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適老化基本設備與設施配置技術要求(征求意見稿)_第1頁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適老化基本設備與設施配置技術要求(征求意見稿)_第2頁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適老化基本設備與設施配置技術要求(征求意見稿)_第3頁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適老化基本設備與設施配置技術要求(征求意見稿)_第4頁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適老化基本設備與設施配置技術要求(征求意見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適老化基本設備與設施配置通用技術要求本文件規定了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適老化基本設備與設施配置的總體要求,以及通行設備設施、服務設備設施、信息交流設備設施等的通用技術要求。本文件適用于采用獨立路權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適老化基本設備與設施的配置。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50157地鐵設計規范GB50763無障礙設計規范GB55033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項目規范GB/T14894城市軌道交通車輛組裝后的檢查與試驗規則GB/T16174(所有部分)手術植入物有源植入式醫療器械GB/T24338.3軌道交通電磁兼容第3-1部分:機車車輛列車和整車3術語和定義GB50157、GB50763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適老化流線elderly-orientedwalkingroute適應老年乘客使用城市軌道交通服務的行進線路。3.2適老化通行設備設施elderly-orientedaccessequipmentandfacilities為保障老年乘客在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中安全、便捷地通行而配備的設備設施。3.3適老化服務設備設施elderly-orientedserviceequipmentandfacilities為滿足老年乘客在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中安全、舒適的出行體驗而配備的設備設施。3.4適老化信息交流設備設施elderly-orientedinformationexchangeequipmentandfacilities為滿足老年乘客在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中的信息獲取和交流需求而配備的設備設施。3.5適老化座椅agingseat符合老年人人體工程學要求的座椅。24總體要求4.1適老化設備設施應包括適老化通行設備設施、適老化服務設備設施、適老化信息交流設備設施。4.2適老化設備設施的建設和運行維護應滿足老年乘客使用城市軌道交通的需求,覆蓋老年乘客使用城市軌道交通的全過程出行鏈場景,且應與周邊的無障礙和適老化設備設施相銜接。4.3適老化設備設施的配置應與信息技術發展水平相適應。4.4適老化設備設施應與周邊地塊客流年齡結構特征發展趨勢相匹配,并應按站點分類分級實施。站點的分級應符合下列規定:a)A級站點:車站500m范圍內含有機場航站樓、鐵路客運站、客運碼頭、長途汽車站及多線集中發車的公交客運站等大型綜合交通樞紐站。b)B級站點:車站500m范圍內有醫院養老院、醫養結合類機構和城市公園場所。c)C級站點:其他普通車站。4.5A級站點應結合慢行系統設置門到門完整的適老化流線,并應滿足通行及服務設備設施的全部設置要求。B級站點宜結合老年乘客的客流組織設置適老化流線,并應滿足通行設備設施的全部設置要求,和服務設備設施的基本設置要求。