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neqIEC60728-2/FDIS:1997電視和聲音信號電纜分配系統第2部分:設備的電磁兼容2000-10-17發布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I前言 1范圍和目的 2引用標準 1 4測量方法 34.1有源設備的騷擾電壓 34.2有源設備的輻射 34.3有源設備的抗擾度 4.4無源設備的屏蔽效果 5性能要求 5.1設備的騷擾電壓 5.2輻射 5.3有源設備的抗擾度 5.4無源設備的屏蔽效果 圖1用于吸收鉗法的測試裝置(30MHz~1GHz) 2通用測量布置舉例 3用于有源設備輸入口測量的測量布置舉例 4“代替”輻射法的測量布置 5用于電流注入法的設備抗擾度測試的測量布置 6內部抗擾度測試的測量布置 7在頻段I(48.5MHz~92MHz)有源設備內部抗擾度的無用信號電平 8在頻段Ⅱ(87MHz~108MHz)有源設備內部抗擾度的無用信號電平 9在頻段Ⅲ(167MHz~223MHz)有源設備內部抗擾度的無用信號電平 10在頻段N/V(470MHz~958MHz)有源設備內部抗擾度的無用信號電平 11固定衛星業務(FSS)接收室外單元內部抗擾度的有用信號和無用信號的電平 12廣播衛星業務(BSS)接收室外單元內部抗擾度的有用信號和無用信號的電平 附錄A(提示的附錄)對設備反射損耗的要求 Ⅲ本標準的第4.1條、第4.2條、第4.4條、第5.1條、第5.2條和第5.4條是強制性的,其余是推薦性的。本標準非等效采用國際標準IEC60728-2/FDIS:1997《電視和聲音信號電纜分配系統第2部分:本標準規定了電視和聲音信號的電纜分配系統中有源設備和無源設備的輻射特性以及對電磁騷擾抗擾度的測量方法和限值。本標準是對GB13836—1992《30MHz~1GHz聲音和電視信號的電纜分配系統設備與部件輻射干擾特性允許值和測量方法》和GB15949—1995《聲音和電視信號的電纜分配系統設備與部件抗擾度特性限值和測量方法》的補充修訂。本標準對上述兩個標準的內容進行了較大的改動和修訂。在干擾特性方面,增加了電源端騷擾電壓的限值和測量方法等內容。在抗擾度特性方面,增加了內部抗擾度限值和測量方法等內容。并對限值和測量方法等技術內容進行了全面的修改。本標準從實施之日起,同時代替GB13836—1992和GB15949—1995。本標準的附錄A是提示的附錄。本標準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本標準由全國無線電干擾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信息產業部電子第三研究所、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標準化規劃研究所。1電視和聲音信號電纜分配系統第2部分:設備的電磁兼容代替IEC60728-2/FDIS:1997GB13836—1992GB15949—19951范圍和目的本標準規定了電視和聲音信號電纜分配系統設備的電磁兼容性能要求和測量方法,具體規定了允許的騷擾電壓及輻射的最大值、抗擾度及屏蔽效果的最小值,并敘述了測量方法。本標準適用于接收、處理和分配電視和聲音信號的有源和無源設備(如有源同軸寬帶分配設備、無源同軸寬帶分配設備、前端設備、光纖設備)的騷擾特性和對電磁騷擾的抗擾度。本標準涉及到GB/T6510的以下部分,從前端或另一信號源的接口一直到系統輸出口,或當不存在系統輸出口時,則到終端輸入口。本標準覆蓋以下頻率范圍:——注入電源騷擾電壓——有源設備的輻射——有源設備的抗擾度——無源設備的屏蔽效果9kHz~30MHz;(5MHz)30MHz~25GHz;(5MHz)30MHz~1.75GHz(25GHz)注:括號中所給頻率的限值和/或測量方法在考慮中。用于電纜分配系統的電纜不屬于本標準的范圍。對任何用戶終端設備(如調諧器、接收機、解碼器、多媒體終端等)的電磁兼容方面的要求,不包括在本標準中。2引用標準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4365—1995電磁兼容術語(idtIEC60050(161):1990)GB/T6113.1—1995無線電騷擾和抗擾度測量設備規范(eqvCISPR16-1:1993)GB/T6510—1996電視和聲音信號的電纜分配系統(idtIEC728-1:1986)GB/T9383—1999聲音和電視廣播接收機及有關設備抗擾度限值和測量方法(eqvIEC/CISPR20:1998)GB13837—1997聲音和電視廣播接收機及有關設備無線電干擾特性限值和測量方法(eqvIEC/CISPR13:1996)GB/T17626.3—1998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IEC60728-3:1997電視和聲音信號電纜分配系統第3部分:有源同軸寬帶分配設備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2000-10-17批準2001-10-01實施2IEC61079-1:1992在12GHz頻段衛星廣播傳輸接收機測量方法第1部分:室外單元的射頻測量本標準采用GB/T4365、GB/T6510中的定義,并采用下列定義。