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煙和濾棒物理性能的測定 第5部分:卷煙吸阻和濾棒壓降_第1頁
卷煙和濾棒物理性能的測定 第5部分:卷煙吸阻和濾棒壓降_第2頁
卷煙和濾棒物理性能的測定 第5部分:卷煙吸阻和濾棒壓降_第3頁
卷煙和濾棒物理性能的測定 第5部分:卷煙吸阻和濾棒壓降_第4頁
卷煙和濾棒物理性能的測定 第5部分:卷煙吸阻和濾棒壓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160

CCSX8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22838.5—202×

代替GB/T22838.5-2009

卷煙和濾棒物理性能的測定

第5部分:卷煙吸阻和濾棒壓降

Determinationofphysicalcharacteristicsforcigarettesandfilterrods—

Part5:Cigarettesdrawresistanceandfilterrodspressuredrop

(ISO6565:2015,Tobaccoandtobaccoproducts—

Drawresistanceofcigarettesandpressuredropoffilterrods—

Standardconditionsandmeasurement,MOD)

(征求意見稿)

在提交反饋意見時,請將您知道的相關專利連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發布××××-××-××實施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發布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22838.5—202×

卷煙和濾棒物理性能的測定第5部分:卷煙吸阻和濾棒壓降

1范圍

本文件描述了卷煙吸阻和濾棒壓降的測定方法,并規定了測定的標準條件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卷煙、濾棒以及類似于卷煙的圓柱形煙草制品。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16447煙草及煙草制品調節和測試的大氣環境(GB/T16447-2004,ISO

3402:1999,IDT)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壓降pressuredrop

通常指兩端的靜態壓差。

——完全被密封于測定裝置中無空氣泄漏的試樣兩端;

——氣路兩端;

