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專題03居民與聚落、發展與合作【結合時政熱點考察】(2024·河北保定·模擬預測)當地時間2024年1月1日,英國倫敦舉辦元旦大游行活動,游行隊伍浩浩蕩蕩穿過倫敦最著名的街道和景點,其中華人代表方隊由龍獅隊、十二生肖與熊貓隊以及花車組成。下圖為華人龍獅隊表演場景,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華人代表隊參加倫敦元旦大游行有助于(
)A.加強兩國商業貿易往來 B.豐富倫敦首都職能C.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D.展現當地文化底蘊2.觀看此次大游行的當地居民大多屬于(
)A.黃色人種 B.黑色人種 C.混血人種 D.白色人種3.該日倫敦正午時,石家莊已萬家燈火,這種現象的產生是由于兩地(
)A.經度不同 B.緯度不同 C.海拔不同 D.半球不同【答案】1.C2.D3.A【解析】1.由題意可知,華人代表隊參加倫敦元旦大游行有助于傳播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對加強兩國商業貿易往來、豐富倫敦首都職能和展現當地文化底蘊影響不大,C對,ABD錯。故選C。2.由題意可知,英國位于歐洲西部,以白色人種為主,所以觀看此次大游行的當地居民大多屬于白色人種,D對,ABC錯。故選D。3.根據所學知識,由于地球自轉,同緯度地區位置偏東的地區要比位置偏西的地區早看到日出,這樣時間就有了早晚之分,倫敦和石家莊經度不同,石家莊位置偏東,倫敦位置偏西,所以當倫敦正午時,石家莊已萬家燈火,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兩地經度不同,A對,BCD錯。故選A。【跨學科試題】(2024·湖南·模擬預測)唐代詩人孟浩然隱居湖北鹿門山時寫下《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目,還來就菊花。(郭:村莊的四周;場圃:菜園和打谷場;桑麻:代指農事;重陽:通常是10月中、下旬。)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判斷詩中描述的聚落類型及依據(
)A.鄉村,這里有青山 B.城市,這里有綠樹C.鄉村,這里以農業生產為主 D.城市,這里以商業貿易為主2.“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描繪了一幅絕妙的青綠山水畫,出現的季節可能是(
)①晚春②仲夏③寒秋④嚴冬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1.C2.A【解析】1.由題干中“綠樹村邊合”、“把酒話桑麻”可知屬于村莊、從事農事活動,因此C正確,B、D錯誤;城市也可以有青山,A錯誤。故選C。2.由“綠樹”、“青山”可知是氣溫較高的季節,晚春、仲夏氣溫較高,①②正確;寒秋、嚴冬氣溫較低,樹葉應該枯黃、掉落甚至下雪了,因此③④錯誤。BCD錯誤,故選A。3.(2024·江蘇徐州·一模)小德在學習地理之后,認為地理是學習where、what、why、how的學科。圖左為世界局部地圖,圖右為地區景觀圖。請按照小德的地理學習方法完成下列問題。★where
and
what——位置與特征(1)將圖右中甲、乙、丙、丁景觀與圖左中序號一一對應。甲——乙——丙—丁--★why——形成原因(2)丙圖所在國家多地震的原因是什么?(3)甲圖和丁圖民居差異大,任選其中一種民居說明原因。★how——怎樣發展(4)舉一例說明丙圖所在國家居民在地震發生時如何有效應對。【答案】(1)④①③②(2)位于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因此多火山地震。(3)甲圖冰屋主要分布在氣候寒冷的北極地區,緯度高,氣溫低,冰屋適應了極地氣候。乙圖為干欄式民居,利于通風散熱,適應了緯度低、氣溫高,降水豐富的雨林氣候。(4)如果在室內,應躲避在桌子下、床下、墻角等堅固的家具或墻角處,避免站在門口、窗戶旁等易碎易倒的地方。如果在戶外,應遠離高樓大廈、樹木、電線桿等高大建筑物,避免站在開闊的地方。【詳解】(1)讀圖可知,甲為因紐特人的冰屋,適應了寒冷的極地氣候,位于北極地區,對應④地;乙麥加大清真寺,屬于伊斯蘭建筑,阿拉伯半島當地居民以阿拉伯人為主,信奉伊斯蘭教,對應①地;丙每年全面防震演習,多地震,日本多火山地震,對應③地;丁為干欄式民居,適應了高溫多濕的環境,②地位于赤道附近,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對應②地。(2)讀圖可知,丙圖所在國家是日本,其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位于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交界處,受兩大板塊的碰撞擠壓影響,地殼活躍,因此多火山地震。(3)讀圖可知,甲圖冰屋主要分布在氣候寒冷的北極地區,冰屋封閉性較好,避免寒冷的空氣侵入,保暖性能好,適應了極地氣候。乙圖為干欄式民居,具有上下兩層、窗大、墻薄等特點,有利于通風散熱,適應了高溫多雨的雨林氣候。(4)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地震發生時,要保持冷靜,避免恐慌和混亂。如果在公共場所,應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前往安全的地方避難。如果在室內,應躲避在桌子下、床下、墻角等堅固的家具或墻角處,避免站在門口、窗戶旁等易碎易倒的地方。如果在戶外,應遠離高樓大廈、樹木、電線桿等高大建筑物,避免站在開闊的地方。【項目式學習】1.(2024·山西晉中·模擬預測)【項目式學習】項目主題
探究傳統民居與自然環境的關系項目背景
我國疆域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很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傳統民居被列入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山西省某中學地理社團開展了以“探究傳統民居與自然環境的關系”為主題的項目式學習活動,下面是項目式學習內容。任務一
收集信息(1)分別說出窯洞和徽派傳統民居所屬的四大地理區域及其區域間的界線。任務二
分析探究黃土高原窯洞窯洞有的傍山而建、有的平地而箍、有的沉入地下,構成了一種獨特的地理風貌。窯洞是人們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及黃土的特性,挖洞造室而成,被稱為綠色建筑,美觀耐用,冬暖夏涼。徽派傳統民居徽派傳統民居房屋以磚、木、石為原料,木構架為主,屋頂為青瓦鋪蓋,有一定坡度。建筑分布集中,為防風、防火,在居宅兩端墻頂砌筑有高出屋頂的馬頭墻。(2)從窯洞和徽派傳統民居中任選其一,說明其建筑特色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3)不同地區的傳統民居建筑特色不同,請歸納影響其形成的主要因素。任務三
成果展示在項目式學習中,同學們制作了一些傳統民居的模型(如下圖),并計劃在家長開放日舉辦作品展覽活動。(4)選擇你最喜歡的傳統民居,就其分布地區和建筑風格加以介紹。(5)列舉一例山西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景點。【答案】(1)窯洞位于北方地區。徽派傳統民居位于南方地區。界線:秦嶺—淮河一線。(2)窯洞:當地黃土深厚,且直立性強,利于窯洞開挖;窯洞具有冬暖夏涼的特性,適宜黃土高原冬冷夏熱,氣候干燥,降水較少的氣候環境;當地黃土廣布,便于就地取材修建窯洞。徽派傳統民居:當地多低山、丘陵,木、石資源豐富,便于就地取材;當地位于南方地區,降水豐沛,屋頂坡度大,便于雨水傾瀉;受地形影響,建筑分布較集中,易引發火災,高大的馬頭墻可以防風、防火。(3)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氣溫和降水);自然資源等。(4)吊腳樓: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南地區(或南方地區);該民居多依山而建,下層架空,木(竹)質結構,建筑風格獨特。四合院:主要分布在我國北方地區(或華北平原),其中以北京四合院最為典型;該民居一般坐北朝南分布,利于采光,保暖性好,厚厚的墻體還具有冬季防寒,夏季隔熱的作用。福建土樓: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地區(或福建省、廣東省);該民居為圓形結構建筑,墻壁厚而結實,并且屋頂坡度較大,堅實牢固。蒙古包: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北地區(或內蒙古自治區);該民居整體呈圓形,架設簡單,易拆易裝,便于搬遷。(5)云岡石窟;五臺山;平遙古城;長城(山西段)。【詳解】(1)窯洞位于北方地區的黃土高原。徽派傳統民居位于南方地區。南北方的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2)窯洞:當地黃土深厚,且直立性強,利于窯洞開挖;窯洞具有冬暖夏涼的特性,適宜黃土高原冬冷夏熱,氣候干燥,降水較少的氣候環境;當地黃土廣布,便于就地取材修建窯洞。徽派傳統民居:當地多低山、丘陵,木、石資源豐富,便于就地取材;當地位于南方地區,降水豐沛,屋頂坡度大,便于雨水傾瀉;受地形影響,建筑分布較集中,易引發火災,高大的馬頭墻可以防風、防火。(3)不同地區的傳統民居建筑特色不同,影響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氣溫和降水);自然資源等。