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行業前沿高值耗材研究系列(二)-骨科行業全景圖:創新%2b出海共振打造第二增長曲線_第1頁
骨科行業前沿高值耗材研究系列(二)-骨科行業全景圖:創新%2b出海共振打造第二增長曲線_第2頁
骨科行業前沿高值耗材研究系列(二)-骨科行業全景圖:創新%2b出海共振打造第二增長曲線_第3頁
骨科行業前沿高值耗材研究系列(二)-骨科行業全景圖:創新%2b出海共振打造第二增長曲線_第4頁
骨科行業前沿高值耗材研究系列(二)-骨科行業全景圖:創新%2b出海共振打造第二增長曲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投資要點后集采時代,骨科植入耗材行業受益于老齡化等需求,有望長期保持穩健增長趨勢。骨科高值耗材行業具備長期發展潛力,1)發病率與老齡化高度相關;2)整體治療滲透率偏低,隨著集采降價等因素,手術普及率有望不斷提升。根據Eshare醫械匯數據顯示,國內骨科植入物行業2016-2021年間市場規模年增速在20

左右、保持快速發展趨勢,2021年行業規模達到397億元,而2022年關節、創傷相繼納入集采,市場規模有所縮水,2022年行業市場規模降至304億元,2023年脊柱集采落地后行業規模進一步小幅下降。截至2023年底,骨科植入物主要細分賽道關節、創傷、脊柱集采基本在全國落地,集采沖擊影響已得到較充分的反應,2024年后行業有望重回穩健增長階段。從集采進度來看,關節、創傷、脊柱等集采均已執行一年周期以上,價格基數因素和渠道庫存退換貨等問題基本解決,骨科相關公司報表端有望迎來改善拐點。骨科行業仍有較多未滿足需求,創新大有可為。集采前骨科行業由外資引領,國產產品普遍創新不足,采取跟隨和模仿策略發展。骨科疾病領域仍有許多問題未被解決,創新進展大有可為。脊柱領域術式復雜、手術時間長、并發癥較多,微創術式需求旺盛,參照美國行業情況,預計國內微創術式占比有望持續提升;關節領域,集采外小關節、復雜翻修產品等國產企業仍有較大發展空間,此外原材料自主可控需求旺盛;運動醫學作為新興方向,保持快速增長趨勢,長期發展和國產替代空間均廣闊;此外,骨科機器人、3D打印、人工智能、骨修復材料等仍處于技術起步階段,未來具備極大發展潛力。目前骨科集采較為廣泛,龍頭企業紛紛布局研發相關創新產品,持續加大研發創新投入、不斷打開標外空間。骨科出海空間廣闊,國產龍頭企業已在路上。國內傳統骨科賽道已基本被集采覆蓋,短期和長期成長空間有所壓制,龍頭企業紛紛選擇進軍海外市場,獲取第二增長曲線。一方面,海外骨科市場空間廣闊,數倍于國內骨科市場規模,為國內企業后續發展打開空間;另一方面,從市場競爭角度來看,國產企業經過二十多年的骨科手術術式發展、已相對成熟,尤其是龍頭企業在研發、生產、供應鏈完整性、運營效率等方面形成較強競爭力,與外資巨頭企業差距日益縮小,具備出海能力。目前從骨科上市公司戰略來看,龍頭公司均把國際化戰略放在重要位置,推動海外收入不斷放量,其中春立醫療、愛康醫療、大博醫療等2023年國際化收入已有一定體量,出海業務走在前列。投資建議:優選賽道格局好、成長性更高的關節、運動醫學、脊柱等領域,標的上選擇相關優質賽道領域產品豐富+不斷創新企業,當前時點建議關注渠道庫存低、出海走在前列的龍頭企業,如愛康醫療、春立醫療、三友醫療、大博醫療等。風險提示:行業政策加劇風險、集采加劇風險、競爭加劇風險、研發投入不及預期、出海業務進展不及預期等風險。1目錄CO

N

T

E

N

T

S成長:后集采時代,骨科行業長期需求穩健可持續創新:創新品種滿足臨床需求,標外空間不斷打開出海:空間廣闊,國產企業嶄露頭角投資建議:關注相關領域龍頭企業1.1 骨科植入耗材行業受益于老齡化等需求,有望長期保持穩健增長趨勢資料來源:威高骨科招股書,平安證券研究所骨科植入類高值耗材主要是指在骨科手術或治療過程中,用于植入人體的各種醫療器械或材料,在骨折修復、關節置換、脊柱手術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幫助修復骨科組織、改善關節功能、矯正脊柱問題等。具體來看,骨科植入物主要分為脊柱、創傷、關節、運動醫學、骨修復材料、骨科機器人等領域。圖表

