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江蘇省鎮江市句容市華陽教育集團七年級(上)月考語文試卷(10月份)_第1頁
2023-2024學年江蘇省鎮江市句容市華陽教育集團七年級(上)月考語文試卷(10月份)_第2頁
2023-2024學年江蘇省鎮江市句容市華陽教育集團七年級(上)月考語文試卷(10月份)_第3頁
2023-2024學年江蘇省鎮江市句容市華陽教育集團七年級(上)月考語文試卷(10月份)_第4頁
2023-2024學年江蘇省鎮江市句容市華陽教育集團七年級(上)月考語文試卷(10月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江蘇省鎮江市句容市華陽教育集團七年級(上)月考語文試卷(10月份)一、積累與運用。(共26分)1.(2分)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誘惑(yóu)池畦(qí)甘露(lù)黃暈(yùn) B.吝嗇(sè)高邈(miǎo)嬌媚(mèi)貯蓄(zhù) C.淅瀝(xī)睫毛(jié)干澀(sè)粗獷(kuàng) D.鈴鐺(dāng)漾出(yàng)棱鏡(líng)澄清(chéng)2.(2分)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A.淅瀝肌膚燎亮蓬勃生機 B.凄冷郎潤窠巢興高采列 C.嬌媚靜謐清脆輕風流水 D.胳膊烘托冷冽繁華嫩葉3.(2分)下列加點字讀音完全相同的一組是()A.暈厥暈車黃暈暈頭轉向 B.蔭涼樹蔭蔭庇綠樹成蔭 C.整宿宿舍宿敵日月星宿 D.應和和詩唱和曲高和寡4.(2分)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全場的目光和掌聲都集中到中心廣場前的旗桿上。 B.學校開展消防常識教育活動,可以增強同學們的自我安全保護。 C.學校領導表示要繼續推廣漢字聽寫比賽活動,引導學生自覺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D.雙減實施后,能否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讓學生快樂成長是我國中小學教育工作的當務之急。5.(2分)下列選項中修辭方法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是()A.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B.鳥兒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 C.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D.那點兒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兒粉色。6.(2分)下列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1)我想找一個兩全的辦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_______,終不愿意。(2)在陽光明媚、秋高氣爽的季節,泛舟在______的金山湖上,真是愜意無比啊!A.各取所需美不勝收 B.各得其所美不勝收 C.各得其所美輪美奐 D.各取所需美輪美奐7.(2分)下列關聯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在南國,雨仍然偶爾造訪大地,______它變得更吝嗇了。它______不傾盆瓢潑,或淅淅瀝瀝,它顯出一種自然、平靜。A.而且既也 B.但不但而且 C.而且不但而且 D.但既又8.(2分)選項中對下列語句排列正確的一項是()①那擎在樹頭的絳褐色的苞頭,像初春欲放的苞蕾。②人們立在雨中談笑,小孩子們蹲在如鏡的小水洼邊,和自己的影子相視而笑。③霧緩緩消退,樹木從霧的紗幔里走出來。④雨更小了。⑤遠眺,小溪旁那一排排一叢叢年輕的柳樹,尚存幾許綠色或淡黃的葉子。A.③④①⑤② B.③⑤①④② C.④②③⑤① D.③①⑤④②9.(2分)《朝花夕拾》中的一些篇目寫了魯迅對師友的崇敬、懷念之情。“以貌識人”,下面括號內相對應的名字選項正確的一項是()①這是一個高大身材,長頭發,眼球白多黑少的人()②他是一個高而瘦的老人,須發都花白了,還戴著大眼鏡。