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科學小學五年級上冊 期末測試卷含答案(培優(yōu)b卷)_第1頁
蘇教版科學小學五年級上冊 期末測試卷含答案(培優(yōu)b卷)_第2頁
蘇教版科學小學五年級上冊 期末測試卷含答案(培優(yōu)b卷)_第3頁
蘇教版科學小學五年級上冊 期末測試卷含答案(培優(yōu)b卷)_第4頁
蘇教版科學小學五年級上冊 期末測試卷含答案(培優(yōu)b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蘇教版科學小學五年級上冊期末測試卷一.選擇題(共10題,共20分)1.專業(yè)短跑運動員的反應時間通常在0.1-0.2秒,而普通人的反應時間通常在0.2-0.3秒,這充分說明了(

)。A.專業(yè)運動員天生反應速度快B.普通人反應速度慢,所以做不了專業(yè)運動員C.人的反應速度是可以通過后天的訓練來不斷提升的2.做飯冒出的“白氣”是(

)。A.小水滴B.水蒸氣C.空氣3.達爾文在(

)一書中提出了進化論的觀點。A.《物種起源》B.《生物的進化》C.《用進廢退》D.《貝格爾號》4.爸爸駕車時,經常利用后視鏡觀察后方的車輛情況。后視鏡利用的是(

)原理。A.光沿直線傳播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5.地面上水的沸點是100℃,高山上水的沸點會(

)。A.降低B.升高C.不變6.露和霜的不同之處(

)。A.露是固體,霜是液體B.露是液體,霜是固體C.露白天形成,霜夜晚形成7.排隊時,老師會說每位同學保證自己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學,這句話中包含的主要科學原理分析正確的是(

)。A.光的傳播速度很快B.光線會拐彎C.光是沿直線傳播的8.(

)是人身體的控制中心。A.腦和脊髓B.脊髓和神經C.神經和血管9.設計并制作一個保溫盒,可選用的隔熱材料有(

)。A.鋁熱B.鐵片C.泡沫板10.地球的表面包括(

)。A.陸地B.海洋C.陸地和海洋二.填空題(共10題,共42分)1.能夠自己發(fā)光的物體叫作(

),根據光的來源可以分為(

)和(

)。2.地球表面的主要陸地地形有(

)、(

)、(

)、高原、丘陵等。3.巖漿巖、沉積巖在地殼運動過程中受到高溫、高壓等作用,因性質發(fā)生改變而形成的巖石叫(

)。4.熱在固體中的傳遞方式是(

),在液體和氣體中的傳遞方式是(

),不依靠任何物體直接傳遞的方式是(

)。5.我們看到的月光是:太陽光直射到月球上,月球再把太陽光反射到我們的眼睛里。(

)6.當地殼深處的巖層因受到過度擠壓而突然破裂或錯動時,會引起(

)劇烈震動,釋放出長期積累的巨大能量。7.液體或氣體受熱(

),遇冷(

),循環(huán)流動,使冷、熱液體或氣體相互混合,這種傳熱方式叫作熱對流。8.熱傳遞主要通過(

)、(

)、(

)的方式來實現(xiàn)。不依靠任何物質,在真空也能進行的傳熱方式是(

)。9.巖石碎屑經過風、流水等的搬運后沉積于陸地、河湖及海洋,經歷一系列變化后形成的巖石叫(

)。10.(

)和(

)構成了高低起伏、形態(tài)多樣的陸地地形。三.判斷題(共10題,共20分)1.通過科學家們在喜馬拉雅山采集到的魚龍、菊石類等生物的化石,我們可以推測出很久以前喜馬拉雅山一帶是陸地。(

