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
CCSB0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
棉花間作輪作技術要求
Technicalrequirementsforcotton-basedalternateintercropping
(征求意見稿)
在提交反饋意見時,請將您知道的相關專利連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注:征求意見時必須保留這句話。)
20××-××-××發布20××-××-××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發布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
棉花間作輪作技術要求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棉花間作輪作生產的術語和定義、基礎條件要求、種植模式、播前準備、種植
技術要點和秸稈還田等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棉花間作輪作生產。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
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4407.1經濟作物種子第1部分:纖維類
GB4407.2經濟作物種子第2部分:油料類
GB4285農藥安全使用標準
GB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
GB/T15799棉蚜測報技術規范
GB/T15800棉鈴蟲測報調查規范
GB/T15802棉花葉螨測報技術規范
NY/T2393花生主要蟲害防治技術規程
NY/T2394花生主要病害防治技術規程
NY/T3084西北內陸棉區機采棉生產技術規程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棉花間作cotton-basedintercropping
棉花與其它同期或同季作物成行或成帶相間種植的方式。
3.2
棉花輪作cotton-basedrotation
在同一塊田地上,棉花與其它同期或同季作物輪換種植的方式。
3.3
棉花間作輪作cotton-basedalternateintercropping
也稱換位間作,棉花與其它同期或同季作物(花生、大豆、西瓜、辣椒等)等帶寬相間種植,
翌年將棉花與間作作物位置互換種植,是一種將間作與輪作相結合的種植方式。
4基礎條件要求
4.1熱量條件
棉花播種至收獲大于15℃積溫不少于3000℃。
4.2機械設備
配備比較完整的系列耕種機械,利用機械進行整地、鋪膜播種、起壟、中耕施肥、收獲、秸
稈還田等。
5種植模式
5.1棉花花生間作輪作
采取“4-6”式種植,4行棉花平作,幅寬280cm左右;6行花生壟作,幅寬280cm左右。
花生與棉花種植帶間隙50cm~60cm。
5.2棉花大豆間作輪作
“4-5”式或“4-6”式種植,棉花平作,幅寬280cm左右;5~6行大豆平作,幅寬280cm
左右。大豆與棉花種植帶間隙50cm~60cm。
5.3棉花辣椒間作輪作
采用“4-5”式或“4-6”式種植,4行棉花平作,幅寬280cm左右;6行辣椒平作,幅寬
280cm左右。辣椒與棉花種植帶間隙50cm~60cm。
5.4棉花西瓜間作輪作
采用采用“4-2”式“4-3”式種植,4行棉花平作,幅寬280cm;在中間種2行或3行西
瓜壟作,幅寬280cm左右,西瓜行距80cm~100cm。
6播前準備
6.1耕翻整地
播種前施足基肥,精細整地。根據土壤肥力特點,實施測土配方,中等肥力地塊,每公頃宜
施有機肥45000kg~75000kg,尿素225kg~300kg,磷酸二銨450kg~600kg,硫酸鉀肥150
kg~225kg。耕翻深度為18cm~20cm,翻、耙結合,無大土塊和暗坷垃,土層細實平整。
6.2機械起壟
花生、西瓜起壟播種,其他作物平作。機械起壟,要求壟底寬80cm,壟背寬50cm。壟高
