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
瀉下劑
5/17/2024方劑學一、含義:(瀉下藥、通便攻邪、里實證)
二、立法依據
《內經》:“其下者,引而竭之;其實者,散而瀉之”。
三、特點:
1、組方多用大黃。
2、針對腸胃病證。
3、以大便通利為效。
5/17/2024方劑學四、作用—通便攻邪
1、蕩滌實熱
2、祛除寒積
3、攻逐水飲
4、潤燥導滯
五、適應證—腸胃里實證
1、實熱積滯證
2、寒冷積滯證
3、蓄水證
4、腸燥積滯證
5/17/2024方劑學六、分類
1、寒下—瀉熱通便、活血祛瘀—實熱積滯證
代表方:一級方、大承氣湯
二級方:大黃牡丹湯
2、溫下—溫里散寒、攻積通便—寒冷積滯證
代表方:一級方:溫脾湯
3、潤下—潤腸通便導滯—腸燥積滯證
代表方:一級方:麻子仁丸
二級方:濟川煎5/17/2024方劑學
5、攻補兼施—攻邪扶正—正虛里實
代表方:二級方:黃龍湯
4、逐水—攻逐水飲—蓄水重證
代表方:一級方:十棗湯5/17/2024方劑學七、使用注意:
1、辨表里
2、別虛實
3、中病即止
4、禁慎范圍5、調護5/17/2024方劑學大承氣湯《傷寒論》
一、組成:
1、主要配伍—大黃配芒硝
2、厚樸的用量
二、作用—瀉熱通便,行氣導滯—力強—峻下熱結
三、主治1、陽明腑實證①含義
②病機
③主癥
④歸納
2、熱結旁流:①含義
②為何能治?③主癥
3、熱厥、痙病、發狂屬里熱實證者
(二陽并病,太陽證罷,但發潮熱,手足輒輒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5/17/2024方劑學四、方解:
2、為何能峻下熱結?
1、配伍用藥大黃—瀉熱通便—實—君
芒硝—潤燥軟堅—燥—臣
瀉熱通便強
厚樸—行氣除滿—滿枳實—下氣消痞—痞*行氣除痞滿
峻下
佐5/17/2024方劑學
3、為何不養陰?
4、體現了急下存陰法、釜底抽薪法,
通因通用法。
5/17/2024方劑學五、臨床應用
1、原則:痞滿燥實俱全。
2、現代:廣泛用于西醫外科急腹癥。
3、使用注意:①孕婦禁用、得效則止。
②煎藥法。
4、加減變化方
①小承氣湯
②調胃承氣湯
③復方大承氣湯
:傷寒吐后,腹脹滿者,與調味承氣湯: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后,微煩,小便數大便因硬者,與小承氣湯和之愈.5/17/2024方劑學大黃牡丹湯《金匱要略》一、功用:瀉熱破瘀,散結消腫。二、主治:腸癰初起(膿未成或膿已成而未潰之證)。
病機:濕熱郁積,氣血凝滯,阻于腸中,腸絡不通。癥狀:
腸癰者,少腹腫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調,時時發熱,自汗出,復惡寒。其脈沉緊者,膿未成,可下之,當有血.脈洪數者,膿已成,不可下也.大黃牡丹湯主之.5/17/2024方劑學
三、方解:大黃
瀉下濕熱,祛除瘀血
破瘀瀉熱丹皮涼血行瘀瘀熱同去芒硝
軟堅散結,瀉熱導滯桃仁活血化瘀
冬瓜仁
清利濕熱,消癰散結
諸藥合用,攻而行之,蕩滌濕熱瘀血,促進腸癰消散。臣藥君藥佐藥5/17/2024方劑學
四、應用:1、腸癰有濕熱瘀滯和寒濕瘀滯之分,本方只用于濕熱瘀滯之腸癰,以少腹疼痛拒按,右足屈而不伸苔薄黃膩,脈滑數為使用要點。2、重用大黃、冬瓜仁各30克。3、注意老人、孕婦、體虛慎用。重型急性化膿性或壞疽性闌尾炎,或合并腹膜炎禁用。
闌尾炎診斷要點?5/17/2024方劑學第三節潤下劑麻子仁丸(脾約丸)《傷寒論》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因硬,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5/17/2024方劑學
一、配伍意義:
火麻仁
潤腸通便,滋養補虛
杏仁
利肺降氣,潤燥通便
潤
白芍
斂陰和里
小承氣湯(大黃、枳實、厚樸)
輕下熱結
下
諸藥以蜜為丸
潤燥滑腸5/17/2024方劑學
二、組方特點:
1、在治法上體現潤下法,根椐“燥者潤之,留者攻之”而立法。
2、配伍上多用果仁多脂類藥與攻下藥同用。
3、潤不滋膩,下不傷正。
三、功用:潤腸瀉熱,行氣通便
四、主治:
1、脾約便秘證(胃腸燥熱,脾津液不足之證)何謂脾約?
