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浙江省湖州市五校中考歷史四模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浙江省湖州市五校中考歷史四模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浙江省湖州市五校中考歷史四模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浙江省湖州市五校中考歷史四模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浙江省湖州市五校中考歷史四模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浙江省湖州市五校中考歷史四模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三角貿易”的實質是A.解放黑人、消除貧窮B.增加拉丁美洲的勞動力C.鎮壓印第安人D.掠奪更多的財富2.下列各項對隋朝的評價,準確的有()①是一個對后世影響較大的朝代

②是一個結束分裂、統一中國的王朝③封建經濟開始呈現繁榮局面

④暴政導致其滅亡。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3.2018年6月12日上午,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新加坡舉行首次會晤。會后特朗普表示不再有來自朝鮮的核威脅,朝鮮將會有潛力巨大的未來。對此解讀正確的A.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B.美國放棄了稱霸世界的計劃C.朝鮮具有和美國抗衡的實力D.多極化的世界格局已經形成4.新中國成立后至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前,黨所犯嚴重錯誤主要有三:經濟建設急于求成,所有制結構急于求純,階級斗爭擴大化。這些錯誤給黨、國家和人民帶來巨大損失。其中“所有制結構急于求純”是指()A.“大躍進” B.人民公社化運動C.土地改革 D.改革開放5.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說:“社會有一個梯子和一張安全網,梯子用來供人們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網則用來防止人們跌入深淵。”文中的“安全網”指的是A.社會扶貧制度 B.社會保障制度 C.“以工代賑” D.計算機網絡6.“一山一水一圣人”,是山東的一個旅游口號。“山”即泰山,“水”指黃河,“圣人”指孔子。以下關于泰山、黃河、孔子的敘述正確的是()A.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到泰山去舉行封禪大典。該事件發生于公元前2世紀初。B.南宋時期我國完成經濟重心南移。經濟重心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C.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政”,對歷史影響深遠。D.元朝時期,山東地區開始設立山東行省。7.“1800年,大約五分之一的英國人口居住在城鎮,城鎮規模大約1萬多人。而接下來的一個世紀中,龐大的鄉村社會被城市化了,全國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城里工作和生活。”這則材料最適合用來說明A.啟蒙運動的意義 B.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C.工業革命的影響 D.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意義8.下圖圖示為某一時期美國、西歐、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這一時期可能是:A.19世紀70年代B.20世紀20年代C.20世紀50年代D.20世紀80年代9.如圖是某一國際組織的旗幟。下列對該組織的敘述正確的是A.該組織大大加快了歐洲一體化的進程B.該組織負責管理世界經濟,維護貿易秩序C.該組織促進了亞太地區的經濟合作與發展D.該組織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10.憲法應是“限權(力)之法”,是“眾法之法”,也是“根本大法”,憲法擁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不容置疑的權威與尊嚴。新中國邁出了憲政法治第一步的會議是A.中共一大B.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議C.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D.十一屆三中全會11.1800年,倫敦有100萬人,是當時歐洲最大的城市。1851年猛增到236萬人,1801年,巴黎有將近55萬人,1851年猛增到100萬人以上,1800年,維也納人口約25萬人,柏林人口約為17萬人,到1850年維也納的人口已經超過44萬人,柏林人口也增長到42萬。材料中人口增長和哪一事件有關A.第一次工業革命B.第二次工業革命C.第三次工業革命D.三角貿易12.從中外歷史的進程來看,19世紀中期具有重要的地位,那是一個風起云涌的時代。“工程師”“資本主義”“工人階級”“民族反抗”“自強”等詞匯的頻繁出現和使用就是最好的證明。以下內容符合材料信息的是A.美國獨立戰爭,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一大障礙,為美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B.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C.中國太平軍抗擊洋槍隊,沉重打擊了外國侵略勢力D.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一書,從根本上推翻了神創論和物種不變論,打擊了神學統治的根基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圍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民族團結問題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深刻回答了民族團結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面臨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提出了新時代加強民族團結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內涵豐富、思想深邃,為引領全國各族人民做好民族團結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清朝前期,統治者為了加強對西北和西南地區的管轄,分別采取了哪些措施?(請各舉兩例)清朝統治者修建承德避暑山莊和外八廟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的特點是什么?14.以上革命有什么相同的積極作用?15.冷戰開始的標志是什么?兩極格局是怎樣形成的?兩極格局崩潰的標志是什么?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三角貿易指的是黑奴貿易,其實質是資本主義的掠奪和奴役,其目的是資本的原始積累,掠奪更多的財富。所以答案選D考點:人教版新課標九年級歷史上冊?殖民擴張與殖民地人民的抗爭?血腥的資本積累。2、C【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589年,隋滅南陳,繼秦漢之后中國又一次實現了統一,所以隋朝是一個結束分裂、統一中國的王朝。隋朝開創了科舉制、三省六部制,開鑿了大運河,是一個對后世影響較大的朝代。隋朝初期出現了“開皇之治”,封建經濟開始呈現繁榮局面。由于隋煬帝的暴政,導致隋朝短命而亡。所以①②③④的評價均正確,故選C。3、A【解析】