a)能量以電磁波形式由源發射到空間的現象;b)能量以電磁波形式在空間傳播。注:“電磁輻射”一詞的含義有時也可引申,將電磁感應現象也包括在內。3.2抗擾度(對騷擾)immunity(toadisturbance)裝置、設備或系統面臨電磁騷擾不降低運行性能的能力。3.3內部抗擾度internalimmunity裝置、設備或系統在其常規輸入端或天線處存在電磁騷擾時能正常工作而無性能降低的能力。3.4外部抗擾度externalimmunity裝置、設備或系統在電磁騷擾經由除常規輸入端或天線以外的途徑侵入的情況下,能正常工作而無性能降低的能力。3.5電源抗擾度mainsimmunity對電源騷擾的抗擾度。3.6抗擾度電平immunitylevel將某給定電磁騷擾施加于某一裝置、設備或系統而其仍能正常工作并保持所需性能等級時的最大騷擾電平。3.7抗擾度限值immunitylimit規定的最小抗擾度電平。3.8抗擾度裕量immunitymargin裝置、設備或系統的抗擾度限值和電磁兼容電平之間的差值。任何可能引起裝置、設備或系統性能降低或者對有生命或無生命物質產生損害作用的電磁現象。注:電磁騷擾可能是電磁噪聲、無用信號或傳播媒質自身的變化。3.10屏蔽效果screeningeffectiveness設備或系統衰減來自設備或系統外部電磁場的影響,或抑制來自設備或系統內部電磁場輻射的能力。3.11良好匹配well-matched當設備的反射損耗滿足IEC60728-3:1997中表2的要求時,即為良好匹配。3.12良好屏蔽well-screened將測試裝置端接匹配負載,當對測試裝置和被測設備提供相同的輸入信號電平時,如果測試裝置的輻射電平至少比被測設備要求的輻射電平低20dB,則認為測試裝置是良好屏蔽的。電磁騷擾引起的設備、傳輸通道或系統性能的下降。3.14工作頻率范圍operatingfrequencyrange設備所設計的有用信號的通頻帶。3.15有用信號(測量期間)wantedsignal(duringmeasurements)用正弦波測試信號模擬的信號,其頻率在工作頻率范圍內并有合適的電平。3工作頻率范圍以內或以外的不作為有用信號的信號。當測量內部抗擾度時(對無用信號),無用信號應采用兩個正弦波測試信號模擬。3.17衛星第一中頻范圍firstsatelliteintermediatefrequencyrange950MHz~1750MHz(至少)之間的頻段或其一部分組成的室外單元的輸出頻率范圍。3.18載波干擾比carrier-to-interference在有源設備輸出端所測得的有用信號與下列信號之間的最小電平差。——由于非線性引起有用信號和/或無用信號的互調產物;——無用信號產生的諧波;——進入工作頻率范圍的無用信號;——變換到被保護頻率范圍(工作頻率范圍)的無用信號。4測量方法除非另作規定,測量應在被測設備處于額定的性能狀態下和在標準的室溫條件下進行。如果需要,應在最高和最低的額定環境溫度進行附加測試。應包括對被測設備正常使用的全部附件進行測試。4.1有源設備的騷擾電壓4.1.19kHz~30MHz頻率范圍內設備的騷擾電壓所述測量方法,適用于9kHz~30MHz頻率范圍內,對來自被測設備電源線上騷擾電壓的測量。測量的電壓包括諸如由半導體整流器等所產生的窄帶干擾和寬帶干擾。4.1.1.1一般測量要求騷擾電壓的測量除有用信號是用正弦載波外,應按照GB13837中敘述的方法,在屏蔽室內進行測量。在規定范圍的全部頻率上,被測設備注入電源的騷擾電壓,是用規定的人工電源網絡與帶有寬帶測量用的準峰值檢波器和窄帶測量用的平均值檢波器的測量接收機進行測量。4.1.1.2電源端騷擾電壓的測量設備要求:按照GB13837—1997中5.1的要求。測量布置和連接:按照GB13837—1997中5.2.2的要求。工作條件:被測設備應按制造廠商推薦的方式運行并在騷擾電壓達到最大的條件下測試。所有射頻端口應端接無輻射的標稱阻抗負載。電源電壓應置于規定的額定值內。測量程序:按照GB13837—1997中5.2.3的要求。結果表示:按照GB13837—1997中5.2的要求。結果以dBμV表示,并滿足表1所給的限值。4.1.2設備的交流電源頻率及其諧波的騷擾電壓在考慮中。