紀念幣的材質為黃銅(銅鋅合金),強度高,耐腐蝕。若將少量黃銅投入到足量稀鹽酸中,有固體剩余,是因為銅不能和稀鹽酸反應。故答案為:有。(3)①AB段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H2SO4═ZnSO4+H2↑。故答案為:Zn+H2SO4═ZnSO4+H2↑。②BC段曲線下降的原因是完全反應后不再放熱,溫度降低,氣壓減小。故答案為:完全反應后不再放熱,溫度降低,氣壓減小。③C點表示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有過量的稀硫酸中的硫酸和反應生成的硫酸鋅。故答案為:H2SO4、ZnSO4。6.(2024?雁塔區校級四模)化學美隨處可見。(1)“結構美”。碳的多種結構美輪美奐。圖一中的A、B、C分別代表三種不同的碳單質,它們的物理性質有明顯差異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顏色美”。兵馬傭彩繪中發現了絕美的“中國紫”,主要成分是硅酸銅鋇(BaCuSi2O6)。已知Cu元素的化合價為+2,Ba元素的化合價為+2,則BaCuSi2O6中Si元素的化合價為+4。(3)“模型美”。模型是聯系宏觀與微觀的橋梁。圖二為鐵與鹽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圖“”應填的粒子符號是Fe2+,該反應的現象為有氣泡產生,溶液顏色由無色變為淺綠色。【答案】(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4;(3)Fe2+;有氣泡產生,溶液顏色由無色變為淺綠色。【解析】(1)圖一中的A、B、C分別代表三種不同的碳單質,它們的物理性質有明顯差異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硅酸銅鋇中Cu元素的化合價為+2,Ba元素的化合價為+2,氧元素顯﹣2價,設硅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2)+(+2)+2x+(﹣2)×6=0,則x=+4價。(3)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反應實質是鐵原子和氫離子反應生成亞鐵離子和氫分子,圖“”應填的粒子符號是Fe2+,該反應的現象為有氣泡產生,溶液顏色由無色變為淺綠色。考點2常見金屬的冶煉方法7.(2024?廣州模擬)金屬材料在人類文明的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古代冶煉技術彰顯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1)戰國《韓非子?內儲說上》提到,早期采金技術均是“沙里淘金”。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單質(填“單質”或“化合物”)形式存在。(2)明代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一書,介紹了“火法煉鋅”的方法:把爐甘石(ZnCO3)和煤炭餅裝入煉鋅罐(如圖所示),泥封,“其底鋪薪,發火煅紅”“冷定毀罐取出”。①爐甘石(ZnCO3)加入鋅罐之前,先將其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②“火法煉鋅”時,爐甘石(ZnCO3)在高溫下分解生成一種金屬氧化物和一種溫室氣體,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ZnCO3ZnO+CO2↑。③反應區中,煤炭中的碳與氧化鋅發生反應:C+2ZnO2Zn+CO2↑,該反應中體現了碳的還原性(填“還原性”或“氧化性”)。④必須“冷定”后才能“毀罐”取鋅,請從化學變化的角度解釋其原因防止生成的鋅在較高溫度下又被氧化成氧化鋅。(3)向Cu(NO3)2、AgNO3混合液中加入一定質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渣中加入適量稀硫酸,有氣泡產生,則濾液中的溶質成分是Fe(NO3)2。