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會計第三講_第1頁
成本會計第三講_第2頁
成本會計第三講_第3頁
成本會計第三講_第4頁
成本會計第三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5/6/20241第三節外購動力費的歸集與分配

外購動力費用定義指為外部購買的各種動力,如電力、熱力等所支付的費用外購動力費支出的核算1.支付時:借:應付賬款xxx

貸:銀行存款xxx2.月末時:借:基本生產成本xxx

輔助生產成本xxx

制造費用xxx

管理費用xxx………..

貸:應付賬款xxx5/6/20243外購動力費包括外購電力費、蒸汽費煤氣等。付款時,一般先借記“應付賬款”賬戶,貸記“銀行存款”賬戶。問題:為什么不直接借記成本費用賬戶,貸記“銀行存款”賬戶?5/6/20244原因:外購動力費一般不是在每月末支付,而是在每月下旬的某日支付。如:6月21日支付的電費是5月20日--6月20日期間所耗電費,而6月份的實際電力耗費只有到6月末才能計算分配,二者金額往往不一致。此種賬務處理是權責發生制原則的要求。若每月支付外購動力費的日期基本固定,且每月付款日至月末應付動力費相差不多,也可不通過“應付賬款”賬戶核算,可于付款時直接借記成本費用賬戶,貸記“銀行存款”賬戶。5/6/20245

外購動力費的分配外購動力費的分配,在有儀表的情況下,應根據儀表所示耗用數量及單價計算;無儀表的情況下,可按生產工時比例、定額消耗量比例、機器功率時數比例分配。成本項目設置有三種處理辦法5/6/20246產品成本明細賬是否單設“燃料及動力”成本項目,應視情況而定。

1〕若外購動力費、燃料費占產品成本的比重較大,應單設“燃料及動力”成本項目;

2〕若外購動力費、燃料費占產品成本的比重較小,不需單設“燃料及動力”成本項目,燃料費記入“直接材料”成本項目,

3〕外購動力費記入“制造費用”成本項目。5/6/20247分配方法工時比例法定額耗用量比例法外購動力費分配率=

耗用外購動力費總額各種產品耗用生產工時總數某種產品應分配的外購動力費=該種產品耗用的生產工時數×外購動力分配率5/6/20248

外購動力費的賬務處理:將其費用計入相應的成本、費用賬戶:1)產品生產用的動力費,應借記“基本生產成本”賬戶;2)輔助生產用的動力費,應借記“輔助生產成本”賬戶;3)車間管理用的動力費,應借記“制造費用”賬戶;4)廠部管理用的動力費,應借記“管理費用”賬戶;5)貸記“應付賬款”(或銀行存款)賬戶。5/6/20249例:某工廠本月共用電80000度,每度電0.5元,共發生電費40000元.該企業各部門用電均安裝電表,電表顯示各部門的用電情況如下:基本生產車間生產產品用電65000度,照明用電4000度,輔助生產車間用電6000度,企業管理部門用電5000度.基本生產車間生產甲、乙兩種產品,本月甲產品的生產工時6400小時,乙產品的生產工時3600小時,該企業采用生產工時比例分配法分配動力費用5/6/202410計算如下:生產甲、乙兩種產品發生電費在兩種產品之間的分配如下:電費分配率=32500/6400+3600=3.25元/小時甲產品負擔的電費:6400×3.25=20800(元)乙產品負擔的電費:3600×3.25=11700(元)基本生產車間電費為:65000×0.5=32500元5/6/202411編制會計分錄如下:借:基本生產成本—甲產品20800