4.1.3輸入端口騷擾電壓測量測量方法:應按照GB13837—1997中5.3所述方法進行測量,其中“天線端”應認為是被測設備(例如,頻道轉換器、直播衛星(DBS)調諧器等)的輸入端口。結果表示:被測設備在本振頻率及其諧波上的騷擾電平應以輸入端口騷擾電壓dBμV表示,并應滿足表2中給出的相應限值。4.2有源設備的輻射所述方法適用于被測設備的信號頻率、本振頻率及其諧波以及在其他相關頻率上的輻射測量。5MHz~30MHz頻率范圍內的測量方法在考慮中。30MHz~1GHz頻率范圍采用GB13837—1997中5.6給出的吸收鉗法。1GHz~25GHz頻率范圍采用GB13837—1997中5.5.5給出的代替法。44.2.1一般測量要求測量電纜、耦合裝置和終端都應良好匹配和良好屏蔽。如果達不到這些條件,應對測試結果作適當的修正。測試設備應是75Ω阻抗或裝有合適的匹配器。可以使用室內或室外場地。當使用室內場地時,應選擇尺寸足夠大的房間,任何反射和吸收物體應妥善放置或遠離測量裝置,以便不影響測量結果。應在以下端口進行測量:——所有射頻端口;——電源線(如果有);——所有單芯或多芯連接線(如果有)。應在以下頻率進行測量:a)單頻道設備——圖像和聲音載波頻率;——任何其他必須考慮或要求的頻率。b)寬帶設備——所用每一頻段最高、最低圖像載波頻率及所選擇的若干中間頻率,這些中間頻率要能給出實際表示全部工作頻率范圍的輻射圖形。c)頻率變換器輸出口和電源線(如果有):—輸入和輸出的圖像和聲音載波頻率;——所有本機振蕩器的基波頻率;——任何本機振蕩器的諧波和由被測設備的干擾可能帶來麻煩的頻率。——所有本機振蕩器的基波頻率;——選定的本機振蕩器的諧波或由于被測設備的干擾可能帶來麻煩的頻率。4.2.2測量方法4.2.2.15MHz~30MHz頻率范圍內輻射的測量在考慮中。4.2.2.2在30MHz~1GHz頻率范圍內用吸收鉗法的輻射測量。4.2.2.2.1設備要求吸收鉗法要求的設備如下:——覆蓋所要求的頻率范圍和有足夠輸出功率的信號發生器;——符合GB/T6113.1要求的吸收鉗;——覆蓋所要求的頻率范圍并具有合適阻抗的測量儀;——具有合適阻抗且長度至少為λ/2(在規定的最低頻率)加上0.6m的測量電纜;——具有合適阻抗和結構的屏蔽的終端負載;——合適結構的全部所需的耦合裝置;——在所要求的頻率范圍內能夠濾除來自電源的外部噪聲的電源濾波器;——足以抑制來自被測設備輸入端和其電源線的信號的吸收裝置,諸如鐵氧體環(見圖1、圖2及——合適的同軸轉換開關。4.2.2.2.2設備布置和連接用于吸收鉗法(30MHz~1GHz)的測量裝置和設備布置如圖1、圖2和圖3所示。被測設備應放在距地板高度約1m的非金屬測試臺子上,可調節和移動臺子上的吸收鉗。5被測設備的輸出端應與相同特性阻抗的測量電纜連接,測量電纜通過同軸開關與標稱輸出阻抗端良好屏蔽的電纜應與制造廠所規定的被測設備端子相連接,當由于良好屏蔽電纜的尺寸所限不能直接相連接時,應使用適配器。測量時,被測設備上不用的輸出端口(如果有),應不經任何電纜直接與標稱阻抗的屏蔽負載端接。電源線(如果有)應垂直放置,并通過合適的電源濾波器與電源輸出端口相連接。電源線的多余部分應在靠近濾波器一端整齊地卷起來。電源線和信號發生器的同軸電纜應套上合適的吸收裝置(如鐵氧體環),并靠近被測設備放置,以避免測量誤差。4.2.2.2.3工作條件測試時,被測設備輸出電平應為100dBμV,并應在最大輻射條件下測試。電源電壓應設置在規定的額定值內。用戶或安裝人員易于接近的可調整控制鈕,應置于最大輻射的位置。調整被測設備輸入端的信號發生器,以便使被測設備輸出電平為100dBμV。為得到明顯一致的結果,信號發生器電纜、電源線、測量電纜的布置以及靠近它們的其他部件對測量儀讀數的影響,不應超過士1dB。在設備按照圖1、圖2或圖3布置以后,可以用移動電纜和用手沿電纜縱向滑動來檢查。注1在約低于100MHz的頻率,如圖1所示,在測量電纜的末端可能需增加第二個吸收鉗。這是為了補償吸收鉗在這些頻率上所減少的吸收量。2應按照GB/T6113.1的有關條款校準吸收鉗。4.2.2.2.4測量程序設備的布置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測量電纜匹配地接至被測設備的一個輸出端口,吸收鉗靠近測量電纜的被測設備一端放置,并將同軸開關置于“檢驗電平”方式。調整信號發生器到測量頻率,并調整饋給被測設備的輸入電平使其給出100dBμV輸出電平。調諧測量儀至測量頻率,然后旋轉同軸開關到“測量輻射”方式。吸收鉗沿測量電纜移動逐漸遠離被測設備,直到測量儀獲得最大讀數為止(約在λ/2的位置)。對每一測量頻率和每一測量端口重復上述步驟。對頻率變換器輸出端口輻射的測量,注意輸入端的信號發生器應依次調到所用的輸入頻率,并將測量儀調諧到每一特定輸出頻率。對有源設備電源線輻射的測量,設備的連接按圖2所示。