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蕪市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中考歷史對點突破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1頁
萊蕪市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中考歷史對點突破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2頁
萊蕪市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中考歷史對點突破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3頁
萊蕪市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中考歷史對點突破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4頁
萊蕪市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中考歷史對點突破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萊蕪市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中考歷史對點突破模擬試卷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考員收回。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小王同學的歷史筆記本上有文字如下圖所示,可推知他關注的是哪個地方的歷史?()A.新疆B.云南C.D.西藏2.下列各項中屬于唐太宗之“功”的是()A.建立郡縣制 B.建立刺史制度C.完善三省六部制 D.建立行省制3.“到1951年10月,即建國兩周年時,全國當時的行政區劃中28個省(未包括)8個相當于省的行署、154個市和2.068個縣中……通過民主選舉的辦法產生了省、市、縣人民政府的主席、副主席,市長、副市長,縣長、副縣長,以及人民政府的委員。”材料描述的史實為我國進一步正式實行某一制度創造了條件,該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B.政治協商制度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D.基層群眾自治制度4.在布置復習任務時,老師要求同學們搜集有關玻利瓦爾、尼赫魯、納賽爾、卡斯特羅的相關資料。該復習課的內容是()A.資產階級革命的高漲 B.亞非拉的獨立和振興C.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 D.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5.導致下表中數據變化的主要因素是()1920﹣﹣﹣1925年俄國/蘇俄/蘇聯農業生產情況項目年份1920年1925年農業總產值(%)67112種植業(%)64107畜牧業(%)72121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B.新經濟政策C.社會主義工業化 D.農業集體化6.1917年11月7日,震動世界的俄國十月革命爆發。以此為起點,這個占世界陸地面積近五分之一的國家,開始了對世界歷史產生深刻影響的偉大實踐,這是()A.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B.資本主義道路的探索C.資本主義的自我調節與改良 D.殖民掠奪與擴張的道路的開辟7.以下是某年毛澤東給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發的電文:“……(一)完全同意先打黃維;(二)望粟陳張遵劉陳鄧部署,派必要兵力參加打黃維;(三)情況緊急時機,一切由劉陳鄧臨機處置,不要請示。”四天以后,他在電報中指出:“……第三階段是解決徐(州)蚌(埠)兩處之敵,奪取徐蚌。”與此材料相關的是A.遼沈戰役 B.淮海戰役 C.平津戰役 D.渡江戰役8.西周時期,周王對墓葬用品的規定嚴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確規定為“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材料反映的本質問題是A.西周社會呈現等級森嚴的特征 B.西周社會的腐敗現象嚴重C.西周手工業中冶銅業十分落后 D.西周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9.但丁的名言有:“人不能像走獸那樣生活,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走自已的路,讓別人說去吧!”但丁是①啟蒙運動的先驅②英國人③長篇詩作《神曲》的作者④14世紀中葉歐洲思想文化運動的先驅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10.“人們已經被革命的巨浪搞得筋疲力盡,認為只有獨裁才能維持法國的秩序。”材料說明拿破侖奪取政權A.維護了法國的封建統治B.傳播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C.順應了法國當時的形勢D.加速了法國對歐洲的征服11.1973年,在威海市發現了一個秦代鐵權(見下圖),上有銘文“廿六年,皇帝盡并兼天下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指隗狀)、綰(指王綰),法度量則不壹(統一),嫌疑者皆明壹之。”從這篇銘文中可以得到的正確信息是(

)①統一了六國②確立了皇帝稱號③統一了度量衡④開鑿了靈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2.大慶油田的建成結束了中國靠“洋油”的時代,這是中共八大后的十年,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顯著成就之一,為此做出貢獻的模范人物是()A.鄧稼先 B.雷鋒 C.焦裕祿 D.王進喜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請根據下列提示信息寫出相對應的內容。孫中山領導資產階級革命的指導思想一一中共七大確立的黨的指導思想一一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一一中共十九大上確立的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一一14.上圖的飛行器是哪一次工業革命中發明的?它的發明者是?15.請寫出一戰,二戰,冷戰期間形成的具有對抗性的軍事組織.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右圖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唐蕃會盟等關鍵詞,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朝時期,吐番和唐朝關系親密,唐皇帝先后讓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和親,吐番就是今天的藏族。所以答案選D考點:人教版新課標七年級歷史下冊?繁榮與開放的社會?“和同為一家”。2、C【解析】

