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師(巖土)(三合一)考試考試題庫及答案_第1頁
土木工程師(巖土)(三合一)考試考試題庫及答案_第2頁
土木工程師(巖土)(三合一)考試考試題庫及答案_第3頁
土木工程師(巖土)(三合一)考試考試題庫及答案_第4頁
土木工程師(巖土)(三合一)考試考試題庫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版)土木工程師(巖土)(三合一)考試考

試題庫及答案(可下載)

1.下列哪些情況下,可不針對地基濕陷性進行處理?()

A.甲類建筑:在非自重濕陷性黃土場地,地基內各土層的濕陷起始壓

力值均大于其附加壓力與上覆土的飽和自重壓力之和

B.乙類建筑:地基濕陷量的計算值小于50mm

C.丙類建筑:II級濕陷性黃土地基

D.丁類建筑:I級濕陷性黃土地基

【答案】:A|B|D

【解析】:

AB兩項,根據《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筑標準》(GB50025—2018)第5.1.2

條規定,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地基基礎可按一般地區的規定設計:

①在非自重濕陷性黃土場地,地基內各層土的濕陷起始壓力值,均大

于其附加壓力與上覆土的飽和自重壓力之和;②基底下濕陷性黃土層

已經全部挖除或已全部處理;③丙類、丁類建筑地基濕陷量計算值小

于或等于50mm。C項,根據第5.1」條第3款規定,濕陷性黃土地

基上的丙類建筑,地基濕陷等級為I級時,應采取結構措施和基本防

水措施;地基濕陷等級為n、in、iv級時,應采取結構措施和檢漏防

水措施。D項,根據第5.1.1條第4款規定,地基濕陷等級為I級時,

應采取基本防水措施;地基濕陷等級為n級時,應采取結構措施和基

本防水措施;地基濕陷等級為in、w級時,應采取結構措施和檢漏防

水措施。

2.按現行《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下

列哪幾項巖土工程勘察等級為乙級?()

A.36層住宅,二級場地,二級地基

B.17層住宅,二級場地,三級地基

C.55層住宅,三級場地,三級巖質地基

D.18層住宅,一級場地,三級巖質地基

【答案】:B|C

【解析】:

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3.1.4

條規定,根據工程重要性等級、場地復雜程度等級和地基復雜程度等

級,可按下列條件劃分巖土工程勘察等級:

①甲級,在工程重要性、場地復雜程度和地基復雜程度等級中,有一

項或多項為一級;

②乙級,除勘察等級為甲級和丙級以外的勘察項目;

③丙級,工程重要性、場地復雜程度和地基復雜程度等級均為三級。

注:建筑在巖質地基上的一級工程,當場地復雜程度等級和地基復雜

程度等級均為三級時,巖土工程勘察等級可定為乙級。

A項工程重要性為甲級,勘查等級為甲級。B項工程重要性為乙級,

勘察等級為乙級。C項工程重要性為甲級,建筑在巖質地基上,場地

復雜程度和地基復雜程度均為三級,勘察等級為乙級。D項工程重要

性為乙級,場地等級為甲級,勘察等級為甲級。

3.“超前滯后”現象,上為軟土層下為硬土層,為下列哪個選項?()

A.超前量0.8m,滯后量0.2m

B.超前量0.2m,滯后量0.8m

C.超前量0.4m,滯后量0.1m

D.超前量0.1m,滯后量0.4m

【答案】:D

【解析】:

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條文說

明第10.4.3條規定,上為軟土層,下為硬土層,超前約為0.1?0.2m,

滯后約為0.3?0.5m。對于“超前滯后”的理解:當觸探頭尚未達到

下臥土層時,在一定深度以上,對下臥土層的影響已經“超前”反映

出來,稱為“超前反映”。當探頭已經穿透上覆土層進入下臥土層時,

在一定深度以內,上覆土層的影響仍會有一定反映,這稱為“滯后反

映”。

4.某地區由于長期開采地下水,發生大面積地面沉降,根據工程地質

和水文地質條件,下列哪些是可以采用的控制措施?()

A.限制地下水的開采量

B.向含水層進行人工補給

C.調整地下水開采層次,進行合理開采

D.對地面沉降區土體進行注漿加固

【答案】:A|B|C

【解析】:

根據《工程地質手冊》(第五版)第580頁規定,已發生地面沉降的

地區可采用以下控制措施:①壓縮地下水開采量,減少水位降深幅度。

在地面沉降劇烈的情況下,應暫時停止開采地下水;②向含水層進行

人工回灌,回灌時要嚴格控制回灌水源的水質標準,以防止地下水被

污染。并要根據地下水動態和地面沉降規律,制定合理的采灌方案;

③調整地下水開采層次,進行合理開采,適當開采更深層的地下水;

④對深基坑工程盡量減少基坑開挖過程中抽排地下水的總量,必要時

宜采取同步回灌措施(坑內排坑外灌);⑤在大面積填筑區進行工程

建設時,宜采用堆載預壓法等地基處理措施,減少工后沉降量;⑥對

位于地面沉降較嚴重區域、對沉降變形十分敏感的工程(如地鐵、高

鐵等),宜布設必要的地面沉降監測設施,在其運行過程中進行定期

監測。

5.某抗拔預應力管樁位于中腐蝕性場地,環境類別為二(a),根據《建

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哪些選項?()

A.樁身裂縫控制等級為一級

B.樁身裂縫控制等級為二級

C.在荷載效應標準組合下,樁身最大裂縫寬度為0

D.在荷載效應永久組合下,樁身最大裂縫寬度為0

【答案】:A|D

【解析】:

AB兩項,根據《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第3.5.3條表

353的注1,水、土為強、中腐蝕性時,抗拔樁裂縫控制等級應提高

一級,本題為中腐蝕性場地,預應力混凝土管樁的裂縫控制等級應提

高一級,為一級,最大裂縫寬度為0;CD兩項,第3.1.7條第4款規

定,進行樁身裂縫控制驗算時,應采用荷載效應準永久組合。

6.可控制基坑流土、管涌和流沙現象的產生措施的有()。

A.表面排水法

B.減壓井法

C.噴射井點

D.回灌井點

【答案】:B|C

【解析】:

A項,表面排水法是容易導致流土、管涌、流砂等現象;B項,減壓

井法可以通過減小基坑底處向上的壓力,而實現控制流土等現象的產

生;C項,噴射井點是改變了地下水滲流的方向,減少動水壓力,達

到實現控制的目的;D項,回灌井點是為了保證基坑外水位不變的方

法,對控制流土、流沙等不起作用。

7.多年凍土地區進行工程建設時,下列哪些選項符合規范要求?()