骨科主要植入物概覽脊柱3創傷關節骨科高值耗材行業具備長期發展潛力,主要受益于1)骨科是典型的老年病,骨科疾病發病率隨年齡增加而大幅上升(60歲以上骨關節炎發病率60左右),國內老齡化趨勢不斷加劇,骨科需求持續旺盛。2)國內骨科治療滲透率整體偏低,提升趨勢顯著。一方面,隨著人均醫療支出增加、健康意識提升,民眾對骨科植入物接受程度不斷提高,帶動就診率不斷提升;另一方面,集采降價進一步刺激需求,手術普及率有望不斷提升。根據Eshare醫械匯數據顯示,國內骨科植入物行業2016-2021年間市場規模年增速在20左右、保持快速發展趨勢,2021年行業規模達到397億元,而2022年關節、創傷相繼納入集采,市場有所縮水,2022年行業市場規模降至304億元,預計2023年脊柱集采落地后行業規模進一步小幅下降。截至2023年底,骨科植入物主要細分賽道關節、創傷、脊柱集采基本在全國落地,集采沖擊影響已得到較充分反應,資料來源:Eshare醫械匯、前瞻產業研究院、智研咨詢,平安證券研究所2024年后行業規模有望企穩回升。圖表

2016-2023年國內骨科植入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億元)1.1 骨科植入耗材行業受益于老齡化等需求,有望長期保持穩健增長趨勢圖表

骨科疾病患病率各年齡層占比44%32%21%2%1%60歲以上45-59歲15-44歲5-14歲5歲以下42024年骨科核心賽道均進入常規集采階段,未來價格預期相對穩定,國內骨科植入物市場規模2024年后有望進入穩健增長階段。從集采時間軸來看,關節:2021年11月國采結果落地→2022年4月各省份陸續開始執行→2021年底、2022年企業陸續進行退換貨處理→2023年4月份進入第二年采購周期,價格基數因素消除→2024年4月即將續約。創傷:2021年11月河南十二省開始執行集采→2022年4月京津冀3+N約17省創傷聯盟開始集采→2022年底江蘇集采開始→2023年下半年價格基數因素消除→2023年9月創傷兩大聯盟續約集采,價格有所上漲→2024年5月份開始陸續執行續約價格。脊柱:2022年9月國采結果落地→2023年2月份各省份陸續執行、6月份最后一個省份完成→2023年二三四季度企業集中進行退換貨或庫存處理→2024年7月份開始價格基數因素消除。圖表

2024-2029國內骨科植入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億元)1.2 后集采時代,行業保持穩健增長圖表

中美骨科植入物滲透率對比(2020年,美國滲透率為40-70)5%40%0%20%40%60%80%100%國內美國70%154.913.528500100150200250300膝關節髖關節美國 中國圖表

中美關節置換植入滲透率對比(2020年)(單位:例/十萬人)258.7資料來源:

Eshare醫械匯、前瞻產業研究院、銳觀咨詢,平安證券研究所5從細分市場來看,骨科植入物醫療器械市場一般可分為創傷、脊柱、關節、運動醫學、骨修復材料等。不論從國內還是全球來看,創傷類、脊柱類、關節類為主要的細分市場,合計占比較高。后集采時代,創傷、脊柱、關節市場規模受集采價格影響有所縮水,運動醫學、骨修復材料等賽道迎來發展機會。而從全球來看,關節類產品占據較大份額,此外運動醫學、骨修復材料等占據一定的份額。展望未來,關節、脊柱、創傷類產品仍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其他新興賽道如運動醫學、骨修復材料等有望獲得更快速發展。圖表

2021年全球骨科醫療器械細分市場分布1.2 后集采時代,行業呈現多元化發展圖表

2016-2022年國內骨科植入醫療器械細分市場結構變化(

)26%22%23%10%19%關節脊柱創傷及四肢運動醫學骨修復等資料來源:Eshare醫械匯、前瞻產業研究院、Medical科技資訊,平安證券研究所61.2 后集采時代,國產企業占據主流集采加速國產替代,后集采時代,國產企業創新引領發展。根據Eshare醫械匯統計,集采前2020年國內骨科醫療器械市場外資巨頭占據較大份額,整體國產化率不足50,近幾年骨科集采持續提速擴面,加速國產替代進程。根據威高骨科公開業績交流會表示,2023年脊柱國產化率已提升至76、關節提升至67、創傷提升至90以上,運動醫學國產化率仍然較低,但已從2020年的不足10提升至35

,仍具有廣闊國產替代空間。骨科格局分散,集采后渠道利潤壓縮,帶金銷售成為歷史,頭部集中效應有望顯現。從具體份額來看,國產領域龍頭企業格局較為清晰,有望在后集采時代,依靠創新研發、運營效率、規模優勢等脫穎而出,在后續占據更高份額。圖表

