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青海省西寧市2024屆高考二模語文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現代文閱讀(36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甲辰龍年,是中華民族的生肖年?!褒垺边@一圖騰,將海內外華人的情感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是中華民族承續千年的精神力量之源?!褒垺弊院蝸?,在典籍中有何形容,其演進與流布歷程若何,所代表的中華文化象征為何,在新一輪生肖龍年,似乎又有了重新說道的理由?!豆茏印に亍吩唬骸褒埳谒?,被五色而游,故神?!鄙裼翁斓?,主司雨水的龍,是中華民族的生存保護神。考古發現,中國農作物的栽培有長達萬年的歷史。在人類力量幼弱的時代,靠天吃飯的先民,敏銳地觀測到雨水來自東南亞的季風。為了農業的豐收與生存的安定,先民們便幻化出能屈能伸、能上能下、興云布雨的東方神龍之象?!墩f文解字》還做了如下解釋:“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庇缮峡梢?,龍是變化莫測的農事之神與時間之神。殷商甲骨文中已經出現“龍”的象形字,甲骨卜辭中多見龍與雨水的記載。在傳世文獻中,龍最早見于《左傳·昭公十七年》“太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這一記載。上古太昊伏羲屬于春天之神,號稱“春皇”,也是上古歷法的開創者。八卦最先可能是用來測度天時的歷法。乾卦六爻也被稱為“六龍歷”,即“時乘六龍以御天”。六歷中初九“潛龍勿用”象征陽氣在下,龍角尚未出東方地平線;九二“見龍在田”表示龍星已經顯現在東方地平線上,陽光溫暖,文德光耀;九五“飛龍在天”象征到了最好的季節,人事也達到最好的狀態。在神話歷史化的漢、魏時期,龍與上古部落國家首領密切關聯。伏羲、神農、炎帝、黃帝、堯、舜、禹等上古人文先祖,無不與龍有著切近的聯系:有的形似,如“伏羲龍狀”,黃帝“龍顏有圣德”;有的直接成為龍的傳人,如神農母親女登“有神龍首,感女登于常陽山,而生神農”(《河圖稽命征》)。聞一多先生曾論述,龍是虛擬的生物,它是由許多不同的圖騰糅合而成的一種綜合體。龍的九似形體,是中華大地上眾多民族信仰的融合,也象征著伏羲、神農、炎帝、黃帝等以龍為圖騰的民族對其他民族信仰的接納。費孝通先生所說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特征,在“龍”這一形象中得到了生動體現。除漢民族崇龍外,羌族、苗族、白族、彝族等少數民族也都奉龍為圖騰。龍為農業民族的司雨之神,同時也是農業國家的保護神和王權的象征。秦王嬴政號為“祖龍”,《史記·高祖本紀》記載漢高祖劉邦母親因野外赤龍所感孕育了劉邦。龍與中國帝王結緣,原始的部族信仰上升為帝王信仰。此后,“真龍天子”也成為神化帝王權威的社會習語。雖然漢代王充等反讖緯迷信的思想家專門在《論衡·龍虛篇》中予以辨析,但社會上的龍神信仰傳承不息,連滿清都是以黃龍旗作為王朝政治的標志。近百年來,龍依然是民族認同的精神源泉??谷諔馉幹?,中國人的民族意識空前增強,龍之精神鼓舞軍民上下一心,救亡圖存。今天,我們更以龍的傳人為信念凝聚海內外華人力量,共同建設偉大祖國,復興華夏民族。(摘編自蕭放《神行天地意融九州——甲辰說“龍”》,有刪改)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海內外華人的情感由“龍”這一圖騰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龍”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力量
的源泉。
B.從《管子·水地》和《說文解字》中可以看出,“龍”既能興云布雨,又能變化莫測,是農事之神與時間之神。
C.殷商甲骨文中已經出現“龍”的象形字,甲骨卜辭中也有很多龍與雨水的記載,古籍《管
子·水地》中同樣也有龍與雨水的記載。
D.嬴政、劉邦等帝王都與龍結緣,自贏政開始,“龍”就成為了帝王信仰,后世的帝王皆稱為
“真龍天子”。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第二段引述《管子·水地》《說文解字》等內容是為了證明“龍是變化莫測的農事之神與