C級站點應滿足通行設備設施的基本設置要求。4.6應開展老年乘客客流分析,根據老年乘客客流特征配置適老化設備設施。4.7應簡化老年乘客走行路線,增加電、扶梯數量,配置醒目標識,宜在地面上設置連續、醒目的路徑指引。4.8車站宜配置上下車無障礙渡板。4.9城市軌道交通控制系統應具備停站時間、列車加減速度、自動扶梯運行速度等可調節功能。4.10應急救援設備設施應安全、易操作。5適老化通行設備設施5.1出入口5.1.1出入口站前廣場的無障礙坡道、臺階踏步等設施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a)當廣場上存在高差時,應設置坡道銜接,坡度宜滿足無障礙設計要求。b)當設置臺階踏步時,臺階踏步不宜小于2步,踏步寬度不宜小于0.32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3m,臺階凈寬不應小于0.90m,在臺階起止位置宜設置明顯標識。當臺階踏步為3步及以上時,應在踏步側邊設置安全扶手。5.1.2出入口地面亭的設備設施應符合下列規定:a)當車站跨路口設置時,應至少在2個主客流方向設置無障礙電梯,出入口無障礙電梯宜對角布置;b)地面亭室外平臺應設置不小于1.5m的緩沖區,上方應設置雨篷,雨蓬應全部覆蓋室外緩沖區;c)寒冷和嚴寒地區的車站出入口宜根據當地主導風向設置,口部方向不宜設置在迎風面,當設置在迎風面時,應在出入口地面亭口部設置門斗等措施;d)進出站流線上的室外臺階應至少在一側設置安全扶手。5.2通道5.2.1車站與周邊建筑宜通過地下通道、高架連廊、風雨連廊等方式進行無障礙銜接,車站連接處宜利用播音或照明設備設置聲光提示。5.2.2地下出入口通道及換乘通道應順直,彎折不宜超過3處,且內折角不宜小于90度。5.2.3通道的設施應符合下列規定:3a)當通道設置十字交叉口以及圓形轉換廳時,應設置引導標識;b)通道內不宜出現高差,當無法避免時,應設置防滑坡道等無障礙設施,并應設置明顯標識;c)通道內宜在靠墻一側設置安全扶手,坡度大于1/12的通道應至少在一側設置靠墻安全扶手;d)通道宜在轉彎處及進出口處利用播音或照明設備設置聲光提示。5.2.4適老化流線中的通道長度宜小于100m,若超過100m時宜設置臨時停靠區;臨時??繀^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a)A級車站應在通道兩側設置港灣式臨時停靠區,每處不宜小于16㎡,且應設置適老化座椅、緊急呼叫按鈕等,宜設置自動步道;b)B級車站至少應在通道一側設置港灣式臨時??繀^,不宜小于16㎡,且應設置適老化座椅、緊急呼叫按鈕等;c)C級車站可利用既有通道在側墻上設置折疊座椅、緊急呼叫按鈕等設施。5.3樓梯公共區獨立設置或與單部自動扶梯并列設置的樓梯,應采用寬度不小于1.5m的梯段平臺,有條件的情況下不宜小于1.8m,并宜設置腳踏燈。5.4扶手適老化流線中安全扶手宜使用明亮的軟包設計。5.5盲道盲道不宜設置在欄桿扶手區域。5.6站內客運設備5.6.1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5.6.1.1自動扶梯的傾斜角度不應大于30°,自動人行道的傾斜角度不應大于6°。5.6.1.2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的名義速度不應大于0.65m/s。建筑條件及疏散計算能力允許情況下,自動扶梯的運行速度宜為0.5m/s。5.6.1.3自動人行道的踏板凈寬不應小于1000mm,自動扶梯的梯級凈寬不宜小于1000mm。5.6.1.4自動扶梯上、下水平梯級數量不宜少于4塊,平臺長度不宜小于1.6m。5.6.1.5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應具備變頻調速功能,且應具有慢速運行或者停梯模式。5.6.1.6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上、下梯及乘梯提示標識應簡單、清晰、明確。5.6.1.7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的語音提示音頻音量應可調,并能適應老年乘客的聽力需求。5.6.1.8自動扶梯梯級和自動人行道踏板以及出入口蓋板均應防滑,防滑系數不應小于R11。