【答案】(1)單質;(2)①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②ZnCO3ZnO+CO2↑;③還原性;④防止生成的鋅在較高溫度下又被氧化成氧化鋅;(3)Fe(NO3)2。【解析】(1)金的化學性質很穩定,因此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單質形式存在;故答案為:單質;(2)①爐甘石(ZnCO3)加入鋅罐之前,先將其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故答案為: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②反應區中,爐甘石(ZnCO3)在高溫下分解生成一種金屬氧化物和一種常見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該金屬氧化物是氧化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CO3ZnO+CO2↑;故答案為:ZnCO3ZnO+CO2↑;③在該反應中,碳能奪取氧化鋅中的氧元素,將其轉化為鋅的單質,體現了碳的還原性;故答案為:還原性;④必須“冷定“后才能“毀罐”取鋅,從化學變化的角度解釋其原因是:防止生成的鋅在較高溫度下又被氧化成氧化鋅;故答案為:防止生成的鋅在較高溫度下又被氧成氧化鋅;(3)因為向濾渣中滴加稀硫酸,有氣泡產生,說明濾渣中有鐵粉,即所加的鐵粉過量,那說明原混合溶液中的銀和銅全部被置換出來,即濾液中肯定沒有AgNO3、Cu((NO3)2,則濾出的固體中一定含有Ag、Cu、Fe;因為鐵和AgNO3、Cu(NO3)2反應時生成的Fe(NO3)2,所以濾液肯定中有Fe(NO3)2,故答案為:Fe(NO3)2。8.(2024?東莞市一模)金屬材料在人類文明的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古代冶金技術彰顯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天工開物》中記載了采礦和冶煉金屬錫的場景。(1)采礦(圖1):“水錫……其質黑色……愈經淘取”。水中淘取錫砂(指錫礦石)時,所用容器的孔徑需小于(填“大于”或“小于”)錫砂顆粒大小。錫砂主要成分為SnO2,難(填“易”或“難”)溶于水。(2)冶煉(圖2)“凡煎煉亦用洪爐,入砂數百斤,叢架木炭亦數百斤,鼓鞴(指鼓入空氣)熔化。”①鼓入足量空氣能使木炭充分燃燒,從而提高爐溫。②煉錫時,有關鍵的一步“點鉛勾錫”,即加鉛能使錫較易熔化流出,其原因是形成合金、熔點降低。③煉錫的反應是2C+SnO22CO↑+Sn,該反應中作還原劑的是碳。(3)使用①錫往往與其它金屬制成合金使用,目的是增大(選填“增大”或“減小”)硬度。②古代錫器常用來飲酒喝茶,很少裝酸性物質,原因是在金屬活動順序中,錫排在氫之前,能與酸性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答案】(1)小于;難。(2)充分燃燒;形成合金、熔點降低;碳。(3)增大;在金屬活動順序中,錫排在氫之前,能與酸性物質發生化學反應。【解析】(1)水中淘取錫砂(指錫礦石)時,所需容器的孔徑需小于錫砂顆粒大小,操作時錫砂留在容器中,其他物質隨水流下;水中淘取錫砂(指錫礦石)能將固體與液體分離,與過濾的原理相似,錫砂主要成分為SnO2,難溶于水;(2)①鼓入足量空氣能使木炭充分燃燒,從而提高爐溫;②合金的熔點小于其組成中純金屬的熔點,煉錫時,有關鍵的一步“點鉛勾錫”(形成合金),即加鉛能使錫較易熔化流出(熔點低),其原因是形成合金,熔點降低;③反應物中能奪取氧的作還原劑,碳(C)在反應中奪取氧元素形成二氧化碳,作還原劑;(3)①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組成中的純金屬的硬度,錫往往與其它金屬制成合金使用,目的是增大硬度;②錫器很少裝裝酸性物質,是因為在金屬活動順序中,錫排在氫之前,能與酸性物質發生化學反應。9.(2024?禮泉縣二模)《天工開物》中有記載:“凡銅供世用,出山與出爐止有赤銅。以爐甘石或倭鉛參和,轉色為黃銅,……,廣錫參和為響銅”,是說平時所用到的各式各樣的銅制品,都是紅銅和其他物質加工而成的。