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江省溫州地區2024屆中考押題化學預測卷
注意事項
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
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
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
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考員收回。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小題,共30分)
1.根據下圖的有關信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鎂離子(Mg2+)核內有12個質子
B.鎂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4.31g
C.在化學反應中,氯原子容易失去1個電子
D.鎂離子(Mg2+)與氯離子(C「)的最外層電子數不相等
2.鈉是人體必需的常量元素,下圖是鈉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鈉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1gB.鈉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
C.鈉由液態變成氣態,微粒間間隔變小D.人體缺鈉會導致甲狀腺疾病
3.陽陽在廚房里觀察到了以下現象,其中只發生了物理變化的是()
A.炒菜時點燃煤氣B.菜刀上出現銹跡C.不小心打碎瓷碗D.隔夜的飯菜變饅
4.下列實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B.稱量NaOH固體
C.傾倒液體
5.在密閉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使之充分反應,反應前后測得有關數據如表:
物質甲乙丙丁
反應前質量/g181232
反應后質量/gX26212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反應后物質甲的質量為13g
B.乙是反應物
C.反應中乙、丁的質量比為5:4
D.物質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6.下列關于CO2與CO的說法,正確的是()
A.CO和CO2都可將氧化鐵還原成鐵
B.CO2的排放不是導致酸雨的原因
C.只要在室內放--盆水就能防止CO中毒
D.CO2可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
7.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pH<7的雨水就是酸雨
B.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
C.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化學科學和技術的快速發展必須導致生態環境的惡化
8.三種物質在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反應前后質量比例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反應前反應后
A.反應中CaO為催化劑B.該反應是復分解反應
C.反應后容器中固體質量減少D.反應后容器中氧元素質量分數增大
9.在一密閉容器內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質量如下表,對該反應,
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物質甲乙丙丁
反應前物質質量/g25m188
反應后物質質量/g9待測384
A.“待測”數值一定為2gB.該反應中甲和丁為反應物
C.乙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D.反應中甲和丙的質量比為9:38
10.強化安全意識,提升安全素養。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錯誤的是
A.在點燃氫氣前先檢驗其純度
B.在火災逃生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C.在加油站張貼嚴禁煙火標志
D.在天然氣燃氣灶下方安裝報警器
11.下圖表示兩種氣體發生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種原子。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3+8—?8+8