5.6.2電梯45.6.2.1電梯額定載重不宜小于1000kg,應設置滿足輪椅乘客使用需求的轎廂和廳門。5.6.2.2電梯轎廂內、外按鈕及扶手應滿足無障礙設計要求,轎廂內外呼梯宜增加語音呼梯或手勢呼梯方式,標識應清晰、明確。5.6.2.3電梯轎廂內應具有良好的通風條件,宜配置空調,并宜設置溫度傳感器監測轎廂內環境,轎廂內溫度應維持在老年乘客舒適范圍內。5.6.2.4電梯轎廂內運行顯示裝置、音頻報站及上下行提示應清晰、明確。5.6.2.5電梯轎廂內照明宜與站內照明照度相協調,地面水平照度宜為200lx,應急照明光線應柔和,地面水平照度不應低于15lx。5.6.2.6電梯轎廂地板及候梯廳地面應防滑,防滑系數不宜小于0.8。5.7站臺屏蔽門5.7.1門檻與列車車門的高差、門檻邊緣與列車車體的間隙應符合限界要求,宜采取安全防護措施。5.7.2在勻速運動區間測量的阻止滑動門關閉的力不宜大于133N。5.7.3滑動門開、關指示標識應簡單、清晰、明確,語音提示的音頻音量應可調,并能適應老年乘客的聽力需求,不宜小于40dB(A)。5.7.4全自動運行線路及有不同編組或靈活編組車輛運營線路,滑動門在不開啟時應設有文字提示或語音播報,且應簡潔、明了。5.8車輛5.8.1車輛客室地板面距軌面高度應與車站站臺面高度相協調,車輛高度調整裝置應能保持車輛地板面高度不因載客量的變化而明顯改變。車輛客室地板面高度在任何使用情況下均不應低于站臺面高度,且應滿足GB55033的要求。5.8.2車輛內部裝飾和設備表面應平滑,任何部位不應有突出物、銳角、銳邊、毛刺等缺陷??褪覂葢O置牢固美觀的立柱、扶手桿,宜安裝適量的吊環。5.8.3貫通道區域應設置扶手,并應有防夾手標識,貫通道不應有凸起物,應滿足老年乘客通行不受阻的要求。6適老化服務設備設施6.1服務站6.1.1服務站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a)A級站點站廳和站臺公共區應分別設置1處服務站;服務站應具備售票、咨詢功能,應設置休憩設施、飲水設施、應急醫療設施等。b)B級站點站廳公共區應設置1處服務站;服務站宜具備售票、咨詢功能,應設置休憩設施、應急醫療設施等;站臺公共區宜設置1處具備休憩設施、緊急呼叫按鈕等的簡易功能服務站。c)C級站點站廳和站臺公共區宜分別設置1處具備休憩設施、緊急呼叫按鈕等的簡易功能服務站。d)簡易功能服務站可與乘客服務中心結合設置。e)各級站點均應設置一處愛心咨詢電話提供出行預約及路線咨詢功能。6.1.2服務站位置宜符合下列規定:a)站廳層服務站宜設置在非付費區端墻與設備管理用房區結合;b)站臺層服務站宜設置在站臺端部或者中間不影響乘降及通行的區域。6.1.3服務站宜采用開敞可進入形式,可采用窗口服務形式;當采用窗口服務形式時,至少應設置一處低矮窗口。6.1.4服務站設備設施的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5a)休憩設施應包括適老化座椅、扶手等設施。b)飲水設施應設置扶手等安全設施,地面應采取防滑措施。c)應急醫療設施應包括急救箱、AED設備等緊急求助設施。d)服務站可提供出行指南、放大鏡、老花鏡、醫藥箱等用品。出行指南應包括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圖、客流組織流線圖,以及車站內站廳層與站臺層的衛生間、服務站、臨時停靠區等適老化設備設施分布圖等。6.2公共衛生間每個衛生間宜設置一處適老化廁位,適老化廁位的配置應滿足下列要求:a)應設置無障礙座便器;b)適老化廁位應與衛生間室內地坪標高一致,不應設置臺階;c)應設置向外開啟的平開門;d)應設置緊急救援按鈕,按鈕位置應便于操作。6.3車輛6.3.1車輛的各種設備及附屬設施應布置合理、安裝牢固可靠、滿足老年乘客乘坐需要。6.3.2列車宜結合信號系統設置平緩運行模式,平緩運行模式應滿足老年乘客乘車舒適性與列車節能要求,并宜具備下列功能:a)列車的加減速度宜可調節,平緩運行模式下宜能減緩列車加減速度,提高平穩性,減少列車運行時的車廂晃動、沖擊;b)列車的車門開門時間宜可調節,平緩運行模式下宜能延長乘降時間0~3s。6.3.3客室內愛心座椅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a)愛心座椅形狀應符合人體工程學要求;b)愛心座椅數量應不少于座椅數量的15%;c)愛心座椅應使用固定座椅,不應使用折疊座椅或可移動座椅;d)愛心座椅應設置在車輛車門處附近,應有扶手用于抓握穩定和方便起坐;e)愛心座椅上方有效凈空高度不應低于1850mm。