—乙產品11700

輔助生產成本3000

制造費用2000

管理費用2500

貸:應付賬款40000

5/6/202412練習5:某工廠本月基本生產車間生產產品用電80000度,每度電0.5元,共發生電費40000元.基本生產車間生產甲、乙兩種產品,本月甲產品的生產工時6400小時,乙產品的生產工時3600小時,要求采用生產工時比例分配法分配動力費用5/6/202413電費分配率=40000/6400+3600=4元/小時甲產品負擔的電費:6400×4=25600(元)乙產品負擔的電費:3600×4=14400(元)答案5/6/202414第四節、職工薪酬的核算一、概述職工薪酬的含義:指企業為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而給予各種形式的報酬以及相關支出。5/6/202415職工薪酬的內容1、職工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2、職工福利費3、社會保險費4、住房公積金5、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6、非貨幣性福利7、解除職工勞動關系補償8、其他相關支出5/6/202416工資費用的組成1、計時工資:按計時工資標準和工作時間支付給職工的勞動報酬。工資標準是指每一職工在單位時間內應得的工資額。2、計件工資:分個人計件和集體計件。3、獎金:支付給職工的超額勞動報酬和增收節支的勞動報酬。4、津貼和補貼:為補償職工特殊或額外的勞動消耗和因其它特殊原因支付給職工的津貼,以及物價補貼。5、加班加點工資6、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5/6/202417二、工資費用的原始記錄考勤記錄和產量記錄是工資費用核算的主要原始記錄。考勤記錄:是登記職工出勤和缺勤情況的記錄,為計時工資計算提供依據。形式:考勤簿、考勤卡片(考勤鐘打卡〕、考勤磁卡(刷卡〕產量記錄:是登記工人或生產小組在出勤時間內完成產品的數量、質量和耗用工時的原始記錄,是計件工資計算的依據,同時也是統計產量和工時的依據。如派工單、加工路線單、產量通知單等。㈠考勤記錄⒈考勤簿

⒉考勤卡㈡產量記錄⒈工作通知單㈡產量記錄⒉工序進程單㈡產量記錄⒊工作班產量記錄三、工資的計算與結算㈠工資的計算⒈計時工資的計算⒉計件工資的計算⑴個人計件工資的計算⑵集體計件工資的計算㈡工資的結算⒈工資結算單⒉工資結算匯總表5/6/202423(一)計時工資的計算

計時工資的計算:年薪制、月薪制、周薪制、日薪制、鐘點工資制。月薪制下計時工資計算的兩種方法:按月標準工資扣除缺勤天數應扣工資額計算(減法)某職工本月應得工資=該職工月標準工資-(事假天數×日標準工資)-(病假天數×日標準工資×病假扣款率)按出勤天數直接計算(加法)某職工本月應得工資=該職工本月出勤天數×日標準工資+病假天數×日標準工資×(1-病假扣款率)24

(一)計時工資的計算(1)按30天計算日工資率,按缺勤日數扣月工資。(2)按30天計算日工資率,按出勤日數計算月工資。(3)按20.83天計算日工資率,按缺勤日數扣月工資。(4)按20.83天計算日工資率,按出勤日數計算月工資。

5/6/202425日標準工資的計算方法:按30天算日工資率:日標準工資=月標準工資÷30按20.83天算日工資率:日標準工資=月標準工資÷20.83其中,20.83=(365-104-11〕÷12在按30天計算日工資率的企業中,由于節假日也算工資,因而出勤期間的節假日,也按出勤日算工資。事假病假等缺勤期間的節假日,也按出勤日扣工資,在按20.83天計算日工資率的企業中,節假日不算、不扣工資。5/6/202426例:假設某企業某工人的月工資標準為540元,10月份出勤15天,病假3天,事假2天,休假11天.根據該工人的工齡,其病假工資按工資標準的90%計算,該工人的病假和事假期間沒有節假日.采用月薪制計算該工人10月份的工資如下:(1)按30天計算日工資率日工資率=540÷30=18(元)①按缺勤日數扣月工資計算應付工資=540-18×3×10%-18×2=498.6(元)②按出勤日數計算月工資應付工資=18×(15+11)+18×3×90%=516.6(元)5/6/202427(2)按20.83天計算日工資率日工資率=540÷20.83=25.92(元)①按缺勤日數扣月工資計算應付工資=540-25.92×3×10%-25.92×2=495.94(元)②按出勤日數計算月工資應付工資=25.92×15+25.92×3×90%=458.78(元)5/6/202428練習6:某企業某工人的月工資標準為840元。8月份31天,事假4天,星期休假10天,出勤15天。根據該工人的工齡,其病假工資按工資標準的90%計算。該工人病假和事假期間沒有節假日。要求計算該工人本月應得工資。5/6/202429(1)按30天計算日工資率,日工資率=840÷30=28(元〕按月標準工資扣除缺勤天數應扣工資額計算(減法)某職工本月應得工資=該職工月標準工資-(事假天數×日標準工資)-(病假天數×日標準工資×病假扣款率)=840-4×28-2×28×(1-90%)=840-112-5.6