A.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B.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都不變
C.生成物一定是氧化物D.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發生了變化
12.下列實驗操作訓練中發生的變化,其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試管破裂B.火柴燃燒C.燈泡發光D.打磨銅絲
13.下列物質屬于堿的是
A.H2OB.NaHCO3C.Ca(OH)2D.H3BO3
14.2018年5月9日,我國“高分五號”衛星發射成功。“高分五號”衛星天線是用鈦鎮形狀記憶合金制作的,如圖
是銀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銀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為28
B.銀屬于金屬元素
C.銀元素的元素符號是Ni
D.銀的相對原子質量是38.69g
15.體積為25m3的石油氣可以裝入1.124m3的鋼瓶中。主要原因是()
A.分子間有間隔B.分子的質量很小
C.分子在不斷運動D.分子由原子構成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6分)
16.超市食品保鮮有“溫控保鮮”和“氣調保鮮”兩類技術。它們通過降低溫度和改變氣體成分,達到抑制被儲藏物
細胞呼吸的目的。
⑴干冰可用于“溫控保鮮”,利用了干冰現象。
⑵“氣調保鮮”中可使用CO2來抑制細菌。CO2進入細菌細胞液后能產生酸性物質,抑制細菌生長。此酸性物質是
(3)冰箱中常用如圖所示的膜分離技術實現“氣調保鮮”。分離后,通入冰箱保鮮室內的氣體是(填“富氮空
氣”或“富氧空氣”)。
嘉氧空氣
17.(8分)我國長江以南部分地區是世界三大酸雨區之一。某化學興趣小組圍繞酸雨的形成及燃煤電廠脫硫處理等問
題進行探究。
I模擬酸雨的形成
SO2轉化為112so4的一條路徑為:S0:耳H2SO3(亞硫酸)氧化劑『HiSO,
①組裝儀器,檢查裝置氣密性,裝入藥品。
②打開裝置A中漏斗的活塞,啟動裝置B中的攪拌器,記錄數據并繪圖。
③待pH值穩定在3.73左右,打開裝置C中漏斗的活塞。
④待pH值穩定在3.67左右,用注射器向氣球a中注入H2O2溶液。
裝置A中發生的反應為Na2sO3+H2s04
圖1
(濃)=Na2sO4+SO2T+H2O,其中Na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裝置C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圖1裝置中安裝氣球的主要目的是o向H2s。3中通入02,H2sCh被氧化成酸性更強的H2s04,但圖2中pH變
化不明顯,這既與02的氧化能力有關,又與氧氣的性質有關。注入H2O2溶液后,pH值明顯降低,說明H2O2
的氧化性比02(填“強”或“弱”)。
氣體流里計
偌氣
DE
碘水(含
洗氣瓶/少里淀希)
F
圖3
II脫硫與SO2含量測定在燃煤中添加石灰石,SO2與石灰石、02反應,生成硫酸鈣和一種對環境無污染的氣體,反應
的化學方程式為o下列措施能提高脫硫效率的是O
A無限延長脫硫時間B適當增加石灰石的用量
C把工廠煙囪造得盡可能高D將石灰石和原煤粉碎并混合均勻已知燃煤電廠SO2排放標準為35mg/m3?小
組同學設計圖3裝置進行實驗:打開活塞D,將某燃煤電廠廢氣經氣體流量計通入裝置F(發生的反應為
SO2+L+2H2O=2HI+H2so4),當碘水由藍色褪為無色時,關閉活塞D,讀出廢氣累計流量為3m3,若碘水中碘(L)的
質量為0.6g,計算該廢氣中SO2含量為mg/n?(保留到小數點后一位),該廠廢氣(填“符合”或“不符合”)
排放標準。若裝置F中藍色消失后,沒有及時關閉活塞D,測得的SO2含量將(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III知識拓展
自然界中的臭氧(03)和H2O2能氧化H2s03,大氣污染物中含Fe、Cu、Mn、V的化合物能加快酸雨形成,一天內
可在高空擴散700多公里,所以酸雨不僅是區域性的危害,也是周邊地區甚至跨國境的危害。由資料可知,大氣中Fe、
Cu、Mn、V的化合物可能充當了的角色。
18.(8分)碳和碳的化合物都是非常重要的物質,在生產和生活中有著廣泛的用途。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
的單質,但二者物理性質差異較大,其原因是o以下是體現兩種碳單質用途的圖片,A圖體現了金
剛石的性質,B圖是用黑墨汁繪制的中國畫,保存很久不變色,其原因是
右圖是某同學對二氧化碳部分構建的網絡圖(部分反應條件和物質省
略,圖中“一”表示相互都可以轉化)。請按下列要求填空:
①CO^--------C②c6Hl2。6
③Na2c④H2c⑤X
①寫出CTCO的化學方程式
②②C6Hl2。6中c、H、O三種元素的質量比是o
③通過加(選填“酸”或“堿”何以實現Na2cO3—CO2的轉化;
④CO2和H2O反應生成H2cCh根據此性質,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⑤工業上可利用X-CO2的轉化來制備CO2,寫出該的過程是o