2023年骨科植入器械國產化率情況76%67%90%35%100%90%80%70%60%50%40%30%20%10%0%脊柱關節創傷運動醫學圖表

2022年國內骨科植入醫療器械行業競爭格局資料來源:威高骨科2023年年報業績交流會、

Eshare醫械匯、前瞻產業研究院,平安證券研究所71.3 復盤集采,把握價格趨勢——關節國采關節國采開展較早,規則尚未完善,企業間報價差距較大。從首輪中標結果看,A組除春立醫療的膝關節(丟18909套)、林克骨科的金屬-聚乙烯類髖關節和膝關節、施樂輝的陶瓷-陶瓷類髖關節丟標外,其余龍頭廠商均實現中標;從申報價格來看,廠商之間存在較大價差,A組髖關節低價為5000左右,高價可達9920元;膝關節低價為4600元,高價為7200元。首年意向采購量上看,人工全髖關節約30.6萬個,人工全膝關節約23.2萬個,加起來共計約54萬套,占醫療機構總需求量的90。圖表

首輪關節國家采購部分龍頭企業中標結果一覽資料來源: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采購辦公室,平安證券研究所8A組(價格:元/套)愛康醫療春立醫療威高骨科天津天正大博醫療捷邁邦美強生林克施樂輝史賽克髖(陶對陶)6890800075219920-798781068506丟標-髖(陶對聚)6290-66288480-69878006850069905119髖(金對聚)6730-67068306-49878206丟標6346-膝關節4599丟標52334646-57997199丟標54825527B組(價格:元/套)愛康醫療春立醫療威高骨科天津天正大博醫療捷邁邦美強生林克施樂輝史賽克髖(陶對陶)7719-7527-75306287----髖(陶對聚)62997900--68503987--5688-髖(金對聚)-8110--300037996126-56894160膝關節4000-4919丟標60926287-丟標42192979合計中選量(套)

7685036566436253827462266634461774322833938413862占總體意向采購 14.3%量比例6.8%8.1%7.1%1.2%12.3%11.5%6.0%7.3%2.6%從主要關節產品分類來看,企業報價差距較大,續標價格有望拉平,低價產品漲價空間大。關節國采已經歷兩年集采期,2024年4月30日國家聯采辦發布人工關節集中帶量采購協議期滿接續采購2號文件,規則明確指出續標中選規則,新增規則二復活規則,設置最高申報價和復活中選價格,明確低于復活中選價格即可中選完全沒有數量限制,延續近期集采政策邊際緩和趨勢,在控費同時保留企業競爭市場化和創新積極性。根據復活價格限情況,前期報價較低企業有一定漲幅空間,行業回到良性競爭狀態,相關企業預計短期有一定利潤彈性。圖表

關節價格彈性測算(假設漲到2號文件復活中選價格)1.3 復盤集采,把握價格趨勢——關節國采陶對陶企業首輪報價(元/套)中選順需求量平均價漲陶對位(套)幅聚企業首輪報價(元/套)中選順

需求量

平均價位 (套) 漲幅膝關節企業首輪報價(元/套)中選順

需求量

平均價位 (套) 漲幅A組愛康689011611918.04%A組史賽克58171667522.56%A組愛康459913331723.29%海星7521261898.14%愛康629022525513.34%海星52332101268.36%捷邁79873167061.83%海星66283101347.56%史賽克5527382362.59%春立80004226251.66%亞華6715474446.17%正天464641554422.05%強生81065162100.33%微創6881550493.61%捷邁5799539460-2.22%林克8506623131-4.39%捷邁69876143812.04%施樂輝54826263883.43%正天9920711316-18.02%施樂輝69907116231.99%強生7199730953-21.24%B組大博7530√<10008.01%強生8006817277-10.95%微創687788035-17.55%正天8480910907-15.93%林克5728未22594-1.01%林克85001011704-16.12%春立7980未18909-28.94%B組大博6850√35784.08%B組貝思達5880√<1000-3.57%春立7900√10942-9.75%大博6092√1795-6.92%復活價格7987復活價格7117復活價格5434資料來源: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采購辦公室,平安證券研究所測算9脊柱國采首次采取設置兜底價模式,企業間價差不大,集采后國產替代和頭部集中趨勢明顯。脊柱類國采由醫保局匯總14個產品系統的采購需求量,并設定最高有效申報價(含伴隨服務費)。以采購需求量和最高有效申報價計算,集采品種對應市場規模108.5億,其中最大的5個品類為⑤胸腰椎后路開放釘棒固定融合系統(47.6億)、⑥胸腰椎后路微創釘棒固定融合系統(11.3億)、①頸椎前路釘板固定融合系統(7.8億)、⑨椎體后凸成形系統(7.6億)、