A.地基承載力的確定應同時滿足保持凍結地基和容許融化地基的要

B.重要建筑物選址應避開融區與多年凍土區之間的過渡帶

C.對凍土融化有關的不良地質作用調查應該在九月和十月進行

D.多年凍土地區鉆探宜縮短施工時間,宜采用大口徑低速鉆進

【答案】:B|D

【解析】:

AB兩項,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第666條規定,多年凍土的巖土工程評價應符合下列規定:①多年

凍土的地基承載力,應區別保持凍結地基和容許融化地基,結合當地

經驗用載荷試驗或其他原位測試方法綜合確定,對次要建筑物可根據

鄰近工程經驗確定;②除次要工程外,建筑物宜避開飽冰凍土、含土

凍層地段和冰錐、冰丘、熱融湖、厚層地下冰,融區與多年凍土區之

間的過渡帶,宜選擇堅硬巖層、少冰凍土和多冰凍土地段以及地下水

位或凍土層上水位低的地段和地形平緩的高地。C項,根據第6.6.5

條第7款規定,當需查明與凍土融化有關的不良地質作用時,調查工

作宜在二月至五月份進行,多年凍土上限深度的勘察時間宜在九、十

月份。D項,根據第665條第1款規定,多年凍土地區鉆探宜縮短

施工時間,宜采用大口徑低速鉆進,鉆孔直徑不宜小于108mm,必

要時可采用低溫泥漿,并避免在鉆孔周圍造成人工融區或孔內凍結。

8.樁基設計時,在下述()情況下應考慮負摩阻力的影響。

A.中密砂

B.樁周存在軟弱土層,鄰近樁側地面承受局部較大的長期荷載

C.自重濕陷性黃土

D.新近沉積的欠固結土

【答案】:B|C|D

【解析】:

根據《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第5.4.2條規定,符合下

列條件之一的基樁,當樁周土層產生的沉降超過基樁的沉降時,在計

算基樁承載力時應計入樁側負摩阻力:①樁穿越較厚松散填土、自重

濕陷性黃土、欠固結土,液化土層進入相對較硬土層時;②樁周存在

軟弱土層,鄰近樁側地面承受局部較大的長期荷載,或地面大面積堆

載(包括填土)時;③由于降低地下水位,使樁周土中有效應力增大,

并產生顯著壓縮沉降時。

9.采用強夯置換法處理軟土地基時,強夯置換墩的深度不宜超過下列

哪一選項的數值?()

A.3m

B.5m

C.7m

D.10m

【答案】:D

【解析】:

根據《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12)第6.3.5條第1款規

定,強夯置換墩的深度由土質條件決定,除厚層飽和粉土外,應穿透

軟土層,到達較硬土層上,深度不宜超過10m。

10.二級土質邊坡采用永久錨桿支護,錨桿傾角15°,錨固端鉆孔直

徑為150mm,土體與錨固體極限黏結強度標準值為60kPa,錨桿水平

間距為2m,排距為2.2m,其主動土壓力標準值的水平分量eahk為

按照《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計算,以

18kPao(GB50330—2013)

錨固體與地層間錨固破壞為控制條件,其錨固段長度宜為下列哪個選

項?()

A.1.0m

B.5.0m

C.7.0m

D.10.0m

【答案】:C

11.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當地基受力

層范圍內存在軟弱下臥層時,按持力層土的承載力計算出基礎底面尺

寸后,尚須對軟弱下臥層進行驗算,下列選項中哪些敘述是正確的?

()

A.基底附加壓力的擴散是按彈性理論計算的

B.擴散面積上的總附加壓力比基底的總附加壓力小

C.下臥層頂面處地基承載力特征值需經過深度修正

D.滿足下臥層驗算要求就不會發生剪切破壞

【答案】:C|D

【解析】:

A項,基底附加壓力的擴散是按應力擴散角原理計算的,根據彈性力

學的疊加原理,應在基底壓力中扣除原先存在的土自重應力,便可得

到基底處的附加壓力,所以基底附加壓力的擴散并非是按彈性理論計

算的。

B項,基底的附加應力是由于修建建筑物而在地基表面處增加的壓

力。而在基底深處,基底的總附加應力也是由于建筑物引起的,其總

附加應力是不變的。

CD兩項,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第5.2.7

條規定,當地基受力層范圍內有軟弱下臥層時,應驗算軟弱下臥層的

地基承載力。其中下臥層頂面處地基承載力特征值需經過深度修正,

滿足下臥層驗算要求就不會發生剪切破壞。

12.某工程地質鉆探時,采用75mm金剛石鉆頭連續取芯鉆進,某回

次進尺1.5m,采取的塊狀巖芯長度分別為5cm,6.8cm,9.8cm,10.0cm,

25cm,31cm,20cm,18cm;碎塊狀巖芯累計長度18cm,該巖石應

為()。

A.好的

B.較好的

C.較差的

D.差的

【答案】:C

【解析】:

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3.2.5

條規定,巖石質量指標是指用直徑為75mm的金剛石鉆頭和雙層巖芯

管在巖石中鉆進,連續取芯,回次鉆進所取巖芯中,長度大于10cm

的巖芯段長度之和與該回次進尺的比值,以百分比表示。根據巖石質

量指標RQD,可分為好的(RQD>90)、較好的(RQD=75?90)、較

差的(RQD=50?75)、差的(RQD=25?50)和極差的(RQDV25),

本題巖石質量指標RQD=(0.25+0.31+0.20+0.18)/1.5X100=63%,

50<RQD<75,該巖石應為較差的。

13.濕陷性土地區的建筑設計應符合的要求是()。

A.建筑物的體型與縱橫墻的布置,應利于加強其空間剛度,并具有適

應或抵抗濕陷變形的能力

B.妥善處理建筑物的雨水排水系統,多層建筑的室內地坪,宜高出室

外地坪45cm

C.用水設施宜集中設置,縮短地下管線和遠離主要承重基礎

D.多層砌體建筑,體型應簡單,長高比不宜大于2

【答案】:A|B|C

【解析】:

AD兩項,根據《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筑標準》(GB50025—2018)第5.3.1

