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濟寧市名校2023-2024學年中考歷史考試模擬沖刺卷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以下發明,創造不屬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就的是()A.計算機 B.原子能技術 C.航空航天技術 D.內燃機2.2006年2月27日,當局執意拋出“終統論”,再次試圖挑釁兩岸關系、分裂國家,這一行徑遭到普遍反對。下面對問題的認識,正確的是:①“一國兩制”是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②祖國統一符合兩岸人民的共同利益③曾經遭受日本50年的殖民統治,抗戰勝利后回到祖國懷抱④自古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A.①②④B.①②C.①②③④D.③④3.歷史圖片被稱為“凝固的歷史”,對下列圖片信息解讀正確的是()A.圖①反映了周朝高超的青銅鑄造工藝B.圖②中的發明對航海事業產生重要影響C.圖③反映了宋代活字印刷技術的高超水平D.圖④中的著作被稱為“中國18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4.瞿秋白曾作為記者于1920年8月訪問蘇俄,其后他在《赤都心史》中寫道:“實際上‘糧食均配法’,收取農民出產物之全量,為近時西伯利亞以及其余各處農民反抗的真因——這種風潮,我們到莫斯科時已經很甚。”為解決這一問題,蘇俄推行的政策是A.改收糧食稅B.農業集體化C.余糧收集制D.大規模墾荒5.《史記》記載:“武王……封功臣謀士,而師尚父為首封。封尚父于營丘,曰齊。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魯。封召公奭于燕。”這反映的是()A.武王伐紂B.西周分封制C.春秋爭霸D.戰國七雄6.為挽救民族危亡,康有為在“公車上書”中提到了四項建議,其中最根本的一條應是A.下詔鼓天下之氣B.遷都定天下之本C.練兵強天下之勢D.變法成天下之治7.1956—1966年是我國“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時期,下列哪一選項能全面反映其歷史階段特征A.正確與失誤、成就和挫折錯綜交織B.社會主義經濟持續穩定發展C.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D.遭到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失誤8.下圖反映了近代某一國家資產階級革命的發展狀況。這一革命是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B.法國大革命C.美國獨立戰爭D.印度民族大起義9.《人權宣言》的作者們認為,“宣言所宣布的基本原理是普遍適用的,但實際上它是當時歷史條件的產物”。下列敘述符合“當時歷史條件”的是①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②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廣泛傳播③封建專制統治受到打擊④法國君主立憲政體已經確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0.科學全面地解讀史料,可以得出正確的歷史推論。下面表格中的史實和推論對應正確的有序號史料推論①西晉(永嘉年間),“八姓入閩”是福建歷史上第一次北方漢人大規模進入福建,他們帶來北方先進的生產技術……江南迅速發展起來……北民南遷是這一時期江南地區開發的主要原因②“蘇湖熟,天下足”—(南宋)范成大:《吳郡志》南宋時,我國經濟重心已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③唐朝時外貿港口有四、五處,宋朝時外貿港口達二十余處唐朝統治者不如宋朝統治者重視海外貿易④四川的成都是繁華的商業性城市,貨幣的需求量因商業的發展而增加。于是,16家經濟勢力雄厚的成都富商聯合發行了交子交子的出現是商業貿易發展的結果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11.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使中國兩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徹底崩潰,是中國帝制與共和意識的分水嶺,盡管它的結局是悲劇性的。”這種悲劇性體現為()A.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B.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依然存在C.尊孔復古思潮的泛濫D.中國出現了軍閥混戰的局面12.元朝時期,“西域之仕于中朝,學于南夏,樂江湖而忘鄉國者眾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侖之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黃河之流,而尋瑤池之津”。上述歷史現象揭示了()①元朝時西域地區開始歸屬中央政權管轄②元朝大一統,疆域遼闊③元朝時邊疆和內地的聯系得到了加強④各民族交往密切,民族交融加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據統計,“民族”一詞在1911年底前,《申報》可檢索出的條目為243條,而到了1939年,則高達2369條;“中華民族”一詞在《申報》首次出現是在1912年,1939年則達到了372條。這些變化的關鍵因素是A.國民革命運動推動了反帝斗爭日益高漲B.紅軍長征宣傳了北上抗日主張C.百團大戰等捷報鼓舞了民眾抗日的信心D.全民族抗戰激發了空前愛國熱情14.