(1)“響銅”屬于合金(填“單質”或“合金”)。(2)古代制取黃銅的原理是:C+ZnCO3+Cu2O2X↑+2Cu+Zn,則X的化學式為CO2,Cu2O中銅元素的化合價是+1。【答案】(1)合金。(2)CO2;+1。【解析】(1)根據題意,響銅是由紅銅和氣體物質加工而成的,故“響銅”不屬于單質,屬于合金;(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都不變,古代制取黃銅反應中:反應物中含有2個C原子、1個鋅原子、2個銅原子、4個氧原子,生成物中含有1個鋅原子、2個銅原子、2個X分子,則每個X分子中含有1個碳原子,2個碳原子,故X的化學式為CO2;氧元素通常顯﹣2價,設銅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可得:2x+(﹣2)=0,x=+1。10.(2024?鼓樓區校級模擬)金屬材料在人類文明的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天工開物》記載錫的冶煉:“凡煎煉亦用洪爐,入砂(錫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錫)數百斤,叢架木炭亦數百斤,鼓鞴(指鼓入空氣)熔化……砂不即熔,用鉛少許勾引……”(1)采礦:“水錫…其質黑色…愈經淘取…”。水中淘取錫砂時,所用容器的孔徑需小于(填“大于”或“小于”)錫砂顆粒大小。(2)冶煉:①錫石中氧化錫的化學式為SnO2,其中錫元素的化合價是+4。②“砂不即熔,用鉛少許勾引”,即加鉛能使錫較易熔化流出,其原因是形成合金,合金的熔點比組成它們的純金屬低。③煉錫的原理是以錫石(主要成分為SnO2)和木炭為原料,在高溫條件下反應制得金屬錫和一種可燃性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SnO2+2CSn+2CO↑。(3)使用①古代錫器常用來飲酒喝茶,很少裝酸性物質如食醋等,原因是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錫位于氫前面,能與醋酸發生反應。②古代利用金屬錫和雄黃(As4S4)制“彩色金”,其制取方法為:“雄黃十兩,末之,錫三兩,鐺中合熔,出之……其色似金”。“彩色金”中不含(填“含”或“不含”)金元素;制取“彩色金”發生如下反應:As4S4+2Sn4As+2X,則X的化學式是SnS2。【答案】(1)小于;(2)①+4;②形成合金,合金的熔點比組成它們的純金屬低;③SnO2+2CSn+2CO↑;(3)①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錫位于氫前面,能與醋酸發生反應;②不含;SnS2。【解析】(1)若想從水中淘取錫砂,則所用容器的孔徑需小于錫砂顆粒大小,從而過濾出錫砂;(2)①氧化錫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設錫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則有x+(﹣2)×2=0,x=+4,錫元素的化合價是+4價;②向錫中加入鉛可制成合金,合金的熔點比純金屬的低;③SnO2和木炭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Sn和一種可燃性氣體,根據元素守恒,該氣體中應含有碳、氧元素,則為CO,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SnO2+2CSn+2CO↑;(3)①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錫位于氫元素前面,則錫能與酸反應,所以古代錫器常用來飲酒喝茶,很少裝酸性物質如食醋等;②根據元素守恒,則“彩色金”中不含金元素;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不變,等號左邊有4個As原子、4個S原子、2個Sn原子,等號右邊除2X外,有4個As原子,則2X中含有4個S原子和2個Sn原子,則X的化學式為SnS2。考點3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11.