?脊柱用骨水泥(6.6億)。資料來源: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采購辦公室,平安證券研究所圖表

脊柱國采結果(價格:元/套)101.3 復盤集采,把握價格趨勢——脊柱國采序號產品系統威高骨科大博醫療三友醫療強生美敦力捷邁史賽克1頸椎前路釘板固定融合系統41764440437944904527丟標丟標2頸椎后路釘棒融合系統40003938369639513997-丟標3胸腰椎前路釘棒固定系統68006770679868006498-丟標4胸腰椎前路釘板固定融合系統374437163666-3769--5胸腰椎后路開放釘棒固定融合系統48524786466748524843丟標丟標6胸腰椎后路微創釘棒固定融合系統57445700559757305763丟標丟標7頸椎后路椎管擴大釘板固定系統11711154107711801177-丟標8椎體成形系統781758796798798-丟標9椎體后凸成形系統138113981400丟標1398-丟標10經皮內窺鏡下腰椎髓核摘除系統-958955----11椎間盤系統----11187丟標-12單獨用頸椎融合器系統24892549258725882597丟標丟標13單獨用胸腰椎融合器系統-26002716-2797丟標-14脊柱用骨水泥458-622647--丟標合計份額(不含椎體成形)7.4%4.1%5.8%1.8%0.6%00創傷集采由省際聯盟牽頭開展,主要有河南十二省聯盟和京津冀3+N的十七省聯盟集采。創傷行業相對技術壁壘低、競爭更為激烈、格局分散,首輪集采價格降幅較大。其中以河南十二省價格中標價格來看,普通接骨板系統,最低擬中選價280.54元,最高擬中選價821.86元,價格從均價4683元左右下降至606元左右,降幅87.05

;鎖定(萬向)加壓接骨板系統,最低擬中選價481.59元,最高擬中選價1161.60元,價格從均價9360元左右下降至987元左右,降幅89.45;髓內釘系統,最低擬中選價583.68元,最高擬中選價1495.33,價格從均價11687元左右下降至1271元左右,降幅89.12

。圖表

創傷類集采中標結果情況資料來源:各省市醫保局,平安證券研究所111.3 復盤集采,把握價格趨勢——創傷集采創傷類產品在各個聯盟或者省份集采中的中標價格(元/套)以股骨接骨板/髓內釘為例普通接骨板鎖定加壓接骨板髓內釘系統河南十二省聯盟最低價281,最高價822,均價606最低價482,最高價1162,均價987最低價584,最高價1495,均價1271京津冀”3+N"聯盟最低價167,均價641最低價344,均價907最低價299,均價1117江蘇(僅公布降幅)平均降幅73.58%、最高降幅79%平均降幅74%、最高降幅89.46%平均降幅69.22%、最高降幅78.52%北京帶量聯動河南等12省聯盟及京津冀“3+N”聯盟骨科創傷集采中選結果1.3 復盤集采,把握價格趨勢——創傷集采河南十二省 京津冀聯盟(大博醫療中標價為例)

(大博醫療中標價為例)

續約最高申報價 相較之前漲幅鎖骨接骨板800.42800.42123654.42%肱骨接骨板851.74851.74130352.98%尺骨接骨板892.04892.04135551.90%橈骨接骨板848.94848.94129953.01%手部接骨板834.51834.51128053.38%骨盆接骨板903.71903.71137051.60%股骨接骨板872.68872.68133052.40%髕骨接骨板800.42800.42123654.42%脛骨接骨板898.00898.00136251.67%腓骨接骨板800.42800.42123654.42%根骨接骨板822.84822.84126553.74%足部接骨板844.71844.71129453.19%通用接骨板842.15842.15129053.18%2023年9月18日,京津冀“3+N”聯盟和河南十二省骨科創傷類醫用耗材聯盟聯合發布《省際聯盟骨科創傷類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公告》,采購周期為2年。本次省際聯盟集采從產品范圍和規則上來看為前期創傷兩大省際聯盟的續約與延續,全國范圍內除北京、上海、江蘇、浙江未參外其余省份均參與集采,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規則進一步優化,設置兜底價,且價格相對前期聯盟集采均價均有一定上漲,為相關企業留有一定利潤空間,促進企業間良性競爭。從最終中標結果來看,普通接骨板、鎖定加壓接骨板、髓內釘均價均有一定上漲,利好相關龍頭企業加大投入、不斷增強競爭力。圖表

鎖定加壓接骨板創傷聯盟集采價格對比(元/套)圖表

創傷聯盟集采需求量份額對比資料來源:各省市醫保局,平安證券研究所12河南十二省

河南十二省

續約聯盟 續約聯盟需求量(套)需求量占比

需求量(套

需求量占比大博醫療13559713.96%22378015.86%天津天正9738810.03%1279859.07%威高骨科833558.58%1162308.24%武漢邁瑞598096.16%594864.22%目錄CO