——壓降傳遞標準棒(3.6)的兩端。

在GB/T16447規定的標準條件下,當以穩定的已知氣流通過試樣或氣路時,測試對象輸

出端(3.4)的氣流流速是17.5mL/s。

3.2

吸阻drawresistance

將試樣密封于測定裝置中,輸出端(3.4)插入深度為9mm,在GB/T16447規定的標

準條件下維持輸出端氣流流速為17.5mL/s時對輸出端施加的負壓。

3.3

輸入端inputend

試樣點火的一端(如卷煙)。

3.4

輸出端outputend

與輸入端(3.3)相對應的一端。

3.5

標準氣流方向standarddirectionofflow

由輸入端(3.3)指向輸出端(3.4)的方向。

3.6

壓降傳遞標準棒pressuredroptransferstandard

在標準環境條件下校準和使用的,將量值傳遞給壓降(3.1)測量系統的標準棒。

3.7

仿制標準棒dummystandard

用于校準時進行泄漏測試的,形狀與壓降傳遞標準棒(3.6)相同的棒或光滑金屬管。

1

GB/T22838.5—202×

3.8

參考標準棒referencestandard

與其他壓降傳遞標準棒(3.6)作對比的標準棒。

3.9

監控參考標準棒monitorreferencestandard

用于確定儀器或測量系統校準準確度的參考標準棒(3.8)。

4試驗條件

4.1調節大氣

試樣試驗前應按照GB/T16447的要求進行狀態調節,并達到平衡。

4.2測試大氣

儀器校準和測試條件應符合GB/T16447的規定。

5儀器設備

5.1氣流方向

空氣流應從標準氣流方向的輸入端進入。濾棒的輸出端和輸入端由氣流方向確定。

5.2測試方向

試樣的測試方向可與地面水平或垂直,但包括松散填充材料的中空試樣測試方向應與地

面垂直。

5.3測頭

5.3.1卷煙測頭

輸出端插入測頭的包覆深度應為9mm,應密封良好且不堵塞通風孔。

5.3.2濾棒測頭

應完全包覆濾棒,包覆層不應漏氣。

5.4標準棒

5.4.1壓降傳遞標準棒應符合附錄A的要求。

5.4.2參考標準棒通常只用于作對比,而不用于壓降測量儀器的常規校準。

5.4.3監控參考標準棒應符合附錄A.的要求。

5.5儀器類型

臨界孔板流量儀器和恒定質量流量儀器的差異見附錄C。

6試驗步驟

6.1校準儀器

6.1.1測試前應按照說明書要求采用壓降傳遞標準棒對儀器進行校準,每天至少校準一次。

如果溫度變化超過2℃或是相對濕度變化超過5%,都應重新校準儀器。

6.1.2應盡可能在儀器的滿量程范圍內進行校準,或在待測試樣量值范圍的最大值處進行校

2

GB/T22838.5—202×

準。

6.1.3應至少使用一個中間值壓降傳遞標準棒檢查校準過程中是否出現漏氣,同時檢查測量

系統的線性。也可用標稱值接近待測試樣吸阻或壓降的壓降傳遞標準棒進行校準檢查。

6.2試驗

6.2.1將試樣插入儀器的測頭中,卷煙試樣包覆深度9mm,所有通風區域和煙支部分應暴

露于大氣中,濾棒試樣完全包覆于測頭中。

6.2.2使試樣停留在測頭中一段時間,直到讀數穩定,記錄吸阻或壓降值。

6.2.3對于吸阻或壓降值低于2000Pa的試樣,停留時間為2s~3s;對于吸阻或壓降值高

于4000Pa的試樣,停留時間為4s~6s。

7結果表示

試驗結果的表示方式如下:

——結果可用帕斯卡(Pa)或毫米水柱(mmWG)表示,換算關系為:1mmWG=9.8067

Pa;

——單個試樣的吸阻或壓降值:以帕斯卡為單位的修約至10Pa(以毫米水柱為單位的

修約至1mmWG);

——樣品的吸阻或壓降平均值和標準偏差:以帕斯卡為單位的修約至1Pa(以毫米水柱

為單位的修約至0.1mmWG)。

8精密度

8.1共同試驗

通過共同試驗確定了方法的精密度,評價結果見附錄B。

8.2重復性

在同一實驗室,由同一操作者使用相同設備,按相同的測試方法,并在短時間內對同一

被測對象相互獨立進行測試獲得的兩次獨立測試結果的絕對差值不大于表1(卷煙)或表2

(濾棒)給定的值,以大于給定值的情況不超過5%為前提。

表1卷煙的重復性限

重復性限,r

PammWG

r=23r=2.3

表2濾棒的重復性限

重復性限,r

PammWG

?=0.007×m???=0.007×m??

注:m??是以帕斯卡或毫米水柱為單位的壓降平均值。

8.3再現性

在不同的實驗室,由不同的操作者使用不同的設備,按相同的測試方法,對同一被測對

象相互獨立進行測試獲得的兩次獨立測試結果的絕對差值不大于表3(卷煙)或表4(濾棒)

給定的值,以大于給定值的情況不超過5%為前提。

3

GB/T22838.5—202×

表3卷煙再現性限

再現性限,R

PammWG

R=57R=5.8

表4濾棒再現性限

再現性限,R

PammWG

?=0.023×m???=0.023×m??

注:m??是以帕斯卡或毫米水柱為單位的壓降平均值。

9試驗報告

報告中應記錄使用的方法、儀器和儀器參數設置。應記錄任何非文件規定的或另外選定

的測試操作條件,以及可能影響結果的任何情況。

報告應包括完整的樣品信息和試驗結果。

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試樣標志及說明;

——取樣時間;

——測試時間;

——儀器型號、參數設置或停留時間;

——測試結果;

——測試樣品的數量;

——使用文件的編號;

——測試環境溫度,以攝氏度表示(℃);

——測試環境濕度,以相對濕度表示(RH%);

——測試時的大氣壓力。

4

GB/T22838.5—202×

附錄A

(規范性)

壓降傳遞標準棒的校準

A.1壓降校準標準棒的基本特性

壓降校準標準棒具有給定的壓降值,用于校準卷煙吸阻和濾棒壓降測定儀器。

壓降校準標準棒的值是通過修正公式計算GB/T16447規定的標準環境條件(22℃,

60%RH,86kPa到106kPa)下的壓降平均值獲得。

修正公式的推導見A.4.6。

注:本附錄中引用的所有不確定度值均在95%置信水平下給出。

A.2壓降傳遞標準棒的基本特性

壓降傳遞標準棒有很多類型,但本附錄主要針對包含10個毛細管的玻璃標準棒,A.4.6

給出的修正公式以及重復性和再現性值僅適用于此類型的標準棒,不適用于其他類型的標準

棒。

壓降傳遞標準棒的特性應符合以下要求:

——由不受使用年限影響的惰性材料制成;

——尺寸和形狀近似卷煙或濾棒;

——在一定條件下,壓降值具有良好的重復性;