⑥CO2-C6Hl2。6是自然界里碳、氧循環的過程,C6Hl2O6-CO2是(選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
四、探究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9.0分)
19.(8分)實驗可以幫助同學們解決很多好多有趣的問題,興趣小組的實驗探究如下。
請問答下列問題:
⑴他們將2滴酚配試液小心地加入了盛碳酸鈉溶液的試管中,發現溶液變為紅色。
(合理猜想)碳酸鈉溶液顯________性。
(實驗方案)樂樂設計了如下實驗來驗證碳酸鈉溶液的酸堿度,請你和他一起完成實驗。
①用鏡子夾取pH試紙直接浸入碳酸鈉溶液中,測得pH>7。
②取pH試紙于玻璃片上,先用蒸儲水潤濕,然后再用玻璃棒隨取碳酸鈉溶液滴在pH試紙上,測得pH>7。
③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用玻璃棒蘸取適量碳酸鈉溶液在__________,將試紙
試紙顯_一色,測得pH_7o碳酸鈉溶液顯堿性。
顯示的顏色與______________O
(總結反思)上述方案中操作不規范的是;從物質分類角度看,碳酸鈉屬于(填“酸”、“堿”或
“鹽”),它的溶液顯堿性,說明堿性溶液(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堿的溶液。
⑵真真同學做中和反應實驗時將稀鹽酸滴入到氫氧化鈉溶液中,發現有氣泡產生。
④她認為該氫氧化鈉溶液已經變質,其理由是O
⑤為進一步確定該氫氧化鈉溶液是否完全變質,實驗方案報告設計如下:
實驗步驟實驗現象或方程式實驗結論
A.取少樣品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鈣溶液—
溶液部分變質
B.取少量上述充分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滴入無色酚酥試液—
⑥簡述用該變質氫氧化鈉溶液制取氫氧化鈉溶液的方法:
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小題,共30分)
1、A
【解題分析】
試題分析:由原子結構示意圖的含義和與元素周期表相關的知識及題中信息知,A.鎂離子(Mg2+)核內有12個質子。
故A正確。B.鎂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4.31。故B錯誤。C.在化學反應中,氯原子容易得到1個電子。故C錯誤。D.鎂
離子(Mg2+)與氯離子(C「)的最外層電子數相等。故D錯誤。
考點:考查原子結構示意圖的含義及與元素周期表相關的知識。
2、B
【解題分析】
A、鈉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3,錯誤;B、鈉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1,小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正確;C、
鈉由液態變成氣態,微粒間間隔變大,錯誤;D、人體缺碘會導致甲狀腺疾病,錯誤。故選B。
3、C
【解題分析】
A、煤氣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質,屬于化學變化,選項A不正確;
B、菜刀生銹的過程中生成了新物質鐵銹,鐵銹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屬于化學變化,選項B不正確;
C、瓷碗被打碎,只是形狀發生了改變,屬于物理變化,選項C正確;
D、食物變饃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選項D不正確;
故選C。
【題目點撥】
在判斷物質發生的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主要看是否有新的物質生成,生成了新物質就是化學變化,沒有生成新
物質,就是物理變化。
4、D
【解題分析】
A、熄滅酒精燈要用燈帽蓋滅,不能用嘴吹,否則會引起火災,故A錯誤;
B、NaOH易潮解,具有腐蝕性,應在小燒杯中稱量,故B錯誤;
C、傾倒液體:向量筒中傾倒液體時必須口對口,標簽對手心,試劑瓶的瓶塞倒放在實驗臺上,故C錯誤;
D、稀釋濃硫酸時,應將濃硫酸沿著燒杯內壁倒入水中,并不斷用玻璃棒攪拌,防止液體飛濺,故D正確。
故選D。
5、B
【解題分析】
反應后質量增加的是生成物,減少的是反應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應后乙的質量增加了26g-lg=25克,是生成物;丁
的質量減少了32g-l2g=20克,是反應物;丙的質量不變,可能做催化劑,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甲是反應物,參加
反應的甲的質量=25g-20g=5g,所以反應后物質甲的質量=18g-5g=13g,反應物是甲和丁,生成物是乙,是化合反應.反
應中乙、丁的質量比25:20=5:4?