(4)吊腳樓: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南地區(或南方地區);該民居多依山而建,下層架空,木(竹)質結構,建筑風格獨特。四合院:主要分布在我國北方地區(或華北平原),其中以北京四合院最為典型;該民居一般坐北朝南分布,利于采光,保暖性好,厚厚的墻體還具有冬季防寒,夏季隔熱的作用。福建土樓: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地區(或福建省、廣東省);該民居為圓形結構建筑,墻壁厚而結實,并且屋頂坡度較大,堅實牢固。蒙古包: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北地區(或內蒙古自治區);該民居整體呈圓形,架設簡單,易拆易裝,便于搬遷。(5)山西文化遺產眾多,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景點有:云岡石窟;五臺山;平遙古城;長城(山西段)。01世界的人口與問題(2024·山東聊城·一模)讀世界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圍內的陸地面積和人口占洲總面積及總人口的比例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圍內,人口占洲總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A.大洋洲 B.南美洲 C.亞洲 D.歐洲2.圖示信息顯示,世界人口空間分布的特點是(
)A.集中于地勢低平地區 B.集中于中低緯度地區C.集中于沿海地區 D.集中于交通便利地區【答案】1.A2.C【解析】1.讀圖可知,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圍內,大洋洲人口占大洲總人口比例高達90%左右,比例最大,A正確,BCD錯誤。故選A。2.讀圖可知,各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圍內,人口占洲總人口的比例均比較高,這說明人口集中分布于沿海地區,C正確;圖中信息并不能顯示世界人口集中于地勢低平的地區、中低緯度地區和交通便利地區,排除ABD。故選C。(2024·河北·模擬預測)一般認為,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超過7%即進入老齡化社會。歐洲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非常嚴重的地區.表為某年歐洲部分國家65歲以上人口占比統計.完成下面小題。國家65歲以上人口占比(%)美國18.6法國20.7意大利23.5德國22.03.表中四國65歲以上人口占比最高的國家是(
)A.英國 B.法國 C.意大利 D.德國4.表中四國因人口老齡化導致的問題是(
)A.失業人口增多 B.社會負擔加重C.教育水平下降 D.居住條件變差5.為應對人口老齡化,表中四國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提高人口素質②調整人口政策③增加就業機會④健全養老機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3.C4.B5.C【解析】3.讀圖可知,表中四國65歲以上人口占比最高的國家是意大利,為23.5%,超過了德國、法國、英國。故選C。4.表中四國因人口老齡化導致的問題是勞動力不足,國防兵源不足,社會負擔加重等,B正確,失業人口增多、教育水平下降、居住條件變差是人口增長過快產生的問題,ACD錯誤。故選B。5.由表格數據可知,表中四國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人口老齡化問題,為應對人口老齡化,可采取的措施有調整人口政策,提高生育率,健全養老機制,②④正確;提高人口素質、增加就業機會與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關系不大,①③錯誤。故選C。(2024·廣西柳州·一模)國際上普遍認為:人口老齡化指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達到或超過7%。讀中國與世界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統計與預測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中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約等同于世界的年份是(
)A.1950 B.1980 C.1997 D.20237.2010年以后,中國和世界面臨的主要社會問題是(
)A.兒童入學難 B.國防兵力不足C.勞動力過剩 D.社會養老壓力變小【答案】6.C7.B【解析】6.讀圖可知,實線代表世界、虛線代表中國。中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約等同于世界的年份在1995年-2000年之間,C正確,ABD錯誤。故選C。7.讀材料可知,人口老齡化指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達到或超過7%。讀圖可知,2010年以后,中國和世界人口比重超過7%,人口老齡化嚴重,產生的問題有:勞動力不足、國防兵力不足、社會養老壓力加大,B正確,CD錯誤;人口老齡化嚴重,兒童入學變得容易,A錯誤。故選B。(2024·福建龍巖·一模)國家統計局2023年1月1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末我國人口141175萬人,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這是我國人口多年來的首次負增長,我國人口的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據此完成下面小題。8.我國人口首次負增長意味著(
)A.人口出生率低于死亡率 B.人口大量遷出C.人口以較低的增量增長 D.老年人口比重下降9.面對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我們應該(
)①提前法定退休年齡,釋放更多就業機會②完善和健全社會保障服務體系③大量吸引國外勞動力遷入④采用鼓勵生育政策提高出生率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8.A9.C【解析】8.我國人口首次負增長意味著人口自然增長率小于0,出生率小于死亡率,A正確;人口大量遷出不會導致人口數量變化,B錯誤;人口以較低的增量增長不會出現負增長,C錯誤;老年人口比重會上升,D錯誤。故選A。9.面對人口老齡化問題,應當適當延長退休年齡,穩定勞動供給,①錯誤;大量吸引國外勞動力遷入不現實,③錯誤;完善和健全社會保障服務體系,采用鼓勵生育政策提高出生率,②④正確。故選C。(2024·湖南永州·一模)讀甲、乙兩國人口自然增長率對比表,完成下面小題。國家出生率(%)死亡率(%)甲4.21.7乙0.81.010.與甲國人口特點類似的國家多分布在(
)A.歐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11.關于甲、乙兩國應采取的人口政策或措施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國應控制人口數量 B.甲國應采取早婚早育政策C.乙國應采取晚婚晚育政策 D.乙國應促進人口遷往國外【答案】10.B11.A【解析】10.讀材料可知,甲國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高,屬于傳統型,該類人口增長模式主峰分布在經濟落后的發展中國家,與甲國人口特點類似的國家多分布在非洲,B正確;歐洲、大洋洲、北美洲的經濟相對發達,人口自然增長率相對較低,ACD錯誤。故選B。11.甲國人口自然增長率是2.5%較高;乙國人口自然增長率是-0.2%呈負增長。所以,甲國要提高人口素質,控制人口數量,采取晚婚晚育政策,A正確,B錯誤;乙國要鼓勵生育,可以適當吸引國外人口,CD錯誤。故選A。(2024·甘肅武威·一模)2022年11月15日,全球人口總數達到80億,下圖為世界人口增長曲線(含預測)圖,完成下面小題。12.下列敘述中,可由上圖分析得出的是(
)A.進入21世紀,人口增長速度逐漸放緩 B.18世紀以前,人口增長速度快C.世界人口的數量總趨勢是不斷增長的 D.世界人口的增長速度通常用人口密度來表示13.人口過快增長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是(
)A.勞動力短缺 B.資源和環境壓力增大 C.國防兵源不足 D.撫養老年人的負擔加重【答案】12.C13.B【解析】12.進入21世紀,人口增長速度并未逐漸放緩,A錯誤;十八世紀以前,人口增長十分緩慢,B錯誤;讀圖可知,世界人口的數量總趨勢是不斷增長的,C正確;世界人口的增長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長率來表示,D錯誤,故選C。13.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是人口過多,資源和環境壓力增大,B正確;勞動力短缺、國防兵力不足、社會撫養老年人的負擔加重都屬于人口增長慢帶來的問題,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2024·廣東韶關·模擬預測)廣東省連續10年常住人口規模居全國首位,其中廣州市、深圳市人口超千萬,人才加速向珠江三角洲地區集聚。下表為廣東省及部分地級市人口資料統計表。據此完成下面小題。地區2022年人口數量/萬人比重/%2010年2022年全省12656.8100.00100.00廣州市1881.0612.1714.86深圳市1756.019.9913.87珠海市247.721.501.96汕頭市554.195.174.3814.目前,廣東省是全國第一人口大省,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 B.醫療水平發達C.外省人口遷入 D.海外華僑回歸15.人口大量集聚,為廣東省的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是(