“秦國之強,起于獻公而成于孝公……孝公之立,在公元前361年,是進入戰國的一百二十年了。”認為秦國之強成于孝公的主要原因是()A.一入戰國,秦即最強 B.秦獻公時奠定的基礎C.秦孝公支持商鞅變法 D.秦孝公時統一了六國15.一位意大利愛國者在1814年寫道:“沒有人比我更意識到我們應該向拿破侖表示感激,沒有人比我更懂得濕潤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復生氣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國人鮮血的價值。”這是指法國大革命A.摧毀了法國的封建制度B.控制了歐洲的很多地方C.傳播了進步思想,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D.損害了被侵略國家人民的利益16.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毛澤東、周恩來先后接見了尼克松總統,并就中美關系和國際事務認真坦率地交換了意見。尼克松總統訪華意味著()A.美國同意中國加入聯合國B.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C.中美關系得到改善D.美國從此不再干涉中國內政17.十七、十八世紀資產階級啟蒙運動在法國掀起,這是歐洲歷史上又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涌現出了許多著名思想家。下列觀點中,不屬于伏爾泰的是()A.強調資產階級的自由和平等B.反對開明的君主執政C.批判教會的黑暗和腐朽D.批判封建專制制度18.馬克思指出:“正是由于創造了工具機,才使蒸汽機的革命成為必要。”蒸汽機的廣泛使用,使人類進入的時代是()A.“火車時代” B.“鋼鐵時代” C.“蒸汽時代” D.“紡織時代”19.新航路開辟后,歐洲社會的價值觀念、風尚習俗全都變了:水手成了最令人羨慕和尊敬的職業;各種游記成為暢銷書;商業精神大大加強。而這些觀念、習俗變化的軌跡都強調了人的價值作用。”強調“人的價值”源于A.文藝復興 B.啟蒙運動 C.馬克思主義 D.新文化運動20.我國古代倫家主張“仁”“信”、墨家主張"兼愛”、法家主張以"法”治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有“和諧”“誠信”“友善”“法治”等內容。這表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A.照搬了春秋戰國時朋的思想 B.是現代中國建設的經驗總結C.植根于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 D.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產物21.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名畫《清明上河圖》反映了哪座城市商貿繁榮的景象A.臨安 B.長安 C.汴京 D.澶州22.“黑奴貿易持續了幾百年,成為歐洲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來源之一,西方國家從中掠取了大量財富。非洲則損失了上億人口,社會經濟嚴重倒退。”材料論述了黑奴貿易的A.背景 B.過程 C.影響 D.危害23.下列是某校歷史學習小組進行《一座城門見證唐朝歷史》的主題探究時收集的材料。材料反映出唐朝A.中外交往友好共處B.人才匯集經濟繁榮C.兼容并包繁榮開放D.民族交融國家統一24.下圖是某地仿建的古代建筑。該建筑的“真實版”見于A.古代兩河流域文明B.古代埃及文明C.古代印度文明D.古代希臘文明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18世紀60年代,工業革命最早開始于▲(國家);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電力逐步取代蒸汽,成為工廠機器的主要動力,人類歷史進入了“▲時代”。26.根據提示寫出相應的歷史人物。在新文化運動中,創辦《青年雜志》,率先提出“民主”“科學”口號的人是________。他是蘭考縣縣委書記,帶領人民治理“三害”,被譽為“黨的好干部”。他是________。文藝復興的先驅是________。領導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人是________。27.根據提示寫出相應的歷史人物。東漢時改進造紙術的人物是________。奪取后周政權,建立宋朝的人物是________。一生傾情青蒿素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是________。1947年提出把“遏制共產主義”作為對外政策的美國總統是________。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7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如圖材料二:1972年,尼克松在訪華時說:“多年來我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態度是主席和總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們帶到一起來的,是認識到世界上出現了新形勢。”材料三:對于不明白20世紀70年代東西方“冷戰”和中美俄大三角關系的人而言,很難理解中美關系的復雜與糾結。歷史已經給出了選擇,在波詭云譎的意識形態和地緣政治博弈中,中美兩艘大船只能相向而行。否則,在亞太的波濤洶涌和全球的驚濤駭浪中,中美兩艘大船不經意的刮擦,都會導致無可預料的惡果。從圖一到圖二,美國對中國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結合材料二、三,依據所學知識指出這一時期世界上出現了哪些“新形勢”導致了美國的這一變化。