【題目詳解】
根據以上分析可知:
A、反應后物質甲的質量為13g,故A正確;
B、乙是生成物,故B錯誤;
C、反應中乙、丁的質量比為5:4,故C正確;
D、物質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故D正確。故選B。
【題目點撥】
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質量增加的物質是生成物,質量減少的物質是反應物,質量不變的物質,可能作該反應的催
化劑,也可能沒有參加反應。
6、B
【解題分析】
A、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能和金屬氧化物反應,二氧化碳不具有還原性,A說法不正確;
B、二氧化碳能造成溫室效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會產生酸雨,B說法正確;
C、一氧化碳難溶于水,C說法不正確;
D、二氧化碳溶于水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可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D說法不正確;
故選:Bo
7、B
【解題分析】
A、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故pH值應小于5.6為酸雨,A選項錯誤;
B、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可以是酸堿中和,也可是酸(堿)性氧化物與堿(酸),B選項正確;
C、原子可分為原子核和核外電子,C選項錯誤;
D、化學科學技術的發展的目標是“綠色化學”,追求0排放和可持續發展,故D選項錯誤;
故選B。
8、C
【解題分析】
由三種物質在密閉容器這個反應前后質量比例的變化,確定是反應物還是生成物。反應后二氧化碳和氧化鈣的質量都
增加了,是生成物,碳酸鈣的質量減小了,是反應物,該反應是碳酸鈣高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鈣的反應。
【題目詳解】
A、氧化鈣在反應中不是催化劑,是生成物,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B、該反應中反應物為一種,生成物為兩種,符合分解反應的定義,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C、該反應是一種固體反應物生成一種固體和一種氣體的反應,故反應后固體質量減少,該選項說法正確;
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不變可知,反應后容器中的氧元素質量分數不變,該選項說法不
正確。
故選C。
9、B
【解題分析】
由表中數據分析可知,反應前后甲的質量減少了25g-9g=16g,故是反應物,參加反應的質量為16g;同理可以確定丙
是生成物,生成的質量38g-l8g=20g;丁是反應物,參加反應的質量為8g-4g=4g;由質量守恒定律,乙的質量應不變,
可能作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沒有參加反應。
A、乙的質量應不變,可能作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沒有參加反應,“待測”數值一定為mg,無法確定具體的數值,
故選項說法錯誤。
B、該反應中甲和丁為反應物,故選項說法正確。
C、乙的質量不變,可能作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沒有參加反應,故選項說法錯誤。
D、反應中甲和丙的質量比為16g:20g=4:5,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Bo
10>D
【解題分析】
A.在點燃氫氣前先檢驗其純度,是正確的表述;
B.在火災逃生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是正確的敘述,防止熱空氣或有毒氣體吸入鼻孔;
C.在加油站張貼嚴禁煙火標志,是正確的敘述;防止爆炸事故的發生;
D.在天然氣燃氣灶下方安裝報警器,是錯誤的敘述,因為天然氣的密度比空氣的??;故答案選擇D
11、C
【解題分析】A、由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由2種物質反應生成1種物質,故是化合反應,正確;
B、任何的化學反應都符合質量守恒定律,即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都不變,正確;
C、生成物中不能確定有氧元素,故不一定是氧化物,故錯誤;
D、該反應中反應物都是單質,故各元素的化合價均發生變化,故正確。故選C。
12、B
【解題分析】
A.試管破裂,沒有新的物質生成,是物理變化;
B.火柴燃燒,有新的物質生成,是化學變化;
C.燈泡發光,沒有新的物質生成,是物理變化;
D.打磨銅絲,沒有新的物質生成,是物理變化。
故選B。
13、C
【解題分析】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組成的物質叫混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叫純凈物;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
物叫單質;由不同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化合物;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是氧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溶于水產生的
陽離子只有氫離子的化合物是酸。由金屬或錢根和酸根組成的化合物叫鹽,由金屬或錢根和氫氧根組成的化合物叫堿。
A.H2O屬于氧化物,B.NaHCCh屬于鹽;C.Ca(OH)2屬于堿;D.H3BO3屬于酸。故選C。
14、D
【解題分析】
A、銀原子的核內質子數=原子序數=28;故選項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B、銀字帶“車”字旁,屬于金屬元素;故選項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C、銀元素的元素符號是Ni;故選項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D、銀的相對原子質量是58.69,單位不是“g”;故選項錯誤,但符合題意;
故選:D?
