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典型例題(壓強)_第1頁
初中物理典型例題(壓強)_第2頁
初中物理典型例題(壓強)_第3頁
初中物理典型例題(壓強)_第4頁
初中物理典型例題(壓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典型例題(壓強)解析

[例1]:一塊磚,平放、側放、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圖關

于磚頭對地面的壓力和壓強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平放時壓力最大,壓強最小

B.側放時壓力最小,壓強最大

C.立放時壓力最大,壓強也最大

D.壓力都一樣大,但立放時壓強最大

*|c

講解:(例1=>圖1—4—1)

答案:D

<}c^{c^{c^|c

[例2]:如圖1—4—2所示,燒瓶中的水停止沸騰后,若從燒瓶中往

外抽氣,會看到水又沸騰起來,這是由于().

圖1一4一2

A.氣壓升高,水溫升高

B.氣壓降低,水溫升高

C.氣壓降低,水的沸點降低

D.氣壓升高,水的沸點降低

還有:如圖1—4—2,燒瓶中的水正在沸騰,若往燒瓶中打氣,會看

到水停止沸騰,這是由于(A)

A.氣壓升高,水沸點升高

B.氣壓降低,水溫升高

C.氣壓降低,水的沸點降低

D.氣壓升高,水的沸點降低

rfc^|c<|c^|c5{c

講解:(例1=>圖1—4—2)

答案:C

*{c<|c<}c^|C<|cJjC*|*?|c<|cJjC^{c*|*<|c<|cJjC*!*<|c*|*^|c?|c

[例3]:如圖1一4一3所示,兩長方體A和B疊放在水平地面上,A

受重力10牛,B受重力30牛,已知A對B的壓強與B對地面的壓

強之比為3:2,則A與B的底面積之比為.

「Fl

B

圖1一4一3

講解:(例3圖1—4—3)

設:A的受力面積、就是底面積為si,B的底面積為S2

根據(jù)P=F/S.這里F=G.

因為A壓在B上,所以B受到的壓力是A和B的重力之和.

Pa比Pb=Ga/sl比(Ga+Gb)/s2=10/S1比40/S2=3/2

S2:S1=6:1

答案:1:6

[例4]:如圖1一4一5所示為四個描述離心泵工作原理的示意圖,

其中正確的是().

(圖A)(圖B)(圖C)(圖D)

圖1一4一5

***************************************************

講解:(例4圖1—4—5)

水泵在起動前,先往泵殼里灌滿水,起動后,葉輪在電動機帶動下高

速旋轉,泵殼里的水也隨著葉輪高速旋轉,同時被甩入出水管中,這

時葉輪附近壓強減小,大氣壓迫使低處的水進入泵殼中而把水從低處

抽到高處.所以選項D是正確的.

***************************************************

[例5]:如圖1—4—6所示,甲、乙、丙三個容器(容器重忽略不計)

底面積都相同、高度也相同,如果三個容器都裝有同種液體,求:

圖1一4一6

(1)哪個容器受到液體的壓強和壓力最大?

(2)哪個容器對桌面的壓強和壓力最大?

*|c^{c*|c^{c*|cJ|C<|c

講解:(例5圖1—4—6)

(1)由于甲、乙、丙三個容器內裝有同種液體,則外=夕乙=。丙,

如圖所示容器裝的液體深度相同h甲=11乙=11丙.根據(jù)p=Pgh,液

體對容器底的壓強相等即0甲=夕乙=2丙.

由于三個容器的底面積相同S甲=$乙=5丙,根據(jù)p=《,得F=

pS,所以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相等F甲=F乙=F丙.

(2)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等于容器重力和容器內液體的重力之和.如

圖所示甲、乙、丙三個容器中裝有的液體重G甲VG乙VG丙,由

題意可知容器對桌面的壓力F'=G,所以丙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

最大(F'甲VF'乙VF'丙).由于三個容器的底面積相等S甲=5

F_

乙=5丙,根據(jù)p=《得出丙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最大.