(2024?泰山區校級一模)豐富多彩的中華文物銘刻著中華文化的脈絡,記錄著中華文明的傳承。(1)認識文物:青銅是銅與錫的合金。青銅硬度大于(填“大于”或“小于”)純銅。(2)文物銹蝕:漢代鐵剪銹跡斑斑(如圖所示),導致鐵制品銹蝕的原因是與水和氧氣同時接觸。(3)為驗證Zn、Cu、Ag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某同學選用如下試劑組進行驗證,其中不合理的是(填序號)C。A.Zn、CuSO4溶液、AgB.ZnSO4溶液、Cu、AgNO3溶液C.ZnSO4溶液、CuSO4溶液、Ag(4)某同學向一定量硝酸銀和硝酸銅的混合溶液中逐漸加入鋅粉。溶液中溶質的種類與加入鋅粉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①寫出在a點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Zn+2AgNO3=Zn(NO3)2+2Ag。②b點對應的溶液中含有的陽離子是Zn2+、Cu2+(填離子符號)。③若c點時溶液的質量與放入鋅粉前溶液的質量相等,請解釋原因鋅與硝酸銀溶液反應溶液減少的質量恰好等于鋅與硝酸銅溶液反應溶液增加的質量。【答案】(1)大于。(2)與水和氧氣同時接觸。(3)C。(4)Zn+2AgNO3=Zn(NO3)2+2Ag;Zn2+、Cu2+;鋅與硝酸銀溶液反應溶液減少的質量恰好等于鋅與硝酸銅溶液反應溶液增加的質量。【解析】(1)合金的硬度大于組成它的純金屬的硬度,所以青銅硬度大于純銅。(2)鐵生銹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水蒸氣共同作用的結果。(3)A、鋅能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鋅和銅,金屬活動性鋅>銅,銀不能與硫酸銅反應,金屬活動性銅>銀,則能驗證Zn、Cu、Ag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故A不符合題意;B、銅不能與硫酸鋅反應,金屬活動性鋅>銅,銅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銅和銀,金屬活動性銅>銀,則能驗證Zn、Cu、Ag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故B不符合題意;C、銀與硫酸鋅、硫酸銅都不反應,不能驗證Zn、Cu、Ag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故C符合題意。(4)①金屬活動性鋅>銅>銀,向一定量硝酸銀和硝酸銅的混合溶液中逐漸加入鋅粉,鋅先與硝酸銀反應,如果反應后鋅有剩余,再與硝酸銅反應。由圖知,a點溶液中有三種溶質,此時發生的反應是鋅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2AgNO3=Zn(NO3)2+2Ag。②b點溶液中有兩種溶質,此時硝酸銀已完全反應,此時發生的反應是鋅與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銅,對應的溶液中的溶質為硝酸鋅、硝酸銅,則b點對應的溶液中含有的陽離子是Zn2+、Cu2+。③鋅與硝酸銅、硝酸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及其質量的關系為:Zn+Cu(NO3)2=Zn(NO3)2+Cu6564Zn+2AgNO3=Zn(NO3)2+2Ag65216由此知,鋅與硝酸銀反應使溶液的質量減少,鋅與硝酸銅反應使溶液的質量增大,當鋅與硝酸銀反應溶液減少的質量恰好等于鋅與硝酸銅反應溶液增加的質量時,溶液的質量不變,故填:鋅與硝酸銀溶液反應溶液減少的質量恰好等于鋅與硝酸銅溶液反應溶液增加的質量。12.(2024?封開縣一模)我國勞動人民很早就會通過“鑿井”獲得干凈的水源。明代徐光啟的《泰西水法》記載:“鑿井者……既作底,更加細石子厚一二尺,能令水清而味美……取清水,置凈器煮熟傾入白磁器中,候澄清,下有沙土者,此水質惡。”(1)鑿井:用生鐵做成的鐵鑿和鐵錘為挖鑿工具,生鐵屬于合金(填“單質”或“合金”),它和鋼的區別是含碳量不同。