=722.4(元)5/6/202430

按出勤天數直接計算(加法)某職工本月應得工資=該職工本月出勤天數×日標準工資+病假天數×日標準工資×(1-病假扣款率)

=28×(15+10)+2×28×90%=700+50.4

=750.4(元)5/6/202431(2)按20.83天計算日工資標準:日工資標準=840÷20.83=40.33(元)按月標準工資扣除缺勤天數應扣工資額計算(減法):某職工本月應得工資=840-4×40.33-2×40.33×10%

=670.61(元)

按出勤天數直接計算(加法)某職工本月應得工資=15×40.33+2×40.33×90%

=677.54(元)32【練習7】假定某工業企業某工人的月工資標準為870元。7月份31日,病假3日,事假2日,星期休假9日,出勤17日。根據該工人的工齡,其病假工資按工資標準的90%計算。該工人的病假和事假期間沒有節假日。要求計算該工人本月應得工資。33

1.按30天計算日工資率,按缺勤日數扣月工資

日工資率=870÷30=29(元)

應扣缺勤病假工資=29×3×(1-90%)=8.7(元)

應扣缺勤事假工資=29×2=58(元)

應付工資=870-8.7-58=803.3(元)34

2.按30天計算日工資率,按出勤日數計算月工資

應付出勤工資=29×(17+9)=754(元)

應付病假工資=29×3×90%=78.3(元)

應付工資=754+78.3=832.3(元)35

3.按20.83天計算日工資率,按缺勤日數扣月工資

日工資率=870÷20.83=41.77(元)

應扣缺勤病假工資=41.77×3×(1-90%)=12.53(元)

應扣缺勤事假工資=41.77×2

=83.54(元)

應付工資=870-12.53-83.54

=773.93(元)36

4.按20.83天計算日工資率,按出勤日數計算月工資

應付出勤工資=41.77×17=710.09(元)

應付病假工資=41.77×3×90%

=112.78(元)

應付工資=710.09+112.78

=822.87(元)5/6/202437

(二)計件工資的計算1.個人計件工資的計算方法一:應付計件工資=∑(某工人本月生產每種產品產量×該種產品計件單價)這里的產品產量=合格品數量+料廢品數量料廢品:非工人本人過失造成的不合格產品,應計算并支付工資。工廢品:由于本人過失造成的不合格產品,不計算、支付工資。某種產品計件單價=生產單位產品所需的工時定額×該級工人小時工資率方法二:應付計件工資=某工人本月生產各種產品定額工時之和×該工人小時工資率38計件工資的計算

應付計件工資=∑各產品產量×該產品計件單價

【例】某工人生產完成甲產品200件,乙產品400件,產品工時定額為:甲產品30分鐘,乙產品45分鐘,該工人的小時工資標準為2元。39(1)解法1:先計算出各產品的計件單價甲產品計件單價=(30÷60)×2

=1(元/件)乙產品計件單價=(45÷60)×2

=1.5(元/件)應付計件工資=200×1+400×1.5

=800(元)40

(2)解法2:先計算出完成的全部產品的定額工時,再按定額工時和小時工資率計算甲產品定額工時=200×(30÷60)=100(小時)乙產品定額工時=400×(45÷60)=300(小時)應付計件工資=(100+300)×2

