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飲片的質量要求及儲藏保管(中藥炮制技術課件)_第1頁
中藥飲片的質量要求及儲藏保管(中藥炮制技術課件)_第2頁
中藥飲片的質量要求及儲藏保管(中藥炮制技術課件)_第3頁
中藥飲片的質量要求及儲藏保管(中藥炮制技術課件)_第4頁
中藥飲片的質量要求及儲藏保管(中藥炮制技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藥飲片的質量要求及貯藏保管

中藥飲片的質量要求內在質量

內在質量一、水分一般炮制品絕對含水量在7%-13%間,蜜炙品類不得超過15%二、浸出物測定炮制品浸出物含量是其質量的一項指標,通常有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三、顯微及理化鑒別

①組織鑒別②粉末鑒別

①顯色與沉淀反應②熒光鑒別③升華物鑒別④薄層色譜

(一)顯微鑒別(二)理化鑒別淀粉粒導管纖維束斷面顯微片-導管導管導管纖維束四、有效成分測定有效成分的含量是評價炮制品質量的最可靠、最準確的方法。藥物有效成分含量(%)黃連小檗堿>3.6天麻天麻素>0.1丹參丹參酮ⅡA>0.2陳皮橙皮苷>3.0苦杏仁苦杏仁苷>3.0苦參生物堿(以苦參堿計)>2.0丹皮丹皮酚>1.2黃芩黃芩苷>9.0厚樸厚樸酚及和厚樸酚的總量>3.0部分藥物的有效成分的含量要求

五、有毒成分建立有毒成分的限量是保證用藥的安全。如馬錢子、川烏等六、有害物質重金屬和農藥殘留七、衛生學檢查中藥材在采集、加工、貯運過程中,均會受到雜菌的污染。因此,為了保證其質量,對飲片作衛生學檢查也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對飲片中可能含有的致病菌、大腸桿菌、沙門菌、細菌總數、霉菌總數及活螨等作檢查。中藥飲片的質量要求及貯藏保管

中藥飲片的質量要求外在質量

一、凈度中藥炮制品(飲片)的純凈程度,即炮制品中含雜質及非藥用部位的限度。具體要求:不含有泥沙、灰屑、霉爛品、蟲蛀品、雜物及非藥用部位等。外在質量根據《中藥飲片質量標準通則》(試行)類別藥屑、雜質

果實、種子、全草、樹脂、炒炭、土炒、煨制品等類不超過3%

根、根莖、葉類、花類、藤木類、礦物類、菌類、動物類、炒焦品、麩炒品、煅制品、藥汁煮、豆腐煮等不超過2%

炒黃品、米炒品、炙制品、發芽品、發酵品等不超過1%各種藥物含雜質的限量

二、片型及破碎度(一)片形

片形有不同規格和標準。符合《藥典》或《規范》的規定,均勻整齊,色澤鮮明。無連刀、掉邊等不合格飲片。薄片、厚片、絲、塊不得超過該片標準厚度1mm;段不得超過該標準厚度2mm。(二)破碎度破碎度要有利于成分的溶解和溶出。要注意防止混藥干燥完全再進行粉碎黃芪斷面特征黃芪斷面特征防風三、色澤(含光澤)指某種炮制品應有其獨特的色澤,是炮制品內在質量標志之一。如黃芪飲片,表面顯黃白色,內層有棕色環紋及放射狀紋理(習稱“菊花心”)。如甘草,片面黃白色,經蜜炙后要求表面呈老黃色等。飲片的色澤是反應其質量要求的一項指標,都是以色澤變化作為評價指標的。炮制品色澤的不正常變化說明其內在質量的變異。白芍變紅,紅花變黃等,均說明藥物內在成分已發生變化。故色澤的變異,不僅影響其外觀,而且是內在質量變化的標志之一。如熟地黃要求切面烏黑發亮,血余炭、棕櫚炭要求表面烏黑而富有光澤。四、氣味指炮制品原有的氣味,與內在質量密切關聯。如薄荷等。五、灰分干凈、無雜質的炮制品高溫灰化所得之灰分稱“生理灰分”,同一品種生理灰分在一定范圍內,測定灰分可評價炮制品質量和凈度。中藥飲片的質量要求及貯藏保管

中藥飲片的貯藏保管常見的變異現象造成變異的自然因素中藥飲片貯藏保管技術

二、引起變異的自然因素

①成分(化學性質)②物態性能

①空氣②溫度③濕度④日光⑤風

①霉菌②倉蟲③鼠④蟻

(一)內因(二)自然因素(外因)(三)生物因素特別注意1、溫度:一般以常溫為好(15~20℃)2、濕度:飲片絕對含水量在7%~13%為好。庫內相對濕度:60%~70%。3、霉菌:在溫度20~35℃,相對濕度在75%以上時,霉菌適宜生長。4、蟲害:溫度在18~35℃,藥材水分13%以上,空氣相對濕度在70%以上是害蟲最適宜的生長條件。

中藥飲片的質量要求及貯藏保管

中藥飲片的貯藏保管常見的變異現象造成變異的自然因素中藥飲片貯藏保管技術

三、常見的貯藏保管方法

(一)傳統的貯藏保管方法

1、密封法

2、通風法

3、吸濕法

4、對抗貯藏法

5、晾曬法

(二)常見貯藏保管方法

1、清潔養護法是一切防治工作的基礎

2、防濕養護法包括通風法和吸濕法

3、密封貯藏法

4、低溫冷藏法通常在0℃-10℃條件下貯藏。

5、氣調養護法

是通過對環境的空氣組成調整管理,在密閉條件下人為地造成低氧或高二氧化碳狀態,使害蟲或霉菌窒息或死亡,達到防治目的。

6、對抗同貯法

是采用兩種以上藥物同貯或一些有特殊氣味的物品同貯而起到抑制蟲蛀、霉變、變色等的貯存方法。如白花蛇與花椒、丹皮與澤瀉、人參與細辛、滑石粉與柏子仁等。

(三)貯藏保管新技術、新方法

⑴氣幕防潮技術⑵環氧乙烷防霉⑶機械吸濕法⑷微波干燥技術⑸蒸汽加熱法⑹Co–γ射線輻射技術

中藥飲片的質量要求及貯藏保管

中藥飲片的貯藏保管常見的變異現象造成變異的自然因素中藥飲片貯藏保管技術

一、常見的變異現象

蟲蛀、霉變、泛油、變色、氣味散失、風化、潮解溶化、粘連、揮發、腐爛等。(一)發霉藥物表面或內部寄生或繁殖了霉菌。容易發霉的藥物如天冬、獨活、白果等(二)蟲蛀中藥及其炮制品被害蟲蛀蝕的現象。容易生蟲的藥物如枸杞、當歸、紅花等(三)變色

指藥物固有的色澤發生了變化。容易變色的藥物有玫瑰花、金銀花、橘絡等(四)變味

指藥物原有氣味變淡或消失。(五)揮發

指某些含揮發性成分的藥物,因受溫度和空氣的影響或貯存不當,使失去油潤,重量減少或失盡、或干枯破裂等現象。(六)風化

指某些含結晶水的礦物藥,在干燥環境,結晶水慢慢散失,變成粉末狀態。如芒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