我對他很恭敬,他是本城中極方正,質樸()③其時進來的是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A.①范愛農②壽鏡吾③藤野先生 B.①藤野先生②范愛農③壽鏡吾 C.①范愛農②藤野先生③壽鏡吾 D.①壽鏡吾②范愛農③藤野先生10.(8分)默寫。(1)曹操在《觀滄海》中以奇特的想象,表現大海的廣闊、博大,凸顯作者博大胸襟的詩句是,。,。(2)古詩中蘊含的情感各有不同。有表達友情的,如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通過豐富的想象,運用擬人手法表達詩人對朋友深切關心的句子是“,”;有表達思鄉之情的,如王灣《次北固山下》中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句子是“,”;有表達旅人愁思的,如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用凄美的夕陽背景點綴,”。二、閱讀理解。(共44分)11.(5分)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問題。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1)有人說“過五溪”只是交代了王昌齡的行蹤,你怎么看?(2)“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12.(12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司馬光勤學》,完成問題。??司馬光,字君實,陜州夏縣人也,為一時之名臣。其幼時患記憶不若人,眾兄弟既成誦而游息矣,俟①能諷誦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及長,博聞強志,曰:“書不可不成誦。或馬上,詠其文,思其義【注釋】①俟sì:等到。(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①其幼時患記憶不若人②俟能諷誦乃已③及長④或中夜不寢時(2)用“/”標出下面句子的兩處朗讀停頓。眾兄弟既成誦而游息矣(3)翻譯下列句子。①嘗主編《資治通鑒》,為一時之名臣。②及長,遍覽古籍,博聞強志。(4)結合文章內容說說司馬光在學習上給你怎樣的啟示?13.(12分)閱讀《秋意》一文,完成問題。秋意??①秋,一天天深了,天空漸漸變得清澈、深邃。走上前??②秋天有光,東邊的山越來越藍,西天常常披上各色霞帔①,人被一泓秋光包裹著。古人早發現了秋光,在詩詞里一次次抒寫:“高梧葉下秋光晚”“小院秋光濃欲滴”“露洗秋光透”“極目秋光夕照開”“銀燭秋光冷畫屏”“當檐颯颯生秋光”……秋光下,一個人出去走走,如無舵之舟,越漂越遠??③秋意,在古城里。漫步在老舊的街巷,秋意從鋪地的方磚里涌上來,秋意從紅墻黃瓦中擠出來,秋意從鐘鼓樓里游過來,秋意從老城墻下冒上來。走過了春夏的燈籠有些陳舊了,襯著粉餅般色調的外墻,墻角石灰有些脫落斑駁,舉手投足頗有些俗世的清雅。觸摸市井生活,就能感受到秋意。??④秋意,還在山野中。??⑤石榴掛色,梨已青黃,紫色的葡萄一串串飽滿熟透了,開始泛紅,柿子漸次發黃變軟,累累如濃蔭匝地。后山的栗子樹枝繁葉茂,撐開了肥大的斗篷,惹得頑童眼饞。??⑥秋菊冷香撲鼻,在田壩上,在山嵐間,在土墻旁,一簇簇,然后一天天萎去,慢慢發白。秋分之后,從淺到深。池塘邊的蘆葦和水草,呈現出蒼黃的顏色,遠遠望去,像是倒插的寶劍,沒有聲音,沒有氣味,恍若觸動了地氣。詩里說,“南中地氣媛②”,這是地氣不同。燕趙北國的地氣似乎更厚重,白樺林與楓樹林里,能望見連綿的山脈在秋光下巍然,像一卷卷竹帛史書。??⑦有一年沿河游蕩,秋意甚美,從人家屋旁摘下芭蕉葉,翠鳥和白鷺在其間出沒。天高而云稀,太陽掛在半空,秋葉斜斜地蕩漾。泠泠水響包裹住人,朦朧間依稀傳來濕漉漉的耳語。醒來時,落日又大又圓,一只只鳥兒悠然歸巢。??⑧夜里借宿在一戶農宅,以門板竹床搭一通鋪,躺在上面閑話。夜深了,忍不住開門走出庭院,仰望銀河,大山深處的秋意和夜色漸漸將我融化了。野地成了蟲子的世界,鳴聲清遠凄迷。??⑨樹影、人影,還有房屋的倒影,恍惚在白花花的月色下。秋意無邊,窗口瀉出的燈光,若有若無地在月色中泛起。興所至,真想駕一葉飛舟扶搖直上,邀明月秋風??⑩幾個人與秋意、夜色一起游蕩在長林豐草之間。風在耳畔吹過,樹枝呼嘯;風又從山頭蕩過,秋風與蟲鳴自如來去,松影參差。流水似乎比白天輕柔許多,聲響卻大了,遠遠能聽到汩汩聲???那夜秋意蕭索,然蕭索中分明有矜重,有肅穆,安定穩重,承載萬物。(選自《光明日報》,2022年9月,有刪改)(1)把握關鍵語句,梳理文章脈絡,完成下圖填空。