中美兩國可以在哪些方面進一步發掘潛力、不斷擴大中美關系的積極面、合作面?29.(6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如下圖上圖顯示的是什么法典?根據所學知識回答,查士丁尼時期的成就尤其引人矚目。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古羅馬人以崇尚法制而聞名于世,對今日西方國家的法律體系有重要影響。材料二:人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的,在權利方面是平等的;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是天賦而不可剝奪的人權……材料三: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越權力,為非法權力。議會議員之選舉應是自由的……材料四:譴責了英國國王對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們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權利。同時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而獨立……當今英國的國王統而不治、首相領導的議會掌握最高權力,這一政治現象源于上述哪一材料?該材料出自于哪一份文件?美國的自由女神像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拿著一本書,這本書內容的頒布宣告了美國的獨立。請問這本書的名稱的是什么?上述哪一材料符合該文件的內容?材料二頒布于哪次資產階級革命中?材料二、三、四所表達的共同核心內容是什么?它反映了怎樣的時代發展要求?30.(7分)世界原來是“孤立”的;曾經是“歐洲”的;也曾是“美國”的;如今是“大家”的。閱讀下列材料,然后回答問題:材料一閱讀下圖材料一與哪一事件相關?它的開辟對世界、對歐洲分別產生了哪些影響?材料二在美國,哥倫布被譽為全美州移民之父,以哥倫布命名的州、城市、鄉鎮、歷史景點達幾十處。同樣是美國,有人認為哥倫布是殖民主義強盜,哥倫布發現美洲對印第安人來說是一場災難。材料二認為哥倫布是美洲的發現者,又是殖民主義強盜。你認為呢?并說明理由。材料三18世紀后半葉開啟的工業革命使西方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英國為例,資本從1750年的5億英鎊增長到1865年的60億英鎊,工廠制度逐漸形成;……英國在成為大國的過程中,戲劇家莎士比亞的作品提升了英國的人文精神,科學家牛頓的力學定律開啟了英國工業革命的大門。……瓦特,他們的名字,十分醒目地寫在英國走過的大國之路上。材料三所指的“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到了什么時代?你認為在英國成為大國的過程中,誰的貢獻最大?并說明理由。材料四歐洲不是靠自身的經濟力量而興起的,當然也不能歸因于歐洲的理性、制度、創新精神、技術、地理——簡言之,種族的特殊性。我們將會看到,歐洲興起的工業革命……是分沾了亞洲的生產、市場和貿易的好處——簡言之,從亞洲在世界經濟中的支配地位中謀取好處。歐洲從亞洲的悲傷往上爬,然后暫時站在了亞洲的肩膀上。——弗蘭克《白銀資本》結合所學知識舉一例說明材料四中歐洲怎樣從亞洲的悲傷往上爬,然后暫時站在了亞洲的肩膀上的。材料五下圖反映了“二戰”以來美國經濟的幾個不同的發展階段:二戰后美國為加強對歐洲的經濟滲透和政治控制在經濟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五中美國經濟發展在第三階段呈現出怎樣的特征?材料六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劇烈廝殺后,昔日稱雄于世界的歐洲列強均已降為二等國、三等國,它們面對的是一個虛弱不堪、支離破碎的歐洲。在東方,來自蘇聯和東歐盟國的威脅日益嚴重;西方,來自美國的經濟滲透和政治控制不斷加強。歐洲政治家清醒地認識到,要重振歐洲,必須實現歐洲的統一。為了緩和民族仇恨,防止歷史悲劇的重演,為了更好的利用歐洲的資源,振興經濟,必須重新組織歐洲的經濟、社會與政治生活。1993年,歐洲聯盟成立。材料七發展中的中國,提出了“中國離不開世界,世界離不開中國”的戰略思想。根據材料六概括,促使歐洲重組的因素有哪些?歐洲的統一、中國的發展,對世界政治格局產生怎樣的影響?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D【解析】
內燃機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D符合題意;ABC項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革命成就,排除。故選擇D。【點睛】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內容、特點以及影響的相關知識。2、C【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一國兩制”是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祖國統一符合兩岸人民的共同利益;1895年,日本通過《馬關條約》割占了,1945年,抗戰勝利后回歸。所以曾經遭受日本50年的殖民統治,抗戰勝利后回到祖國懷抱;自古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因此①②③④均正確,C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3、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圖①司母戊鼎反映了商朝高超的青銅鑄造工藝;圖②中羅盤針的發明對航海事業產生重要影響;圖③交子反映了宋代商業的繁榮;圖④中的著作《天工開物》被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ABD解讀正確,不符合題意。C解讀錯誤,符合題意,故選C。4、A【解析】