5/17/2024方劑學癥見:大便干結,小便頻數,脘腹脹滿而痛,心煩口干,舌紅苔黃,脈滑數。臨床還可用于:
1、熱病后津傷、產后婦女,津液不足而致的大便秘結可用,習慣性便秘也可用。
2、痔瘡便秘,若見便血者加槐花、地榆。5/17/2024方劑學
黃龍湯
主治:陽明腑實,氣血不足癥狀:
熱結里實
自利清水,色純青,或大便結,之證
脘腹脹滿,腹痛拒按,神昏肢氣血不足厥,神倦少氣,苔焦黒,脈虛配伍:大承氣湯功下熱結,蕩滌實熱.
人參當歸生姜大棗甘草補氣養血桔梗宣肺通腑功用:攻下通便,補氣養血5/17/2024方劑學溫脾湯《千金要方》
一、組成:大黃5兩
附子2兩
芒硝2兩
當歸3兩
干姜3兩
人參2兩
甘草2兩
1、主要配伍:大黃配附子
2、藥量特點:溫熱大于寒涼,姜附歸大于硝黃總量
5/17/2024方劑學二、主治—脾虛冷積之證
1、病機—陽虛生寒、冷積內停、傳導失司
2、主癥—便秘腹痛(臍周或臍下),喜溫不喜按,手足不溫,苔白不渴,脈沉遲。
5/17/2024方劑學三、方解:
1、治法—攻下冷積,溫補脾陽
2、配伍用藥
附子
辛熱—溫陽祛寒
大黃
苦寒—攻下積滯
相制溫陽攻冷積—君
干姜
辛熱-----------助附子溫陽祛寒
芒硝
咸寒--------軟堅
當歸
甘溫--------潤腸
助大黃攻積
臣
人參當歸甘溫—益氣,合姜附溫補脾陽----佐甘草
甘溫—調和藥性,且助補中-------使
5/17/2024方劑學四、臨床應用
1、辨證要點2、加減
5/17/2024方劑學第四節逐水劑十棗湯《傷寒論》一、功用:攻逐水飲。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輒輒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痛,引脅下痛,干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棗湯主之。5/17/2024方劑學二、用法:
1、大戟、芫花、甘遂三藥等分,研成細末,裝入膠囊中。
2、大棗十枚,以水煎湯,用棗湯調服藥末。
3、身體壯實者,每次服1克,虛弱者每服0.5
克。
4、清晨空腹服藥。
5、藥效觀察及付作用處理。
6、療程:每一療程3至5天,觀察2至3天后再服。
5/17/2024方劑學
三、主治:
咳唾短氣,胸脅引痛
1、懸飲
水飲停于胸脅
心下痞硬,目眩干嘔苔滑,脈沉弦
2、水腫
水腫腹脹,喘滿,二便不利。
病機:水飲內停,上下充斥,內外泛濫。
四、治法:
攻逐水飲,使水飲之邪從大便而去。
7、
體虛無實或孕婦禁用。
8、反甘草。5/17/2024方劑學
五、方解:
甘遂有毒善祛經隧水濕,兼利小便。大戟性猛善泄臟腑水濕。芫花逐水善祛胸脅伏痰留飲大棗1、補脾養胃,以防三藥傷胃氣。
2、益氣補脾,以制水濕。
3、緩和逐水藥毒性,使下不傷正。5/17/2024方劑學復習思考題
:比較濟川煎與麻子仁丸組成、功用、主治之異同?
5/17/2024方劑學隨證加減——變化成方劉某,男,7歲。初起微有惡寒,旋即發燒,體溫高達40.6℃。頭痛無汗,微有咳嗽,口渴喜飲,食欲不振,舌苔中心微黃,脈象浮數。(董建華醫案)辨證:治法:選方:5/17/2024方劑學辨證:風熱表證(風溫熱毒侵襲肺衛)治法:辛涼透表,清熱解毒選方:銀翹散加減銀花6克、連翹6克、薄荷3克、竹葉10克、荊芥5克、牛蒡子6克、淡豆豉10克、甘草1.5克、桔梗5克、蘆根10克、梔子5克。5/17/2024方劑學5/17/2024方劑學5/17/2024方劑學5/17/2024方劑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封邊機檢修施工方案
- 屋檐瓦施工方案
- 2017新版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解讀
- 聚芳砜PAS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分析報告
- 大學概率論之大數定律和中心極限定理
- 大埋深礦井開采災害防治技術體系淺談
- 2024年版安全生產法修正案解讀
- 員工夏季安全提示
- 消防火災自動報警聯動控制系統工作原理及操作
- 2025年個人之間民間借款合同范本
- 醫保飛行檢查培訓
- 2025年中考英語押題預測卷(蘇州專用)(原卷版)
- 初級出版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真題答案解析2024
- 遼寧省部分示范性高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4月模擬聯合調研數學試題(無答案)
- 二零二五協警聘用合同范文
- CT引導下經皮胃造瘺術專家共識(2025版)解讀課件
- 防雷安全知識培訓課件
- 醫療設備租賃服務及安全措施
- 2024年美容師考試相關法律法規解讀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山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招聘考試真題
- 產房護理人文關懷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