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高淳區四校聯考2024年中考五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江蘇省南京高淳區四校聯考2024年中考五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江蘇省南京高淳區四校聯考2024年中考五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江蘇省南京高淳區四校聯考2024年中考五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江蘇省南京高淳區四校聯考2024年中考五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南京高淳區四校聯考2024年中考五模歷史試題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史學家陳旭麓認為:“從林則徐‘開眼看世界’開始,進而‘中體西用’,進而自由平等博愛,進而民主和科學……每一步都伴隨著古今中西新舊之爭”。其中“中體西用”與“民主和科學”這兩“步”應指()A.洋務運動與新文化運動B.戊戌變法與辛亥革命C.戊戌變法與新文化運動D.洋務運動與辛亥革命2.“作為晚清狀元,張謇提出‘父教育,母實業’的思想,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張謇的企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迅速發展,但到(20世紀)20年代中期,就開始每況愈下了。“以下對張謇事業興衰的理解中,不正確的是()A.張謇提出的“父教育,母實業”思想體現了他發展經濟與重視人才并舉的思想B.歐洲列強忙于一戰,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有利于張謇企業的迅速發展C.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工業發展的措施也是張謇企業發展的原因之一D.20年代中期張謇企業每況愈下的重要原因來自于經濟大危機的影響3.標志馬克思主義誕生的重要文獻是A.《獨立宣言》 B.《人權宣言》 C.《拿破侖法典》 D.《共產黨宣言》4.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精神血脈,是社會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下列人物中,屬于民族英雄的有()①鄭成功②戚繼光③文天祥④關天培⑤張自忠⑥左權A.①②④⑤⑥B.③④⑤C.②③④⑤⑥D.①④⑥5.15世紀西方學者、藝術家、政治家甚至普通民眾流行寫自傳,這一時期自傳的數量比500至1400年之間近千年寫就的自傳總和還要多。這主要是因為()A.印刷術的大進步 B.人文主義的價值觀興起C.地理大發現的影響 D.基督教思想的宣傳教育6.2016年,巴西將舉辦31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歷史上的巴西曾是()的殖民地。A.葡萄牙B.西班牙C.英國D.法國7.下面表格中的內容突出反映了科技革命的哪一特點成果蒸汽機電動機無線電雷達原子能晶體管激光器發明到應用的時間84年65年35年15年6年7年1年A.科技進步的因素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各種因素中的比重不斷上升B.科學技術在各個領域之間相互滲透,一種技術的發展會引發多種技術的革命C.科學技術的巨大進步促進了世界經濟結構的變化,改善了人們的生活D.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大大加快8.“百代都行秦政制”指的是秦朝開創的制度被以后歷代王朝基本沿用。這個“制”包含了下列哪一項內容A.科舉制B.分封制C.郡縣制D.行省制9.某法律文件中寫到:“在有人類事物的發展過程中,當一個民族必須解除其和另一個民族之間的政治聯系,并在世界各國之間依照自然法則和上帝的旨意,取得獨立和平等的地位時,出于對人類公意的尊重,必須宣布他們不得不獨立的原因。”此文件頒布A.確立了議會高于王權的原則 B.宣告了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C.否定了封建專制和封建等級制度 D.體現了三權分立,互相制約10.列寧的新經濟政策和羅斯福“新政”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兩者最根本的相似之處是()A.都是在戰后經濟困難時推行的B.都把對工業的調整作為中心措施C.都允許多種經濟并存D.都采取了國家強制干預經濟的方式11.“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的說法,以文化鏈的形式,概括出華夏神州對人類社會所貢獻出的精神財富,這是我國古代文學藝術寶庫中四顆璀璨的明珠,也是世界藝術之林中的寶貴財富。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唐朝杜甫的詩充滿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濃郁的浪漫情懷B.詞在唐朝時已經出現,經五代到兩朱,成為宋代主要的文學形式之一C.南宋的辛棄疾,其內容多數與抗金活動有關D.元曲把音樂、歌舞、動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12.下圖是抗日戰爭時期的一幅漫畫,圖中日本侵略者左腳深陷中國大陸,右腳艱難邁向太平洋。下列符合其主題的是A.日本企圖從海上封鎖中國B.國共開始合作抗日C.中國抗戰牽制了日軍主要兵力D.日本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1956年底,我國完成了三大改造。請簡述:三大改造完成的歷史意義14.請列舉出五四運動的口號15.人類文明具有多元性,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交流融合,匯成了人類文明奔流不息的長河,請回答:(1)古代亞非文明被稱為大河文明,為什么?古希臘作為海洋文明的代表性國家,它的哪個城邦所實行的民主政治開啟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2)中華民族十分注重與其他文明的交流,請舉出隋唐時期中華文明與其他文明相互交融的兩例史實。(3)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中體西用”意思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即維持中國的政治體制。結合課本所學,19世紀60——90年代洋務派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維護清朝統治,掀起了一場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等人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掀起了一場新文化運動,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不符合題意;所以選擇A。2、D【解析】

