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中醫診療方案_第1頁
跟骨骨折中醫診療方案_第2頁
跟骨骨折中醫診療方案_第3頁
跟骨骨折中醫診療方案_第4頁
跟骨骨折中醫診療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跟骨骨折中醫診療方案病名中醫病名:跟骨骨折西醫診斷:跟骨骨折診斷疾病診斷中醫診斷: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995)》(ZY/T001.9-94)有明確外傷史。好發于青壯年,多由高處墜下致傷。跟部腫脹疼痛劇烈,壓痛和沖擊痛敏銳,明顯皮下瘀斑,骨折嚴重者可呈現足底扁平,增寬或外翻畸形。X線攝片檢查可明確骨折診斷及分類。X線片表現:跟骨側位及軸位片對了解骨折移位,分型至關重要。其中側位片對識別骨折線,關節面塌陷及骨片旋轉程度有一定幫助;軸位片能清晰顯示距下關節面的載距突解剖邢臺及內外側壁骨折移位情況,以及跟骨結節、跟骨體部內外翻移位情況。常規檢查是否有合并癥:顱底骨折、脊柱骨折。西醫診斷:參照《臨床診療指南——骨科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年)癥狀與體征:典型的跟骨骨折臨床表現包括后跟痛、腫脹、淤血、跟骨橫徑增寬、跟部外翻畸形、足底扁平,應注意有無顱底骨折或脊柱骨折。輔助檢查:正確診斷與分類則有賴于X線,或輔以CT平掃及三維重建檢查,了解骨折移位、塌陷方向及程度。骨折分類及癥候診斷骨折分類不波及跟距關節面的骨折:結節部縱行骨折或呈“鴨嘴樣”骨折,骨折片可向后上方移位,甚至有翻轉移位,但不觸及跟距關節面。關節面輕度受累的骨折:跟骨體部粉碎性壓縮性骨折,結節關節角減少,但骨折線未直接進入關節面。關節面嚴重受累的骨折:嚴重移位的粉碎性骨折,碎骨片擠壓關節面,結節關節角減少,消失或稱為負角,跟骨橫徑變寬,甚至將距骨擠壓至跟骨之中,形成“搖椅”狀。證候診斷骨斷筋傷,氣滯血瘀證:骨折早期,傷后1周-2周。血離經脈,淤積不散,氣血不得宜通;局部淤腫明顯,疼痛較甚。瘀血未盡,筋骨未愈證:骨折中期,傷后3周-5周。瘀血未盡,筋骨未愈,淤腫漸退,筋骨不舒。肝腎不足,氣血虧虛證:骨折后期,傷后5周后。筋骨未堅,肝腎不足;淤腫已消,筋骨不舒,并可伴體倦乏力,腰膝酸軟等。常見合并癥如果暴力巨大,引起跟骨骨折后的殘余暴力可繼續向上傳遞,進而引另一手四指抓住前足中部,拇指亦抵住足底部,三點頂折,借助這種杠桿力量,撬起塌陷的跟骨后距關節面的骨折片,旨在恢復B?hler’s角至正常范圍。再于內外踝下方、跟骨內外兩側用兩手掌根部擠壓,使跟骨外側壁膨突移位之骨折塊復位,糾正增寬的橫徑,C形臂透視跟骨外形正常后,可將骨圓針錘擊或電鉆鉆入相鄰跗骨內,或用1-2枚斯氏針旋入內側跗骨內,以求維持復位固定跟骨,針尾留皮外。包扎針孔。術后患肢固定于跖屈位管型石膏靴內6~8周。2個月后復查X線片如骨折初步愈合可拔除骨定針,扶雙拐不負重的功能活動,結合中藥外洗。3月后開始負重,逐漸練習步行。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或中成藥骨斷筋傷,氣滯血瘀證治法: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推薦方藥:復元活血湯方加減或桃核承氣湯或血府逐瘀湯加減。柴胡、天花粉、當歸、紅花、生甘草、炮山甲、大黃、桃仁等。每日一劑,煎約400ml,早晚空腹溫服。對老年氣血虛弱者,不宜重用桃仁、紅花之類,宜用三七、丹參等使淤去而不傷新血。中成藥、院內制劑:活血止痛口服液(原院內制劑:骨傷一號口服液)、益氣潤腸口服液、四磨湯口服液。靜滴中藥制劑:培丙酯注射液、鹽酸川芎嗪注射液、紅花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瘀血未盡,筋骨未愈證治法:活血和營,接骨續筋。推薦方藥:和營止痛湯加減。當歸、赤芍、丹參、川斷、牛膝、木瓜、骨碎補、絲瓜絡、桑枝。每日一劑,煎約400ml,早晚空腹溫服。中成藥及制劑:接骨七厘片、接骨膠囊、骨愈靈等。靜滴中藥制劑:骨瓜提取物注射液或鹿瓜多肽注射液或骨肽注射液。肝腎不足,氣血虧虛證治法:補益肝腎,調養氣血。推薦方藥:十全大補湯或六味地黃丸湯加減。黃芪、人參、茯苓、白術、甘草、當歸、熟地、白芍、川芎等。或熟地、山藥、山萸肉、茯苓、澤瀉、丹皮、杜仲、枸杞子、黃芪、骨碎補、續斷、當歸。每日一劑,煎約400ml,早晚空腹溫服。中成藥:六味地黃丸、骨愈靈膠囊、接骨膠囊等。外治法骨斷筋傷,氣滯血瘀期及瘀血未盡,筋骨未愈期可給予我院制劑骨傷一貼靈外敷,禁忌癥:有外傷及皮膚破損患者及過敏患者禁用。跟骨骨折早中晚三期均可使用電腦骨折治療儀及藥療儀治療。后期解除石膏外固定后輔以中藥熏洗,疏經通絡滑利關節等。熏洗可選擇“二六洗劑”加減或院內制劑外洗方熏洗,以舒筋活絡,舒利關節。使用方法:熏洗,每日2次,早晚各一次。功能鍛煉床上行踝關節伸屈功能鍛煉。治療3個月后開始下地負重行走鍛煉。其他療法使用中醫診療設備如骨折治療儀、藥療儀等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適應癥:所有類型的跟骨骨折。使用方法:每日2次,每次30min。護理調攝辯證施護。注意觀察患者針眼,傷口的滲液滲血情況。如發現滲出不止者,將患足抬高,報告醫生給予止血等處理。保持針眼傷口干燥,預防感染,可給予酒精滴孔處理。對跟骨骨折術后針眼感染采取積極態度,加強醫護人員對感染的觀察及護理,加強局部護理、心理護理,并配合骨折治療儀等康復治療和護理。療效評價評價標準療效評價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進行評定。治愈:足跟外觀無畸形,對位滿意,骨折線模糊或消失,行走無不適,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復。好轉:骨對位良好已愈合,或足跟輕度畸形,足弓輕度變平,行走輕度疼痛,距下關節活動輕度受限。未愈:足跟畸形明顯,足弓塌陷。或骨折未愈合疼痛明顯,行走困難,距下關節活動障礙。評價方法參照療效標準,在治療后3個月分別由專門人員對患足外形、疼痛、腫脹、行走功能及X線片愈合情況等作出評價。四、出院標準及隨訪(一)出院標準:1.骨折處局疼痛緩解,腫脹減輕。2.進針點無感染征象。3.X線片檢查顯示B?hler’s角、跟骨外形基本恢復或達到功能復位。4.無需要住院治療的并發癥。(二)出院醫囑:1.繼續臥床休養8-1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