鐵在氧氣和水等物質存在的條件下,易腐蝕生銹。(2)澄水:用鵝卵石、碎瓦礫、木炭、沙子有序疊放在水眼之上,其中木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異味和色素。(3)煮試:“置凈器煮熟……下有沙土者”中的“沙土”(主要成分為碳酸鈣)。若井水中含較多的Ca(HCO3)2,加熱時則會形成“沙土”和兩種氧化物,該反應化學方程式為。實驗室常用肥皂水來檢驗井水屬于硬水還是軟水。【答案】(1)合金;含碳量不同;氧氣和水;(2)吸附異味和色素;(3);肥皂水。【解析】(1)生鐵是含碳量為2%~4.3%的鐵合金,鋼和生鐵之間的區別在于碳含量不同,生鐵的含碳量為2%~4.3%,鋼的含碳量為0.02%~2.11%,鐵與空氣中的水、氧氣等物質相互作用后,能夠反應生成鐵銹。(2)木炭結構疏松多孔,能夠吸附有顏色和異味的物質,具有吸附性。(3)由題干可知,井水中含較多的Ca(HCO3)2,加熱時則會形成“沙土”(主要成分為碳酸鈣)和兩種氧化物,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宏觀實質: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和質量不變可知,兩種氧化物分別為H2O、CO2,化學方程式為:;硬水和軟水可以用肥皂水鑒別,泡沫多,浮渣少的為軟水,泡沫少,浮渣多的為硬水。故答案為:(1)合金;含碳量不同;氧氣和水;(2)吸附異味和色素;(3);肥皂水。13.(2024?天津一模)金屬在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1)Ag、Cu、Fe和Al四種金屬絲中,顏色不是銀白色的是Cu;(2)鐵制品容易銹蝕,鐵生銹的條件是:鐵與空氣中的水、氧氣發生化學反應而生銹;(3)如圖:濾渣中一定有的金屬是銀、銅、鐵,濾液中的溶質是硝酸亞鐵;(4)將一氧化碳和氮氣的混合氣體10g通過足量灼熱氧化銅粉末,充分反應,將所得的氣體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的石灰水中,生成白色沉淀,溶液質量減少11.2g。則原混合氣體中氮氣的質量為4.4g。【答案】(1)Cu。(2)水、氧氣。(3)銀、銅、鐵;硝酸亞鐵。(4)4.4。【解析】(1)Ag、Cu、Fe和Al四種金屬絲中,顏色不是銀白色的是Cu;故答案為:Cu。(2)鐵制品容易銹蝕,鐵生銹的條件是:鐵與空氣中的水、氧氣發生化學反應而生銹;故答案為:水、氧氣。(3)如圖:硝酸銀和鐵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銅,濾渣中加入稀鹽酸產生氣泡,是因為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說明鐵過量,則銅沒有反應,濾渣中一定有的金屬是反應生成的銀、過量的鐵和沒有反應的銅,濾液中的溶質是硝酸銀和鐵反應生成的硝酸亞鐵;故答案為:銀、銅、鐵;硝酸亞鐵。(4)設二氧化碳質量是x。Ca(OH)2+CO2═CaCO3↓+H2O溶液質量減小44100100﹣44=56x11.2g=x=8.8g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完全轉化到二氧化碳中,因此一氧化碳質量是8.8g×÷=5.6g,原混合氣體中氮氣的質量為10g﹣5.6g=4.4g。故答案為:4.4。14.(2024?南沙區一模)我國古代科技璀璨奪目,金屬的冶煉和使用歷史悠久。(1)鐵和銅在自然環境中都能被腐蝕,下列事實能說明鐵比銅活潑的是AB(填字母)。A.歷史上銅比鐵使用更早B.鐵制容器不能盛放硫酸銅溶液C.FeCl3中Fe的化合價為+3,CuCl2中Cu的化合價為+2(2)在兵馬俑彩繪中發現了絕美“中國紫”,其原料有石綠(一種銅銹)和一氧化鉛等。Cu、O2、CO2與物質R共同作用生成銅銹[Cu2(OH)2CO3,難溶于水],則物質R一定含有氫元素;銅銹中含有的原子團有OH﹣和(寫離子符號);預測銅銹能與酸(填物質類別)反應。(3)“烏銅走銀”是一種獨特的銅制工藝品技藝。烏銅是一種合金,烏銅經鍛打、碾壓可成不同厚度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