閱讀題文所給提示信息:“以下對張謇事業興衰的理解中,不正確的”,要求選出與之相關的錯誤選項,根據所學知識,一戰結束后,歐洲列強卷土重來,進入20年代,隨著國際關系的調整和經濟的恢復,列強不斷擴大對華資本輸出和商品傾銷,選項中D符合題意,故選D。3、D【解析】

1848年,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了《共產黨宣言》,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D符合題意;《獨立宣言》標志著美國的誕生,A排除;《人權宣言》是法國大革命期間頒布的資產階級文件,B排除;《拿破侖法典》是1804年拿破侖頒布的文件,成為資本主義各國立法的典范,C排除;故選D。4、A【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中國歷史上反對外來侵略的都是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①鄭成功收復,驅逐了荷蘭殖民者,②戚繼光抗倭,使東南沿海倭患基本解除,④關天培在虎門之戰中抗擊英軍,⑤張自忠、⑥左權是抗日戰爭中犧牲的民族英雄。而③文天祥抗元,屬于中華民族內部的矛盾。所以屬于民族英雄的有①②④⑤⑥,A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B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5、B【解析】

依據題干“15世紀西方學者、藝術家、政治家甚至普通民眾流行寫自傳,這一時期自傳的數量比500至1400年之間近千年寫就的自傳總和還要多”,可見歐洲人流行寫自傳體現了人對自我價值和個人人生經歷的重視,印刷術傳入歐洲能夠推動西方文化的發展,但不能推動西方人流行寫自傳,故A不符合題意。結合所學知識,15世紀是文藝復興在歐洲深入開展的時期,伴隨著文藝復興運動的發展,人文主義思想的傳播,人文主義價值觀興起,人們開始關注“人”本身,關注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幸福,15世紀西方學者、藝術家、政治家甚至普通民眾流行寫自傳的史實反映的就是這一現象,故B符合題意。15世紀是地理大發現的時代,能夠推動人們追求財富、傳播宗教等思想觀念的變化,但不能推動人們寫自傳的改變,故C不符合題意。基督教會宣揚禁欲主義,鼓吹以神為中心,與題干不符,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6、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十五六世紀,西班牙、葡萄牙入侵南美洲,消滅了印加、阿玆特克兩個南美土著的帝國,將南美洲大部分土地據為己有,并奴役南美洲的土著,巴西就是葡萄牙的殖民地,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7、D【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工業革命中,蒸汽機發明到應用的時間是84年,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激光器發明到應用的時間是1年,這說明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大大加快,故D符合題意;題干反映的是科技從發明到應用的時間逐步縮短,沒有涉及促進經濟增長的因素、科學技術在各個領域之間相互滲透、科學技術的巨大進步的影響等,故ABC均不符合題意。故選D。8、C【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秦朝是我國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秦的統一及其制度對后世影響深遠。秦朝為加強對全國的控制,在地方推行郡縣制,且為以后歷代王朝使用,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9、B【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在有人類事物的發展過程中,當一個民族必須解除其和另一個民族之間的政治聯系,并在世界各國之間依照自然法則和上帝的旨意,取得獨立和平等的地位時,出于對人類公意的尊重,必須宣布他們不得不獨立的原因”,可知出自《獨立宣言》;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了由杰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宣言列舉了英國殖民統治的種種暴政,號召殖民地人民反對英國的殖民統治,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而獨立。選項B符合題意,確立了議會高于王權的原則與英國相關;否定了封建專制和封建等級制度與美國史實不符;美國1787年憲法體現了三權分立,互相制約。選項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10、D【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列寧的新經濟政策和羅斯福新政都有國家干預經濟和宏觀調控。A項是新經濟政策和羅斯福新政實施的背景;B項是羅斯福新政的措施;C項是列寧新經濟政策的特點。故選D。11、A【解析】

依據所學,李白的詩充滿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濃郁的浪漫情懷,被譽為“詩仙”;杜甫的詩沉郁頓挫,語言精練細膩,感情真摯動人,被譽為“詩圣”。因此A說法錯誤,符合題意。BCD項表述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12、C【解析】根據漫畫我們可以看出日本軍人一只腳深陷中國大陸沼澤中,另一只邁向太平洋,可知圖片反映的是1941年12月日本發動珍珠港事件的時候。A項日本企圖從海上封鎖中國,日本在1937年就已經是在海上封鎖中國,時間錯誤,因此排除;B項國共開始合作抗日是在1937年,時間錯誤,排除。C項中國抗戰牽制了日軍主要兵力,結合史實我們知道,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大陸牽制了60%的日軍,使日本深陷戰爭泥潭,符合題意;D項日本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是在1937年,時間錯誤,排除。故選C。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根據題干和漫畫信息分析出時間,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了珍珠港事件,標志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由此對選項事件的時間進行分析即可做出正確的選擇。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56年底,國家基本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14、“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取消“二十一條”、反對在對德“和約”上簽字、懲辦賣國賊曹汝霖等人、誓死力爭,還我青島。【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學等校學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門前集會講演,隨后舉行游行示威。他們高喊“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取消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等口號。15、(1)古代亞非文明產生于大河流域,在大河流域,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適合農業耕作;雅典(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