根據題干“1920年”、“收取農民出產物之全量”結合所學知識,材料反映的是“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中的農民需把所有糧食上交引起各處農民反抗的問題,蘇俄推行新經濟政策解決。對農業方面的主要措施是實行改收糧食稅,農民納稅后的余糧可以在市場上自由買賣。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5、B【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武王……封功臣謀士”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鞏固周朝的統治,西周實行分封制,周天子根據血緣關系遠近和功勞大小,將宗親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封他們為諸侯,建立諸侯國,因此B項符合題意;武王伐紂、春秋爭霸、戰國七雄等都與題干信息無關,排除ACD三項。故選B。6、D【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為挽救民族危亡,“公車上書”中提到了四項建議,最根本的是在制度上進行改革即變法成天下之治,故D符合題意,ABC均不符合題意。故選D。7、A【解析】
依據課本所學可知,1953年,中共中央開始執行過渡時期總路線和第一個五年計劃,到1956年基本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1958年推行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忽視了客觀規律,加上嚴重的自然災害,造成了嚴重的經濟災難;從1960年起,中共開始轉變政策,國民經濟逐漸恢復;至1965年,國民經濟逐步得到了恢復和發展。綜合來看,1956—1966年這一歷史階段是成就與挫折并存的。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A。8、A【解析】
依據示意圖關鍵信息“1640”“1649”“1688”“1689”并結合所學可知,這一革命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40年,英國議會與國王查理一世爆發沖突,掀開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序幕;內戰中,1649年,國王查理一世被處死,英國進入共和國時期;1688年,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發動“光榮革命”,標志著資產階級革命的結束;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以限制國王權力,確定了議會高于王權的原則,君主立憲制在英國建立起來,所以A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B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9、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法國大革命時期,為了鞏固資產階級革命果實,頒布了《人權宣言》。當時的歷史條件是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法國大革命沉重打擊了封建專制統治。故B正確。1848年,馬克思主義誕生,故②不符合題意。法國建立的共和制的資產階級政體,故排除④。故排除ACD項。故選B。10、A【解析】
依據題干圖表信息結合所學可知,由唐朝時外貿港口有四、五處,宋朝時外貿港口達二十余處,不能得出唐朝統治者不如宋朝統治者重視海外貿易。隋唐對外交往比較活躍,與亞洲、非洲、歐洲的一些國家,都有往來。①②④的史實和推論都正確,故A符合題意;題干不能推斷唐朝統治者不如宋朝統治者重視海外貿易,故含有③的B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A。11、A【解析】
辛亥革命成功了,理由:推翻清朝統治,結束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君主專制,建立了中華民國。辛亥革命失敗了,理由: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因此A符合題意。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帝制,B項錯誤。CD和材料無關,排除,故選A。【點睛】本題以辛亥革命為背景,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12、D【解析】依據題干“西域之仕于中朝,學于南夏,樂江湖而忘鄉國者眾矣”的信息可知,元朝時期各民族交往密切,民族融合加強;根據“西游昆侖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黃河之流,而尋瑤池之津”的信息可知,元朝大一統,疆域廣大,幅員遼闊;元朝時邊疆和內地的聯系得到了加強;②③④符合題意;①元朝時西域地區開始歸屬中央政權管轄這一項內容,題干材料的內容不能表現出來,不符合題意;故選D。13、D【解析】