時間之神”。
B.聞一多先生論述“龍”是由許多不同的圖騰糅合而成的一種虛擬綜合體,費孝通先生說
“龍”這一形象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特征。兩者都強調了中華民族的融合性。
C.在抗日戰爭中,“龍”的精神鼓舞了軍民上下一心,“龍的傳人”堅定抗日救國的決心,所
以中國人的民族意識空前高漲。
D.材料引述了大量豐富多樣的典籍與事例,從不同角度充分彰顯了龍之精神的文化自信。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甲辰龍年,是中華民族的生肖年,“甲辰龍年”的叫法源于我國古代干支紀年法。
B.《周易》八卦是用來測度天時的歷法。乾卦六交也被稱為“六龍歷”,即“時乘六龍以御
天”。
C.雖然漢代王充等思想家專門在《論衡·龍虛篇》中對“龍”予以辨析,但并未因此影響到
社會對“龍”的信仰和尊崇。
D.“龍之精神”“龍之信念”今后更能凝聚海內外華人力量,建設偉大祖國,彰顯文化自信。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想象一下沒有光合作用的世界。首先,地球不會是綠色的。我們的星球呈綠色,要歸功于植物與藻類包含的綠色素,可以吸收光進行光合作用。再來,地球大概也不會是藍色的,因為蔚藍的天空與清澈的海洋都要靠氧氣的清潔力來掃除陰霾與灰塵。沒有光合作用,地球可能根本不會有海洋。氧氣是行星生命的關鍵。氧氣雖然只是光合作用產生的廢料,但卻是創造世界的分子。光合作用產生氧氣的速度飛快,很快就超出地球吸收的極限。最終所有的灰塵和巖石中的鐵、所有海洋里的硫和空氣中的甲烷,全部被氧化了,然后多出來的氧氣才開始填滿大氣層。直到此時,氧氣才開始保護地球,不讓水分繼續流失到太空中去。同時從水中冒出來的氫氣,才有機會在逃到外太空之前碰到更多的氧氣,很快氫氣和氧氣開始反應生成水,再以雨的形式從天而降,回到海中補充流失的水分。當氧氣開始在大氣層中積聚,才能形成一層臭氧保護膜阻擋紫外線的燒炙,讓地球成為適宜居住的地方。氧氣不只拯救了地球上的生命,它提供的能量還使得生命繁茂。細菌可以在沒有氧氣的地方快樂生活,因為它們有舉世無雙的電化學技術,可以引發絕大多數的分子反應,從中攫取點滴能量。但是從發酵反應中得到的能量,或者從甲烷和硫酸鹽反應得到的能量,和有氧呼吸提供的能量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有氧呼吸就像直接用氧氣燃燒食物,將它們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再也沒有別種反應可以提供如此多的能量來支持多細胞的生命了。所有的植物、所有的動物,在其整個或者至少部分生活周期中,都要依賴氧氣。我所知道的唯一一個例外,是一種微小的線蟲(雖然微小卻是多細胞生物,須用顯微鏡才能觀察),可以生活在死寂缺氧的黑海海底。因此沒有氧氣,生命會極其微小,至少在單個生物體的水平上是如此。氧氣也從其他方面為大型的生命提供支持。想想食物鏈,最上層的獵食者吃小動物,小動物吃昆蟲,昆蟲吃小昆蟲,小昆蟲吃菌菇或樹葉。五六層的食物鏈在自然界并不罕見。每一層都會損失一些能量,因為沒有任何一種形式的呼吸作用的效率是百分之百。事實上,有氧呼吸對能量的使用效率大約是40%,而其他形式的呼吸作用(比如用鐵或用硫來代替氧氣)的效率則少于10%。也就是說,如果不使用氧氣的話,只消經過兩層食物鏈,能量就會減少到初始能量的1%,而使用氧氣的話,要經過六層食物鏈才會達到相同的損耗。換句話說,唯有有氧呼吸才能支撐多層食物鏈。食物鏈經濟學帶給我們的教訓是,獵食者只可以生活在有氧的世界,而沒有氧氣的話它們根本負擔不起獵食生活。氧氣直接參與大型生物的建造。讓動物具有力量的膠原蛋白是結締組織的主要成分。不管是鈣化的結締組織如骨骼、牙齒和硬殼,或者是“裸露的”結締組織,如韌帶、肌腱、軟骨和皮膚,全都包含膠原蛋白。膠原蛋白可以說是哺乳類動物體內含量最豐富的蛋白質,占了全身蛋白質的25%。就算離開脊椎動物的世界,膠原蛋白也是貝殼、角質、甲殼和纖維組織的重要成分,它們構成了整個動物世界各式各樣的“膠水與繃帶”。膠原蛋白的成分十分獨特,它需要自由的氧原子把相鄰的蛋白質纖維連接起來,讓整個結構可以承受較高的張力。