10cm左右。
7種植技術要點
7.1棉花
7.1.1品種選擇
棉花應選用株型緊湊、豐產優質、抗病抗逆性強、早熟或中早熟抗蟲棉品種。棉花種子應經
過脫絨包衣處理,質量應符合GB4407.1的規定。
7.1.2播種
在地表下5cm處地溫連續5d穩定達到16℃以上時播種,棉花選用精量播種機,播種、
鋪膜、覆土一次完成,播深2.5cm~3cm,行距76cm。黃河流域棉區株距17cm~22cm,種
植密度6.0萬株/hm2~7.5萬株/hm2,長江流域棉區株距22cm~29cm,種植密度4.5萬株/hm2~
6.0萬株/hm2,西北內陸棉區株距8cm~9cm,種植密度12.0萬株/hm2~15.0萬株/hm2,播種后
選用棉花和間作作物共用的除草劑進行封閉除草。
7.1.3田間管理
7.1.3.1放苗松土
當幼苗子葉展開、顏色由黃變綠時,宜在7:00前及16:00后適時放苗,放苗孔以子葉能伸
出膜外為宜。苗期適時中耕松土2次~3次,中耕深度5cm~7cm。
7.1.3.2灌溉排澇
棉花初花期、花鈴期遇旱及時灌溉;遇強降雨,及時排澇。
7.1.3.3中耕追肥
花鈴期結合中耕培土,每公頃追施三元素復合肥450kg,或尿素300kg、氯化鉀450kg。
缺硼、鋅棉田每公頃分別施用硼砂7.5kg~15.0kg、硫酸鋅肥15.0kg~22.5kg。
7.1.3.4化學調控
按照“少量多次、前輕后重”的原則,全生育期進行3次~5次化學調控,干旱年份及長勢
較弱的棉田宜減少化控次數及藥液用量,多雨年份及長勢較旺的棉田宜增加化控次數及藥液用
量。
7.1.3.5病蟲害防治
病害以防治枯萎病、黃萎病為主。蟲害以防治棉蚜、棉鈴蟲、盲蝽蟓、棉花葉螨等為主。棉
蚜測報調查按GB/T15799執行,棉鈴蟲測報調查按GB/T15800執行,棉花葉螨測報調查按GB/T
15802執行。防治方法按當地棉花優質高產生產中的病蟲害防治技術執行,農藥使用應符合GB
8321的規定。
7.1.3.6整枝打頂
7.1.3.6.1整枝
當棉株第一果枝出現后及時摘除果枝下的營養枝;遇有頂端受害時選留一個長勢強的營養枝
作為棉花主莖。
7.1.3.6.2適時打頂
應按照“枝到不等時,時到不等枝,高到均不等”的原則執行。當果枝臺數達到8臺~10臺
時打頂,株高控制在80cm左右。
7.1.4采收
7.1.4.1機械采收
脫葉催熟劑的噴施及機械采收方法,按NY/T3084執行。
7.1.4.2人工采收
棉花正常吐絮后及時采摘。
7.2花生
7.2.1品種選擇
應選用適宜當地種植、株型緊湊、抗病優質、耐蔭、生育期在110d以內適宜機械化的早熟
或中早熟品種。在播種前10d內,帶殼曬種2d~3d后剝殼,選擇籽粒飽滿、無病斑蟲咬的健
康種仁作為種子,用花生專用種衣劑拌種或包衣劑包衣,質量應符合GB4407.2的規定。
7.2.2播種
花生與棉花同期播種,在地表下5cm處地溫連續5d穩定達到16℃以上時播種。密度每
公頃播15.0萬穴~16.5萬穴。播種后選用棉花和花生共用的除草劑進行封閉除草。
7.2.3田間管理
7.2.3.1放苗松土
當幼苗子葉展開、顏色由黃變綠時,宜在10:00前及16:00后適時放苗,放苗孔以子葉能伸
出膜外為宜。苗期適時中耕松土1次~2次,中耕深度5cm~10cm。
7.2.3.2灌溉排澇
苗期一般不需澆水;花針期和結莢期,如遇天氣持續干旱,中午前后葉片出現萎蔫時,及時
適量澆水;飽果期(收獲前1個月左右)遇旱應小水潤澆;結莢后若雨水較多,應及時排水防
澇,避免爛果。
7.2.3.3適時化控
花生盛花期到結莢期,當主莖高度達到30cm~35cm時,及時噴施化控劑,施藥10d~15
d,如果主莖高度超過40cm,可再噴施1次,將株高控制在50cm以內。
7.2.3.4葉面追肥
在花生生育中期,植株頂部出現黃白心葉等缺鐵癥狀時,及時用每公頃40kg~50kg的
0.2%~0.3%的硫酸亞鐵水溶液噴施,連續噴施2次,間隔7d~10d。在結莢后期,每公頃噴施
0.2%~0.3%磷酸二氫鉀或2%~3%的尿素水溶液40kg~50kg,連續噴施2次,間隔7d~10d。
也可噴施適量含有N、P、K和微量元素的其他肥料。
7.2.3.5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蟲害防治原則以農業防治和物理防治為基礎,提倡生物防治,根據花生病蟲害發生規