=800(元)5/6/202441練習8:甲乙兩種產品都應由8級工人加工。甲產品單件工時定額為30分鐘,乙產品單件工時定額為45分鐘。8級工人的小時工資率為2元。某8級工人加工甲產品500件,乙產品400件。試計算其計件工資。5/6/202442方法一:應付計件工資=∑(某工人本月生產每種產品產量×該種產品計件單價)甲產品的計件單價=生產單位產品所需的工時定額×該級工人小時工資率=30÷60×2=1(元)乙產品計件單價=45÷60×2=1.5(元)應付計件工資=500×1+400×1.5=1100(元)5/6/202443方法二:應付計件工資=某工人本月生產各種產品定額工時之和×該工人小時工資率=(500×30÷60+400×45÷60)×2=1100(元)5/6/2024442.集體計件工資的計算按生產小組等集體計件工資的計算方法與個人計件工資的計算基本相同。將集體計件工資薪金總額在集體各成員之間進行分配

集體計件工資薪金注意:集體計件工資薪金的計算123計算出集體計件工資薪金總額45【例】某生產小組由張琴、李強、王茂三人組成,全部計件工資為7520元,三人的出勤情況和工資標準都不同,現按每人的出勤天數和日工資標準計算的計時工資為標準分配各人的計件工資見表。46工資費用表單位:元姓名日工資出勤天數按日工資和出勤計算的計時工資分配率分配計件工資張琴50105002000李強30309003600王茂20244801920合計64188047520按日工資和出勤計算的計時工資=50×10+30×30+20×24=1880分配率=7520÷1880=45/6/202447練習9:某生產小組集體完成若干生產任務,按一般計件工資的計算方法算出并取得集體工資50000元。該小組由3個不同等級的工人組成,每人的姓名、等級、日工資率、出勤天數資料如下。工人姓名等級日工資率(元)出勤天數

分配額(元)黎明

6 20 25

趙豪

5 18 23

張灰

4 16 22

合計

--

--

7050000

試以日工資率和出勤日數計算的工資額為分配標準計算每個工人應得的工資。5/6/202448計算如下:49(三)獎金、津貼和補貼等的計算會計部門應該根據計算出的職工工資,按照車間、部門分別編制工資結算單,結算單中按照職工類別和姓名分行填列應付每一職工工資、津貼、代發款項、代扣款項和應發金額、實發金額等,作為與職工進行薪酬結算的依據。此外,還應將按車間、部門編制的工資結算單匯總編制工資結算匯總表。50某公司工資結算匯總表2008年6月單位:元車間或部門(人員類別)應付職工薪酬合計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基本生產車間127500630045003000141300

產品生產工人118500600045003000132000

車間管理人員90003009300輔助生產車間18000135030019650

生產工人15000120030016500

車間管理人員30001503150企業管理部門1200012000專設銷售機構人員24006003000在建工程人員60006000合計159900600082504800300018195051(四)職工福利費的計算

企業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根據歷史經驗數據和實際情況合理預計,從有關成本費用中提取形成的,用于職工醫療衛生和生活困難補助等方面支出的資金,稱為職工福利費。52某公司提取職工福利費計算表2008年6月單位:元車間或部門(人員類別)工資總額計提比例應計提職工福利費基本生產車間1413008478

產品生產工人1320007920

車間管理人員9300558輔助生產車間196501179

生產工人16500990

車間管理人員3150189企業管理部門12000720專設銷售機構人員3000180在建工程人員6000360合計1819506%1091753(五)社會保險費的計算

一般而言,企業應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繳納的醫療保險費、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社會保險費,國家統一規定了計提基礎和計提比例,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計提。54某公司社會保險費計算表2008年6月單位:元車間或部門(人員類別)工資總額醫療保險費(8%)養老保險費(20%)失業保險費(2%)工傷保險費(0.8%)生育保險費(0.8%)合計基本生產車間141300113042826028261130.41130.444650.8