條第1款規定,建筑物的體形和縱橫墻布置,應有利于加強其空間剛

度,并具有適應或抵抗濕陷變形的能力。多層砌體承重結構的建筑,

體形應簡單,長高比不宜大于3。B項,根據第5.3.1條第2款規定,

合理設計建筑物的雨水排水系統,多層建筑的室內地坪應高出室外地

坪,且高差不宜小于450mm。C項,根據第5.3」條第3款規定,用

水設施宜集中設置,縮短地下管線并遠離主要承重基礎,其管道宜明

裝。

14.水利水電工程中,下列關于巖爆的說法哪個是錯誤的?()

A.巖體具備高地應力、巖質硬脆、完整性好、無地下水涌段易產生巖

B.巖石強度應力比越小,巖爆強度越大

C.深埋隧道比淺埋隧道易產生巖爆

D.最大主應力與巖體主節理面夾角大小和巖爆強度正相關

【答案】:D

【解析】:

A項,根據《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范》(GB50487—2008)附錄

QO1條規定,巖石同時具備高地應力、巖質硬脆、完整性好?較好、

無地下水的洞段可初步判定為易產生巖爆;B項,表QO2規定,巖

石強度應力比Rb/om越小,巖爆分級越高,巖爆強度越大;C項,

深埋隧道的初始地應力較高,在相同的條件下,埋深越大,越容易發

生巖爆;D項,條文說明附錄Q.0.1規定,根據有關研究成果,最大

主應力與巖體節理(裂隙)的夾角與巖爆關系密切,在其他條件相同

情況下,夾角越小,巖爆越強烈。當夾角小于20。時可能發生強烈

或極強烈巖爆;當夾角大于50°時可能發生輕微巖爆。由此可知,

最大主應力、巖體節理(裂隙)的夾角與巖爆關系密切,在其他條件

相同的情況下,夾角越小,巖爆越強烈,可見夾角與巖爆強度負相關。

15.某高層建筑筏板基礎,平面尺寸20mx40m,埋深8m,基底壓力

的準永久組合值為607kPa,地面以下25m范圍內為山前沖洪積粉土、

粉質黏土,平均重度19kN/m3,其下為密實卵石,基底下20m深度

內的壓縮模量當量值為實測筏板基礎中心點最終沉降量為

18MPao

80mm,問由該工程實測資料推出的沉降經驗系數最接近下列哪個選

項?()

A.0.15

B.0.20

C.0.66

D.0.80

【答案】:B

16.驗算建筑物天然地基的抗震承載力時,正確的做法是下列哪幾

項?()

A.地基主要受力層范圍內不存在軟弱土層的8層且不超過24m的框

架住宅可不驗算

B.采用地震作用效應標準組合

C.地基抗震承載力可取大于深寬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

D.地震作用標準組合的基礎邊緣最大壓力可控制在1.5倍基礎地面平

均壓力內

【答案】:A|B|C

【解析】:

A項,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第

4.2.1-2條規定,不超過8層且高度在24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和框

架一抗震墻房屋可不進行天然地基及基礎的抗震承載力驗算。

B項,第4.2.2條規定,天然地基基礎抗震驗算時,應采用地震作用

效應標準組合,且地基抗震承載力應取地基承載力特征值乘以地基抗

震承載力調整系數計算。

C項,第4.2.3條規定,調整后的抗震承載力為經深寬修正后的地基

承載力乘以大于等于工的調整系。D項,第424條規定,最大邊緣

壓力控制在1.2倍平均壓力內。

17.加載預壓法中,豎向排水砂井的深度是根據建筑物對地基穩定性

和變形要求確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o

A.對以地基抗滑穩定性控制的工程,如土壩、路堤等,砂井深度應超

過最危險滑動面1.5m

B.對以沉降控制的建筑物,如果壓縮層厚度不大,砂井深度貫穿壓縮

土層即可

C.對以沉降控制的建筑物,如果壓縮層較厚,但間有砂層或砂透鏡體

時,砂井應打至砂層或砂透鏡體層

D.當施工條件達不到設計深度時,可采用超載預壓法

【答案】:B|C|D

【解析】:

A項,根據《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12)第5.2.6條第2

款規定,對以地基抗滑穩定性控制的工程,豎井深度應大于最危險滑

動面以下2.0m;BC項,第2款規定,對以變形控制的建筑工程,豎

井深度應根據在限定的預壓時間內需完成的變形量確定,豎井應穿透

受壓土層;D項,根據5210條第1款規定,對于沉降有嚴格限制的

建筑,可采用超載預壓法處理。

18.根據《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標準》(GB50153—2008)和《建

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規定,以下關于設計使用

年限描述正確的是哪些選項?()

A.設計使用年限是指設計規定的結構經大修后可按預定目的使用的

年限

B.地基基礎的設計使用年限不應小于建筑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

C.同一建筑中不同用途結構或構件可以有不同的設計使用年限

D.結構構件的設計使用年限與建筑結構的使用壽命一致

【答案】:B|C

【解析】:

A項,根據《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標準》(GB50153—2008)第

2.1.5條規定,設計使用年限是指設計規定的結構或構件不需進行大

修即可按預定目的使用的年限。

D項,由設計使用年限的定義可知,建筑結構的使用壽命與使用設計

年限不同。

C項,附錄A.1.9表A.1.9規定,不同結構或構件有不同的設計使用年

限。

B項,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第3.0.7條

規定,地基基礎的設計使用年限不應小于建筑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

19.根據《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施打大面積密集預制

樁樁群時,對樁頂上涌和水平位移進行監測的數量應滿足()。[2013

年真題]

A.不少于總樁數的1%

B.不少于總樁數的3%

C.不少于總樁數的5%

D.不少于總樁數的10%

【答案】:D

【解析】:

施打大面積密集樁群時,根據《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

第749條第7款規定,應對不少于總樁數10%的樁頂上涌和水平位

移進行監測。

20.對于相同的場地,下面哪種情況可以提高地基承載力并減少沉

降?()

A.加大基礎埋深,并加做一層地下室

B.基底壓力p(kPa)不變,加大基礎寬度

C.建筑物建成后抽取地下水

D.建筑物建成后,填高室外地坪

【答案】:A

【解析】:

A項,增大基礎埋深可減小基底附加應力,進而減小基礎沉降;由地

基承載力特征值計算公式fa=fak+nby(b-3)+ndym(d—0.5)