律,科學安全地使用化學防治技術,最大限度地減輕農藥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將病蟲害造成的損
失控制在經濟受害允許水平內。花生主要蟲害包括:蠐螬、地老虎、金針蟲、螻蛄、蚜蟲、棉鈴
蟲、斜紋夜蛾和花生葉螨等。花生主要病害包括:葉斑病、網斑病、銹病、莖腐病、根結線蟲病、
立枯病和病毒病等。蟲害防控按NY/T2393執行,病害防控按NY/T2394執行。
7.2.4采收
花生在80%以上莢果果殼硬化、種仁飽滿、網紋清晰、果殼內壁呈青褐色斑塊時,及時機
械收獲、晾曬至含水量10%以下儲藏。
7.3大豆
7.3.1品種選擇
選用適宜當地種植、株型緊湊、抗病優質、耐蔭、生育期在110d以內適宜機械化的早熟或
中早熟品種。
7.3.2播種
大豆與棉花同期播種,在地表下5cm處地溫連續5d穩定達到16℃以上時播種。密度15
萬株/hm2~18萬株/hm2。大豆播種前用大豆種衣劑包衣或生物拌種劑拌種,防止大豆病害,確保
大豆幼苗的出土率。
7.3.3田間管理
7.3.3.1中耕松土
出苗后到封行前中耕松土3次~4次,結合松土進行根部培土。
7.3.3.2追肥
苗期施氮肥1次;開花前若生長不良,增施復合肥促壯棵;開花期適量施結莢肥;鼓粒期
可用2%的過磷酸鈣或0.55的磷酸二氫鉀葉面噴肥。
7.3.3.3適時化控
大豆在分枝期及初花期兩個時期,如遇旺長及時噴施化控調節劑,對莖葉實施控旺,控制大
豆株高,提高大豆抗倒伏能力并防止大豆對棉花造成遮陰。
7.3.3.4病蟲害防治
大豆病害主要包括:根腐病、銹病及大豆菌核病等;大豆主要蟲害包括:蚜蟲、斜紋夜蛾、
薊馬、紅蜘蛛、豆莢螟及食心蟲。有條件的地方宜利用趨光性殺蟲劑、趨色性色板和性誘劑誘殺
害蟲,實施無人機綠色防控統防病蟲。施用農藥按GB4285和GB8321的規定執行。
7.3.4采收
鮮食大豆在鼓粒末期綠色飽滿豆莢達80%時開始采收,供應菜市;干食大豆在脫葉基本干
凈后5d~7d,籽粒完全縮水、變硬成熟后收獲。
7.4西瓜
7.4.1品種選擇
選擇高產、短蔓、中早熟品種。
7.4.2播種
2
于4月初播種,播深1cm,密度1.35萬株/hm。播后撒毒餌,蓋地膜。
7.4.3田間管理
7.4.3.1破膜放苗
當西瓜苗出土之后,宜在10:00前及16:00后適時放苗,放苗孔以子葉能伸出膜外為宜。
7.4.3.2肥水管理
分別于苗期、蔓期及膨瓜期進行3次追肥。當西瓜長至5片~6片葉時,可根據土壤水分
狀況適量澆水,應避免大水漫灌;留瓜結束后及時澆第2次水;西瓜進入旺盛生長期再澆水1
次;采收前5d~7d停止澆水。大雨過后遇澇時,及時排水。
7.4.3.3整枝壓蔓
一般于5月20日前后進行整枝壓蔓,以手工三蔓整枝法較好,即保留主蔓,選留長勢較強、
生長健壯且基本一致的2條側蔓,并保持3條蔓同一方向伸長,余全部剪掉。隨后用適量土埋壓
瓜蔓,把瓜蔓壓成“V”形,使其緊貼地面固定。
7.4.3.4人工授粉
授粉時間以7時~8時為宜,給主蔓上的第2個或第3個雌花授粉。
7.4.3.5選擇留瓜
保留主蔓的第2個瓜為主,其他瓜及時摘除,每株留瓜一個。
7.4.3.6病蟲害防治
西瓜播種后防治地下害蟲;中后期主要防治炭疽病、白粉病、枯萎病、疫病、果斑病、葉螨、
煙粉虱及蚜蟲。瓜棉共生期病蟲害以防為主,棉花需要噴藥時,應選用棉花與西瓜共用藥劑防治。
施用農藥按GB4285和GB8321的規定執行。
7.5辣椒
7.5.1品種選擇
選擇株型緊湊、抗病蟲、優質高產的中早熟品種。
7.5.2播種
2
2月底至3月初育苗,4月中下旬移栽,密度7.5萬株/hm。
7.5.3田間管理
7.5.3.1合理施肥
苗期少施氮肥;蕾期適當增加施肥量;掛果期重施花果肥;每次采收后追施低氮、高鉀型硫
酸鉀復合肥肥1次。
7.5.3.2病蟲害防治
辣椒主要病害有辣椒疫病、炭疽病、病毒病和辣椒細菌性軟腐病等;蟲害主要有棉鈴蟲、甜
菜夜蛾、煙青蟲、蚜蟲和飛虱等。選用棉花與辣椒共用藥劑防治。施用農藥按GB4285和GB8321
的規定執行。
7.5.3.3排灌
如遇干旱,中午前后葉片出現萎蔫時,及時適量澆水。若雨水較多,應及時排水防澇,避免
辣椒死亡、減產。
7.5.4采收