(2)品味下面向中加點詞話,體會表達效果。秋意從鋪地的方磚里涌上來,秋意從紅墻黃瓦中擠出來,秋意從鐘鼓樓里游過來,秋意從老城墻下冒上來。(3)對下面這句話的朗讀處理,不恰當的一項是流水似乎比白天輕柔許多,聲響卻大了,遠遠能聽到汩汩聲A.朗讀這句話時可輕讀“輕柔”,重讀“大”,來突出秋夜的寧靜。B.朗讀這句話時應用歡快的節奏,來表現出作者此刻的喜悅與興奮。C.這句話應用陶醉的語氣朗讀,表現出作者沉醉于秋夜的汩汩水聲。D.這句話可在“忍不住”后停頓,表現夜行人情不自禁被夜景打動。14.(15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老海棠樹史鐵生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樹,在我的記憶里不能分開:好像她們從來就在一起。②老海棠樹有兩條粗壯的枝椏,彎曲如一把躺椅,小時候我常爬上去,下來吧,你就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頭不下來了?”是的,用彈弓向四處射擊,甚至在那兒寫作業。“飯也在上頭吃嗎?”對,我兩腿攀緊樹椏,一個海底撈月把碗筷接上來。“覺呢四周是花香,是蜂鳴,春風拂面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樹下③春天,老海棠樹搖動滿樹繁花,搖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記得奶奶坐在樹下糊紙袋,是您自己非要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聲,直了直腰④或者夏天,老海棠樹枝繁葉茂,奶奶坐在樹下的濃蔭里,戴著老花鏡,埋頭于床單或被罩,洗菜,胡亂一洗了事。奶奶生氣了:“你們上班上學,一邊重新洗菜一邊說:“我就一輩子得給你們做飯?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這回是我不再吭聲。⑤有年秋天,老海棠樹照舊果實累累,落葉紛紛。那時我大些了,從陜北回來看她,奶奶已經腰彎背駝。早晨,奶奶就起來去掃院子,“唰啦唰啦”的聲音把我驚醒,我來,保證用不了三分鐘。”可這回奶奶不要我幫:“你剛回來⑥冬天,窗外,風中,磨擦著窗欞。奶奶常常在燈下學習。她曾經讀一本《掃盲識字課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報紙上的頭版新聞。那一回,小心地湊到我跟前:“這一段,你給我說說,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說,唯低頭盯著那張報紙,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動。我的心一下子收緊,眼里竟無對我的責備。⑦如今,奶奶已離我而去。而在我的夢里,我的祈禱中,跟隨著奶奶,陪伴著她;奶奶坐在滿樹的繁花中,滿地的濃蔭里,或不時地要我給她說說:“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1)請按春夏秋冬的順序概括奶奶做的事。春:①夏:②秋:③冬:④(2)第②段畫線句運用了景物描寫的手法,請賞析其作用。四周是花香,是蜂鳴,春風拂面(3)結合語境,賞析第⑥段中加點詞語。奶奶舉著一張報紙,小心地湊到我跟前。(4)文中幾次出現“老海棠樹”,《秋天的懷念》中作者也幾次提到“菊花”,請結合具體內容分析兩個物象有哪些共同作用(寫出2處即可)。[鏈接材料]材料一:“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她總是這么說。材料二: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材料三:又是秋天,妹妹推著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三、寫作。(共50分)15.(50分)成長路上,你走的每一步,都離不開人或書的鼓勵與陪伴,又或者是啟迪智慧的名著……請以“不能沒有你”為題,寫一篇記敘文。要求:(1)題目中的“你”,可以是生活中某個人;(2)請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或閱讀體驗來寫作;(3)文體自選;(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023-2024學年江蘇省鎮江市句容市華陽教育集團七年級(上)月考語文試卷(10月份)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積累與運用。