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課現代社會的移民和多元文化課件-2021-2022學年統編版(2019)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三文化交流與傳播(23張PPT)_第1頁
第8課現代社會的移民和多元文化課件-2021-2022學年統編版(2019)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三文化交流與傳播(23張PPT)_第2頁
第8課現代社會的移民和多元文化課件-2021-2022學年統編版(2019)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三文化交流與傳播(23張PPT)_第3頁
第8課現代社會的移民和多元文化課件-2021-2022學年統編版(2019)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三文化交流與傳播(23張PPT)_第4頁
第8課現代社會的移民和多元文化課件-2021-2022學年統編版(2019)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三文化交流與傳播(23張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8課

現代社會的移民和多元文化課標:通過了解現代歷史上世界各地不同規模和類型的人口遷徙,認識人口遷徙和移民社會中出現的文化認同問題。經濟全球化和勞動力的全球流動01移民社會的多元文化03難民的困境與救助02CONTENT目錄壹經濟全球化和勞動力的全球流動Partone1.背景二戰后,在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過程中,國際分工日益深化,生產的國際化大大加強,全球勞動力市場逐漸形成。經濟全球化不僅是生產、投資、貿易和金融的國際化和自由化,同時它也是資本、信息、技術和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流動、配置和重組的過程。史料: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歐洲所接納的移民人數不斷增加,這些移民逐漸成為歐洲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1945年至20世紀70年代早期,歐洲的經濟迅速發展,國際資本大規模流向歐洲,生產的擴大需要更多的勞動力。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奪走歐洲大量的青壯年勞動力,人口的低出生率又不能及時彌補勞動力缺口”。這樣,歐洲成為大規模移民運動的目的地之一。對此,歐洲各國政府基本上是歡迎的,并主動到世界勞動力市場上尋找勞工。——摘編自薛永生《戰后歐洲移民與移民政策研究》根據史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1945年至20世紀70年代早期歐洲移民人數增加的原因。經濟發展迅速;勞動力短缺;各國政府主動吸引;西歐國家建立福利制度2.表現1)二戰后:西歐、北美和大洋洲等發達地區從南歐、北非、東南亞、拉丁美洲等地吸收了大量勞動力,推動了發達地區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2)20世紀七八十年代:中東地區的石油工業快速發展,大量非洲勞動力涌向中東產油國。3)20世紀七八十年代:經濟高速發展的日本以及亞洲新興工業國家和地區吸引許多亞非移民。4)20世紀90年代:東歐國家成為西歐、北美勞動力的新的來源地。3、全球勞動力市場結構改變原因:①經濟全球化的發展;②新興產業發展,發達國家產業升級;③跨國公司推動。表現:①20世紀50—70年代,大多數移民在制造業和公共服務業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②來自發展中國家的留學生在發達國家接受高等教育,并留在發達國家工作。他們作為移民中的“知識精英”,在跨國公司的國際業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全世界的國際移民(外籍人口)由1965年的7500萬增長到1990年的1.2億,期間年增長率達1.9%。不過到1990年,國際遷移人口也僅占世界總人口的2.3%。然而他們的分布在地區間很不平衡。1990年發達地區國際遷移人口占其總人口的4.5%,發展中地區為1.6%。這一比例在大洋洲為18%,西亞為11%,北美為8.6%,歐洲傳統的市場經濟國家占6%以上。國際遷移為人口增長有著重大影響。1990—1995年發達地區的人口增長中,45%來自國際凈遷入,而國際遷移使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了下降了3個百分點。歐洲、北美和澳大利亞—新西蘭為凈遷入地區,而非洲、亞洲、拉美為凈遷出地區。國際遷移對于歐洲來說尤其重要,歐洲的人口增長的88%來自國際遷移。——鄔滄萍、陳衛《世紀之交的全球人口問題》特點及影響:①有利于發達國家鞏固并擴大知識創造、產業升級和經濟優勢;②加強了不同文明的交流與融合;③加速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④以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為主的移民到發達國家的難度越來越高⑤發展中國家人才流失嚴重⑥移民的進入沖擊了當地的勞動力市場,也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1)人口遷移數量不斷增多,占世界總人口的數量低。(2)人口遷移分布不平衡,主要向發達國家和地區遷徙。(3)勞動力結構變化,遷移人口從體力勞動向知識精英轉變(4)世界人口結構變化,發達國家上升,發展中國家下降特點:影響:貳難民的困境與救助Partthree含義:因各種原因被迫離開原籍國,且不能或