——通過壓降傳遞標準棒的氣流是層流,且可重復測試;

——準確度(相對誤差)不超過1%。

A.3校準裝置

A.3.1夾持器

將玻璃毛細管標準棒其插入夾持器中,夾持器的機械布局不應改變標準棒的特性或對校

準值產生系統影響。校準裝置的基本特性見圖A.1。

圖A.1校準裝置的基本特性

A.3.2體積流量的測定

5

GB/T22838.5—202×

A.3.2.1基本要求

體積流量測量裝置(VFMD)用于測定一定體積的空氣通過被測標準棒所需的時間,該

裝置不應對測試過程產生系統影響。

體積流量測量裝置的準確度(絕對誤差)不超過指示體積的0.3%。

注:準確度相關信息參見GB/T6379.1/ISO5725-1。

A.3.2.2和A.3.2.3介紹了兩種體積流量測量裝置。

A.3.2.2活塞驅動的流量測定裝置

該裝置包括一個精密的汽缸,缸內有一個由精密電機控制的活塞,活塞以恒定的速度進

行推拉運動,通過被測標準棒從大氣中抽吸恒定體積的空氣。

A.3.2.3真空驅動的流量測定裝置

該裝置包括一個精密的汽缸,缸內有個自由移動的活塞,由一個單獨的抽氣機把氣缸內

的氣體向外抽出,使得活塞垂直向上運動。由傳感器監測活塞的運動,并測量一定體積的空

氣通過被測標準棒和活塞下方所需的時間。

A.3.2.4環境溫濕度和大氣壓力的測量

在通風外殼內接近標準棒空氣入口處測量環境溫濕度,同時測定大氣壓力。

溫度測量的準確度(絕對誤差)為0.3℃。

濕度測量的準確度(絕對誤差)為5%。

大氣壓力測量的準確度(絕對誤差)為100Pa。

注:準確度相關信息參見GB/T6379.1/ISO5725-1。

A.3.2.5壓力測量系統

測量系統與夾持器的末端相連接,測量氣流穩定時標準棒出口端和環境中的壓差。

測量并記錄壓差。

壓力測量系統的準確度(絕對誤差)為測量值的0.2%。

A.3.2.6抽吸裝置

抽吸裝置應符合3.2要求,能夠產生恒定容量的氣流,應連接在體積流量測量裝置的一

端。

校準裝置的典型結構如圖A.2所示。

6

GB/T22838.5—202×

圖A.2典型校準儀器的結構

不應使用皂膜流量計校準壓降傳遞標準棒。

A.4校準步驟

A.4.1標準棒的清潔

A.4.1.1基本要求

A.校準前,將標準棒浸泡在含有5%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水溶液中進行超聲清洗。

A.標準棒應以10°~20°的角度傾斜放置在溶液中浸泡至少10min,以確保和干凈容

器底部接觸的是標準棒邊緣,從而避免毛細管受污染。

A.清洗以后,將標準棒浸泡蒸餾水或去離子水(不含溶解鹽類和其他化合物)中超

聲漂洗至少5min。

A.將標準棒晾干,確保毛細管中沒有殘留水分,將入口被污染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A.4.2預校準

A.4.2.1基本要求

應在GB/T16447規定的條件下測試,校準設備按圖A.1所示配置。

A.4.2.2標準棒的平衡

待測的校準設備和壓降標準棒應在測試大氣環境中放置至少12h,以確保在測量前達到

平衡。

A.4.2.3設備泄漏測試和密封性檢查

A.基本要求

將仿制標準棒插入夾持器,按照A.或A.的規定,對真空驅動流量測定系

統或活塞驅動流量測定系統進行泄漏測試,以測試系統的密封性。

在進行任何校準前,首先應進行泄漏檢查,每天校準時均應進行泄漏檢查。

A.真空驅動系統的檢查步驟

按以下步驟對真空驅動系統進行檢查:

a)將仿制標準棒插入校準夾持器,氣流出口端與體積流量測量裝置相連,入口端與測

試環境連通。

b)體積流量測量裝置出口處的真空所產生的壓力驅動系統運轉,在活塞下方和標準棒

的出口末端產生負壓。

c)當活塞到達體積流量測量裝置中間的時候,封閉仿制標準棒的末端,體積流量測量

裝置的出口與測試環境連通。

d)當體積流量測量裝置活塞達到穩定狀態后(最少保持穩定30s),通過一段時間內對

活塞位置和穩定性的監測來判斷有無超過1.5mL/min的泄漏發生。

e)根據公式(A.1)計算活塞運動1mm所需的監測時間(tM):

??×??