(共26分)1.【分析】本題考查易錯的字音。作答此題,首先要認真閱讀題目,然后根據自己的日常積累判斷加點字的字音是否正確。遇到記憶模糊、不確定的字詞,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選項,得出正確答案。【解答】A.有誤,“誘惑”中的“誘”讀作“yòu”;B.正確;C.有誤,“粗獷”中的“獷”讀作“guǎng”;D.有誤,“棱鏡”中的“棱”讀作“léng”。故選:B。【點評】要正確地讀寫詞語,應從漢字的音、形、義三方面入手,讀準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義。在日常的學習閱讀中也要注意多積累,豐富自己的字詞量,在積累的過程中要做到準確無誤,這樣才能在實際的讀寫運用中避免錯讀錯寫。2.【分析】本題考查易錯的字形。作答此題,首先要認真閱讀題目,然后根據自己的日常積累判斷加點字的字形是否正確。遇到記憶模糊、不確定的字詞,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選項,得出正確答案。【解答】A.有誤,“燎亮”的“燎”應寫作“嘹”。B.有誤,“郎潤”的“郎”應寫作“朗”。C.正確。D.有誤,“繁華嫩葉”的“華”應寫作“花”。故選:C。【點評】要正確地讀寫詞語,應從漢字的音、形、義三方面入手,讀準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義。在日常的學習閱讀中也要注意多積累,豐富自己的字詞量,在積累的過程中要做到準確無誤,這樣才能在實際的讀寫運用中避免錯讀錯寫。3.【分析】本題考查易錯的字音。作答此題,首先要認真閱讀題目,然后根據自己的日常積累判斷加點字的字音是否正確。遇到記憶模糊、不確定的字詞,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選項,得出正確答案。【解答】A.讀音不完全相同,yūn/yùn/yùn/yūn;B.讀音不完全相同,yīn/yīn/yìn/yīn;C.讀音不完全相同,xiǔ/sù/sù/xiù;D.讀音完全相同,hè/hè/hè/hè。故選:D。【點評】要正確地讀寫詞語,應從漢字的音、形、義三方面入手,讀準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義。在日常的學習閱讀中也要注意多積累,豐富自己的字詞量,在積累的過程中要做到準確無誤,這樣才能在實際的讀寫運用中避免錯讀錯寫。4.【分析】本題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見的病句類型有成分殘缺、搭配不當、語序混亂、結構混亂、語意不明、成分贅余等。先通讀所有句子,憑語感判斷正誤,如果不能判斷的,可以壓縮句子,看搭配是否得當,找出病因。【解答】A.有誤,搭配不當;B.有誤,成分殘缺;C.正確;D.有誤,兩面對一面;故選:C。【點評】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1.語感法。辨析句子正誤,首先認真閱讀,仔細考慮,從整體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確,內容是否合理,句意間關系與關聯詞語是否一致等,憑借語感,就可以發現一些句子的毛病。2.緊縮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檢查主謂賓(中心語)是否殘缺,是否搭配得當。3.分解法。理清枝葉(附在主、謂、賓上的附加成分),檢查枝葉同相應的主干是否搭配得當。4.聚焦法。對于句中出現的修飾性詞語、關聯詞應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對出現的詞語,先檢查是否有多用、錯用或搭配不當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5.【分析】本題考查修辭手法。【解答】A.比喻,喻體是藍水晶;BCD.都是擬人,賦予了人的動作情感。故選:A。【點評】比喻:比喻是一種常用的修辭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是修辭學的辭格之一。比喻可分為“明喻(直喻)”“暗喻(隱喻)”“借喻”三種。6.【分析】本題考查學生成語的正確使用能力。