【題目點撥】
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g”。
15、A
【解題分析】
體積為25m3的石油氣可以裝入L124m3的鋼瓶中,是因為分子間有間隔,氣體受壓后,分子間隔變小。故選A。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6分)
16、升華吸熱碳酸富氮空氣
【解題分析】
(1)干冰可用于“溫控保鮮”,利用了干冰升華吸熱現象;
(2)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故該酸性物質為碳酸;
(3)由圖可知,富氧空氣已經被排出,同時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可用于食品保鮮,故進入冰箱保鮮室內的氣體是
富氮空氣。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5分)
MnO,
17、+42H2O2^=2H2O+O2]平衡(或調節)裝置內氣壓不易溶于水強
2CaCO3+2SO2+O2=2CaSO4+2CO2BD50.4不符合偏低催化劑
【解題分析】
(1)鈉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是,設其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x,貝!J:(+1)X2+2x+(-2)X3=0,x=+4;C裝置
MnO2
中是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鎰混合生成氧氣和水,反應的方程式為:2H2O2-^2H2O+O2;圖1裝置中安裝氣球的主要
目的是平衡(或調節)裝置內氣壓。
MnO,
故填:+4;2H2O2^^2H2O+O2;平衡(或調節)裝置內氣壓;
(2)向H2sCh中通入02,H2s03被氧化成酸性更強的H2so4,但圖2中pH變化不明顯,這既與。2的氧化能力有關,
又與氧氣不易溶于水的性質有關。注入H2O2溶液后,pH值明顯降低,說明H2O2的氧化性比02強。
故填:不易溶于水;強;
(3)Sth與碳酸鈣和02反應,生成硫酸鈣和一種對環境無污染的氣體為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CaCO3+2SO2+O2==2CaSO4+2CO2o適當增加石灰石的用量和將石灰石和原煤粉碎并混合均勻能提高脫硫效率。
故填:2CaCO3+2SO2+O2==2CaSO4+2CO2;BD;
(4)設3m3廢氣中含有二氧化硫的質量為x,
S02~12
64254
x0.6g
64_254
x0.6g
x?151.1mg
股每立方米空氣中含有二氧化硫的質量為里羋=50.4mg/m3;
3m
50.4mg/m3>35mg/m3,不符合排放標準;若裝置F中藍色消失后,沒有及時關閉活塞D,測得的S(h含量將偏低。
故填:50.4;不符合;偏低;
(5)由資料可知,大氣中Fe、Cu、Mn、V的化合物可能充當了催化劑的角色。
故填:催化劑。
18、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堅硬碳單質在常溫下化學性質穩定2c+02=2CO6:1:8酸
高溫
CO2+H2O=H2CO3CaCO3CaO+CO2呼吸作用
【解題分析】
(1)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但二者物理性質差異較大,其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答案為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由圖示可以知道,A圖中利用金剛石切割玻璃,體現了金剛石堅硬的性質,B圖是用炭黑墨汁繪制的中國畫,年
代很久不變色,其原因是碳單質在常溫下化學性質穩定,故答案為堅硬;碳單質在常溫下化學性質穩定;
(3)
點燃
①碳在不充分燃燒時可生成了一氧化碳,所以C-CO的化學方程式是2c+02U2CO;
②物質C6Hl2O6中C、H、0三種元素的質量比是:(12義6):(1X12):(16X6)=6:1:8;
③碳酸鈉能與鹽酸、硫酸等反應生成了碳酸,碳酸易分解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通過加酸(選填“酸”或“堿”)可
以實現Na2cO3-CO2的轉化;
④CO2和H2O反應生成H2cCh,反應化學方程式為:CO2+H2O=H2CO3;
高溫
⑤工業上可利用碳酸鈣高溫分解制取二氧化碳,所以X-CO2的轉化來制備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2025屆初三下學期3月適應性檢測試題語文試題含解析
- 離散課件 代數系統和群1學習資料
- 天津濱海職業學院《工程項目管理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成都實驗中學2025年高三年級第五次月考物理試題含解析
- 二零二五保安勞務派遣服務協議書
- 雇傭攝影師勞動合同書二零二五年
- 股權轉讓居間合同書協議書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隱名股東協議書
- 臨時工工作協議書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硫酸運輸合同書
- 2024年青海省中考英語試卷真題(含答案解析)
- 2020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標準
- 高標準農田設計實施方案(技術標)
- 創傷失血性休克中國急診專家共識2023解讀課件
- 云計算白皮書(2024年)解讀
- 電力電子技術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2024年四川省樂山市中考地理·生物合卷試卷真題(含答案)
- 安全文明施工承諾書
-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應急預案及護理流程
- 境內直接投資基本信息登記業務申請表(一)(版)
-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聯考數學試題(無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