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科護理知識要點_第1頁
腫瘤科護理知識要點_第2頁
腫瘤科護理知識要點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腫瘤科護理知識要點腫瘤治療的主要手段腫瘤現有的治療手段包括手術、放療、化療、介入治療、生物治療(免疫治療、基因治療等)、物理治療(冷凍、激光、熱療、微波、射頻等)、中醫中藥治療、造血干細胞移植。腫瘤的擴散方式(1)直接蔓延(2)轉移,包括淋巴道轉移、血道轉移和種植性轉移腫瘤內科治療常見的并發癥與急癥①感染;②出血;③胃腸道穿孔;④腫瘤溶解綜合征;⑤高鈣血癥;⑥上腔靜脈壓迫綜合征;⑦脊髓壓迫綜合征;⑧白細胞減少癥;⑨顱內壓增高?;熎陂g的觀察要點(1)評估給藥途徑、劑量、時間、速度是否正確。(2)觀察給藥時有無藥液外滲,輸液是否通暢。(3)觀察患者有無化療反應,如:靜脈炎,消化道反應,過敏反應,肝、腎、心臟毒性及神經毒性等。(4)觀察患者的飲食及化療期間的休息情況。(5)觀察患者的心理狀態。化療藥物常見的不良反應(1)消化道反應:包括惡心、嘔吐、厭食、腹瀉、便秘、口腔黏膜炎等。(2)骨髓抑制:多數抗腫瘤藥物有骨髓抑制的不良反應,最常見的是白細胞數量降低(3)重要臟器的損害:肝臟毒性、泌尿系統毒性、心臟毒性、神經系統毒性、肺毒性。(4)其他毒副反應:過敏反應、皮膚毒性反應及脫發、水腫。(5)遠期毒性反應:致癌作用、不育和致畸化療藥物外滲的處理原則(1)立即停止藥物輸入,保留注射針頭,回抽殘留的藥液后拔除,避免按壓。(2)使用相應解毒劑(如無對應解毒劑,此法可不用)。(3)局部使用2%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5mg+生理鹽水10ml(用量根據外滲范圍)。(4)局部冰敷6~12h,一般忌熱敷,注意防凍傷。(5)抬高患肢。(6)外滲24h后局部行氦氖激光照射,每日一次,每次10min。(7)硫酸鎂、如意金黃散外敷或喜遼妥外涂。(8)保持局部皮膚的完整性,一旦破潰不可涂抹任何膏劑,應清創、無菌換藥。(9)記錄與外滲有關的情況?;熕幬锏慕o藥途徑(1)靜脈給藥:包括靜脈注射、中心靜脈置管給藥、靜脈沖入法、靜脈滴注。(2)肌內注射。(3)口服。(4)腔內化療:包括胸腔內化療、腹腔內化療、心包內化療。(5)鞘內化療。(6)動脈內化療:直接動脈注射、通過導管動脈注射。(7)膀胱內灌注。(8)局部涂抹。配置抗腫瘤藥物前的個人防護及藥物外濺后緊急處理措施(1)在生物安全柜內備藥。(2)使用保護用具:戴雙層手套,即在乳膠手套內戴一副PVC手套,在戴手套前和脫手套后洗手;工作服外套一次性防滲透隔離衣;佩戴防護手套和護目鏡,防止藥物噴濺到眼睛和面部。(3)操作臺面覆蓋一次性防滲透防護墊,一旦污染立即更換。(4)藥液濺到桌面或地面,應立即標明污染范圍,用紗布吸附;藥粉用濕紗布擦抹,污染紗布置專用袋中封閉處理。(5)用肥皂和清水擦洗污染物表面,再用75%乙醇擦拭。(6)操作過程中如藥液濺到皮膚上或眼睛內,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必要時按化療藥外滲處理。PICC的日常維護要點(1)沖管頻率:每次靜脈輸液前后、化療前后、輸血或血制品、抽血后、輸注TPN等高粘滯性藥物后必須立即沖管,治療間歇期每周沖、封管一次。