N

T

E

N

T

S創新:創新品種滿足臨床需求,標外空間不斷打開成長:后集采時代,骨科行業長期需求穩健可持續出海:空間廣闊,國產企業嶄露頭角投資建議:關注相關領域龍頭企業32.1 骨科行業仍有較多未滿足需求,創新大有可為14集采前骨科行業由外資企業引領發展,國產產品普遍創新不足,采取跟隨和模仿策略發展,骨科疾病領域仍有許多問題未被解決,創新進展大有可為。目前骨科集采較為廣泛,龍頭企業紛紛布局研發相關創新產品,持續加大研發創新投入、不斷打開標外空間。首先,產品的本土化設計和創新手術術式不足。我國骨科行業產品最早來自海外,且集采前行業發展基本由外資企業引領,行業一直以來采取經銷模式,外資企業并未將醫工合作優勢用在國內市場,所以目前大部分骨科產品和手術術式大都是按照海外標準進行設計,但亞洲人骨骼結構、特點和歐美人確實存在微小的差異,年齡結構、患病類型、體質方面也有不同的地方,隨著國內醫生手術經驗不斷積累,手術量加大,臨床需求不斷增多,效率更高、更適合國內手術特點的產品和手術術式將會持續有創新需求。目前國內大多數企業由于技術能力不足、創新難度大,尤其是在術式更為復雜的脊柱領域和材料要求更高的關節領域,大部分企業多采取仿制或微創新的方式,但這并沒有解決臨床的實際問題,真正的原創性創新少之又少。而真正原創的骨科產品推出,一方面需要研發人員深入了解臨床需求且對骨骼、解剖、病理等深入研究,并且做到緊密的“醫工合作”,另一方面研發人員在設計產品時還需要對材料學、設計學人體力學有深入的了解,這就需要具有創新基因且不斷保持創新的龍頭企業才能做到。此外,醫學、材料學等行業技術的進步促進了骨科醫療器械的創新與進步,為改善目前臨床痛點和提升手術質量與效率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國內骨科企業普遍存在原材料對外高度依賴狀態,材料自產和材料創新是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另外,海外骨科巨頭普遍開始布局運動醫學、骨科機器人、3D打印、組織再生、人工智能、智能植入物等新技術領域,國內外企業均處于起步階段,技術創新仍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資料來源:平安證券研究所2.2 脊柱領域-微創術式占比有望提升從脊柱領域來看,脊柱手術往往更為復雜且存在手術時間過長、容易引發并發癥等問題,創新的需求旺盛且迫切。脊柱不同于四肢、本身具有其特殊性,并有發生脊髓損傷、神經損傷、癱瘓等風險,對手術術式的要求更高。常規的前路或后路手術就歷時3~4小時,另外還要花2小時以上的時間用于準備、定位和蘇醒,這對于脊柱有較大側凸角度、損傷節段較長或年紀較大的患者極為不便。此外,脊柱開放式手術創口較大,相關并發癥和術后恢復問題較多,例如2015年國際脊柱研究學會曾公布退變性脊柱側凸手術的并發癥發生率高達55。為了減少手術創傷,微創技術在骨科治療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目前微創技術主要包括穿刺技術、經皮技術、通道技術、內鏡技術、顯微技術等,為不同疾病提供新的選擇,實現了手術時間縮短、創傷減少、并發癥減少、醫生學習難度降低等多重益處,醫患認可度不斷提升。但由于脊柱類疾病成因多樣、種類繁多,微創技術仍處于不斷創新和改良過程中,創新需求仍然旺盛且迫切。國內脊柱微創術式占比有望提升。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統計,2010-2020年美國微創手術在脊柱手術的占比從16.7增長至50.4

,目前脊柱微創術已成為美國脊柱領域主流術式。國內脊柱微創術式發展較晚,普及率較低,同美國等發達市場相比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圖表

椎間孔鏡技術圖示資料來源:武威市中醫醫院,平安證券研究所152.3 關節領域-創新產品和材料可控是趨勢從關節領域來看,人工關節在生物力學和運動學方面更為復雜,尤其是膝關節、肩關節、肘關節、復雜翻修等產品,國產企業仍有一定技術差距。比如膝關節要比髖關節更復雜,從產品結構來看,膝關節往往需要考慮股骨髁與髕骨質之間的配合、股骨髁與脛骨墊之間的配合、脛骨墊與脛骨托之間的配合等,國產產品在制作工藝、組織相容性、耐久度、質量等方面等存在差距。此外,除初次髖關節、初次膝關節外,四肢小關節(肩肘等)、復雜翻修產品、3D打印產品、定制化產品、單髁半髖相關早期治療產品等滲透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國產企業發展較晚、目前仍未被集采覆蓋,同時創新產品競爭格局更好、相對盈利水平較好,利潤空間進一步打開。此外,關節領域呈現嚴重原材料對外依賴狀態,限制了產品更新迭代和成本控制等。產業鏈自主可控和產品創新仍需不斷進行,發展空間廣闊。圖表