解答此題,平時要有大量的成語積累,還要結合句意表述,從詞性、詞義輕重、感情色彩、習慣用法等多方面考慮,確定正確選項。成語運用的常見錯誤有以下幾種:望文生義、褒貶不當、搭配不當、用錯對象、語境不符等。【解答】(1)“各取所需”各自選取自己所需要的。“各得其所”原指每個人都得到了滿足。句中指的是兩路人都得到滿足。(2)“美不勝收”形容美好的事物、景色非常多、欣賞不過來、富麗堂皇,使用“美不勝收”恰當。故選:B。【點評】解答此類題目,需要我們正確理解詞語的意思,辨清詞語的感情色彩,還要結合語境分析其運用是否恰當。7.【分析】本題考查關聯詞運用。【解答】“仍然偶爾造訪大地”與“變得更吝嗇了”構成了語義上的轉折關系,故第一空應用“但”,故應用“既。故選:D。【點評】在使用關聯詞語時,還應注意以下事項:①懂得各類關聯詞語的作用。同一個句子,運用不同的關聯詞語,作用就不同,表達的意思也就不一樣。②要注意配對使用關聯詞語。有些關聯詞語是要求配對使用的,不可隨意改換。③關聯詞語的位置不能放錯。④該用關聯詞的地方不能缺少關聯詞語。⑤特殊關聯的種類需要根據語意確定。8.【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類題要求學生平時加強閱讀領悟能力的培養,具備較強的邏輯分析能力,通過抓關鍵詞,抓中心句,句與句之間的連接詞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達順序主要有空間順序、時間順序、邏輯順序多種,其中邏輯順序最為復雜,有因果關系、層遞關系、主次關系、總分關系、并列關系。【解答】此題考查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類題,抓中心句。閱讀文段可知。“霧緩緩消退,③為首句,為具體的描寫;⑤用“遠眺”一詞引出對遠處柳樹的描寫;②句寫的是人們在雨中的活動,所以②應該放在④的后面,故選:D。【點評】做題時要仔細閱讀句子,抓住每一句的關鍵字,如開頭詞語:首先,其次;表時間的詞語;表方位的詞語等,就能順利解答此題。9.【分析】《朝花夕拾》是魯迅的一部散文集,作者在這部文集里,以青少年時代的生活經歷為線索,真實生動地描寫了自己從農村到城鎮,從家庭到社會,從國內到國外的一組生活經歷,抒發了對往昔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同時也對舊勢力和舊文化進行了抨擊。【解答】①“這是一個高大身材,長頭發,看人總像在渺視”,作者用這句話刻畫了一個倔強。②“他是本城中極方正,質樸,這是對壽鏡吾先生的評價;對先生行禮;描寫先生讀書時的姿態,表達對先生的敬佩。③“其時進來的是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抉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故選:A。【點評】學生們平時應注重閱讀古今中外名著,重點對作家、作品、主人公、故事情節等內容進行記憶。10.【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文名句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我們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累,根據提示語句寫出相應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現錯別字。理解性識記,注意結合語境填充。【解答】答案:(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出其里(注意“燦爛”的書寫)(2)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歸雁洛陽邊【點評】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二、閱讀理解。(共44分)11.【分析】《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通過豐富的想象,抒寫志同道合的友情,給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屬性,本來無知無情的明月,竟變成了一個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夠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將自己對朋友的懷念和同情帶到遼遠的夜郎之西,交給那不幸的遷謫者。