)2.光源射出的光線向四面八方傳播。(

)3.脊髓被脊椎骨和軟骨包圍著,分布在不能彎曲的脊柱中間。(

)4.太陽能熱水器主要是利用了熱對流的方式來加熱水的。(

)5.夜晚,螢火蟲能發(fā)出微弱的光,所以螢火蟲是光源。(

)6.液態(tài)水降到0℃時,就會一瞬間凝結成冰。(

)7.太陽光可以用三棱鏡分解成多種顏色的光。(

)8.觀察地球大陸板塊示意圖,發(fā)現(xiàn)今天的地球和兩億年前完全相同。(

)9.螢火蟲的光比較微弱,所以它不是光源。(

)10.太陽、月亮、星星自己都會發(fā)光,所以它們是光源。(

)四.連線題(共1題,共3分)1.將生活中的現(xiàn)象與對應的熱傳遞方式相連。陽光照在身上暖暖的

熱傳導冬天使用暖氣使房間變暖

熱對流用暖手寶暖手

熱輻射五.簡答題(共6題,共24分)1.時不時的雨總會從天而至,那天上的水有沒有降完的時候,為什么?2.我們可以怎樣用杯子造霜?3.簡要說說大自然中的雨、雪是怎樣形成的?4.請舉例說明人類的哪些行為對自然界的生物和環(huán)境造成危害?(至少三點)5.舉例說一說,生活中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每種各舉兩例)6.根據你所學知識,請簡要說說水在自然界是怎樣循環(huán)的?六.綜合題(共3題,共32分)1.實驗名稱:研究熱在空氣中的傳遞實驗探究的問題:實驗材料:實驗方法:①②③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2.人造霧實驗。實驗步驟:①往量筒內倒入適量溫水,放入點燃的線香②移走線香,用冰袋完全封住量筒口,量筒內會產生___________。③用冷水代替溫水,重復步驟①、②,此時,量筒內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請回答問題:①在量筒內倒溫水的目的是產生更多的____________________。②放入點燃的線香是為了增加空氣中漂浮的___________________。③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__________成眾多的小水滴,它們漂浮在高空就是__________,接近地表就是__________。3.1.實驗材料:酒精燈、石棉網、三腳架、燒杯、水、冰、培養(yǎng)皿2.實驗步驟:(1)加熱燒杯里的水至沸騰。(2)用一個熱的培養(yǎng)皿蓋住燒杯,觀察培養(yǎng)皿底部是否有水珠。(3)在培養(yǎng)皿中加入冰塊,觀察底部有什么變化。3.我的結論:(1)加熱燒杯里的水時,一部分液態(tài)水會變成________,當遇到冷的培養(yǎng)皿時,會在培養(yǎng)皿底部凝結成________。(2)在培養(yǎng)皿中加入冰塊,是為了使溫度________,這樣培養(yǎng)皿底部的小水珠會________,一旦大到上升氣流托不起時就會掉下來。(3)這是模擬________的形成。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C2.A3.A4.C5.A6.B7.C8.A9.C10.C二.填空題1.光源;自然光;人造光2.平原;山地;盆地3.變質巖4.熱摶導;熱對流;熱輻射5.√6.大地7.上升;下降8.熱傳導;熱對流;熱輻射;熱輻射9.沉積巖10.巖石;土壤三.判斷題1.×2.√3.×4.×5.√6.×7.√8.×9.×10.×四.連線題1.五.簡答題1.沒有;江河湖海、地面上的水,被太陽曬熱,不斷地蒸發(fā),變成水蒸氣飛散到空氣中,水蒸氣在空中受冷變成云,云變成雨、雪等落到地面;地面上的雨水和融化了的雪水有的滲入地下,地下水又會匯集流出地面形成泉水流入江、河、湖、海,于是,水在海洋、天空、陸地之間永不停息地循環(huán)。自然界中的水都在不停的循環(huán)當中,降水僅僅是整個水循環(huán)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此天上的水是降不完的。2.①找一個沒有破損的玻璃杯,把杯子外壁擦干。②在玻璃杯中放入碎冰和冷水,杯下墊一塊濕毛巾。③在冰水中加鹽,測量冰水的溫度。④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玻璃杯的外壁上有一層薄薄的小冰晶。3.地面、海洋的水蒸發(fā)變成水蒸氣,水蒸氣上升到高空遇冷凝結成小水滴,小水滴和空氣中的微塵小顆粒結合到一起形成云,云的濃度達到一定的時候就形成降雨,溫度在0℃以下就形成降雪。4.過渡放牧、過渡捕撈、過量噴灑農藥。5.自然光源:螢火蟲、太陽,極光;人造光源:手電筒、蠟燭、燈泡,電燈,激光。6.在太陽的輻射下,海洋、陸地的水被蒸發(fā)變成水蒸氣,隨氣流上升到大氣中。大氣中的水蒸氣在高空遇冷凝結成眾多的小水珠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便形成云,這些云越積越厚,當大氣托不住時就會掉下來,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球表面上。這些降落的地表水有的滲入地下成為地下水,有的流入江河,再流到海洋中,有的被植物吸收等。然后,海洋、陸地的部分水在太陽輻射熱的作用下,又被蒸發(fā)變成水蒸氣,回到空中,完成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