??=……(A.1)

??,?

式中

tM——活塞運動1mm所需的監測時間,單位為秒(s);

2

??——活塞的橫截面面積,單位為平方厘米(cm);

??——活塞的運動距離,單位為厘米(cm),即0.1cm;

7

GB/T22838.5—202×

??,?——最小可接受泄漏量的體積流量速率,單位為毫升每分鐘(mL/min),即1.5

mL/min。

例如,對于氣缸公稱直徑為44.5mm的體積流量測量裝置,要求最小監測時間是1min,

在這段時間里,活塞的任何運動都應小于1mm。對于汽缸公稱直徑為76.2mm的體積流量

測量裝置,1mm位移的泄漏檢測時間為3min。

A.活塞驅動系統的檢查步驟

按以下步驟對活塞驅動系統進行檢查:

a)將仿制標準棒插入校準夾持器,氣流出口端與體積流量測量裝置相連,入口端密封。

b)將體積流量測量裝置的容積設置為(1000±100)mL。負壓范圍為2.8KPa~3.2KPa。

c)經過足夠的時間使壓力達到穩定值后,泄漏的氣體流速不能超過1.5mL/min。

A.監控參考標準棒

校準實驗室應保留一組用于校準監控的參考標準棒,每天開展測試前均應測量標準棒的

值。一套參考標準棒應至少包括兩個不同壓降水平的標準棒,并涵蓋測量的壓降范圍。

測試時,應記錄監控參考標準棒的測量值,以及操作人員的信息和所有環境條件。

注:GB/T4091/ISO8258和GB/T17989.1/ISO7870-1給出了監測長期測量過程穩定性的方法。

如果監控參考標準棒的測量值在規定的準確度范圍內,則應認為校準儀器適合使用。

如果監控參考標準棒的測量值超出了規定的準確度范圍,應檢查校準儀器是否有泄漏或

測量誤差或兩者都有發生。

在進行任何補救工作之后,應重新檢查監控參考標準棒。

A.4.3校準方法——測量步驟

A.4.3.1本方法介紹了氣流以17.5mL/s的流速成比例的穿過標準棒產生壓降的測試過程。

A.4.3.2測試時應預先使氣流通過標準棒,保持抽吸至少5min,以保證系統溫度平衡。

A.4.3.3測量并記錄環境溫濕度和大氣壓力,以便于在修正公式中使用。

A.4.3.4將通過體積流量測量裝置和待測標準棒的氣流流速穩定在(17.5±0.3)mL/s。

A.4.3.5監控和記錄標準棒輸出端和大氣之間的靜態壓差。

A.4.3.6記錄在穩定的體積流量經過的時間內的壓力值,以至少3次連續重復測量的平均值

作為測試結果。

A.4.3.7應通過公式(A.4.6)將非標準環境下測試的標準棒的值修正到標準環境條件(溫

度22℃,相對濕度60%RH,大氣壓力1013hPa,氣體流速17.5mL/s)。

A.4.3.8按照A.4.3.2到A.4.3.7步驟共測量3次。測試結果以3次測量的平均值表示。

測試結果修約至1Pa(0.1mmWG),測試結果應記錄在校準證書上,同時也可附在標

準棒上,標準棒應有唯一性標識。

A.4.4證書

每一個標準棒應有一個校準證書,至少應包括以下信息:

a)產品名稱和唯一編號;

b)測試日期;

c)測試人員;

d)測試設備的說明和所有測定裝置的可溯源的參考序列號;

e)測試時的環境溫度(℃);

f)測試時的相對濕度(RH%);

g)測試時的大氣壓力(hPa或mbar);

h)壓降校準值的修正;

i)測量準確度;