依據題干可知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首次會晤,特朗普表示不再有來自朝鮮的核威脅,表明雙方都盡量避免沖突,體現了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兩大主題,故A符合題意。美國作為當前世界唯一超級大國,一貫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故B不符合題意。朝鮮屬于發展中國家,沒有和美國抗衡的實力,故C不符合題意。當前世界多極化趨勢不斷加強,但多極化的世界格局尚未定型,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4、B【解析】

根據所學和材料可知,“經濟建設急于求成,所有制結構急于求純,階級斗爭擴大化”分別指的是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及文化大革命。人民公社化運動過于強調“一大二公”,公有制高,所有制結構急于求純,生產關系的調整不符合當時生產力水平,故B項正確。AC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點睛】本題考查人民公社化運動的相關知識,結合人民公社化運動過于強調“一大二公”分析即可。5、B【解析】

二戰后,英、法等國實行社會福利政策,國家運用社會保障政策和社會服務開支,來保障個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經濟安全,并保證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較好的社會服務,從而防止貧富分化,穩定社會秩序,這與材料中“防止人們跌入深淵”一致,故B符合題意。社會扶貧制度是新中國改革開放時期的民生舉措;“以工代賑”是20世紀30年代羅斯福新政的舉措;計算機網絡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時期的科技成就。故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6、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南宋時期我國的經濟重心從黃河流域轉移到了長江流域。故B正確;公元前219年是公元前三世紀,故排除A項;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沒有“政”,故排除C項;元朝時期,山東沒有設立行省,歸中書省管轄,故排除D項。故選B。7、C【解析】

材料描述的英國的城市近代化過程,這是工業革命大機器生產帶來的影響,所以選擇C項,BDA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時間上也不確切,不符合題意;故選C。8、D【解析】

依據題干可知這一時期美國、西歐、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占世界經濟的比重分別是21.2%、18.6%、11.8%,可見當時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形成美日歐三足鼎立的局面,日本更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結合所學知識,這出現在二戰后的20世紀80年代,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9、D【解析】

依據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片反映的是聯合國,1945年10月24日,經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英、法、美、蘇、中)和大多數簽署國的批準,《聯合國憲章》正式生效,聯合國正式成立。聯合國是一個國際性組織,目的促進國際合作,維護國際和平。聯合國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D符合題意;歐盟大大加快了歐洲一體化的進程,A不符合題意;世界貿易組織負責管理世界經濟,維護貿易秩序,B不符合題意;亞太經合組織促進了亞太地區的經濟合作與發展,C不符合題意。綜上可排除ABC,故選擇D。10、C【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4年憲法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規定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1954年憲法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故C符合題意;中共一大、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議、十一屆三中全會與題干無關,故AB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C。11、A【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1800年后,倫敦、巴黎、維也納、柏林等地區人口增長迅速,促進人口增長的原因和工業革命引起的城市化有關,工業革命推動了城市化進程,農村人口涌向城市,故A項正確。BCD三項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12、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太平軍抗擊洋槍隊是在1860年,是在19世紀中期,C符合題意;美國獨立戰爭發生在1775—1783年,是在18世紀;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是在1917年,是在20世紀;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是在1859年是在十九世紀中期,但不屬于“工程師”“資本主義”“工人階級”“民族反抗”“自強”的內容。ABD不符合題意,選項C符合題意。故選C。【點睛】抓住題干時間“19世紀中期”是解題的關鍵。掌握發生在19世紀中期的大事。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1)平定準葛爾貴族、回部大小和卓叛亂,設伊犁將軍,加強對新疆地區的管轄;建立對達賴、班禪冊封制度和金瓶掣簽制度,設駐藏大臣,加強對西藏地區的管轄。(2)聯絡少數民族貴族感情,達到“合內外之心,成鞏固之業”的目的。(3)恩威并重(書上)或剛柔并濟(教參中)【解析】

(1)依據所學可知,康熙帝三次率軍親征,平定天山北路蒙古族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的叛亂。乾隆時平定了回部上層貴族大、小和卓叛亂;乾隆時平定了回部上層貴族大、小和卓叛亂后,重新統一新疆,清朝設置伊犁將軍,管轄包括巴爾喀什湖在內的整個新疆地區;清代建立對達賴、班禪冊封制度和金瓶掣簽制度,設駐藏大臣,加強對西藏地區的管轄。(2)依據所學可知,清朝統治者修建承德避暑山莊和外八廟的主要目的是聯絡少數民族貴族感情,達到“合內外之心,成鞏固之業”的目的。(3)依據所學可知,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的特點是恩威并重。14、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了人類歷史的進程。【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推動了世界歷史進程。美國獨立戰爭推翻了英國殖民統治,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推動了世界歷史進程。法國大革命摧毀了封建制度,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推動了世界歷史進程。由此可知它們的積極租用是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了世界歷史進程。15、杜魯門主義出臺;美國和西歐國家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蘇聯和東歐人民民主國家建立華沙條約組織,兩大軍事組織建立標志以美蘇為首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的兩極格局形成。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標志美蘇主導的兩極格局的崩潰。【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二戰后,美國的經濟、軍事實力居于世界第一位,美國欲稱霸世界,但又不得不正視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