自由氧原子參與其中,意味著只有在大氣中的氧氣含量寬裕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制造膠原蛋白,因此需要硬殼與骨骼保護的大型動物,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有可能出現。這或許就是大約在5.5億年前的寒武紀,化石記錄中忽然出現大量大型動物的原因,當時正好是地球含氧量飆升之后不久。因此,沒有氧氣就沒有大型動植物,不會有獵食行為,不會有藍天,或許也不會有海洋?;蛟S就只剩下灰塵與細菌,再無其他。毫無疑問,氧氣是世上最最珍貴的代謝垃圾了。然而老實說,代謝氧氣是件難以置信的事,因為不管在地球上、火星上或宇宙的任何一個角落,光合作用都可以不依賴氧氣而進化出來。不過如此一來,很可能所有生命就算變得復雜,也只能停留在細菌等級,而我們或許只是茫茫細菌世界里某種有感知的生物而已。(摘編自尼克·萊恩《生命進化的躍升》,梅芢譯,有刪改)4.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氧氣在生成水分、形成臭氧方面對地球有著重要的保護作用,這是地球成為宜居之地的重要因素。
B.除了微小的線蟲以外,宇宙中所有的生命形式在整個或部分的生活周期中,都要依賴氧氣獲得快樂的生活。
C.有氧呼吸的能量使用率大于無氧呼吸,其經六層食物鏈的能量損耗約等于無氧呼吸經兩層食物鏈的能量損耗。
D.氧氣是制造膠原蛋白的重要成分,所以需要硬殼與骨骼保護的大型動物僅在氧氣充足的情況下才可能出現。
5.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分析與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氧氣雖只是光合作用產生的廢料,但卻是世上最珍貴的代謝垃圾。作為創造世界的分子,人類進化、地球生態都受其影響。
B.沒有氧氣就沒有大型動植物,或許也沒有人類,由此可見氧氣對生命的重要性。
C.寒武紀時期,地球含氧量飆升使得大量大型動物出現,直接說明了大氣中的含氧量越高動物體型越大。
D.作者在介紹氧氣為大型生命提供支持和參與大型生物的建造時,運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使文章更加準確科學。
6.有科學家認為:“保護生態就是要清新氧氣?!闭埥Y合材料內容,說說清新氧氣對于保護生態的重要意義。(6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清澈
趙瑜抵達貴德以后,我開始思考一條江河的命名問題。黃河,以水的顏色呈混濁的黃色而得名。這樣的命名充滿了地域的局限。向上游走,發現,在青海的貴德,黃河是清澈的。同行的人拍視頻抒情,說,黃河真綠啊。竟然像一個語病。我便拍照。拍完照,在相機里看到了清澈的黃河覺得水流和人一樣,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便有不同的性格。一行人,都在貴德的尕讓鄉松巴村附近取了一小瓶水。我搜了一下,我所在的位置距離我的家鄉蘭考縣有一千五百多公里。如果我不取這樣一小瓶水,這些水遲早也會流向我的家鄉。只是,這些清澈的流水,從青海省流出,要走五千公里的水路,才能抵達我的家鄉。如果一個人,從青海奔波,走到數千公里以外的地方,那么,這個人還是在青海時的那個人嗎?是的,沒有變。而水呢?這些水融入黃河里,流經河套和山區,過四川,入甘肅,再過寧夏進入內蒙古,“幾”字形在內蒙古境內寫完,轉入陜西和山西,才能進入河南。我與黃河的關系,在青海變得模糊了。黃河給了我什么?黃河距離我的童年相當遠。我所生活的鄉村是黃河的支流,那些小河和池塘裝滿了20世紀80年代的蛙鳴。但是,我以及我的父母親,從來沒有覺得黃河對我們有什么用處。因為,每一年,春夏或者初秋,需要澆地的時候,我所生活的鄉村缺水。河流里沒有水,父親便拉著水去澆地。裝水的設備是一個厚塑料袋。因為架子車并不平整,路也是泥洼路,所以,拉水的時候,裝水的塑料袋會被架子車刺破。每每這個時候,我便派上了用場。父親在前面拉車,小小年紀的我,坐在車子上,用手抓住向外溢水的地方。而作為孩子的我,最關心的是,那個水袋子里,有時候會有兩三只蝌蚪。我求著父親用舀水的馬瓢盛著那幾只小蝌蚪,等再去家后面的大坑里裝水的時候,將蝌蚪放進水里。夏天的大雨將村莊里的人趕到了房間里,村子里唯一的一口井,便會被大雨灌滿。青蛙、樹枝以及廢棄的衣物會落入井里。有時候,大人們會用鐵桶將井里的東西全都打撈出來以后,再往家里的水缸里挑水。