除電源線無吸收裝置外,如果需要,應延長電源線。電源線應通過吸收鉗取代測量電纜。除同軸開關的“檢驗電平”方式對這種安排不起作用外,如上所述進行測量。4.2.2.2.5結果表示測量儀的讀數應按照吸收鉗的校準曲線修正,以獲得輻射功率。被測設備的輻射電平是用代替功率的形式并以dBpW表示,并應滿足表3所給的限值。4.2.2.3在1GHz~25GHz頻率范圍內用代替法的輻射測量4.2.2.3.1設備布置和連接如圖4所示,被測設備應放在距地面1m高度的非金屬材料支架上。設備應通過良好屏蔽電纜連接到合適的信號發生器,以得到所需的輸入信號。被測設備不用的輸出端(如果有),應端接良好屏蔽的標稱阻抗負載。如果有電源線,應垂直放置并通過合適的電源濾波器連接到電源輸出口。電源線多余的部分應在靠近濾波器一端整齊地卷起來。6電源線和信號發生器同軸電纜應套上合適的吸收裝置(如鐵氧體環),并靠近被測設備放置,以避免測量誤差。4.2.2.3.2工作條件測量應使用能分別進行輻射場垂直和水平極化測量的小口徑指向性天線。天線中心線地面以上的高度應接近被測設備輻射中心的高度。為避免地面反射影響測量結果,建議采用合適的喇叭天線,測量距離應滿足“弗瑯荷費”(Fraun-式中:b——喇叭口的寬徑尺寸;λ——對應測量頻率的波長。在此情況不需金屬地面。在該頻率范圍內所用的測量儀通常為頻譜儀。如果輻射電平很低,可能需要低噪聲前置放大器。4.2.2.3.3測試場地有效性如下確定測試場地的有效性:發射天線安裝在準備放置被測設備的大致的輻射中心(通常是體積中心)位置上;發射天線應有與半波偶極子相同的輻射特性;接收天線放在與實際測量選用的相同的位置;兩個天線的放置應使它們具有相同的極化,正交于它們之間的假想線;應在水平和垂直兩個極化面上進行測試。當發射天線中心從它的原始位置向任何方向移動0cm至15cm時,若測量儀的指示值變化均不超過±1.5dB,則認為在所測頻率上場地符合測量要求。注:在1GHz~4GHz之間的測量,發射天線可使用半波偶極子或喇叭天線。4GHz以上頻率的測量應使用喇叭天線。當使用喇叭天線時,應計入它大于半波偶極子的增益。4.2.2.3.4測量程序用有水平和垂直兩種極化的天線和可旋轉被測設備的轉臺,用代替法進行測量。被測設備應在所有平面內轉動,并在每一測量頻率記錄所測輻射的最高電平。然后用由標準信號發生器饋給信號的發射天線取代被測設備,該天線與接收天線(半波偶極子或喇叭天線,半波偶極子增益為參考增益)有相同的輻射特性。天線中心應放在與設備中心相同的原始位置。對每一測量頻率,調整信號發生器的輸出電平,以使測量儀給出相同的參考指示。信號發生器的有效功率電平加上發射天線增益(與半波偶極子之差的增益),即為被測設備在所測頻率上的輻射功率電平。應確定,當斷開被測設備電源時,背景噪聲電平比相應限值至少低10dB,否則測量讀數會受到顯著影響。4.2.2.3.5結果表示被測設備的輻射功率電平用代替功率以dBpW表示,并應滿足表3給出的相應限值。4.2.2.4室外單元輸入端本機振蕩器功率的測量4.2.2.4.1測量方法室外單元(包括偏振器、直接式收發轉換器、帶通濾波器、射頻波導等)輸入端上的功率應按照4.2.2.3敘述的測量方法進行測量,但設備不需由信號發生器提供任何輸入信號。如果本項測量由于無合適的接口而不能進行,其功率可按4.2.2.3與天線一起進行測量。注:計算本機振蕩器輻射功率,要考慮所用天線的增益。4.2.2.4.2結果表示被測設備的功率電平用代替功率以dBpW表示,并應滿足表4給出的相應限值。4.3有源設備的抗擾度進入設備的任何射頻信號可能產生干擾。當無用信號由于被測設備抗擾度的不足而進入其內部時,7在設備的輸出端可能出現無用信號。——有用信號和分配來的其他信號產生的互調產物或通過交擾調制把調制轉移到有用信號;——與振蕩器信號或它們的諧波或與分配來的其他信號產生差拍;——落入有用信號的原始或轉換調制的頻道(對頻道內干擾頻率的抗擾度)。注:后一種情況在考慮中。目前只是假定用合理選擇分配頻道避免其干擾。性能判據:在本標準中,抗擾度電平相當于在被測設備的輸出端產生剛好可察覺的干擾時所注入的電磁騷擾電平。此時在被測設備的輸入端或輸出端具有規定的工作電平。注:在被測設備輸出端測量時,產生剛好可察覺干擾對應于頻道內射頻載波對干擾信號的比規定為:——對調幅殘留邊帶電視機和調頻收音機,60dB;——對衛星數字聲音廣播(DSR),在考慮中。4.3.1對環境場外部抗擾度的測量對150kHz~150MHz之間的頻率使用敞開式帶狀線法測量;對150MHz~1GHz之間的頻率是在測試場地用輻射場進行測量。對1GHz~25GHz之間頻率的測量方法在考慮中。