可知,埋深d值增大,可適當提高地基承載力。B項,加大基礎寬度

可提高地基承載力,但當基礎寬度過大時,沉降的計算深度會隨之加

深,而其基底的附加應力不變,基礎的沉降量會增加。C項,抽取地

下水會減小孔隙水壓力,進而增大土體的有效應力,增大基礎沉降量。

D項,提高室外地坪,增大了基底附加應力,進而會增大基礎沉降量。

21.關于港口工程地質勘察工作布置原則的敘述,下列哪些選項是正

確的?()

A.可行性研究階段勘察,河港宜垂直岸向布置勘探線,海港勘探點可

按網格狀布置

B.初步設計階段勘察,河港水工建筑物區域,勘探點應按垂直岸向布

C.初步設計階段勘察,海港水工建筑物區域,勘探線應按垂直于水工

建筑長軸方向布置

D.初步設計階段勘察,港口陸域建筑區宜按平行地形、地貌單元走向

布置勘探線

【答案】:A|B

【解析】:

A項,根據《水運工程巖土勘察規范》(JTS133—2013)第5.2.7」條

規定,河港宜垂直于岸向布置勘探線,線距不宜大于200m,線上勘

探點間距不宜大于150m。根據第527.2條規定,海港可按網格狀布

置勘探測試點,點的間距宜為200?500m;BCD三項,根據第5.3.5

條規定,勘探線和勘探點宜布置在比例尺為1:1000或1:2000的地

形圖上;勘探線宜垂直岸向或平行于水工建筑物長軸方向布置;勘探

線和勘探點的間距,應根據工程要求、地貌特征、巖土分布、不良地

質作用發育情況等確定;在岸坡地段和巖石與土層組合地段宜適當加

宓t口O

22.某工程進行初步勘察時,在地表露頭測得巖體壓縮波速度為

2.6km/s,巖塊壓縮速度為3.8km/s,巖石點荷載強度指數為2.4,該

巖體的基本質量級別為()。

A.I級

B.II級

c.in級

D.W級

【答案】:D

23.某豎向承載的端承型灌注樁,樁徑0.8m,樁長18m,按照《建筑

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的規定,該灌注樁鋼筋籠的最小長度

為下列何值?(不計插入承臺鋼筋長度)()

A.6m

B.9m

C.12m

D.18m

【答案】:D

【解析】:

根據《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第4.1.1條第2款規定,

端承型樁和位于坡地岸邊的基樁應沿樁身等截面或變截面通長配筋,

樁長18m,配筋長度也為18mo

24.由于朗肯土壓力理論和庫侖土壓力理論分別根據不同的假設條

件,以不同的分析方法計算土壓力,計算結果會有所差異,以下哪些

選項是正確的?()

A.相同條件下朗肯公式計算的主動土壓力大于庫侖公式

B.相同條件下庫侖公式計算的被動土壓力小于朗肯公式

C.當擋土墻背直立且填土面與擋墻頂平齊時,庫侖公式與朗肯公式計

算結果是一致的

D.不能用庫侖理論的原公式直接計算黏性土的土壓力,而朗肯公式可

以直接計算各種土的土壓力

【答案】:A|D

【解析】:

由《土力學》相關知識可知,朗肯土壓力理論假定擋土墻背垂直、光

滑,其后土體表面水平并無限延伸,根據墻后土體處于極限平衡狀態,

應用極限平衡條件,推導出了主動土壓力和被動土壓力計算公式。由

于朗肯土壓力理論忽略了實際墻背并非光滑并存在摩擦力的事實,使

計算所得的主動土壓力偏大,而計算所得的被動土壓力偏小。庫侖土

壓力理論假定擋土墻后土體為均勻各向同性無黏性土(c=0);擋土

墻后產生主動或被動土壓力時墻后土體形成滑動土楔,其滑裂面為通

過墻踵的平面;滑動土楔可視為剛體。庫侖土壓力理論根據滑動土楔

處于極限平衡狀態時的靜力平衡條件來求解主動土壓力和被動土壓

力。庫侖土壓力理論計算的主動土壓力與實測結果非常接近,但被動

土壓力則誤差較大,且往往大于朗肯被動土壓力。

25.初步判定水和土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屬于()階段的主要工作。

A.可行性研究勘察

B.初步勘察

C.詳細勘察

D.施工勘察

【答案】:B

【解析】:

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4.1.4

條規定,初步勘察應對場地內擬建建筑地段的穩定性作出評價,并進

行下列主要工作:①搜集擬建工程的有關文件、工程地質和巖土工程

資料以及工程場地范圍的地形圖;②初步查明地質構造、地層結構、

巖土工程特性、地下水埋藏條件;③查明場地不良地質作用的成因、

分布、規模、發展趨勢,并對場地的穩定性做出評價;④對抗震設防

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場地,應對場地和地基的地震效應做出初步評

價;⑤季節性凍土地區,應調查場地土的標準凍結深度;⑥初步判定

水和土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⑦高層建筑初步勘察時,應對可能采取

的地基基礎類型、基坑開挖與支護、工程降水方案進行初步分析評價。

26.在鐵路工程地質勘察工作中,當地表水平方向存在高電阻率屏蔽

層時,最適合采用下列哪種物探方法?()[2011年真題]

A.電剖面法

B.電測深法

C.交流電磁法

D.高密度電阻率法

【答案】:C

【解析】:

工程地質勘察中,物探方法的選擇應根據物性參數、基本原理、適用

條件、場地條件及工程要求綜合考慮。根據《鐵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

(TB10012—2007)附錄B.0.1條表B.0.1規定,交流電磁法適用于接

地困難,存在高屏蔽的地區和地段。

27.根據《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有關規定,下列關于

基樁構造和設計的做法哪項不符合要求?()

A.關于樁身混凝土最低強度等級:預制樁C30,灌注樁C25,預應力

實心樁C40

B.關于最小配筋率:打入式預制樁0.8%,靜壓預制樁0.6%

C.鉆孔樁的擴底直徑應小于樁身直徑的3倍

D.后注漿鋼導管注漿后可等效替代縱向鋼筋

【答案】:C

【解析】:

A項,根據《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第4.1.2條第1款

規定,樁身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得小于C25,混凝土預制樁尖強度等級

不得小于C30o第4.1.5條規定,預制樁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于

C30;預應力混凝土實心樁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40;預制樁

縱向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宜小于30mm。

B項,根據第4.1.6條規定,預制樁的樁身配筋應按吊運、打樁及樁

在使用中的受力等條件計算確定。采用錘擊法沉樁時,預制樁的最小

配筋率不宜小于0.8%。靜壓法沉樁時,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6%,

主筋直徑不宜小于14mm,打入樁樁頂以下4?5倍樁身直徑長度范

圍內箍筋應加密,并設置鋼筋網片。

C項,根據第4.1.3條第1款規定,對于持力層承載力較高、上覆土

層較差的抗壓樁和樁端以上有一定厚度較好土層的抗拔樁,可采用擴

底;擴底端直徑與樁身直徑之比D/d,應根據承載力要求及擴底端側

面和樁端持力層土性特征以及擴底施工方法確定;挖孔樁的D/d不應

大于3,鉆孔樁的D/d不應大于2.5。

D項,根據第5.3.11條規定,后注漿鋼導管注漿后可替代等截面、等

強度的縱向主筋。

28.工程勘察中要求測定巖石質量指標RQD時,應采用下列哪種鉆

頭?()

A.合金鉆頭

B.鋼粒鉆頭

C.金剛石鉆頭

D.牙輪鉆頭

【答案】:C

【解析】:

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9.2.4

條第5款規定,當需確定巖石質量指標RQD時,應采用75mm口徑

(N型)雙層巖芯管和金剛石鉆頭。

29.下列()能夠準確反映黏性泥石流的特征。

I.固體物質含量高達40%?80%

II.固體物質含量達15%?40%

III.重度為13?17kN/m3

IV.重度為17?23kN/m3

V.水不是搬運介質而是組成物質

VI.水是搬運介質

vn.各組成物質以相同的速度作整體流動

w.各組成物質的流速有明顯差別

A.II、IIRVI、W

B.II、IILV、vn

c.i、iv、vi、vn

D.i、w、v、vn

【答案】:D

【解析】:

黏性泥石流是指含大量黏性土的泥石流或泥流,黏性大,固體物質占

40%?60%,最高達80%,重度為17?23kN/m3。水不是搬運介質,

而僅是組成物質,黏性大,石塊呈懸浮狀態,各組成物質的流速沒有

明顯差別,暴發突然,持續時間短,破壞力大,堆積物在堆積區不散

流,停積后石塊堆積成“舌狀”或“崗狀”。

30.按照《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在確定基樁豎向承載

力特征值時,下列哪種情況下的摩擦型樁基宜考慮承臺效應?()

A.上部結構整體剛度較好,體型簡單的建(構)筑物,承臺底為液化

B.對差異沉降適應性較強的排架結構和柔性結構,承臺底為新近填土

C.軟土地基減沉復合疏樁基礎,承臺底為正常固結黏性土

D.按變剛度調平原則設計的樁基剛度相對弱化區,承臺底為濕陷性土

【答案】:C

【解析】:

根據《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第524條規定,對于符

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摩擦型樁基,宜考慮承臺效應確定其復合基樁的豎

向承載力特征值:①上部結構整體剛度較好、體型簡單的建(構)筑

物;②對差異沉降適應性較強的排架結構和柔性構筑物;③按變剛度

調平原則設計的樁基剛度相對弱化區;④軟土地基的減沉復合疏樁基

礎。A項,根據第5.2.5條規定,當承臺底為可液化土、濕陷性土、

高靈敏度軟土、欠固結土、新填土時,沉樁引起超孔隙水壓力和土體

隆起時,不考慮承臺效應。

31.按靜力法計算公路擋土墻的水平地震作用時,下列哪個選項是錯

誤的?()

A.綜合影響系數取值與擋土墻的結構形式相關

B.抗震重要性修正系數與公路等級和構筑物重要程度相關

C.水平向設計基本地震動峰值加速度與地震基本烈度相關

D.計算擋墻底面地震荷載作用時,水平地震作用分布系數取1.8

【答案】:D

【解析】:

ABC三項,根據《公路工程抗震規范》(JTGB02—2013)第723條規

定,第i截面以上墻身重心處的水平地震作用計算公式為:

Eih=CiChAh力iGi/g

式中,Eih為第i截面以上墻身重心處的水平地震作用(kN);

Ci為抗震重要性修正系數,應按表322采用;

Ch為綜合系數,重力式擋土墻取0.25,輕型擋土墻取0.3;

Ah為水平向設計基本地震動峰值加速度。

Gi為第i截面以上墻身坊工的重力(kN);

%為水平地震作用沿墻高的分布系數,按式(7.2.3-2)計算取值。

D項,計算擋土墻底面地震荷載作用時,分布系數計算公式中的hi

是墻趾至計算截面的高度,計算截面為墻底時,hi=O,水平地震作

用分布系數取1.0。

32.在工程地質測繪中,對地質構造線的定位宜采用()o

A.目測法

B.羅盤儀、氣壓計

C.半儀器法

D.儀器定位法

【答案】:D

【解析】:

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8.0.4

條第4款規定:地質觀測點的定位標測,對成圖的質量影響很大,常

采用以下方法:①目測法,適用于小比例尺的工程地質測繪,該法系

根據地形、地物以目估或步測距離標測;②半儀器法,適用于中等比

例尺的工程地質測繪,它是借助于羅盤儀、氣壓計等簡單的儀器測定

方位和高度,使用步測或測繩量測距離;③儀器法,適用于大比例尺

的工程地質測繪,即借助于經緯儀、水準儀等較精密的儀器測定地質

觀測點的位置和高程;對于有特殊意義的地質觀測點,如地質構造線、

不同時代地層接觸線、不同巖性分界線、軟弱夾層、地下水露頭以及

有不良地質作用等,均宜采用儀器法;④衛星定位系統(GPS):滿足

精度條件下均可應用。

33.已知建筑物基礎的寬度10m,作用于基底的軸心荷載200kN,為

滿足偏心距e<0.1W/A的條件,作用于基底的力矩最大值不能超過

()kN?m。(注:W為基礎底面的抵抗矩,A為基礎底面面積)

A.34

B.38

C.42

D.46

【答案】:A

【解析】:

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第8.4.2條規定,

由題可知,筏形基礎偏心距應滿足條件:eW0.1W/A,則可得:

e=(0.11b如)/lb=O.lb^=O.lX10/6=0.167m由于e=M/(F+G),

且由題可知F+G=200kN,則可得:M=200X0.167=33.3kN?m0

故選項A最接近。

34.III類巖體邊坡擬采用噴錨支護,根據《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

50330—2013)中有關規定,以下哪些選項是正確的?()[2014年

真題]