A.國民革命運動的時間是1924—1927年,故A不符合題意;B.紅軍長征的時間是1934—1936年,故B不符合題意;C.百團大戰的時間是1940年下半年,故C不符合題意;D.1939年民族一詞高達2369條,1939年中華民族一詞達到372條,說明當時全面抗戰激發了空前愛國熱情,民族認同感加強,故D正確。所以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14、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開始實行變法。法令規定: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田宅和爵位,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的戰斗力不斷增強,發展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為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所以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15、C【解析】
依據題干“因為沒有人比我更意識到我們應該向拿破侖表示感謝,沒有人比我更懂得濕潤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復生氣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國人鮮血的價值。”說明拿破侖的對外戰爭在客觀上具有進步作用,傳播了進步思想,打擊了歐洲封健勢力,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不符合題意;所以答案選C。16、C【解析】
據題干“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毛澤東、周恩來先后接見了尼克松總統,并就中美關系和國際事務認真坦率地交換了意見。”可知,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中美關系得到改善。故選C。中國加入聯合國時間是1971年,A項錯誤。1979年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B項錯誤。D項說法不符合史實,中美關系改善并不意味著美國從此不再干涉中國內政,D項錯誤。AB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點睛】本題考查學生對新中國20世紀70年代的外交成就知識的掌握。重點識記新中國20世紀70年代的外交成就及影響。17、B【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分析選項可知,伏爾泰提倡開明的君主執政,不是反對開明的君主執政,所以B項表述錯誤,其它選項表述均正確,故選B。18、C【解析】
依據題干馬克思指出:“正是由于創造了工具機,才使蒸汽機的革命成為必要”,結合所學知識,工業革命于18世紀60年代首先從英國開始,大量向外擴展則在19世紀初。在這個時期,資本主義的機器大革命開始出現,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開始初步確立。一種新的動力機器: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將人類帶入了蒸汽時代。C選項符合題意;火車是以蒸汽機為動力機的交通工具,A選項不符合題意;“鋼鐵時代”與題意不相關,B選項不符合題意;“紡織時代”與題意不相關,D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19、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文藝復興運動的指導思想是人文主義,強調人的價值,故A正確。啟蒙運動強調的是人權,故排除B項。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指導思想,故排除C項。新文化運動倡導民主、科學,故排除D項。故選A。20、C【解析】
根據材料“我國古代倫家主張‘仁、信’;墨家主張‘兼愛’、法家主張以‘’治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有‘和諧、誠信、友善、法治’等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植根于我國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故C正確。ABD不符合題意,故排除ABD項。故選C。21、C【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清明上河圖》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是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所以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22、C【解析】
依據題干““黑奴貿易持續了幾百年,成為歐洲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來源之一,西方國家從中掠取了大量財富。非洲則損失了上億人口,社會經濟嚴重倒退”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上述材料論述了黑奴貿易的影響,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睛】本題是通過材料的形式展現了三角貿易對歐洲、非洲的影響。還需掌握三角貿易的對美洲的影響。三角貿易的路線、原因等。23、C【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唐朝開遠門”,“文成公主與吐蕃和親”,“大秦國僧人”,“胡商”;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蕃和親促進了吐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也增進了漢藏兩族的友好關系;當時,國內各族和國外的商人、使者、藝人、學子、僧侶、工匠等云集長安。因此材料反映出唐朝兼容并包,繁榮開放。選項C符合題意;選項ABD與題干內容不符,故選C。24、B【解析】