剛打上來的井水,孩子們若是想喝,大人們往往會讓孩子等一等,說是要澄一澄,澄清了,水才能喝。河里有了水,水從我們村莊流向別的村莊,再從別的村莊流向更遙遠的村莊。我們在河里,淘洗割的草,在河里將夏天打發掉。有時候,我們跟著流水跑,想看看,這條河流到了多遠的地方。直到我們累得趴下了,才發現,河流仿佛是沒有盡頭的。這是河流給我最初的教育。第一次見黃河水,卻已經是多年以后。我上了大學,在離家鄉不遠的小城,黃河就在城北不遠處。我們一群寫詩的人,去黃河邊上找詩句。一群人,帶了米,帶了鍋,帶了幾根胡蘿卜。我們在黃河灘上支起了一口鍋,撿了干枯的蘆葦,用黃河水煮了一鍋米飯。果然,黃河水是黃的。那是20世紀90年代的黃河,河面安靜,有水鳥,也有船只。黃河從此不只是幼年時的想象,不僅被我們寫成了詩句,還煮成了一鍋飯,吃到了胃里。那米粒有黃河水的味道,堿性的黃河水適合煮飯,黏稠,混濁,還有一種母親的味道。說黃河是母親河,更多的是黃河水養育了岸邊的人。因為河里有魚,河水澄清了,可以煮飯、洗衣,也可以洗干凈我們的身體和靈魂。工作以后,我看了長江,見了大海、高原上的湖泊,還會坐郵輪出國旅行,都是在水上。我的認知的部分,一點點地擴大,從鄉村的河流開始,我一步步走到了海邊。然而,讓人疑惑的是,無論我多么愿意承認自己的改變,我幾乎歡呼自己對故鄉的背叛,但是,有一點,我無法擺脫,那便是,我對水的認知。我身體里最初的水,是黃河里的水。如果說人的身體是一個地域,那么,黃河就是我的水土。黃河被我隨身攜帶,成為身份里的一彎流水,一聲蛙鳴。不論我走多遠,內心里的黃河都是混濁的。那種混濁感,在幼小的時候,并不知道,這是一種膚色,或者是思想的烙印。而成年以后,每一次從家鄉出發,向中國的各個地方行走、交談、飲食,我才能感覺到,我的局限是黃河,我的判斷的依據是黃河邊上的莊稼,而我的人性的底色,是在黃河邊生活了大半生的父母親的有限。靈魂在哪里,需要黃河流域的人不停地出走,才能找到。如果一個人一生都只生活在黃河岸邊,我個人覺得,他們會被黃河捆綁。然而,在貴德,我第一次見到如此清澈的黃河水,人生的某個邏輯仿佛一瞬間被瓦解。
碧綠的黃河,像是一道光。照進了我思想的黑洞里。讓我知道,事物的多重面向,以及,多個段落。而我,生活在黃河中下流域,如果不來看一看貴德的黃河,便不知道,黃河的每一段都有不同的面貌。而這個世界,所有的真相,也都和黃河的段落一樣,有多種描述。所以,當我將那一小瓶碧綠的黃河水,寫上標簽放進盒子里的時候,我突然感覺,我放的不只是數滴清澈的黃河水,而是一段證據。那些在日常生活里,我們看不到的真實,那些在家鄉的地域里,我們想象不到的萬物的長短,如今,都被我裝進了那個小瓶子。貴德,松巴村,清澈的黃河水,還有我仿佛已經理解的世事變化,都在這一段河流的清澈里找到了答案。(節選自《黃河源頭記》,有刪改)7.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我”的家鄉在河南蘭考,黃河水是渾濁的黃色;在青海貴德,黃河的水是清澈的。這讓
“我”對黃河的命名產生了新的思考。
B.父親用架子車帶“我”去拉水時,讓“我”用手抓住塑料袋溢水的口子,這些童年回憶表
明了當時生活的艱辛。
C.上了大學后,“我們”在黃河邊用黃河水煮飯吃,這時的黃河水還是清澈的。這段回憶表
明了對黃河流域環境遭到破壞的憂慮。
D.黃河的混濁感在“我”的外表和思想上打下烙印,影響著“我”成年后行走的判斷,成為
“我”的局限。
8.文章標題“清澈”在文中有多重含義,請結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9.“我”對黃河的情感經歷了哪些變化?請簡要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陳丞相平者,陽武戶牖鄉人也。陳涉起而王陳,立魏咎為魏王,與秦軍相攻于臨濟。陳平從少年往事魏王咎于臨濟。魏王以為太仆。說魏王不聽,人或讒之,陳平亡去。項羽略地至河上,陳平往歸之。從入破秦,賜平爵卿。項羽之東王彭城也,漢王還定三秦而東,殷王反楚,項羽乃以平為信武君,將魏王咎客在楚者以往,擊降殷王而還。項王使項悍拜平為都尉,賜金二十。居無何,漢王攻下殷。項王怒,將誅定殷者將吏。陳平懼誅,乃封其金與印,使使歸項王,而平身間行杖劍亡。平遂至修武降漢,其后,楚急攻,絕漢甬道,圍漢王于滎陽城。漢王謂陳平曰:“天下紛紛,何時定乎?”陳平曰:“項王為人,恭敬愛人,士之廉節好禮者多歸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禮,士廉節者不來。