辣椒宜在白露后一次性采收,收割后在田間進行晾曬,應多次翻動,防止花皮。
7.6其他宜間作的作物
按照當地耕作習慣,合理種植。
8秸稈還田
收獲后,采用機械進行秸稈粉碎、還田、深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B/T××××—××××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
規定起草。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文件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提出并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安徽中棉種業長江有限責任公司、全國農業
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新疆農業大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植物保護站、中國農
業科學院西部農業研究中心、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GB/T××××—××××
棉花間作輪作技術要求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棉花間作輪作生產的術語和定義、基礎條件要求、種植模式、播前準備、種植
技術要點和秸稈還田等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棉花間作輪作生產。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
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4407.1經濟作物種子第1部分:纖維類
GB4407.2經濟作物種子第2部分:油料類
GB4285農藥安全使用標準
GB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
GB/T15799棉蚜測報技術規范
GB/T15800棉鈴蟲測報調查規范
GB/T15802棉花葉螨測報技術規范
NY/T2393花生主要蟲害防治技術規程
NY/T2394花生主要病害防治技術規程
NY/T3084西北內陸棉區機采棉生產技術規程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棉花間作cotton-basedintercropping
棉花與其它同期或同季作物成行或成帶相間種植的方式。
3.2
棉花輪作cotton-basedrotation
在同一塊田地上,棉花與其它同期或同季作物輪換種植的方式。
3.3
棉花間作輪作cotton-basedalternateintercropping
也稱換位間作,棉花與其它同期或同季作物(花生、大豆、西瓜、辣椒等)等帶寬相間種植,
翌年將棉花與間作作物位置互換種植,是一種將間作與輪作相結合的種植方式。
4基礎條件要求
4.1熱量條件
棉花播種至收獲大于15℃積溫不少于3000℃。
4.2機械設備
配備比較完整的系列耕種機械,利用機械進行整地、鋪膜播種、起壟、中耕施肥、收獲、秸
稈還田等。
5種植模式
5.1棉花花生間作輪作
采取“4-6”式種植,4行棉花平作,幅寬280cm左右;6行花生壟作,幅寬280cm左右。
花生與棉花種植帶間隙50cm~60cm。
5.2棉花大豆間作輪作
“4-5”式或“4-6”式種植,棉花平作,幅寬280cm左右;5~6行大豆平作,幅寬280cm
左右。大豆與棉花種植帶間隙50cm~60cm。
5.3棉花辣椒間作輪作
采用“4-5”式或“4-6”式種植,4行棉花平作,幅寬280cm左右;6行辣椒平作,幅寬
280cm左右。辣椒與棉花種植帶間隙50cm~60cm。
5.4棉花西瓜間作輪作
采用采用“4-2”式“4-3”式種植,4行棉花平作,幅寬280cm;在中間種2行或3行西
瓜壟作,幅寬280cm左右,西瓜行距80cm~100cm。
6播前準備
6.1耕翻整地