)A.住房壓力減小 B.經濟活力提高C.治安環境改善 D.農業規模擴大【答案】14.C15.B【解析】14.目前,廣東省是全國第一人口大省,主要是因為經濟發展水平高,就業機會多,吸引大量外省人口遷入,C正確;人口出生率、醫療水平、海外華僑對目前廣東人口數量的影響相對較小,ABD錯誤。故選C。15.大量人口遷入對廣東會給廣東提供大量廉價勞動力,緩解勞動力短缺的局面,促進經濟發展,B正確。但也會造成住房壓力增大、治安環境惡化等不利影響,AC錯誤;人口集聚,主要從事的是第二、第三產業,因此對農業規模影響小,D錯誤。故選B。(2024·遼寧鞍山·一模)人口增長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中國是人口拉制的成功典范。下圖示意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口政策的動態調整。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6.2021年我國提出實施“三孩政策”是為了(
)A.解決人口分布不均 B.緩解人口老齡化問題 C.遏制人口增長過快 D.鼓勵人口到鄉村居住17.人口增長過快會帶來哪些社會問題(
)①就業困難②糧食緊缺③住房緊張④勞動力不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16.B17.A【解析】16.根據所學知識分析,2021年我國提出實施“三孩政策”的生育政策是為了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逐步調整完善現行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與社會經濟、資源環境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B正確;“三孩政策”無法解決人口分布不均,目前我國人口增長緩慢,AC錯誤;“三孩政策”不是為了鼓勵人口到鄉村居住,D錯誤。故選B。17.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就業困難、糧食緊缺、住房緊張等都是人口過多帶來的問題,勞動力不足是人口增長過慢帶來的問題,①②③正確,即A正確,④錯誤,排除BCD。故選A。(2024·河北保定·模擬預測)一般認為,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超過7%即進入老齡化社會。歐洲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非常嚴重的地區,下表為某年歐洲部分國家65歲以上人口占比統計。據此完成下面小題。國家65歲以上人口占比(%)英國18.6法國20.7意大利23.5德國22.018.表中四國65歲以上人口占比最高的國家是(
)A.英國 B.法國 C.意大利 D.德國19.表中四國因人口老齡化導致的問題是(
)A.失業人口增多 B.社會負擔加重 C.教育水平下降 D.居住條件變差20.為應對人口老齡化,表中四國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提高人口素質②調整人口政策③增加就業機會④健全養老機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18.C19.B20.C【解析】18.讀圖可知,表中四國65歲以上人口占比最高的國家是意大利,為23.5%,超過了德國、法國、英國。故選C。19.表中四國因人口老齡化導致的問題是勞動力不足,國防兵源不足,社會負擔加重等,B正確,失業人口增多、教育水平下降、居住條件變差是人口增長過快產生的問題,ACD錯誤。故選B。20.由表格數據可知,表中四國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人口老齡化問題,為應對人口老齡化,可采取的措施有調整人口政策,提高生育率,健全養老機制,②④正確;提高人口素質、增加就業機會與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關系不大,①③錯誤。故選C。二、解答題(2024·河南信陽·一模)當把人口中的所有成員按年齡由小到大排序時,位于中間的年齡即年齡中位數。它把人口分為兩個數目相等的部分。下圖為世界部分國家人口年齡中位數變化趨勢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1.從圖中可以看出(
)A.人口年齡中位數主要反映人口自然增長率B.人口年齡中位數主要反映人口分布狀況C.所有發展中國家的年齡中位數始終最低D.預測2050年,韓國年齡中位數最大22.緩解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合理措施有(
)①完善養老保障體系②延遲法定退休年齡③嚴格控制人口出生率④鼓勵發展養老產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21.D22.C【解析】21.人口年齡中位數是將全體人口按照年齡大小順序排列,居于中間位置的那個年齡,年齡中位數將總人口分成兩半,一半在年齡中位數以上,一半在年齡中位數以下。年齡中位數可以反映人口年齡的集中趨勢和分布特征,是考察人口年齡構成類型的重要指標之一,能夠反映出人口的總體年齡結構,不能反映人口自然增長率,A錯誤;人口年齡中位數并不能反映出人口在各國的分布狀況,B錯誤;圖中中國、巴西等發展中國家的年齡中位數較高,中國2050年的年齡中位數預測超過了45歲,C錯誤;讀圖可知,預測2050年,年齡中位數最大的國家為韓國,D正確。故選D。22.緩解老齡化問題應該鼓勵發展養老產業,構建養老服務綜合保障體系,進一步深入推進醫養結合,同時,結合人口結構變化的情況、就業的情況而逐步提高退休年齡來延遲退休,降低社會養老負擔,C①②④正確;緩解老齡化問題應該鼓勵生育,適當放開計劃生育政策,從根本上增加勞動力人口數量,緩解老齡化問題,③錯誤,排除ABD。故選C。23.(2024·甘肅武威·一模)世界人口密度分布與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條件密切相關,下圖是世界人口密度分布。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A地區和C地區人口較稀疏的主要自然原因分別是和。(2)從經濟發展水平看,C地區國家屬于(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中國與該大洲的許多國家在建設、貿易等領域合作廣泛,這種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方式屬于“”(南南合作/南北對話)。(3)B地區所示因紐特人及冰屋,反映出B地區的地理環境特點是;因紐特人就地取材建造了冰屋居住,冰屋的作用是。(4)D地區無定居人口,其所在的大洲是,代表性動物是;當我國處于(季節)時,是考察該地區最理想的時期,此時該大洲會有(極晝/極夜)現象。【答案】(1)緯度高,氣候過于寒冷氣候過于干旱(2)發展中國家南南合作(3)氣候嚴寒防寒保暖(4)南極洲企鵝冬季極晝【詳解】(1)圖中A地位于亞歐大陸的北部,緯度高,氣候寒冷,所以人口稀少;C地區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中,氣候過于干旱,所以人口稀少。(2)C地位于非洲,由于歷史上長期受殖民主義者占領和掠奪,非洲的許多國家經濟發展緩慢,國家都屬于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上,一般把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商談稱為"南北對話",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稱為"南南合作"。中國屬于發展中國家,與非洲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方式屬于"南南合作"。(3)B地位于北美洲北部,北冰洋沿岸,緯度高,氣候終年寒冷,當地的因紐特人建造冰屋居住;冰屋墻體厚,有利于防寒保暖。(4)D地區位于地球的最南端,為南極洲,該大洲的代表性動物是企鵝。南北半球的季節相反。我國位于北半球,當我國處于冬季時,此時南極洲屬于暖季,而且是一年中的極晝時期,有利于進行科學考察。考點02世界的人種、文化、語言、宗教、習俗等(2024·山東濟寧·一模)敘利亞阿勒頗地區的傳統民居“蜂巢屋”是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的,具有圓錐形屋頂,石質基底,墻體厚達80厘米,房屋除一道拱形大門外,沒有一扇窗戶,是一種古老而優越的生態民居。據圖文資料完成下面小題。1.“蜂巢屋”墻體厚達80厘米,其主要作用可能是(