4.3.1.1設備的要求對被測設備外部抗擾度測量所要求的測試設備如下:——覆蓋所要求頻率范圍的信號發生器(一個有用信號發生器和一個或兩個導頻信號發生器);——覆蓋所要求頻率范圍并有足夠輸出功率供給發射天線的兩個射頻功率發生器(兩個無用信號發生器);——用于150kHz~150MHz頻率范圍的如在GB/T9383—1999中5.2所推薦的敞開式帶狀線裝置或封閉式TEM裝置,和適用于150MHz~1GHz頻率范圍的已校準的發射偶極子天線或寬帶天——射頻測試接收機或頻譜分析儀;——合適的混合器、測試電纜和端接負載,全部應為良好匹配和良好屏蔽。注:測試設備應是75Ω阻抗或提供合適的匹配器。4.3.1.2測試頻率對單頻道設備,應在被測設備的工作頻道以外的頻率上用騷擾場進行測量。對變換器應在其輸入端和輸出端工作頻道以外的頻率上用騷擾場進行測量。對寬帶設備,應在被測設備工作頻段內,用被試頻道以外的頻率的騷擾場進行測量。應依次對設備通帶內的,靠近以下頻率的每個被測頻道(8MHz帶寬)的中心頻率進行測量:4.3.1.3測試條件在所有情況下,設備外部抗擾度的測量包括騷擾場對正常輸出信號影響的評價。當被測設備工作在典型條件下時,應模擬實際情況,或是手動或是自動,將有用信號和無用信號提供給被測設備。如果設備具有自動電平控制(ALC),必須使用合適的導頻信號。在被測設備的輸入端,由導頻信號發生器提供的導頻信號,應為額定工作電平。需用混合器混合有用信號和導頻信號。被測設備應在標稱電源電壓工作。所有不用的輸入端和輸出端應正確地端接屏蔽負載。所有手動控制鈕應調節到被測設備給出最大的增益和正確的幅/頻響應。有用信號發生器調整到有用頻道頻率f,并使被測設備的輸入端或輸出端有規定的最大工作電平。由兩個1MHz間隔的分立載波模擬調制信號來產生騷擾場。每個載波產生的場強應低于表5給出的限值6dB。兩個分立載波的參考頻率應是它們兩個頻率的算術平均值。4.3.1.4外部抗擾度電平8在本標準中,當在被測設備輸出端呈現制造廠商規定的和推薦的最大工作電平,在被測設備輸出端產生剛好可察覺的干擾(見4.3注)時,外部抗擾度電平相應于注入頻道外的最大電磁騷擾電平。注:實際上,只需使測量按照5.3.1限值的規定,并根據4.3中給出的性能判據檢驗載波干擾比。4.3.1.5敞開式帶狀線法(150kHz~150MHz)使用在GB/T9383—1999中5.2所敘述的方法和上述測試條件。4.3.1.6輻射法(150MHz~1GHz)按GB/T17626.3中所給的測試裝置和上述測試條件進行測量。4.3.1.7測量程序按以上給出的測試條件調整有用信號發生器,用射頻測試接收機或頻譜分析儀測量被測設備輸出端的信號電平。將測試接收機或頻譜分析儀調諧到有用頻道內的兩個干擾幅度的產物(f、-1MHz和f+1MHz),同時調整無用信號發生器的輸出電平,使被測設備輸出端獲得的射頻載波對干擾信號比滿足4.3中給出的性能判據。對具有自動電平控制的設備,應注意保持有用信號電平和導頻信號電平的恒定。4.3.1.8結果表示以最低場強電平表示測試結果,單位為dB(μV/m)。用4.3所給的性能判據,并滿足表5中所給的相應限值。4.3.2150kHz~230MHz頻率范圍對通過連接電纜傳導電流的外部抗擾度測量環境射頻場可感應電流進入連接被測設備的輸入線、輸出線、電源線及其他任何連接線,包括非帶電線和地線。在1.5MHz~230MHz的頻率范圍內,應采用GB/T9383—1999中5.4所給的測試方法。對150kHz~1.5MHz頻率范圍內的測試方法在考慮中。4.3.2.1要求的設備對通過連接電纜的傳導電流抗擾度測量所要求的設備如下:——覆蓋有用信號和導頻信號頻率范圍的兩個或多個信號發生器;——覆蓋所要求頻率范圍的騷擾信號發生器;——覆蓋所要求頻率范圍的寬帶射頻功率放大器;——有合適截止頻率的低通濾波器;——覆蓋所要求頻率范圍的測試接收機或頻譜分析儀;——一個或兩個合適的混合器;——6dB~10dB的固定衰減器;——耦合單元(見GB/T9383—1999附錄B,R?=75Ω,當騷擾源阻抗為75Ω時);——合適阻抗和結構的屏蔽端接負載。4.3.2.2測量裝置感應電流抗擾度測量的一般布置如圖5所示。以下所述,指標稱阻抗為75Ω的設備,但也可能用其他的阻抗值。被測設備應放在尺寸為1m×2m的金屬地板上的10cm高的絕緣支架上。將GB/T9383—1999附錄B中所述的耦合單元插入電纜中。包含射頻扼流圈和阻性網絡的這些耦合單元用于注入干擾電流。耦合單元到被測設備的連接電纜應盡可能的短。到設備輸入端和輸出端的電纜應不長于30cm,電源線應按30cm的長度捆扎起來。饋線或電纜與地板之間的距離應不少于3cm。4.3.2.3注入電流法的說明必要時,應在產生騷擾電流的信號發生器的后面,加入寬帶功率放大器。為衰減騷擾信號發生器的9諧波,需要低通濾波器,否則諧波可能直接干擾射頻頻道頻率或干擾被測設備。鑒于同樣原因,如果需要,應將功率放大器放入屏蔽盒內以防止直接輻射。固定衰減器為功率放大器的輸出端提供一75Ω匹配負載,并定義為源阻抗。如果電纜很短,而且功率放大器本身有良好的75Ω阻性輸出阻抗,該衰減器也可以省略。