據所學知,唐太宗沿襲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度,在他的統治下,出現了貞觀之治的局面,C符合題意;商鞅變法時期推行郡縣制,A不符合題意;漢武帝時期建立刺史制度;B不符合題意;元朝建立行省制度,D不符合題意。由此可見,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3、A【解析】

根據“通過民主選舉的辦法產生了省、市、縣人民政府的主席、副主席,市長、副市長,縣長、副縣長,以及人民政府的委員”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地方各級人代會議的召開,體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的原則,為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和國家政權建設產生了重要影響。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正式確定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所以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點睛】解題的關鍵要求學生掌握新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發展演變的基本史實。4、B【解析】

二戰后,印度民族獨立運動高漲。1947年英國被迫同意印度獨立,但決定把原來的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實行印巴分治。尼赫魯任印度第一任總理。1952年,埃及在納賽爾的領導下,爆發了反帝反封建革命,贏得真正獨立。1959年,卡斯特羅領導古巴人民通過武裝斗爭,推翻美國扶植的傀儡政權,建立革命政府,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玻利瓦爾是拉丁美洲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人,所以玻利瓦爾、尼赫魯、納賽爾、卡斯特羅和亞非拉的獨立和振興有關,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5、B【解析】

依據表格中數字的變化可知,從1920年到1925年農業總產值、種植業、畜牧業均呈上升趨勢。結合課本所學,1921年蘇維埃政府實施新經濟政策,從國情出發,調動了生產者的經濟,緩解了危機,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發展。B項符合題意;1918-1920年蘇俄三年國內戰爭時期,為了取得勝利,列寧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A項不合題意;斯大林領導蘇聯建設時期,為了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實行兩個五年計劃。C項不合題意;為了適應工業化發展的需要,從20世紀30年代初,蘇聯進行大規模的農業集體化運動。D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C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B。【點睛】解圖表首先看表格的標題,注意表格的標題中的時間結合所學知識確定相關史實;然后分析表格中數字數字變化,總結規律。本題依據表格的時間:1920——1925年,表格中數字變化:農業、種植業和畜牧業呈上升趨勢。結合課本所學,1921年列寧實行新經濟政策,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6、A【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十月革命的勝利后,列寧領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使社會主義由理論變為現實;世界上從此形成了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社會制度和不同經濟發展模式既競爭又共處的新格局,故A符合題意;資本主義道路的探索、資本主義的自我調節與改良、殖民掠奪與擴張的道路的開辟與題干無關,故B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A。7、B【解析】

根據題干中“劉伯承、陳毅、鄧小平”、“解決徐(州)蚌(埠)兩處之敵,奪取徐蚌”等信息和所學知識,應該是淮海戰役。1948年11月,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等統一指揮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在以徐州為中心的廣大地區,發起了淮海戰役。淮海戰役歷時66天,殲滅國民黨軍55萬多人。所以B符合題意;遼沈戰役是林彪、羅榮桓領導東北野戰軍發起的,先攻占錦州“關門打狗”,后攻占沈陽等城市。所以A不符合題意;平津戰役是東北野戰軍和華北野戰軍進行的,采取“先攻兩頭,后取中間”,先攻克張家口和天津,故C項不符合題意;渡江戰役主要目標攻打南京,故D項不符合題意;所以本題應選B。8、A【解析】

由“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可知,材料中規定地位高的人用的鼎多,地位低的人用的鼎少,可見反映的本質問題是西周社會呈現等級森嚴的特征,A符合題意;BCD項內容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故選擇A。【點睛】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西周分封制的相關史實。9、B【解析】