)A.隔熱保溫 B.排泄雨水 C.防御臺風 D.通風散熱2.據圖判斷當地人們信仰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蘭教 D.猶太教【答案】1.A2.C【解析】1.讀材料及圖分析可知,阿勒頗地區氣候特征為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80cm厚的墻體,可以阻隔陽光,減緩夏季室外高溫進入室內,冬季可以保溫,A正確。圓錐形屋頂使冬半年的雨水得以快速流淌,減輕屋頂所承受的壓力,不是墻體厚的作用,B錯誤。阿勒頗地區受不到臺風的影響,C錯誤。通風散熱與窗戶大小關系較大,D錯誤。故選A。2.清真寺的建筑特點是伊斯蘭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最明顯的特點是穹頂和尖塔。這些特點是為了體現伊斯蘭教信仰的核心價值觀和建筑風格而設計的。故選C。3.(2024·廣西防城港·模擬預測)世界上的三大宗教是(
)A.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 B.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C.基督教、伊斯蘭教和印度教 D.基督教、伊斯蘭教和道教【答案】B【詳解】世界上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其中教徒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所以,B正確,ACD錯誤。故選B。(2024·廣西防城港·模擬預測)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是歷史上首次在中東國家舉行的世界杯足球賽,小宇和父母一同去了比賽現場。讀圖,完成下面小題。4.世界杯的舉辦有利于不同人種(
)A.平等交流與交往 B.產生隔閡與分歧 C.增加經濟收入 D.增強身體素質5.人種膚色大致由赤道向兩極逐漸變淺,主要是因為(
)A.海拔高度變化 B.太陽輻射強度變化C.降水量的變化 D.大規模的人口遷移【答案】4.A5.B【解析】4.世界杯是國際體育賽事,通過比賽交流,有利于不同人種之間平等交流與交往。讓不同人種產生隔閡與分歧、增加經濟收入和增強身體素質,不是舉辦世界杯的作用。所以,A正確,BCD錯誤。故選A。5.讀圖可知,低緯度地區,太陽輻射較強,多分布黑色人種,膚色較深,中高緯度地區,太陽輻射較弱,多分布黃色、白色人種,膚色較淺,可判斷出太陽輻射強度變化是人種膚色由赤道向兩極逐漸變淺的主要原因,故排除ACD,選擇B。6.(2024·湖南長沙·模擬預測)第19屆亞運會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我國杭州市舉行,來自西亞國家的大多數運動員使用的語言是(
)A.拉丁語 B.俄語 C.阿拉伯語 D.西班牙語【答案】C【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亞地區除阿富汗外都屬于中東地區,中東地區人種是白色人種,民族是阿拉伯民族,語言是阿拉伯語,信奉伊斯蘭教,C正確,排除ABD,故選C。二、解答題7.(2024·廣西防城港·模擬預測)讀“世界主要語言分布”和“世界人種的分布”圖,回答問題。(1)“世界主要語言分布”圖上,A地區主要是語分布區,B地主要漢語分布區,C地區主要是語分布區。(2)“世界人種的分布”圖①是三大人種中的人種分布,②是三大人種中的人種分布,③是三大人種中的人種分布。【答案】(1)阿拉伯英(2)黑色白色黃色【分析】本大題以“世界主要語言分布”和“世界人種的分布”圖為材料,共設置二道小題,涉及世界語言的分布,人種的分布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分析運用相關地理知識的能力。【詳解】(1)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語言。讀“世界主要語言分布”圖可知,A地區主要是阿拉伯語分布區,B地區主要是漢語分布區,C地區主要是英語分布區。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2)根據體質方面的特征,人類可以分為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三個主要人種。讀“世界人種的分布”圖可知,①位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色人種分布區,有“黑種人的故鄉”之稱;②地處北非是三大人種中的白色人種分布區,③地處亞洲東部是三大人種中的黃色人種分布區。8.(2024·遼寧·一模)【亞太合作共享繁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亞太經合組織(簡稱APEC)是亞太地區重要的經濟合作論壇,也是亞太地區最高級別的政府間經濟合作機構。當地時間2023年11月17日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美國舊金山莫斯科尼中心閉幕。會議發表了《2023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舊金山宣言》。宣言強調,亞太經合組織必須利用技術和經濟進步,繼續釋放本地區的巨大潛力和活力,促進經濟增長,應對包括氣候變化在內的所有環境挑戰。材料二:下圖為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國分布圖。【成員國分布】(1)APEC成員國有21個之多,分布廣泛,除洲和南極洲外,其余大洲均有分布。【成員國差異】(2)各成員國之間經濟、文化等差異顯著,按經濟發展水平,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屬于國家。宗教文化方面,泰國居民主要信奉教。【優勢互補】(3)下圖為APEC成員國服裝生產—銷售模式示意圖。讀圖可知,在APEC成員國服裝生產—銷售過程中,各國的優勢得以突出。澳大利亞擁有優質的,中國可以發揮工業基礎好、市場等優勢,越南具有優勢,這樣的生產模式也使各國的消費者獲得了物美價廉的商品。(從“原料”、“技術”、“勞動力價格”中選擇合適的內容填空)。【互惠共利】《2023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舊金山宣言》指出,亞太經合組織強調致力于以市場驅動方式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包括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議程。為此,亞太經合組織將加強能力建設和技術合作,支持本組織經濟體參與地區全面和高質量發展事業。(4)簡述APEC成員國積極融入亞太區域合作的重要意義。(任答1點)【答案】(1)非(2)發達佛(3)原料勞動力價格(4)有利于加速國際貿易發展;有利于各國、各地區經濟與技術的密切合作;有利于促進各國、各地區共同發展與繁榮等。【詳解】(1)由圖可知,根據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國分布圖,可以判斷出APEC成員國有21個之多,分布廣泛,除非洲和南極洲外,其余大洲均有分布。(2)結合所學知識,根據不同國家之間經濟發展的差異,可以分為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其中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屬于發達國家;中國、菲律賓等國屬于發展中國家。泰國位于東南亞地區,居民主要信仰佛教;加拿大位于北美洲,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3)由圖可知,根據APEC成員國服裝生產—銷售模式示意圖,可以判斷出澳大利亞被譽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擁有優質的原料,中國可以發揮工業基礎好、市場等優勢,越南具有勞動力價格優勢,這樣的生產模式也使各國的消費者獲得了物美價廉的商品。(4)APEC成員國積極融入亞太區域合作的意義重大,有利于促進各成員國經濟的發展,加強各成員國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于促進國際合作,帶來戰略效益;還有利于鞏固和發展亞太地區及周邊國家的關系,促進共同發展。考點03聚落(2024·云南保山·一模)大理地處云貴高原和橫斷山區結合部位,晴天多、晝夜溫差大,多大風天氣。當地白族傳統民居“三房一照壁”,主要由正房,分立兩側的耳房及正房對面的白色照壁組成。下圖為“大理白族傳統民居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1.“三房一照壁”的格局有利于(
)A.收集雨水 B.防風、采光 C.保溫隔熱 D.通風散熱2.當地民居屋頂采用瓦片平鋪、斜坡設計的主要原因是(
)A.追求美觀 B.技術簡單 C.利于排水 D.防風防水3.近年來,白族民居的數量不斷減少,為保護白族傳統民居可以(