注:騷擾源電動勢(e.m.f.)等于用輸入阻抗為75Ω的電壓表在衰減器的輸出端所測電壓的兩倍。圖5中固定衰減器與耦合單元之間的電纜插頭,用于將騷擾電流注入到輸入或輸出同軸電纜的屏蔽層或外導體、電源線或任何其他連接饋線。不測的饋線或電纜應通過150Ω電阻(在圖5中,耦合單元中的75Ω電阻加上耦合單元的75Ω端子負載)連接到地板。用75Ω輸入阻抗的射頻測試接收機或頻譜分析儀連接到被測設備輸出端測量干擾電平。4.3.2.4測試頻率在被測設備的工作頻帶以外一直到230MHz,使用連續波騷擾信號進行測量。應在每個工作頻帶選取能代表設備實際抗擾度的一組頻率進行測量。變換器在變換(輸出)頻帶或頻道內進行類似的測試。4.3.2.5測試條件在所有情況下,被測設備外部抗擾度的測量包括注入電流對正常輸出信號影響的評價。為模擬實際環境,當被測設備工作在典型條件下,手動或自動,將有用信號和騷擾信號施加到被測設備。此外,如果設備具有自動電平控制(ALC),必須使用合適的導頻頻率。由導頻信號發生器提供ALC導頻頻率,需要混合器以混合有用信號和一個或兩個導頻頻率。所有的輸出、輸入和輔助信號端口及電源線,如果有,應使用合適的耦合單元端接。任何手動控制應調整到給出最大增益和正確的幅/頻響應。被測的有源設備應在標稱電源電壓下工作。有用信號發生器被調到測試頻率。當使用導頻頻率時,調整發生器輸出電平,使被測設備的輸入為正常的導頻信號工作電平。注入電流的頻率應置于工作頻帶外的頻率。4.3.2.6抗擾度電平的測量用于電流注入法的測試設備的布置如圖5a所示。將有用信號發生器調到需要的頻率,其電平調整到被測設備輸出端規定的最小工作電平。該工作電平按設備上的注明或按設備制造廠的有關數據表給出。測試接收機或頻譜分析儀調諧到相同的頻率并記下指示的電平。將測試接收機或頻譜分析儀調諧到騷擾頻率,并調整騷擾信號的輸出電平以在被測設備的輸出端獲得剛好可察覺的干擾(見4.3注)。對于具有自動控制的設備,當測量干擾輸出信號時(圖5b),應注意保持有用信號電平或導頻信號電平的恒定。在每個干擾頻率上,應保持被測設備輸出端產生規定的載波干擾比,抗擾度為150Ω騷擾源電動勢在規定的測試頻率上,對連接被測設備的每根電纜或饋線的抗擾度進行測量,騷擾源電動勢的最低電平作為對通過連接電纜傳導電流的抗擾度電平。4.3.2.7結果表示結果表示為源電動勢的最低騷擾信號電平,并以dBμV表示。應用4.3所給的性能判據并滿足表6中給出的相應限值。4.3.3對電源干擾抗擾度的測量(對電網供電設備)測試布置在GB/T9383—1999的5.5.2中給出,使用的測量方法及有用和無用信號與4.3.2相結果表示:結果表示為騷擾信號源電動勢的最低電平,以dBμV表示,用4.3所給的性能判據并滿足表7中給出的相應限值。4.3.4內部抗擾度(對無用信號的抗擾度)a)測量方法:以下規定的測量方法適用于確定有源設備對由工作頻率范圍以外(帶外騷擾)和工作頻率范圍以內(帶內騷擾)的無用信號產生的騷擾的抗擾度。如果被測設備是用于變換一個或多個射頻輸入頻率范圍到一個或多個射頻輸出頻率范圍的頻率變換器,測量應考慮有用信號、無用信號以及本振頻率組合產物的可能性。b)內部抗擾度電平:在本標準中,內部抗擾度電平是提供給被測設備輸入端子無用信號的最大電平,并滿足4.3給出的性能判據。c)測試布置:測試布置如圖6所示。測試設備和附件應使用相同特征阻抗的電纜正確地相互連接,并在工作頻率范圍內良好匹配。應預先檢驗測試布置,以確保充分消除其內部產生的失真產物。通過增加信號發生器之間的衰減,可避免測試信號源間的相互調制。d)測量程序:內部抗擾度應基于三信號法進行測量,其中無用信號是用兩個分立的載波模擬的,二者比參考電平低6dB,并且按規定的距離分開。按照相應的限值曲線使被測設備承受無用信號的騷擾。e)測試條件:限值曲線規定了滿足系統設備性能要求的最小無用信號電平。如果需要,在被測設備工作頻率范圍內,應合理地選擇適合于工作頻率范圍的限值曲線。在被測設備的輸出端,通過測試接收機或頻譜分析儀測量所有射頻載波干擾比,并記下最差的值。f)對帶外騷擾信號的內部抗擾度:按照4.3.4.1的規定在48.5MHz~958MHz頻率范圍和按照4.3.4.2的規定在10.95GHz~12.75GHz頻率范圍調整有用信號電平。對頻帶外騷擾信號抗擾度測量,應按照相應的曲線限值將頻帶外無用信號提供給被測設備輸入端。對設計用于圓極化的變換器進行測量,但變換器遭受線極化的無用信號的騷擾時,對系統規定的輸入電平允許減小3dB。應在被測設備輸出端測量由有用和無用信號或僅由無用信號包括振蕩器頻率產生的所有互調產物,并應符合性能判據(見4.3)。測量時,應在整個工作頻率范圍內調諧有用信號,記錄每種情況的最差結果。如果不同的輸入頻率范圍(例如,不同的極化面)經設備混合形成單一的輸出頻率范圍,則落入變換后的輸出工作頻率范圍內的任何無用信號應被認為是互調產物。