不愿返回原籍國的人。◎敘利亞3歲男童偷渡溺亡◎從土耳其穿過愛琴海偷渡希臘“死亡貨車”2019年10月23日凌晨,英國埃塞克斯郡一個工業園一輛貨車的冷凍貨柜內驚現39具尸體;2019年11月7日,越南確認英國“死亡貨車”39名遇難者全為越南公民。這些人為什么要拋棄家園、冒著生命危險“偷渡”呢?根據史料閱讀45頁并結合所學,分析原因?1、難民出現的原因戰爭和地區沖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自然災害經濟惡化2、難民來源難民主要產生于歐洲,如遭納粹德國迫害而流亡的猶太人;難民主要產生于中東、非洲、東南亞等地區。二戰前二戰后3、難民救助難民在收留國一般沒有基本的國民權利,處境十分艱難。為了保護難民的基本人權,國際社會作出了相應的努力。問題:措施:成立機構頒布法律設立紀念日(1)1950年,聯合國成立難民署,專門協調處理難民問題。(2)1951年,聯合國制定《關于難民地位的公約》,規定了救助難民的行動準則。(3)1966年,聯合國又制定《關于難民地位的議定書》,擴大了1951年“公約"的適用范圍。(4)2000年12月4日,聯合國大會決定,從2001年起,每年的6月20日為“世界難民日”,以期引起國際社會對難民問題的重視。3、難民救助的結果史料:截至2017年底,全球有6850萬人因戰爭、暴力沖突與迫害被迫逃離家園。這一數字相當于泰國的總人口,比前一年增加近300萬人,比10年前增加50%。以全球人口比例計算,每110人中就有1人被迫滄為難民。輸出難民最多的國家是利亞,其境外流徙的難民高達630萬人,其次是阿富汗、南蘇丹、緬甸等。——編譯自聯合國難民署《2017年全球趨勢報告》英文版

盡管國際社會在難民的人道主義救助上作了很大努力,但仍然沒有改變難民逐年增加的趨勢。國際社會要實現讓世界不再有難民這一終極目標,仍然任重道遠。叁移民社會的多元文化Partfour1、形成背景全球化背景下的現代世界出現了遍及各國的移民社會,移民社會的居民由不同文化傳統的民族組成。在不同文化的交匯、借鑒與認同中,這些移民社會形成各種多元一體的移民文化。2、美國的多元文化形成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世界各地的移民不斷來到北美,共同建設美利堅合眾國。在這個過程中,白人驅逐、消滅北美印第安人,阻礙了印第安文化的正常發展,同時也吸收了非洲、亞洲、拉丁美洲等地的文化,形成了以歐洲文化為主流的美國移民文化。美國是一個典型的移民國家美國夏洛特因黑人遭警察射殺連續發生騷亂美國社會呈現出顯著的民族和文化多樣性特征;多元文化也使得使美國社會始終存在著不同民族間的文化認同問題。影響:3、新加坡的多元文化具有移民社會特征的城市國家

在新加坡的人口構成中,來自中國南方各省的華裔移民超過70%,其次為本地的馬來族,還有近10%的印度裔移民,和部分歐亞裔人。在新加坡歷史上也曾有過種族摩擦,1964年的7月21日新加坡曾發生過華人和馬來人的嚴重沖突事件,造成23人死亡、454人受傷。新加坡政府為了避免種族沖突的再次上演,于是就把每年的7月21日定為“種族和諧日”。形成原因:19世紀以來,蘇伊士運河的通航,極大地縮短了東南亞與歐洲的航程。隨著東南亞地區經濟的發展,馬六甲海峽海運繁忙,新加坡逐漸成為繁榮的貿易大港和國際化都市,從英國殖民地成為獨立國家。人口構成:來自中國南方各省的華裔移民超過70%,其次為本地的馬來族,還有近10%的印度裔移民。①馬來語,華語,英語和泰米爾語均為官方語言;②各民族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各類宗教建筑形式各異;③各民族的傳統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