8

GB/T22838.5—202×

j)測試過程中的其他現象。

A.4.5精密度

通過標準棒提供者參與的共同實驗評價了校準方法的精密度。共同實驗樣品由4組壓降

標準棒組成,每組有200mmWG、400mmWG、600mmWG、800mmWG共4個標準棒。參

與實驗室采用本附錄的方法測量每組標準棒,每天測量4組標準棒,共測量4天。

結果如表A.1所示。

表A.1精密度測量結果

標稱值??再現性標準偏差重復性標準偏差

PammWGPammWGPammWG

196120042170.4320590.21

392240094140.9632360.33

5884600115721.1843150.44

7845800179461.8347070.48

上述共同實驗只有3個實驗室參與,因此,只能使用再現性和重復性標準偏差表征評價

結果,而不是重復性和再現性限,因為實驗室數量不能滿足ISO5725中關于評估測量方法

的要求。在將這些數據與其他方法的數據比較時,應該考慮到以上情況。

為保證方法的有效性,避免標準棒的漂移影響測定結果,推薦校準實驗室參加一年一度

的共同實驗。為此目的,上述數據和今后共同實驗中得到的數據可用于評估實驗室能力。

A.4.6修正方法

修正方法具體見參考文獻10,這種修正方法已在由10根平行毛細管組成的玻璃結構的

壓降標準棒中得到驗證,簡述如下:

壓降(??)值在校準時受周圍環境溫濕度和大氣壓力的影響,修正是降低環境影響的

一種方法。根據環境因素的影響程度能夠推導出合適的修正公式。壓降標準棒校準值可以通

過將不同條件下(T,RH,patm,q)的壓降測試值(???)與標準環境條件下測得的值(TS=

22℃,RHS=60%,pS=1013hPa,輸出端氣流流速qS=17.5mL/s)進行修正得到。

壓降(??)接近??1、??2兩個值的和,??1代表標準棒的非線性特征,??2代表標準棒

的線性特征。

非線性度?定義如下:

(A.2)

??1=?×??

??2=(1??)×??……………

?的值在??范圍內(200mmWG~800mmWG)根據試驗得到:

(A.3)

?=3.41×10?5×??+3.38×10?2…

??值的修正可由以下兩個公式(A.4)和(A.5)得到,式中??1s和??2s是未知參數。

?×?

??2?(????)×??+??×(????)×??=0……………

2??1?2??×????2(A.4)

?×?2

??3?2×?×??2+?2×?????×??×(????)2=0……………

1??1??1??×?21???1(A.5)

式中:

??1?和??2?——??1和??2的修正值,單位為毫米水柱(mmWG);

η和ρ——校準過程中空氣的黏度和密度;

9

GB/T22838.5—202×

η?和ρ?——標準條件下空氣的黏度和密度;

?和??——溫度,單位為開爾文(K);

????和??——大氣壓力,單位為毫米水柱(mmWG)。

通過以上公式可以計算出輸出端氣流流速為17.5mL/s的標準???值約等于:

17.5217.5

???,17.5???1?×[]+??2?×[](A.6)

?(??,T?,???)?(??,T?,???)

式中:

?——氣流流速,單位為毫升每秒(mL/s)

10

GB/T22838.5—202×

附錄B

(資料性)

共同實驗結果

B.1實驗室個數和檢測樣品數

CORESTA于1994年開展了一項由21個實驗室參與的國際共同實驗,測試樣品包含6

種不同類型(檔次)的卷煙和6種不同類型(檔次)的濾棒,按照GB/T6379/ISO5725對

實驗結果進行重復性和再現性評價分析,分析結果見表B.3和表B.4。

共同實驗的測試流程和結果見B.2~B.6。

B.2樣品的選擇

樣品由數家卷煙生產企業提供,部分樣品直接從生產現場抽取,未經任何篩選;部分樣

品進行了質量分選,一個樣品進行了質量和吸阻的分選。

卷煙樣品的測試結果重復性和再現性數據不僅反映了測試方法的精密度,也包含樣品本

身差異。

對濾棒樣品按照每支濾棒與總平均值相對偏差不超過±1.5%的原則進行了挑選。因此,

濾棒測試結果的重復性和再現性數據能夠反映測試方法的精密度。

B.3調節和測試環境要求

樣品測試前在下列條件中至少平衡24h:

——溫度:(22±2)℃;

——相對濕度:(60±5)%RH。

每次隨機選取30個試樣進行測試。同一種樣品測試應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完成。所有

的測試應在一天內完成。

多數實驗室都在同一天完成測試。

B.4樣品的調節和測試

樣品測試前,應在溫度(22±2)℃、相對濕度(60±5)%RH的環境中平衡至少24h。

因卷煙生產環境要求并非如此,因此,有必要通過調節和測試降低樣品差異。

各實驗室的調節環境分布如下:

卷煙樣品的調節溫度21℃~23.5℃,相對濕度59%RH~66%RH,只有一個實驗室相對

濕度略超過最大值,但不會對實驗室結果造成影響。

濾棒樣品的調節溫度20℃~23.5℃,相對濕度57%RH~63%RH。

B.5測試條件

測試要求中對測試環境條件未提出要求。

各實驗室測試時的環境條件如表B.1所示。

表B.1各實驗室測試時的環境條件

溫度/℃相對濕度/%大氣壓力/hPa

卷煙21.5~26.542~64847~1019

濾棒21.5~24.542.5~62847~1025

大氣壓力接近于海拔1800米的地區的氣壓值。

B.6卷煙測試的重復性和再現性

表B.3中分別給出了吸阻的平均值(????),重復性限(r)和再現性限(R),單位均

11

GB/T22838.5—202×

為帕斯卡(Pa)和毫米水柱(mmWG)。重復性和再現性的計算依據GB/T6379/ISO5725:

1986中14.7章。

圖B.1表明r或R和????之間無明顯關聯。

圖中:

X——吸阻平均值,????,單位為毫米水柱(mmWG);

Y——重復性和再現性限,r或R,單位為毫米水柱(mmWG);

——重復性,r;

——再現性,R。

圖B.1r或R和????的關系(卷煙)

表B.2r和R值

重復性和再現性值

PammWG

r﹦23r﹦2.3

R=57R=5.8

注:這些值在吸阻測量范圍400Pa(40mmWG)到1300Pa(130mmWG)內有效。

表B.3卷煙吸阻平均值、重復性限和再現性限

序實驗????sr2rsR2R

號室數PammWGPammWGPammWGPammWGPammWG

119440.8144.956.570.6722.452.2956.895.8066.106.74

217696.5671.032.650.2714.211.4543.754.4657.965.91

317792.5780.823.640.3716.761.7121.532.2040.704.15

4181059.51108.043.080.3115.391.5717.981.8337.173.79

5191244.66126.9213.671.3932.463.3155.165.6265.126.64

6191276.93130.2115.691.6034.723.5470.207.1673.457.49

B.7濾棒測試的重復性和再現性

12

GB/T22838.5—202×

表B.4中分別給出了吸阻的平均值(???),重復性限(r)和再現性限(R),單位均為

帕斯卡(Pa)和毫米水柱(mmWG)。重復性和再現性的計算依據GB/T6379/ISO5725:1986

中14.7章。

表B.4表明r和R的值隨著???值的增加呈線性增加。

圖B.2證明這一條線性關系,并可表示為一通過原點的直線:

?=??×???

?=??×???

式中b為斜率。

表B.4濾棒吸阻平均值、重復性限和再現性限

序實驗???sr2rsR2R

號室數PammWGPammWGPammWGPammWGPammWG

1201965.94200.471.850.1911.961.2226.832.7445.414.63

2202975.15303.385.620.5720.972.1257.405.8566.396.77

3204019.47409.8711.241.1529.423.00109.5311.1791.799.36

4205105.76520.6428.792.9447.074.80188.9219.27120.5212.29

5205945.80606.3026.902.7445.504.64244.0824.89137.0013.97

6207014.73715.3024.172.4643.144.40322.9832.93157.5916.07

圖中:

X——壓降平均值,???,單位為毫米水柱(mmWG);

Y——重復性和再現性限,r或R,單位為毫米水柱(mmWG);

——重復性,r;

——再現性,R。

r和R的結果可以用線性方程來表示。

圖B.2r或R和????的關系(濾棒)

13

GB/T22838.5—202×

直線的斜率參照GB/T6379/ISO5725:1986中15.6計算,如表B.5所示。

表B.5濾棒r、R和???的關系

重復性和再現性

PammWG

r=0.007×???r=0.007×???

R=0.023×???R=0.023×???