g)對頻帶內騷擾信號的內部抗擾度:應按4.3.4.2的規定調整有用信號電平。對頻帶內騷擾信號的抗擾度測量,應按相應的曲線限值將模擬的無用信號加到被測設備輸入端。對設計用于圓極化的變換器進行測量,但遭受線極化無用信號的騷擾時,允許對系統規定的輸入電平減小3dB。為確定所有互調產物是否由有用信號和無用信號產生并落入工作頻率范圍內,應在被測設備輸出端進行測量并滿足4.3的性能判據。如果不同的輸入頻率范圍經混合形成單一的輸出頻率范圍,對落入它們原輸入頻率范圍外的無用信號應認為是失真產物。4.3.4.148.5MHz~958MHz頻率范圍內的內部抗擾度由接收天線直接提供并經有源設備處理的信號,對落入被測設備通帶內的所有互調產物的輸出電平,其載波干擾比應滿足4.3中給出的性能判據。按圖6的布置進行測量。在一個電視廣播或無線電廣播頻帶內是用一個有用信號并用兩個無調制載波代表一個無用的調制信號。有用信號電平應調整到規定的最大工作電平(按IEC60728-3)。兩個無調制載波(代表無用信號)的電平應比在表8中規定的電平低6dB,兩者應相距1MHz。注:該要求不適用于為87MHz~108MHz頻率范圍設計的頻道選擇設備。這類設備的測量方法在考慮中。放大器、頻率變換器或類似設備的有用信號電平應增加3dB。選擇性電路(頻道濾波器、帶通濾波器和類似部件)必須滿足對無用信號的有關抗擾度要求,這些電路是有源設備的組成部分,沒有這些電路設備就不能工作。結果表示:載波干擾比以(dB)表示,并應滿足4.3中給出的性能判據和適合于表8的測試電平要求。4.3.4.210.95GHz~12.75GHz頻率范圍內部抗擾度在10.95GHz~12.75GHz頻率范圍內,對室外單元內部抗擾度的測量,作為推薦,至少在CATV和MATV前端設備中,必須保證衛星接收機室外單元正常工作。對于室外單元,應按圖6的裝置用一個無調制有用信號和由兩個無調制載波代表一個無用調制信號進行測量。如圖11和圖12所示調整有用信號電平。兩個無調制載波(表示無用信號)電平應比表8規定的電平低6dB,且彼此相距1MHz。4.3.4.2.1單一的室外單元在室外單元輸出端上落入衛星中頻輸出范圍內的所有互調產物,應滿足4.3性能判據所給定的載波干擾比。這是基于至少包含一個有用信號和一個無用信號的設想,與圖11和圖12所給的限值曲線一致。用于衛星數字聲音廣播(DSR)信號接收并將其變換到70MHz~958MHz頻率范圍(對S頻道S2和S3,具有118MHz的中心頻率)的室外單元的載波干擾比在考慮中。4.3.4.2.2多室外單元當使用有混合輸出的多室外單元時,由無用信號和/或有用信號引起的失真產物,落入多室外單元的頻率范圍,失真產物應至少比有用信號輸出電平低35dB。4.3.4.2.3結果表示如果采用這種測量,載波干擾比以(dB)表示結果,并應滿足4.3給出的性能判據與表8的相應測試電平要求。4.3.4.3室外單元對鏡像頻率信號的抗擾度對鏡像頻率信號的抗擾度是由鏡像頻率抑制比給出的。對用于調頻電視信號接收與變換和/或輸出頻率在第一中頻范圍的DSR信號的室外單元,以及對僅用于70MHz~958MHz頻率范圍(對S頻道S2和S3,具有118MHz的中心頻率)DSR信號接收和變換的室外單元應進行測量。應按照IEC61079-1的3.10給出的方法進行測量。結果表示:鏡像抑制比以(dB)表示結果,并應滿足4.3所給的性能判據和表9給出的限值。4.4無源設備的屏蔽效果本標準所述的方法適用于無源設備屏蔽效果的測量。在30MHz~1GHz頻率范圍,用4.2.2.2中的吸收鉗法。在1GHz~25GHz頻率范圍,用4.2.2.3中的代替輻射法。4.4.1一般測量要求測量電纜、耦合裝置和端口應良好匹配和良好屏蔽。測試設備的阻抗應是75Ω。可用室內或室外場地進行測量。在室內時,必須選擇尺寸足夠大的房間,任何反射和吸收物體應妥善放置或遠離測量裝置,以便不影響測量結果。應對以下端口進行測量:——所有射頻端口;——所有單線或多線連接端口(如果有)。在全部工作頻率范圍內,應選取能代表實際屏蔽效果的頻率進行測量。4.4.2測量方法4.4.2.1在30MHz~1GHz頻率范圍用吸收鉗法的測量設備要求:按照4.2.2.2.1。設備布置和連接:按照4.2.2.2。工作條件:按照4.2.2.2。測量程序:按照4.2.2.2。結果表示:當測量無源設備時,設備的屏蔽效果a、是以被測設備輸入端的最大功率和在每一測量頻率點所測到的最高輻射功率之比并以(dB)表示的。測量結果應滿足表10給出的限值。4.4.2.2在1GHz~25GHz頻率范圍內用代替法的測量設備要求:按照4.2.2.3。設備布置和連接:按照4.2.2.3。工作條件:按照4.2.2.3。測量程序:按照4.2.2.3。結果表示:當測量無源設備時,其屏蔽效果是以被測設備輸入端的最大功率和在每一測量頻率點所測到的最高輻射功率之比并以(dB)表示的。