抒發了詩人對友人的同情與關心之情。【解答】(1)本題考查對詩歌的理解。“聞道龍標過五溪”意思是:我聽說您被貶為龍標尉。“過五溪”,道路之艱難,而悲痛之意自見。(2)本題考查詩歌的賞析。“我寄愁心與明月,希望它能一直陪著您到夜郎以西、高尚,也只有明月才能同時照亮詩人和友人,不僅要托月寄情,伴隨著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邊遠荒涼的所在。答案:(1)此句除了交代王昌齡的行蹤,還暗含詩人對王昌齡艱難處境的同情與關心。(2)詩人運用擬人修辭方法,賦予了月亮以人的感情色彩,抒發了詩人對朋友的無限懷念和深切同情。譯文: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在楊花落完子規啼鳴之時,龍標地方偏遠要經過五溪,希望能一直陪著你到夜郎以西。【點評】古典詩詞鑒賞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特定的寫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點和詩詞創作的風格流派。三、品味詞句、把握意象并進而領悟詩詞意境。四、探究詩詞中人、事、景、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議論的關鍵句。12.【分析】參考譯文:司馬光字君實,陜州夏縣人,是宋哲宗時期的宰相,曾經掌管編寫《資治通鑒》,是當時的有名的功臣。他小時候,擔心記憶能力比不上別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學習討論時,其他兄弟已經會背誦并玩耍休息去了,他卻獨自關門不出,等到能夠背誦才停止。(司馬光)自己說:“(因為)讀書時下的力氣多,收獲就長遠,才能終身不忘。”等到(司馬光)長大了,他讀遍了古代書籍,見多識廣,記憶牢固。他說:“讀書不可以不背誦,有時騎馬走路,有時半夜睡不著覺,吟詠讀過的文章,思考它的意思,收獲就多了。”【解答】(1)本題考查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①句意為:他小時候,擔心記憶能力比不上別人。患。②句意為:等到能夠背誦才停止。乃,才。③句意為:等到(司馬光)長大了。及,等到。④句意為:有時半夜睡不著覺。或,有時。(2)本題考查文言文朗讀節奏劃分。先分析這個句子各成分間的關系,理出這個句子的主干、謂語。再按照主語與謂語之間停頓。句意:其他兄弟已經會背誦并玩耍休息去了,“既成誦而游息矣”是謂語部分,即:眾兄弟/既成誦/而游息矣。(3)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①中重點詞語有:嘗,曾經;為,是,是當時的有名的功臣。②中重點詞語有:及長,遍覽古籍。句意為:等到(司馬光)長大了,見多識廣。(4)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和概括。根據“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司馬光認為讀書時能背下來;根據“書不可不成誦,或中夜不寢時,思其義,司馬光認為,吟詠,加深理解。由此得出啟示。答案:(1)①擔心。②才。③等到。④有時。(2)眾兄弟/既成誦/而游息矣。(3)①曾經掌管編寫《資治通鑒》,是當時的有名的功臣。②等到(司馬光)長大了,他讀遍了古代書籍,記憶牢固。(4)讀書要成“誦”;背誦過的文章隨時品味,進而有所體會,會有更大的收獲。【點評】文言文翻譯方法:對,即對譯法。也就是用現代漢語中等值的詞去對換被譯文言詞的方法。增,即增添法。古漢語的詞大多數是單音詞,翻譯時,要把這些文言單音詞加以擴充,使之成為現代漢語中的雙音詞。刪,即刪減法。有的文言虛詞,現代漢語沒有相當的詞表示它,不能硬譯。有的文言虛詞,現代漢語雖有同它相當的詞,但如果勉強譯出來,反而使句子累贅。屬于這兩種情況的文言虛詞,翻譯時則刪去。移,即移位法。將文言句子按照現代漢語語法格式,調整語序。凡是與現代漢語的句法結構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譯時不能照原句的語序排列,必須將不合現代漢語的語序部分加以調整。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詞,以及帝號、國號、年號、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單位等,可照錄于譯文中,不必另作翻譯。