A.系統錨桿采用全黏結錨桿

B.系統錨桿間距為2.5m

C.系統錨桿傾角為15°

D.噴射混凝土面板厚度為100mm

【答案】:A|C

【解析】:

ABC三項,根據《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13)第10.3.1

條規定,系統錨桿的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①錨桿布置宜采用行列

式排列或菱形排列;②錨桿間距宜為1.25m?3.00m;且不應大于錨

桿長度的一半;對I、II類巖體邊坡最大間距不應大于3.00m,對皿、

IV類巖體邊坡最大間距不應大于2.00m;③錨桿安設傾斜角宜為

10°?20。;④應采用全黏結錨桿。D項,根據第10.3.2條第1款規

定,對永久性邊坡,in類巖體邊坡鋼筋網噴射混凝土面板厚度不應小

于150mm;對臨時性性邊坡,III類巖體邊坡鋼筋網噴射混凝土面板

厚度不應小于100mmo

35.有關建設單位的工程質量責任與義務,下列理解錯誤的是()。

A.可將一個工程的各部位分包給不同的設計或施工單位

B.發包給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單位

C.領取施工許可證或者開工報告之前,辦理工程質量監督手續

D.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工程監理單位進行監理

【答案】:A

【解析】:

AB兩項,《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七十八條規定,本條例所稱肢

解發包,是指建設單位將應當由一個承包單位完成的建設工程分解成

若干部分發包給不同的承包單位的行為;第七條規定,建設單位應當

將工程發包給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單位。建設單位不得將建設工程肢

解發包。C項,第十三條規定,建設單位在領取施工許可證或者開工

報告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工程質量監督手續。D項,第十

二條規定,實行監理的建設工程,建設單位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等

級的工程監理單位進行監理,也可以委托具有工程監理相應資質等級

并與被監理工程的施工承包單位沒有隸屬關系或者其他利害關系的

該工程的設計單位進行監理。

36.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地區的某高速公路特大橋,結構阻尼比為

0.05,結構自振周期(T)為0.45s;場地類型為H類,特征周期(Tg)

為0.35s;水平向設計基本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30g,進行E2地震

作用下的抗震設計時,按《公路工程抗震規范》(JTGB02—2013)確

定豎向設計加速度反應譜最接近下列哪項數值?()

A.0.30g

B.0.45g

C.0.89g

D.1.15g

【答案】:B

【解析】:

根據《公路工程抗震規范》(JTGB02—2013)第5.2.2條規定,水平

設計加速度反應譜最大值為:

Smax=2.25CiCsCdAh=2.25X1.7X1X1X0.3g=1.1475g根據第5.2.1

條規定,阻尼比為0.05,特征周期為0.35s,自振周期為0.45s,T>

Tg,故水平向設計加速度反應譜為:

S=SmaxTg/T=1.1475gX(0.3弛45)=0.8925g根據第525條規定,

對于土層場地,T=0.45s>0.3s,故R=0.5。

則豎向設計加速度反應譜為:

0.8925gX0.5=0.44625g由此可知,B項數值最為接近。

37.根據《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12),下面關于復合地

基處理的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攪拌樁的樁端阻力發揮系數,可取0.4?0.6,樁長越長,單樁承載

力發揮系數越大

B.計算復合地基承載力時,若增強體單樁承載力發揮系數取低值,樁

間土承載力發揮系數可取高值

C.采用旋噴樁復合地基時,樁間土越軟弱,樁間土承載力發揮系數越

D.擠土成樁工藝復合地基,其樁間土承載力發揮系數一般大于等于非

擠土成樁工藝

【答案】:B|D

【解析】:

A項,根據《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12)條文說明第7.1.5

條,樁端端阻力發揮系數與增強體的荷載傳遞性質、增強體長度以及

樁土相對剛度密切相關。樁長過長影響樁端承載力發揮時應取較低

值,水泥土攪拌樁其荷載傳遞受攪拌土的性質影響應取0.4?0.6,其

他情況可取1.0;B項,根據條文說明第7.1.5條規定,增強體單樁承

載力發揮系數取高值時樁間土承載力發揮系數取低值,反之,增強體

單樁承載力發揮系數取低值時樁間土承載力發揮系數應取高值;C項,

根據條文說明第743條規定,通過公式計算時,在確定折減系數B

和單樁承載力方面均可能有較大的變化幅度,因此只能用作估算。對

于承載力較低時,樁間土承載力發揮系數B取低值,是出于減小變形

的考慮,可見樁間土越軟弱,樁間土發揮系數越小;D項,根據條文

說明第772條規定,采用擠土成樁工藝施工(如預制樁和振動沉管

打樁機施工)和墻下條基單排布樁樁距可適當加大,宜取(3?6)倍

樁徑。樁長范圍內有飽和粉土、粉細砂、淤泥、淤泥質土層,為防止

施工發生竄孔、縮頸、斷樁,減少新打樁對已打樁的不良影響,宜采

用較大樁距。說明擠土成樁工藝在施工過程對樁間土擠密、振密,可

以減小樁間土孔隙比,提高樁間土的承載力,相應的樁間土承載力發

揮系數要大于非擠土成樁工藝成樁。

38.存在可能影響工程穩定性的發震斷裂,下列關于建筑物最小避讓

距離的說法中哪個是正確的?()[2009年真題]

A.抗震設防烈度是8度,建筑物設防類別為丙類,最小避讓距離150m

B.抗震設防烈度是8度,建筑物設防類別為乙類,最小避讓距離300m

C.抗震設防烈度是9度,建筑物設防類別為丙類,最小避讓距離300m

D.抗震設防烈度是9度,建筑物設防類別為乙類,最小避讓距離400m

【答案】:D

39.將多年凍土用作建筑地基時,只有符合()的情況下才可采用保

持凍結狀態的設計原則。[2008年真題]

A.多年凍土的年平均地溫為-0.5?1.0℃

B.多年凍土的年平均地溫低于一1.0℃

C.持力層范圍內地基土為堅硬凍土,凍土層厚度大于15m

D.非采暖建筑

【答案】:B|C|D

【解析】:

根據《凍土地區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JGJ118-2011)第4.2.1

條規定,保持凍結狀態的設計宜用于下列場地或地基:①多年凍土的

年平均地溫低于一1.0℃的場地;②持力層范圍內的土層處于堅硬凍

結狀態的地基;③地基最大融化深度范圍內,存在融沉、強融沉、融

陷性土及其夾層的地基;④非采暖建筑或采暖溫度偏低,占地面積不

大的建筑物地基。

40.按照《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承載能力極限狀態下,

下列關于豎向受壓樁基承載特性的描述哪項是最合理的?()[2014

年真題]