然大王能饒人以爵邑,士之頑鈍嗜利無恥者亦多歸漢。誠各去其兩短,襲其兩長,天下指麾則定矣。然大王恣侮人,不能得廉節之士。顧楚有可亂者,彼項王骨鯁之臣亞父、鐘離昧、龍且、周殷之屬,不過數人耳。大王誠能出捐數萬斤金,行反間,間其君臣,以疑其心,項王為人意忌信讒,必內相誅。漢因舉兵而攻之,破楚必矣?!睗h王以為然,乃出黃金四萬斤與陳平,恣所為,不問其出入。陳平既多以金縱反間于楚軍,宣言諸將鐘離等為項王將,功多矣,然而終不得裂地而王,欲與漢為一,以滅項氏而分王其地。項羽果意不信鐘離昧等。項王既疑之,使使至漢。漢王為太牢具,舉進。見楚使,即驚曰:“吾以為亞父使,乃項王使!”復持去,更以惡草具進楚使。楚使歸,具以報項王。項王果大疑亞父。亞父欲急攻下滎陽城,項王不信,不肯聽。亞父聞項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愿請骸骨歸!”歸未至彭城,疽發背而死。其明年,淮陰侯破齊,自立為齊王,使使言之漢王。漢王大怒而罵,陳平躡漢王。漢王亦悟,乃厚遇齊使,使張子房卒立信為齊王。封平以戶牖鄉。用其奇計策,卒滅楚。呂太后立諸呂為王,陳平偽聽之。及呂太后崩,平與太尉勃合謀,卒誅諸呂,立孝文皇帝,陳平本謀也。孝文帝立,以為太尉勃親以兵誅呂氏,功多;陳平欲讓勃尊位,乃謝病。于是孝文帝乃以絳侯勃為右丞相,平徙為左丞相。絳侯自知其能不如平遠矣居頃之絳侯謝病請免相陳平專為一丞相。孝文帝二年,丞相陳平卒,謚為獻侯。(節選自《史記·陳丞相世家》)10.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3分)
絳侯自知A其能不如平B遠矣C居頃之D絳侯E謝病F請免相G陳平H專為一丞相。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陳涉起而王陳”中的“王”,與《陳涉世家》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王”意思和用法不相同。
B.“而平身間行杖劍亡”中的“亡”,與《過秦論》中“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的“亡意思相同。
C.“不問其出入”中的“出入”,與《鴻門宴》中“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的“出入”意思不相同。
D.“卒滅楚”中的“卒”與《過秦論》中“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中的“卒”意思不相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陳平曾向魏王獻言獻策,魏王不僅不聽還讒害他,他只好逃走,轉向投奔項羽。
B.項羽封陳平為信武君,命他統率部隊前去平叛殷王之亂,陳平擊敗殷王、將其降服后返回。C.陳平在劉邦被圍榮陽城時,用反間計成功離間了項羽君臣的關系,使項羽不再信任鐘離昧、亞父等人。
D.陳平在呂雉去世后,與太尉周勃合謀,將呂氏宗族誅殺殆盡,擁立孝文帝即位,安定了劉氏江山。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誠各去其兩短,襲其兩長,天下指麾則定矣。(5分)
(2)亞父聞項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愿請骸骨歸!”(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14~15題。(9分)潤州①二首(其一)
杜牧
向吳亭②東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無馬跡,綠水橋邊多酒樓。
大抵南朝皆曠達,可憐東晉最風流。
月明更想桓伊③在,一笛聞吹出塞愁。注:①潤州:今江蘇省鎮江,東晉、南朝重鎮。②向吳亭:在潤州丹陽縣南。③桓伊:東晉“江左一”吹笛好手。14.下列對這首詩思想內容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3分)
A.首聯起勢恢弘。詩人登上向吳亭,極目東望,回憶昔年游覽的情形,點出季節、地點和事由。
B.頷聯抒寫詩人下亭游覽所見之景,用類比的手法寫出先朝遺寺的荒涼與河邊酒樓的繁