愛康醫療2023年一半收入來自于非集采創新產品 圖表

骨科原材料對外依賴情況(關節居多)資料來源:愛康醫療2023年年報公開演示材料、動脈網,平安證券研究所16原材料境內外供應情況 境外主要供應商 生產國家陶瓷球頭、內襯境外供應商壟斷,境內無合格供應 CeramTec

GmbH 德國商醫用鈦材醫用鈦材的生產已逐步實現進口替代,目前主要為境內供應商供貨, CarpenterTechnologyCorporation

美國部分規格的醫用鈦材仍需進口,但占比不大PEEK醫用級

PEEK

棒為境外供應商壟斷, Invibio

Ltd 英國無境內合格供應商;工業級

PEEK 贏創特種化學(上海)有限公司

德國棒由境內供應商供貨鈷鉻鉬境外供應商壟斷,無境內合格供應 CarpenterSTAINLESSorporation

法國商,公司從多個境外供應商采購從 Technology

C 美國而分散采購風險 閏塘(上海)實業有限公司 美國Fort

Wayne

Metal 美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境外供應商壟斷,無境內合格供應 三菱化學高新材料(上海)有限

德國商 公司2.4 運動醫學領域-國產替代伴隨集采加速從運動醫學領域來看,不論是國內還是全球均保持快速增長趨勢,是具有較高成長潛力的新興賽道。運動醫學是骨科中新興發展方向,涉及骨科、康復醫學、運動學、材料學、生物力學和內鏡微創技術等,通常使用關節鏡對韌帶、軟骨、半月板、肌腱等形態進行修復、重建治療等,使用微創治療對骨損傷進行較早干預和治療,發展空間廣闊。根據智研咨詢統計,2022年中國運動醫學市場規模達到48.48億元,2015-2022年復合增速超過23。此外,運動醫學國產化率相對較低,國產替代空間廣闊。從細分市場來看,運動醫學市場主要由關節鏡系統設備產品和植入物耗材產品構成,關節鏡產品占比30,其余多數為植入物耗材產品,包括帶線錨釘、界面釘、帶絆鈦板、縫線、人工韌帶、人工半月板等。2023年運動醫學國家帶量采購已經落地,即將于2024年5月份逐步落地。從報量來看,盡管進口企業仍占據較高份額,以大博醫療、春立醫療、天星醫療、威高骨科等為主的國產企業已在多個分組中獲得不錯報量,預計集采落地將加速國產替代進程。資料來源:智研咨詢、天星醫療招股書,平安證券研究所圖表

運動醫學治療部位與損傷類型圖表

國內運動醫學市場保持快速增長趨勢172.4 新材料、新領域,解決臨床問題空間仍然巨大此外,醫學、材料學等行業技術的進步促進了骨科醫療器械的創新與進步,為改善目前臨床痛點和提升手術質量與效率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海外骨科巨頭普遍開始布局運動醫學、骨科機器人、3D打印、組織再生、人工智能、智能植入物等新技術領域,國內外企業均處于起步階段,技術創新仍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骨科手術機器人在國內手術骨科手術中滲透率極低。相對于傳統手術,手術機器人能夠基于術中3D圖像與2D圖像進行手術空間映射和手術路徑規劃,實現精準、微創的手術效果,同時大幅度降低手術輻射,引導醫生按照智能標準完成手術,這使得多種高難度手術的實現成為可能,并且大大縮短醫生的培訓時間和學習曲線。3D打印技術使得手術精度不斷提高,也使得獲取不同尺寸和結構的骨科植入物更為便捷,也可以真正做到患者的“量身定做”,手術植入難度降低、融合度大幅提升。人工骨等骨科修復材料,國內企業普遍布局較少,我國骨修復材料臨床上一直以自體骨為主,自體骨骨量有限、難以滿足大規模臨床使用,大量臨床需求未被滿足,且取骨部分存在并發癥風險。近年來,根據南方所的統計數據,我國自體骨臨床使用比例才從2007年的81下降至2017年的62,但與美國2017年45

(根據

Orthopaedic

Biomaterials

的統計數據)的比例相比仍然處于高位,人工骨技術仍有待創新發展。而根據2016年發表于《中國矯形外科雜志》的《含rhBMP-2活性生物骨修復山羊脛骨缺損的實驗研究》,含rh

BMP-2活性生物骨具有較強的誘導成骨活性和修復骨缺損作用,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前景,正海生物、瑞邦生物、九源基因等布局靠前,有望獲得更好發展。圖表