)A.居民易地搬遷,發展特色旅游 B.大量拆除,建設現代化城市C.恢復原貌,維持傳統生活方式 D.保護民居特色,傳承地域文化【答案】1.B2.C3.D【解析】1.大理是個多風地區,每年出現的大風日數多,風力又強,對于從各方向吹來的風,就由四合院或“三房一照壁”的平面組合形式來解決。照壁漆成白色,可反射日光為正房提供充足的光線。因此“三房一照壁”的格局有利于防風、采光,B正確,ACD排除。故選B。2.當地民居屋頂采用瓦片平鋪、斜坡設計的主要原因是利于排水,當地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降水較多且集中,C正確;與追求美觀、技術和防水防風關系不大,ABD排除。故選C。3.白族民居是當地的旅游資源,應該加以保護,居民繼續居住,修舊如舊,既保護了民居,又保護了傳統民俗風情,傳承地域文化,D正確;讓居民易地搬遷不利于保留傳統民俗風情,A錯誤;大量拆除,建設現代化城市,會破壞原有建筑景觀,B錯誤;恢復原貌,維持傳統生活方式工程量大,且不現實,C錯誤。故選D。(2024·江蘇徐州·模擬預測)土掌房主要分布在我國云南的高山和河谷地帶,以石為墻基,用土坯砌墻或用土筑墻,墻上架梁,梁上鋪木板、木條或竹子,上面再鋪一層土,經灑水抿捶,形成平臺房頂,不漏雨水,多為平房,不開窗或二層開小窗,屋內設有火塘。全村房屋墻連墻,下一家的屋頂即為上一家的場院,層層而上,直達山頂,堪稱民居建筑文化與建造技術發展史上的“活化石”。下圖是土掌房景觀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4.土掌房以土石為建筑材料的主要原因是(
)A.工程量小 B.降低成本 C.就地取材 D.便于翻新5.土掌房墻連墻,下一家的屋頂即為上一家的場院的主要目的是(
)A.節約土地 B.便于出行 C.加強聯系 D.為了美觀【答案】4.C5.A【解析】4.土掌房為彝族傳統民居,主要分布在我國云南的高山和河谷地帶,土掌房以土石為建筑材料是為了就地取材,C正確。“以石為墻基,墻上架梁,梁上鋪木板”可以看出工程量非常大,A錯誤。修建成本較高,B錯誤。修建困難,不便于翻新,D錯誤。故選C。5.該地主要位于山區,地形崎嶇,土掌房多建于斜坡上,墻連墻,下一家的屋頂即為上一家的場院的主要目的是節約土地,A正確。該地地形崎嶇,出行不便,B錯誤。在一定程度上節約土地,加強了聯系,但加強聯系不是主要目的,C錯誤。這樣的建筑很擁擠,不美觀,D錯誤。故選A。(2024·山東濟寧·一模)敘利亞阿勒頗地區的傳統民居“蜂巢屋”是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的,具有圓錐形屋頂,石質基底,墻體厚達80厘米,房屋除一道拱形大門外,沒有一扇窗戶,是一種古老而優越的生態民居。據圖文資料完成下面小題。6.“蜂巢屋”墻體厚達80厘米,其主要作用可能是(
)A.隔熱保溫 B.排泄雨水 C.防御臺風 D.通風散熱7.據圖判斷當地人們信仰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蘭教 D.猶太教【答案】6.A7.C【解析】6.讀材料及圖分析可知,阿勒頗地區氣候特征為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80cm厚的墻體,可以阻隔陽光,減緩夏季室外高溫進入室內,冬季可以保溫,A正確。圓錐形屋頂使冬半年的雨水得以快速流淌,減輕屋頂所承受的壓力,不是墻體厚的作用,B錯誤。阿勒頗地區受不到臺風的影響,C錯誤。通風散熱與窗戶大小關系較大,D錯誤。故選A。7.清真寺的建筑特點是伊斯蘭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最明顯的特點是穹頂和尖塔。這些特點是為了體現伊斯蘭教信仰的核心價值觀和建筑風格而設計的。故選C。(2024·云南昆明·一模)一方水土,孕育一個地名;一個地名,承載一方文化,地名能夠反映聚落的自然和文化環境特征。讀“滇池周邊地名用字(詞)分類及統計表”,完成下面小題。分類特征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山水動植物姓氏歷史人工建筑經濟方位合計舉例用字(詞)山、梁、崗、箐、沖、坡灣、潭、尾、嘴、漁、螺螄龍、狗、雞、辣子、麻李、張、王、楊、馬烏龍、斗南、富、福、屯、營、衛、所橋、院、門、房、碑、墳、墓、臺街、巷、倉、廠、鐵、銀東、西、南、北、上、中、下、前、后比例15.7%22%10.14%9.50%14.736.72%13.75%7.46%100%8.“黑龍潭”、“萬溪沖”、“廣衛”等地名反映了聚落所在地的(
)A.水源地形歷史 B.地形物產建筑 C.水源地形建筑 D.地形歷史物產9.滇池周邊的地名反映出該區域突出的自然環境特征是(
)A.地形復雜,伴水而居 B.平原廣布,物產豐富C.經濟發達,文化多樣 D.氣候干旱,景觀復雜【答案】8.A9.A【解析】8.由表格可知,“黑龍潭”中“潭”是自然景觀中的水,指水源;“萬溪沖”中的“沖”是自然景觀中的山,指地形;“廣衛”中的“衛”是人文景觀中的歷史,故BCD錯誤,A正確,故選A。9.由表格可知,滇池周邊的地名反應了自然景觀中的地形,水源,動植物分布等要素,人文景觀中的歷史,人工建筑,經濟,方位等要素。從周邊的額自然景觀要素看,該區域突出的自然景觀特征是地形復雜,伴水而居,A正確,BCD錯誤,故選A。(2024·山東濟南·一模)位于臺灣桃園地區素有“千塘之鄉”的美稱。18世紀廣東客家人遷居桃園墾荒,始修埤塘系統。下圖為埤塘系統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0.埤塘系統中(
)A.林區主要用于防風固沙 B.聚落將污水排入蓄水池C.埤塘為稻田提供灌溉水源 D.埤塘為聚落提供生活水源11.埤塘系統反映當地(
)①是城市②是鄉村③全年高溫炎熱④降水季節變化大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10.C11.B【解析】10.臺灣是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林區分布地區地形坡度大,主要用于保持水土,涵養水源,A錯誤;蓄水池位于聚落上游,聚落不會將污水排入蓄水池,B錯誤;埤塘位于稻田上方,為稻田提供灌溉水源,C正確;埤塘位于聚落下方,不適合為聚落提供生活用水,聚落用水應來自上游的蓄水池,D錯誤。故選C。11.埤塘系統以種植業為主,反映當地是鄉村,不是城市,①錯誤、②正確。臺灣是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③錯誤。季風氣候,降水季節變化大,郫塘系統可以蓄洪防旱,反映出當地降水季節變化大,④正確。①③錯誤,②④正確,故選B。(2024·山西臨汾·一模)2024年春季,江西省婺源縣篁嶺梯田上,金燦燦的油菜花競相開放,蔚為壯觀。當地大力打造以“賞花經濟”為特色的“農業+旅游”融合新業態,助推鄉村振興。下圖示意婺源部分村落及周邊地區等高線地形。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該地區村落的分布特征是(
)A.沿等高線分布 B.沿海分布 C.沿等溫線分布 D.沿河分布13.丙村落發展規模較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煤炭資源豐富 B.地處山間河谷地帶C.全年溫暖濕潤 D.地處干支流交匯處14.助推當地鄉村振興的有效措施是(
)A.大量種植水稻 B.擴大采礦業規模C.打造梯田花海 D.拆除全部古村落【答案】12.D13.D14.C【解析】12.圖示區域村落的分布特點是沿河分布,河流沿岸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適合聚落的發展,D正確,ABC錯誤;故選D。13.依據圖例符號判斷可知,如圖中的甲乙丙丁四個村落中,發展規模較大的是丙,丙處地形平坦開闊,位于河流支流與干流的匯合處,水源充足,交通方便,D正確;圖中未體現出煤炭資源豐富,A錯誤;地處山間河谷地帶不是丙村落發展規模較大的原因,B錯誤;江西省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C錯誤;故選D。14.當地海拔在500米以上,以山地為主,不適合大量種植水稻,打造梯田花海有利于保護當地生態環境、保持水土,增加農民收入,有利于振興鄉村,A錯誤,C正確;擴大采礦業規模會破壞自然環境,B錯誤;拆除全部古村落不利于文化遺產保護,D錯誤;故選C。(2024·全國·模擬預測)草屋是埃塞俄比亞傳統部落特色房屋,整體采用竹子和芭蕉葉編織而成,借助高大的竹竿架起,外面再覆蓋一層防雨的竹葉,建成后形如一頭大象,故又稱“象屋”。“象屋”必須在干燥季節建造,由于白蟻的侵蝕以及潮濕地面的腐蝕,“象屋”每隔3年就要修整一次。讀“象屋”景觀圖及當地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完成下面小題。15.建造“象屋”要避開的月份是()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16.“象屋”每隔3年就要修整一次的原因是()A.生物蠶食嚴重 B.洪水侵襲頻發C.風力侵蝕嚴重 D.人為磨損嚴重【答案】15.C16.A【解析】15.由題干可知,草屋必須在干燥季節建造,由于白蟻的侵蝕以及潮濕地面的腐蝕,草屋每隔3年就要整理一次。由氣候類型圖分析可知,當地是熱帶草原氣候,建造“象屋”需要避開的月份是7-9月,此時是雨季,降水多,每隔三年需要整理一次的原因是生物(白蟻)蠶食嚴重。故選C。16.由上述分析可知,建造“象屋”需要避開的月份是7-9月,此時是雨季,降水多,每隔三年需要整理一次的原因是生物(白蟻)蠶食嚴重。A正確,BCD錯誤。故選A。17.(2024·黑龍江佳木斯·一模)麗江古城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其主要特色是(