華熱鬧。
C.頸聯再轉,詩人由眼前的景物想到南朝和東晉在此處嬉戲過的士人們,借他們的情事而
感慨。
D.尾聯中詩人長時間沉浸在遐思中,被笛聲喚醒,不由想到東晉吹笛好手桓伊的笛聲,借
此傳達心中的無限哀愁。
15.前人評價杜牧的詩“氣俊思活”,是說其詩揮酒自如,在時空上及情感表達上跳躍性極大,
請結合具體詩句進行賞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諸葛亮在《出師表》中,用“,”這兩句千古名句,說盡了他與先帝劉備于患難中共創業的艱辛。
(2)李商隱的《錦瑟》中,“,”兩句用陰陽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現了高潔的感情、執著的愛慕和無盡的哀思與悵恨。
(3)古詩詞中作者常將今昔進行對比,抒發物是人非之感,如“,”。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題。太震撼了!青海湟中魯沙爾高蹺社火走向河南春晚。高蹺演員的表演和舞臺背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帶給觀眾①之感的同時又帶著一絲神秘的色彩,精致的裝造配上鏗鏘的鼓點……美妙絕倫的龍舞橫空出世。追溯魯沙爾高蹺,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了,從明代洪武年間就從中原地區傳到湟中魯沙爾地區,魯沙爾成為青海地區最早表演高蹺藝術的地方之一。如今在一年一度的社火表演中高蹺高度已經達到3.6米,堪稱全國之最。高、懸、巧、奇是魯沙爾高蹺的特點,2013年,被列入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每年正月十二、十四、十五、十六都是魯沙爾高蹺演出的日子,鼓聲一起,來自四面八方的群眾就會②,共同觀看這項傳承了六百多年的非遺社火。鼓、鑼、鈸蒼勁有力,社火的鑼鼓點子是社火的“靈魂”,起著指揮的作用。參與錄制的隊員中,很多隊員都是擁有十幾年表演經驗的老面孔,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隊員們為了讓青海非遺文化在舞臺上③,哪怕再辛苦,都沒有人喊累喊苦,我們在他們的身上看到了他們對這項非遺技藝的熱愛,同時也看到了作為非遺傳承者的堅持。新時代條件下,魯沙爾高蹺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蛻變,為這門民間藝術賦予了新內涵和新表達形式,使魯沙爾高蹺走出了“深閨”,走出了青海,贏得了萬千受眾的喜愛。(《湟中高蹺如何走上河南春晚?》,改編自《西寧晚報》)17.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3分)
18.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簡要說明并分析其表達效果。(3分)
19.除了湟中區魯沙爾鎮的高蹺社火外,我省還有很多流傳下來的文化遺產,請你介紹一項本
省文化遺產。要求:注重人文內涵,語言表述流暢,不超過80個字。(5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題。潼南是世界公認的三大檸檬產地之一。潼南的檸檬以“尤力克”品種為主,該品種香氣濃,果汁多,含酸高,但有一個致命“天敵”——黃脈病。①,產量和品質便會大幅下降。為了根除這個弊病,2018年底,檸檬脫毒育苗中心建成。通過兩年的繁育,成功培育出首批脫毒檸檬種苗,②,而且使用該種苗種出來的檸檬長勢良好。目前,該中心每年可提供健壯無毒的檸檬種苗近60萬株,為潼南檸檬的規模化種植③。也正因這一基礎,潼南才能進一步確定了檸檬產業的標準化技術。與潼南相比,安岳的檸檬產業發展歷史更久,基地規模更大,但種植主體多為散戶,缺乏深加工企業,種植園規范管理的水平參差不齊。潼南檸檬作為后起之秀,種植主體多為公司,便于大范圍地規范管理。此外,潼南檸檬產業科技創新成果能帶動起巨大效益:潼南的檸檬企業可以從一顆檸檬的各個部分中提取加工出數十種高附加值產品,實現對檸檬的100%加工利用,讓檸檬的價值呈幾何倍增。20.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