文藝復興興起于14世紀的意大利,15至16世紀擴展到歐洲其它地方,文藝復興通過弘揚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反對教會宣揚的陳腐說教,發起了一場嶄新的、促使人們思想解放的文化運動,其實質是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興起。但丁是意利文藝復興運動的先驅,被譽為舊時代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他創作的長詩《神曲》表達了自己對天主教會的厭惡,率先對教會提出批評。B正確;ACD排除。故選B。【點睛】本題考查學生識記能力,考查意利文藝復興運動的先驅---但丁。10、C【解析】題干的“人們已經被革命的巨浪搞得筋疲力盡,認為只有獨裁才能維持法國的秩序。”表明法國人民希望建立獨裁統治。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799年拿破侖奪取法國政權,1804年拿破侖加冕稱帝,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實行獨裁統治。由此可見,拿破侖奪取政權順應了法國當時的形勢,故C符合題意;拿破侖奪取政權后頒布法典,維護了資產階級統治。故A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拿破侖建立政權,鞏固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故B不符合題意;拿破侖建立政權后,發動對外戰爭,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損害了被侵略國家的利益。加速了法國對歐洲的征服的說法與題干材料不符,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1、A【解析】

根據材料和所學可知,①項,秦代鐵權上提到“皇帝盡并兼天下諸侯”,反映了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史實。故①項正確。②項,“立號為皇帝”反映了秦始皇確立了皇帝稱號。故②項正確。③項,“法度量則不壹,嫌疑者皆明壹之”,說明秦始皇為鞏固統一,針對當時天下度量衡不一的情況,命令丞相隗狀、王綰統一-度量衡。故③項正確。④開鑿了靈渠,材料中沒有體現,故④項錯誤,綜上所述,①②③正確,故選A。12、D【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60年春,我國石油戰線傳來喜訊━━發現大慶油田,一場規模空前的石油大會戰隨即在大慶展開。王進喜從西北的玉門油田率領鉆井隊趕來,加入了這場石油大會戰。在王進喜的帶領下,大慶油田建成,結束了中國靠“洋油”的時代。王進喜被譽為“鐵人”。故D符合題意;鄧稼先被譽為“兩彈元勛”,故A不符合題意;雷鋒是解放軍的好戰士,故B不符合題意;焦裕祿被譽為“黨的好干部”,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D。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1)三民主義(2)毛澤東思想(3)鄧小平理論(4)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解析】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三民主義即民族、民權、民生。(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共七大把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97年召開的中共十五大上,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鄧小平理論是在馬克思主義基礎上,結合中國的具體國情而提出的,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4)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共十九大上確立的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14、第二次,萊特兄弟【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交通領域出現了汽車和飛機兩種新式交通工具。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首次試飛了世界上第一架飛機“飛行者一號”。故答案為第二次革命,萊特兄弟。15、一戰期間:同盟國集團和協約國集團二戰期間:法西斯聯盟和反法西斯聯盟冷戰期間:“北約”和“華約”【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由于帝國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的加劇,后起的帝國主義國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爭奪霸權的斗爭愈演愈烈,這就導致兩大敵對的帝國主義侵略集團--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形成。一個是由德國、奧匈帝國、意大利組成的三國同盟,另一個是英、法、俄組成的三國協約,這兩個軍事集團瘋狂擴軍備戰。最終一戰爆發。1936年10月25日,德國和意大利達成協調外交政策的同盟條約,建立柏林-羅馬軸心。1939年5月22日,兩國又簽訂了《德意同盟條約》(又被稱為“鋼鐵條約”)。此前日本已經在1936年11月25日同德國簽署反共產國際協定(意大利于1937年11月6日加入)。1940年9月27日,德國、日本和意大利三國外交代表在柏林簽署《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三國公約),成立以柏林-羅馬-東京軸心為核心的軍事集團。這個軍事集團的成員被稱為“軸心國”,此時,法西斯聯盟正式形成。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蘇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共同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宣言的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