A.摩擦型群樁的承載力近似等于各單樁承載力之和

B.端承型群樁的承載力近似等于各單樁承載力之和

C.摩擦端承樁的樁頂荷載主要由樁側摩阻力承擔

D.端承摩擦樁的樁頂荷載主要由樁端阻力承擔

【答案】:B

【解析】:

根據《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第3.3.1條規定,在承載

能力極限狀態下,摩擦端承樁的樁頂荷載主要由樁端阻力承擔;端承

摩擦樁的樁頂荷載主要由樁側阻力承擔。端承型群樁,持力層剛性,

樁端貫入變形小,由樁身壓縮引起的樁頂沉降不大,承臺底面土反力

小,端承型群樁基礎中基樁的工作性狀近似接近單樁,端承型群樁的

承載力近似等于各單樁之和;摩擦型群樁基礎由于應力擴散和承臺效

應,承載力不等于單樁之和。

41.在采用預壓法處理軟黏土地基時為防止地基失穩需控制加載速

率,下列敘述錯誤的是()o[2007年真題]

A.在堆載預壓過程中需要控制加載速率

B.在真空預壓過程中不需要控制抽真空速率

C.在真空一堆載聯合超載預壓過程中需要控制加載速率

D.在真空一堆載聯合預壓過程中不需要控制加載速率

【答案】:D

【解析】:

根據《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12)第5.1.5條規定,對

堆載預壓工程,預壓荷載應分級逐漸施加,保證每級荷載下地基的穩

定性,而對真空預壓工程,可采用一次連續抽真空至最大壓力。根據

第5232條規定,當堆載較大時,真空和堆載聯合預壓應采用分級加

載,分級數應根據地基土穩定計算確定。分級加載時,應待前期預壓

荷載下地基的承載力增長滿足下一級荷載下地基的穩定性要求時,方

可增加堆載。

42.沖擊成孔灌注樁施工時,當鉆入樁端持力層的基巖后,應每鉆進

()mm清孔取樣一次。

A.100-300

B.100-500

C.100-600

D.300-500

【答案】:A

【解析】:

根據《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第6.3.13條第7款規定,

進入基巖后,非樁端持力層每鉆進300?500mm和樁端持力層每鉆進

100?300mm時,應清孔取樣一次,并應做記錄。

43.某均質土壩長1.2km,高20m,壩頂寬8m,壩底寬75m,要求壓

實度不小于0.95,天然料場中土料含水量為21,比重為2.70,重度

為18kN/m3,最大干密度為16.8kN/m3,最優含水量為20,填筑該土

壩需要天然土料()m3。

A.9.9X105

B.10.7X105

C.11.5X105

D.12.6X105

【答案】:B

【解析】:

土壩體積:

V=0.5X(8+75)X20X1200=9.96X105m3

土料壓實后的干重:

G=HPdmaxV=0.95X16.8X996000=15896160kN

天然土料的干重度:

yd=Y/(1+0.013)=18/(1+0.01X21)=14.876^14.88kN/m3

天然土料體積VI::

Vl=G/yd=15896160/14.88=10.7X105m3

44.關于結構重要性系數的表述,下列哪個選項是正確的?()[2010

年真題]

A.結構重要性系數取值應根據結構安全等級、場地等級和地基等級綜

合確定

B.結構安全等級越高,結構重要性系數取值越大

C.結構重要性系數取值越大,地基承載力安全儲備越大

D.結構重要性系數取值在任何情況下均不得小于1.0

【答案】:B

【解析】:

BD兩項,根據《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標準》(GB50153—2008)

附錄A的表A.1.7,結構重要性系數丫0是考慮結構破壞后果的嚴重

性而引入的系數,對于安全等級為一級和三級的結構構件分別取不小

于1.1和0.9o可靠度分析表明,采用這些系數后,結構構件可靠指

標值較安全等級為二級的結構構件分別增減0.5左右,與表A.1.4的

規定基本一致。考慮不同投資主體對建筑結構可靠度的要求可能不

同,對應安全等級一、二、三級允許結構重要性系數Y0分別取不應

小于1.1、L0和0.9oAC兩項,結構重要系數與場地等級、地基等級、

地基承載力安全儲備無關。

45.一個地區的巖溶形態規模較大,水平溶洞和暗河發育,這類巖溶

最可能是在下列哪一種地殼運動中形成的?()[2011年真題]

A.地殼上升

B.地殼下降

C.地殼間歇性下降

D.地殼相對穩定

【答案】:D

【解析】:

根據《工程地質手冊》(第五版)第637頁規定,地殼強烈上升地區,

巖溶以垂直方向發育為主;地殼相對穩定地區,巖溶以水平方向發育

為主;地殼下降地區,既有水平發育又有垂直發育,巖溶發育比較復

雜。本題中巖溶主要以水平發育為主,判斷是地殼相對穩定地區中形

成的。

46.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對于地基土

的工程特性指標的代表值,下列哪些選項的取值是正確的?()[2014

年真題]

A.確定土的先期固結壓力時,取特征值

B.確定土的內摩擦角時,取標準值

C.載荷試驗確定承載力時,取特征值

D.確定土的壓縮模量時,取平均值

【答案】:B|C|D

【解析】:

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第4.2.2條規定,

地基土工程特性指標的代表值應分別為標準值、平均值及特征值。抗

剪強度指標應取標準值;壓縮性指標應取平均值;載荷試驗承載力應

取特征值。

47.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泥石流形成區坡陡,坡面不穩,有大量松散固體碎屑物質

B.短時間內的大量來水是形成泥石流的必要條件

C.泥石流的防治應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方案

D.攔擋工程是最重要的泥石流防治措施

【答案】:D

【解析】:

泥石流的原則是以防為主,兼設工程措施。攔擋工程是防治泥石流的

一種工程措施,并非最重要的。要有效地防治泥石流,工程措施必須

結合生物措施,兩者互為補充,取長補短。

48.關于高、低應變法動力測樁的敘述,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A.兩者均采用一維應力波理論分析計算樁-土系統響應

B.兩者均可檢測樁身結構的完整性

C.兩者均要求在檢測前鑿除灌注樁樁頂破碎層

D.兩者均只有實測速度(或加速度)信號

【答案】:A|B|C

【解析】:

AB兩項,根據《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106—2014)第8.1.1

條規定,低應變法適用于檢測混凝土樁的樁身完整性,判斷樁身缺陷

的程度及位置,樁的有效檢測樁長范圍應通過現場試驗確定。目前國

內外普遍采用瞬態沖擊方式,通過實測樁頂加速度或速度響應時域曲

線,即一維波動理論分析來判定基樁的樁身完整性。根據第9.1.1條

規定,高應變法適用于檢測基樁的豎向抗壓承載力和樁身完整性;監

測預制樁打入時的樁身應力和錘擊能量傳遞比,為沉樁工藝參數及樁

長選擇提供依據。對于大直徑擴底樁和預估Q?s曲線具有緩變型特

征的大直徑灌注樁,不宜采用本方法進行豎向抗壓承載力檢測。

C項,根據第8.3.1條條文說明規定,樁頂條件和樁頭處理好壞直接

影響測試信號的質量。因此,要求受檢樁樁頂的混凝土質量、截面尺

寸應與樁身設計條件基本等同。使用高、低應變法動力測樁時,都需

要鑿去樁頂浮漿或松散、破損部分,并露出堅硬的混凝土表面;樁頂

表面應平整干凈且無積水;妨礙正常測試的樁頂外露主筋應割掉。

D項,根據第943條規定,樁底反射明顯時,樁身波速可根據下行

波波形起升沿的起點到上行波下降沿的起點之間的時差與已知樁長

值確定;樁底反射信號不明顯時,可根據樁長、混凝土波速的合理取

值范圍以及鄰近樁的樁身波速值綜合確定。

49.關于土體的壓縮模量與變形模量,下述說法錯誤的有()。

A.變形模量一般為一個常數,可由載荷試驗測得

B.壓縮模量是一個變量,可由固結試驗測得

C.壓縮模量一般小于變形模量

D.壓縮模量一般大于變形模量

【答案】:B|D

【解析】:

土的變形模量E0是根據現場載荷試驗得到的,它是指土在側向自由

膨脹條件下正應力與相應的正應變的比值。壓縮模量Es是土在完全

側限的條件下得到的,為豎向正應力與相應的正應變的比值,可由固

結試驗測得。Es和E0是判斷土的壓縮性和計算地基壓縮變形量的重

要指標,都是常值。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數學關系,一般可用下式表

示:

EO=[1—2u”(1-n)]Es=3Es

當H=0-0.5時,B=1-0,E0/Es的比值在0?1之間變化,即E0

<ESo但很多情況下EO/Es都大于1,即EO>Es,其原因為:①土不

是真正的彈性體,并具有結構性;②土的結構影響;③兩種試驗的要

求不同。

50.某總含水量34%的多年凍土為粉土,該凍土的類型為下列哪個選

項?()

A.飽冰凍土

B.富冰凍土

C.多冰凍土

D.少冰凍土

【答案】:A

【解析】:

根據《工程地質手冊》(第五版)第584、585頁表5-6-12,當總含水

量大于28%時,該凍土為飽冰凍土。

51.采用暗挖法進行地鐵斷面施工時,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哪一項?

()[2009年真題]

A.可以欠挖

B.允許少量超挖

C.在硬巖中允許超挖量要小一些

D.在土質隧道中比在巖質隧道中允許超挖量要小一些

【答案】:A

52.關于微風化巖石地基上墻下條形基礎的地基承載力,()的說法

是正確的。[2008年真題]

A.埋深從室外地面算起進行深度修正

B.埋深從室內地面算起進行深度修正

C.不進行深度修正

D.埋深取室內和室外地面標高的平均值進行深度修正

【答案】:c

【解析】:

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第H.0.10條第3

款規定,巖石地基承載力不進行深寬修正。

53.季節性凍土地區形成路基翻漿病害的主要原因有()。

A.地下水位過高及毛細上升

B.路基排水條件差,地表積水,路基土含水量過高

C.路面結構層厚度達不到按允許凍脹值確定的防凍層厚度要求

D.采用了粗粒土填筑路基

【答案】:A|B

【解析】:

翻漿是指冬季水分連續向上聚流并凍結成冰,導致春融期間,土基含

水過多,強度急劇降低,在行車作用下路面發生彈性變形、裂縫、鼓

包、冒泥等現象。路基翻漿主要與地下水位過高,毛細水不斷補給,

路基排水條件差,地表積水,路基含水量高等因素有關。

54.下列關于膨脹土的膨脹率與膨脹力論述中,正確的是()。

A.基底壓力越大,膨脹土的膨脹力越大

B.lOOkPa壓力下的膨脹率應該大于5OkPa壓力下的膨脹率

C.自由膨脹率的大小不僅與土的礦物成分有關,也與土的含水率有關

D.同一種土的自由膨脹率越大,意味著膨脹力也越大

【答案】:D

【解析】:

膨脹土是指由親水性礦物組成,具有顯著的吸水膨脹和失水收縮兩種

特性的黏性土。A項,膨脹力與礦物成分和含水率有關。在完全飽和

前,含水率越大,膨脹力越大。完全飽和后,膨脹力是定值,與含水

率無關。對某種特定的膨脹土而言,膨脹力是常數,僅隨干容重的變

化而變化。B項,lOOkPa壓力下的膨脹率應該小于50kPa壓力下的膨

脹率。C項,自由膨脹率為松散的烘干土粒在水中和空氣分別自由堆

積的體積之差與在空氣中自由堆積的體積之比,以百分數表示,用以

判定無結構力的松散土粒在水中的膨脹特性,所以自由膨脹率與土的

含水率無關。D項,膨脹力又指試樣自由膨脹到最大限度以后再加荷

載直到回復到其初始體積為止所需的壓力,意味著同一種土的自由膨

脹率越大,膨脹力也越大。

55.符合()條件,為三級地基。

A.巖土種類單一、均勻,性質變化不大

B.無特殊性巖土

C.巖土種類較多,很不均勻

D.巖土種類單一、均勻,性質變化大

【答案】:A|B

【解析】:

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第3.1.3條規定,根據

地基的復雜程度,可按下列規定分為三個地基等級:①符合下列條件

之一者為一級地基(復雜地基):a.巖土種類多,很不均勻,性質變

化大,需特殊處理;b.嚴重濕陷、膨脹、鹽漬、污染的特殊性巖土,

以及其他情況復雜,需作專門處理的巖土。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為

二級地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