(2)沖、封管方法:必須使用最小10ml的注射器或壓力較小的預充式沖洗器,以脈沖方式注入不含防腐劑的生理鹽水沖管。封管以脈沖方式注入不含防腐劑的生理鹽水或10U/ml的肝素封管液,并采用正壓封管技術。(3)更換肝素帽:常規每周一次,PICC管內抽血后、任何原因旋下肝素帽后,必須立即更換,先預沖肝素帽,嚴格消毒接頭后連接新的肝素帽。(4)更換敷料:置管后24h更換,以后每周更換,敷料潮濕或松動及時更換。嚴格無菌操作,導管、皮膚、貼膜三者合一,避免導管內外移動。PICC帶管出院患者的健康指導(1)告知患者每周須到醫療衛生機構維護導管一次(更換貼膜、輸液接頭和沖管)。(2)勿使用帶管的手臂提拿重物、做大幅度的甩臂動作或引體向上,避免游泳。(3)洗澡時,用保鮮膜包裹導管及附件部分,避免進水,如有進水,應立即到醫院或醫療衛生機構更換貼膜。(4)注意觀察置管處周圍有無紅、腫、熱、痛、滲出等現象,如有異常應及時到醫療衛生機構就診。PICC置管期間的主要并發癥①機械性靜脈炎;②滲血與血腫;③導管異位;④心律失常;⑤感染;⑥導管脫出;⑦導管斷裂;⑧皮膚過敏樣反應;⑨導管堵塞;⑩靜脈血栓。放射治療前患者的健康指導(1)向患者及家屬告知有關放療的知識。(2)放療時應摘除金屬物質,頭頸放療的患者在放療前摘除金屬牙套,氣管切開患者應將金屬套管更換成塑料套管,或硅膠套管。(3)頭頸放療患者放療前治療齒及各種齲齒及各種口腔及牙齦疾病。(4)糾正患者貧血、脫水、電解質紊亂的情況,控制局部感染。如有傷口,應傷口治愈后開始放療。放射化療后患者的健康指導(1)繼續注意保護照射野皮膚,避免感染、損傷及接觸刺激性物品,避免雨淋和日曬。(2)口腔經過放療后2~3年內不能拔牙,如需拔牙應向醫師提供頭頸放療史。(3)頭頸部放療患者應繼續進行張口鍛煉,預防張口困難。(4)預防感冒,以免誘發放射性肺炎;及時治療頭面部感染,預防頭頸部蜂窩織炎。(5)有口咽及食管粘膜反應者,給予軟食或半流質飲食。(6)向患者及家屬講述放療療效,接受放療的部分患者有6個月內腫瘤仍會繼續消退。(7)出院后一個月復查,以后根據情況3個月或6個月復查。放射性皮膚急性反應的分級及護理原則反應分級:(1)0級:無變化。(2)Ⅰ級:濾泡樣暗紅色紅斑,干性蛻皮或脫發,出汗減少。(3)Ⅱ級:觸痛性或鮮色紅斑,皮膚皺褶處有片狀顯性蛻皮,或中度水腫。(4)Ⅲ級:皮膚皺褶以外部位融合的濕性蛻皮,凹陷性水腫。(5)Ⅳ級:潰瘍、出血、壞死。護理原則:(1)出現Ⅰ級皮膚反應時,可局部涂珍珠粉、薄荷粉等起到清涼止癢作用或遵醫囑敷三乙醇胺乳膏,勿用手抓撓,造成皮膚損傷。(2)出現Ⅱ級以上皮膚反應時,充分暴露反應區皮膚,切忌覆蓋或包扎,外出時注意防曬。局部可外用濕潤燙傷膏、康復新、醫用射線防護噴劑等,減輕局部炎癥反應,促進皮膚愈合。(3)當照射野皮膚出現結痂、脫皮時,禁用手撕剝,以免感染潰爛。放射性肺炎的護理要點(1)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氣刺激,保持病室內空氣清新,防止呼吸道感染。(2)指導患者進行有效咳嗽,進行深呼吸練習,鍛煉肺功能。(3)根據醫囑進行霧化吸入,協助拍背,促進痰液咳出。(4)根據醫囑使用止痛劑并觀察療效。(5)氣促時行氧氣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