)A.三眼井 B.桃花源里人家 C.坎兒井 D.碉樓【答案】A【詳解】古城建筑,經過了無數朝代的洗禮,飽經滄桑,整合各民族和文化的特點。麗江三眼井是利用地下噴涌出的泉水源,依照地勢高差修建成三級水潭。并對3個水潭的功能與用途進行嚴格區分,并約定俗成,形成古風民俗,A正確;被稱為“桃花源里人家”的是皖南古村落;坎兒井是在干旱地的勞動人民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創造的一種地下水利工程,主要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碉樓主要分布在藏區;排除BCD。選A。(2024·江蘇徐州·模擬預測)2023年3月27日下午,貴州省第一屆“美麗鄉村”籃球聯賽總決賽在黔東南臺盤村圓滿落下帷幕。下圖示意貴州省地級行政區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空間分布情況。完成下面小題。18.下圖中符合當地特色的傳統民居建筑是(
)A.B.C. D.19.黔東南正在走向一條生態型產業發展道路。當地發展符合因地制宜原則的是(
)①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傳統手工業②依托豐富多彩的文化資源發展相關產業③資源稟賦優越,布局先進制造業④工業基礎雄厚,發展生態型產業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答案】18.A19.C【解析】18.讀圖可知,A為南方山區的吊腳樓,B為黃土高原的窯洞,C為北方地區的四合院,D為皖南徽州粉墻黛瓦的民居。貴州省位于我國南方地區,傳統民居建筑應為吊腳樓。故選A。19.貴州少數民族眾多,少數民族地區的手工業產品深受人們喜愛,可依據當地特有的優勢發展傳統手工業,①正確;貴州少數民族眾多,加上漢族,可以依托豐富多彩的文化資源發展相關產業,②正確;貴州省經濟欠發達,制造業基礎相對薄弱,不利于布局先進制造業,③錯誤;貴州工業基礎薄弱,④錯誤。故選C。(2024·海南海口·二模)M縣在創定縣城內精準扶貧方案時,規劃將某個村實行生態搬遷。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0.綜合圖上信息來看,該村最適宜選址在(
)A.甲 B.乙 C.丙 D.丁21.搬遷后,該村適宜重點開展的生產經營活動是(
)A.開采礦山 B.種植水稻C.種植棉花 D.水上漂流【答案】20.A21.C【解析】20.據圖可知,在M縣區域內,甲地附近有時令河,有水源,且綠洲面積大,數量多,環境承載力大,適合生態搬遷選址,A正確。乙不在M縣內,B錯誤;丙綠洲面積小,水源不足,C錯誤;丁附近是地質公園,且沒有河流和綠洲,D錯誤。綜上,BCD錯誤。故選A。21.根據圖中信息,可推斷沒有礦產信息,所以不適合開礦,A錯誤;水稻需要大量的水源才能夠種植,時令河的存在說明此處氣候干旱,B錯誤;綠洲水源充足,適合種植棉花,C正確;該區域氣候干旱,多荒漠景觀,河流為時令河,不適合水上漂流。綜上ABD錯誤。故選C。(2024·山西晉中·一模)農耕文化是在進行長期農業生產活動中形成的一種風俗文化,是我國寶貴的財富,古村落是培育農耕文化的根源和基因。圖示意山西省農耕型古村落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2.圖中古村落主要分布在(
)A.山脈沿線 B.河流沿岸 C.山西北部 D.省界附近23.在社會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對古村落應該(
)A.任其荒廢 B.隨意開發 C.推倒重建 D.保護研究【答案】22.B23.D【解析】22.由圖中可看出,主要沿河流分布,河流可以為村落提供水源、水產品、交通等,B正確;山西省農耕型古村落并不分布在山脈附近、省界附近,AD錯誤;集中分布在中部和南部,C錯誤。故選B。23.結合所學知識,古村落屬于文化遺產,是連接民族情感紐帶,保護古村落能保持民族文化的傳承,我們要切實保護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而不能任其荒廢、隨意開發、推倒重建,D正確,ABC錯誤。故選D。(2024·安徽·模擬預測)篁嶺是位于江西婺源的古村落。該村落坐落在海拔500米的山崖上,當地居民自祖輩起就在屋頂上用竹匾(一種器具)晾曬作物。每當日上山頭,老式民居與曬架上的豐收成果就會組成一幅古村秋畫,這就是聞名遐邇的“篁嶺曬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4.形成“篁嶺曬秋”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當地(
)A.光照充足 B.地形崎嶇C.河網密布 D.動植物資源豐富25.每年春季,婺源漫山遍野花團錦簇,美不勝收。此時到這里旅游,游客最需要準備的物品是(
)A.防寒衣物 B.防曬物品 C.防雨物品 D.薄衣短衫【答案】24.B25.C【解析】24.根據材料該地房屋坐落在海拔500米的山崖上,且梯田環繞可知該地地形較崎嶇,平坦開闊的空地較少,使得晾曬作物較為不便。為解決晾曬作物的難題,聰明智慧的婺源人想到了用竹匾在屋頂上晾曬作物。光照充足、河網密布、動植物資源豐富對形成“篁嶺曬秋”現象的影響較小,故B項正確,ACD錯誤。故選B。25.江西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春季雨季到來,降水較多,游客需提前做好防雨準備,C正確;由于春季雨季的到來使太陽輻射相對較弱,不需多準備防曬物品,B錯誤;該地位于亞熱帶,春季氣溫回暖,溫度升高,不需要防寒衣物,A錯誤;薄衣短衫一般在夏季旅游需要準備的物品,D錯誤。故選C。26.(2024·云南昆明·一模)特色民居往往能夠反映出一個地區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①所在地區終年炎熱干燥,高腳屋通風散熱B.②所在地區降水較少,黃土廣布,窯洞便于游牧C.③所在地區氣候嚴寒,冰屋低矮厚實,防風保暖D.④所在地區氣候嚴寒,冰雪多,蒙古包防寒保暖【答案】C【詳解】①是高腳屋,所在地區位于東南亞,全年高溫潮濕,通風防潮散熱,A錯誤;②是窯洞,所在地區是我國黃土高原地區,黃土廣布,就地取材,人們開鑿窯洞作為居所,冬暖夏涼,不適合游牧。黃土高原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B錯誤;③是雪屋,由于氣候嚴寒,冰屋低矮厚實,防風保暖,C正確;④是蒙古包,所在地區是內蒙古高原,為濕帶大陸性氣候,具有冬冷夏熱的特點,D錯誤。故選C。(2024·湖北·模擬預測)聚落是人類聚居和生活的場所,聚落的形成和發展與環境密切相關。圖為我國某地聚落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7.該聚落總體形態及其影響因素是(
)A.團塊狀氣候因素 B.團塊狀地形因素C.條帶狀經濟因素 D.條帶狀河流因素28.以下民居景觀最可能出現在圖中的是(
)A. B.C. D.【答案】27.D28.C【解析】27.聚落往往形成于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勢平坦的地區,條件優越的平原地區聚落往往呈團塊狀,河流沿岸一般呈條帶狀。由圖可以看出,這里的聚落是呈條帶狀,這是因為聚落是沿河分布,受河流的影響,D正確,ABC錯誤。故選D。28.讀圖分析,選項A是西亞干燥地區的民居,墻厚、窗小;選項B是極地地區的雪屋;選項C民居依河流而建;選項D是蒙古包,分布在草場廣布、畜牧業發達地區,結合上題分析,可知最有可能出現在圖中的民居景觀是選項C中民居。故選C。(2024·河南駐馬店·一模)甘肅敦煌莫高窟和河南龍門石窟均為世界文化遺產,是我國古代文化藝術的瑰寶。目前,兩大石窟的保護面臨著不同的問題。下圖為兩大石窟位置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9.敦煌莫高窟和龍門石窟面臨的主要問題分別是(
)①風沙侵蝕②雨水滲透③地震威脅④洪水淹沒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30.保護敦煌莫高窟的有效措施是(
)①建設防沙林②搭設防雨棚③草方格固沙④疏通排水溝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1.游客參觀游覽,應該(
)①開閃光燈拍照②不亂扔廢棄物③安靜有序游覽④不去觸摸文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29.A30.C31.D【解析】29.由材料可知,敦煌莫高窟因地處西北地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風沙侵蝕,①正確;龍門石窟地處溫帶季風氣候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雨水沖刷、滲透,②正確;洪水淹沒、地震威脅對敦煌莫高窟和龍門石窟的保護影響較小。①②正確,A正確,③④錯誤,排除BCD。故選A。30.敦煌莫高窟地處西北內陸地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風沙侵蝕,有效的保護措施包括建設防護林和草方格固沙,①③正確,C正確;敦煌莫高窟屬于溫大陸性氣候,降水少,氣候干旱,不需要搭設防雨棚和疏通排水溝,②④錯誤,排除ABD。故選C。31.游客參觀游覽時,要文明有序,保護文化遺產,應該不亂扔廢棄物,要安靜有序游覽,不去觸摸文物,不可開閃光拍照,②③④正確,D正確;①錯誤,排除ABC。故選D。(2024·廣東東莞·模擬預測)某區域有一種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傳統民居——黃土塔古建筑群,歷史學家稱其為“蜂巢屋”,一般由3至4座土塔相連,主要用泥土混合茅草、麥穗等蓋成。結合“蜂巢屋”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32.該建筑群位于(
)A.東南亞 B.歐洲西部 C.南極地區 D.中東地區33.該建筑群反映了當地(