題目給出的圖片為仿金字塔,該建筑的“真實版”見于古埃及。金字塔是非洲尼羅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國王的陵墓,是權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驕傲。所以B項符合題意,ACD項與圖片信息不符,故選B。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英國;電氣時代;【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世紀60年代的工業革命最先開始于英國。瓦特改良蒸汽機的發明,蒸汽機作為新的動力機器進入生產領域,蒸汽代替了人力,把人類帶入了“蒸汽時代”。19世紀70年代開始的工業革命,由于發電機和電動機的發明和使用,電力的應用日益廣泛,成為工廠機器的主要動力,人類歷史進入了“電氣時代”。故答案為英國;電氣時代。26、陳獨秀焦裕祿但丁列寧【解析】
(1)根據課本所學可知,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后改名為《新青年》),并在創刊號上發表《敬告青年》一文,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雜志為主要陣地,掀起新文化運動。(2)根據課本所學可知,焦裕祿在任中共河南省蘭考縣縣委書記時,蘭考縣遭受內澇、風沙、鹽堿三害,糧食產量降到歷史最低水平。他帶領全縣干部和群眾,同自然災害進行頑強斗爭,使蘭考貧困面貌大為改觀,他身患癌癥,仍然堅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人民稱頌他是“黨的好干部”,“縣委書記的好榜樣”。(3)根據課本所學可知,14世紀開始于意大利的文藝復興以人文主義為其核心。意大利詩人但丁是文藝復興的先驅,他的長詩《神曲》,提倡人性,率先對天主教會進行批判。但丁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4)根據課本所學可知,1917年11月(俄歷10月),俄國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人列寧領導了彼得格勒武裝起義,斯大林起義者迅速占領彼得格勒火車站、中央發電站、電話總局和國家銀行等戰略要點,攻克臨時政府盤踞的最大據點﹣﹣冬宮,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27、蔡倫趙匡胤屠呦呦杜魯門【解析】
(1)依據所學可知,東漢的蔡倫改進了紙,造紙術在世界范圍的傳播,促進了文化的積累和交流,促進了教育的推廣和普及深刻地影響了世界文明的進程。(2)依據所學可知,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取后周政權,建立宋朝。(3)依據所學可知,一生傾情青蒿素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是屠呦呦。(4)依據所學可知,1947年美國總統杜魯門發發表宣言:認為美國有領導世界的責任,美國制度優越,全世界都應該采用。這說明美國在二戰后,企圖建立世界霸權,這是杜魯門主義的內容,標志著美蘇戰時同盟關系正式破裂、冷戰開始。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1)由敵對到關系正常化。(2)中國國際地位提高;西歐的聯合、日本的崛起及亞非獨立運動的發展;美蘇爭霸,美國戰略收縮。(3)尊重彼此主權和領土完整,尊重彼此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尊重彼此歷史文化和國情差異;要堅持以建設性方式處理分歧和敏感問題,要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努力聚同化異,確保中美關系不偏離正確軌道。【解析】
(1)圖一反映的是中美的敵對關系,中國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圖二反映的是中美建立外交關系,雙方關系走上正常化。從圖一到圖二,美國對中國的態度由敵對到關系正常化。(2)結合材料二、三,依據所學知識指出這一時期世界上出現的導致了美國的這一變化的“新形勢”有中國國際地位提高;西歐的聯合、日本的崛起及亞非獨立運動的發展;美蘇爭霸,美國戰略收縮。(3)本題為開放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尊重彼此主權和領土完整,尊重彼此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尊重彼此歷史文化和國情差異;要堅持以建設性方式處理分歧和敏感問題,要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努力聚同化異,確保中美關系不偏離正確軌道。【點睛】解決本題的關鍵是掌握中美關系的發展變化及其中的原因和影響。29、(1)《漢謨拉比法典》。(2)立法。(3)羅馬法。(4)材料三;《權利法案》。(5)《獨立宣言》;材料四。(6)法國大革命。(7)自由、平等、民主(任何兩個詞即可);資本主義。【解析】