^{c

[例6]:下列四個事例中,用于增大壓強的是()

A.推土機上安裝兩條履帶

B.鐵軌鋪在枕木上

C.用滑雪板滑雪

D.把刀刃磨薄

^c^|c5Jc^|c*|c^|c^c^Jc^{c^c^|c5}c^c^|c^|c^{c^|c^C^jC^j>^{c*}c^c^|c^c^|c^c^{c^c?|c^c

講解:(例6)

答案:D

*{c^C^C<|c*!*<|c<|c*jCj|c<|cJjC<jC^|c<{c^Cj|c<|cJjC<jC^c^{c*|*?|c^|c51cr|c^|c*|c^cr|c*|c<|c<|c<|c^c^|c

[例7]:甲、乙兩個等高的柱形容器,它們的底面積之比為2:1,且

都裝滿了水,若兩個容器的水面上分別浮著質量比為1:3的兩個木

塊,則甲、乙兩個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強之比為()

A.1:2

B.1:1

C.2:3

D.1:6

*fc^c*{c51c^c^{c^jC*|c^}c<|c^jC*|c^jC?|c*|c?!c^cr|c^jC^|c^c*|c

講解:(例7)

答案:D

^C^C*|C*|c<|c^C*{c<}C5{c51cr|c<|c^|c^C*{c<}C5{c*|c^|c^|c^c*|c^}c^c<}c5{c51cr{c^c^c*|c

[例8]:甲、乙兩個長方體,由不同材料制成.其底面積分別為5甲=

40cm2,S乙=30cm2,高度之比h甲:h乙=3:2,密度之比「甲:

。乙=3:1.如圖1—4—10所示,把甲放在水平桌面上,乙放在甲上,

水平桌面受到的壓強為7000Pa.把乙取下放在水平桌面上靜止不動

時,桌面對乙的支持力為多少牛?

圖1一4一10

講解:(例8圖1—4—10)

疊放體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為G甲+G乙.

解設:水平桌面受到的壓強為p

甲對桌面壓力F=pS甲=7000PaX40X10—4m2=28N

F=G甲+G乙=28N

G甲夕中%甲

甲、乙重力之比G乙=m乙g=夕乙吃=。乙壇S乙

3x40cm2x36

=3x30cm2x2=1

代入①式,解得G甲=24N,G乙=4N

乙單獨放在水平桌面上,支持力N=G乙=4N.

答案桌面對乙的支持力為4N

****

[例9]:如圖1—4—12所示,甲、乙兩個實心圓柱體放在水平地面

上.它們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圖1—4—12

A.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小

B.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小

C.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大

D.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大

講解:(例9圖1—4—12)

答案A

^{c<]c<jc5jc^|c<jc5jc

[例9-2]:甲、乙兩個正方體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們對桌面的壓強相等,

壓力之比為9:4,則甲、乙的密度之比為()

A.2:3

B.3:2

C.1:1

D.4:9

^{c<]c<jc5jc^|c<jc5jc

講解:(例9-2)

答案A

物體對桌面的壓強p=S.對水平桌面的壓力F=G,而重力G=mg

=OgV,通過幾個公式,將壓強、壓力、重力、密度聯(lián)系起來了.

解法1

五甲F乙S甲F甲9

由p甲=p乙可寫出S甲=S乙S乙=尸乙=4

S甲a29

正方體:S乙=b。-4

a_3£127

...甲、乙邊長E=5,甲、乙體積比:v乙=瓦=不

。甲團甲/V甲G甲V乙五甲V乙982

「乙="2甲/V4=G乙x%=F乙x%=4X27=3

解法2

正方體對水平桌面壓強p=《=P固gh(h為高,也是邊長)

由「甲=「乙,可寫出P甲gh甲=夕乙811乙

)甲〃甲a3

「乙=〃乙=石=5(a、b分別為甲、乙邊長)

答案A

K|>*1**1**1**1**1*

[例10]:如圖1一4一13所示,A和B是用同一種材料制成的正方體,

它們的邊長分別為LA和LB,且LB=2LA.將物塊A放在物塊B的

上面的中央.物塊B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B對地面的壓強是9X

103Pa,則A對B的壓強是()

圖1—4—13

A.1X103Pa

B.1.8X103Pa

C.4.5X103Pa

D.4X103Pa

講解:(例10圖1—4一14)

這道題實際上求A對B的壓強pA和B對地面的壓強pB之比.要正

確地求出壓強,根據(jù)p=8,先要求出壓力比和受力面積S之比.

LB2

解已知:邊長人=1,同材料PA=PB=「

SBLB4

正方體的底面積之比:=1

匕£_8

正方體的體積之比:匕=人=1

GB夕g-8

B和A重力比:G,\=pgVA=T

A對B的壓力和B對地面的壓力比:

區(qū)G-_L1

FB=G=苗=5

A+Gn

A對B的壓力和B對地面的壓強比:

PA-⑸以紅1±±

PB=FB〔SB=FB=9X1=9

pB=9X103Pa

4

,pA=9X9X103Pa=4X103Pa

答案D

[例11]:有兩個用同種材料制成的圓柱體A和B,A的高度是B的高

度的3倍,將A豎直放在水平地面上,B豎直放在A上,如圖14-21

(a)所示,這時A對地面的壓強與B對A的壓強之比為3:1.若

將A、B倒置后,仍放在水平面上,如圖1-4-21(b)所示,則A對

B的壓強與B對水平面的壓強之比是()

