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對環境保護意義_第1頁
節能減排對環境保護意義_第2頁
節能減排對環境保護意義_第3頁
節能減排對環境保護意義_第4頁
節能減排對環境保護意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節能減排對環境保護意義文章:節能減排對環境保護的意義一、節能減排在工業與農業中的環境保護價值在工業領域,所謂的“工業三廢”——廢水、廢氣、廢渣,是環境污染的主要源頭。這些廢棄物攜帶著眾多有害成分,若未經妥善處理即排放至自然環境中,將對空氣、水體、土壤乃至食物鏈造成污染,導致環境質量急劇下降。例如,金屬冶煉和機械制造業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含有重金屬的廢水,若直接排入河流,將導致水生生物受污染甚至死亡,污染的水用于灌溉,則農作物亦受污染。人類食用這些受污染的農產品和水產品后,健康將受到威脅,甚至引發疾病乃至死亡。工業廢氣中的SO2、NO2等污染物,一旦溶入水汽并氧化,便形成酸雨。酸雨能增加土壤中重金屬的溶解度,影響水生生物生長,破壞水質,腐蝕建筑物,甚至侵害人體皮膚。農業生產中廣泛使用的各類農藥,長期下來會造成農藥殘留,導致空氣、水體、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化學藥物的大量殘留改變了土壤的化學成分比例,即土壤結構的改變。盡管亂砍濫伐已被明令禁止,但仍有違法行為發生,工業用樹的數量依然巨大,導致樹木減少、植被破壞,土壤沙化,沙漠面積逐年擴大。那些拍攝的沙漠照片,令人觸目驚心。我國“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了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的目標。這是貫徹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選擇;是推動經濟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維護中華民族長遠利益的必然要求。在節能減排的過程中,太陽能、水能、風能等可再生資源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們在發電、供暖等方面的應用廣泛,減少了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降低了能耗,同時也減少了溫室氣體和有毒氣體的排放。工農業應堅持科技創新,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在加快經濟建設的同時,保護環境,造福子孫后代,堅持可持續發展。二、節能減排在日常生活中的環境保護價值隨著人口增長,消費水平提升,生活垃圾產量不斷攀升,城市改造使得一些重污染工廠外遷,生活性污染成為大都市污染的主要來源。生活垃圾成分復雜,既包括易降解的蛋白質、纖維素,也包含難以降解的高分子物質。白色污染是人們頭疼的問題之一,不僅影響城市美觀,還造成環境污染。這類物質主要成分為聚氯乙烯,是一種難以降解的高分子化合物。塑料袋雖為生活帶來便利,但其長期危害不容忽視。廢塑料制品在土壤中積累,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減產;若被動物誤食,可能導致動物死亡,此類事件在動物園、牧區、農村、海洋中屢見不鮮。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氮、磷等物質,排放至自然水體中可導致藻類和水生生物大量繁殖,耗氧量增加,水體富營養化,赤潮便是這一過程的結果。赤潮是在特定環境下,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爆發性增殖或高度聚集,導致水體變色的有害生態現象。2000年8月,深圳壩光至惠陽澳頭海域發生赤潮,面積約20平方公里,此次赤潮導致東升網箱養殖區養殖的多種魚類大批死亡。這只是當年28起事件中的一起,同樣令人震驚。為了國家的美麗和地球的未來,我們應在生活中減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抵制白色污染,保護環境;選用無磷洗滌用品,節約用水,愛護水資源,保護地球的藍色;節約用紙、用筆,減少樹木砍伐,保護自然的綠色。生活中的節能減排雖是微小的量變,但堅持不懈,其意義終將實現。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應增強節能環保意識。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更應注重節能減排。如今,節能減排已成為時尚生活的一部分,這將激勵更多人加入節能環保的行列,環境保護的意義也將更快實現。三、節能減排在交通領域的環境保護價值當今社會對節能減排在交通領域的應用尤為重視。全球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汽車數量激增,交通工具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汽車尾氣是全球氣候變暖的重要因素之一,交通工具產生的噪音和震動也成為大都市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交通行業也在不斷壯大,汽車作為代步工具,其數量迅速增加,尾氣帶來的危害也日益嚴重,對生態環境平衡和人類健康造成損害,主要表現在人體患病率增加和光化學煙霧的產生。據烏魯木齊市環境監測中心調查,機動車氮氧化物造成的污染占城市空氣中氮氧化物污染的比例已上升至40.1%,一氧化碳的污染比重達到94.1%。當空氣中一氧化碳濃度超過50微升/升時,冠心病患者會感到胸痛,還可能引起頭痛、頭暈、惡心、動脈硬化、腦溢血和末梢神經炎等癥狀。汽車尾氣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在陽光紫外線作用下發生光化學反應,形成光化學煙霧,對鼻、咽、喉、氣管和肺等呼吸器官具有明顯的刺激作用。20世紀40年代,美國洛杉磯首次發現光化學煙霧,對人們的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害。為促進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推動城市交通領域節能減排工作,建設部決定于2010年9月在全國開展主題為“綠色交通,低碳生活”的中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