(1)依據題干圖片可知,圖片顯示的是《漢謨拉比法典》。《漢謨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上周長1.65米,底部周長1.90米的黑色玄武巖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石柱上端是漢謨拉比王站在太陽和正義之神沙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權的權標的浮雕,以象征君權神授,王權不可侵犯;下端是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寫的法典銘文。(2)結合所學知識,查士丁尼時期的立法成就尤其引人矚目。527年,查士丁尼繼任為東羅馬帝國皇帝。為了穩固帝國的社會秩序、保證皇帝的專制權力,他組建了一個法典編纂委員會。從529年起,委員會歷時6年,把自2世紀初以來歷任羅馬皇帝頒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條例,編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時把歷代羅馬法學家有關法律問題的論文和著作匯編為《法學匯纂》,又編成指導學習法律文獻的《法理概要》。后來,查士丁尼又命人將自己執政時期的法令編輯為《新法典》。(3)結合所學知識,古羅馬人以崇尚法制而聞名于世,法學是羅馬人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羅馬帝國的法學家們對法律進行了廣泛論證,包括適用于羅馬公民和非公民之間關系的萬民法、關于商品生產和交換的經濟法,以及眾多的法律概念。它們共同構成了完整的羅馬法學系統。(4)第一小問結合所學知識,材料二出自法國大革命時期的《人權宣言》、材料三出自英國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的《權利法案》、材料四出自北美獨立戰爭時期頒布的《獨立宣言》,因此當今英國的國王統而不治、首相領導的議會掌握最高權力,這一政治現象源于上述材料三。第二小問結合所學知識,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限制了國王的權力,確立了議會至上的原則,標志著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的確立。(5)第一小問結合所學知識,宣告了美國的獨立的是《獨立宣言》的發表,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了《獨立宣言》,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宣言宣稱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某些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馬克思稱它為“第一個人權宣言”。第二小問結合所學知識,上述材料中材料四符合該文件的內容。(6)結合所學知識,材料二是《人權宣言》的內容,頒布于法國大革命中。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后,資產階級制憲會議頒布《人權宣言》,宣稱人們生來自由,權利平等,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人權宣言》是法國大革命的綱領性文件,是反封建專制的旗幟,是引導法國走向近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指針。(7)第一小問結合所學知識,材料二出自法國大革命時期的《人權宣言》、材料三出自英國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的《權利法案》、材料四出自北美獨立戰爭時期頒布的《獨立宣言》,三者都是資產階級革命的產物,都要求實現平等、自由、民主,反對專制統治或殖民統治。第二小問結合所學知識,三者都是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行政法學考試復習重點與試題
- 2025-2030年中國無機納米粒子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文化用品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數碼攝像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前景趨勢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數字金融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藥師行業從業人員的考試趨勢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國推煤機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撥碼開關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年申請執業護士資格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經濟法考核新趨勢試題及答案
- 福州一號線盾構法地鐵工程整體施工組織設計
- 公務員考試-經濟基礎知識模擬題-計量經濟學-協整與誤差修正模型
- 資源與運營管理-第一次形考任務-國開-參考資料
-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 8.1《復式條形統計圖》 北師大版
- 2025年二建《建筑工程管理與實務》考前必刷必練題庫500題(含真題、重點題)
- 2025云南師范大學輔導員考試題庫
- 學生健康檔案管理制度
- Unit 7 A Day to Remember Section A (課件)-2024-2025學年英語人教版7年級下冊
- 社會風險評估風險報告編制方案(技術方案)
- 4.2《 依法履行義務》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
- 教師語言與溝通藝術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溫州大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