產品生產工人132000105602640026401056105641712

車間管理人員9300744186018674.474.42938.8輔助生產車間1965015723930393157.2157.26209.4

生產工人16500132033003301321325214

車間管理人員31502526306325.225.2995.4企業管理部門12000960240024096963792專設銷售機構人員3000240600602424948在建工程人員6000480120012048481896合計181950145563639036391455.61455.657496.255(六)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的計算

對于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國家統一規定了計提基礎和計提比例,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計提。

56某公司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計算表

2008年6月單位:元車間或部門(人員類別)工資總額住房公積金(8%)工會經費(2%)職工教育經費(1.5%)基本生產車間1413001130428262119.5

產品生產工人1320001056026401980

車間管理人員9300744186139.5輔助生產車間196501572393294.75

生產工人165001320330247.5

車間管理人員31502526347.25企業管理部門12000960240180專設銷售機構人員30002406045在建工程人員600048012090合計1819501455636392729.255/6/202457四、工資費用分配的核算(一)、工資費用分配的依據:工資結算單、工資結算匯總表。表中含應付工資總額、代發款項、代扣款項、實發金額資料。月末,工資費用的分配以本月應付工資總額為準。若企業各月工資相差不多,為簡化核算工作,也可按當月實際支付的工資額進行分配。⒈工資結算單⒉工資結算匯總表

5/6/202460(二)、工資費用分配的賬務處理應按工資的用途分別計入有關成本、費用賬戶:借:基本生產成本—甲產品xxx—乙產品xxx

輔助生產成本xxx

制造費用xxx

管理費用xxx

銷售費用xxx

在建工程xxx

貸:應付職工薪酬—職工工資等5/6/202461(三)、分配方法生產工人工資中的計件工資,屬直接人工費用,應直接計入產品成本明細賬;計時工資及其他工資一般屬間接人工費用,應在各受益產品之間進行分配。分配標準:產品的生產工時(實際工時或定額工時)分配公式:生產工人工資分配率=生產工人工資總額÷各產品實際(定額)工時之和各種產品應分配的工資額=各產品實際(定額)工時×分配率62【例】假定某公司只有一個基本生產車間,生產甲、乙兩種產品。2009年6月產品生產工人的薪酬見表,該公司采用生產工時比例分配直接人工費用,本月甲、乙兩種產品的實際生產工時分別為5000小時和6000小時。產品生產工人的薪酬總額=132000+7920+41712+10560+2640+1980=196812(元)直接人工費用分配率==17.892甲產品應分配的人工費用=5000×17.892

=89460(元)乙產品應分配的人工費用=6000×17.892

=107352(元)63借:基本生產成本——甲產品89460

——乙產品107352

輔助生產成本24601.5

制造費用——基本生產車間13866.3

制造費用——輔助生產車間4696.65

管理費用17892

銷售費用4473

在建工程8946

貸:應付職工薪酬——職工工資181950——職工福利費10917——社會保險費57496.2——住房公積金14556——工會經費3639——職工教育經費2729.255/6/202464練習10:新光工廠生產甲、乙兩種產品,應直接計入的工資費用分別為32400元和14800元,需要間接計入的工資費用為12300元.按產品生產工時比例進行分配.甲、乙兩種產品的生產工時分別為20750小時和10000小時.5/6/202465工資分配率=12300/20750+10000=0.4元/小時甲產品間接計入工資=20750×0.4=8300(元)乙產品間接計入工資=10000×0.4=4000(元)5/6/202466練習11:某企業基本生產車間生產甲、乙、丙三種產品,本月發生的生產工人的計時工資共計58000元,甲產品完工1000件,乙產品完工400件,丙產品完工450件,單件產品工時定額:甲產品1小時,乙產品2.5小時,丙產品2小時。試計算分配甲乙丙三種產品各自應負擔的工資費用。5/6/202467甲產品定額總工時=1000×1=1000(小時)乙產品定額總工時=400×2.5=1000(小時)丙產品定額總工時=450×2=900(小時)生產工人工資分配率=58000÷2900=20甲產品應負擔工資費=20×1000=20000(元)乙產品應負擔工資費=20×1000=20000(元)丙產品應負擔工資費=20×900=18000(元)68(三)獎金、津貼和補貼等的計算會計部門應該根據計算出的職工工資,按照車間、部門分別編制工資結算單,結算單中按照職工類別和姓名分行填列應付每一職工工資、津貼、代發款項、代扣款項和應發金額、實發金額等,作為與職工進行薪酬結算的依據。此外,還應將按車間、部門編制的工資結算單匯總編制工資結算匯總表。69某公司工資結算匯總表2008年6月單位:元車間或部門(人員類別)應付職工薪酬合計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基本生產車間127500630045003000141300