含rh

BMP-2生物骨與自體骨擁有相同成骨效果資料來源:眾成醫械,平安證券研究所18目錄CO

N

T

E

N

T

S成長:后集采時代,骨科行業長期需求穩健可持續創新:創新品種滿足臨床需求,標外空間不斷打開出海:空間廣闊,國產企業嶄露頭角投資建議:關注相關領域龍頭企業9國內傳統骨科市場已基本被集采覆蓋,短期和長期成長空間有所壓制,龍頭企業紛紛選擇進軍海外市場,獲取第二增長曲線。一方面,海外骨科市場空間廣闊,根據Medical科技資訊統計,2021年全球骨科市場規模約650億美元,數倍于國內骨科市場規模,為長期發展打開空間。另一方面,從市場競爭角度來看,國產企業經過二十多年的骨科手術術式發展、已相對較為成熟,尤其是龍頭企業在研發、生產、供應鏈完整性、運營效率等方面形成較強競爭力,與外資巨頭企業差距日益縮小。且外資龍頭企業骨科傳統業務增速緩慢,目前已非其核心業務板塊,在全球市場有收縮趨勢,國產龍頭企業有望憑借性價比和產品質量優勢在部分區域率先突圍。圖表

2021年全球骨科市場規模3.1

骨科出海空間廣闊資料來源:Medical科技資訊、新思界行業研究統計,平安證券研究所40%23%20%17%北美歐洲亞洲其他圖表

2021年全球骨科市場分區域構成情況20從區域維度來看,美國仍是骨科需求最大的市場,以高科技、創新性強、高附加值產品為主導,價格敏感性不強;歐洲主要集中在德國、法國、瑞士、英國等國家,以低成本、高質量和穩定性強產品為主導,近年來性價比產品越來越受歡迎;東南亞和拉美等市場需求增長更為快速,價格更敏感,也是國產企業出海區域的首要選擇。從出海模式來看,骨科龍頭企業多選擇自有品牌出海,也有部分OEM/ODM出海,出海區域往往集中在拉美、東南亞、歐洲等區域,往往采取經銷商模式,以較少人員投入實現品牌快速出海,后續逐步在本地設立子公司加強本土化服務能力,進而在部分高端市場轉向直銷模式,不斷提升品牌影響力。目前從骨科上市公司戰略來看,龍頭公司均把國際化戰略放在重要位置,推動海外收入不斷放量。圖表

中國骨科龍頭企業國際化戰略情況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年報等,平安證券研究所213.2

國產龍頭出海已在路上企業國際化戰略春立醫療持續推進海外業務,以自有品牌和OEM品牌同步開展,出口產品主要為髖關節、膝關節等產品,2023年公司髖、膝、脊柱三個系列產品均順利通過了

CE

年度體系審核和監督審核。CE

證書不僅作為該等產品性能達標及產品安全合格的證明,亦表明公司的技術優勢已達至國際領先水平。持續加大海外市場準入,進入更多國家,推動海外收入放量。愛康醫療海外業務打造第二增長引擎,全面輸出常規產品、高端產品、3D產品和定制、智能設備和數字化解決方案,以收購品牌JRI服務歐美、澳洲等成熟市場,愛康自有品牌服務墨西哥、越南等新興市場等。大博醫療堅持國際化發展戰略,加大海外市場布局,加速國際業務進程。憑借著對標國際一線的產品質量體系、完善的銷售服務網絡、廣泛的臨床教育程度以及卓越的專業管理團隊,與海外客戶構建了良好的信任與合作關系,持續深化國際化發展戰略,連續多年出口額在國內骨科行業排名前列。三友醫療公司依托法國Implanet公司持續推進國際化業務的發展,以專利創新產品為基礎,真正直接面對市場和客戶,推進公司療法創新技術輸出。通過與當地醫生的研發醫工合作,加強在全球高端市場,特別是歐洲、美國和澳大利亞等骨科主流市場的學術推廣和市場開拓,提高公司及創新產品在國際主流市場的知名度,促進公司國際業務的快速穩定可持續發展。威高骨科海外策略—重視海外專利布局,根據海外不同國家背景和特點,制定針對性方案,培養屬地化團隊,拓展海外渠道和資源,持續提升影響力。從出海進度來看,關節類相關企業出海走在前面。關節產品材料和生產工藝要求較高,成本更高、標準化程度更強,在疫情期間MNC巨頭出現供應鏈問題時,國產企業及時填補相關需求,在拉美、亞洲、歐洲等國家拓展勢頭良好。其中,春立醫療2023年海外實現收入1.98億元,同比增長81.7,海外輸入占營業收入比例提升至16.41