測量結果應滿足表10給出的限值。5性能要求發射:當用第4條所給的方法測量時,騷擾電平應不超過5.1和5.2規定的限值。在限值的轉換頻抗擾度:在5.3規定的騷擾電平/限值情況下,被測設備應滿足4.3規定的性能判據。5.1設備的騷擾電壓5.1.1電源端騷擾電壓應按照4.1.1進行測量。表1電源端騷擾電壓限值MHz在考慮中1)隨頻率的對數線性減小。5.1.2輸入端騷擾電壓應按照4.1.3進行測量。表2輸入端騷擾電壓限值MHz頻率電平(75Ω)30~1750基波30~1750諧波5.2輻射5.2.1有源設備的輻射應按照4.2.2.2或4.2.2.3進行測量。表3輻射騷擾功率限值在考慮中5.2.2室外單元輸入端的本機振蕩器功率應按照4.2.2.4進行測量。表4本機振蕩器端子功率限值5.3有源設備的抗擾度5.3.1對電磁場的外部抗擾度按照4.3.1進行測量(符合4.3所給性能判據的最低場強和表5規定的限值)。表5對電磁場外部抗擾度的限值MHz在考慮中5.3.2對通過連接電纜傳導電流的外部抗擾度(不包括電源線)應按4.3.2進行測量(符合4.3所給性能判據的最低騷擾信號電平和表6的限值)。表6對通過連接電纜傳導電流的抗擾度限值(不包括電源線)MHzdBμV(e.m.f.)0.15~1.5在考慮中5.3.3對電源干擾的抗擾度應按4.3.3進行測量(符合4.3性能判據的最低騷擾信號電平和表7的限值)表7對電源干擾的抗擾度限值MHzdBμV(e.m.f.)120~1101)1)隨頻率的對數線性地減小。5.3.4內部抗擾度應按4.3.4進行測量。表8內部抗擾度測試電平要求MHz48.5~92見圖787~108見圖8見圖9470~958見圖1010200~13500D見圖1110200~130002)見圖121)對固定衛星業務(FSS)室外單元。2)對廣播衛星業務(BSS)室外單元。5.3.5室外單元對鏡像頻率信號的抗擾度應按4.3.4.3進行測量。表9以鏡像抑制比表示對鏡像頻率信號的抗擾度限值輸出頻MHz率用于調頻電視機和/或衛星數字聲音廣播的室外單元950~1750用于衛星數字聲音廣播的室外單元5.4無源設備的屏蔽效果應按4.4.2.1和4.4.2.2進行測量。表10無源設備屏蔽效果限值MHz被測設備信號發生器測量儀吸收鉗吸收裝置(鐵氧體環)測量電纜電源濾波器第二個吸收鉗(見4.2.2.2注1)端接電阻圖1用于吸收鉗法的測試裝置(30MHz~1GHz)GB13836—20006—終端電阻;7—電源濾波器;8—同軸開關;9同軸開關位置:——測量輻射:3與2接通,6與9接通;——檢查電平:3與9接通,6與2接通。圖2通用測量布置舉例7—電源濾波器;8—同軸開關;9—測量電纜;10—輸同軸開關位置:——測量輻射:3與2接通,10與9接通;——檢查電平:3與10接通,9與2接通。圖3用于有源設備輸入口測量的測量布置舉例已校準天線a不需導頻信號的有源設備圖4“代替”輻射法的測量布置dd同軸饋線平衡—不平衡h?=1mh?=1mb需導頻信號的有源設備圖4(完)wA75Ω)電源MtW發生器放大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鹽泥資源的加工與利用考核試卷
- 糖果生產技術創新與發展考核試卷
- 自然遺跡保護與山地戶外運動規劃考核試卷
- 竹子種植與加工技術發展趨勢考核試卷
- 三明市重點中學2025年初三年級第二學期期初考試生物試題含解析
- 曲阜師范大學《風險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科創職業技術學院《中級朝鮮語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京郵電大學《結構模型設計制作》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現代職業學院《眼科護理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濰坊職業學院《美術基礎(Ⅰ)》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鐵投集團招聘招聘筆試真題2024
- 共有人房屋貸款協議
- 江西卷-2025屆高考歷史4月模擬預測卷(解析版)
- bim安全教育試題及答案
- 交通樞紐的安全管理事故預防與應急處理策略
- 運輸公司機務管理制度
- 婦科管理制度
- 《浙江省中藥飲片炮制規范》 2015年版
- 新晉管理者培訓
- 2025-2030中國二氯乙烷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供電公司故障搶修服務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