注注1:???是以帕斯卡(Pa)或毫米水柱(mmWG)為單位的壓降平均值。

注注2:這些值在壓降測量范圍2000Pa(200mmWG)到7000Pa(700mmWG)內有效。

14

GB/T22838.5—202×

附錄C

(資料性)

臨界孔板流量儀器和恒定質量流量儀器的差異

鑒于本文件與ISO6565:2015所描述的差異,現有兩種類型的儀器用于吸阻(或壓降)

的測量,下述兩種儀器均為真空驅動:

第一種具有恒定體積流量的臨界孔板流量裝置(CFO)。這種儀器始終在試樣的輸出端

保持恒定的體積流量,而與氣壓大小無關,隨著試樣壓降增大,輸入端的流速將降低。因此,

質量流速隨著試樣壓降的增大而降低。

第二種具有恒定質量流量裝置(CMF),能夠保持恒定質量流速的空氣通過試樣。試樣

輸出端的壓力變化時該儀器能自動進行修正,保持恒定的質量流速,輸入端的體積流速保持

不變。對同一試樣,通過CMF的流速總是大于通過CFO的流速,因此采用CMF儀器獲得

的壓降值大于采用CFO儀器獲得的壓降值。

本文件要求使用的儀器在試樣輸出端保持恒定體積流量,例如可選用帶有CFO裝置的

儀器。

由CFO裝置和CMF裝置測得的壓降值之間的關系可用式(C.1)和式(C.2)表示:

????

Δ??=Δ??×(C.1)

?????Δ??

?

ΔΔ???

??=??×(C.2)

????+Δ??

式中:

Δ??——CMF裝置測得的壓降;

Δ??——CFO裝置測得的壓降;

????——環境大氣壓力。

表C.1給出一個實例。

表C.1使用CFO裝置和CMF裝置測試的壓降值的差異(修約后)

CFO裝置CMF裝置

Δ??Δ??Δ??Δ??

PammWGPammWGPammWGPammWG

98010097099980100990101

1471150145114814711501490152

1961200192219619612002000204

2942300285329129423003030309

3922400377538539224004079416

4903500466747649035005158526

5884600555056658846006256638

15

GB/T22838.5—202×

6864700642365568647007374752

7845800726674178458008522869

可以看出,帶有CMF裝置的測試結果高于帶有CFO裝置的測試結果,兩者的差異隨著

壓降的增大而增大。在壓降小于2000Pa(200mmWG)時,差異基本不明顯,壓降大于3000

Pa(300mmWG)時差異顯著增加。

16

GB/T22838.5—202×

參考文獻

[1]ISO3308,卷煙—常規分析用吸煙機—定義和標準條件

ISO3308,Routineanalyticalcigarette-smokingmachine—Definitionsandstandardconditions

[2]ISO5725:1986測試方法的精度—通過實驗室間共同試驗確定測試方法的重復性和再現性

ISO5725:19861,Precisionoftestmethods—Determinationofrepeatabilityandreproducibilityforastandard

testmethodbyinter-laboratorytests

[3]ISO5725-1:測量方法與結果的準確度(正確度與精密度)第1部分—總則與定義

ISO5725-1,Accuracy(truenessandprecision)ofmeasurementmethodsandresults—Part1:Generalprinciples

anddefinitions

[4]ISO5725-2:測量方法與結果的準確度(正確度與精密度)第2部分—確定標準測量方法重復性與再現性

的基本方法

ISO5725-2,Accuracy(truenessandprecision)ofmeasurementmethodsandresults—Part2:Basicmethodfor

thedeterminationofrepeatabilityandreproducibilityofastandardmeasurementmethod

[5]ISO5725-6:測量方法與結果的準確度(正確度與精密度)第6部分—準確度值的實際應用

ISO5725-6,Accuracy(truenessandprecision)ofmeasurementmethodsandresults—Part6:Useinpracticeof

accuracyvalues

[6]ISO7870-12,控制圖-第1部分:通用指南

ISO7870-12],Controlcharts—Part1:Generalguidelines

[7]ISO8258,常規控制圖

ISO8258,Shewhartcontrolcharts

[8]ISO/IEC17025,校準和檢測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ISO/IEC17025,Generalrequirementsforthecompetenceoftestingandcalibrationlaboratories

[9]CORESTA第41號推薦方法,卷煙吸阻和濾棒壓降的測定

CORESTA,RecommendedMethodNo.41,Determinationofthedrawresistanceofcigarettesandfilterrods

[10]ColardS,TrinkiesW,CholetG,etal.CompensationfortheEffectsofAmbientConditionsonthe

CalibrationofMulti-CapillaryPressureDropStandards[J].NephronClinicalPractice,2004,21(3):167-174.

[11]ISO在線瀏覽平臺,/obp/ui/

ISOOnlineBrowsingPlatform,/obp/ui/

1ISO5725-1986已經有更新版本,替代版本為ISO5725(所有部分)。

2已被ISO7870:1993替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