)A.氣候干旱 B.河網密布 C.降水豐富 D.土壤肥沃【答案】32.D33.A【解析】32.據所學知識可知,東南亞和歐洲西部降水較多,不可能出現這種建筑,AB錯誤;南極地區,冰天雪地,沒有這種建筑材料,C錯誤;西亞地區是熱帶沙漠氣候,高溫少雨,符合題意,故選D。33.讀圖可知,該建筑群主要用黃土混合其他東西而蓋,墻厚窗小,說明該地區降水稀少,反映了當地氣候干旱,故選A。(2024·全國·模擬預測)客家圍屋又被稱為圍龍屋,主要分布于廣東梅州、惠州等地,一般都有三百年至八九百年歷史。建筑材料多為磚瓦土坯結構(在土中摻石灰,用糯米飯、雞蛋清作黏稠劑,以竹片、木條作筋骨,夯筑墻厚1米以上),部分大圍屋居住著上百戶人家。圍屋前半部為半月形池塘,后半部為半月形的房舍建筑。建筑物前低后高,錯落有致。讀“客家圍屋景觀圖”(圖),完成下面小題。34.客家圍屋民居體現了其文化(
)A.開放包容性強 B.擴張進攻性強C.謙虛恭謹性強 D.凝內御外性強35.客家圍屋建筑的特點為(
)A.采用土墻建筑,防雨水侵蝕功能差 B.有利于客家人和原住居民的和諧共處C.半月形設計有利于收集雨水資源 D.前低后高,錯落有致,有利于采光、通風、排洪【答案】34.D35.D【解析】34.根據材料,客家圍龍屋民居前半部為半月形池塘,后半部為半月形的房舍建筑,開放性弱,A錯誤;客家圍龍屋民居擴張進攻性弱,B錯誤。客家圍龍屋民居主要體現的是防御性強,并且大圍龍屋內部居住著上百戶人家,體現凝內,并未體現謙虛恭謹性,C錯誤。圍龍屋就是堡壘,圍龍屋前半部為半月形池塘,后半部為半月形的房舍建筑,且墻體特別厚,它的防御功能上升到首位。客家圍龍屋民居體現凝內御外性,D項正確。故選D。35.結合材料可知,客家圍屋在修筑過程中墻壁經過反復的夯筑,下厚上薄,厚處可達1.5m,且上部有瓦遮擋,防雨水侵蝕的能力強,A錯誤。客家人原是中原一帶漢民,因戰亂、饑荒等各種原因被迫南遷,且客家人是單獨住在一起,不利于與原住居民的和諧,B錯誤。南方降水多,圓形設計不是為了收集雨水資源,C錯誤。讀圖可知,圍龍屋前低后高,錯落有致,有利于采光、通風、排洪,D正確。故選:D。(2024·全國·模擬預測)海草房以海草為屋頂材料,以石塊作為墻體,是山東省某地區極具地方特色的生態民居。讀海草房景觀圖(如圖),完成下面小題。36.厚實的尖形屋頂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A.排雪排雨 B.保溫防震 C.降溫祛濕 D.防猛獸侵襲37.如今現存海草房的自然村落已經很少,這將會(
)A.促進房屋造型多樣化 B.緩解耕地的緊張狀況C.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 D.影響傳統文化的傳承【答案】36.A37.D【解析】36.厚實的尖形屋的所起的作用有利于夏季避雨隔熱,冬季防寒保暖,排雪排雨,A正確;墻體為石塊,對防震作用不大,B錯誤;海草的排水作用不是很好,所以祛濕作用小,C錯誤;海草不利于防猛獸,D錯誤。故選A。37.海草房的村落減少甚至消失,會使房屋造型更少,A錯誤;海草房變少并不能緩解耕地緊張,也不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BC錯誤;海草房屬于傳統民居,其形成的自然村落體現了我國豐富的傳統文化,海草房的村落減少,不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D正確。故選D。二、解答題1.(2024·河南信陽·一模)地坑院是建造在土塬之上,即在地面向下挖一個深達6~10米的巨型四方大坑,再于地坑中四壁開鑿窯洞,構成布局類似于北京四合院的地下窯洞式住宅,堪稱因地制宜的建筑典范。讀地坑院景觀圖,回答下列問題。
【地理位置】河南省三門峽市廟上村是我國地坑院保存最為完好的村落,因此該村入選了《中國傳統村落名錄》。(1)讀河南省行政簡圖,三門峽市位于河南省的部,三門峽市廟上村之所以能在地坑中四壁開鑿窯洞,其有利的自然條件是。【建筑特點】修建地坑院時,人們先在平地上挖出方形的坑,然后在地坑的四壁挖出窯洞。大多數人家的院中會栽一棵高大落葉喬木,樹冠冒出地面,以防外人不小心掉進地坑……(2)“地坑院”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天人合一”的營造思想,其建筑特點是。(3)地坑院反映出當地的自然環境特征是。(4)請推測地坑院院中栽種高大落葉喬木的主要作用。【遺產保護】2011年“地坑院營造技藝”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居住條件也正逐步發生巨大變革。人們逐漸從地下走向地上,地坑院正被一座座磚瓦房所替代,尤其是年輕人更把地坑院看作是貧窮的體現,如今極少再有人建造地坑院了。(5)地坑院的保護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請你為保護地坑院這一文化遺產獻計獻策。【答案】(1)西黃土直立性強(2)因地制宜,造價低廉、窯洞冬暖夏涼(3)土層深厚(4)高大落葉喬木可警示行人此處有坑,防止行人墜入;落葉喬木夏季枝繁葉茂,遮陰納涼效果好,冬季落葉后,可讓陽光進入窯洞,利于提高窯洞溫度。(5)對遺存的地坑院進行加固和修繕,發展民俗文化旅游等。【詳解】(1)讀河南省行政簡圖,三門峽市位于河南省的西部,地坑院所在黃土高原地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地坑中四壁可以開鑿窯洞的有利條件是黃土直立性強。(2)讀圖可知,"地坑院"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天人合一"的營造思想,其建筑特點是因地制宜,造價低廉、窯洞冬暖夏涼,適應該地區氣候特點。(3)黃土高原的景觀特點是千溝萬壑,黃土土層深厚、直立性強。地坑院反映出當地的自然環境特征是土層深厚。(4)地坑院位于地勢平坦的黃土塬面上不易被行人發現,院中種植高大喬木,樹冠高出地面,可警示行人此處有坑,防止行人墜入;黃土高原夏熱冬寒,落葉喬木夏季枝繁葉茂,遮陰納涼效果好,冬季落葉后,可讓陽光進入窯洞,利于提高窯洞溫度。(5)保護地坑院的合理措施是對遺存的地坑院進行加固和修繕,保留村落的原始生態,滿足外來旅游者的體驗需求,發展民俗文化旅游等。2.(2024·陜西渭南·一模)西安某中學學生分組開展了以“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為主題的探究式學習活動。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學習任務。【民居篇】圖1為四大地理區域圖及其部分民居。(1)甲、乙兩區域的分界線是(填山脈名稱)—(填河流名稱)一線,確定這條分界線考慮的主導因素是。(2)甲地民居墻體厚是為了,乙地民居屋頂坡度大是為了。【飲食篇】圖2為番茄及其習性特點圖,圖3為烏魯木齊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番茄是新疆飲食中的重要食材。比如,新疆面片味道鮮美主要得益于番茄汁濃郁。◆番茄是一種喜溫、喜光、半耐旱蔬菜。◆新疆番茄顏色鮮艷,酸甜可口,以品質優良而著稱。(3)新疆的氣候為番茄的種植提供了有利條件。讀圖3,完成下列框圖。①;②。【服飾篇】圖4為藏袍及其特點圖,圖5為拉薩某日氣溫變化曲線圖。◆傳統藏袍多用牦牛和藏羊的皮毛為原料。◆特點是長袖、寬腰、大襟。◆穿法獨特,白天氣溫較高時,將長袖脫下系于腰間;夜晚,寬腰肥大的衣服還可以當被蓋,保溫防寒。(4)分析藏袍與該地自然環境的關系:。(答出兩點)【答案】(1)秦嶺淮河氣候(2)防寒保暖排水方便(3)充足少(4)藏袍多以皮毛為原料,是由于當地以畜牧業為主,多用牦牛和藏羊的皮毛,就地取材;藏袍長袖、寬腰、大襟,穿法獨特,是為了適應當地晝夜溫差大的氣候特點。【詳解】(1)讀圖可知,甲為北方地區,乙為南方地區,兩地區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該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與1月0℃等溫線和800mm年等降水量線吻合,劃分這條分界線的主導因素是氣候。(2)讀圖可知,甲位于我國北方地區,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墻體厚是為了防寒保暖;乙位于我國南方地區,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全年降水量較大,屋頂坡度大是為了便于排水。(3)新疆位于我國西北地區,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夏季氣溫高,熱量充足,晝夜溫差大,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強,有利于農作物生長。(4)青藏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一向以其獨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觀聞名于世,海拔高,氣溫低,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氣溫日較差大;藏族傳統藏袍,長袖、寬腰、大襟,適應高原溫差大、氣溫相對較低的環境。由于氣溫日較差較大,藏袍的穿戴方式甚至在同一天內也不一樣。同時當地以畜牧業為主,多用牦牛和藏羊的皮毛,取材便利。3.(2024·湖南·模擬預測)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中國傳統村落是指民國以前建村,建筑環境、建筑風貌、村落選址未有大的變動,具有獨特民俗民風,雖經歷久遠年代,但至今仍為人們服務的村落。傳統村落不僅有美學價值,而且對完善新農村規劃、提高城市建設水平都具有借鑒價值。