,海外收入快速增長成為公司重要發展驅動力。愛康醫療2023年海外實現收入2.27億元,在國內下滑2左右下海外同比大增37.1,公司海外收入占比近20,JRI品牌持續拓展英國、西班牙、德國、澳大利亞等成熟市場,愛康自有品牌進入30+國家和地區,渠道經銷商約45家。資料來源:Wind,平安證券研究所圖表

春立醫療國際化收入及增速(百萬元)3.2

國產龍頭出海已在路上17.2719.9664.2650.4151.98109.04198.16-50%0%50%100%150%200%250%050100150200250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國際化收入 yoy(%)127103130166227-30%-20%-10%0%10%20%30%40%0501001502002502019202220232020 2021國際化收入yoy(%)圖表

愛康醫療國際化收入及增速(百萬元)223.2

國產龍頭出海已在路上資料來源:Wind、上海三友公眾號,平安證券研究所59.2944.1579.94 78.94-50%050 0%100 50%250 200%216.4200 150%150 100%201920232020 2021 2022國際化收入 yoy(%)大博醫療國際化收入同樣走在前列,公司憑借對標國際一線的產品質量體系、完善的銷售服務網絡、廣泛的臨床教育程度及卓越的專業管理團隊,與海外業務構建了良好的信任與合作關系,公司產品遠銷至澳大利亞、烏克蘭、智利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連續多年出口額在國內骨科行業排名前列。2023年公司實現海外收入2.16億元,同比+174.13

,占整體營業收入比例提升至14左右。此外,威高骨科、三友醫療盡管目前國際化收入占比較少,同樣將國際化發展放在重要戰略位置。威高骨科管理層大換血,引入前強生高管陳敏總,跨國巨頭履歷、全球化發展經驗,助力威高骨科持續開拓國際市場。三友醫療依托收購法國子公司Implanet,采取高舉高打、直銷推廣的模式,直面歐美高端市場臨床客戶,公司Clip和雙頭釘等均為獨家創新產品,競爭力較強。截至2023年10月,公司全部脊柱釘棒系統獲得歐盟(MDR)CE認證,最新一代高端釘棒矯形系統Zeus獲得美國FDA510(K)認證,為全面推廣奠定基礎。圖表

三友醫療獨家創新產品Clip和雙頭釘圖表

大博醫療國際化收入及增速(百萬元)23目錄CO

N

T

E

N

T

S成長:后集采時代,骨科行業長期需求穩健可持續創新:創新品種滿足臨床需求,標外空間不斷打開出海:空間廣闊,國產企業嶄露頭角投資建議:關注相關領域龍頭企業4骨科行業主要領域均已經歷集采周期,后集采時代,價格預期更為穩定,行業規模有望進入穩健增長階段。同時集采帶來的退換貨和價格基數等因素基本消退,骨科企業報表端迎來改善拐點。此外,行業創新需求不斷,出海打開更大空間,行業發展空間仍然廣闊,相關優質龍頭企業值得關注。投資建議上,優選賽道格局好、成長性更高的關節、運動醫學、脊柱等領域,標的上選擇相關優質賽道領域產品豐富+不斷創新企業,當前時點建議關注渠道庫存低、出海走在前列的龍頭企業,如愛康醫療、春立醫療、三友醫療等。資料來源:Wind,平安證券研究所4.1 投資建議:關注相關領域龍頭企業市值(億元) 歸母凈利潤(億元,未評級者使用wind一致 PE證券代碼 公司名稱 預期) 評級日期2024/5/8 2023A 2024E 2025E 2026E 2023A 2024E 2025E 2026E1789愛康醫療60.921.822.623.444.4433.4523.2517.6913.72暫未評級688236春立醫療83.922.783.454.355.4030.2124.3319.2915.53暫未評級688085三友醫療45.960.911.852.372.7350.3824.8419.4316.84暫未評級002901大博醫療131.870.593.745.746.77223.6235.2622.9719.48暫未評級688161威高骨科106.361.122.683.474.2194.6939.6930.6325.29暫未評級25愛康醫療是國內人工關節領域領軍企業,根據公司官網顯示,公司關節產品在中國市場占有率第一位,在全球髖關節市場占有率居前十位。目前愛康醫療產品在中國、英國、日本、韓國、西班牙、南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7500多家醫療機構廣泛使用。公司深耕骨科領域,專注于關節賽道,關節領域實現全產品線覆蓋,脊柱創傷等領域采用3D打印等差異化產品競爭。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是全球最早將增材制造技術(3D打印技術)商業化且應用于關節置換、脊柱、創傷修復等植入物的企業之一,擁有3D打印精確構建技術平臺、Supravit真空等離子噴涂技術平臺、導航/機器人指南技術平臺(VTS/IBot)、醫工交互個性化定制平臺,技術壁壘深厚。從目前收入結構看,公司收入大部分來自于關節產品,包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