6.3.4客室內輪椅停放區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a)輪椅停放區應設有乘輪椅者適用的抓握或固定裝置;b)一列車應設置不少于2處輪椅停放區;c)設置輪椅停放區的車廂車門應有顯著標識,輪椅位應粘貼明顯的指示標識;d)設置輪椅停放區的車廂宜結合車站電梯位置就近設置;e)輪椅停放區上方空間應無影響使用的障礙物。6.3.5愛心座椅區、輪椅停放區乘客信息顯示系統、廣播、線路圖等應滿足老年乘客乘坐需求。6.3.6車輛宜設置具備調節照度、色溫功能的智能照明系統。6.3.7車輛門區宜設置具備到站提醒功能的燈光指示。6.3.8車輛宜設置具備自適應調節溫度功能的智能空調系統。6.3.9車輛宜設置強冷和弱冷車廂,并應設置強冷和弱冷車廂標識。6.3.10車輛空調出風口不宜直吹。6.4電磁兼容6.4.1車輛及設備的整車電磁干擾試驗應按GB/T14894的規定進行,其中整車對外輻射發射應符合GB/T24338.3的規定。66.4.2由列車產生的任何靜態磁場或交變磁場,不應干擾乘客物品或磁性介質的使用,靜態磁場強度應滿足GB/T16174(所有部分)的要求。6.5安檢設備6.5.1安檢設備附近應設置明顯的標志標識,操作引導信息的版面應清晰易識別,適合老年乘客閱讀。6.5.2A級站點安檢區宜設置老年人優先安檢通道。6.6售檢票設備6.6.1自動售(補)票類設備6.6.1.1整合召援功能的自動售(補)票類設備應設置醒目的提醒文字。6.6.1.2自動售(補)票類設備操作界面文字與背景邊界顏色亮度差不應低于60流明。6.6.1.3自動售(補)票類設備對話框應為乘客留下不少于60s的操作時間,在系統限定時間內無應答應自動關閉對話框,限定時間可由運營維護人員進行設置。6.6.1.4自動售(補)票類設備應能調整提示音大小。6.6.2自動檢票機6.6.2.1自動檢票機的阻擋裝置及控制裝置應能準確識別老年票、福利票等特殊票種,并應做出正確6.6.2.2自動檢票機的乘客提示信息、運行狀態顯示和報警信息應符合適老化視覺配置要求。6.6.3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6.6.3.1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宜設置適老版或長輩模式。6.6.3.2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字型大小應能調整,適老版界面中主要文字信息不宜小于18dp/pt,行距不應小于1.3倍。6.6.3.3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彈窗等新窗口應設置易于用戶關閉窗口的按鈕。6.6.3.4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適老版界面應禁止廣告插件及誘導類按鍵。6.6.3.5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宜同時整合互聯網票務、路線規劃、預約出行、站內導航、到站提示、換乘提醒等功能。6.6.4乘車憑證老年票不應僅限于IC卡等實體票卡形式,宜能匹配電子乘車憑證。6.7適老化座椅6.7.1侯車區宜設置適老化座椅供老年乘客休息。6.7.2適老化座椅應符合下列規定:a)椅子的高度宜為400mm~450mm;b)椅子扶手的高度宜為距離座高250mm~300mm;c)椅子靠背的高度宜為900mm~1050mm。7適老化信息交流設備設施7.1適老化信息交流設施77.1.1應設置完善的適老化導向標識、確認標識和提示標識。7.1.2適老化標識的設置高度、尺寸、色彩應適合老年乘客閱讀。7.1.3適老化標識信息和數量的設置應簡明、連續和統一,適應老年乘客閱讀速度和行進速度。7.1.4車站出入口周邊道路交叉口和站內公共區應設置醒目的無障礙設施提示標識。7.1.5無障礙電梯處設置的標識應便于老年乘客視讀,同時應具備夜間使用功能。7.1.6需要長時間駐足觀看的牌體處宜設置無障礙扶手。7.1.7適老化廁位處宜設置適用于老年乘客的標識。7.2乘客信息設備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