材料二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皖南古村落,以西遞、宏村為代表,保持了中國傳統的古村落面貌,村莊背依青山,清流穿村而過,白墻黑瓦的古民居與秀美的田園風光融為一體,被譽為“桃花源里人家”。(1)聚落是人們的聚居地,主要形式有鄉村和城市,從景觀特色看,皖南古村落屬于。居住在鄉村的人們一般從事的生產活動是。(2)聚落分布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皖南古村落以和為代表。(3)由于自然和社會的原因,我國的傳統聚落正在逐漸減少,面對這種狀況,我們應該怎樣保護皖南古村落?【答案】(1)鄉村農業生產(2)西遞宏村(3)我們應當加強皖南古村落遺產的科學管理,建立“政府為主、企業為輔、社會參與”的傳統聚落保護機制,把傳統聚落保護開發納入科學化、規范化、法制化的軌道。【詳解】(1)聚落是人們的聚居地,主要形式有鄉村和城市,從景觀特色看,皖南古村落屬于鄉村。居住在鄉村的人們一般從事的農業生產活動是耕作(或放牧、捕魚)。(2)聚落分布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皖南古村落以西遞和宏村為代表。聚落形成與發展的主要條件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自然資源豐富、交通便利、地形平坦、氣候適宜等。(3)我們應當加強皖南古村落遺產的科學管理,建立“政府為主、企業為輔、社會參與”的傳統聚落保護機制,把傳統聚落保護開發納入科學化、規范化、法制化的軌道。應樹立大環境的觀念,以科學的和對文化遺產負責的態度去保護皖南古村落,使之能夠成為惠及子孫后代的永久財富,以它的可持續性發展來維護皖南古村落文化生態的平衡與健康發展。4.(2024·湖北·模擬預測)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地理實踐探究學習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請同學們完成下面的地理探究活動。探究主題:自然環境對聚落形成和發展的影響。.【問題鏈,究過程】(1)地形對聚落的形成與發展的影響從圖可以看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填地形類型)地區,該地區地形平坦、聚落分布較多,而相比較在海拔較高的高原,山地人口少。(2)氣候對聚落的形成與發展的影響氣候溫和濕潤的地區聚居的人口多,聚落也較多,且規模較大;氣候寒冷的兩極地區、極端干旱的地區和氣候過于的熱帶雨林地區人口少,聚落也少。聚落的特色民居也受當地氣候影響明顯。東南亞熱帶地區生活的人們,其民居最有可能是下圖中的,它的特點為。(3)水源對聚落的形成與發展的影響水源影響農業灌溉以及人類生活用水,例如,世界文明多為大河文明,以中國為例,中華文明起源于黃河流域,河流孕育農業和人類,聚落多分布于。【下結論,拓思維】(4)聚落形成的有利條件有:地形平坦、溫暖濕潤的氣候、充足的水源。你認為聚落的形成(是/否)只有自然因素,說出你的觀點并補充其它利于聚落發展的條件。(列舉兩條即可)【答案】(1)平原(2)沙漠濕熱木樓底層架空、屋頂坡度大(3)河流沿岸(4)否交通便利、經濟發達等【詳解】(1)從“不同海拔地區的人口分布圖可以看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區,該地區地形平坦,聚落分布較多,海拔較高的高原山地地形崎嶇,人口少。(2)氣候溫和濕潤的地區聚居的人口多,聚落也較多,且規模較大,如亞洲東部、亞洲南部、歐洲西部和北美洲東部等地區人口多,聚落也多;氣候寒冷的兩極、干燥的沙漠地區和氣候濕熱的熱帶雨林地區人口少,聚落也少,聚落的建筑特征受氣候的影響,東南亞熱帶地區主要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降水多,生活的人們,其傳統民居是通風透氣的木樓,底層架空、墻體高、屋頂坡度大,通風散熱,有利于排水,適宜濕熱的候環境。(3)水源的有無、遠近影響農業灌溉,以及人類生活用水,例如,世界文明多為大河文明,以中國為例,中華文明起源于黃河流域,河流孕育農業和人類,同時,水源也影響交通運輸,聚落多分布于河流沿岸,該地區地形平坦、水源充足。(4)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分布,多分布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資源豐富、氣候適宜等自然條件優越的地方;除自然因素外,社會經濟因素也會影響聚落的形成,如交通便利、經濟發達的地區有利于聚落形成。考點04發展與合作(2024·河北唐山·模擬預測)2023年,我國某公司率先研發出高智能芯片。無論是在智能手機領域、5G技術還是智能芯片設計,該公司都展現了中國科技企業的創新實力。該公司某品牌手機的1000多個元器件中,中國企業提供了80個組件,射頻前端發射和接收信號設備等核心組件主要來自其他國家。讀該公司某品牌手機主要零部件來源表,完成下面小題。零部件攝像頭屏幕處理器電池玻璃國家德國韓國中國中國美國1.該公司某品牌手機零部件來源于全球各地,反映了當前國際經濟形勢為(
)A.存在國際商業惡性競爭 B.經濟全球化C.各國經濟發展獨成一體 D.文化全球化2.該公司的發展啟示我國工業需進行轉型升級,下列措施合理的有(
)①加大礦產資源開采力度②積極開展合作③引進高新技術④鼓勵科技創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B2.D【解析】1.由材料可知,某品牌手機的1000多個元器件中,中國企業提供了80個組件,射頻前端發射和接收信號設備等核心組件主要來自其他國家。這反映了當前國際經濟形勢為國際合作與經濟全球化,B正確。該材料不能體現惡性競爭,A錯誤。反映各國經濟發展要相互合作,不能自成一體,C錯誤。跟文化全球化無關,D錯誤。故選B。2.該公司的手機核心部件很多來自外國,該公司的發展啟示我國工業需進行轉型升級,下列措施合理的有②積極開展合作;③引進高新技術;④鼓勵科技創新,我國必須要重視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不斷加強我國的科技創新能力,②③④正確。加大礦產資源開采力度不能提高科技水平,①錯誤。故選D。(2024·吉林長春·一模)RCEP即《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是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東盟十國共15方成員制定的協定。簽署RCEP是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重要一步,對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穩定全球經濟具有標志性意義。左圖為15個RCEP成員國分布圖,右圖為世界局部板塊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3.關于15個RCEP成員國的敘述,正確的是(
)A.都與我國陸上相鄰 B.均為發展中國家C.大多數位于東半球 D.均為亞洲的國家4.成員國中的日本和印度尼西亞都是多火山、地震的島國,與兩國火山、地震都相關的板塊是(
)A.南極洲板塊與美洲板塊 B.美洲板塊與太平洋板塊C.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 D.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5.日本和澳大利亞的工業都很發達,與日本相比澳大利亞發展工業的最大優勢是(
)A.礦產資源豐富 B.交通更為便利C.生物資源豐富 D.消費市場更廣6.各國積極參與推動RCEP,其共同目的主要是(
)A.鞏固富國更富的地位 B.促進區域內的經濟合作C.加劇成員國間的競爭 D.消除各國間的經濟差異【答案】3.C4.D5.A6.B【解析】3.讀圖可知,15個RCEP成員國中多數國家與我國陸上不相鄰,A錯誤;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為發達國家,B錯誤;多數位于20°W以東、160°E以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美容儀器在皮膚保養技術的研究進展考核試卷
- 棉花加工機械的精密加工技術考核試卷
- 蔬菜加工實驗室安全操作規程考核試卷
- 藝術品市場國際化推廣考核試卷
- 石棉制品在工業加熱設備的保溫考核試卷
- 礦山機械智能傳感器研發考核試卷
- 航運物流服務質量評價考核試卷
- 貨代企業客戶關系深化與價值創造考核試卷
- 椎管內麻醉護理要點
- 高性能工業設備定期檢查及預防性維護保養協議
- (統編版2025新教材)歷史八下期末復習考點講解(1-19課)
- 750t履帶吊安裝拆卸安裝方案
- 2025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建設與醫療信息化人才培養與引進報告
- 北京市東城區2025年高三二模生物學試卷(有答案)
- 【課件】2025年中考地理復習課件:廣西鄉土地理
- 2025年高考政治三輪沖刺:短評類主觀題練習題(含答案)
- 人教版八年級英語下冊Unit 9 Section A單詞詞匯課件
- 2024統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第18課《清朝的邊疆治理》教學設計
- 2025年初級消防員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中考數學二診試卷(含部分答案)
- 氣道凈化護理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