換,即替換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義,在現代漢語中不是用原詞表示,翻譯時可用現代漢語中意義相當的詞去替換。13.【分析】本文是一篇寫景散文。作者以秋意為線索,分別寫了秋意在秋光中、秋意在古城里、秋意在山野中等內容,表達了作者對秋意的贊美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解答】(1)本題考查梳理文章脈絡。①“秋意在秋光中”對應第②段,此空可由第③段“秋意。②第④段至文章末尾寫的都是田野的秋色,可據此概括為:秋意在山野中。③“秋意在瓜果里”對應第④段內容,“秋意在夜色中”對應第⑦至⑩段內容。(2)本題考查詞語的表達效果。“涌”“擠”“游”“冒”均是動詞,運用的是擬人的修辭手法。結合“秋意,就能感受到秋意”等語句可知,蘊含著作者的喜愛之情。(3)本題考查朗讀技巧。ACD.正確;B.有誤,應是舒緩的節奏。故選:B。答案:(1)①秋意在古城里②秋意在山野中③秋意在草木中(2)示例:這四個加點動詞,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古城的大街小巷,表達了作者對古城秋意的陶醉之情。(3)B【點評】閱讀題一般作答步驟:1.通讀文章,了解主要內容,揣摩中心思想。2.認真通讀所有題目,理解題意,明確題目的要求。3.逐條解答,要帶著問題,仔細地閱讀有關內容,認真地思考、組織答案。4.檢查,看回答是否切題,內容是否完整,語句是否通順,標點是否正確。14.【分析】本文圍繞老海棠樹寫了有關奶奶的一些事:奶奶樹下喚孫、送飯,糊紙袋,補花,洗菜,掃院子,燈下學習。“老海棠樹”是這篇文章的線索;在“我”的記憶中,老海棠樹和奶奶是連在起的,想到老海棠樹,就想起了奶奶,老海棠樹就是奶奶的象征,表現了奶奶和“我”之間濃濃的祖孫情,也表達了“我”對奶奶的愧疚之情。【解答】(1)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梳理與概括。根據第③段“春天,老海棠樹搖動滿樹繁花。我記得奶奶坐在樹下糊紙袋?你那小手兒糊得多快;根據第④段“或者夏天,老海棠樹枝繁葉茂,又不知從哪兒找來了補花的活兒,埋頭于床單或被罩,一邊重新洗菜一邊說:‘我就一輩子得給你們做飯?’”可概括出:夏天奶奶在樹下補花;根據第⑤段“早晨,天還昏暗,‘唰啦唰啦’的聲音把我驚醒”可概括出:秋天奶奶在樹下掃院子;根據第⑥段“冬天,窗外,老海棠樹枯干的枝條敲打著屋檐。奶奶常常在燈下學習,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報紙上的頭版新聞”可概括出:冬天奶奶在燈下認識字。根據上述內容概括即可。(2)本題考查環境描寫極其作用。句中“花”是靜態,“蜂”在鳴叫,“海棠花雨”隨風飄撒,畫面充滿動靜結合之美,“花香”為嗅覺所知,“春風拂面”為觸覺感知,這就是我童年生活的場所,讓“我”的童年多了一份美好,“我”一切活動都在樹上,渲染出喜悅和美好的氣氛。(3)本題考查重點詞語的賞析。回答此題需要先理解加點詞的意思。“湊”在句中意為靠近,指奶奶拿著報紙靠近我,可知、謹慎的樣子。她曾經讀一本《掃盲識字課本》,奶奶常常學習;可又小心謹慎的問我問題。(4)本題考查對比閱讀。本文的全篇內容緊緊圍繞著“老海棠樹”展開,寫了“我”和奶奶之間發生的四件事,“老海棠樹”是貫穿整篇文章的線索;文章按照時間順序去寫,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因此它是文中時序更替的標志;海棠樹也是奶奶的象征,象征著奶奶渴望有自己的工作,能夠跟上時代的品格。結合第②段“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樹,因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樹的影子里張望”?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等語句可知,飽含著對生命意義的探尋;海棠樹也烘托了奶奶的形象,寄托作者情感。這棵樹還見證了奶奶的衰老與我的成長;回憶“我”與奶奶相處的片段、牽掛,我的祈禱中,跟隨著奶奶;奶奶坐在滿樹的繁花中,張望復張望?’——這形象,和我永生的痛悔”可知;《秋天的懷念》一文中多次出現菊花,“看花”反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