播種前施足基肥,精細整地。根據土壤肥力特點,實施測土配方,中等肥力地塊,每公頃宜
施有機肥45000kg~75000kg,尿素225kg~300kg,磷酸二銨450kg~600kg,硫酸鉀肥150
kg~225kg。耕翻深度為18cm~20cm,翻、耙結合,無大土塊和暗坷垃,土層細實平整。
6.2機械起壟
花生、西瓜起壟播種,其他作物平作。機械起壟,要求壟底寬80cm,壟背寬50cm。壟高
10cm左右。
7種植技術要點
7.1棉花
7.1.1品種選擇
棉花應選用株型緊湊、豐產優質、抗病抗逆性強、早熟或中早熟抗蟲棉品種。棉花種子應經
過脫絨包衣處理,質量應符合GB4407.1的規定。
7.1.2播種
在地表下5cm處地溫連續5d穩定達到16℃以上時播種,棉花選用精量播種機,播種、
鋪膜、覆土一次完成,播深2.5cm~3cm,行距76cm。黃河流域棉區株距17cm~22cm,種
植密度6.0萬株/hm2~7.5萬株/hm2,長江流域棉區株距22cm~29cm,種植密度4.5萬株/hm2~
6.0萬株/hm2,西北內陸棉區株距8cm~9cm,種植密度12.0萬株/hm2~15.0萬株/hm2,播種后
選用棉花和間作作物共用的除草劑進行封閉除草。
7.1.3田間管理
7.1.3.1放苗松土
當幼苗子葉展開、顏色由黃變綠時,宜在7:00前及16:00后適時放苗,放苗孔以子葉能伸
出膜外為宜。苗期適時中耕松土2次~3次,中耕深度5cm~7cm。
7.1.3.2灌溉排澇
棉花初花期、花鈴期遇旱及時灌溉;遇強降雨,及時排澇。
7.1.3.3中耕追肥
花鈴期結合中耕培土,每公頃追施三元素復合肥450kg,或尿素300kg、氯化鉀450kg。
缺硼、鋅棉田每公頃分別施用硼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邵陽市重點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5月畢業班模擬考試數學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鹽城市響水實驗、一中學2025屆初三下學期零診模擬生物試題含解析
- 廊坊衛生職業學院《成衣制作工藝》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師范大學科學技術學院《prote軟件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延壽縣2025屆數學四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歐美設計規范釋義一雙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石油職業技術學院《珠寶專業英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塔里木職業技術學院《測井資料解釋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影像診斷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馬關縣2024-2025學年數學三下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美國學生閱讀技能訓練
- 網絡安全服務項目服務質量保障措施(實施方案)
- 生產加工型小微企業安全管理考試(含答案)
- 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深度分析
- 世界近代武器革新圖鑒(1722-1900)英國篇
- 安標受控件采購管理制度
- 亞低溫的治療與護理
- 危險化學品企業設備完整性 第2部分 技術實施指南 編制說明
- 防高墜自查自糾臺賬
- GB/T 4437.1-2023鋁及鋁合金熱擠壓管第1部分:無縫圓管
- 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額 zya1-31-2015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