C.4:1

D.1:1

^c*{c^c51c^c*|c

講解:(例11圖1—4—14)

求疊加體的壓強比,不要急于列綜合算式,而應該先把壓力比和受力

面積比求出來.當壓力和物重有關時,可以先把物體的重力比求出來.

hA3

解A和B同材料:P\=Pt=P,高度比即=,

圖(a)中,B對A的壓力為FB,A對地面的壓力為FA,

FAGBPBSA

則FB=GB+GB=pASA

GBPB1

GB+Gp=PA=3

GB1

可求得:。從=2

GBP%S.〃BI

G.—pVA=SAhA—2

£?J_j_33

%=2X"B=2義1=2

圖(b)中,A對B的壓強pA'和B對地面的壓強pB'之比:

FA

,&

A空_GA%231

Pa=FB=GA+GBX$A=2+1X2=1

答案D

<|c

[例12]:甲、乙兩支完全相同的試管,內裝質量相等的液體,甲管豎

直放置,乙管傾斜放置,兩管液面相平,如圖1—4—15所示.設液

體對兩管底的壓強分別為p甲和p乙,則p甲p乙(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

圖1一4—15

講解:(例12圖1—4—15)

答案大于

<{c

[例12-2]:如圖1—4一17所示,M為固定在鐵架臺上兩端開口的梯

形管,N為輕質塑料片,被水槽中水托住,并封住下端開口.若向M

幾慢慢注入1kg的水正好能將N壓掉;若不注入水,而是將質量是

1kg的金屬塊輕輕地放在N上,則N將被壓掉.(填“會”

或“不會”)

圖1—4—17

<}c

講解:(例14圖1—4—17)

如圖梯形管,裝入1kg水,水的重力為G=mg=10N(g取10N/kg),

而水對塑料片的壓力F>10N,塑料片N剛好被壓掉.

若放上1kg金屬塊,對“N”的壓力F'=10N<F

N不會被壓掉.

[例13]:已知外界大氣壓為標準大氣壓,如圖1—4—18所示的托里

拆利實驗裝置中,管內水銀上方為真空,則管內A點的壓強為

槽內B點的壓強為.強為________槽內B點

的壓強為________

圖1—4—18

^|c

講解:(例13)

大氣的壓強仍可以從液體壓強的公式進行分析.

解管內水銀面上方是真空,A點的壓強是由A以上的水銀柱產生

的.

pA=1OcmHg表示汞

cmHg也可以作為壓強的單位.

B點在水銀槽下2cm深處,B處的壓強是大氣壓和2cm水銀柱共同

產生的壓強.

答案A處壓強為10cmHg,B處壓強78cmHg

<}c^{c?|c

[例14]:如果有一個兩端開口的玻璃管,在它的上端蒙上一層橡皮膜,

灌水后,用手堵住開口端倒過來插入水槽中,如圖1—4—19所示,

放手后,橡皮膜形狀是平的?凸起的還是凹進去的?

圖1一4一19

講解:(例14)

從橡皮膜上、下表面受的壓強去分析.

解膜的下表面受到水對它向上的壓強,大小為pl=p0一2水gh(p0

為大氣壓,h為水柱高).膜的上表面受到天氣對它向下的壓強,大

小為p0.

比較pO和pl,可得pO>pl.

橡皮膜從外向下凹進去.

這個結果也可以通過實驗檢驗.

JjC*|c

[例15]:在水平面上豎直立著A、B兩具實心圓柱體,它們的底面積之

比是2:3,對地面的壓強分別為pA和pB,且pA:pB=l:3.把疊

放在B上后,B對地面的壓強為pB',則pB與pB'之比是().

A.11:9

B.9:11

C.2:9

D.9:2

注意根據(jù)公式p=不可知,壓強p是由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

小決定的,而壓力是因物體間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的,把A疊放在B

上,則B對地面的壓力是A對B的壓力和B受到的重力的合力,即

B物體所受的向下的合力F合B產生的對水平地面的壓力FB'

=F合B=FA+GB=GA+GB.

(1)液體對容器底和側壁都有壓強,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2)液體的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

(3)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4)不同的液體的壓強還跟液體的密度有關系.