21.請用一句話簡述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內容。要求以“潼南檬產業”開頭,并使用包含轉折
關系的句子,表述準確流暢,不超過65個字。(3分)
四、寫作(60分)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材料一:“在我的開始是我的結束。”——《四個四重奏》(英國·艾略特)材料二:“開始”與“結束”是生活中常見現象,也是充滿哲思的話題。有時,開始是洋溢歡笑的啟航,結束則是用血與汗水換來的回報;有時,開始意味著對新道路的探索,結束則是階段性的總結;有時,結束往往又是另一段行程的開始……關于“開始”與“結束”,你有著怎樣的聯想與思考?請據此寫一篇文章。要求:結合材料,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西寧市高三年級復習檢測(二)
語文參考答案及評分意見一、現代文閱讀(36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1.(3分)D2.(3分)C
3.(3分)B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
4.(3分)B5.(3分)C
6.(6分)
示例:①氧氣是生命存在和繁茂的關鍵,清新氧氣是保證生命得以延續和繁茂的重要條件。
②氧氣為大型生命提供支持并直接參與大型生物的建造,清新氧氣是讓大型生物得以生存的保障。
③蔚藍的天空與清澈的海洋都要靠氧氣的清潔力來掃除陰霾與灰塵,清新氧氣在保護藍天與海洋方面有著重要作用。
(每答出1點給2分,意思對即可得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
7.(3分)C
8.(6分)
示例:①青海貴德的黃河水是清澈的。
②澄清的河水不僅可以煮飯洗衣,也可以使我們的身體和靈魂變得干凈。
③見到青海貴德清澈的黃河水后,我對自我和世界的認識變得清晰了。
(每答出1點給2分,意思對即可得分)
9.(6分)
示例:①童年時,我生活的鄉村是黃河的支流,我和父母從未覺得黃河對我們有什么用處。此時我對黃河的情感是陌生而遙遠的。
②上大學時,我們在黃河邊寫詩,用黃河水煮飯,黃河像養育我的母親一樣。此時我對黃河有了依戀和虔誠的敬仰。
③工作后,黃河被我隨身攜帶,無論走多遠,內心的黃河都是混濁的。我想要擺脫黃河的捆綁,打破黃河的局限。
④在貴德,見到清澈的黃河后,我認識到了世界的真相有多種描述,即事物具有多面性。
(每答出1點給1.5分,意思對即可得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10.(3分)CDG
絳侯自知其能不如平遠矣,居頃之,絳侯謝病請免相,陳平專為一丞相。
11.(3分)B12.(3分)A
13.(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往年經濟法試題及答案
- 系統架構設計師項目成功標準試題及答案
- 明確復習方向的護士資格證考試試題及答案
- 考試周期2025年計算機二級考試試題及答案
- 我與地壇節選試題及答案
- 系統架構設計師考試創新設計的方法與案例試題及答案
- 深入理解2024年系統規劃與管理師考試內容試題及答案
- 系統架構設計師考試相關工具使用試題及答案
- 藥物潛在風險的識別與評估試題及答案
- 文化產業管理證書考試內容全面
- 新聞媒體內容審核與發布流程規范
- DB62-T 4964-2024 地質災害精細調查技術規范
- 2024年電信智能云服務工程師技能競賽理論考試題庫(含答案)
-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第四單元 走進法治天地 第九課 法律在我們身邊 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2-1、職業生涯規劃概述
- 《發電廠及變電站二次回路》教學大綱
- 【電子產品開發合同范本】電子產品開發合同范本
- 循證醫學考試題庫及答案
- GA/T 2136-2024法庭科學電子數據偵查實驗技術規范
- 建筑中級職稱《建筑工程管理》歷年考試真題題庫(含答案)
- DL∕T 1623-2016 智能變電站預制光纜技術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