產品生產工人118500600045003000132000

車間管理人員90003009300輔助生產車間18000135030019650

生產工人15000120030016500

車間管理人員30001503150企業管理部門1200012000專設銷售機構人員24006003000在建工程人員60006000合計159900600082504800300018195070(四)職工福利費的計算

企業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根據歷史經驗數據和實際情況合理預計,從有關成本費用中提取形成的,用于職工醫療衛生和生活困難補助等方面支出的資金,稱為職工福利費。賬務處理:可比照工資費。職工福利費分配表一般與工資費分配表合并編制。71某公司提取職工福利費計算表2008年6月單位:元車間或部門(人員類別)工資總額計提比例應計提職工福利費基本生產車間1413008478

產品生產工人1320007920

車間管理人員9300558輔助生產車間196501179

生產工人16500990

車間管理人員3150189企業管理部門12000720專設銷售機構人員3000180在建工程人員6000360合計1819506%1091772(五)社會保險費的計算

一般而言,企業應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繳納的醫療保險費、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社會保險費,國家統一規定了計提基礎和計提比例,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計提。73某公司社會保險費計算表2008年6月單位:元車間或部門(人員類別)工資總額醫療保險費(8%)養老保險費(20%)失業保險費(2%)工傷保險費(0.8%)生育保險費(0.8%)合計基本生產車間141300113042826028261130.41130.444650.8

產品生產工人132000105602640026401056105641712

車間管理人員9300744186018674.474.42938.8輔助生產車間1965015723930393157.2157.26209.4

生產工人16500132033003301321325214

車間管理人員31502526306325.225.2995.4企業管理部門12000960240024096963792專設銷售機構人員3000240600602424948在建工程人員6000480120012048481896合計181950145563639036391455.61455.657496.274(六)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的計算

對于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國家統一規定了計提基礎和計提比例,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計提。

75某公司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計算表

2008年6月單位:元車間或部門(人員類別)工資總額住房公積金(8%)工會經費(2%)職工教育經費(1.5%)基本生產車間1413001130428262119.5

產品生產工人1320001056026401980

車間管理人員9300744186139.5輔助生產車間196501572393294.75

生產工人165001320330247.5

車間管理人員31502526347.25企業管理部門12000960240180專設銷售機構人員30002406045在建工程人員600048012090合計1819501455636392729.2576四、人工費用的分配分配人工費用時,一般選擇生產工時作為分配標準。如果取得各種產品的實際生產工時數據比較困難,而各種產品的單件工時定額比較準確的,也可以按產品的定額工時比例分配工資費用。77【例】假定某公司只有一個基本生產車間,生產甲、乙兩種產品。2008年6月產品生產工人的薪酬見前表,該公司采用生產工時比例分配直接人工費用,本月甲、乙兩種產品的實際生產工時分別為5000小時和6000小時。產品生產工人的薪酬總額=132000+7920+41712+10560+2640+1980=196812(元)直接人工費用分配率==17.892甲產品應分配的人工費用=5000×17.892

=89460(元)乙產品應分配的人工費用=6000×17.892

=107352(元)78借:基本生產成本——甲產品89460

——乙產品107352

輔助生產成本24601.5

制造費用——基本生產車間13866.3

制造費用——輔助生產車間4696.65

管理費用17892

銷售費用4473

在建工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