^c^|c5}c^c^|c^c^Jc^{c^c^|c5}c^c^{c^|c^|c^c^|c^c^|c5}c^c^{c^c^|c^c

講解:(例15)

因為在水平面上,所以FA=GA,FB=GB,

根據(jù)p=s,

GAFAP,\SA1X222

SA:SB=2:3,GB=FB=PBSB=3x3=3,GA=§GB,

2

當把A疊放在B上后,B對地面的壓力FB'=GA+GB=§GB+

11

GB=9GB,

FBFB11

則pB:pB'=SB:SB=FB:FB'=GB:9GB=9:11

[例16]:如圖1—4—20所示,容器中有液體,凸出的橡皮膜表明

圖1一4一20

如圖所示,玻璃管底端橡皮膜向外凸,表明液體對______也有壓強,

這是由于液體受到力的作用;側壁凸出的橡皮膜表明液體對

有壓強,這是由于液體具有性.向玻璃管中再注入一些

液體你會發(fā)現(xiàn).

玻璃管底端橡皮膜向外凸,表明液體對容器底有壓強,這是由于液體

受到重力的作用;側壁的橡皮膜也向外凸出,表明液體對容器側壁也

有壓強,這是由于液體具有流動性而產生的.向玻璃管中再注入一些

液體,由于液體的重力增加,液體對容器底和側壁的壓強都會增大,

所以兩橡皮膜凸的更厲害.

故答案為:容器底,重,容器壁,流動,兩橡皮膜凸的更厲害

[例17]:把裝滿水的量筒,口朝下浸沒在水中,如圖1—4—23所示,

抓住筒底向上提,在筒口離開水面前,量筒露出水面部分().

A.充滿水

B.有水,但不滿

C.沒有水

D.依次出現(xiàn)上述過程

注意由于水銀的密度是水密度13.6倍,根據(jù)公式樣。=pgh可知,

高達十多米的水柱才能與76厘米水銀柱產生的壓強相等.大氣壓強

大約能托起10米多高的水柱.這就是我們?yōu)槭裁从盟y而不用水做

托里拆利實驗的原因.

注意試管內充滿水銀時,試管頂受到的壓強p是大氣壓強p0減去

管內水銀柱的壓強P柱,即p=pO—P柱.有的同學就會錯誤地認為

當管頂開一個小孔時,水銀會從小孔噴出去,這是沒有考慮到此時大

氣壓強也作用于小孔的緣故.

<|c?!c<|c<|c

講解:(例17-圖1—4—23)

選項B正確.

*}c<|c*{c*}c*|c>k^|c*|c<|c*{c

[例18]:如圖1—4—25(甲)所示,兩個實心的長方體A、B疊放在

一起后,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們的密度之比PA:PB=2:1,

底面積之比SA:SB=1:4,它們的高度之比hA:hB=2:3,B對

地面的壓強為pB.若把B疊放在A的上面,如圖(乙)所示,B對

A的壓強為pB'.甲圖中,A放在B的中央。乙圖中,A的上表面

仍位于B的下表面的中央.則pB:pB'為().

A.1:2

B.4:1

C.3:2

D.1:3

JZL

B

顯、

圖1—4—25

講解:(例18-圖1—4-25)

該題先要把兩個壓強的表達式列出來,用統(tǒng)一的量代換后再去比,列

式時要B對地面的壓強是A、B共同產生的.即

+,%)g

pB=SB

+PBS/B)

—SH

12

"外B4的+PH,SB^B),g

—SR

=(3pBhB+PB?hB)g

4

=3pBhBg

pBhBg-^B

〃%g2也g0-

8

P‘B=SA=S*14A*=4=4pBhBg

所以PB:PB'=1:3故選D.

^c^|c^c^|c*|c^|c^c^{c<|c^C^jC^j>^{c^c^{c^c^|c^c^|c^C^jC^j>^{c<|c*!*^{c^c^|c^c^{c^c?|c^c

[例19]:一油庫裝煤油的油罐中盛有4米深的煤油,在距底部0.5米

處發(fā)現(xiàn)有一個半徑為2厘米的圓形漏油孔,求:

(1)煤油對罐底的壓強多大?

(2)小孔處煤油的壓強多大?

(3)要想堵住這個孔,至少需要在罐壁處施加多大的力?

(煤油密度p=0.8X103千克/米3,取g=10牛/千克)

*fc*|c*}c<|c*{c*}c*|c^|c*|c<|c*{c^|c^}c^|c

講解:(例19)

⑴、P=pgh

=0.8x103千克/立方米xlO牛/千克x4米

=32000帕

(2)、P孑L

=pgh孔

=0.8x103千克/立方米x10牛/千克x(4-0.5)米

=28000帕

(3)、孔的面積S=3.14x0.02x0.02=0.0012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